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日出(1)
部编版语文四下海上日出课后练习(含答案)1

部编版语文四下海上日出课后练习(含答案)1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下面加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1.太阳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A.感染、沾染B.用染料着色2.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A.景色或样子B.看3.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
()A.模子B.周围界限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扩.大(kuò)代替.(tì)B.镶.嵌(xiānɡ)重荷.(hé)C.浙.江(zhè)忧郁.(yù)D.蜿.蜒(wān)漆.黑(qī)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B.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C.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D.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
B.爷爷六十多岁了,走起路来脚步仍然..很轻快。
C.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
D.都说张家界的山水很美,等到身临其境时,竟然..名不虚传。
7.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襄嵌扩大代替B.负荷分辩一簇C.光茫臀部漆黑D.漆黑蜿蜒溪流8.关于巴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小明:巴金是四川成都人,原名李尧棠。
B.小军:巴金是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
C.小红:他所写的《海上日出》是一篇非常优秀的写景抒情散文。
D.小李:由他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可知他是浙江金华人。
9.对下面语句的修辞手法辨别不正确的是()A.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比喻)B.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夸张)C.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海上日出(第一课时)课件+说课稿

16 海上日出
目录
01 课堂教学 02 教学阐释
01 课堂教学
巴金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中国 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1923年巴 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 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 2003年被国务院授予“人民作家”荣誉 称号。 代表作品: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 (《雾》《雨》《电》)、“激流三部 曲”(《家》《春》《秋》)等。
课文语言朴实,笔触清晰,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的典范,也是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的范本。学习本文既能领 悟作者的表达顺序和表达方法。又能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 的事物,培养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同 时帮助同学们写好本单元的习作。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正确读写。有感情朗读课文.
2、学法 根据以上的教学方法,不仅要使学生通过“看、读、想、品、悟”的
过程感受到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观,而且能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体验作者热爱大 自然,向往光明的激情。
五、教学过程
(一)、引探准备
(二)、引探过程(展示画面、品读字词、展开 想象、图文结合)
(三)、引探总结(再现画面,加深理解)
(四)、小结课题
结合课文内容回顾一下课题吧!
谁?什么时间?海上日出 看怎样的日出? 巴金早上 看壮观的海上日出
课后作业
1、抄写生字。 2、了解作者写了哪几种情况下海上日出的景象?
02 教学阐释
一一、、说教教材学分背析景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难点 四、教法与学法 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海上日出》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一篇非常优美 的散文。课文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描绘了 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展示了海上日出这 一伟大奇观,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海上日出》教学纪实(一)

《海上日出》教学纪实(一)作者:李贵友来源:《黑龙江教育·小学教学案例与研究》2014年第02期教学内容:小学教科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通过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课文的重点句段和关键词语,理解课文,体会作者观察景物、按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3 让学生感受海上日出的动态与静态美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体会作者观察景物,按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海上日出的动态与静态美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读语段,质疑入文(大屏出示语句: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师: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先来读一句话,谁来读?(学生读得流利但很平淡。
)师:你们觉得这句话该怎么读?(学生自由练读,而后学生读得很有气势。
)师:你为什么这么读?生:因为这句话说这是伟大的奇观,所以要读得有力量,有气势。
师:你们猜一猜作者用这句话来赞美什么。
生1:赞美大海。
生2:是来赞美高耸人云的山峰。
生3:作者是在赞美钱塘江大潮。
师:奇观是指奇特壮观,那到底是什么景色被作者如此赞美,并倾注于笔尖描写下来呢?看老师板书来揭示答案。
(教师板书课题。
)师:齐读课题,知道答案了吗?生:是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师:对呀!这就是巴金爷爷在海上看日出后写下的深刻感受,说海上日出是——(学生接读:伟大的奇观。
)师:你们有什么疑问吗?生: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生:海上日出奇在哪呀?师:看来大家问题都是围绕“奇观”而问,好,那我们就深入学习这篇课文,重点解读一个问题: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教师随手在课题后点上“?”)评析:人云:求学问需学问,该教学环节中教师步步引疑,学生步步质疑,未见其形,先闻其声,为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开了好头。
二、初读文,理清脉络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师:下面找6名同学读课文,检查一下大家读文情况,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及时纠错。
《海上日出》优质课一等奖课件(1)

