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透明细胞癌的CT表现

合集下载

“肾透明细胞癌”的影像学诊断要点及相关临床知识~~~

“肾透明细胞癌”的影像学诊断要点及相关临床知识~~~

“肾透明细胞癌”的影像学诊断要点及相关临床知识~~~肾透明细胞癌1【影像学诊断要点】①由于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常伴发出⾎、坏死及囊性变,影像学经常表现为不均质的病变。

CT平扫呈稍低或等密度,伴出⾎时可夹杂稍⾼密度。

②MRI信号多不均匀,T1WI呈稍低或等信号,T2WI呈稍⾼及稍低混杂信号;伴有微量脂肪成分的透明细胞癌,反相位梯度回波像的信号较同相位有显著的下降。

③CT、MRI多期增强扫描时,明显强化及“快进快出”是其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图1)。

④肿瘤的强化程度有助于鉴别透明细胞癌和⾮透明细胞癌。

肾透明细胞癌在⽪髓质期明显地不均匀强化,肿瘤的CT值经常较平扫时⾼出100Hu,甚⾄与正常的肾脏实质强化程度相仿;肾实质期肿瘤内的造影剂迅速排出,强化程度明显低于正常肾实质。

⑤体积⾮常⼩且位于肾脏⽪质内的病灶,在⽪髓质期很有可能因与正常肾脏⽪质密度相仿⽽难以发现,⽽肾实质期则可清晰显⽰病变的轮廓。

⑥肾癌易侵及静脉并形成瘤栓,表现为患侧肾静脉或下腔静脉增粗,腔内可见软组织影,CT平扫呈稍低密度,增强扫描可有强化(图2)。

MRI则表现为本应流空⽆信号的⾎管腔内出现软组织信号。

瘤栓长者可达右⼼房。

⑦转移淋巴结及其他脏器内转移灶的增强表现多数与原发肿瘤相似,亦表现为“快进快出”(图3,图4)。

2【相关临床】透明细胞癌是肾细胞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约占肾细胞癌的70%~80%,起源于肾脏⽪质,多以膨胀性⽣长为主。

多为单发;在散发病例中,多中⼼或双侧发⽣较少,少于5%。

图1肾脏透明细胞癌⼥,57岁,发现右肾肿物1个⽉A、B(CT增强扫描⽪髓质期、肾实质期横断⾯):右肾下极见⼀边缘清晰圆形肿物,⽪髓质期(A)病变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强化程度接近肾⽪质,肾实质期(B)病变强化程度明显低于肾脏实质,强化⽅式表现为典型的“快进快出”C(CT增强扫描肾实质期⽮状⾯重建图像):病变向肾脏轮廓外隆起,并与集合系统关系密切图2肾脏透明细胞癌,伴下腔静脉及肾静脉瘤栓男,56岁,左侧腰部不适半个⽉A~D(CT增强扫描冠状⾯重建图像):左肾上极见⼀圆形肿物,与肾实质分界不清,外缘稍⽑糙,肾门及肾周脂肪内可见多发条索,⽪髓质期(A)病变呈较明显不均匀⽚状强化,左肾中下部肾实质强化程度明显低于对侧,肾实质期(B)病变及肾脏实质强化程度均与⽪髓质期相仿。

肾透明细胞癌病理诊断标准

肾透明细胞癌病理诊断标准

肾透明细胞癌病理诊断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肾透明细胞癌(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是肾细胞癌的一种,属于肾上皮性肿瘤的一种。

其病理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组织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查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肾透明细胞癌的病理诊断标准。

一、临床症状肾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症状并不特异,常见的症状包括腰部疼痛、腹部肿块、血尿、腹部不适等。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

需要强调的是,上述症状并非一定全部出现,而且有些症状可能与其他疾病相似,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二、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对于肾透明细胞癌的诊断至关重要。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CT、MRI等,通过这些检查可以清晰地观察肾脏的形态、大小、脏器间的关系以及肿瘤的部位、大小、边界等。

肾透明细胞癌常表现为单发、边界清晰、不规则形状的肿块,密度均匀或有出血、坏死表现。

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需注意与其他类型的肾细胞癌进行鉴别,以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三、组织学检查组织学检查是确诊肾透明细胞癌的金标准。

