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美术七下第一课《盛唐女性的生活捣练图》word教案
捣练图教案

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会多角度、多视点欣赏、评述《捣练图》;(2)了解唐代人物画概况;(3)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4)学会美术欣赏的学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查阅、收集资料的能力;(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后分析、解决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1)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和欣赏、审美水平;(2)体会中国古代人物画,特别是唐代仕女画独特的艺术魅力;(3)了解唐代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多角度、多视点欣赏、评述《捣练图》教学难点:美术欣赏的学习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一、课前准备的相关资料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常规检查,二.导入新课:中国古代宫廷自周朝开始就有宫蚕的传统,每年春季,皇后都会带领宫中的贵妇亲自养蚕取丝,织娟制衣的劳作,为的是彰显自己虽位居至尊仍不忘桑织,乃是立国之本的母仪,以此来倡导勤劳贤良的妇德。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捣练图正是生动的描绘了唐朝宫廷贵妇的劳作过程(1)、多媒体:播放问题1、这幅画的作者是谁?2、“练”是什么?“捣练”又是什么?3、什么是仕女画?4、这幅画藏于哪个博物馆?《捣练图》是盛唐时期张萱的作品,真迹已经失传,现在我们所见的是宋徽宗的摹本。
张萱另一幅作品是《虢国夫人游春图》,代表作是《簪花仕女图》。
宋徽宗: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书画皇帝,虽说他治国无方,但却对书画异常喜爱,堪称一代巨匠,与南唐后主李煜齐名,特别是在书法上独树一帜,现在仍有很多人都在临摹他的瘦金书。
“练”是一种丝织品。
“捣练”是指练织成时质硬,必须煮过,漂白,再用杵捣,才能柔软洁白。
唐朝时期商业的交流促进了练兴盛于劳动妇女生活之中,体现了当时长安城的包容性。
“仕女”是指中国古代宫女,后引申为美女。
“仕女画”是指以宫女或美女为题材的人物画。
这幅画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2)、请同学们看《捣练图》,告诉老师当你第一眼看到这幅画时,觉得它像我们平时常见的什么?(从形式上进行引导)大家看他的形式像不像平时我们举行校内活动时操场主席台上挂的横幅?咱们今天看到的这幅画也属与横幅的一种,它叫做长卷,是中国画独有的构图形式,也称“手卷”、“横卷”。
最新人美版美术 七年级下册第一课《盛唐女性的生活捣练图》ppt课件

解读捣练图
总结:画家描绘捣练、缝织、熨烫等生活劳动过程,既重视人物形象嘚 塑造,又注意刻画情趣细节。展示了唐代仕女图嘚高度成就,对了解唐 代宫廷妇女嘚劳动、生活、服饰,有重要嘚价值。
练习
演绎:仔细观察图中人物动作神态,试着模仿或者绘制线稿。
巩固预备:
1.《捣练图》嘚作者及年代?
2.《捣练图》属于什么画种?
1.“练”是什么? 2.哪个细节最传神?
解读捣练图
第二组画两人,一人坐在 地毡上理线,一人坐于凳 上缝纫,组成了织线嘚情
景。
解读捣练图
几人熨烫,一个年少嘚女孩, 淘气地从布底下窜来窜去。 你觉得哪个细节描绘得最传神?
唐妆---敷粉,抹胭脂,画眉,贴花钿,贴面靥,描斜红、涂唇脂。浓淡相宜。
柳
蛾
叶
3.本作品分几部分?分别是什么?你最喜欢哪个部分,
哪个细节?为什么?
4.预备:自学
准备:
画家小传 《虢国夫人游春图》
《捣练图》
周昉 • 《簪花仕女图》
张萱嘚仕女画嘚真迹已经失传,现存嘚临摹嘚<<捣练图>>和<<虢国夫人游春图>> 以及周昉嘚<<簪花仕女图>>等,就成为了解研究中国古代仕女画嘚最珍贵嘚作品.
宋徽宗赵佶---北宋倒数第二 个皇帝。擅长 书画,在他统 治期间,宋代 宫廷绘画最为 兴盛。他对书 画艺术嘚爱好 和提倡,客观 上促进了宋代 绘画嘚发展。
眉
眉
服饰 唐朝嘚丝织业非常发达
唐 朝 女 人 以 胖 为 美 , 绘 画 雕 塑 等 都 有 此 特 色 。
分析特点
表情微妙,神态从容,线条匀细,色彩艳丽,丰腴华贵。为什么以 胖为美?
教学设计 盛唐女性的生活《捣练图》

