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距离是一个人与最亲近的人相处的距离

合集下载

人际距离分类

人际距离分类

人际距离分类人际距离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交行为,不同的人和不同的关系可能会产生不同的人际距离。

在社交交往中,人际距离的积极运用可以维系关系的稳定与健康。

根据参与者之间的关系紧密程度以及行为特点,人际距离可以被分为亲近距离、友好距离和疏离距离三类。

亲近距离是指人与人之间关系非常密切,彼此之间存在着强烈的情感依恋。

这种距离一般出现在亲人、家人以及最亲密的朋友之间。

亲近的人际距离要求双方能够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能够相互倾诉心声,对彼此进行更多的关心、照顾和支持。

在这种距离下,人们通常会以正面的态度面对彼此,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需求,并且能够接受对方的批评和建议。

亲近距离所建立的关系更容易有持久性和稳定性,能够带给人们更多的快乐和安全感。

友好距离是人际关系中一种比较常见的距离类型,它介于亲近距离和疏离距离之间。

这种距离一般出现在朋友之间、同事之间以及一些熟悉度较高的人之间。

在友好距离下,人们更注重的是互相尊重、信任和理解。

彼此之间可以分享一些共同的兴趣爱好,相互帮助和支持,但并不像亲近距离那样彼此依赖和倾诉内心。

在友好距离下,人们通常会保持一定的个人隐私空间和独立性,注重与他人的交流和反馈,但并不会完全放下心防。

友好距离建立的关系多为短暂性和交往性质的,但能够给人们带来一定的社交满足感。

疏离距离是一种较为冷漠和疏远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这种距离一般出现在人与人之间关系不够亲近,甚至有些冲突和敌对的情况下。

在疏离距离下,人们通常会保持距离,不愿意与对方太过接触和交流。

彼此之间的沟通往往以表面化、礼貌性为主,缺乏真诚和亲近的情感。

在疏离距离中,人们可能会出现互不信任、对立、甚至敌对的行为。

疏离距离所建立的关系通常是不稳定和冲突性质的,会带给人们很长一段时间的不安和压力。

总的来说,人际距离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不同的人和不同的关系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距离类型。

亲近距离、友好距离和疏离距离分别代表了人际关系的亲密程度和行为特点。

哪种距离适合恋人 爱德华霍尔

哪种距离适合恋人 爱德华霍尔

哪种距离适合恋人爱德华霍尔爱德华霍尔介绍:霍尔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韦伯斯特格罗夫斯,曾任教于丹佛大学、科罗拉多大学、佛蒙特大学本宁顿学院、哈佛商学院、伊利诺理工、西北大学等美国著名院校。

其毕生研究的理念奠定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当时霍尔在军中服役,曾到过欧洲和菲律宾。

四中空间距离介绍:亲密距离(0~45cm)适合于夫妻关系及情侣之间;个人距离(45~120cm)存在于朋友、熟人、亲戚之间;社交距离(120~360cm)多用于洽谈业务和接待陌生客人时;公共距离(360cm~750cm)多用于非正式的聚会。

