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拉非尼治疗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
索拉菲尼治疗晚期肾癌的观察及护理

肾 细 胞 癌 (e a clC r nm , C 为 成 人 中最 常见 的 r l e ao o a R C) n l i 肾脏 癌 , 占所 有 肾 癌 的 8 % , 年 全 球 大 约 有 2 80 0例 患 5 每 0 0 者 被 诊 断 出 R C 并 导致 超 过 1200人 死 亡 。索 拉 非尼 , C , 0 0 商 品名 多 吉 美 , 由德 国 拜耳 公 司研 发 。20 0 5年 l 2月 2 被 美 0E l 国 F A批 准 用 于进 展 性 肾 脏 细 胞 恶 性 肿 瘤 的 治 疗 。索 拉 非 D 尼是 近 2 年 内 F A 批 准 的 首 个 治 疗 晚 期 肾 细 胞 癌 的 药 0多 D 物 。主 要 的 不 良反 应 为可 控 制 的 腹 泻 、 疹 、 乏 、 足综 合 皮 疲 手 征 、 血 压 、 发 、 心 呕 吐 和 食 欲 不 振 等 ,06 年 6月 至 高 脱 恶 20
徐 素玲 , 爱杰 周
( 乡医学院第 一附属医院放疗 中心, 新 河南 卫辉 4 30 5 10)
【 摘要 】 目的 : 探讨索 拉菲尼( 名多吉美) 商品 治疗晚期肾癌的 护理体会。方 法: 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肾癌患者, 1 0 既往未接受全身
抗 肿 瘤 治疗 , 予 索拉 非 尼 40m , 1 次 , 腹 ( 少饭 前 l 时 或 饭 后 2小 时 ) 用 。 治疗 3月 后评 价 疗 效 。 对本 组 患 者 治疗 过 程 中 进 行 给 0 g 每 3两 空 至 小 服
整体护理及分析。结 果 : 对所有患者进行较合理的护理 , 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 。结论 : 1 o 正确合理的护理是索拉菲尼治疗晚期肾癌的一个
重要环节。
【 关键词 】 索拉菲尼; 肾 护理 晚期‘癌;
索拉非尼说明书

索拉非尼说明书索拉非尼说明书一、概述索拉非尼是一种常用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某些癌症类型。
本说明书旨在向患者和医生提供关于索拉非尼的详细信息,包括适应症、用法和用量、注意事项等内容。
二、适应症索拉非尼主要用于下列情况的治疗:- 肾细胞癌:适用于一线治疗和进展性肾细胞癌。
- 甲状腺癌:适用于甲状腺癌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病变。
- 高尔基金随机瘤:适用于已接受一线化疗失败的患者。
三、用法和用量请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处方指示使用索拉非尼。
以下是一般的用法和用量建议:- 成人用量:每天口服2次,每次1片(200毫克),每天总剂量为400毫克。
- 用药时间:可以随餐服用或空腹服用,通常连续使用直到药物无法继续发挥疗效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为止。
四、注意事项在使用索拉非尼之前,患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索拉非尼可能对胎儿造成损害,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该药物。
- 药物相互作用:请告知医生您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和草药补品,以免与索拉非尼发生相互作用。
- 注意饮食:避免与含有葡萄柚或其汁液的食物一起服用索拉非尼,因为葡萄柚可能会影响药物吸收和代谢。
- 血压监测:在使用索拉非尼期间,定期检查血压,因为该药物可能导致高血压。
- 不良反应:索拉非尼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疲劳、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请及时告知医生。
五、不良反应使用索拉非尼可能出现一些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但不限于:- 恶心、呕吐、腹泻、胃肠道不适- 疲劳、乏力、头晕、失眠- 食欲不振、体重下降- 高血压、心动过速- 皮肤反应,如手足综合征、皮疹等请及时告知医生,如果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或症状加重。
六、存储条件- 索拉非尼需要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 请将药物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
七、结论索拉非尼是一种常用的药物,用于治疗肾细胞癌、甲状腺癌和高尔基金随机瘤。
在使用索拉非尼之前,请务必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处方指示,并注意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
