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之王家大院
山西王家大院详细介绍

山西王家大院详细介绍在中国北方的广袤大地上,山西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遐迩。
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隐藏着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古建筑,其中,王家大院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山西乃至全国的一颗璀璨明珠。
王家大院,这座位于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的庞大建筑群,不仅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杰出代表,更是一部凝固的历史,一部生动的文化教科书。
一、王家大院的辉煌过往王家大院,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建筑群,其起源可追溯至明清时期。
那时,王氏家族凭借其在商业和仕途上的卓越成就,逐渐积累了巨额财富和显赫地位。
为了彰显家族荣耀,王氏先祖们开始大兴土木,建造了一座座气势恢宏的宅院,这些宅院经过数百年的积淀与传承,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的王家大院。
走进王家大院,仿佛穿越回了那个辉煌的时代。
高耸的院墙、巍峨的牌楼、精美的雕刻,无不诉说着王氏家族的显赫与荣耀。
这里的每一砖一瓦,都记录着王氏先人们的智慧与勤劳,也承载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二、视履堡(高家崖)视履堡(又称高家崖)无疑是最为引人注目的部分之一。
这是一座由多个不规则院落串联而成的建筑群,其布局错落有致,既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严谨与规整,又不失灵活与变通。
视履堡内的建筑以敦厚宅和凝瑞居为代表,它们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建筑精美,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匠人的精湛技艺和对美的极致追求。
敦厚宅以其厚重的墙体和宽敞的院落,彰显出主人的稳重与大气;而凝瑞居则以其精美的雕刻和优雅的环境,赢得了“王家大院中的瑰宝”之美誉。
走进凝瑞居后院,这里的砖雕、木雕、石雕琳琅满目,技艺精湛,每一幅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寓意。
这些雕刻作品不仅展示了匠人们的卓越技艺,更体现了王氏家族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三、恒贞堡(红门堡)与视履堡相比,恒贞堡(又称红门堡)则以其独特的建筑造型和深刻的寓意而著称。
这座建筑群以青龙升腾为意象,整体布局呈规则的“王”字造型,寓意着王氏家族的尊贵与荣耀。
山西省王家大院导游词(六篇)

山西省王家大院导游词康乾嘉期间,王家人通过正途科考,异途捐保和祖德荫袭三条途径,仅五品至二品官就有____人。
包括授、封、赠在内的各种大夫达____人。
跻身儒林名登仕籍者至少____余人,另有贡生、监生、生员____人。
官职中有广西柳州知府、湖南宝庆知府、刑部陕西司郎中、山东司郎中、户部浙江司郎中、陕西按察使司副使道、贵州提刑按察司等。
王家大院中的____座府第宅,司马第宅和____座旗杆院,便是修建时期主人已具有一定名位的标志康乾嘉期间,王家先后奉旨修建____座牌坊,其中除____座节孝坊外,其余为功德坊、恤典坊、忠义坊等。
王氏家庭从道光后逐渐衰落,族人中,有的不再以耕读为本,有的不持续以商发展,有的满足于一官半职,有的安乐于锦衣玉食,不少人既无承继先业之志,亦无固本守成之心,以有的竟成为盗贼、乞丐或不惜卖儿卖女之“莠民”.于是红门堡内便有一家先将祖院出卖。
出卖后,异姓新主人不满于堡门楼上“合堡同宗”之匾,执意要取,王家不得已改一字为“合堡同德”暂存。
到光绪十七年(____年),建筑豪华,包括院落____座,房屋218间、面积达____平方米的高家崖堡,仅以964两纹银,又易主他姓。
再后来,当年合族引以为荣、奉旨为王梦鹏修建的大型石雕孝义坊和面积为____平方米的孝义祠,也只以____吊铜钱卖出。
____年,芦沟桥事变前后,王氏家族中当时资财还比较雄厚的二十一世王饮让,匆匆地将其在静升本土和晋南、晋中、石家庄、保定及京津一带的商号全部变卖处理,尔后举家南迁。
自此,作为一方望族的王家,历经____多年的奋发与辉煌,终于销声匿迹,仅仅成为一方土地上的历史话题了。
____年土地改革后,王家大院已属于贫下中农所有。
贫下中农居住期间,许多主体建筑,非但未遭破坏,且大部分还保持了原有风貌。
山西省王家大院导游词(二)奢华的乔家,气派的渠家,壮观的曹家,前些天,大家也领略过它们的风采啦,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去感受色彩最为浓重的的王家大院。
山西王家大院