从这四种分法可以看出人类在不同的活动范围中,因关系的亲密程度而有着或保持不同的空间距离。

关系越远,亲密程度越小。

并且这个空间距离的大小还会受到文化背景、行业、环境、个性等的影响。

亲密距离是一个人与最亲近的人相处的距离,在0到45厘米之间。

陌生人进入这个领域时,会使人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排斥反应。

我们看到,在拥挤的公共汽车里,互不相识的人通常保持着僵直的身躯,尽量避免身体的接触,而夫妻、恋人、父母与孩子则会依偎在一起。

如果最亲近的人长期不能在亲密距离中相处,会导致情感缺失,甚至会在生理上出现不良反应。

一项对比试验表明,经常接受母亲抚摸的婴儿神经系统发育得快,比其他婴儿更活跃、体重增加的速度会比那些不受抚摸的婴儿快出47%。

因此专家们认为,亲密距离是人际交往中最为重要也最为敏感的距离,每个人都必须谨慎地把握这个距离。

个人距离的范围是45厘米到1米之间。

人们可以在这个范围内亲切交谈,又不致触犯对方的近身空间。

一般朋友和熟人在街上相遇,往往在这个距离内问候和交谈。

社交距离一般在1到3.5米之间。

其中1米到2米之间通常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处理私人事务的距离。

例如在银行取款时要输入密码,为了保护客户的机密,银行要求其他客户必须站在“一米线”之外。

2到3.5米是远一些的社交距离。

商务会谈通常是在这个距离内,相互之间除了语言交流,适当的目光接触也是不可少的,否则会被认为是不尊重对方。

人际交往中要知道的空间距离

人际交往中要知道的空间距离

人际交往中要知道的空间距离
人际交往中要知道的空间距离
人与人之间有着看不见但实际存在的界限,这就是个人领域的意识。

因此根据空间距离不同,也可以推断出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

一般说来,交际中的空间距离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1、亲密距离
亲密距离在45厘米以内,属于私下情境。

多用于情侣,也可以用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或知心朋友间。

两位成年男子一般不采用此距离,但两位女性知己间往往喜欢以这种距离交往。

亲密距离属于很敏感的领域,交往时要特别注意不能轻易采用这种距离。

2、私人距离
私人距离一般在45~ 120厘米之间,表现为伸手可以握到对方的手,但不易接触到对方身体,这一距离对讨论个人问题是很合适的,一般的`朋友交谈多采用这一距离。

3、社交距离
社交距离大约在120 ~360 厘米之间,属于礼节上较为正式的交往关系。

一般工作场合人们多采用这种距离交谈,在小型招待会上,与没有过多交往的人打招呼可采用此距离。

4、公共距离
公共距离指大于360厘米的空间距离,一般适用于演讲者与听众、彼此极为生硬的交谈及非正式的场合。

在商务活动中,根据其活动的对象和目的,选择和保持合适的距离是极为重要的。

下载全文
下载文档。

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

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

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关于礼仪的相关知识,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相关内容,欢迎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1、亲密距离0~0.5米为亲密距离。

这是恋人之间、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以及至爱亲朋之间的交往距离。

亲密距离又可分为近位和远位两种。

近位亲密距离在0~15米之间。

这是一个“亲密无间”的距离空间,在这个空间内,人们可以尽情地表现爱抚、安慰、保护等多种亲密情感。

在这个空间内,人们可以彼此肌肤相触,能直接感受到对方的体温和气息。

恋人之间极希望处于这样的空间,在这样的空间里,双方都会感到幸福和快慰。

远位亲密距离大约在15~50厘米之间。

这是一个可以肩并肩、手挽手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可以谈论私事,说悄悄话。

在公众场合,只有至爱亲朋才能进入亲密距离这一空间。

在大庭广众面前,除了客观上十分拥挤的场合以外,一般异性之间是绝不应进入这一空间的,否则就是对对方的不尊重。

即使因拥挤而被迫进入这一空间,也应尽量避免身体的任何部位触及对方,更不能将目光死盯在对方的身上。

2、社交距离0.5~1.5米为社交距离。

在这一距离,双方都把手伸直,还可能相互触及。

由于这一距离有较大开放性,亲密朋友、熟人可随意进入这一区域。

3、礼仪距离1.5~3米为礼仪距离,人们在这一距离时可以打招呼,如“刘总,好久不见”。

这是商业活动、国事活动等正式社交场合所采用的距离。

采用这一距离主要在于体现交往的正式性和庄重性。

在一些领导人、企业老板的办公室里,其办公桌的宽度在2米以上,设计这一宽度目的之一就在于领导者与下属谈话时可显示出距离与威严。

4、公共距离3米之外为公共距离,处于这一距离的双方只需要点头致意即可,如果大声喊话,是有失礼仪的。

拓展知识:握手礼仪握手礼是在一切交际场合最常使用、适应范围最广泛的见面致意礼节。

它表示致意、亲近、友好、寒暄、道别、祝贺、感谢、慰问等多种含义,从握手中,往往可以了解一个人的情绪和意向,还可以推断一个人的性格和感情。

人际交往中的四种空间距离

人际交往中的四种空间距离

人际交往中的四种空间距离
人与人之间有着看不见但实际存在的界限,这就是个人领域的意识。

因此根据空间距离不同,也可以推断出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

一般说来,交际中的空间距离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1 .亲密距离
亲密距离在45 厘米以内,属于私下情境。