索拉非尼 瑞戈非尼 分子 结构 区别

索拉非尼瑞戈非尼分子结构区别索拉非尼(Sorafenib)和瑞戈非尼(Regorafenib)是两种常用的抗癌药物,它们属于多激酶抑制剂,用于治疗一些固体肿瘤。
尽管它们的名称相似,但这两种药物的分子结构和药理特征有所不同。
本文将对索拉非尼和瑞戈非尼的分子结构和区别进行详细描述。
首先,索拉非尼和瑞戈非尼的分子结构有一定的相似性,它们都是由有机化合物构成的。
索拉非尼是一种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它的分子式为C21H16ClF3N4O3,分子量为464.83g/mol。
索拉非尼的结构主要由四个环组成,包括:噻吩环、苯环、三氟甲基苯环和氨基甲酰苯环。
这四个环通过键和原子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稳定的分子结构。
瑞戈非尼的分子式为C21H15ClF4N4O3,分子量为482.82g/mol。
瑞戈非尼的分子结构也由四个环组成,包括:噻吩环、苯环、四氟甲基苯环和氨基甲酰苯环。
与索拉非尼不同的是,瑞戈非尼的四氟甲基苯环中有四个氟原子取代。
这样的结构差异可能导致瑞戈非尼具有不同的药理特性。
除了分子结构的差异外,索拉非尼和瑞戈非尼还在药理特性上有所不同。
索拉非尼主要通过抑制多种关键激酶的活性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血管生成。
它能抑制细胞增殖与存活所涉及的信号转导通路,如Raf/MEK/ERK信号通路。
此外,索拉非尼还抑制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1、VEGFR-2、VEGFR-3)、血小板来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DGFR-β)、c-kit和B-RAF等成对关键调控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的激酶。
瑞戈非尼与索拉非尼相比,具有更加广泛的激酶抑制谱。
它能抑制更多种类的癌症相关激酶。
此外,瑞戈非尼还能影响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细胞过程,从而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瑞戈非尼的激酶抑制谱包括:VEGFR-1、VEGFR-2、VEGFR-3、PDGFR-β、FGFR-1、FGFR-2、KIT、RET等。
与索拉非尼相比,瑞戈非尼的抗肿瘤活性可能更强。
单药5-Fu治疗肾透明细胞癌术后10年全身多处转移病例1例

Ur l2 0 1 3: 0 - 7. o , 0 0, 6 4 8 41
喘憋症状明显减轻 , 不需 依靠放胸水 以缓解症 状 , 多次复查胸
用其 治疗 晚期 肾透 明细 胞 癌 取 得 了初 步 的 效果 J 。
30万 u 隔 日 1 , 肉注射 , 0 , 次 肌 因患者不能耐受其 副作用 , 两周
后停药。20 0 9年 1 2月患者 出现头晕 、 恶心 、 呕吐 , 行头颅 MR I
检查提示右侧小脑转移瘤 , 查胸部 C T示 : 左下肺 占位 , 双侧胸
部 B超示液性暗区为 4— c 患者 进食 、 6 m, 睡眠 可, 自我感觉 良
好, 生活质量改善 ,s P 评分 2分 , 病情稳定 8 , 周 于第 9 出现 周
全身情况恶化 , 于第 1 0周死亡。
2 讨 论
[ ]t l 4 Sdr a e WM, u , er ,t 1 r n sc at s o s v a wt H o G o e e a Po ot c r f ri l i D g c . g if o ru v h
参考文献 :
[ ] 立明 , 1王 郑 灵, 杨 华 , 肾透明细胞癌术后 l 等. 0年空肠转移 l 例 [ ]第 三军 医大学学报 ,0 7 2 ( 3 :3 8 J. 2 0 .9 1 ) 12 . [ ] eM le H, a epnC Mudr P C r n et n fea 2 D ud r P V nH re M, les A. ur tra t nl e t me o r
索拉非尼治疗肾癌脑转移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计分析表 明, C G S M K C评分 、 EO P、S C 基线 VG E F和索拉非尼治疗均是 R C患者 O C S
的独立 预 测 因子 。 Ⅲ期 临床 研 究显
图 5 A、 C分别为服药 4月肺部 3个病灶 B、 示, 索拉非 尼能 明显 延 长转 移 性 肾癌 患
维普资讯
28 3
实用老年医学 2 0 0 8年 6月第 2 2卷第 3期
Pat eirJn 0 8 Vo . 2. o 3 rc G r t,u 转 移 1 报告 并 文 献 复 习 例
杨艳
[ 中图分类号] R7 7 1 3 . 1 [ 文献标识码] B
李丽
殷 海涛
乐翔
刘 宝瑞
[ 文章编号] 10 -18 20 )30 3 -3 0 399 (0 8 0 -2 80
近年来我 国肾癌发病率 及死 亡率有 逐年上升 的趋 势 , 3 % 的肾癌 患者 在 约 0
坐!
