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端盖与轴承设计
电动机更换滚动轴承及找正作业指导书

电动机更换滚动轴承作业指导书目录1、总则2、检修内容及技术要求3、质量控制4、试车与验收1、总则1.1主题内容:本专业指导书规定了电动机更换滚动轴承的检修内容及技术要求、质量控制、试车与验收。
1.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XXXX电动机更换滚动轴承1。
3编写修订依据《GB/T 21205—2007 旋转电机整修规范》2、检修内容及技术要求2。
1.1 拆卸轴承应选用适宜的专用拉具,当轴承内圈与轴颈配合较紧时,可用90°左右的机油浇于轴承内圈上。
2.1.2在轴承拆卸前,应将轴承用清洗剂清洗干净,检查它是否损坏。
检查时,用手旋转外套,观察其转动是否灵活,观察滚到、保持架及滚动体表面有无锈蚀、斑痕、变色,保持架的铆钉是否松动,检查轴承间隙是否超出规定值。
出现上列情况,轴承必须更换。
2.2轴承组装2.2。
1 轴承组装前,检查轴承内圈与轴颈、轴承外圈与轴承孔的配合关系,不能出现跑内圈或跑外圈现象。
2.2.2轴承安装一般采用加热法,且最高温度不能超过100°。
主意,轴承润滑脂要在轴承装在轴上冷却后加注。
2。
2。
3 轴承安装后,轴承内圈端面必须紧靠轴肩端面,不应留有任何空隙.可在轴承冷却过程中,用小锤通过垫子轻敲轴承内圈使其靠紧.安装过程中,必须保证轴承的洁净.轴承安装后,用手转动轴承应轻快灵活无任何阻碍的旋转.2。
2.4轴承外圈安装时,必须保证和电机端盖的内孔同心,不得有任何轻微的歪扭现象。
可用卡尺测量轴承外圈端面与轴承孔外端面的各处高度差是否均匀.2。
2。
5轴承安装外圈或者内圈时,需要将轴承打入时,不得通过滚动体传力.2。
2。
6前后轴承安装完毕后,电机盘车应该轻松自如。
2。
2.7滚动轴承加入润滑脂应适量,标准见表一,同一轴承内部不得加入不同的润滑脂。
表1轴承脂加入量2.3轴颈的测量2。
3。
1测量前后主轴颈的轴颈尺寸。
2.3.2测量前后主轴颈的圆度,圆度为轴颈的0。
25‰,最大值不超过0。
电动机轴承端盖间隙过大的快速修理方法

电动机轴承端盖间隙过大的快速修理方法
1、更换新的轴承端盖
如果有同型号的备用轴承端盖,可以直接进行更换。
2、单独更换轴套
如果是高压电机,轴承端盖里面会单独有一个可拆卸的轴套,更换掉就可以了。
3、激光熔敷
这个是处理效果最好的方法,将端盖车掉一层后进行激光熔敷,焊接完成后在车圆就可以了,这样处理的质量可以得到保证。
4、电镀
电镀处理速度较快,但是质量不是很好,使用久了或者是重载情况下可能会脱开。
5、打麻眼
用硬质钻头在端盖内测打一圈均匀的痕迹,能增加摩擦,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小型电机。
6、使用轴承紧固剂、
使用轴承紧固剂可以很好地将轴承与端盖连接好,用此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适用于间隙较小的情况,如果间隙已经很大,这种方法就不能适用了,而且使用轴承紧固剂后要24H后才能使用。
电机轴承公差配合及修理处置方法

电动机轴承的配合及处置1、 为明确电机修理中轴承与轴,轴承与轴承座的公差配合,便于确定修理方案,保证电机修理质量,特编制本文件。
本文件作为“船用电机修理作业指导书”的补充。
2、 理论依据2.1. 本文件编制的依据是《机械设计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五版)2.2. GB ∕T 307.1‐2017 滚动轴承 向心轴承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和公差值3、 轴承的尺寸偏差范围3.1 标准轴承的内径d 的配合为t △dmp ,其具体公差值随所选的精度等级不同从低到高依次为:普通级‐6级‐5级‐4级‐2级,其中,普通电机适用的普通级轴承的公差如下表1;3.2 标准轴承的外径D 的配合为t △Dmp ,其具体公差值随所选的精度等级不同从低到高依次为:普通级‐6级‐5级‐4级‐2级,其中,普通电机适用的普通级轴承的公差如表2;4、 轴与轴承的配合公差4.1 根据《机械设计手册》中“向心轴承和轴的配合,轴公差带代号”内容,普通电机轴承与轴的配合,轴径尺寸在18‐100mm 时公差带为k5,轴径尺寸在100‐140mm 时公差带为m5,具体偏差尺寸范围见下表3;5、 轴承座与轴承的配合公差5.1 根据“向心轴承和外壳孔的配合,孔公差带代号”内容,普通电机轴承在“轻、正常和重”三种载荷状态下与外壳孔的配合均优先选择H7,具体偏差尺寸范围见表4;6、 