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画家乡
一年级下册24.《画家乡》的使用教案(王宁)

自由准备-----指名介绍(注意人称转换)
8、小结学法,引导自学第三段。
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涛涛画的家乡。我们先看图,观察图上画了些什么,然后读课文,找涛涛画了些什么,接着美美地读了喜欢的句子,最后还当小导游介绍了涛涛的家乡。老师想请小朋友用刚才的学习方法和你的同桌一起学学第三段。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如果给你一个机会让你去祖国的各地看看,你想去那儿哪?(学生自由交流)老师也有几个想去的92&cl=2&lm=-1&st=-1&fm=result&fr=&sf=1&fmq=1330338183593_R&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C3%C0%C0%F6%B5%C4%D6%D0%B9%FA&s=0#pn=16
二、教案背景。1、学生:来自学2,学科:语文2、课时:第1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
①初读课文,预习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了解课文大意。
②大体了解祖国各地的美丽的风景,不同地貌的风情。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贝、男、虾、原、爱、跑”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1、出示画面:/i?ct=5033=%BB%AD%BC%D2%CF%E71&in=22659&cl=2&lm=-1&st=-1&pn=26&rn=1&di=138565399110&ln=1320&fr=&fm=result&fmq=1330338432796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26&-1&di138565399110&objURLhttp%3A%2F%%2Fupfiles%2Fphoto%2F200606%2F20060624165610113.jpg&fromURLhttp%3A%2F%%2Fhtml%2Fchangjing_101_1366.html&W650&H461&T8142&S76&TPjpg
24颜承丽 《画家乡》案例

24《画家乡》教案西南路小学颜承丽教案背景:《画家乡》是六年制小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4课。
《画家乡》这篇课文中五个孩子以画画的形式介绍了自己的家乡,向我们展示了祖国蔚蓝无垠的大海,山清水秀的乡村,平坦辽阔的平原,一碧千里的草原以及现代化的繁华城市。
课文图文并茂,情景交融,可以说是一幅极具人文色彩,适合欣赏、领悟的风景画。
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受到了美的熏陶,积累了美的语言,获得了美的享受,培养了美的情操。
一幅幅优美的画面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祖国的美丽与家乡的可爱,更激发了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使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想拿起笔去画自己的家乡。
学习目标: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原”“贝”等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学习运用语言,表达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4、鼓励学生用画笔画出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难点:(1)认识本课12个字,写好两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方法: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将课文配以形象、生动的课件,向孩子们展示了祖国各地的秀丽风光,把学习课文变为和小画家交朋友到他们的家乡去游览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孩子们去祖国各地游览、观赏。
这时,读课文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而是一次有趣的旅游。
学生在愉快的读书活动中走进了文本,感知了课文内容。
这样既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又激发了学生对学习课文的兴趣.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找找、记记、读读等多种方式,并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自由读、同桌读、比赛读、齐读等多种读书形式,使课文的意境和语言都走进了学生的心里。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我们的家乡在哪里?老师拍了几组咱们家乡的照片我们共同欣赏下,你能用一个词形容下我们的家乡吗?(ppt)有几个小朋友不但爱自己的家乡,还把自己的家乡画了下来。
(ppt)2、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24画家乡

涛涛的家乡在海边。 山山的家乡在山里。 平平的家乡在平原。 青青的家乡在草原。 京京的家乡在城市。
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一 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
1.谁的家乡在哪里? 2.谁的家乡是什么样的? 3.谁在哪儿干什么?
读读说说:
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他画的平原那么平坦,那么 宽广。 ——那么——,那么——。
贝原男 爱虾跑
原:原来 原因 原本
草原 平原 高原
园:原花野园 园林 果园
园地 菜园 园丁
涛
山
平
涛
山
平
青
京
青
京
kuān xiā
jiǎo lóu
宽广 虾 赤着脚 楼房
jiபைடு நூலகம்nbèiké
yuán bēn
捡贝壳 平原 奔跑
mì
pǐ
shì
又绿又密 一匹马 城市
kuān xiā jiǎo jiǎn bèi
宽虾脚捡贝
ké yuán bēn mì pǐ
壳原奔密匹
shì lóu
市楼
宽大 宽松 对虾 虾子 鱼虾 脚下 小脚 捡起来 捡东西 贝壳 贝母 原来 原先 草原 长跑 跑步 奔跑 奔走 密密麻麻 友爱 秘密 马匹 城市 市区 高楼 楼房
一年级语文下册24.《画家乡》课件(谷风校园)