通过肾脏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观察组织形态学特点,才能明确诊断。

肾透明细胞癌的组织学特点包括肿瘤细胞大小不等、质地软、细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浆清晰透明,并且核分裂象较多。

还需排除肾透明细胞癌的其他亚型,如肾乳头状肾细胞癌、肾实质肾透明细胞癌等。

四、免疫组化检查免疫组化检查在肾透明细胞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染色技术可以检测肿瘤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常用的标记物包括CK7、CK20、VIM、CD10、CA9等。

肾透明细胞癌通常表现为CK7强阳性、CK20阴性、VIM强阳性、CD10弱阳性、CA9强阳性等特征。

免疫组化检查可以帮助鉴别肾透明细胞癌与其他类型的肾细胞癌,并指导进一步的治疗方案选择。

肾透明细胞癌的病理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组织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查等多个方面。

肾透明细胞癌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肾透明细胞癌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围肾实质 l 其它:肾盂扩张、淋巴结转移、静脉瘤栓
集合管癌
集合管癌
小结
Ø 肾透明细胞癌是肾癌的最常见亚型 Ø 临床表现为血尿、肾区痛和肿块 Ø 多位于肾皮质,CT平扫呈稍低或等密度,常伴有出血、
坏死、囊变或钙化 Ø MR上,伴有微量脂肪成分的透明细胞癌,反相位梯度
回波像的信号较同相位有显著的下降; Ø 动态增强:多为富血供肿瘤,皮髓交界早期强化最显
Ø 伴有微量脂肪成分的透明细胞癌,反相位梯度回波像 的信号较同相位有显著的下降;
Ø 多期增强扫描时,明显均匀不均匀强化及“快进快出” 模式
合并改变
合并下腔静脉瘤栓
合并肾静脉瘤栓
合并腹膜后肿大淋巴结
鉴别诊断
乏脂型AML
男女比例 女性多见
临床表现 缺乏特异性,大部分无症状
病灶主体 病灶主体多位于肾脏轮廓之外
嫌色肾细胞癌
嫌色肾细胞癌
鉴别诊断
集合管癌和肾髓质癌 v 罕见,<1% v 多见于13-83岁;平均55岁,男>女(2:1) v 起源于肾髓质集合管,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 v 1/3就诊时已发生转移,不足1/3生存超2年 l 浸润性生长不均质肿瘤,伴坏死、出血及钙化 l T1WI等/稍高 l T2WI低信号,肿瘤间质结缔组织增生所致 l 增强扫描:乏血供,进行性轻中度强化,低于周
肾细胞癌 男性多见 临床表现典型,有血尿,腰痛和包块 病灶主体多位于肾脏轮廓以内
CT/MR
平扫密度稍高(缺少脂肪,异常 血管及平滑肌成分相对增多,致 使肿瘤CT值相对增高) T2WI信号等/低信号。 强化相对均匀。
由于坏死囊变比例较高,因此平扫密 度稍低,常欠均匀 T2WI高信号 强化欠均匀。
生长方式
肿瘤缓慢生长,可形成“劈裂征” 或“杯口征”等,反映慢性膨胀 性生长的特征