《海上日出》优质课一等奖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四年级《海上日出》一文,涉及教材的章节为《大自然的声音》。
文章详细描绘了作者在海上观看日出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文字描绘出大自然的美妙景色,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自然之美。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和短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学会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自然景色。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他们珍惜美好事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描绘,感受海上日出的美妙景色。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自然景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海上日出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分享他们对日出的认识。
2. 新课导入: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生词和短语,教师进行讲解。
3. 课文解析: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描绘海上日出景色所用的修辞手法。
4.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精彩句子,分析其表达方式,让学生学会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句子,描绘一个自然景色。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自然景色进行描绘,然后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海上日出》2. 重点词语:光芒四射、金光闪闪、波光粼粼3. 课文结构:总分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描绘方法,写一篇关于自己观察到的自然景色的作文。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其他描绘自然景色的文章,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组织户外活动,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并记录美好瞬间。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描绘,感受海上日出的美妙景色。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6课《海上日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6课《海上日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海上日出》是我国著名文学家郑振铎的散文作品,选自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感受作者对海上日出这一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同时体会散文语言之美,培养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描绘海上日出的精彩词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审美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欣赏美的情感,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兴趣。
教学难点1. 对文中生动形象的描绘进行理解和感悟,如“海天一线”、“金光万道”等。
2. 引导学生从作者的角度感受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培养学生的同理心与想象力。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插图及相关海上日出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教学PPT,包含关键词汇及重点句子的展示。
3. 小组讨论记录纸。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海上日出的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主题。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标记生词生句。
3. 深入讲解: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难点进行讲解,如“海天一线”的意境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互动交流: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对文中描绘海上日出的精彩段落的理解和感受。
5. 朗读体会:学生代表朗读课文,其他学生闭眼体会,感受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象。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主旨,强调欣赏自然之美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板书将围绕课文主题,突出以下关键词:- 海上日出- 金光万道- 海天一线- 壮丽景象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抄写并背诵课文中的精彩句子。
2. 思考题:让学生描述自己曾经见过的日出景象,与课文中的描述进行比较。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将围绕以下方面进行:- 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如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 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如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是否促进了学生的积极参与。
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一单元阅读训练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阅读训练1.课内阅读。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
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
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
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
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1)这两段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文章是按照________的顺序写的。
(2)找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3)找出文中具体描写太阳升起的过程的句子,并说说从作者这样细致的描写中你可以体会到什么。
2.课内阅读。
乡下人家(节选)鸡,乡下人家照_____(列例)总要养几只的。
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他们的屋后_____(倘淌)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荫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
________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________从不吃惊。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
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_____(幅副)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1)从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汉字。
(2)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正确的关联词。
(3)“都是他们的好友”中“他们”指的是谁?“好友”又是指的谁?(4)仔细体会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课内阅读。
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
《海上日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模板(通用5篇)

《海上日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模板(通用5篇)《海上日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对日出过程中景色变化的生动描写,体会海上日出的伟大奇观,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2、联系全文正确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按顺序观察事物的能力,并适当展开想象。
教学难点:凭借语言文字想象海上日出动态过程课前准备:预习课文字典纸水彩笔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导语:从《海上日出》这个题目可知道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写什么?“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这”和“奇观”各指什么,海上日出究竟有什么“奇观”呢?二、以读为主,读中探究1、自主读书要求:(1)要把课文读通读顺,难度的句子多读几遍。
生字、新词可利用工具书解决。
(2)把不理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2、汇报交流(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
如:你读懂了哪些内容?(2)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3、再读释疑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三、自主性练习设计(以下四题任做两题)1、看图,读课文,说说作者具体描写了海上日出的哪几种景象。
2、课文最后说"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你同意这说法吗?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3、按课文填空。
想象句子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并说说用上所填词语的好处。
(1)太阳像()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地,使劲儿向上升。
[学生活动设计]:朗读讨论作画背诵如若逐句讲解,原本蔚为壮观的日出景象会变得支离破碎,而且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难以调动。
(2)光透过云缝()到水面上,()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3)的光芒给黑云()一道光亮的金边。
后来,太阳()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紫色或者红色。
4、根据课文的描写,发挥自己的想象,画出海上日出的样子。
《海上日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写“范围”“一刹那”等词语。
16海上日出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16 海上日出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荷.花(hé)负荷.(hè)石钟乳.(rǔ)B.镶.边(xiāng)一刹.那(shà)时而窄.(zhǎi)C.蜿蜒.(yán)漆.黑(xī)系.着绳子(jì)D.石笋.(sǔn)一簇.(cù)走了一转.(zhuǎn)2.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是()A.镶金边B.伟大的奇观C.充分的精力D.夺目的亮光3.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刹.那(shà)刹.车(shā)B.荷.花(hé)重荷.(hè)C.不仅.(jìn)努.力(nǔ)D.重.围(zhòng)转.眼(zhuǎn)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平静的海面上,有一艘船迎着狂风撞向冰山。
B.一下雨,就把木板窗关闭了。
C.他穿着一件粗布上衣和一顶灰色的帽子。
D.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
5.填入下面语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慢慢地,太阳冒出地平线,。
A.红红的像个蒙着面纱的含羞少女B.圆圆的像个沾满各种颜料的大圆盘C.亮亮的如一面银光闪闪的镜子D.与大海水天相接,浑然一体二、填空题6.多音字组词。
冲chōng( )chòng( )重chóng( )zhòng( )荷hè( )hé( )转zhuǎn( )zhuàn ( )7.火眼金睛。
辨字组词。
从________痛________镶________芒________纵________通________壤________茫________丛________桶________嚷________忙________三、语言表达8.句子练习。
1.昆明湖非常静,非常绿。
(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给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美,山形也逐渐变得柔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
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 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 成了明亮的了。
反问句,加强语气,首尾呼应
这不是伟大奇观吗?
这是伟大奇观。
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 却没有亮光。
这个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 力上升。
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
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 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过黑云的重
7
巴金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想想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日出之景的?
前 中 后
学习课文
请你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
顺序给课文划分段落。
为了看日出作者是怎样做的?你从中体
会出什么?
找出第二自然段表示颜色变化的词,用
三角号标出来。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
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