电机轴和轴承座尺寸超差时的处置方法6.1 当电机轴尺寸超差时,一般采用喷涂或堆焊后光车的方法恢复尺寸,加工尺寸参照表3,加工时轴承档外圆与相邻轴肩的同轴度误差不大于0.02mm ,加工部位的表面粗糙度值Ra ≤1.6μm ;6.2 当电机端盖轴承孔尺寸超差时,在船方没有端盖备件的情况下,一般采用喷涂或镶套的方法恢复尺寸;6.3 高速电机(指转速大于2800rpm )端盖轴承孔镶套工艺应谨慎选择,因为无论怎样加工,镶套都会破坏端盖原有的中心线而产生误差,进而会引起电机发热等故障;6.4当端盖采用喷涂恢复尺寸时,应注意防止端盖热变形,而且喷涂层不应有裂纹,气孔、剥壳等缺陷;6.5端盖采用镶套恢复尺寸时,应尽量采用与端盖同材质的材料加工薄壁套,薄壁套的单边厚度一般取3‐4mm(具体视轴承座孔与端盖螺丝孔的边距而定),套的外圆距离螺栓孔边缘应大于1.5mm;电机端盖应采用两次上车加工的方法,第一次车出与套的外圆配合的孔,,紧配镶入套及装好防转螺钉后,再上车床精车轴承孔;6.6高速电机(指转速大于2800rpm)和大功率电机(此处指轴承外径大干200mm的电机)的轴承孔采用镶套工艺时,薄壁套材料要求一定要与端盖同材质;6.7用于加工端盖进行轴承镶套的加工设备误差不应大于0.02mm;6.8端盖轴承孔加工时应以端盖的外缘定位台阶的圆为基准进行座孔圆心找正,同心度误差应不大于0.02mm,同时平面跳动量应不大于0.02mm,孔的表面粗粮度Ra≤3.2μm(见图1);6.9电机端盖镶套的过程中刀具不应触碰端盖的轴承孔端面及定位台阶端面,否则容易引起电机调试时故障;6.10如电机端盖轴承孔测量尺寸超过标准偏差在0.01mm以内,且轴承孔没有走外圆的痕迹,建议对该端盖轴承孔不做处理。
电动机更换滚动轴承及找正作业指导书

电动机更换滚动轴承作业指导书目录1、总那么2、检修容与技术要求3、质量控制4、试车与验收1、总那么1.1主题容:本专业指导书规定了电动机更换滚动轴承的检修容与技术要求、质量控制、试车与验收。
1.2适用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XXXX电动机更换滚动轴承1.3编写修订依据《GB/T 21205-2007 旋转电机整修规》2、检修容与技术要求拆卸轴承应选用适宜的专用拉具,当轴承圈与轴颈配合较紧时,可用90°左右的机油浇于轴承圈上。
2.2轴承组装轴承安装一般采用加热法,且最高温度不能超过100°。
主意,轴承润滑脂要在轴承装在轴上冷却后加注。
表1轴承脂参加量2.3轴颈的测量‰,最大值不超过0.025mm,且轴颈外表应无伤痕。
2.4测量轴承圈与主轴颈的配合关系应为H7/k6标准,具体见表2。
必须使用量缸表〔径百分表〕配合外经千分尺使用。
表2 轴承圈与轴颈配合关系注:正值表示间隙,负值表示过盈2.5测量轴承外圈与电机端盖轴承孔的配合关系应为Js7/h6标准,具体要求见表三。
必须使用量缸表〔径百分表〕配合外经千分尺使用。
表3 轴承外圈与电机端盖轴承孔的配合关系注:正值表示间隙,负值表示过盈2.6滚动轴承允许的径向游隙表4 滚动轴承允许的径向游隙〔1〕存在间隙A,如果大于0.3mm,不必进展调整,见图1、图2、图4。
需要主意的是,如果间隙A比拟大,电机盘车又很紧,需要注意此时电机轴承的位置是图1还是图3,如果是图3,因为后压盖存在间隙B,把紧螺栓后,对轴承有很大的过盈量,需要加调整垫片。
〔3〕存在过盈A,把紧外压盖螺栓后,对轴承会有很大的过盈,在轴承外侧压盖处加垫片调整,使转子轴向间隙大于0.3mm。
见图5。
注:0.3mm是电机检修规要求的。
假设电机长1米,转子比定子温度高50°,那么转子会比定子至少多热胀伸长0.55mm,而且,电机每一侧轴承外圈端面与压盖凸台端面的间隙都较大〔有的电机约为2mm〕,就是为转子热胀伸长留有余地,所以建议把滚动轴承允许轴向间隙至少增大为0.6mm,如果电机更长温差更大,轴向间隙允许值应该在放大一点。
电机主轴与轴承的过盈配合设计

陈晔
(福州泰全工业有限公司,福州 350119)
摘要:为确保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电机主轴与轴承过盈配合设计合理,通过理论计算对电机主轴和轴 承的公差进行设计,并通过有限元软件 ABAQUS对轴承与主轴过盈配合时内圈变形量和压入力进行分析,根据 分析结果对电机主轴公差设计进行适当调整。最后制作极限样品进行 DOE验证,样品满足使用要求。 关键词:电机轴承;深沟球轴承;主轴;内圈;过盈配合;有限元分析;DOE验证 中图分类号:TH133.33;TH12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0-3762(2018)11-0001-04