多用于情侣,也可以用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或知心朋友间。

两位成年男子一般不采用此距离,但两位女性知己间往往喜欢以这种距离交往。

亲密距离属于很敏感的领域,交往时要特别注意不能轻易采用这种距离。

2 .私人距离
私人距离一般在45 ~120 厘米之间,表现为伸手可以握到对方的手,但不易接触到对方身体,这一距离对讨论个人问题是很合适的,一般的朋友交谈多采用这一距离。

3 .社交距离
社交距离大约在120 ~ 360 厘米之间,属于礼节上较为正式的交往关系。

一般工作场合人们多采用这种距离交谈,在小型招待会上,与没有过多交往的人打招呼可采用此距离。

4 .公共距离
公共距离指大于360 厘米的空间距离,一般适用于演讲者与听众、彼此极为生硬的交谈及非正式的场合。

在商务活动中,根据其活动的对象和目的,选择和保持合适的距离是极为重要的。

人际交往中的四种空间距离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常见的四种社交礼仪距离

常见的四种社交礼仪距离

四种常见的社交礼仪距离这里有四种常见的社交礼仪距离,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1.亲密距离0-0.5m是亲密距离。

这是恋人、夫妇、父母、孩子和爱人之间的距离。

亲密距离可以分为近距离和远距离。

近距离在0-15厘米之间。

这是一个“亲密”的距离空间,在这里人们可以充分表达各种亲密的感觉,如爱抚、舒适和保护。

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可以触摸对方的皮肤,直接感受对方的体温和呼吸。

恋人们非常希望在这样的空间里。

在这样的空间里,双方都会感到幸福和宽慰。

远距离亲密距离约为15-50厘米。

这是一个人们可以肩并肩、手牵手的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可以谈论私事,窃窃私语。

在公共场合,只有爱人才能进入亲密距离的空间。

在公众面前,除了客观拥挤的场合,异性永远不应该进入这个空间,否则就是对对方的不尊重。

即使由于拥挤而被迫进入这个空间,一个人也应该尽量避免身体的任何部分接触到另一个,更不用说保持眼睛盯着另一个了。

2.社交距离0.5-1.5m是社交距离。

在这个距离上,双方伸直手,可能会互相接触。

由于这段距离更开放,亲密的朋友和熟人可以随意进入这个地区。

3.礼仪距离1.5-3米是礼仪距离。

人们可以在这个距离打招呼,比如‘刘总,好久不见’。

这是正式社交场合中使用的距离,如商业活动和国家活动。

采用这种距离主要反映了沟通的正式性和严肃性。

在一些领导和企业主的办公室里,他们桌子的宽度超过两米。

设计这种宽度的目的之一是在领导者与下属交谈时显示距离和尊严。

4.公共距离3米远是公共距离,双方只需点头。

如果他们大声喊叫,那是不礼貌的。

以上是介绍给每个人的四种常见社交礼仪距离,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交往的距离

交往的距离

交往的距离
1.亲密距离
该距离分远近两种:其中近距离在15厘米以内,是人交往中最小的距离,彼此可以肌肤接触,耳鬓厮磨,以致相互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味和气息;其中远距离为15~44厘米之间,身体上的接触可表现为挽手臂和促膝谈心。

亲密距离往往只限于彼此十分熟悉、可以不拘小节、无话不谈的人。

对于陌生人以及异性,若随意闯入这一空间区域必定会引起对方的不快和反感,从而给交往播下失败的种子。

2.个人距离
这一距离中最近为46~47厘米,彼此正好相互握手,友好交谈。

其远距离在76~127厘米之间,有一臂之隔,双方已不能进行身体接触,前一区域适于和熟人交往,后一区域适宜和陌生人交往。

3.社会距离
近距为1.2~2.1米,一般出现在工作环境和社会聚会上。

远距离为2.1~3.7米,表现为一种更加正式的交往关系。

例如,国外有些大公司的董事长或总经理往往有张特大的办公桌,这样在与下属谈话时就能保持相当的距离,以显示出庄重性和正式性。

所以,社会距离已超出亲密或熟悉的人际关系,而是体现出一种社交性的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

