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生物课本德育素材的挖掘利用
高中生物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德育教育是教育现代化、长远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将其渗透到实际课堂教学中,能够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促使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的协调发展,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和要求。
所以,高中生物教师应该更加重视生物学科的德育功能,在新课标教学目标的基础之上积累经验、总结教训,探索科学、创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制定符合学生个性特征的教学方案,以有效地渗透德育教育,从而真正达到知识教学和思想教育的双重效果。
一、以生物教材为载体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也是教师开展各项活动的依据,高中生物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是现成德育素材。
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应当以教材课本为载体,来促进德育教育的全面渗透。
(一)利用简短材料教材中的简短材料往往内容精简、重点突出,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基本的道德观念。
所以,高中生物教师应该对生物教材课本进行全面、深入且细致的研读,选择其中简短的材料,深入挖掘其中的德育内容,在寓山东省济南市莱芜第十七中学 孙强心摘 要当前时期,素质教育在高中教育领域得以全面地实施和深化,德育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和根本,应当渗透到学科教学实践中去,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影响,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以生物教材为载体、以科学家为榜样、以生物实验为手段、以节日效应为契机、以信息技术为途径五个层面出发,全面分析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基本方法和具体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 德育教育 教学实践高中生物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德于教中实现德育的有效渗透,让学生可以在获取生物知识的同时不断增强道德意识和观念。
例如:在教授“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时,本节课程主要以“生命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为主题展开教学,在课程开始前,我利用互联网收集了一些与生命有关的材料,通过这些材料与德育教育进行融合,引出话题“生命是很宝贵的”并进行宣传。
在活动开始后,我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生命的了解,利用这一话题点燃学生交流的欲望。
在生物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

如何在生物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新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自然科学的生物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生物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
一,充分利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
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比如,为了上好一堂生物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充分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在生物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
例如在讲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的时候,可以列出我国科学家在这方面的成绩以及我国科研水平与世界的差异,这样一发面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一方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还需要我们几辈子人不懈的努力才能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生物绪论的教学时也可渗透德育教学。