山西王家大院
2010-10-27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静升镇,是中国最大的民居建筑之一,也是山西最大的一座保存完好的建筑群。
王家大院距离平遥古城35公里。
该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重要代表,并在2006年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静升王氏是王家大院的创始者。
静升王氏祖籍琅琊,后西迁到山西太原。
南宋初年,族人王实由太原南迁至灵石县沟峪滩村。
元皇庆二年(1313年),王诚斋又率家族迁至静升村,从此在此定居了600多年。
从清朝初期到中期,王家的经营规模逐渐增大,并成为当地的一大富贾。
今天的王家大院是在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和嘉庆年间不断扩建的。
王家大院总面积15万平方米,列入保护范围的为34650平方米(另一说45000平方米),共有123个院落,1118间房屋。
大院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布局独特而合理。
主体可分为东大院、西大院和孝义祠。
东大院又名高家崖。
始建于清嘉庆初年,是一个城堡模式的住宅群。
王家大院建筑以精美的砖雕、石雕和木雕闻名。
王家大院红门堡设有“中华王氏博物馆”,高家崖设有“中国民居艺术馆”。
山西王家大院简介

山西王家大院简介
山西王家大院是一座位于山西省南部的历史古迹,历经400多年
的腐朽变迁,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古迹。
山西王家大
院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清时期,它最初建于清朝天启十二年(1686年),它是明、清两代皇帝对山西王联盟耶律洪基所下赐赏。
山西王家大院由一餐厅,二院,三室和四廊组成,由南北院苑组成,建筑面积达到近2万平方米,它是一座很有特色的综合性的建筑群。
它的墙壁用古朴的灰石砌成,框架覆以灰泥,外墙上有底格,大
路对面有着许多茶亭、琴棋书画等多种建筑组合。
山西王家大院尤以全景宏伟、位置拔尖、结构完整为特色,它有
着清新的垂柳,翠绿的草坪,沿路可以看到一排排环抱着庭院的奇石
仙人掌,两边有着古老的松柏,院落绿萝参差,这里有浓郁的古雅之气,让人难忘。
山西王家大院是南部历史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毕竟经历过
历史的洗礼,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它蕴藏着很多历史古迹,值
得来此参观欣赏。
太原王家大院简介

太原王家大院简介
太原王家大院位于太原市山西省,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代表之一,也是一个具有综合度较高的景观建筑群。
历史上,这里是流传古琴、茶艺、绣针工艺等活动地方,也是古今文化的重要中心。
太原王家大院始建于明代,历经洪武、永乐、嘉靖、弘光等朝代,目前依然保存完好。
它是综合而得出的建筑群,由4大部分构成:少
林寺、塔楼、雕像,以及建筑群中心的大殿。
整个大院又分为东西、
南北四合院和十二条小街。
太原王家大院以少林寺为中心,又两头为塔楼,两边为大殿,以
及一条道路,将大院完整连接起来。
少林寺建有大佛像,佛面正对大殿,寺中还有庙宇、石碑、钟楼、经楼等一应俱全,古朴典雅。
塔楼
又是一处令人驻足不去的景点,其形如悬空宝盒,外墙式微多样,其
中雕刻有古文字及壁画,展现出当时的文化底蕴。
太原王家大院的内部景观同样令人惊艳不已,院里除了雕像的风
格精致,还有巧妙布置的池塘、橡树、桃树等树木,环绕着池塘回廊,五色拱廊,曲径通幽,不谓不像诗者的私家花园。
整个院内布局秀丽,非常适于休闲游览,成为太原人民的社区居住活动点。
太原王家大院不仅是传统文明的结晶,也是当代朝鲜族文化的象征,被誉为“山西倚天府之冠”。
它不仅是中国历史建筑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也是国内外游客旅游及游览的好去处。
山西民间故宫王家大院