·2·
《轴承》2018.№.11
主轴材料为 45#钢,弹性模量为 206GPa,泊松 比为 0.3。轴承内圈材料为轴承钢 GCr15,弹性模
d2i=d2+KdDw -BA,
(2)
量为 245GPa,泊松比为 0.3。
式中:d2为内圈挡边直径;Kd 为内圈挡边直径系
2 主轴与轴承的过盈配合量对轴承 径向游隙的影响
{ [ ] [ ] } Gsi
= [1-(d/d2i)2]
Ei Es
2Isi(d/d2i)
1+(ds/d)2 1-(ds/d)2
-νs
+
1+(ds/d)2 1-(ds/d)2
+νi
,
(3)
式中:d为轴承内径;Ei为内圈材料弹性模量;Es 4 基于 ABAQUS的仿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析
电机检修各部件间隙配合标准

D(mm)
负荷性质
重型冲击负荷
大型电机重负荷
中小型电机轻负荷
轴径公差(µm)
以上-以下
最高
最低
最高
最低
最高
最低
18-30
+30
+15
+23
+8
+17
+2
30-50
+35
+18
+27
+9
+20
+3
50-90
+40
+20
+30
+10
+23
+3
90-120
+45
+23
+35
+12
+26
+3
120-150
+50
+25
+40
+15
+30
+5
表-3滚珠、滚柱轴承外套和端盖轴承膛孔配合:
轴承内径
D(mm)
负荷性质
重型冲击负荷
大型电机重负荷
中小型电机轻负荷
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轴承膛孔公差(µm)
以上-以下
最高
最低
最高
最低
最高
最低
30-50
-20
+7
-8
+18
0
+27
50-90
-23
+8
-10
+20
0
+30
90-120
-26
+9
电动机构造及原理

电动机构造及原理电动机是一种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业、农业、交通等。
本文将从电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电动机的构造电动机主要由定子、转子、端盖、轴承、风扇等组成。
1. 定子:定子是电动机的主体部分,由铁心和绕组组成。
铁心是由许多绝缘的硅钢片叠压而成,目的是减小磁阻和铁损耗。
绕组则是由导线绕制而成,通常采用铜线。
定子的绕组通常分为若干个线圈,每个线圈都与电源相连,形成电磁场。
2. 转子:转子是电动机的旋转部分,通常由铜或铝制成。
转子的形状有多种,如鼠笼型、绕线型等。
转子通过电磁感应作用,受到定子电磁场的作用力而旋转。
3. 端盖:端盖是电动机的外壳,起到保护和固定定子和转子的作用。
通常由铸铁或铝合金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
4. 轴承:轴承支撑转子,使其能够平稳旋转。
常见的轴承有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种。
5. 风扇:风扇通常安装在转子的轴上,用来冷却电机。
当电动机运转时,风扇带动空气流动,排出电机内部产生的热量,保证电机的正常工作。
二、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和洛伦兹力的相互作用。
当电动机接通电源后,定子绕组中通电产生磁场,磁场的大小和方向根据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来确定。
根据左手定则,定子磁场的方向与定子绕组电流的方向垂直。
转子中的导体也受到磁场的作用,由于导体中存在自由电子,当导体切割磁力线时,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导体两端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导致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发生移动,最终形成感应电流。
根据洛伦兹力的原理,当导体中的感应电流与磁场相互作用时,会受到一定的力的作用。
根据右手定则,可以确定力的方向。
这个力会使转子开始旋转,最终实现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目的。
总结起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可以归纳为:通过定子绕组通电产生磁场,然后使转子中的导体感应出电流,进而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使转子开始旋转。
