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秘籍[1]

合集下载

养生十大秘诀

养生十大秘诀

养生十大秘诀养生十大秘诀养生十大秘诀1一、不贪肉。

老年人膳食中肉类脂肪过多,会引起营养平衡失调和新陈代谢紊乱,易患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脂血症,不利于心脑血管病的防治。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二、不贪精。

老年人长期讲究食用精白的米面,摄入的纤维素少了,就会减弱肠蠕动,易患便秘。

三、不贪硬。

老年人的.胃肠消化吸收功能弱,如果贪吃坚硬或煮得不烂的食物,久易得消化不良或胃病。

四、不贪快。

老年人因牙齿脱落不全,饮食若贪快,咀嚼不烂,就会增加胃的消化负担。

同时,还易发生鱼刺或肉骨头鲠喉的意外事故。

五、不贪饱。

老年人饮食宜八分饱,如果长期贪多求饱,既增加胃肠的消化吸收负担,又会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猝死。

六、不贪酒。

老年人长期贪杯饮酒,会使心肌变性,失去正常的弹力,加重心脏的负担。

同时,老人多饮酒,还易导致肝硬化。

七、不贪咸。

老年人摄入的钠盐量太多,容易引发高血压、中风、心脏病及肾脏衰弱。

八、不贪甜。

老人过多食甜食,会造成功能紊乱,引起肥胖症、糖尿病、脱发等,不利于身心保健。

九、不贪迟。

三餐进食时间宜早不贪迟,有利于食物消化与饭后休息,避免积食或低血糖。

十、不贪热。

老年人饮食宜温不宜烫,因热食易损害口腔、食管和胃。

老年人如果长期服用烫食热刺激,还易罹患胃癌、食道癌。

养生十大秘诀2一、要补血,应常吃桂圆、荔枝、大枣、赤豆补血对于女人非常重要,在养生中极其注重补血,对自己的身体极其有好处。

想用药来养生,不如用食材来养生,是我们的体质来进行食材的选择,来补血,用食物来补血,营养又健康,摄入桂圆、荔枝、大枣、山药、莲肉等养血补血。

二、要补气,可以选黄芪和山药许多人在同一个办公室干着差不多的工作,但是有的人感觉他们干了也感觉不到累,但有些人在干一会活之后,便觉得劳累不已,而且还经常会感冒,这皆是因为气虚,可以通过摄入黄芪和山药来调节。

如果我们经常因为天气的变化而感冒时,便可以使用黄芪。

三、防三高,用普洱茶配牛奶喝我们可以通过喝普洱茶来强身健体,这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消化,还可以促进糖和血脂的代谢,除去我们身体中的废物和杂质。

十句话养生秘诀

十句话养生秘诀

十句话养生秘诀
1. 吃饭要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保证胃肠道的健康。

2. 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支持身体健康。

3. 适量运动,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结合,提高身体的各项功能。

4. 减少油炸、烟熏、烧烤、腌制等高温烹调方式的食物摄入量,降低癌症风险。

5. 多食用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植物性食物,富含纤维素和营养素,保证身体所需。

6. 控制甜食和零食的摄入量,避免过多食用高糖、高脂、高盐等不健康食物。

7. 饮食要多样化,避免长期单一饮食造成营养失衡,引发各种疾病。

8. 保证足够的饮水量,多喝温水、鲜果汁等饮料,避免过量饮用酒类和浓茶。

9. 坚持心理调节,保持心态平和乐观,避免心理压力影响身体健康。

10. 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不抽烟、少饮酒、避免熬夜、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

健康养生的十大秘诀

健康养生的十大秘诀

健康养生的十大秘诀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加,人们对健康养生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通过科学的养生方法,我们可以改善身体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下面将介绍十大健康养生的秘诀,帮助您更好地保持健康。

一、合理饮食健康的饮食是健康养生的基础。

我们应该遵循五谷杂粮、鱼肉禽蛋、蔬菜水果的均衡搭配原则,适量摄取各种营养素,避免油腻和垃圾食品的摄入。

此外,要控制食量,避免暴饮暴食,保持适度的饱腹感。

二、定期运动适当的运动对于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打羽毛球等,有助于强健体魄、提高免疫力。