! ! : ! 丝 :
29 3
7 %和 5 %的患者为 S 临床 收益率分 4 3 D,
别为 8 % 和 5 % 。无 进 展 生 存 时 间 4 5 (F ) P S 分别为 5 8月和 2 8月 , . . 索拉非 尼 组较安慰剂组延 长 了 1 倍。 同时也显著 改善 了病人的 生活质 量。 由于这 一结果 显示索拉非尼组 的 P S显著优 于安慰剂 F 组, 因此 , 中期结果 分析后 允许安 慰剂组 图 4 A、 、 B C分别为服药前肺部 3个病灶 中疾病进展 的 2 6例患 者转为 接受索拉 1 非尼治疗 , 一 步分 析结 果 表 明索 拉非 进 尼组 的总生存期 (9 3月 ) 明显优 于安 1. 仍
索拉非尼治疗转移性肾癌的疗效评估与不良反应(附3例报告和文献复习)

验 有 限 。本 文 探 讨 索 拉 非 尼 疗 效 评 估 的 特 点 及 药 物 不 良反 应 的 特 征 和处 理 。方 法 回顾 性 分 析 我 院 应 用 索 拉 非 尼 治 疗 3例 mR C的 临 床 资 料 , 作 文 献 复 习 。结 果 采 用 实 体瘤 治 疗 反 应 评 价 标 准 评 估 3例 疗 效 均 为 病 情 C 并 稳 定 , 转 移 灶 的缩 小 或 数 目减 少 较 原 发 灶 和其 他转 移 灶 显 著 物 不 良反 应 为 手 足 皮 肤 反 应 ( S 、 丙 转 肺 ; 药 HF R)谷
张正望 钱伟庆 哉 单 孙忠 全
( 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泌尿外科 复 上海 204) 0 0 0
【 要】 目 的 以分 子 靶 向 药 物 索 拉 非 尼 治 疗 转 移 性 肾癌 ( tsai rn l e ac o , C ) 国 内 临 床 经 摘 meatt ea clcri ma mR C , c l n
t r p u i v l a in o o a e i n t e te t e to RCC ,t ed u ea e d e s v n sa d t i he a e tc e au t fs r f n b i h r a m n fm o h r g r l t da v r ee e t n her r s o il a a e e t . M eh d T h l ia a a o mRCC te t r a e t o a e i n e p nsb e m n g m n s to s e ci c ld t f3 n pa in s te t d wih s r f n b i o rh s ia we e a ay e e r s e tv 1 .Rea e l e aur s u o pt l r n l z d r to p c i ey l td i r t e we e e iw e . t r r ve d Re u t s ls Al a e l ss c
一例转移性肾癌应用靶向药物治疗的护理

3 0 5) 0 0 2
文 章 编 号 1 0 — 1 3 2 1 ) 6O 6 —1 0 6 9 4 f 0 0 O 一 3 3 0
肾 癌 在 我 国是 泌 尿 生 殖 系 统 中发 病 率 仅 次 于 膀 胱 癌 的 恶 性 肿 瘤 。其 中透 明 细 胞 性 。 胞 癌 ( C )约 占 肾 癌 发 病 率 肾细 R C 的 8 ~ 9 , 、 是 常 见 转 移 器 官 “ 。 索 拉 非 尼 为 首 个 O 0 肺 骨 口服 多 激 酶 抑 制 剂 , 酪 氨 酸 激 酶抑 制 剂 、 管 生 成 抑 制 剂 和 即 血 血 管 内皮 生 长 因 子 抑 制 剂 。 肿 瘤 的 生 存 、 长 和 转 移 依 赖 于 生 有 效 的 肿瘤 细 胞 增 殖 和肿 瘤 血 管 生 成 , s GT Ra ( P结 合 蛋 白 ) / R f 号 途 径 是 肿 瘤 细 胞 增 殖 和 血 管 生 成 的 一 个 重 要 途 a信 径 0 , a 是 一 种 丝 氨 酸 / 氨 酸 ( e/ r 蛋 白 激 酶 , R s R f 苏 S rTh ) 为 a 的下 游 效 应 器 酶 , 旦 被 激 活 , 而 激 活 有 丝 分 裂 原 活 化 蛋 白 一 继 ( K1 和 ME 激 酶 , E 和 ME ME ) K2 M K1 K2又 相 继 使 细 胞 外 信 号 调 节 激 酶 ( R ) E K2磷 酸 化 及 活 化 , 移 位 至 胞 核 , E K1 和 R 并 刺 激 转 录启 动 和 转 译 激 活 途 径 , 致 细 胞 增 殖 。 此 信 号 传 导 导 途径在人体 各种肿瘤 组织 中直 接调 控肿 瘤 的形成 和 发展。 。 索 拉 非 尼 是 一 种 双 芳 基 尿 素 类 口 服 多 激 酶 抑 制 剂 , 具 有 双 它 重 抗 肿 瘤 作 用 , 方 面 通 过 抑 制 上 述 R f ME E K 信 号 传 一 a/ K/ R 导 通 路 直 接 抑 制 肿 瘤 生 长 , 一 方 面 通 过 抑 制 几 种 与 新 生 血 另 管 生 成 和 肿 瘤 发 展 有 关 的 酪 氨 酸 激 酶 受 体 的 活 性 , 括 血 管 包 内 皮 生 长 因 子 受 体 一 2 V GF ( E R一 2 , GF ) VE R一 3 血 小 板 衍 , 生 的 生 长 因 子 受 体 一口 P GF ( D R— p 和 C ) —KI 原 癌 基 因 , T 阻 断肿瘤新生血管生成 , 间接 抑 制 肿 瘤 细 胞 的 生 长 , 而起 到 抗 从 肿 瘤作用。 。 我 院 曾 收 治 1 肺 转 移 肾癌 晚 期 患 者 , 用 索 拉 非 尼 治 例 应 疗 , 将护理经 验总结如下 。 现