三、电动机的应用领域电动机的应用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了所有领域。
微型电机的设计与制作

微型电机的设计与制作引言微型电机是一种体积小、功耗低、转速高的电动机,广泛应用于无人机、电动玩具、机器人、医疗器械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微型电机的设计与制作过程,包括电机选型、设计原理、制作流程等内容。
电机选型在选择微型电机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转速: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转速范围。
转速过高可能导致功耗增加,转速过低可能无法满足工作要求。
2.功率与效率:根据应用场景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功率与效率。
功率过高可能导致发热问题,效率过低可能导致能源浪费。
3.电压与电流:根据供电系统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工作电压与电流。
过高的电压可能损坏电机,过大的电流可能导致供电系统负荷过重。
4.电机类型:根据应用场景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电机类型,如直流电机、步进电机、无刷电机等。
设计原理微型电机的设计原理基本与普通电机相同。
下面以直流电机为例,介绍其设计原理:1.磁场设计:利用永磁体产生静态磁场,通过电流驱动产生的磁场与静态磁场相互作用,从而实现电动机转动。
2.绕组设计:将导线绕制成线圈,形成电流通入的路径,通过电流与磁场的作用产生转矩。
3.确定转子与定子结构:转子是电机的转动部分,定子是不动部分。
根据电机的工作原理和要求,设计合适的转子与定子结构。
制作流程微型电机的制作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材料准备:准备所需的材料,包括磁体、导线、轴等。
2.绕制绕组:将导线按照设计好的绕组方式,绕制成线圈。
3.安装定子:将绕制好的线圈安装在定子上,并与磁体形成磁场。
4.安装转子:将转子与定子相连接,并确保能够自由旋转。
5.安装轴承:在转子轴上安装轴承,以减少摩擦力。
6.安装端盖:将电机的两端封闭,保护内部的结构。
7.连接电源:通过引线将电机与电源连接,测试其工作效果。
总结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微型电机的设计与制作过程。
在选择电机时,需要考虑转速、功率、电压、电流等因素。
设计原理方面,我们以直流电机为例,介绍了磁场设计、绕组设计和转子与定子结构的确定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滚动轴承支撑方案有以下三种: + ① 固定+固定的组合; + ② 游动+游动的组合; + ③ 固定+游动的组合; + 目前电机中常用的支撑型式是
固定+游动的组合。
8
固定-游动支撑是指在轴的一个支撑端使轴承与轴及外壳孔的位置相对 固定(固定端),以实现轴在该方向上的轴向定位。而轴的另一个支撑端, 使轴承与轴或外壳孔间可以相对移动(游动端),以补偿轴因热变形及制 造安装误差所引起的长度变化。
+ 对于只承受轴向载荷的推力轴承,其当量动载荷的计算公式为P: Fa
11
+
当我们在通过计算轴承的载荷来验证轴承选型的正确与否,接下来需要做的
就是计算轴承的寿命,从而再次验证上述选型的正确性。
+
滚动轴承的寿命定义为:轴承在轴承圈或滚动体上出现最初的金属疲劳迹象
(剥落或缺损)前能够运行承受的转数或一定速度下的工作运行小时数。
通常在固定+游动的组合中轴承的选择都是固定端配一个深沟球和一 个滚子轴承,游动端配一个滚子轴承。
9
+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的是转轴的最小轴颈,通过此值来确定轴承内圈的尺寸,进 而再确定轴承其他的基本参数。
序号 1 2 3 4 5
6
名称 内径 外径 宽度 基本额定动负荷 基本额定静负荷
极限转速
代号 d D B C Cr 无
ε-------寿命计算指数(球轴承为3,滚子轴承为10/3)
13
+
滚动轴承要可靠运行,必须充分润滑以防止滚动体、滚道和保持架之间的
金属直接接触。润滑剂还可抑制磨损并保护轴承表面不受腐蚀。因此,为轴承选择 合适的润滑剂和润滑方法,以及进行正确的维护方法显得十分重要。