运动不仅可以促进新陈代谢,还有助于缓解工作压力和焦虑情绪。

三、保持良好的睡眠充足的睡眠对于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每晚保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建立规律的睡眠模式,避免熬夜和不规律的作息。

睡前可以进行适当的放松活动,如听音乐、喝一杯温牛奶等,帮助入睡。

四、热爱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工作和生活是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的现实,热爱并享受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可以提高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不断寻找工作和生活的乐趣,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五、多与家人和朋友交流人际关系对于身心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良好的交流和互动,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可以减轻压力,增加彼此的情感联系。

此外,也可以通过参加社交活动扩大社交圈子,结识更多的朋友。

六、保持心理健康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健康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积极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如乐观、坚韧、自信等,学会正确应对压力和情绪,避免过分焦虑和沮丧。

可以通过读书、旅行、冥想等方式来调节情绪。

七、定期体检对于健康养生来说,定期体检是必不可少的。

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及时了解身体状况,如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是否正常,可以及早发现和预防潜在的健康问题。

八、保持良好的饮水习惯多喝水可以帮助排毒养颜、促进新陈代谢。

每天保持足够的饮水量,可以帮助消化、补充水分。

养生方法 30条

养生方法 30条

养生方法 30条养生方法30条是:1、饱不洗头,饿不洗澡。

冷水洗脸,美容保健。

汗水没落,冷水莫浇。

温水刷牙,防敏固齿。

2、吃米带糠,吃菜带帮。

男不离韭,女不离藕。

青红萝卜,生克熟补。

食不过饱,饱不急卧。

3、养生在动,养心在静。

心不清净,思虑妄生。

心神安宁,病从何生。

闭目养神,静心益智。

4、药补食补,莫忘心补。

以财为草,以身为宝。

烟熏火燎,不吃为好。

油炸腌泡,少吃为妙。

5、臭鱼烂虾,索命冤家。

食服常温,一体皆春。

冷勿冰齿,热勿灼唇。

物熟始食,水沸始饮。

6、多食果菜,少食肉类。

饮食有节,起居有时。

头部宜冷,足部宜热。

知足常乐,无求常安。

7、养生在勤,养心在静。

8、人到老年,必须锻练,散步慢跑,练拳舞剑;莫怕严寒,清扫庭院,绘画添趣,心胸广宽。

9、闻鸡起舞,床不可贪,种花养鸟,习书览篇;奕棋唱戏,房事莫贪,私事勿念,便宜勿占。

10、活动身体,贵在经常,心情舒畅,长寿健康;遇事勿怒,劳勿过偏,茶水勿浓,学习勿念。

11、饮食勿暴,少吃晚餐,吃饭勿语,切勿吸烟;低盐低糖,勿食太咸,少吃脂肪,饭莫过量。

12、每日三餐,调剂适当,蔬菜水果,多吃无妨;按时入睡,定时起床,起身要慢,勿急勿慌。

13、饮酒勿过,名利勿钻,闲气勿生,胸怀要宽。

14、心无病,防为早,心里健康身体好;心平衡,要知晓,情绪稳定疾病少。

15、练身体,动与静,弹性生活健心妙;要食养,八分饱,脏腑轻松自疏导。

16、人生气,易衰老,适当宣泄人欢笑;品书画,溪边钓,选择爱好自由挑。

17、动脑筋,不疲劳,思睡养心少热闹;有规律,健身好,正常生活要协调。

18、常搓手,可健脑,防止冻疮和感冒。

19、夏不睡石,秋不睡板。

春不露脐,冬不蒙头。

白天多动,夜里少梦。

20、睡前洗脚,胜吃补药。

晚上开窗,一觉都香。

贪凉失盖,不病才怪。

21、早睡早起,怡神爽气,贪房贪睡,添病减岁。

夜里磨牙,肚里虫爬。

22、一天吃一头猪,不如床上打呼噜。

23、三天吃一只羊,不如洗脚再上床。

32个超级经典养生秘方

32个超级经典养生秘方

32个超级经典养生秘方秘方一:早起锻炼早晨,空气清新,阳光柔和。

早起锻炼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身体机能,提升免疫力。

秘方二:合理膳食饮食是养生的基础,合理膳食能够提供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

均衡摄入五谷杂粮、蔬菜水果、优质蛋白质等食物,做到吃饱、吃好。

秘方三:充足睡眠充足的睡眠对于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每晚保持7-8小时的睡眠,可以帮助身体恢复精力,提高注意力和工作效率。

秘方四:适量运动适量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和灵活性,同时还能改善心情,缓解压力。

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每周坚持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

秘方五:保持心情舒畅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减轻压力、改善免疫力。

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自己的爱好,寻找生活中的乐趣。

秘方六:学会放松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常常影响身心健康。

学会放松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冥想、瑜伽、听音乐、阅读等,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放松,每天抽出专门的时间。

秘方七:保持水分平衡适当的饮水量可以帮助排除体内毒素,维持身体各项机能的正常运转。

一般建议每天饮水量为1.5-2升,但具体的饮水量应根据个人情况酌情增减。

秘方八:注意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学会管理负面情绪,寻找适合自己的情绪释放方式,如与亲友倾诉、写日记等。

秘方九: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对身体健康有害。

长期烟酒过度的摄入对心脏、肺部和肝脏等器官造成损害,增加患疾病的风险。

