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透明细胞癌-病例分析
舒尼替尼二线治疗晚期肾透明细胞癌1例

C h i n e s e C l i n i c  ̄O n c o l o g y , D e c . 2 0 1 5 , V o 1 . 2 0 。 N o . 1 2
・1பைடு நூலகம்1 4 9・
・
短篇报道 ・
舒 尼 替 尼 二 线 治 疗 晚期 肾透 明细 胞 癌 1 例
示: ( 1 ) 左下肺结节 , 恶性 病变不 除外 ; ( 2 ) 左肺 感染性 病变 , 左下肺膨胀 不全 ; ( 3 ) 左侧胸腔及 叶间裂 胸膜 积液 , 左侧胸 膜
增厚并结 节 ; ( 4 ) 纵 隔 多 发 小 淋 巴结 。2 0 1 4年 7月 1 6日核 医
续原方案治疗 , 并 给予苯磺 酸氨氯地平和缬沙坦胶囊降压。
代谢 恶性 病变 不 除外 , 必要 时穿 刺活 检 ; ( 2 ) 左肺 斑 片索 条 影, 糖代谢轻度增高 , 结合 C T, 考 虑感染 性病 变可 能 ; ( 3 ) 左
肺下 叶膨 胀不全 ; ( 4 ) 左侧 胸腔积 液 , 左 侧胸膜 增厚 , 局部 呈 结节 状。部分增厚胸膜糖代谢活跃 , 胸膜转 移灶可 能。患者 于2 0 1 4年 7月 2 3日在北京胸科 医院行左 胸开胸探 查术 , 病 理示 : 分化差 的t N, 细胞 肺癌( N S C L C ) 。免疫组化示 : ( 左肺
图2 。
2 讨
论
肾癌是最 常见 的泌尿系统肿瘤之一 , 其 中透 明细 胞癌 占 6 0 %~ 7 0 %。肾癌 的典 型症状是血尿 、 腰痛和腹部肿块 , 但相 当一部分 患者初起时并无明显症状 。本例 患者初次诊 断时 ,
住我院 , 因患者 活检病理 的免疫组化结果 与镜下结果 存在差 异, 遂行 P E T — C T检查示 : ( 1 ) 右 肾、 左肺下 叶 、 左 侧胸 膜多发 高代谢 占位 , 结合病史 考虑 。 肾癌 多发转 移可 能 , 不完 全除外 肺癌多发转移或重复瘤 。( 2 ) 左 下侧胸 壁结构紊 乱并代谢 活 性增高 。( 3 ) 左肺上 叶斑点 影 , 左侧胸 腔积液 。同时病 理标
成人肾透明细胞肉瘤1例病例报道

成人肾透明细胞肉瘤1例病例报道肾透明细胞肉瘤(CCSK)是一种组织来源尚未十分清楚的罕见软组织恶性肿瘤,该病多见于儿童,成人患者罕见。
成人CCSK预后极差,生存期短。
CCSK临床表现和组织形态学与多种肾恶性肿瘤相似,误诊率较高,在患者预后和治疗方面,CCSK与其他肾恶性肿瘤差别较大,因此,CCSK与其他肾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对于CCSK的确诊至关重要。
本文报道我院1例已确诊为CCSK 的成年女性患者,简要阐述该疾病与肾透明细胞癌、肾母细胞瘤的鉴别。
[Abstract] Clear cell sarcoma of kidney(CCSK)is a rare and malignant sarcoma,whose the origin of organization is not clear,and most reports indicated the patients is children,but not adults.The sarcoma has hard prognosis and poor survival SK is similar to other renal malignant tumors very much in clinical and histological aspects,therefore,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with other renal malignant tumor is very important.Now we report a case of an adult female patients who was already diagnosed with CCSK of the kidney,and state the discrimination with CCSK of kidney and Wilms′ tumor.[Key words] Clear cell sarcoma of kidney;Misdiagnosis rate;Differential diagnosis;Malignant tumor肾透明细胞肉瘤(clear cell sarcoma of kidney,CCSK)是一种成人罕见肾恶性软组织肉瘤,成人病例报道较少,其组织形态学复杂,与多种肾恶性肿瘤相似,误诊率极高[1]。
甲状腺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一例