在讲生物学的发展史时,可以介绍我国科学家在生物学发展史上作出的贡献.例如:李时珍,童第周等科学家的实例,这样既可以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在生物教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生物中,有很多规律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试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四,利用课外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生物活动课和生物主题活动.例如学生学过生态环境的保护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洗衣粉和清洁剂的数量,然后结合生活污水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生物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另外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研究性活动,自己制作一下生态瓶,相信这样一定会起到多重作用的。
高中生物课本德育素材的挖掘利用-2019年文档

高中生物课本德育素材的挖掘利用高中生物教材为德育渗透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素材。
就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德育而言,其内容并没有现成的文字材料,它的理科特性,往往很容易使我们较多地重视它严密的知识体系传授,而忽略其深邃的德育内容渗透。
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贯穿于平时的整个教学过程中。
现笔者把高中课本中的德育素材分类整理,做一个总结。
1.爱国主义教育教育目的:培养民族自豪感。
德育素材内容:人民解放军抗洪抢险的题图;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培育出的新型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被誉为粮食生产上的一次“绿色革命”;我国研制的生物工程乙肝疫苗在 1992年投放市场,在预防乙型肝炎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课题研究的新进展、新成果;1989年转基因鲤鱼的培育; 1995年抗虫基因棉花的培育成功、我国生态农业取得的成就等。
意义:爱国主义是每一个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是学科教学的重要环节。
教材中根据内容的特点安排了多处我国生物科学的成就,为教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德育素材。
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把握好,以帮助学生增强爱国信念,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科学探索精神教育教育目的:学习严谨求学、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德育素材内容:疫苗的发明;C4植物的发现史;紫茉莉质体遗传实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史;巴斯德对微生物的研究;细菌培养的基本技术;酶的发现;光合作用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
意义:一个生物科学发现史就是一个好的德育素材,这些科学发现史包含了科学家的思维、分析、假设和判断等全过程,是科学家严谨作风、勇于探索的结果,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不怕挫折、困难的探索精神。
3.理论联系实际教育教育目的:利用科学家的发现历程,渗透意志品质和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
德育素材内容:DNA是遗传物质的发现实验;DNA 的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历程;孟德尔发现遗传的两个基本定律的豌豆实验;细胞质遗传在实践中的运用;基因工程的发展前景与成果;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应用;生物膜研究在实践中的应用;发酵工程在医药工业和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情况设计生态农业。
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了中学生物教学中要进行德育教育,且阐明了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要求和应注意的问题,为生物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的德育任务、内容、方法等,这些都应成为生物教学中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
这就要求生物教师不仅仅在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还要是一名德育工作者,可见,教学不仅仅要完成智育的任务,还要完成德育的任务。