秘方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助于预防疾病的传播。

如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定期清洁居住环境等。

秘方十一:经常晒太阳适量的日晒可以促进身体合成维生素D,有益于骨骼健康和免疫力提高。

在早晨或下午阳光较弱的时候出门,并注意防晒。

秘方十二:保持良好的工作生活平衡在工作与生活之间保持平衡非常重要。

合理规划时间,划分工作与娱乐的时间,避免长时间过度劳累。

秘方十三:适当服用保健品保健品的选择应根据个人需要和身体状况来决定,不宜盲目跟从潮流。

养生秘诀100条

养生秘诀100条

养生秘诀100条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

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

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则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2、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

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

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

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从心生。

心净则身净。

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

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

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3、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

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4、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绝对不是从书本里学来的,而是从自己的真诚心、清净心(就是佛家所说的菩提心),从定中生出来的。

5、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6、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

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7、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1)足够的气血;2)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足够的气血靠:足够的食物+胆汁+必要时间内(晚上天黑后~午夜1点40)优质的睡眠(这个时候大脑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经主导)+良好的生活习惯。

9、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

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

10、维持健康的身体不仅需要“增收(增加气血)”,也需要“节支(减少血气的损耗)”。

11、过度地增加食物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而且会成为身体中的垃圾负担,反过来还得靠消耗血气来把他们清理掉。

中医养生秘籍100条

中医养生秘籍100条

中医养生秘籍100条中医-----禅-----养生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

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

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2 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3、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

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4 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绝对不是从书本里学来的,而是从自己的真诚心、清净心(就是佛家所说的菩提心),从定中生出来的。

5 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6 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

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7 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1)足够的气血;2)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 足够的气血靠:足够的食物+胆汁+必要时间内(晚天黑后~午夜1点40)优质的睡眠(这个时候大脑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经主导)+良好的生活习惯。

9 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

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

10 维持健康的身体不仅需要“增收(增加气血)”,也需要“节支(减少血气的损耗)”。

11 过度地增加食物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而且会成为身体中的垃圾负担,反过来还得靠消耗血气来把他们清理掉。

100条经典养生秘籍

100条经典养生秘籍

100条经典养生秘籍养生是一个人维持健康和平衡的重要方面。

以下是100条经典养生秘籍,涵盖了饮食、运动、心理健康和身体保健等方面的建议,希望能为您的养生之路提供一些指导。

1.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2. 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3. 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4. 避免食用过多加工食品和高糖食品,减少对身体的负担。