她画的平原那么平坦,那么宽广。 这些苹那果么 ,红那么 。 香
沐风教资
36
读一读,记一记。 (1)她的眼睛那么圆,那么明亮。 (2)他玩得那么开心,那么快乐。 (3)松果是那么香,那么可口。 (4)我们的学校那么宽广,那么美丽。 (5)这个西瓜那么圆,那么大。
沐风教资
37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涛涛的家乡在( ),他画的海( ),( )。
pǎo
虾米 大虾
吓跑 跑车
虾皮 龙虾 鱼虾 跑道 沐风教资 长跑 18
一、先组字,再组词语。 虫木田 扌足 娄力下 包佥
虾 楼 男 捡跑
(小虾) (楼房) (男生) (捡起) (跑步)
沐风教资
19
二、比一比,再组词。 贝(宝贝)吓 (吓跑)原(平原)元(元旦) 见(看见)虾 (鱼虾)园(公园)员(队员)
14
画家乡
读一读,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学习 并记住字形,能组什么词语,同桌交流。
bèi
xiā
yuán
贝
虾
原
nán
ài
pǎo
男
爱跑
沐风教资
15
bèi
yuán
宝贝 贝壳 干贝 分贝
草原 原因 高原
平原 原来 沐风教资
16
nán
ài
男女 男人
男生 男子
关爱 爱心 可爱
爱国 友爱 沐风教资
17
xiā
作者用上了“那 么……那么”表 达了对大海的喜 爱。
画家乡
涛涛的家乡在海边。他画的 海那么蓝,那么宽。一艘艘船上 装满了鱼和虾。那个在海滩上赤 着脚捡贝壳的孩沐风教子资 ,就是涛涛。26
画家乡
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
画家乡

谢 谢
课 文 简 说
能正确,流利,有感 情地朗读课文。 认识本课12个字, 会写“贝, 虾”两个 生字。
感受祖国的 美,热爱自己的 家乡。
情感目标
本课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有 感情地朗读,力求做到在读 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 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熏陶和 情感的升华。
教 学 重 点
难点在于用模仿 课文内容,用自 己的话表达自己 对家乡的热爱。
城市
海边
画
那么蓝, 那么宽。
那么美
家
乡
《画家乡》这篇课文中五个孩子以画画的 形式介绍了自己的家乡,向我们展示了祖国 蔚蓝的大海,山清水秀的乡村,平坦辽阔的 平原,一碧千里的草原以及现代化的繁华城 市.课文图文并茂,情景交融,可以说是一幅 极具人文色彩,适合欣赏,领悟的风景画。 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受到了美的熏陶,积累 了美的语言,获得了美的享受, 培养了美的 情操.一幅幅优美的画面不仅让孩子们感受 到了祖国的美丽与家乡的可爱,更激发了对 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使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想 拿起笔去画自己的家乡.。
教 学 建 议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找找,记记, 读读等多种方式,并用生动,有趣的 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自由 读,同桌读,比赛读,齐读等多种读书 形式,使课文的意境和语言都走进 了学生的心里。
学 法 指 导
认读生字,自主识 字
初读课文,读准 字音
谈话激趣,揭 题引入 指导写字,书 美观写
教 学 流 程
23、王二小 22、吃水不忘挖 井人 24、画家乡
25 、快乐的节 日
学校活动策 划
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激发学生 对生活的 热爱
语文园地六
尝试数量词 表达熟悉的 事物
识字 我 们 么 的 幸 生 福 活
24画家乡教案

全班交流自学体会。
6.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
三、实践活动
1.引导学生画出自己的家乡。
五个小朋友的家乡多美呀!我们的家乡也很美,请大家拿出纸和笔,用绚丽的色彩来画一画自己的家乡吧!(学生画家乡)
(课件出示五个小朋友)涛涛、山山、平平、青青和京京,
他们都说自己的家乡很美。想去看看吗?
二、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请大家一边看大屏幕,一边听老师范读。想一想,这五个小朋友分别来自哪里?你认为谁的家乡美,美在哪儿?
2.自由说,初步感知课文。
3.引导学习第2自然段。
(课件出示第一幅图)瞧,这就是涛涛的家乡,说一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涛涛到底画了什么呢?把这部分读一读。
朗读感悟:
a.引导读出两个“那么”,感受大海的美及对大海的喜爱,并用“那么……那么”说话。
b.引导读第二句话,抓住“满”字,感悟鱼虾很多的样子。
c.画上的涛涛在干什么呢?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高兴)
d.全班齐读第2自然段。
e.此时此刻,你想对涛涛说点什么吗?
2.回家向爸爸妈妈介绍自己的画。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分小组按自然段朗读课文。
2.指名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完成“读读说说”的练习。
二、介绍家乡
学生展示自己画的家乡,并以导游的身份介绍自己的家乡。
三、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小老师教读。
2.你觉得哪些字音容易读错,要提醒大家注意?
“脚”“匹”是三声,“市”是翘舌,“楼”是边音。
5.指导学生练习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
《画家乡》教案