肾透明细胞癌CT征象与Fuhrman病理分级的对照研究

肾透明细胞癌CT征象与Fuhrman病理分级的对照研究

肾透明细胞癌CT征象与Fuhrman病理分级的对照研究裴子璐;李小虎;蔡莉;杜俊华;林慧慧;余长亮;刘斌;钱银锋;余永强【摘要】目的探究肾透明细胞癌的CT征象预测其病理分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2017年6月共70例临床资料完整、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依据手术Fuhrman病理结果,将肿瘤分为Ⅰ、Ⅱ、Ⅲ、Ⅳ级.Ⅰ级与Ⅱ级合并为低级别组,共39例,Ⅲ级与Ⅳ级合并为高级别组,共31例.观察肿瘤的CT征象,包括直径、形态、平扫密度、是否存在完整假包膜以及增强扫描动脉期绝对强化值、排泄期强化衰减值等特点,与Fuhrman病理分级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肾透明细胞癌的CT征象对预测其病理分级的价值.结果低级别组与高级别组肿瘤的平均直径分别为(5.03±1.27)cm、(6.92±1.56)cm,平扫密度不均匀肿瘤分别有29例、31例,有完整包膜肿瘤分别有34例、13例,增强扫描绝对强化值分别为(74.73±23.14)HU、(35.19±8.65)HU,强化衰减值分别为(56.89±16.84)HU、(20.69±15.95)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级别组与高级别组形状不规则的肿瘤分别有11例、18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透明细胞癌的直径、平扫密度的均匀性、有无完整包膜、增强扫描绝对强化程度及强化衰减程度等CT征象,有助于术前评价肾透明细胞癌的Fuhrman病理分级.【期刊名称】《医学信息》【年(卷),期】2018(031)010【总页数】4页(P58-61)【关键词】肾脏;透明细胞癌;CT征象;核分级【作者】裴子璐;李小虎;蔡莉;杜俊华;林慧慧;余长亮;刘斌;钱银锋;余永强【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安徽合肥 23000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安徽合肥 23000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安徽合肥 23000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安徽合肥 23000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安徽合肥 23000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安徽合肥 23000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安徽合肥 23000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安徽合肥 23000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安徽合肥 23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11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是肾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所有肾脏肿瘤的90%,其中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约占所有肾细胞癌的70%[1]。

肾细胞癌的CT诊断

肾细胞癌的CT诊断

病理:嫌色性肾细胞 癌伴出血、坏死、钙 化。
26-48HU

72-101HU
病理:嫌色细胞癌伴大片状坏死
四、肾集合管癌
• 起源于肾髓质。 • 属于少血供肿瘤,以轻中度强化常见,但强化较乳 头状肾细胞癌显著。 • 肾集合管癌恶性征象显著,肿瘤形态多不规则,境 界模糊不清 ,易累及肾盂,淋巴结和远处转移。
肾细胞癌的CT诊断
30HU
273HU
病例一 邱振金 男 38岁 发现左肾肿物1周
170HU 75HU
病例二 兰爱凤 女 29岁 发热1周
病例三 陈明宗 男 47岁 体检发现双肾囊肿3年,右腰酸 胀痛1月
6-28Hu
17-67Hu
病例四 陈金成 男 49 反复左腰部不适1月余,1周 前因剧烈运动后出现排肉眼血尿一次。
• 肾细胞癌约占全部肾恶性肿瘤的85%。
• 多为40岁以后,男女比例为3:1。
• 肿瘤多为散发。
• 部分肿瘤可为遗传性,其发病年龄较轻,
男女比例类似,且肿瘤常为多发。
临床症状
• 早期无特殊表现,常因体检或其他原因检查时 发现。 • 以往根据三联征(血尿、腰痛和腹部肿块)诊 断肾癌,此为晚期肾癌的表现,预后不良。 • 约1/3患者有肾癌的肾外表现,如发热、高血 压、血沉快、贫血、肝功能异常、免疫系统改 变、激素水平改变、尿多胺升高、血癌胚抗原 升高、精索静脉曲张等。
病理:高级别尿路上皮样癌伴肉瘤样变
三、复杂性肾囊肿
• 肾囊肿内含有血液、脓液、间隔、钙化等 ,分为
出血性囊肿、感染性囊肿、钙化性囊肿、分隔
病例五 张桂英 女 63 岁 右腰痛1天
26-48Hu
72-96Hu
71-101Hu

囊性肾透明细胞癌的CT诊断(附4例临床报告)

囊性肾透明细胞癌的CT诊断(附4例临床报告)