那么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呢?一认真砖研教材,寻求德育因素德育内容都隐含在生物学知识中,以生物学知识为载体。
这就要求生物学教师挖掘生物学教材中的德育功能,寓德育于智育之中,使学生在掌握生物学知识的过程中,受到德育教育。
1.在实验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而实验教学活动除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具有育人的功能。
一方面,培养学生爱校如家的良好品质:爱护和珍惜每一件实验器材,正确使用和维护,在实验中注意节约用水和用电,从而培养学生爱护公物、勤俭节约的品质。
另一方面,教育学生用人道主义精神去对待被用于实验的动物,使学生养成尊重自然、爱护生命的良好品德,益于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尊重生命、崇尚科学、爱护生物的责任感。
2.利用生物学史渗透德育教育1965年,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1988年,第一例试管婴儿在北医大第三附院诞生;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2000年6月26日,人类基因组草图初步完成;2001年2月12日,中国科学家宣布了人类基因组的“基本信息”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豪感。
细胞学说的建立、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发现等告诉学生要大胆质疑、积极向上、勇于探索、不怕失败。
3.案例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学习细胞癌变、艾滋病、人类遗传病相关内容时,教会学生如何避免接触物理、化学、病毒等致癌因子;增强体质,保持心态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发挥生物新教材中的德育素材的德育教育功能

发挥生物新教材中的德育素材的德育教育功能德育教育是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主渠道。
发挥学科教学的特点,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是学科教学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
如何体现学科教学的作用是值得探究的,因此,发挥生物新教材中的德育素材的德育教育功能是十分必要的。
1、挖掘新教材的德育素材,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每一个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是学科教学的重要环节,人教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与选修)生物》三册教材中有关爱国主义的德育素材丰富,若能充分利用则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1、1 利用小资料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新教材的第一册中就有小资料28处,其中多处涉及我国古今生物科学的成就,这些成就就是一份爱国主义的好素材,充分利用起有利于学生增强爱国信心,立志为国争光的决心。
如,“我国古代在生物学方面的光辉成就”的小资料,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再如,小资料“我国在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展现了当代科学家的智慧及为世界科学所做出的贡献,进一步激励学生的热爱祖国、热爱科学。
1、2 利用新教材正内容中的德育素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材中根据内容的特点安排了多处我国生物科学的新成就,为教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德育素材。
笔者认为,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把握好,以帮助学生增强爱国信念,激发学习热情。
如,我国研制的生物工程乙肝疫苗在1992年投放市场,在预防乙型肝炎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题研究的新进展、新成果;1989年转基因鲤鱼的培育;1993年我国研制的两系法杂交水稻;199年抗虫基因棉花的培育成功等。
我国科学家在生物学方面的众多成就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1、3 围绕新教材中研究性题开展活动,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研究性学习是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高中生物课本德育素材的挖掘利用