课题·教者·Ljb 审校·编辑·捣练图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多角度欣赏作品的形式、材质和表现手法。
2、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概况。
【方法与过程】教师收集与本课有联系的资料,学生课前预习,小组讨论,引导分析,综合探索。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作品,养成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尊重人类文化遗产。
教学重点:从对一幅画的鉴赏人手,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了解唐代人物画概况,学生学到的是美术欣赏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对比与联系的方法进行分析唐代人物造型的主要特点。
授课时数:1课时1、是否积极参与欣赏活动,能否从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的角度评价这幅作品。
2、用短语填写下表,对《捣练图》作简要评析:教学过程:1、教师与学生课前准备(1)收集古代人物画、作者简介和与之相关其它作品的信息资料反馈给学生。
(2)学生课前阅读并简要用短语评析《捣练图》。
2、分组讨论以捣练、缝纫、熨烫的三个场景的描绘内容,画的种类、构图和色彩分六个小组,进行讨论。
3、根据每个小组分析的结果,引导分析。
4、综合探索主题:张萱的仕女画的风格的改变以及与其它几幅画的不同和相同点,探究唐代人物造型的主要特点。
5、个体评价、评述学写:浅谈《捣练图》课后反思:艺术教研组审核意见:日期:资料附件:1、幻灯片2、《簪花仕女图》和《虢国夫人游春图》介绍资料3、钢笔书法的书写格式和方法形式:横式内容:多角度或从某一侧面评述《捣练图》注意事项:(1)标题与正文标题前空一行,与正文之间空一行。
(2)笔色统一黑色或蓝色的钢笔、中性笔、毛笔等。
(3)落款校名班级、姓名、年月日,上一行字数少则不另起一行,如多则另起一行,并靠右留有空间。
(4)字间距匀称工整。
(5)字体楷、行、隶,字与格不靠线居中。
4、范本。
盛唐女性的生活 教案 01

课题:盛唐女性的生活课时:一课时课型:单一课授课对象:七年级教材分析:本课是通过欣赏唐朝时期的女性画来了解那时期的女性生活。
通过欣赏让同学们了解唐代妇女的劳动生活和服饰,更能引出同学们对唐朝历史的兴趣,也具有很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
本节课着重以《仕女图》《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详细的介绍唐朝时期的妇女神态和典型的盛唐风格。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盛唐女性生活的特点和中国古代工笔人物画独特的表现形式,使学生对盛唐妇女生活和工笔画的简单了解。
2.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对作品的介绍与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盛唐绘画艺术的空前盛况及作品的伟大成就。
(2)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鉴赏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和欣赏、审美水平;(2)体会中国古代人物画,特别是唐代仕女画独特的艺术魅力;(3)了解唐代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多角度、多视点欣赏、评述《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和工笔人物画的表现形式教学难点:(1)唐代人物画中人物造型的主要特点。
(2)通过《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等美术作品的欣赏。
理解更深层次的含义,唐朝政治统一,经济繁荣。
人民生活安居乐业的景象。
教学方法:1.教法: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实践操作为主线”的教育思想。
(1)形象直观法:现设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多媒体展示的图片,然后分组讨论并回答问题,通过教师讲解引导学生分析,思考。
归纳得出理论知识。
这种方法简单明了,易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
(2)创设情景法:上课的时候通过启发式。
发散性和总结性提问,以此优化课堂提问。
提问中紧扣教学重点难点,体现一定的课堂层次性,选择适当的时机,采用多种方式灵活提问,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最终使学生掌握本课知识。
2.学法:遵循“学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做到学与练紧密结合。
人美版七年级美术说课稿 捣练图说课稿