标 本 WT l几 何 均 数 2 9×1 1 6×1 一1 4× . 0 (. 0 .
1 cpe/ gR A, 示 对 于 缺 乏 分 子 标 志 监 测 0 )o isl N 显  ̄
hm tpi i poei r es J . MB ,0 12 19 e aoo t rgnt l [ ]E OJ20 ,0:87—10 . ec oc l 99
gn ( ee WT1 m A:mpi t nfrmoi r gh ma e ke a ) RN i l ai nti u nlu amis c o o on
造 血祖 细 胞 中 已经 得 到证 实 j 。本 研 究 结 果 显 示 1 正常人 外 周 血 中 没有 检 测 到 WT N 0个 1mR A。该
结 果与 Ioe等 研 究 结果 一致 。 nu
[ ] B e tl20 ,1 3 3—3 8 J . r Hama ,0 1 14:1 J o 1. [ ] Io eK,u i maH, gw e a. la e rgot 4 nu S g a O a a H,t 1 WT sanw pon sc y i
f rn ild a n ss e e t ig o i. Meh d C ma i g f au e f a e fCRC o f me u gc l n a h lg c l e e a ay e er — a to s T i gn e t r s o c s s o 4 C c n r d s r ia y a d p t oo i al w r n lz d r to i l y s e t ey Al p t n s wee e a n d b li c n a d e h n e n T. p ci l . l ai t v e r x mi e y p a n s a n n a c me tC R s l T e C au n c s fC eut s h T v e i y t RCC wa 5—2 . l o s1 85

腹部肿瘤影像学诊断-526-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腹部肿瘤影像学诊断-526-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526-腹部肿瘤影像学诊断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一)肾脏良恶性肿瘤CT及MRI影像学表现1、下列关于肾透明细胞癌的CT表现描述错误的是()A、软组织密度团块密度不匀B、边界清或边界不清C、进展期出现肾或腔静脉瘤栓D、实质期高强化[正确答案]E、进展期出现淋巴结转移2、根据多参数MRI总结,若MR影像出现T2低信号+肿瘤乏血管+渐进强化+OP 信号衰减,我们可以考虑该肾脏肿瘤为()A、乳头状肾细胞癌[正确答案]B、少脂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透明细胞癌D、集合管癌E、典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答案详见:3、根据肾细胞癌的组织学亚型分类,()的发生率最高A、乳头状肾细胞癌B、嫌色肾细胞癌C、透明细胞癌[正确答案]D、集合管癌E、肾髓质癌4、如果肾囊性病变的CT表现为囊内有少数细线样分隔,壁和分隔略有强化,根据Bosniak分类,此病变是()A、Ⅰ类B、Ⅱ类[正确答案]C、ⅡF类D、Ⅲ类E、Ⅳ类5、下列关于肾嗜酸性颗粒细胞腺瘤影像学表现描述错误的是()A、MR表现不一,无特异性B、界清C、强化不明显[正确答案]D、T1低信号E、T2高信号6、下列关于肾透明细胞癌的MR表现描述错误的是()A、T1低信号B、T2低信号[正确答案]C、增强皮质期强化明显高于其他亚型D、如果中央坏死,T1均匀低信号E、如果中央坏死,T2中/高信号7、下列关于肾嫌色细胞癌的MR表现描述错误的是()A、无明显特异性B、边界不清[正确答案]C、T2信号不一D、钙化比较常见,约有38%E、很少出现肾周浸润血管受累罕见8、如果肾囊性病变的CT表现为囊壁或分隔呈光滑或不规则增厚,并有确切强化,根据Bosniak分类,此病变是()A、Ⅰ类B、Ⅱ类C、ⅡF类D、Ⅲ类[正确答案]E、Ⅳ类9、下列关于肾乳头状癌的影像学表现描述错误的是()A、当肿瘤<3cm界清,信号均匀B、当肿瘤>4cm伴有出血、钙化、坏死,信号不均C、T2高信号[正确答案]D、乏血管,渐进期强化E、脂质比较少见10、肾透明细胞癌可能的细胞来源是()A、近曲小管上皮[正确答案]B、远曲小管上皮C、皮质集合管D、髓质集合管E、髓袢(二)胃肠道间质瘤临床与CT诊断1、食管GIST多发生于食管()A、上1/3B、上2/3C、中段D、下1/3[正确答案]E、全部位2、胃肠间质瘤的免疫组化检测通常为()或DOG-1表达阳性。

肾透明细胞癌的CT和MRI表现

肾透明细胞癌的CT和MRI表现

肾透明细胞癌的CT和MRI表现作者:蔡雅丽黄永础来源:《中外医疗》2012年第07期【摘要】目的分析肾透明细胞癌的螺旋CT和MRI表现,以提高术前正确诊断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肾透明细胞癌的螺旋CT和MRI表现,20例均行CT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