对高中生物课本德育素材的挖掘利用作者:李勇军来源:《神州》2012年第37期【摘要】德育教育是日常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不是哪个部门或哪个学科能够单独完成的,而是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相互配合,尤其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各学科的德育渗透是非常必要的,要善于挖掘各学科的德育素材,做好德育教育。
【关键词】德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探索精神【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7-0270-02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把德育放在首位,优先于智育。
这充分说明了德育在整个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自然科学的生物当然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
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主渠道,那么怎样才能在生物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呢?以下是本人一些浅薄的思考与研究。
高中生物教材为德育渗透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素材。
就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德育而言,其内容并没有现成的文字材料,它的理科特性,往往很容易使我们较多地重视它严密的知识体系传授,而忽略其深邃的德育内容渗透。
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贯穿于平时的整个教学过程中。
现笔者把高中课本中的德育素材分类整理,做一个总结。
1 爱国主义教育教育目的:培养民族自豪感。
德育素材内容:人民解放军抗洪抢险的题图;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培育出的新型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被誉为粮食生产上的一次“绿色革命”;我国研制的生物工程乙肝疫苗在1992年投放市场,在预防乙型肝炎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课题研究的新进展、新成果;1989年转基因鲤鱼的培育;1995年抗虫基因棉花的培育成功、我国生态农业取得的成就等。
意义:爱国主义是每一个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是学科教学的重要环节。
教材中根据内容的特点安排了多处我国生物科学的成就,为教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德育素材。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德育工作是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不少教育工作者认为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依赖于品德课和班会课,而忽略了学科中的德育渗透,其实课堂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在这里不仅能完成学科知识的传授,也能结合相关的学科知识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使德育工作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一、挖掘资源,从教材中寻找德育渗透点1、唯物主义渗透生物学科是一门描述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课堂上通过对有关生命现象进行剖析,能使学生深刻理解生命的本质,增强学生对自身的客观认识,对学生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例如,通过高中阶段的有关知识学习,学生能够清楚的认识到:人体的最基本组成不过是20多种化学元素,按照元素——化合物——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由微观到宏观的构建方式最后组成一个有机的生命体——人,人体在新陈代谢中生长发育、繁衍后代、衰老死亡,最后被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细菌等)分解,于是这个生前或高贵或卑微的人就此解体,以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的形式返回生态环境,成为一棵小草或一棵小树成长的营养,从而开始新一轮的物质循环。
这样的一个知识体系教育为学生建立正确的唯物主义人生观和世界观提供了科学依据。
2、挫折教育渗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难免碰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失败。
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本知识帮助学生正确面对挫折,走出失败阴影。