人美版七年级美术说课稿捣练图说课稿
《捣练图》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捣练图》是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实验教科书七年级第二学期的欣赏课。
对此课的赏析,不能仅仅看成是唐代妇女劳动生活的再现,而应从画中人物的动作姿态,尤其是传神的细节描写去探讨,从而认识到唐代仕女画所达到的高度成就。
鉴于七年级学生生性好动、好奇、好问,教师应做到“放”,即“解放”他们的大脑,让他们思考,“解放”他们的嘴,让他们各抒己见,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新理念。
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我还运用问题法、多媒体的直观法,让学生有所比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欣赏与评价,使学生掌握美术欣赏的学习方法,展示丰富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图像世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欣赏水平。
从而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了解唐代人物画概况。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欣赏、讨论画中人物的动作姿态,尤其是细节的描写。
难点:画中刻画的人物如何做到传神,如何体现唐代仕女画所达到的高度成就及艺术和历史文献价值。
四、教法和学法:
教法:问题法、直观法、观察法、启发式等。
学法:比较、讨论、探究、查阅资料(通过网络、书籍查找)。
盛唐女性的生活—捣练图1

教学后记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一)导入(5分钟):
1、布置课前学习任务。
教师要求学生查阅书籍,或上网查询网页、网站,收集、整理和《捣练图》相关的信息资料。
2、播放影视剧《大明宫词》片段,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共鸣,对唐代妇女的社会生活状况有个直观印象。
导入《捣练图》。
(二)、自主探究(15分钟):
以网页设计贯穿课堂教学始终。
1.版块设计:
学生在掌握一定制作网页方法和要求的基础上,分组讨论网页版块组成。教师给予适当指导。讨论后师生共同总结确定。
版块一:仕女画(相关文字、图片)
版块二:宋徽宗赵佶(相关文字、图片)
版块三:唐女性形象(相关文字、图片)
版块四:画家小传(相关文字、图片)
版块五:思考与讨论
授课教师
朱文峰
课型
欣赏评述唐女性的生活—<捣练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学会多角度、多视点欣赏、评述《捣练图》;
(2)了解唐代人物画概况;(3)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
(4)学会美术欣赏的学习方法。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查阅、收集资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后分析、解决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1)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和欣赏、审美水平;
(2)体会中国古代人物画,特别是唐代仕女画独特的艺术魅力;
(3)了解唐代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点度
教学重点:
多角度、多视点欣赏、评述《捣练图》
教学难点:
美术欣赏的学习方法
板书设计
捣练图
版块一:仕女画
版块二:宋徽宗赵佶
唐代女性生活——《捣练图》教案设计

◇准惫课件。
◇准备关于赵佶的相关资料
版块四:画家小传(相关文字、图片)
版块五:思考与讨论
2、重点分析第五版块,确定研究内容。
(1)从美术的角度(《捣练图》传达的直接信息)
(2)从历史的角度(《捣练图》传达的间接信息)
《捣练图》与你了解的西方古代人物画相比有什么不同?收集西方古代人物画资料。
作者及年代;《捣练图》属于什么画种;
采用什么构图样式;采用哪些绘画技法;
色彩特点;作品风格等
2、版块评比。
3、撰写感受或美术论文。
将学习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结论及制作网页的经过等记叙下来
将研究性学习的结果或对其中较感兴趣的一点撰写成美术论文。
通过欣赏古代绘画作品,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关注民族文化,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将网页上传到校网站或因特网,对各小组设计制作的版面进行评比,设以下几个奖项:组织奖、创意奖和技术奖,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分组评价古代绘画和政治和经济的关系。
□搜集古代绘画的印刷品。了解怎样收藏古代艺术作品,增强自己的鉴赏能力。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学情分析
1.由于七年级学生对中国古代绘画缺少了解,只能在历史课了了解一点这方面的知识所以要让学生更加细致了解张萱的这幅作品。
2.通过作品的艺术风格和画家所使用的技法,都给我们提供了古代绘画的欣赏的重点。增强学生艺术欣赏的能力。
教
学
目
标
1、知识目标:
(1)学会多角度、多视点欣赏、评述《捣练图》;
(2)了解唐代人物画概况;
(3)了解唐代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盛唐女性的生活捣练图》教学设计