激素对败血症大鼠的肠粘膜机械性屏障具有明显的 保护作用, 而且通过补充外源性甲状腺激素明显改 善了败血症大鼠的活动情况以及存活率。由于目前 已证实在严重的创伤、 感染以及休克等危重症时, 肠 粘膜屏障的受损及其所致的细菌易位是多器官功能
黄耿文 ) 外科危重症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 杨连粤,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 *+: ((’,((- ) 黄喻适, 黄贯学, 等 )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和胆石症 * 杨连粤, 患者手术前后甲状腺激素变化的观察 ) 中华医学杂志, (./0, 10: -(-,-(0 ) & "23456789: ;#,<6=3>: ?,!=45 ") %@==ABAC5:@AD=D> C@>6CE>DC E6=DC6=D8 82@F64C6DC 8:DC5>8=8 B2@=DG 8>H8=8) ;2@G>@:,(..*,((*:’0-,’0. ) ’ ;45D>=B>@ ??,IAAB "#) JFF>4C AF C5:@A=B 5A@EAD> AD ECI;K0+ >LH@>8, 8=AD, E=CA45ADB@=63 =EHA@C 6DB H@A4>88=DG =D 46@B=64 E2843>) ? JD, BA4@=DA3,*+++,(1-:.,(0 )
万方数据
甲状腺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一例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颜承平, 吴增安, 杨俊雄, 李刚 100016,北京酒仙桥医院普外科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SURGERY 2002,17(10) 1次
超声诊断肾透明细胞癌一例

超声诊断肾透明细胞癌一例发表时间:2012-03-09T13:20:54.780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2012年2期供稿作者:潘伊菊[导读] 肾癌在病理上根据所含细胞成分不同分为三型,即透明细胞型、囊颗粒细胞型和未分化型。
潘伊菊(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人民医院超声科 017000)1 患者女性,38 岁,因体检发现右肾肿物1 个月而入院。
患者无尿痛、尿急及血尿,尿常规正常。
超声检查:右肾增大,下段可见皮髓质结构,中上段可见一囊性为主的囊实性包块,大小约11.0×8.0 cm,边界清,壁厚约3~6 mm,其内见多条分隔回声及等回声组织分布,CDFI示:分隔回声可见血流信号,等回声组织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PW示:等回声组织呈低速、低阻动脉血流频谱,RI=0.50。
超声诊断:右肾囊实性占位,囊性肾癌可能性大。
入院后常规术前检查后第三天行右肾根治术:术中所见:右肾明显增大,中上段形态失常,见以囊性为主的囊实性病变,內见多条分隔及等回声组织。
病理诊断:右肾透明细胞癌。
图1 右肾占位血流信号丰富图2 右肾分隔囊性占位图3 肾透明细胞癌(大体)2 讨论肾癌在病理上根据所含细胞成分不同分为三型,即透明细胞型、囊颗粒细胞型和未分化型。
其中透明细胞肾癌占肾癌约70~80%,病理表现为多囊性,极少单囊,囊腔大小不等,见有条带状间隔,囊壁或间隔局部增厚,可达3~15 mm,肿瘤成分少,不易侵犯血管。
肾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常到肿瘤体积很大时才被发现。
该病例体检时发现,且瘤体较大,彩超表现为较大囊实性肿物,内见有多数条带状间隔回声,囊壁增厚约3~6 mm,有少许实性组织,彩色血流信号丰富,故完全不同于肾细胞癌囊性变。
后者是以实性为主的囊实性肿物,常有灶状出血、坏死、软化或钙化等改变。
所以超声检查时,应仔细观察囊肿壁及间隔厚度,血流信号,连续性等,借以排除肾癌囊性变,肾多房囊肿,其诊断率较高。
尽管如此,透明细胞肾癌的最后诊断还需依赖病理学检查。
肾脏透明细胞癌的病理诊断分析

肾脏透明细胞癌的病理诊断分析作者:杜晓敏来源:《中外医疗》2015年第20期[摘要] 目的探讨肾脏透明细胞癌的病理诊断分析。
方法整群选取2011年1月-2014年6月在该病理科进行肾脏透明细胞癌的病理诊断的16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63例患者中,肾透明细胞癌I级56例,占34.4%,肾透明细胞癌Ⅱ级43例,占26.4%,肾透明细胞Ⅲ级35例,占21.5%,肾透明细胞癌Ⅳ级29例,占17.7%。