索拉非尼致严重手足皮肤反应1例报道

晚期 肾细胞癌 和肝 细胞 肝癌 。索拉 非 尼 安 全 性 较 好 , 但 手 足 皮 肤 反 应 (F R H S )是其 主要 的不 良反 应之
一
年 5 日开 始 降低 剂量 口服 索拉 月1 0
,
严重影 响了患者 的生活质量 。 H S 是 指影 响 到手 和 ( )脚 FR 或
病例介绍
患 者 女 , 7 岁 , 2 0 1 0 0 年 月 0
行 右 肾癌 根 治 术 , 术后 病 理 示 :
右 肾 透 明 细胞 癌 , 肾 包膜 、 肾盂
粘膜 及 输 尿 管 无癌 侵 及 。 免 疫 组
化 : C ( +- , V 6 ( D + -) I E F 一) ,
红斑 ,继 而几周 后 出现皮 肤变 厚 、 角 化 过 度 , 水 泡 ,疼 痛 ,影 响运 动 、功能和承重 。
讨论
索 拉 非 尼 ( o a e i ,商 品 sr fnb
8 中 处方 20 1 N 0 l 国 药 05 0 o 9 7
分 为 :I :轻 微 的 皮 肤 改变 或 皮 度
非 尼,t d 口 周 足 om q, 服1 后手 og
疼痛再次加剧 ,手足皮肤起 茧。
H S 多 发生 在索 拉 非尼 给药 后 FR
的 2 4 ,承 重 部 位 受 累 ,如 指 ~ 周
部 皮肤 的一系 列症 状 的组 合 :麻木
患 者 诉 手 足 皮 肤 反 应 难 以忍 受 ,
症 处理为主 :
应 是 E F 抑 制 剂 的一 种 功 能性 应 GR
答 表 现 ( a i E a o t r a M r 0 ,L c u u e ,
S e ho g W b, e 』. 0 8) 。 h n n u ta 2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索拉非尼治疗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21例临床分析李宇峰王凯臣张刚王永刚王志新孔祥波【摘要】目的初步评价索拉非尼治疗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应用索拉非尼治疗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21例。
中位年龄60(38~82)岁。
18例曾接受免疫治疗和(或)化疗,3例应用索拉非尼为一线治疗。
单一脏器转移14例,多脏器转移7例。
至少具有l处可测量病灶。
发现肾癌同时伴转移者lo例,术后发现转移者11例,其中术后≤1年发现者4例,>1年者7例。
治疗方法:索拉非尼400mg。
口服。
2次/d,直至肿瘤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
采用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
每8周评定1次。
中位随访时间29(11~61)周。
结果部分缓解(PR)4例(19%)。
疾病稳定(SD)17例(81%),无死亡和出组病例。
PR4例中肺部转移灶缓解3例。
最常见不良反应为手足皮肤反应18例(86%)、脱发2例(10%)、口腔溃疡2例(10%)、高血压2例(10%)、发热1例(5%)和腹泻1例(5%)。
仅出现3级不良反应1例,未见4级不良反应。
结论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肾透明细胞癌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均较高,不良反应多较轻。
【关键词】癌,肾细胞}肿瘤转移;索拉非尼SorafenibinthetreatmentofadvancedrenalclearcellcarcinomaLIYu—feng,WANGKai—chen,ZHANGGang。
WANGYong-gang,WANGzhi~xin.KoNGXiang—bo.DepartmentofUrology,China-JapanUnionHospitalofJilinUniversity,C,langchun130031。
ChinaCorrespondingauthor:KONGXiang—bo,Email:xiangbokong@sohu~corn[Abstract]0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fficacyandtoxicityofsorafenibinthetreatmentofadvancedrenalclearcellcarcinoma.MethodsFromMay2007toNov2008,21patientswithad-vancedrenalclearcellcarcinomaweregivenoralsorafenib400mgtwicedaily.Thepathologicaldiag—nosesofprimarytumorswereclearcellcarcinomainall21patients.Multipleorganmetastaseswerefoundin7cases。