+
滚动轴承的润滑分为润滑脂和润滑油,此外还可采用固体润滑剂。
电机端盖与滚动轴承选用设计
2016.09.25
0
1.设计前需要考虑的 1.1 作用 1.2 材料 1.3 结构 1.4 加工工艺性 1.5 其他附属部件
1
+1.1.1 支撑作用,用来支撑整个回转部件; +1.1.2 密封作用;
2
+ 一般对于结构简单,外围尺寸不大的端盖建议 选择板材;(钢板B-20/Q345B)
或轴向变形。密封垫(图43)和O型圈(图44)是静态密封的典型例子。
16
同滑动表面接触的密封称为动态密封,用来密封在直线或 圆周方向上相互移动的机器部件的通道。这些动态密封件要 保持润滑剂、排除杂质、分离不同介质并承受压差。最常见 的密封件是径向轴密封件(图45)。
17
+
无接触径向密封是靠一个狭窄而相对较长间隙来发挥密封作用
在实际运行条件下出现失效前的实际寿命。请注意。单个轴承的寿命只能以统计学
的方式予以预计。寿命计算仅适用于轴承总体以及一定程度的可靠性,即90%,而
且轴承现场损坏故障一般不是由于金属疲劳造成的,在更多的情况下是由于污染杂
质、磨损、倾斜、腐蚀或由于保持架损坏、润滑或密封失效损坏部件故障引起的。
12
+
使用寿命计算方程式来选择轴承,根据GB/T6391-
+ 结构复杂的端盖建议选择铸件。(ZG230~450)
3
+
在设计端盖的时候
必须要保证足够的刚度和
强度,除了要注意端盖的
最小厚度,还要合理的设
计加强筋结构和位置。
4
+ 在设计端盖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最经 济的加工工艺性。合理设计关键部位的加 工公差和表面光洁度。
5
+ 在设计端盖的时候,还需要考虑端盖的密封、 起吊、防松及拆装等措施。
2003/ISO 281:1990的轴承基本额定寿命公式如下:
L10 (C / P)
如果速度是恒定的,通常较为可取的方法是用工作小时数来表 示计算寿命,用方程式:
L10h 106 L10 (60n)
其中: C--------基本额定动负荷,KN P---------当量动负荷,KN; n---------旋转速度,r/min;
+
油脂同润滑油相比,优点是更容易保留在轴承配置中,尤其当轴处于倾斜或
垂直状态时。而且油脂还能防止杂质、潮气或水分的侵入。
+
过量的油脂会引起轴承内运行温度急速升高,特别是在高速运行时。作为一
般原则,启动时只应让轴承完全涂满油脂,而轴承座的自由空间应部分涂上油脂。
全速运行前,必须允许轴承中过量的油脂在磨合期沉淀下来或溢出。磨合期结束时,
运行温度显著下降,说明油脂已在轴承室中均布分布。
14
+
密封的目的是防止杂质进入轴承内部。外
部密封件必须能防止介质在固定和转动表面之
间移动(轴承座和轴之间)。
+
密封有几种类型:
- 同固定表面接触的密封
- 同滑动表面接触的密封
- 无接触密封
- 膜和薄膜
15
+
同固定表面接触的密封称为静态密封,其有效性取决与安装后其横截面的径向
P XFr YFa
+ 式中: P--------当量动载荷,N;
+
Fr ------径向载荷,N;
+
Fa ------轴向载荷,N;
+
X--------径向动载荷系数;
+
Y--------轴向动载荷系数。(通常X和Y值都可以在各厂家的轴承手册中查到)
+ 对于只承受径向载荷的滚子轴承,其当量动载荷的计算公式为P: Fr
6
+ 为了设计滚动轴承配置,需要 + ----选择合适的支撑类型; + ----选择合适的轴承种类; + ----决定适当的轴承尺寸; + 但这还不够,还需要考虑其它几个方面 + ----轴承配置中其它部件的适当形式和设计; + ----正确的配合和轴承的内部游隙或预载荷; + ----固定装置; + ----适当的密封件; + ----润滑剂的种类和剂量; + ----安装和拆除方法等。
+
实际经验显示,外观相同的轴承在同样条件下运行时,各自的使用寿命大不
相同。因此更清楚的“寿命”定义对轴承尺寸的计算是必不可少的。轴承厂家提供
的所有额定动载荷数据是根据某一组外观相同、数量足够大的轴承得出的,其中
90承寿命。其中一种就是大家常说的“使用寿命”,表示轴承
10
+
轴承的基本额定动载荷C是在假定的运转条件下确定的。其中载荷条件是:向心轴承仅承
受纯径向载荷;推力轴承仅承受纯轴向自载荷。实际上,轴承在大多数应用场合,常常同时承
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因此,在进行轴承计算时,必须把实际载荷转换为与确定额定动载荷
条件像一只的当量动载荷。当量动载荷的一般计算公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