镜下可见肿瘤细胞体积较大,圆形或多边形,胞质丰富,透明状,间质富有毛细血管和血窦。
结论病理诊断是在镜下观察组织结构和细胞病变特征而做出的疾病诊断,肾脏透明细胞癌是肾癌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预后较好,及早进行病理诊断分析,可以大大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肾脏;透明细胞癌;病理诊断[中图分类号] R4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7(b)-00006-02肾细胞癌是肾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可分为透明细胞型、未分化型、囊颗粒细胞型三种类型。
其中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病率最高,约为70%~80%,发病年龄可见于各年龄段,年龄高峰在50~70岁。
男女发病之比为2:1~3:1。
流行病学调杏显示,吸烟是引起肾透明细胞癌的重要因素。
病理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故美国著名医生和医学史专家William Osler称其为“医学之本”。
因此,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肾透明细胞癌成功救治的关键。
为了探讨肾透明细胞癌的病理诊断分析,整群选取2011年1月-2014年6月该病理科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整群选取2011年1月-2014年6月在该病理科进行肾透明细胞癌的病理诊断的16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05例,女58例;年龄36~83岁,平均年龄(57.5±2.4)岁,所有患者均匀不同程度的发热、乏力、血尿、肾区痛和肿块等症状,均符合肾透明细胞癌的诊断标准。
肾透明细胞癌鼻腔转移1例临床病理分析

3 2 8・
临床 与 实验病理学杂志
J C l i n E x p P a t h o l 2 0 1 5 Ma r ; 3 1 ( 3 )
网络 出版 时 间 : 2 0 1 5—3—2 3 1 6: 3 6 网络 出版 地 址 : h t t p: / / w ww. c n k i . n e t / k c ms / d e t a i l / 3 4. 1 0 7 3 . R. 2 0 1 5 0 3 2 3 . 1 6 3 6 . 0 2 4. h t ml
鉴别诊 断 , 并复 习相关 文 献。结 果 灰褐 色 碎组 织一 堆 , 7 c m× 7 c m ×2 e m 大小 , 部 分呈 息 肉状 , 切 面灰 褐 色 , 质 软。 镜 下见 肿瘤 细胞 呈泡巢状 或腺 泡状分布 , 巢 间有纤细薄 壁的 血管包绕 , 形成丰 富的血管 网 , 肿 瘤细胞 膜界 限清 晰。免疫 表型 : 肿 瘤细 胞 C D 1 0 、 v i m e n t i n和 C K均 (+) , C D 3 4( 血 管 +) 。随访 4 3个月未见 其他 部位新发 病灶 。结论 肾透 明
1 . 1 临床资料
部位 , 有 的病 例在 发现肿瘤 1 0年 以上才 出现 转移 。 目前报
道的少见转移部位有 胃、 脾脏 、 胰腺 、 膈、 胆囊 、 皮肤 、 腰部 、 腹 腔、 腹膜后 、 腰椎、 鼻 中隔 、 食指、 锁骨 上 、 颅骨 、 枕 骨及 上颌 骨、 舌、 甲状腺及乳 腺。有学 者认 为 R C C C是最 易发生 头颈
鼻出血入院 。患者于 2 0 0 7年 1 2月 在外 院行 左侧 R C C C根
示 右鼻腔鼻窦 占位 , 遂行右鼻腔鼻窦肿瘤切除术 。术 中见鼻 中隔前中部高位穿孔 , 0 . 5 c m× 0 . 5 a m大小 , 右 侧鼻腔 充满 新 生物 , 3 e m x 3 c a× 3 c m大小 , 质脆 , 易 出血 。将鼻腔鼻窦
1例年轻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病理诊断个案报道

具有乳头状结构的透明细胞肾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瘤 大部分 区域为实 性 片状 排 列 , 部分 区域 突然 出现
2 2 病理 特点 . 2 2 1 眼观 .. 1 2例肿瘤 均位 于 肾皮质 , 最大 径 3~
十 十
上
一
一
2 3 随访 结果 .