andsingleorganmetastasiswasfoundin14cases.ResultsFour(19%)patientsachievedpartialremission(PR),17(81%)patientsachievedstable.AmongPR3patientsbenefitedonlungmetastases.Commontoxicityincludedskinreaction(860A),alopecia(10%),oralulcer(10%)。
hypertension(10%)。
fever(5%)anddiarrhea(5%).ConclusionSorafenibiseffectiveincontrollingtumorgrowthofrenalcleareellcarcinomaanditstoxi’cityisrelativelyminor.[Keywords]Carcinoma。
renalcell;Neoplasmmetastasis;Sorafenib分子靶向治疗可延长晚期肾癌患者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FS),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2007年5月至2008年11月,我们对21例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应用索拉非尼进行治疗。
13(91:lO.3760/cma.j.issn.1000—6702.2010.01.006作者单位;130031长春。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泌尿外科通信作者:孔祥波,Email:xiangbokong@sohu.corn对象与方法・2l・・论著・一、一般资料本组21例。
男15例,女6例。
中位年龄60(38~82)岁。
21例均曾行原发肿瘤切除。
病理报告均为透明细胞癌。
18例曾接受免疫治疗和(或)化疗,3例应用索拉非尼为一线治疗。
其中10例为发现肾癌同时伴转移,11例为术后发现转移,术后1年以内发现转移者4例,超过1年者7例。
单一万方数据脏器转移者14例,多脏器转移者7例。
至少具有1处可测量病灶。
二、治疗方法肾癌同时伴有转移者10例中1例先行索拉非尼治疗,手术治疗后继续应用索拉非尼;9例先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其后7例行免疫治疗或化疗1~2疗程无效,改用索拉非尼治疗,2例术后1个月内首选索拉非尼治疗。
11例为术后发现转移,行免疫治疗或化疗1~4疗程无效,改用索拉非尼治疗。
给药方法:索拉非尼400mg2次/d,间隔12h,服药前后2h禁止高脂饮食。
持续治疗直至患者不能临床受益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反应。
如出现3级以上不良反应,可酌情减药或停药,待不良反应完全消失后恢复用药。
三、疗效评定标准及观察指标开始索拉非尼治疗前及治疗后每8周评定1次。
采用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3评价疗效。
药物毒副反应评定标准参见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制定的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CTCAE)v3.0标准,每4周做1次安全性评定。
包括不良反应、患者生命体征、体质量、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力状态评分。
结果一、客观疗效21例均获随访,中位随访29(11~61)周。
患者均在治疗中,尚无死亡病例,故不能评价本组患者的中位PFS。
部分缓解(PR)4例(19%),疾病稳定(SD)17例(81%),未见完全缓解(CR)和疾病进展(PD),无出组病例。
PR者中单一脏器转移和多脏器转移各2例。
在各转移脏器中,14例肺转移者中PR3例,7例骨转移者中PR1例。
10例发现肾癌同时伴转移者中PR3例,7例术后超过1年发现转移者中PR1例。
17例SD者中转移灶缩小13例,与治疗前基线值相比,缩小比率的中位值为14%(6%~220)。
PR患者中,1例因左肾癌行左肾癌根治术后3年,因头痛、抽搐症状行脑部MRI及胸部CT检查示脑及肺部转移。
口服索拉非尼治疗后抽搐症状渐消失,服药10周后CT复查肺转移灶基本消失,服药后6、10周复查MRI脑转移灶无明显进展。
17例SD者中1例诊断右侧肾癌时即有肺、骨转移,且肾癌巨大,胸腔积液严重,给予口服索拉非尼8周后,右肾肿瘤明显缩小,肿瘤最大径由8.47cm降至7.01cm。
其间同时给予IL一2胸腔局部注射,胸腔积液明显减轻。