结果肾透明细胞癌20例,6例病灶直径<3cm,14例病灶直径≥3cm。

7例病灶突出于肾轮廓外,8例病灶表现为边界不清。

CT平扫病灶呈等或低密度,增强扫描均可见不同程度强化。

20例病灶MRI检查均有异常表现,与CT表现大致相符,能更加清晰显示出血、囊变及假包膜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结论 CT对于肾透明癌的发现率较高,MRI则能更好显示肿瘤内出血、囊变、假包膜,肾透明细胞癌的CT、MRI表现均有一定特征,两者结合有助于肾透明细胞癌的诊断,对于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肾透明细胞癌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中图分类号】 R73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2)03(a)-0181-02肾细胞癌又称肾癌,是来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腺癌,是最常见的肾脏恶性肿瘤,多发生于40岁以后,占成人肾脏恶性肿瘤的85%,男性为女性的3倍;肾癌亚型中大多数为肾透明细胞癌(clear renal cell carcinoma,CRCC),约占肾癌的70%~80%。

肾透明细胞癌中常有出血、坏死、囊变和钙化。

肿瘤生于肾实质内,恶性程度高,随着肿瘤逐渐增大浸润、压迫、破坏肾盂肾盏,向肾包膜外发展,肿瘤血行转移早,临床预后往往不佳。

本组收集了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肾透明细胞癌的CT、MRI表现,结合文献讨论分析其影像学表现,以期提高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例患者中男14例,女6例,年龄33~70岁,平均51岁;12例无明显临床症状及体征,8例因腰痛、血尿或腹部肿块就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6例患者 中 5例为双。肾均有病灶或一侧肾脏 多发 , 其余均为单发 ,均位于肾皮质 ,肿瘤大部分呈大 小不一 的 圆 形 或椭 圆形 ,和 相邻 肾 实质 分 界清 晰 ,有 假 包 膜 , 平扫时大多数呈软组织密度 ,增强后明显均匀或不均匀 强化 ,其 中 l6例可见坏死 、囊变,18例肿瘤 组织 中见 点状或斑片状钙化 ,4例累及肾周筋膜 ,2例侵犯肾盂 , 一 例 可 见 肾静 脉 癌 栓 ,3例 见肋 骨 及 椎 体转 移 。
综上所述 ,肾透 明细胞癌据有较典型 的 “快进快退 ” 的 CT 表现,部分可有出血、坏死 、囊变 、钙化等 ,因 此术前 绝大 多数就 可 以做 出 明确 诊断并进 行影像 学分 期 ,较 好 的帮 助 临床 制 订 治疗 方案 。 (E) 参 考 文献
【l】周康 荣,陈祖 望.体部 磁共振 成像 【M].上海 :上 海医 科大学 出版社,2000:9. 【2】卢光 明,许健,陈 君坤.CT读 片指 南【M】.南 京:江苏 科技 出版 社,2006:7.
细 胞癌病 人 中有 156例透 明细胞癌 ,发病 率为 79%,肿瘤 平均 直径为 3.5cm,肾透 明细胞 癌的共 同 CT表 现 :平 时呈均 匀或 不均匀高 低不等 混
杂密度 ,增强扫 描皮髓 质期肿 瘤呈 不均匀 明显强化 :结论 肾透 明细胞 癌 多为富血 供 ,有特 征性 CT表现 ,可与 其他亚 型肾细胞 癌相 鉴别 ;
图示 为 同一 病 人 :平 扫 右 肾 中上极 见一 团块 影 , 密 度不 均 ,突 出 于 肾轮 廓 外 ,增 强 后 动脉 期 明显 强化 。
图示为同一病人:平 扫位于 肾轮廓之外 ,内部密度 不均,内可见片状高密度影 ,动脉增强早期即开始强化 , 门脉 期退 出 。