1 2例患 者 中 2例在 诊 断时 已有 淋
巴结 转移 , 中 9例 获得 随访 资料 , 访时 间 2~ 6 其 随 6 个月 , 患者无 瘤生 存 ( 4 6例 2— 0个 月 , 均 1. 平 13个
・
24・ 0
临 床 与 实验 病 理 学杂 志
JCi EpP t l 2 1 p;6 2 l x ah 0 0A r2 ( ) n o
出透 明细胞 肾细 胞 癌 2 0例 , 4 选择 其 中具 有乳 头 状 结构 的透 明细胞 肾细胞癌 1 。 2例
率 2 % (/ 2 , K 5 3 1 ) C 7阳性 率 4 % (/ 2 ,iet 2 5 1 ) v nn m i
1 m, 0c 平均 6 6c . m。肿 瘤切 面灰 白灰黄 色 , 部分 区 域 可见 出血 、 坏死 呈 多彩 状 , 分 区域 见囊 性 变 , 部 质
月 )3例复 发 ( 淋 巴结 转 移 者 均发 现 复 发 )2例 , 有 ,
死亡 ( 1 。 表 )
3 讨 论
中或 质硬 , 与周 围正 常 肾组织 分界清 楚 。 222 镜 检 .. 胞 质 透 亮或 嗜 酸性 的肿瘤 细胞 以腺 泡、 腺管状 或实性 片状 排列 , 部分 区域可见 不 同形 小 式 的乳 头状结构 , 括继 发 于 坏死 形 成 的乳 头 结构 包 ( 1 B 、 图 A、 ) 继发于囊 性变 形成 的乳 头结 构 ( 1 图 C、 D)人工 因素形 成 的乳 头 结 构 ( 1 ) 、 图 E 以及 肿瘤 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定义页(可选)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病例分析
患者,男,64岁,于2013年07月15日,因“发现左肾占位 3月余”入院。 病例特点:患者于2013年4月13日泡温泉时,不慎撞伤右 侧腰部,出现腰痛,遂于本溪市中心医院查腹部CT提示: 左肾体部窦后性肿块突出,直径约6cm,不均匀增强,肾 盂、肾盏受侵。 病理诊断:(肾穿刺组织)小圆细胞恶性肿瘤,结合免疫 组化染色结果,支持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 综合入院检查,诊断明确为左肾透明细胞癌,肺转移,肝 转移,胸壁转移。 口服索拉非尼分子靶向药物3个月联合皮下注射白介素2。
• 胸腔内注入白介素-2抑制胸水产生,同时应用地 塞米松磷酸钠及利多卡因防止疼痛、胸膜粘连及 包裹形成。
• 肾细胞癌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 • 生物制剂白介素-2的不良反应 • 恶性胸腔积液的药物治疗
Thanks!
