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在肺心病伴心力衰竭应用比较①
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资料

中文名称: 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英文名称: Dobutam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英文又名: Injectio Dobutamini Hydrochloridi药品介绍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
药理作用:本品为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主要兴奋β1肾上腺素受体,有轻微的α作用,大剂量时有β2的血管扩张作用,对心肌有正性肌力和较弱的正性频率作用,能激活腺苷环化酶,使ATP转化为c-AMP,促进钙离子进入心脏细胞膜,从而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
本品可与硝普普钠等血管扩张药联合使用。
本品静脉注入1-2分钟内起效,如缓慢滴注可延长到10分钟,一般静注后10分钟作用达高峰,t1/2约为2分钟,一般静注后10分钟作用达高峰。
T1/2约为2分钟。
适应症用于治疗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心肌收缩力衰弱的心衰,如冠心病引起的急性心肌梗塞泵衰竭,扩张型心肌病,风湿性瓣膜病引起的心衰,心脏直视手术后所致的低排血量综合征以及难治性心力衰竭等。
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可有心悸、恶心、头痛、胸痛、气短等。
剂量较大时偶有收缩压增加或心率增快。
注意事项:1.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患者禁用。
2.本品不能与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联合使用。
3.对房颤伴有室率增快患者,需先用洋地黄,再用本品治疗。
4.滴速超过每分钟每公斤体重10μg时,可能出现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5.本品在使用期间要持续观察心率、血压、心电图,根据病情调节合适剂量。
6.本品不得与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混合使用。
用法用量成人常用量:静脉滴注取本品,加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注射液中稀释后滴注,每分钟每公斤体重2.5-10μg。
:8088/datalib/2003/Leechdom/DL/DL-64456/多巴胺的药理作用特点和临床适应症是什么?2003年3月31日11:34[关键词] 多巴胺药理作用临床适应症健康网讯: 多巴胺(Dopamine)是去甲肾上腺素生物合成的前体。
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164• 临床研究 •用保乳手术与传统根治术相比,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与国内学者周剑等报道内容相近[7];保乳手术切口较小,术中出血量也相对较少,故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不仅可以达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可以有效保留乳房的外形,达到美观效果,对患者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心理等影响较小,增加了患者的自信,减少患者负面情绪的发生,有助于患者的心理健康,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 邓军,贾建光,高愿,等.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8,16(4):533-537.[2] J effe DB,Pérez M,Cole EF,et al.The Effects of Surgery Type andChemotherapy on Early-Stage Breast Cancer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Over 2-Year Follow-up[J].Ann Surg Oncol,2016,23(3):735-743.[3] 崔斌斌,吴增贵,王玉玲.保乳手术与根治性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并发症对比[J].中国现代医生,2018,56(9):42-45.[4] P yfer B,Chatterjee A,Chen L,et al.Early Postoperative Outcomesin Breast Conservation Surgery Versus Simple Mastectomy with Implant Reconstruction: A NSQIP Analysis of 11,645 Patients[J].Ann Surg Oncol,2016,23(1):92-98.[5] 张珊,曾繁余,唐巍,等.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对老年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对术后生活质量及美容效果的影响[J].实用癌症杂志,2016,31(1):124-127.[6] 吕夕东,郭榆江,潘瑶.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6,38(23): 3609-3611.[7] 周剑,易彤波,桑凯,等.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及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9):13-15.小儿肺炎属于儿科的常见疾病,该疾病若不及时干预,易导致患儿心肌收缩无力,最终导致患儿出现心力衰竭,严重威胁了患儿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1-2],因此,对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实施及时有效治疗尤为重要。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合应用治疗小儿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合应用治疗小儿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发布时间:2023-04-26T05:21:43.350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2月24期作者:谢俊明[导读]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合应用治疗小儿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谢俊明(宜宾市翠屏区白花镇中心卫生院;四川宜宾644602)摘要:目的 观察在小儿心力衰竭治疗中应用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的临床效果。