5. 均衡膳食,合理搭配主食、蛋白质和脂肪。

6. 控制食量,避免过食或少食。

7. 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节食,保持适当的饮食习惯。

8. 多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

9. 保持良好的体态和坐姿,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

10. 经常进行伸展运动,缓解肌肉紧张和僵硬。

11. 深呼吸和冥想,放松身心。

12. 学会有效管理压力,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

13.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笑对生活中的困难。

14. 经常与亲朋好友交流,增加社交活动。

15. 培养一项爱好,让自己的生活更有乐趣。

16. 学会放松,听音乐、看电影等方式。

17. 不要长时间盯着电脑或手机屏幕,适当休息眼睛。

18. 经常短暂闭目休息,缓解眼部疲劳。

19. 注意口腔卫生,及时刷牙漱口。

20. 每天洗热水澡,促进血液循环。

21. 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休息充足。

22. 多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

23. 注意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污染。

24. 减少饮酒和戒烟,保护肝脏和肺部健康。

25. 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洗牙。

26. 每天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增强体质。

27. 学习并保持正确站姿,保护脊椎健康。

28.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有毒物质环境中。

29. 养成良好的饮食规律,定时定量。

30. 远离高糖和高盐食品,控制摄入量。

31. 饭后不要立即睡觉,等待一段时间再休息。

32. 减少红肉和脂肪摄入,选择低脂肪食物。

33. 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促进肠道健康。

34. 控制咖啡因和刺激性饮料的摄入。

35. 吃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不可忽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生秘籍——养生100条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

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

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2 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3、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

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4 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绝对不是从书本里学来的,而是从自己的真诚心、清净心(就是佛家所说的菩提心),从定中生出来的。

5 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6 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

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7 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1)足够的气血;2)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 足够的气血靠:足够的食物+胆汁+必要时间内(晚天黑后~午夜1点40)优质的睡眠(这个时候大脑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经主导)+良好的生活习惯。

9 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

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

10 维持健康的身体不仅需要“增收(增加气血)”,也需要“节支(减少血气的损耗)”。

11 过度地增加食物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而且会成为身体中的垃圾负担,反过来还得靠消耗血气来把他们清理掉。

五脏六腑是一个血气加工厂,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无限的,所以食物的数量必须得到控制。

12 适当运动可以帮助人的气血运行,但同时也在消耗人的气血。

人体的微循环主要应该靠松静来达到的,这也是健康必不可少的。

13 人体中的垃圾越多,就越需要更多的血气来清除它们,但人的血气因为垃圾的增多和血脉的阻塞而减少,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这也正是人衰老的机理。

所以,人要想健康不老,就要:1)减少体内的垃圾;2)增加血脉经络的畅通;3)增加体内的气血。

14 与其相信药物,相信检查的数据,不如相信自己的感觉,相信自己所具足的自我调节能力。

但这需要在你得道(智慧开了)的前提之下,才能分辨这一切。

15 健康,从调节心性开始。

为了你的健康,你学佛吧。

学佛得到的快乐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16 对于一个有宿疾的人来说,只有气血充足了(一是通过这里所介绍的补充气血的方法,二是通过静坐打通气机),病情才会显现出来。

所以练功的人在功夫达到一定水平后都会出现一些“有病”的现象。

这个时候要沉住气,定下心来多做些静功来增加自己的气血,以尽快度过这个时期。

17 人违背了养生法则,虽不一定会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大大增加得病的机会。

这就和交通规则一样,你违背了交通规则,不一定会出事故,但其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

18 人为什么必须保持一定的饥渴才是对养生有利呢?其实这就是“虚”的妙用。

道家讲,虚则灵。

这和谦虚使人进步,自满使人落后一样,所以人必须经常保持“虚灵”的状态,才能时时保持清醒,保持健康。

19 人要想健康,就必须使体内有足够的"气"来"气化"所进的食物.只有这样,你的体内才不会积累垃圾,不会有多余的食物来释放游离的"虚火"损害你体内的脏器.这个"虚火"反过来会损耗你的"气".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现代人生病,大多数是饮食不节的缘故.21 俗语说“灵机一动,计上心来”。