自定义页(可选)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用法用量 推荐剂量:400mg 2/日 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若无 不良反应应持续用药。 当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时可减少给药剂量 200mg 2/日 进一步减量400mg 1/隔日。
自定义页(可选)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局部用药、 暂停用药 • • • 无痛性、间歇性或全程血尿 腰、腹部疼痛 腰部包块 全身症状:发热,食欲和体重下降,贫血, 恶病质 • 转移症状:肺和骨骼转移发生率较高
内分泌紊乱症状:肾癌组织可分泌多种激素物质, 一起相应症状。
• 分泌甲状旁腺激素、1,25-(OH)2D3、前列腺 素引起高血钙 • 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导致血糖异常 • 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导致红细胞增多 • 分泌绒毛促性腺激素引起性征异常 • 库欣综合征
治疗
手术
发热、疲乏、头痛、肌痛 胃肠道反应 肝肾功损害
肾透明细胞癌的药物治疗
免疫治疗:中、高剂量干扰素α 、白介素2(可与 分子靶向药物联合) 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索拉非尼、舒尼替尼(一线) 贝伐珠单抗、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 抑制剂 化学治疗普遍抗拒:MDR基因表达过量的P170糖 蛋白
自定义页(可选)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1、阻断Raf/MEK/ERK信号传导途径直接抑 制肿瘤生长 2、阻断VEGFR和PDGFR而阻断肿瘤新生血管 生成
自定义页(可选)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索拉非尼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9.5%,本品主要 通过肝脏代谢酶CYP3A4进行氧化代谢 卡马西平、地塞米松、苯巴比妥、苯妥英、 利福平、圣・约翰草(贯叶金丝桃)等为肝药酶 诱导剂,可加快索拉非尼的代谢,从而降低索拉非 尼的血药浓度 对肝药酶抑制剂酮康唑对索拉非尼的代谢 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通过抑制CYP3A4代 谢途径并不会显著增加索拉非尼的血药浓度,认 为索拉非尼与酮康唑或其他CYP3A4酶抑制剂 合用,可能是安全的。
恶性胸腔积液
• 肿瘤性胸腔积液,大多数病例可以在胸腔积液中 找到恶性细胞,如果胸腔积液伴纵隔或胸膜表面 转移性结节,无论在胸腔积液中能否找到恶性细 胞,均可以诊断恶性胸腔积液。 • 肺癌、乳腺癌和淋巴瘤 • 肿瘤直接和间接产生胸腔积液 • 呼吸困难、胸痛、咳嗽
• • • • •
全身治疗:化疗敏感的肿瘤 胸管引流 胸膜硬化剂:四环素、滑石粉 抗肿瘤药物:博来霉素、丝裂霉素 生物制剂:短小棒状杆菌、济南假单胞菌、白介 素2
一例肾透明细胞癌的药学监护
董瑶漪 带教药师:张潇、付曼曼
肾细胞癌RCC
• 是起源于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系统的恶性 肿瘤,占肾脏肿瘤的80%-90%,不包括肾 间质以及肾盂上皮系统的各种肿瘤。
• 绝大部分为透明细胞癌,占肾癌的90%。
疾病病因
遗传 吸烟 肥胖 职业 饮酒 高摄入乳制品、低摄入水果蔬菜 糖尿病、肾功不全透析3年以上
常见不良反应 监测血压
应用降压药物
手足综合征、皮疹、脱发、腹泻 脂肪酶和淀粉酶升高 高血压 出血 与华法林合用会升高INR值 伤口愈合并发症 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 胃肠道穿孔 肝损
自定义页(可选)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患者因口服索拉非尼手足出现硬茧伴疼痛较重,为Ⅳ度 手足反应。并且患者在服用索拉非尼过程出现发热。遂 将索拉非尼药量降至 0.2g 2/日,口服2月余。 此次入院复查肺CT提示:1.肺多发转移瘤,伴右侧胸腔 积液;2、胸壁转移;3、膀胱改变。 于特诊科行胸部超声示:双侧胸腔积液,遂行右侧超声 引导下穿刺置管并引流600ml,胸水为血性,并行胸水 常规及脱落细胞学检查。抽液后患者胸闷、呼吸困难症 状减轻,未有其他不适症状。
自定义页(可选)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索拉非尼-首个获准上市的多靶点靶向治 疗药物
索拉非尼的分子机制: 约50%-70%的肾细胞癌患者有VHL抑癌基因异常,VHL基因 失活会导致缺氧诱导因子水平升高,从而进一步导致血管 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生长因子(PDGF)、转化 生长因子α (TGFα )和表皮生长因子(EGF)等促血管生 成和促有丝分裂的细胞因子高表达。 这些生长因子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可导致细胞内侧的受体 酪氨酸激酶和下游信号转到系统磷酸化,进而激活 PBK/AKT/mTOR和Raf/MEK/ERK通路中的激酶,产生促血管 增生、细胞增殖和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