例如在讲解动物的受精过程时,可以用语言激励学生:“父亲上亿个精子争先恐后的游向母亲的卵细胞,优胜劣汰,最终只有速度最快、最健康强壮的那个精子能与卵细胞相遇并获得卵细胞的接纳形成受精卵,这就是最初的你和我,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场竞赛中的获胜者,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应该以此暗示自己:我是最棒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强学生自我认同感,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再如讲到动物的胚后发育中蝴蝶的变态发育时,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事例:“不起眼的毛毛虫要蜕变成翩翩起舞的美丽蝴蝶须经过无声的蛹化和艰难的破蛹而出,有好心人看它挣扎得可怜,便帮它剥开了束缚的蛹壳,不想这只蝴蝶却怎么也飞不起来了,在颤颤巍巍中死去。
对高中生物课本德育素材的挖掘利用

不论 见到 “ 红玫瑰 ” “ 罗兰 ” “ 、紫 和 白荷花 ” 只会 说 “ 美 ” 真 的人 , 定感 觉 是 感触 愈独特 、 深刻 , 肯 愈 文章 的个性 就愈鲜 明 同样咏梅 , 在南 宋爱 国诗人 眼 不 灵敏 的人 。各 种颜 色包含着 一定 的( 并非 固定 的) 义 , 但 含 它给予人 的 感 里 , 它是 个有 骨气 、 不合 污 、 内心愁苦 、 芳 自赏 的失败 者的形 象 ; 孤 而在 毛泽 受 绝非一样 。例 如 , 红花美 得热 烈 , 紫花美得 典雅 , 白花美得 纯洁 …… 。一 东 同志看来 , 却是个 傲霜雪 、 它 战严寒 、 刚健 俊美 、 坚毅 不拨 , 对未 来满 怀 乐 张 脸 , 于颜 色 、 廓 的不 同, 予 人 的 感 受 也 不 同 : 脸—— 刚 毅 , 观 主义豪情 的革命 者的化 身 。这 种仁 者见 仁 、 由 轮 给 黑 白 智者 见智 的 现象 表 明 , 富 丰 脸 —— 文弱 t 红脸 ——走 运 , 脸—— 不 幸 , 脸—— 火 暴 , 铜 脸—— 坚 的感情 必须与独 特的感 受统一起 来 。 黄 青 赤 定, 瓜子脸 —— 俊 秀 , 方正 脸— — 严肃 , 圆脸 —— 可爱 , 圆 长马 脸—— 古怪 , 感情 的丰 富性提供 了驰骋现 象 的广阔空 间 , 而感触 的独特性 则要 求 选 倒 三角 脸—— 刁尖 , 等等 。就 主观方 面 而言 , 由于人 的主观 情 绪的 不 断变 准感情 的喷发 口。丰 富的感情 只有在 自己感 触最深 的问题 上喷发 , 能 显 才 化, 即使 客观 的刺激 物前后相 同 , 激起 的感受 也绝不会 一样 示个性 。在这 里 , 既不需要 有 、 也不 可能 有什 么 “ 准 答案 ” 标 。如 果一 定 要 由此可 见 , 了培 养学生 辨析感 受 层次 的 能力 , 先得 使 学生 的 大脑 的话 , 只能是 ; 为 就 也 愈是不 象剐 人象 自己 , 好 。 愈 成为 一部反应 灵敏 的 感 受器 : 见 一 种颜 色 , 能 分辨 出它使 人 热 烈 、 看 要 敞 4 培 养 学 生 相 通 的 感 应 亮, 还是 令人冷 漠 、 忧伤 ; 听到一组 音 响 , 要能 分辨 出它使 人欢 畅 、 作 , 振 还 修辞学 上我们把 它 叫做 “ 感” 通 。心理 学研究 发现 , 的几种感 觉 能够 人 是令 人疯狂 、 唐 ; 颓 嗅到 一种气 味 , 能分 辨出它使 人清 醒 、 要 陶醉 , 还是 令 人 互相 转化 、 互相移 借 、 互相 沟通 , 在一个 人的 身上具有 统一性 。人 的五种 感 烦躁 、 息 } 窒 尝到 一种滋 味 . 要能分 辨 出它 使人 甜 美 、 服 , 舒 还是 令 人辛 辣 、 官 ( 视觉 、 觉 、 觉 、 听 触 味觉 、 觉) 嗅 就像不 同的摄像 镜头 , 它们 把接 收到 的信 难忍; 触发一 种感 觉 , 要能分 辨出 它使人 兴 奋 、 福 , 是令 人麻 木 、 丧 , 息迅 速输送 给大脑 , 过大脑 处理 的信息 . 幸 还 沮 通 便通 过最恰 当的渠 道作 出反应 。 等 等 在表 达 自我感 受 时, 了直说 之外 , 除 还有 另外 四条渠道 可供选 择 。比如 , 视 其次 要触景 生情 。有意 识地培 养学 生 养成 触景 生情 、 物生 情 、 见 闻声 觉 接收到 的信息 , 可通 过触觉 来表 现 : 夜 色凉 如水 ” 听觉 接收 到 的信 息 , “ ; 生情 、 嗅气生 情 、 味生情 的习惯 , 能 触发 、 展 和 丰富学 生 的感 情 。例 可通过味 觉或触 觉来表 现 :声音 甜甜 的” “ 尝 才 延 “ ,声音 刺耳” 。课 文《 鲁提辖 拳 打 如, 生活 中的乐音 和噪音 , 天不 知阑 歇地 振 动着 我们 的耳 鼓 。 当接触 某 镇 关西 》 成 里描述 鲁提 辖三拳 打死镇 关西 时 , 一段 通 过 多种感 官 表达 疼 痛 有 种音响 时 , 一步 要“ 第 辨析” 仔细 鉴别它 给予 自己的感 觉是阴沉 还是 明快 , 感 的精彩 文字 , , 这里 不再列 举 。 是激 昂还是 颓废 。第 二步 要“ 见形” 开动脑 筋 , , 展开联 想 , 回顾生 活 中与此 总之 , 在写作教学 中. 通过循序渐进 , 培养学生独特的感受 , 学生力求 表 让 音响相 似的 经历 , 从而 “ 闻声见形 ” 在 脑子 里 浮现 出这 种音 响 的事 物 或景 达对 自然热爱 , , 对这会 关心 , 对人生挚诚 。 出具有鲜明个性的文章来 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教 育研 宄 ・
2 0 年 l 月 N 1 09 2 O. 2
对高中生物课 本德 育素材 的挖掘 利用
林 燕
【 摘
广 西 南 宁 市 第二 中 学