24、《画家乡》第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朗读感悟课文,感受美丽的景色,欣赏优美的语言,有兴趣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语言。
2、鼓励学生用笔画出自己的家乡。
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以读促悟,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自主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内容,积累自己喜欢的语言。
教学难点:感受美丽的景色,欣赏优美的语言,激发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
课时安排: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的家乡在哪儿?你爱自己的家乡吗?想画出来给大家看看吗?2、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五位小朋友,他们都很爱自己的家乡。
他们不但把美丽的家乡画下来,而且配上了文字。
你想看吗?3、板书课题:24、画家乡二、凭借情境,自主构建。
(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请大家边看插图边快速朗读课文。
想一想,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课文里写了哪几个孩子的家乡?他们的家乡分别在哪里?(二)、精读第二段,指导感悟:1、(出示第一幅图)瞧,这就是涛涛的家乡。
指导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景物?小朋友做什么?你喜欢吗?(自由读第二段)2、自由读第二段,边读边用“——”画出最喜欢的句子。
指导读。
3、这段有一个句子比较难读。
(课件出示: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引导读好两个“那么”感受大海的美及对大海的喜爱。
4、看图介绍涛涛的家乡。
5、师生共同总结学习过程:看图──读文──看图介绍。
(三)、小组合作学习第3段:1、看图:(1)这是谁的家乡?(2)他的家乡在哪里?有什么景物?(3)他喜欢做什么?2、读文:自由读、听同学读、找好词好句反复读、小组齐声表演读。
3、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图画。
(四)、自由选择4—6自然段一段进行自学:1、小组商量你们喜欢去的地方!2、小组合作学习,按照前面的学习方法:看图──读文──看图介绍。
看图:这是谁的家乡?他的家乡在哪儿?有什么景物,他喜欢做什么?读文:自由拼读-- -找好词好句反复读。
画家乡