盛唐女性的生活——捣练图(自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以捣练图为例额,了解中国古代仕女画的基本特征,了解工笔人物画技法既有的线条细腻,色彩柔丽的优美风格,掌握中国画长卷式构图这一独特的表现形式。
培养学生拓展知识的能力,通过练习同时代背景及其他艺术品类去感受唐代人物造型追求丰满圆润之美的时代风尚。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欣赏、比较、观察、讨论、归纳等方法,了解掌握《捣练图》的技法特点和审美特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中国古代绘画动人的美感和高潮的技巧,培养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从《捣练图》看唐代人物画造型的主要特点与艺术风格。
2、教学难点:如何练习时代背景,让学生通过细节的观察,比较准确地掌握一些唐代历史人文信息。
教学过程一、导入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熨烫过衣服吗,想象一下唐代人是怎样熨烫衣服的?展示《捣练图》学生结合自身体会,谈谈熨衣服的经验,对《捣练图》描绘的生活场景产生兴趣。
(联系实际生活,引入课题)二、新课1、请学生看书,仔细观察画面描绘的内容,然后回答问题:这幅画叫什么名字?作者是谁?什么是“练”?在教师指导下看书,回答问题:作品叫《捣练图》。
唐代画家张萱。
“练”是一种丝织品。
2、本图可以划分几个部分?你对哪个部分最感兴趣?捣练图(中国画,37厘米×147厘米,传为宋徽宗赵佶摹本,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唐代张萱表现贵族妇女捣练缝衣的工作场面。
(了解画面的基本内容)3、请仔细观察,画中有几个人物?你喜欢哪个人物?展示《捣练图》与《蒙娜丽莎》两幅作品,提问:两幅作品在构图上有何不同,《捣练图》这种构图有何好处?第一组描绘了四人用木杵练的情景第二组画两人,一人坐在毡毯上理线,一人坐在矮凳上缝补破练。
第三是熨烫的场景,有一个淘气的小女孩钻到练下嬉戏画中有12个人,可以分为三组:捣练、缝纫、熨烫。
学生对自己喜欢的人物各抒己见。
《蒙娜丽莎》是静止的《捣练图》是动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七年级导学案
盛唐女性的生活——《捣练图》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人物画的艺术特点,学会区分工笔和写意国画。
2、了解东西方绘画的一些基本区别。
3、通过对唐代仕女作品的欣赏,了解盛唐时期的历史、文化特征。
重点:重点分析作品《捣练图》,掌握盛唐时期人物画的艺术特点难点:把握盛唐时期的历史、文化艺术的特征。
学习内容:
一、作品的时代和背景
1、作品创作于哪个朝代?
2、如果没有书上文字介绍你能从哪些方面判断出作品的年代?
二、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1、作品的可以分成几部分?
2、每部分分别表达了什么内容?
3、采用了哪种国画绘画形式?
A写意 B工笔
三、作品的艺术特点 完成下列表格,了解中国绘画的艺术特点:
四、盛唐时期的文化特点
从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盛唐时期的一些文化特点。
比如:
服饰文化:盛唐女服——穿襦裙、
披帛的妇女。
请你再举出一个反映文化特点的例子。
本课小结
1、
你通过这节课学会从哪些方面欣赏中国画?
2、 请你给自己本节课一个评价。
(亲,公正评价哟!)
纪律
自学 回答问题
听讲
总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