练习四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六语备课第四单元备课。练习四。王升霞

六语备课第四单元备课。练习四。王升霞
五、作业设计。
1、把下面的词语搭配起来。
凝神地场面雪亮的玻璃
凝重的聆听明亮的皮毛
凝结的血液油亮的眼睛
2、在括号里填上与带线词的意思相反的词。
(1)正确的要坚持,()的要改正。
(2)他做事从来都很(),决不草率从事。
(3)走惯了平坦的马路,步行在()的山路上,确实感到吃力。
(4)我们提倡真善美,反对()。
5、练习。
6、反馈展示:
(1)、展示优秀作业,指出优点。
(2)、指出不足,提出注意点。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习了什么?有何收获?
五、作业设计。
1、在习字册上练写。
2、找出类似的字练写。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二、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选择正确的解释。
1、审题。
2、出示句子,学习历史的意义是?什么一言以蔽之,就是“鉴往知来”。
3、仔细读一读,讨论这句话的意思。
4、出示“鉴”的五种解释,指名读五种解释,并能边读边联系刚才对那句话的理解,来辨别确定“鉴往知来”的“鉴”字最合理的解释。
5、交流,说一说自己选择、确定义项的思考过程,体会到:选择义项需要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
二、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2、指名说说写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3、指导写“匪”字。
(1)、出示例字“匪”字。
(2)、引导学生观察该字在田字格中位置。
(3)、同桌互相说说该字的结构特点。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习描写。
(6)、指导反馈
4、教师点拨:
“匪”字是半包围结构,三框儿趋势左下,中间部分“非”的中心要摆稳。“非”的左右两部分要呈左低右高之势。

练习四第二课时(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练习四第二课时(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教案:练习四第二课时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运用。

2. 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运用。

2. 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1. 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2. 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 提问:你们知道乘法分配律吗?谁能来说一说?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

用字母表示为:a × (b c) = a × ba × c。

2. 通过示例演示乘法分配律的应用,让学生理解其意义。

3. 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如:2 × (3 4) = 2 × 3 2 × 4。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发给学生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并检查答案。

四、巩固提高(10分钟)1. 提问:你们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吗?2. 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解决,如:小明有3个苹果和4个橘子,小华有2个苹果和5个橘子,他们一共有多少个水果?五、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运用。

2. 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四第二课时相关的练习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在课后,要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了解他们的掌握情况,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巩固提高”环节中的实际问题解决部分。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时作业同步练习(第1至第7单元)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时作业同步练习(第1至第7单元)

二 购物
第三课时 小小商店
30元
三 数一数与乘法
第一课时 有多少块糖
三 数一数与乘法
第二课时 儿童乐园
5
三 数一数与乘法
第三课时 有多少点子
3
2 数一数与乘法
第四课时 动物聚会
三 数一数与乘法
第五课时 练习二
3
6
4 3
7 5
2 4
8
7
2 3
18
五 2~5的乘法口诀
第四课时 需要几个轮子
五 2~5的乘法口诀
第五课时 小熊请客
五 2~5的乘法口诀
第六课时 回家路上
五 2~5的乘法口诀
第七课时 练习三
21
六 测量
第一课时 教室有多长
六 测量
第二课时 课桌有多长
六 测量
第三课时 1米有多长
一 加与减
第一课时 谁的得分高
65
73
79
一 加与减
第二课时 秋游
93
27
27 33
66 60
66 93
33 60
33 33
48
22
2
一 加与减
第三课时 星星合唱队
一加与减
第四课时 练习一
二 购物
第一课时 买文具
7
3
3
4
2 8
6
5 6 4
二 购物
第二课时 买衣服
第七课时 快乐的动物
七 分一分与除法
第八课时 快乐的动物
七 分一分与除法
第九课时 花园
七 分一分与除法
练习六
24
15
四 图形的变化
第一课时 折一折,做一做
四 图形的变化

高中地理必修三练习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课时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建设及农业发展方向Word版含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三练习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课时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建设及农业发展方向Word版含答案

第四章区域经济进展第一节区域农业进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其次课时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建设及农业进展方向教材第66页活动1.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缘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东北地区的大型国有农场集中,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地区专业化生产水平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东北地区耕地丰富,人均耕地面积大,人均粮食占有量高。

2.有道理。

从农业生产条件看,东北地区在全国的比较中具有较强的优势,人均占有耕地水平较高,更具有农业规模经营的基础。

同时,伴随着全国日益加快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耕地资源将连续呈现下降趋势,影响粮食总量的增长。

因此,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我国的商品粮供应仍是一个比较紧急的格局。

巩固东北的商品粮基地,将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依托。

3.这一部分可以参考“农业进展方向”中的“平原区农业进展方向”中相关内容。

教材第68~69页活动1.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河网密布、降水丰沛,在低洼易涝地适宜挖地成塘、堆泥成基进展立体经营。

甘蔗生长期长,需水量大,喜高温,由于北回归线从珠江三角洲北部穿过,该地位于热带和亚热带,热量充分,加之降水丰沛,格外适宜甘蔗生长。

广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地之一,丝织业历史悠久,经济基础好。

该地居民有广泛的食鱼爱好,水产品产值较高,消费市场大。

2.基塘生产将农业、林业、渔业和工业联系起来。

副产品中蚕沙、蔗叶、糖厂滤泥、蚕蛹缫丝废水、塘泥等被充分利用起来。

对农村经济进展的作用是形成了一个农、林、副、渔业全面进展,种植、养殖、加工多种经营的生产结构,各业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既充分利用了劳动力资源,提高了农夫收入,又活跃了市场,促进了农村经济进展。