这个“机”字如果能真正领悟透了,那么你的悟性就算是开了。

老师教人,医生治病,其实就是在点拨你的这个“机”,让你“机”打开。

这个“机”,有时也叫“关键”。

当然,这个“机”起作用是有条件的,就和氢气只有达到一定浓度,遇火才可以燃烧爆炸一样。

记住,别人的作用都是外因,你自己才是真正的内因。

22 其实,许多真正的发现和发明,所需要的不是所谓系统的书本知识;恰恰相反,一个没有受过任何系统教育,但悟性极高的、具有开放思维的人,他往往真正悟到真相。

23 人生最忌是个乱字,心乱了,对外可以紊事,对内可以打扰血气,使失正常。

凡恼怒恐怖喜忧昏疑,都是乱,为多病短寿的根源,不但养病时不应乱,即平居时亦忌心乱。

24 多嗔伤肝,多淫伤肾,多食又伤脾胃。

忧思伤脾,愤怒伤肝,劳虑伤神。

25 身病之起,无不由心虚弱,外邪乘入。

而心虚气弱,每由心魂恼乱,真体不充,发现种种不安。

贪食贪胜贪得贪乐逸,皆足以致病。

以贪之不得,于是乎嗔。

贪嗔可使心荡气促,胆惊肝旺,六脉震动,五脏沸腾,外邪同时乘入,此病之起因。

26 凡人欲求长寿,应先除病。

欲求除病,当明用气。

欲明用气,当先养性。

养性之法,当先调心。

27 人受五行之气而治生,故肉身以气为主。

气亏则病,气滞则病。

欲治其病,先治其气。

28 气以行血,血以补气,二而一也。

凡人久视则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七情六欲之过则伤元气、伤心肾。

相火旺,真阳耗,29 治五脏之病,莫先于补气。

肾犹亟焉。

补气在勿动心,心动则肝旺,各脉震惊,真水耗损。

心为扇,主引风。

风动则火旺,火旺则水干,水干则地损。

30 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坚心专,两心相合,可以统治百病,无不神效。

31 人病可分两种:一是经络基本畅通但气不足。

表现是经常这疼那疼,这是因为他气不足以气化食物,而产生了相火(也叫虚火),随着经络在体内乱穿,哪儿通走哪儿,遇到一个地方堵塞了,这个地方就疼了。

这样的人吃一点药物就会立即见效。

二是经络不通,气也就无处存身。

表现在外表看不出有什么毛病,但一旦发现就是大病,而且这种人经常是吃什么药都见效慢,或根本不起作用。

主发谓之机。

箭在弦上要发出去,必须拨动这个机。

其他任何事情都是这样,都有一个机,只有触动这个机,事情才会发生,不触动这个机,其他的条件再多,也没办法引发事件。

机就是这么一个东西,它是事情发生的最关键因素。

它是点,不是面。

可是触动这个点,就能带动面。

所以,病机就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最关键因素,(也可以讲,病机一开,人的病状就会显现出来,人就进入了“病”的恶性循环当中。