方法 以家属同意为前提,随机采集76例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来我院治疗心力衰竭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奇偶数法随机均匀分成参照组和观察组,参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参照组基础上应用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记录两组患儿心衰纠正时间与湿啰音消失时间,计算治疗有效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达94.73%,而参照组仅有73.68%,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P<0.05);观察组患者心力衰竭纠正时间与湿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P<0.05)。
结论 在治疗小儿心力衰竭时,联合使用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心衰恢复时间与湿啰音消失时间,临床应用价值极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小儿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心力衰竭在临床婴幼儿时期治疗中较为常见,属于心功能障碍疾病,患儿发病后会出现心动过速、尿少汗多、营养不良、分燥不安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容易出现呼吸功能障碍,产生湿性啰音、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严重威胁患儿生命,死亡风险极高,产生原因与心输出量无法满足机体正常运转有关【1】。
目前,临床治疗中常采用镇静、吸氧以及抗感染等方法进行救治,随着医药技术发展,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被广泛用于临床诊疗,本文将就此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采集76例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来我院治疗心力衰竭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奇偶数法随机均匀分成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参照组患者包括20例男孩和18例女孩,年龄在1~6岁之间,平均年龄(3.10±0.88)岁;观察组患儿包括19例男孩和19例女孩,年龄在0~6岁之间,平均年龄(3.05±0.79)岁,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基本一致(P>0.05),具有可比性。
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小儿心力衰竭37例临床观察

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小儿心力衰竭37例临床观察目的:观察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小儿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74例心力衰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
给予对照组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9.1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7.57%;观察组的啰音消失时间与心衰纠正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差均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小儿心力衰竭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小儿心力衰竭;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心力衰竭是婴幼儿期较为常见的危重病症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死率,是心输出量不能满足机体需要的一种心功能障碍疾病[1]。
近年来,小儿心力衰竭的死亡率呈上升趋势。
其临床表现为心动过速、烦躁不安、尿少多汗、营养不良,还伴有呼吸功能障碍,出现湿性啰音、呼吸困难、咳嗽等情况。
若不及时对心力衰竭的小儿患者采取治疗措施,不仅会影响其身体发育,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对生命构成威胁。
本研究中,笔者采用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对心力衰竭患儿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心力衰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
纳入标准:患儿发生气促、咳嗽、呛奶、咳痰、呕吐或者不同程度的发绀等症状;短期内肝脏快速增大且超出2cm;心率每分钟超过160次;呼吸每分钟超过60次;双肺听诊时伴有湿啰音。
对照组中男19例,女18例;年龄1个月至5岁,平均年龄(2.57±0.94)岁;包括5例败血症,1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4例溺水合并心力衰竭,18例感染性肺炎。
观察组中男20例,女17例;年龄1个月至5岁,平均年龄(2.68±0.77)岁;包括4例败血症,9例缺氧缺血性脑病,5例溺水合并心力衰竭,19例感染性肺炎。
多巴酚丁胺治疗心力衰竭疗效

多巴酚丁胺治疗心力衰竭疗效摘要】目的:观察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联合治疗充血性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难治性心衰住院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一组给予强心剂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联合治疗。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65.0%。
结论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合治酚妥拉明疗难治性心衰临床疗效佳,缩短了住院时间。
【关键词】心力衰竭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中图分类号】R9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5-0144-01我科在常规治疗充血性心衰的基础上,采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联合治疗难治性心衰,临床疗效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儿科2013年1月至2011年12月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90例,男40例,女50例;其中年龄生后11天~4岁。
病因:肺炎合并心力衰竭90例,其中先天性心脏病10例,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1例。
随机分成2组,两组治疗前症状、体征无差异。
治疗组45例,男18例,女29例;病程7—12天。
对照组45例,男20例,女25例;病程10-14天。
1.2方法:治疗组在常规使用利尿剂脱水,洋地黄制剂、使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治疗,对照组在常规使用洋地黄制剂、利尿剂及酚妥拉明扩血管药治疗。
药物剂量多巴胺20mg,多巴酚丁胺20mg入5%葡萄糖溶液50ml静脉滴注,微量输液泵持续泵入5毫升/小时,症状明显控制后,心率恢复到正常后停用,5d为1个疗程。
酚妥拉明0.3-0.5mg/kg,根据病情每6-8小时一次,由微量泵泵入。
在用药期间心电监护观察心率、血压等情况。