要 】德育教 育是 日常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不是哪个部门或哪个学科能够单独完成的,而是需要社会 、学校、家庭等相互配
合 ,尤 其是 在 学校 教 育教 学 中 ,各 学科 的德 育渗透 是 非 常必要 的,要 善于挖 掘各 学科 的德 育素 材 ,做 好德 育教 育 。
【 关键词 】 德育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探 索精神
【 中图分类号 】 6 2 G 3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0 —98 20 )1 — 19
条件 。 而且 只有 认识 了生物界 的客 观规 律 , 才能按 照人 们 的意愿 , 利 用 、改 造 、控制生 物 ,才 能更好 地 为人类 服务 。 四 、辩证 唯物 主义教 育 教 育 目的 :形成 正确 的世 界观 。 德育 素材 内容 : 生物 的新 陈代谢 的同化 、 异化 作用 之 间的关 系 ;生物 都能 适应一 定 的环境 ,也能 影 响环境 ;细胞癌 变 的内外 因 ;细胞 的生物 膜 系统具 有运 动发展 的特点 ; 细胞 的生 物膜 系统 中各 细胞器结 构 与功 能上 的联 系 ; 细胞质 与 细胞核 遗传 的对立 统 一 ;生物 膜系 统 ,细胞 器 的分工 与协 作 ;细 胞的 全能性 ;植物 细 胞 的质 壁分离 与 复原 的 内外 因 ; 巴细胞 的产 生 、 体 的形成 是 淋 抗
一
个动态过程 ; 微生物群体的生长规律 ; 微生物代谢的调节中酶
、
合 成 的调 节 与 酶活 性 的调 节 之 间 的联 系 ;水 的平 衡 、与无 机盐 的 平衡 的联 系 ;体 液免 疫 与 细胞 免 疫 的联 系 的观 点 ;水 盐平 衡
与内环境稳态之间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体温调节 中产热、散热 的对 立统 一 ;微生 物 的结构 与功 能相 统一 ;生物 的进 化理论 。 意义 :生 物体 本 身 以及 生 物体 与环 境之 问存 在着 辩 证 唯物 性, 只要 在教 学时 合理 运用 这些 知识就 可帮 助学 生建立 发 展与联 系 的观点 ,形成 辩证 唯物 主义 的 观点 。
五 、尊重 生命 、关 爱生 命的教 育 教育 目的 :培养 学生 的人 道 主义精 神 。
德育 素材 内容 :细胞 衰老 与癌 变 ;中暑 、呕 吐与水 盐平 衡 ; 糖 尿病 患者 的诊 断 、治疗 ; 低血糖 、 肪肝 、 脂 肥胖 症 、营养不 良; S R 、艾 滋病 的传 播途 径 和预 防措 施 ;过敏 反 应 、 自身 免疫 的 A S 预 防 与治疗 。 意 义 :生 命 意识 是 人 类对 自身 生命 和它 类 生命 的 尊重 和 关 爱 。生 物学 科对 学生 进行 生命 意识 教育具 有独 特 的优势 。生物 学 是 研 究生 命 发 生和 发 展规 律 的 科学 。只有 认 识 和掌 握 生命 的规 律 ,才 能更好 地尊 重 、关爱 生命 。
一
孔 子 日 :“ 子 ,入则 孝 ,出则悌 ,谨 而 信 ,泛 爱众 ,而 亲 弟 仁 ,行 有余力 ,则 以学文 。 子把 德育放 在 首位 ,优先 于智 育 。 ”孔 这充分 说 明 了德 育在 整个 教学 中的重要 地位 , 为 自然科 学 的生 作 物 当然 也必 须重 视德 育教 育 。 学科 教学 中渗 透德 育是 提 高学生 思 想 道德 品质 的 主渠道 , 么 怎样才 能在 生物 教学 中更 好地 渗透 德 那 育 呢? 以下 是本 人一 些浅 薄 的思考 与研 究 。 高 中生 物教 材为 德育 渗透 提供 了极 其丰 富 的素材 。 高 中生 就 物 教材 中 的德 育 而言 , 内容并 没有 现成 的文字 材料 , 的理科 其 它 特性,往往很容易使我们较多地重视它严密的知识体系传授 ,而 忽 略其深 邃 的德育 内容 渗透 。 就需 要教 师认 真钻 研教 材 , 这 充分 挖掘教材 中潜在的德育因素 , 把德育贯穿于平时的整个教学过程 中。现笔 者把 高 中课本 中 的德育 素材 分类 整理 ,做 一个 总结 。 爱 国主义 教育 教育 目的 :培养民族 自 豪感。 德育 素材 内容 : 民解 放军抗 洪抢 险 的题 图 ;被 国际上誉 为 人 “ 交水 稻之父 ”的袁 隆平 培育 出的新 型水 稻 一 两系 法杂交 水 杂 稻 ,被誉 为粮 食生 产 上 的一次 “ 色 革命 ” 绿 ;我 国研 制 的生物 工 程 乙肝 疫苗 在 19 92年投 放市 场 ,在预 防 乙型肝 炎发 挥 了重要 作 用 ;我 国参 与 “ 人类 基 因组计 划 ”课题 研究 的新 进展 、新 成 果 ; 18 99年转基 因鲤 鱼 的培育 ;19 95年抗 虫基 因棉 花 的培育 成功 、 我 国生 态农业 取 得 的成就 等 。 意 义 : 国主义 是每 一个公 民应 有 的基 本素 质 ,培养 学生 的 爱 爱 国主 义是学 科 教学 的重要 环 节 。 教材 中根 据 内容 的特 点安 排 了 多 处我 国生物 科 学 的成 就 ,为教 学 提供 了不 可多 得 的德育 素材 。 教 师应不 失 时机地 把握 好 ,以帮 助学 生增 强爱 国信 念 , 激发 学 习 热情 ,提 高学 生 学习 的积极 性 和主动 性 。 二 、科学 探 索精神 教 育 教育 目的 :学 习严谨 求 学 、锲而 不舍 的科 学精 神 。 德育 素材 内容 :疫 苗 的发 明 ;C 植物 的 发现 史 ;紫茉 莉质 4 体遗 传实 验 ; 物组 织 培养 技术 的研究 史 ;巴斯德 对微 生物 的研 植 究 ;细 菌培 养 的基本技 术 ;酶的 发现 ;光合 作用 的发 现 ;生 长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