和病机相对的就是“生机”。

生机一开,人就会进入康复这个良性循环当中。

实际上病机和生机是一个东西的两个方面,是一对阴阳。

病机开了,生机就关了,而生机开了,病机也就自然开始关闭了。

这个就是辩证法。

)32、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

所以,就养生而言,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

看一个人也是一样,观相不如观气,观气不如观心。

33 心神不安,情性燥急,为致病致死之总因。

故安心法,为卫生第一要诀。

心可以主动一切。

心定则气和,气和则血顺,血顺则精足而神旺,精足神旺者,内部抵抗力强,病自除矣。

故治病当以摄心为主。

34 风寒阴阳暑湿,在在皆可使人致病。

万一抵抗力薄弱,即可乘虚而入。

身弱者多病,即是此理。

富人有保卫力,如衣食住等等。

贫人有抵抗力,如气足神旺,毛孔厚密,不易侵入等等。

富人多食肥甘,伤胃伤齿。

贫人多饿,所食不杂,故无肠病。

富人多逸,故多气恼。

贫人多劳,故少疾病。

富人不造福而享福,只是消福,消尽则穷。

穷人能勤俭,即是造福,果熟即富。

凡衣食住之保卫力富,则精气神之抵抗力弱。

保卫力弱,则抵抗力强。

35 大病初愈,切忌理发洗足沐浴36 故求长寿无病,常强肉身。

欲强肉身,当调伏精气神。

欲调精气神,当拒绝扰乱之贼。

欲杜此贼,当先摄心。

欲求摄心,当化贪嗔痴三毒。

欲化除此三毒,必学心戒。

但空口言戒,无益于事,必求开慧,方不为所愚。

欲求开慧,必先求定。

欲求得定,必学静坐。

37 能静则仁,有仁则寿,有寿是真幸福。

38 一切修身修心法门,只有两字诀:曰放下、曰回头。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只要一放下,一回头,病者顿愈,迷者顿觉。

此真无量寿者。

39 心过劳的人,心疲肝旺,心过劳就是心太满,不虚。

心满,则不纳肝(木)生之火,心不纳肝生之火,则肝气必积而盛。

肝木克土,脾胃受病,消化不良,营养不足,夜眠不安。

土又克水,于是肾水大亏,水不足则火更旺,心肾相联,心气更弱,肺病即成。

内部相互关联,一动全动,一病全病。

而扰之者,乃在妄心,所以治病在安其心,安心在息妄,息妄在明心,明心即自觉,而健康的功效在乎静坐。

40 静坐是息心法,心息则神安,神安则气足,气足则血旺,血气流畅,则有病可以去病,不足可以补充,已足可以增长。

现在病可去,未来病可防,此其小者也。

又心息则神明,神明则机灵,静者心多妙,观机辨证,格外敏捷,见理既正,料事益远,遇乱不惊,见境不惑,能一切通达,自无主观偏执之弊,而大机大用,由此开启矣。

41 人在生病的时候最忌讳是嗔恚心起。

这个时候一定要安然顺受,让心安定。

然后慢慢调理,健康很快恢复。

心安才能气顺,气顺才能除病。

否则心急火上,肝气受损,加重病情。

心神宁一,那浑身的血气,自可健全发挥。

心有两种,一是真心,一是妄心。

真心是水,妄心是波,波因风动,风止波息,而水不动。

寂然无念,是无心心也。

42 子时失眠,肾水必亏,心肾相连,水亏则火旺,最易伤神。

43 睡时如有思想,不能安着,切勿在枕上转侧思虑,此最耗神。

44 午时属心,此时可静坐一刻钟,闭目养神,则心气强。

45 早起如在寅时三点至五点,此时切忌郁怒,不然必损肺伤肝,万望注意。

46 人生一切事业,皆以精神为根本,而精神之衰旺强弱,全赖心神之静定不乱,一个乱字,足以妨碍一切工作。

47 人生以血气流通为主,气滞可以阻血,血阻可以结毒为疖为瘰,为癌为瘤,皆是血气不流通之故。

气以顺为主,血以通为畅。

百病无不先由气滞,气郁于内,肝先受伤。

挽救之法,在化除得诀。

而化除要诀有二:第一寻其根,其根在心,心空则一切自化。

第二以药石、按摩助其化除,帮助血气之流通。

48 养病治病不可求速。

因性急助火,火旺损气,反而不美。

另不可贪多,贪则无恒而性急,况百病由贪而起,不可再贪以重增病苦也。

49 心属火、肾属水,心肾相连。

火宜降下,水宜上升,水火相济,则蒸气内发。

各部机体运动,可求得健康。

此可于舌上察知。

舌无水则不活,故活字以三点水加舌字。

舌上可以报告内部各种病状深浅,以断生死。

50 大病自救法:一、不要怕死,决信我这个病,非但可以养好,并且身体可以格外健康,保证长寿。

因为自己机体中本有特具的能力,不是空言的安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