1.3疗效评定标准:显效:48h内心衰完全控制;有效:72h内心功能改善;无效:72h后心功能无改善。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硝酸甘油、多巴酚丁胺、川芎嗪应用在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硝酸甘油、多巴酚丁胺、川芎嗪应用在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王 健(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人民医院北院内二科,辽宁大连 116041)【摘要】目的 探究硝酸甘油、多巴酚丁胺、川芎嗪应用在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性治疗,研究组配合硝酸甘油、多巴酚丁胺、川芎嗪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为75.0%、93.8%,研究组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硝酸甘油、多巴酚丁胺、川芎嗪联合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关键词】硝酸甘油;多巴酚丁胺;川芎嗪;肺心病;心力衰竭;效果【中图分类号】R5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177.02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尤其是在近年来的发病率有了一定的上升,该疾病是以心脏扩大、心功能障碍、心律失常为基础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的发生,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极易导致患者死亡。
本研究为了进一步探究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将我院收治的64例该疾病患者纳入样本中,实施硝酸甘油、多巴酚丁胺、川芎嗪治疗,对其效果进行分析。
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5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临床该疾病诊断标准,通过单双号数字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
其中,对照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54~86岁,平均年龄(75.61±1.24)岁;研究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57~85岁,平均年龄(75.97±1.31)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多巴胺等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的疗效观察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多巴胺等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的疗效观察方瑞珍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11(030)004
【摘要】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联用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对慢性肺心病心表的疗效.方法:利用随机分组法对48例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分为银杏达莫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通过对临床症状改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辅以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多巴胺等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可提高疗效.
【总页数】1页(P90)
【作者】方瑞珍
【作者单位】乌兰察布市第二医院内科,01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5
【相关文献】
1.多巴胺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30例疗效观察 [J], 温艳芳
2.酚妥拉明、多巴胺联合滴注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疗效观察 [J], 戚彦娟
3.多巴胺、硝酸甘油联合硫酸镁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疗效观察 [J], 李文静;赵立强
4.酚妥拉明、多巴胺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的疗效观察 [J], 瞿运忠
5.硫酸镁、多巴胺与低分子肝素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40例疗效观察 [J], 冉崇良;邹进;张华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巴酚丁胺治疗收缩性心力衰竭并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对比分析

多巴酚丁胺治疗收缩性心力衰竭并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对比分析目的:探讨多巴酚丁胺治疗收缩性心力衰竭并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收缩性心力衰竭并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取充分抗心衰、利尿、扩管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多巴酚丁胺治疗。
结果:治疗组疗效总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率67.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也优于对照组。
结论:多巴酚丁胺具有加快心率作用,可纠正缓慢性心律失常,对收缩性心力衰竭并缓慢性心率失常疗效显著。
标签:多巴酚丁胺;收缩性心力衰竭;缓慢性心率失常引言收缩性心力衰竭又称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的严重阶段,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在采用洋地黄常规治疗时容易引起缓慢性心律失常,而多巴酚丁胺具有加快心律的作用,对治疗收缩性心理衰竭并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临床治疗经验,就多巴酚丁胺在治疗收缩性心力衰竭并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做进一步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住院部收治的收缩性心力衰竭并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58例。
其中男36例,女22 例,年龄43-78岁,中位数年龄65.6岁,病程6个月至10年不等。
病因为: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22例,冠心病16例,扩张型心肌病11例,风湿性心脏病9例。
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心功能分级及心电图等数据无显著差异。