3.利用桑叶养蚕,利用蔗叶、蚕沙及蚕蛹缫丝废水养鱼,鱼塘的塘泥是农田、果园的好肥料,构成基塘互养的养分循环体系。

该系统的生产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在该系统的生产过程中糖厂滤泥、蚕蛹缫丝废水及蚕沙、蔗叶等送至鱼塘,降低了污染,净化了环境,而塘泥还田还转变了农田施肥结构(削减化肥,增加有机肥),有效地爱护了土地资源。

练习四2

练习四2

金山小学电子备课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写好钢笔字。

处理好笔画繁简相差较大的字在一起时的位置和大小。

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2、练习口语交际,学习在别人面前流畅的表达和提问题。

教学过程: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学生自由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在大海中永生》。

(3)引导学生读帖。

重点观察整体的布局行款的优美,还要细心观察每个字结构的匀称、合理。

(4)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5)教师重点指导“撒大海、爱戴”等词的间架写法和整体布局。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注意观察整体,一气呵成。

(教师注意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教育)(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

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二、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创设情境:模拟“新闻发布会”的形式,让全体学生参与,开“小小新闻发布会”。

布置会场。

(2)分组推选“发言人”上台发布新闻。

(学生通过看电视、听广播或了解周围发生的事,搜集一两条有价值的新闻)(要求“发言”的新闻有一定价值,通顺、流畅)(3)“听众”现场提问,(鼓励学生勇敢地提问题,做到问题有对性,表达清楚,流利)“发言人”当场给予回答。

(4)师生评议。

3、反馈。

(1)评议后,推选—名同学上台作为“发言人”,全班同学提问题,“发言人”回答。

(2)评议小结。

三、作业1、抄写成语。

2、搜集成语故事,练习讲故事。

召开小小故事会。

+。

人教PEP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Part B 第二课时》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PEP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Part B 第二课时》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Unit 4 Part B 第二课时(Let’s learn-Let’s do)一、听录音,选图片。

()1. A. B.()2. A. B.()3. A. B.()4. A. B.()5. A. B.二、听录音,圈出听到的单词。

1. monkey bird elephant2. cat pig dog3. bird duck pig4. bear bird tiger5. tiger bear panda三、听录音,判断下列图片与所听内容是(√)否(×)相符。

四、将单词前的序号填入对应的图片下。

A. monkeyB. elephantC. pandaD. duckE. dogF. pigG. bird() () () () () () ()五、找出不属于同一类的单词。

() 1. A. milk( ) 2. A. monkey B. dogB. elephantC. catC. dogD. pigD. red ( ) 3. A. cool B. duck C. great D. fine ( ) 4. A. look B. eraser C. act D. show () 5. A. tigerB. rabbitC. yellowD. monkey六、选择。

()1.表演得像猫一样。

A. I have a rabbit.( )2.我有一只兔子 。

B. Act like an elephant. ( )3.像大象一样表演。

C. I like it. ()4.我喜欢它。

D. Act like a cat.七、翻译短语或句子。

1.这是一只熊猫。

2.表演得像老虎一样。

3.我喜欢猴子。

4.像大象一样表演。

5.那是什么?参考答案一、1.B 2.B 3.A 4.B 5.A二、1. monkey 2. pig 3. duck 4. bear 5. panda三、1.√ 2.× 3.× 4.√ 5.√四、E B A C G F D五、1.A 2.D 3.B 4.B 5.C六、1.D 2.A 3.B 4 .C七、1.This is a panda.2.Act like a tiger.3.I like a monkey.4.Act like an elephant.5.What’s that?听力材料一、听录音,选图片。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练习四(2)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练习四(2)

单元四
主备
人李宝升
执教

李宝升

时第二课时课题练习四


新授
教学目标1、写好钢笔字:描红《学会合作》,注意行款整齐,字体工整。

2、学写毛笔字:“医”“匪”。

教学要点重点: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及行款布局。

难点: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及行款布局。

教学
准备
课件
教学预案个性设计
一、写好钢笔字。

1、指导。

⑴学生自由读《学会合作》这段话。

⑵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这些钢笔字的特点,揣摩运笔方
法。

⑶让学生说说写钢笔行楷的注意点。

(要从每个字的整体去观察,不要看一笔描一笔,要一气呵成)
⑷以“满”,“竞”等字为例指导学生体会运笔特点。

2、练习。

⑴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⑵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要从每个字的整体去观察,不要看一笔描一笔,要一气呵成
3、反馈。

⑴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⑵指出不足,根据情况进行纠正强化练习。

“医”“匪”
二、学写毛笔字。

1、学生观察课本中的两个字“医”“匪”。

⑴字形特点。

⑵笔画特点。

2、教师示范书写,讲解要点。

3、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4、评讲书写作业。

5、学生再次练写。

三、总结本节课学习情况,并表扬写的好的同学,鼓
励一些写得不够好的同学。

四、作业:
预习口语交际:漫画奇思妙想。





评价与反思。

四语练习四第二课时

四语练习四第二课时

练习四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

课时目标:
1.掌握汉字的结构特点,会用钢笔书写“弱”,“羽”,“朋”。

2.能在班级内充分发表自己意见,做到语言有条理,流利。

教学过程:
一.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弱,朋,羽。

(2)引导学生观察三个汉字的特点:每个都有相同的部件(比喻为两兄弟),右边比左边上头略高一点,下头略低一点才显得匀称端正。

(3)师范写“羽”
学生仔细观察,并用学习“羽”的方法,自己分析“弱”,“朋”结构。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临写,师巡视。

(2)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纠正,再练习。

二.口语交际
1.审题,指名学生读讨论要求。

2.指导
(1)找出班级存在的问题。

先在小组内讨论,由小组长形成书面材料。

(2)班级内交流
各组长将小组内讨论结果形成几条意见,在班级内讨论。

(3)师生根据班级现状,共同制定“班级公约”
3.师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