大通县园林小学集体备课教案(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第 2 册第 6 单元单元主题幸福生活总课时主备人:王晴课题24、画家乡课型新授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
会写“贝、原”等6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4.鼓励学生用笔画出自己的家乡。
重点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书写。
2.理解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并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下来。
难点理解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并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下来。
教学辅助1.多媒体课件:中国地图课文插图2.字卡、词卡3.图画纸、彩笔互动教学预设过程预习导航跟爸爸妈妈说一说你的家乡在哪里、那里美不美,为什么?你喜欢你的家乡吗?查找有关自己家乡的资料。
设计意图让学生清楚自己的家乡在什么地方,通过查找资料增加对自己家乡的了解认识。
交流展示(5分钟)教师活动内容学生活动内容反思与调整谁愿意和我们一同分享自己的家乡呢?说一说你的家乡在哪里?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交流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感受家乡美。
引导品学(25分钟)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课件出示中国地图)它像什么?你能够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家乡吗?2.让学生上来在地图上找一找自己的家乡,并说一说自己的家乡。
3.今天,我们的教室里来了五位小朋友,他们很爱自己的家乡。
并把他们的家乡画下来,他们的家乡可美了,你们想看看吗?板书课题(24画家乡)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请大家边看插图边听老师朗读课文。
想一想,这五个小朋友分别来自哪里?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检查学生认识生字的情况。
(1)把生字娃娃的帽子去掉,自由认读。
(2)下面我们玩“捡贝壳”的游戏吧。
(课件)生字娃娃躲到贝壳下面去了,谁读对了,贝壳就是你的啦!生字:宽脚捡壳按虾原奔密楼匹市(3)齐读生字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1.指名读课文,说一说本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乡
孩子们爱家乡,也 爱画自己美丽的家乡。
初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kuān
xiā
jiǎo
yuán
宽广
shì
鱼虾
lóu
赤脚
bēn
平原
pǐ
城市
楼房
奔跑
一匹马
mì
jiǎn bèi ké
捡 贝 壳
又绿又密
宽广
鱼虾
赤脚
平原 奔跑 捡贝壳
城市 一匹马
楼房
又绿又密
再读课文
有 么平坦,那么宽广。有金黄的 稻子,雪白的棉花,还有一大片一 大片碧绿的菜地。屋前有鸡、鸭, 午后有翠竹。正在田野上奔跑的小 女孩就是平平。
屋前有鸡、鸭, 屋后有翠竹。
屋前有鸡、鸭, 屋后有翠竹。
平平的家乡在平原。她画的平 原那么平坦,那么宽广。有金黄的 稻子,雪白的棉花,还有一大片一 大片碧绿的菜地。屋前有鸡、鸭, 屋后有翠竹。正在田野上奔跑的小 女孩就是平平。
京京的家乡在城市。他画的城 市那么美。宽宽的街道,高高的楼 房,还有一座座街心公园。那个正 跑向科技馆的小男孩,就是京京。
作业: 请你也来画一画自己的家 乡,介绍你们画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 )。我画的( ) 那么( ),那么( )。那个在 ( )的孩子,就是我。
读一读,比较句子
①他画的海很蓝,很宽。 ②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那么 ,那么
。
涛涛的家乡在海边。他画的 海那么蓝,那么宽。一艘艘船上装 满了鱼和虾。那个在海滩上赤着 脚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涛涛。
海
鱼虾
涛涛
一艘艘 装满 一艘艘船上装满 了鱼和虾。
涛涛的家乡在海边。他画的 海那么蓝,那么宽。一艘艘船上装 满了鱼和虾。那个在海滩上赤着 脚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涛涛。
海
鱼虾
涛涛
涛涛的家乡在海边。他画的 海那么蓝,那么宽。一艘艘船上装 满了鱼和虾。那个在海滩上/赤着 脚/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涛涛。
海
鱼虾
涛涛
涛涛的家乡在海边。他画的 海那么蓝,那么宽。一艘艘船上装 满了鱼和虾。那个在海滩上赤着 脚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涛涛。
海
鱼虾
涛涛
山山画了哪些景物?用
划出来。
山山的家乡在山里。他画 的山那么高,水那么清。房前屋 后都是又高又大的树。画上的山 山,提着小竹篮,正要到树林里 去采蘑菇呢。
涛涛画了哪些景物?用 划出来。
涛涛的家乡在海边。他画的 海那么蓝,那么宽。一艘艘船上装 满了鱼和虾。那个在海滩上赤着 脚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涛涛。
涛涛画了哪些景物?用
划出来。
涛涛的家乡在海边。他画的 海那么蓝,那么宽。一艘艘船上装 满了鱼和虾。那个在海滩上赤着 脚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涛涛。
海
鱼虾
涛涛
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课文
描写了哪几个小朋友的家乡?他
们的家乡在哪里?用“ 句子。 ”划出
(
)的家乡在(
)。
涛涛的家乡在海边。 山山的家乡在山里。 平平的家乡在平原。 京京的家乡在城市。
青青的家乡在草原。
涛涛的家乡在海边。他画的 海那么蓝,那么宽。一艘艘船上装 满了鱼和虾。那个在海滩上赤着 脚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涛涛。
他画的山那么高,水那么清。
山清水秀
山山的家乡在山里。他画 的山那么高,水那么清。房前屋 后都是又高又大的树。画上的山 山,提着小竹篮,正要到树林里 去采蘑菇呢。
山水 树 山山
山山的家乡在山里。他画 的山那么高,水那么清。房前屋 后都是又高又大的树。画上的山 山,提着小竹篮,正要到树林里 去采蘑菇呢。
平平画了哪些景物?用~~划出来。
青青的家乡在草原。她画的草 原一眼望不到边。草长得又绿又密, 羊群在草原上走来走去。一匹骏马 从远处奔来,青青正骑在马上赶着 羊群。
青青的家乡在草原。她画的草原 一眼望不到边。草长得又绿又密, 羊群在草原上走来走去。一匹骏马 从远处奔来,青青正骑在马上赶着 羊群。
山水 树 山山
房前屋后都是又高又大的树。
画上的山山,提着小竹篮, 正要到树林里去采蘑菇呢。
山山的家乡在山里。他画 的山那么高,水那么清。房前屋 后都是又高又大的树。画上的山 山,提着小竹篮,正要到树林里 去采蘑菇呢。
山水 树 山山
平平画了哪些景物?用~~划出来。
平平的家乡在平原。她画的平 原那么平坦,那么宽广。有金黄的 稻子,雪白的棉花,还有一大片一 大片碧绿的菜地。屋前有鸡、鸭, 屋后有翠竹。正在田野上奔跑的小 女孩就是平平。
平平的家乡在平原。她画的平 原那么平坦,那么宽广。有金黄的 稻子,雪白的棉花,还有一大片一 大片碧绿的菜地。屋前有鸡、鸭, 屋后有翠竹。正在田野上奔跑的小 女孩就是平平。
有金黄的稻子,雪白的棉花, 还有一大片一大片碧绿的菜地。
金黄的稻子
雪白的棉花
碧绿的菜地
有金黄的稻子,雪白的棉花, 还有一大片一大片碧绿的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