4.公共距离
其近距离为3.7~7.6米,适合于不太正式的集会,比如推销人员在产品展销会上作推销讲演。

其远距离在7.6米以外。

这是一个能容纳一切人的“对外开放”的空间领域。

在这一领域里,交往的形式大多是作报告或讲演之类,由于人们离的太远,很难进行一般交谈。

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 常见的四种社交礼仪距离

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 常见的四种社交礼仪距离

人际交往的四个距离和四个常见的社交礼仪距离以下是对四种人际距离的总结,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人际交往的四个距离和四个常见的社交礼仪距离1.亲密距离0 ~ 0.5m是亲密距离。

这是恋人、夫妇、父母、孩子和爱人之间的距离。

亲密距离可以分为近距离和远距离。

近距离在0到15米之间。

这是一个“亲密”的距离空间,在这里人们可以充分表达各种亲密的感觉,如爱抚、舒适和保护。

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可以触摸对方的皮肤,直接感受对方的体温和呼吸。

恋人们非常希望在这样的空间里。

在这样的空间里,双方都会感到幸福和宽慰。

远距离亲密距离约为15~50厘米。

这是一个人们可以肩并肩、手牵手的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可以谈论私事,窃窃私语。

在公共场合,只有爱人才能进入亲密距离的空间。

在公众面前,除了客观拥挤的场合,异性永远不应该进入这个空间,否则就是对对方的不尊重。

即使由于拥挤而被迫进入这个空间,一个人也应该尽量避免身体的任何部分接触到另一个,更不用说保持眼睛盯着另一个了。

2.社交距离0.5 ~ 1.5m是社会距离。

在这个距离上,双方伸直手,可能会互相接触。

由于这段距离更开放,亲密的朋友和熟人可以随意进入这个地区。

3.礼仪距离1.5~3米是礼仪距离,人们可以在这个距离打招呼,比如‘刘主任,好久不见’。

这是正式社交场合中使用的距离,如商务活动和国家活动。

采用这种距离主要反映了沟通的正式性和严肃性。

在一些领导和企业主的办公室里,他们桌子的宽度超过两米。

设计这种宽度的目的之一是在领导者与下属交谈时显示距离和尊严。

4.公共距离3米远是公共距离,双方只需点头。

如果他们大声喊叫,那是不礼貌的。

握手礼仪握手是所有交流场合中最常用和最广泛使用的问候礼仪。

它表达问候、亲密、友谊、问候、告别、祝贺、感谢、同情和许多其他含义。

通过握手,人们可以经常了解自己的情绪和意图,也可以推断自己的性格和感受。

有时候握手比言语更情绪化。

(a)握手的场合欢迎客人时;当你被介绍给别人时;当他们久别重逢;在社交场合突然遇见熟人时;参观和离开时;送别客人时;当别人向自己祝贺并送礼物时;取悦他人;当别人自助时,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密距离是一个人与最亲近的人相处的距离,在0到45厘米之间。

陌生人进入这个领域时,会使人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排斥反应。

我们看到,在拥挤的公共汽车里,互不相识的人通常保持着僵直的身躯,尽量避免身体的接触,而夫妻、恋人、父母与孩子则会依偎在一起。

如果最亲近的人长期不能在亲密距离中相处,会导致情感缺失,甚至会在生理上出现不良反应。

一项对比试验表明,经常接受母亲抚摸的婴儿神经系统发育得快,比其他婴儿更活跃、体重增加的速度会比那些不受抚摸的婴儿快出47%。

因此专家们认为,亲密距离是人际交往中最为重要也最为敏感的距离,每个人都必须谨慎地把握这个距离。

个人距离的范围是45厘米到1米之间。

人们可以在这个范围内亲切交谈,又不致触犯对方的近身空间。

一般朋友和熟人在街上相遇,往往在这个距离内问候和交谈。

社交距离一般在1到3.5米之间。

其中1米到2米之间通常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处理私人事务的距离。

例如在银行取款时要输入密码,为了保护客户的机密,银行要求其他客户必须站在“一米线”之外。

2到3.5米是远一些的社交距离。

商务会谈通常是在这个距离内,相互之间除了语言交流,适当的目光接触也是不可少的,
否则会被认为是不尊重对方。

在屏幕上,电视节目主持人大多是中近景,这是为了缩短与观众的距离。

因为这个景别的视觉效果是主持人与观众的距离只有两米左右。

公众距离往往是公众集会时采用的距离。

一般在3.5米到7米左右。

超过这个距离人们就无法以正常的音量进行语言交流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