山西民间故宫王家大院来山西之前只听说过乔家大院,因为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就是在乔家大院拍摄。
到了这里我才知道王家大院比乔家大院气派多了。
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乔家是做生意的,而王家时代官员,而在中国重官轻商,王家大院的盛大也就在情理之中。
有一说是:“王家归来不看院”,但是外人大多和我一样,只知乔家,不知王家。
哀莫大也!王家是一座建于清朝的巨大城堡,城高数十米,依山而建。
面积二十五万平方米以上,分成两部分,左边是老城,右边是新城。
照片上可见新城东门,上书“寅宾”,气势非凡。
本来王家都住老城,但是有两兄弟做到了大官,所以他们自己搬出来筑了新城区,两边有桥相连。
两边的建筑风格比较一致。
老城呈正方形,前有龙头,后有龙尾,两端遥相呼应,中有通道连通首尾,将城划为两半。
一张照片上可见龙尾。
城中房间鳞次栉比,一眼望去,满是灰色的屋檐,像一把把大伞共同撑起了一片天空。
这样的感觉只在故宫有过,那里自然感觉更恢宏,更高贵;可能也因为这点和故宫比较相似,王家大院被称为“民间的故宫”。
王家和晋祠供奉的太原王氏是一脉,但是灵石此地的王家最早无权无势,靠卖豆腐为生。
直至后来称为官宦然家,家道盛极一时,而后再衰,最终沦为乞丐。
而一部分又移居海外,现已颇成气候。
和王家大院相比,江南园林太显讨巧,过于纤细;这里大气而浑厚。
由于所在地为灵石县,所以王家大院多才有砖石,石雕也十分之精美。
连石墩都雕工精细。
王家是书香门第,讲究礼,孝,忠等价值观念。
这些观念在石雕上也有所表现。
例如照片中的两幅石雕。
第一幅是说儿媳妇儿给婆婆喂奶治病,而将自己的儿子交给侍女;第二幅是说儿子背着母亲逃难时碰到一伙强盗抢劫,但是两个人没有钱,苦苦相求,强盗终于把他们放过了。
由于是封建社会,所以等级非常森严,规矩复杂。
在这里什么人从什么门都有严格的规定。
哥哥虽然年纪大,屋檐也要低于官位高他一等的弟弟。
未出嫁的姑娘根本不能出闺门,更不用说下楼,只能窝在二楼的闺阁里等某个男子来迎娶。
山西王家大院的故事和传说

山西王家大院的故事和传说山西王家大院的故事和传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住民宿”也逐渐成为旅游方式的一种。
其中,山西王家大院无疑是不容错过的一处。
I. 概述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平遥县城南,是一座清代建筑。
该院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后被王氏家族居住并多次扩建。
目前,王家大院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II. 历史王氏家族在明代时期就已经定居于此,并在清代时达到鼎盛。
王家大院占地1.2万平方米,分为前、中、后三个院落,共有313间房屋。
王家大院形制严谨,各部分建筑布局合理且结构严谨,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和技术水平。
III. 特点王家大院以其恢宏的规模、严谨的布局、高超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著称,是一座典型的中国园林式建筑,被誉为“中国北方民居建筑中的皇宫”。
IV. 细节进入王家大院,你可以看到每一股水,每一处墙纸和木雕都展现出古人的智慧和高超的工艺。
院中还有一井,被众多游客称为“清-满古井”,据说这口井的水源自黄河,年代可以追溯到古代。
V. 传说王家大院的另一个故事则是关于楼花的传说。
据说,早在清朝年间,王家大院的主人曾在院内植下爱花人士所赠的一棵牡丹树。
这棵牡丹开花十分艳丽,引得一只花豹连夜飞跃院墙,默默盯着牡丹直到天亮。
从此,牡丹一开花便在院内建起了一座高大的楼房,楼房中有不少于百户人家,而牡丹在楼房墙上绽放的花朵也越来越多,已成为王家大院的标志。
VI. 后记以上内容展现的仅仅是山西王家大院的冰山一角。
只有真正走进这座传承了几百年历史的建筑物内部,亲眼见证其丰富多彩的内涵,才能尽情领略鲜活多彩的传统文化。
作为一个得力的助手,我也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介绍,能够为大家更好地了解山西王家大院注入一份帮助。
山西王家大院导游词介绍(2篇)