予根治性右肾切除术治疗。
术后3周继续口服索拉非尼,转移灶无明显进展,胸腔积液未见增长,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二、不良反应本组仅出现3级不良反应1例,2例疗期间曾因不良反应停药,分别停药14、3d后继续减量治疗,不良反应逐渐减轻。
18例(86%)发生手足皮肤反应及全身性皮疹。
症状多在服药后10~30d出现。
多表现为手足皮肤的红斑、丘疹、感觉异常、疼痛。
多数反应为l~2级,给予局部物理保护及外用药膏处理后多数明显缓解。
1例患者用药24d后出现全身皮疹,伴瘙痒、无疼痛,停药2周后好转,继续索拉非尼400mg,口服,1次/d,症状逐渐减轻。
1例出现3级手足皮肤反应者减量治疗2d后好转,再次恢复标准治疗剂量后,逐渐耐受药物不良反应。
1例服药11d后出现手和足严重疼痛,不能完成日常活动,停药3d后索拉非尼减量至400mg,口服,1次/d,症状好转,约40d后改为400、200mg,口服,每日各1次,直至随访结束。
1例治疗第66天出现2级发热,予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治疗后好转;高血压2例,无需药物治疗;脱发2例,其中完全脱发1例,头发变稀疏伴斑状脱发1例;口腔溃疡2例;腹泻1例。
大部分不良反应在局部护理及对症治疗后均明显好转,而且随治疗的进行,患者逐渐耐受。
讨论索拉非尼具有明确并且很强的抗肿瘤效应。
2007年Escudier等[11报道了晚期肾癌多中心随机对照(TARGET)Ⅲ期临床试验结果,这是迄今规模最大的晚期肾癌随机对照研究。
在TARGET研究中发现,索拉非尼组CR1例,PR患者10%,SD患者74%,患者生存时间显著延长,患者生存质量改善。
我国进行的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肾癌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CR1例(1.750),PR11例(19.30%),SD36例(63.16%),疾病控制率达84.21%L2J,临床有效率优于TARGET研究结果,疾病控制率(CR+PR+SD)与TARGET试验报道结果一致。
本组PR4例,SD17例,未见CR和PD,无出组病例,81%患者转移灶出现不同程度的缩小。
本万方数据组PR者中3例为肺部转移灶的缓解,提示肺部病灶对索拉非尼相对较敏感,术后肺部转移患者经过索拉非尼治疗后预后较好。
本组中SD患者占81%,但其中76%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肿瘤缩小,但尚未达到RECIST标准,增加索拉非尼剂量或联合干扰素a或化疗药物有可能进一步提高疗效[3_5]。
以往报道索拉非尼不良反应常见有腹泻、皮疹、高血压、脱发和手足皮肤反应。
本组手足皮肤反应、皮疹发生率较高,分别达到86%和77%,出现3级不良反应1例,因不良反应停药2例,分别停药14d和3d后继续减量治疗,不良反应逐渐减轻。
腹泻、高血压发生比例较低,且程度轻微,与本研究病例数较少有一定关系。
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肾透明细胞癌的效果优于传统的免疫治疗,是治疗转移性肾癌的首选治疗方案之一。
参考文献・23・[1]EscudierB,EisenT,StadlerwM,eta1.TARGETStudyGroup.Sorafenibinadvancedclear-cellrenal-cellcarcinoma.NEnglJMed.2007,356:125-134.[2]周爱萍。
龚侃.于世英,等.索拉非尼治疗转移性肾癌的临床研究.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9,30:10一14.[3]斯璐,马建辉,周爱萍,等.索拉非尼增量治疗转移性肾癌的初步报告.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9。
30:18-20.[4]周爱萍,马建辉。
郭军,等.索拉非尼联合干扰素-a-2b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的初步报告.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9,30:21—24.[5]廉红云,迟志宏,袁香庆,等.Sorafenib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肾癌Ⅱ期临床研究.肿瘤学杂志,2008,14:358—361.(收稿日期:2009-08-12)(本文编辑:张玲嫒)・读者・作者・编者・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从2009年开始标注数字对象惟一标识符数字对象惟一标识符(digitalobjectidentifier,IX)I)是对包括互联网信息在内的数字信息进行标识的一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