1.2治疗方法对照组:常规给予充分抗心衰、利尿剂利尿以及扩血管,积极控制患者血压。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量化治疗。
具体方法如下:采用输液泵微量静脉推注,按患者体重20 mg/kg的剂量将多巴酚丁胺加入50ml 的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以3ml/h的速度静脉推注。
多巴酚丁胺剂量可根据患者耐受和心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调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在肺心病伴心力衰竭应
用比较①
作者:刘学广
来源:《中外医疗》2011年第21期
【摘要】 目的评价联合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肺心病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13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氧疗、抗感染、改善通气
功能,应用利尿剂、洋地黄等药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巴酚丁胺及多巴胺治疗。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4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
论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合治疗肺心病并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关键词】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肺心病心力衰竭
【中图分类号】 R9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1)07(c)-0117-01
自2004年至2010年对68例肺心病并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多巴酚丁胺
及多巴胺治疗,收到较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36例患者均符合我国肺心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肺心病4~30年,均有不同程度肺淤血
和(或)肺水肿症状(呼吸困难、咳喘、紫绀、肺部啰音),并有体循环淤血症状(少尿,水肿、颈静
脉怒张,肝肿大)[1]。将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2组,治疗组68例,男47例,女 21例,伴发高血压
病8例,冠心病35例,糖尿病6例,年龄49~78岁,平均年龄68.6岁;对照组68例,男45例,女23例,
伴发高血压病10例,冠心病32例,糖尿病5例,年龄47~81岁,平均年龄66.7岁;2组在年龄性别
及伴发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予吸氧,抗感染,改善通气,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适量利尿剂,洋地黄
及扩血管药物,酚妥拉明等药物(液体用流量输液器控制液速);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多巴
酚丁胺5μg/(kg·min),及多巴胺3μg/(kg·min),入5%葡萄糖中持续静点72h,然后以同样的剂量
应用4d(约8h/d),7d为1个疗程。
1.3疗效评价标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显效:呼吸困难、紫绀、水肿及颈静脉怒张消失,肺部干湿性罗音消失或明显减少,心功能较
前改善2级;有效:上述各部分有所好转或减轻,心功能较前改善1级;无效:以上各项无好转,心功
能较前无改善。
22组疗效对比,见表1
药物不良反应:治疗组有2例出现心悸加重,患者在治疗前HR在135次/min左右,予患者剂
量减半后好转。其中死亡6例,1例因急性心肌梗死亡,2例因心率失常死亡,1例因重症肺部感染
呼吸衰竭死亡,2例因合并肾功能衰竭死亡。
3讨论
肺心病是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等的慢性病引起的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
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肥大,严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肺心病并发左心功能不全
近年来逐渐被临床医生所认识,有文献报道主要病因为冠心病,主要机制如下:(1)缺氧,心肌供养
减少、(2)高碳酸血症、(3)支气管肺血管分流、(4)室间隔矛盾运动阻碍左室射血、(5)长期反
复的肺部感染及病毒感染,造成心肌进一步损害,常因感染加重或输液不当诱发心衰[1~2],故
纠正心衰要从控制感染,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着手,氧疗和改善通气使患者缺氧及二氧化碳
储留和酸中毒得到逐步纠正,在注意电解质紊乱的情况下,适当应用利尿剂,洋地黄及酚妥拉明等
药物,此基础上加多巴酚丁胺及多巴胺治疗收到较好效果。小剂量多巴胺:即用量2~
5μg/(kg·min)。主要是通过激动多巴胺受体起作用。对血管α受体及心脏β1受体作用不大。多
巴胺受体被激动的结果是使血管扩张,肾血流量增加尤其明显,肾小球滤过率增加,从而产生强大
的利尿作用。小剂量的多巴胺还能使总血管外周阻力降低,血压可轻度下降,小剂量多巴胺主要
有扩张血管作用,使总外周阻力降低,对心脏前、后负荷均有降低[3]。多巴酚丁胺:为β肾上
腺素受体激动药,主要兴奋β1肾上腺素受体,有轻微α作用,大剂量时有β2血管扩张作用,对心肌
有正性肌力和较弱的正性频率作用,能激活腺苷环化酶,使ATP转化为c-AMP,促进钙离子进入
心脏细胞膜,从而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持续多巴酚丁胺(2~
10μg/(kg·min)的突出作用是使心排血量增加。它可以使外周阻力和肺血管阻力降低,而心率和血
压变化很小。多巴酚丁胺的主要优点是正性肌力作用>正性频率作用,但由于它直接作用于窦
房结,并加速心脏冲动通过房室结的传导,因而对敏感病人能发生快速型心律失常,使房颤或其他
快速型心律失常病人对心率加快特别敏感。有2例患者心率加快,减量后好转[4]。联合用药
的好处,既增加了心脏输出量,又降低了外周血管阻力和心室充盈压力,这是任何药物在单独使用
时都无法达到的。联合用药时,患者心率和血压稍有变化或没有变化。本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联合应用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治疗,收到满意效果,具有安全可靠、疗程短、见效快的优点。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 邓伟吾.实用临床呼吸病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701.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 李亿冰.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治疗肺心病32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2007(5).
[4] 孙启华.硝酸甘油及多巴胺静滴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并呼吸衰竭40例[J].中华实用医
学,2005(10).
【收稿日期】 2011-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