山西王家大院导游词介绍王家大院奢华的乔家,气派的渠家,壮观的曹家,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去感受色彩最为浓重的的王家大院。
推开王家大院这扇厚重的大门,近____年历史的晋商文化长卷便展现在我们面前,中国民居建筑的典范,家族文化的表率,吉祥文化的标本,这里是中国耕读传家与官商经济的契合,封建文化与传统礼制的全释。
中国北方浑厚的黄土高原上,奇骏而悲情的绵山脚下,这片苍劲古卓的建筑群落负载着千百年华夏文明的映迹,深深的凝结在锦绣三晋的表里山河之中。
于是王家大院就有了许多称谓,中国民间故宫,山西紫禁城,华夏民宅第一宅,还有蜚声遐迩的口碑“王家归来不看院”,所以有人说,王是一个姓,姓是半个国,家是一个院,院是半座城。
王家大院地处晋中盆地的灵石县静升镇静升村,王家是太原王氏的后裔,南宋时迁至这里,清朝中期上升为名门望族,于是大兴土木,几近豪奢,修成了占地____万平方米以上的古建筑群落。
王家大院建在背阴抱阳的山坡上,窑洞式设计使之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风水人气俱佳。
这里的建筑群落,将砖木石雕陈于一院,绘画诗文书法熔于一炉,人物禽兽花木汇成一体,姿态分成,各具特色,既表现了大户人家的风范,又充分显示出自己身高位权的身份,达到了建筑必有图,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境界。
山西王家大院导游词介绍(2)山西王家大院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南郊,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的古建筑群。
王家大院是明清时期王氏家族的宅院,也是中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私家园林之一。
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王家大院的历史、建筑特色以及文化内涵。
一、历史沿革王家大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初代主人王之用于明朝嘉靖年间购地建造,后经过数代传承和扩建,逐渐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大院经历了明、清两代时期的兴盛和衰落,是山西地区士绅家庭的代表性建筑之一,也是当地历史文化的见证。
二、建筑布局王家大院占地面积约为25,000平方米,整个建筑群呈“品”字形,由正院、东、西两翼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之王家大院、平遥古城自助游(2007-08-03 17:43:08)
标签:旅行/见闻 游多多 yododo 自助游 攻略 平遥 分类:攻略篇
第一天:
19:43,从北京西站出发,2519次,北京-介休硬卧中铺135元。
2519沿途要停无数的小站,另外还有一次N203也到介休,到达介休的时间是早上05:
47,而2519是早上07:20到介休,还是2519的到站时间比较合适。
第二天:
07:23到达介休市火车站,从出站口出来,在马路对面的供贸宾馆前等介交11路介
休-王家大院。介交11路没有站牌,是中巴大小的车,每15分钟一趟,终点站就是王家大
院。介休-王家大院3元,路上需要35分钟左右。而我不幸遇到堵车,路上花了近50分钟。
一路上灰尘滚滚。
游览王家大院,门票66元,而不是网上所说的50元!导游费50元/次,可以和人合
租导游。强烈建议最后自己去绿门院里仔细看看,那儿有王家的发家史,总结一句话,还是
得有政府背景!一座座院落都挺古朴的,细节处也挺吸引人,不过看多了就出现审美疲劳。
15:00,从王家大院出来,在上午下车的地点等介交11路返回介休火车站。
16:00,在介休火车站找介休-平遥的中巴,4元一位。司机和售票员非得等到把人塞
得密不透风的情况下才肯开车。我坐在发动机盖上,光是发动机盖上就挤着6个人!介休
至平遥约45分钟的路程。路上跑的都是运煤的车,马路两边全是煤厂、焦化厂,总之是黑
灰滚滚啊。。。
17:00,中巴停在了平遥火车站。我先去车站买了第二天回北京的票,因为平遥不是
首发站,听说是在这儿从来都买不到座位票,更别提卧铺票了。我就买了一张N204的无座
票,74元。
出了火车站,身边的摩的、三轮车、电瓶车的司机热情招揽生意,到平遥古城1元1
位。我就随便找了一个车,让司机推荐一个住宿的地方。司机带我从北门进城,带到了离北
门不远,位于古城北大街的惠元民俗宾馆。一个典型的山西院子,房间里一张大炕,两个床
位,一个单独的卫生间,看上去还成。老板开价一间房70元一晚,我还到50元成交。
18:00,开始游玩。先去了云锦成,环境还成,价格太高。我问了一下他们的标间,6
80元每间, 在北京680都可以住五星了。。。
逛完在西大街一家餐馆吃的晚饭,非常贵,水煎包特别难吃!
回到宾馆睡觉,发现没有热水,将就过一夜。第二天早上发现也没有开水,哎。。。
第三天
游平遥古城,通票120元,包括20个景点。其中很多景点都是重复,不过一天下来我
只逛了十个景点,有些不值的感觉。十个景点逛下来印象最深的是县衙,一是其中天外有天,
二是有牢狱和古代刑具展,非常恐怖。最后来到城墙, 发现如果上午过来,租个自行车绕城
墙一圈也挺不错的。总之,平遥古城就象是雷履泰和毛鸿HUI的古城,来之前看看余秋雨
的《抱愧山西》有好处。建议在古城至少要准备一天半的时间,走马观花也没什么意思。
在城隍庙街上发现了一家小吃店,门脸不大,看起来还挺干净的,价格比西大街的餐馆
便宜好多好多,特色菜也都有,味道也不错。小吃店的名字就是简单的“面食馆”。
晚上出了城,一路溜溜达达走到了火车站,在旁边的一个大超市买了平遥特产“冠云”
牛肉。然后去附近知名的电力宾馆餐厅吃饭,环境凑和,一看菜单,比小吃店的还要便宜好
多好多。花了二十几元吃了一堆的东东,味道还成,看来真不能在古城内吃饭。
20:16 平遥火车站返回北京,N204。车上补卧铺,63元。
第四天
列车晚点约一小时,快八点了才到北京西站。回家洗头洗澡换衣,才感觉重新活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