3讨 论 3.1肾细胞癌的病理分型和预后 根据 2004年世界卫 生 组织分类 ,肾癌可分为透 明细胞癌、乳头状 肾细胞癌 、 嫌色细胞癌、集合管癌、多房囊性肾癌等共 10个亚型, 因各种亚型 肾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不同,如术前明确诊 断 ,对制订治疗方案有较大 的指导作用 。
关 键 词 : 体 层 摄 影 术 ; x 线 计 算 机 ; 肾 透 明 细 胞 癌
doi: 10.39690.issn.1672—2779.2010.23.152
文章编 号: 1672·2779 (2010)一23—0182-Ol
肾透 明细胞癌是最常见的肾细胞癌,约占。肾细胞癌的 66% ̄ 80%,其 次 为乳 头 状癌 和 嫌 色细 胞 癌 ,笔 者 收集 了 156例 肾透明细胞癌,现将其 CT表现作一报道,并与乳 头状癌和嫌色细胞癌及集合管癌等 CT表现作一对 比。 l资 料 与 方法 1.1 收集 资料 196例 肾癌 患者,其 中透 明细胞癌 156 例 ,乳头 状癌 25例 ,嫌色细胞癌 11例 ,透 明细胞癌 患 者 中 , 男 103例 女 53 例 ,年 龄 32 ̄ 68岁 ,平 均 53岁 。 l-2 检查方法 196例患者术前经螺旋 CT(GEprospeed II)扫 描 ,扫 描层 厚 5mm,间 隔 5mm,螺距 为 1,所 有 患者均经平扫、皮髓交接期和实质 期扫描 ,静脉 内团注 非离子型对 比剂优维显 ,于肘前静脉注射 ,剂量 1.5~ 2.0ml/kg,注 射 流 率 3.0ml/s。 2 结 果
◎ MED.C屦INEM ODERN现DBTA代NCE D远UCAT翟tON教OFC晨 第20810卷年第2132期月··总上第半10月3刊期
肾透 明细胞 癌 的 CT表现
顾 爱 玲 江 苏省 盐城 市射 阳县 中医 院 (224300)
摘要 :目的 探讨 肾透 明细胞癌 的 CT表 现及鉴 别诊 断;方法 回顾 分析经 手术病 理证 实的各 种亚型 肾细胞 癌的 CT表 现 :结 果 196例 肾
3.2 肾透 明细胞癌 的 CT 表现 绝大多数 肾透 明细胞癌 为 富血供,多位于 肾皮质 ,平扫体积较小者密度较均匀, 其 余 密 度 欠 均 匀 ,增 强 扫 描 皮髓 质 交 界 期 明显 强化 ,其 强化程度接近或超过邻近肾皮质 ,实质期退 出,呈 “快 进快退”的特 点。透 明细胞癌 内易发生出血 、坏死、囊 变 。影像学上透 明细胞癌又可分为 四期, I期 。肾癌位于 肾包膜内,边缘光整 ,如位 于肾包膜下。可呈局 限性隆 起; II期 肾癌浸润或穿越 肾包膜 ,边缘 常不规则,肿瘤 可浸润 肾周脂肪或肾上腺 ,但不累计肾周筋膜 ;Ⅲ期有 肾静脉和 (或 )腔静 脉癌栓及局部淋巴结转移 ;Ⅳ期突 破肾筋膜侵犯邻近脏器或发生远处转移 。 3.3 鉴别诊断 ①乳头状肾细胞癌 :其发病年龄 、男女 发 病 比例 以及 症状 和 体 征 与 透 明 细胞 癌 相 似 , 恶性 程 度 较低 ,血供较少 ,CT增强后成不均匀或均匀轻中度强化 , 由于血供少,此类肿瘤易发生出血 、坏死 、囊变等 。② 嫌 色 细 胞癌 :发 病 平 均 年 龄 为 60 岁 ,男 女 发病 率 大 致 相等无特殊 的症状和体征。肿瘤体积常较大,增强后肿 瘤强化不明显 ,内部密度 均匀 ,多无坏死和钙化 。③集 合管癌 :发病年龄相对年轻 ,平均 55岁,患者常有腹痛、 季肋部肿块和血尿 的表现 。CT表现 多种多样 ,主要因浸 润部位不 同而不同,可有坏死 、囊变、侵及 肾包膜及 肾 静脉癌栓等相应 CT表现 。④多房囊性 肾癌 :男女发病 率为 3:1,CT检查为多房囊性肿块 ,可见不均匀的间隔 增厚 ,部分可见囊壁或分隔钙化 ,增强后囊壁及分 隔可 见 强 化 ,其 发 展 缓 慢 ,预 后 较 好 。
(本文 校对 :强伯 新 收稿 日期 :201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