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例母婴床旁护理效果分析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在产科病房中应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带来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21年9月至2020年7月的初产妇4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产科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通过两组基本资料的分析了解护理效果。
结果:应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观察组产妇对于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高达86.95%,高出同期对照组65.21%(P<0.05),且观察组的产妇和家属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
结论:在产科中应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能够从全面的指导中提升产妇的新生儿知识掌握能力,也能提高产妇的满意度。
关键词:母婴床旁护理;产科护理;应用效果;分析研究前言: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人们生活质量提升的同时对护理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种要求下为了提升临床护理质量产科病房中也实施了母婴床旁护理模式。
该护理模式就是对产妇、围产期内产妇、新生儿等同时实施护理以及保健工作,并带领产妇及其家属对新生儿常见生理问题、处理措施、乳房护理方法、母乳喂养技巧等有关产妇和新生儿知识进行学习。
由于这种护理模式的使用能够有效的提升产妇的新生儿护理技能,所以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随机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7月在本院收治的产妇46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
对照组产妇年龄22~30岁,平均年龄(25.12±1.3)岁,入院周期35~38周,平均周期(37.44±2.6)。
观察组患者年龄21~31岁,平均龄在(26.5±3.6)岁,入院周期36~38周,平均周期(36.56±2.5)。
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的基本情况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有意义。
1.2 方法对照组的母婴产妇实施常规护理方式,工作内容是护理人员将新生儿送到护理处为其展开沐浴、抚触以及脐带消毒等工作,这些工作完成之后要在专门的治疗室对新生儿进行接种和对产妇实施集体健康教育知识讲解。
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分析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收治的120例母婴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床旁护理,对比两组产妇及家属对护理满意程度以及相关技巧的掌握。
结果:观察组产妇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达到97%,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
结论: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当中应用效果良好,可提升产妇自身的知识储备,提高产妇家属对于产妇及新生儿护理的满意程度可推广。
关键词:母婴床旁护理;产科护理;新生儿护理前言:新生儿护理需要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通常来说生产之后的产妇身体较为虚弱,采取婴儿集中护理的方法更有利于对产妇的照顾,但是临床当中我们发现,如果将母婴分离则影响综合护理的效果,因此为了追求良好和谐的护患关系,提升产妇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将母婴床旁护理。
坚信整体性建设能够体现以患者为主导为患者服务的综合理念,采取产科床旁母婴护理具有显著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收治的120例母婴,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人。
两组母婴在生产方式、生产周数、新生儿评分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为产妇及家属创造良好的护理环境,对新生儿基本在婴儿室完成护理,向产妇讲解喂养知识,并发放相关资料。
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开展母婴床旁护理。
母婴同时经过专门培训的护理人员会协助护理,对新生儿的所有干预均在产妇床旁完成,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的过程当中,注意与产妇和家属的沟通,为产妇本人制定良好的饮食摄入方式,指导产妇存在的一些错误喂养方式,并叮嘱产妇及新生儿做好卫生清洁工作。
及时开展知识宣传和教育,向产妇本人进行知识宣解,提醒产妇在新生儿护理方面的一些操作方式和操作事项。
例如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抚触,如何喂养,如何进行洗澡,如何保暖等一系列的措施,可邀请产妇一同对新生儿进行实际的护理,也可以边吃饭边讲解对存在的一些错误行为进行及时的纠正和指导。
产科家庭一体化病房母婴床旁护理效果分析

产科家庭一体化病房母婴床旁护理效果分析目的:母婴床旁护理中实施产科家庭一体化病房的临床效果。
方法:我院选择诊治的320例产妇,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的160例产妇实施传统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160例产妇实施产科家庭一体化,比较两组产妇对新生儿的护理技能、宣传教育掌握程度以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结果:通过对两组产妇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对新生儿的护理技能、宣传教育掌握程度以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好,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母婴床旁护理中实施产科家庭一体化会能够有效的提升产妇及其家属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提升健康宣传教育知识,得到更高的满意度,加快产妇恢复及新生儿健康生长,有助于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标签:产科家庭一体化;母婴床旁;护理效果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现今的医疗体系不再单纯救人治病,更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舒适度,让患者在愉快的治疗中得到康复。
随着产业发展的逐渐完善,医疗行业更加重视美誉度和信誉度,对护理学及医学之外的多个学科也综合掌握,进而提升了整个医疗行业的水平[1]。
当新生儿出生之后,虽然母婴同室,但是因多种原因忽略了对新生儿操作方法的教育,这就导致产妇自己护理新生儿时出现差错,对母婴的健康产生危险,而且还会给远方造成损害。
我院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诊治的320例产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我院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诊治的320例产妇,对照组的160例产妇中,年龄在24~31岁之间,平均为(27.2±3.4)岁;孕周在37~41周,平均为(39.8±2.1)周。
观察组的160例产妇中,年龄在23~32岁之间,平均为(26.7±2.1)岁;孕周在38~40周,平均为(39.6±2.2)周。
比较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等基本信息,未见明显差异,可以进行比较(P>0.05)。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中的效果评价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中的效果评价【摘要】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是一种注重家庭参与、强调连续性护理的新型护理模式。
本文对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中的效果进行评价。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述,分析了该模式在产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并总结了其优势和局限性。
探讨了影响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效果的因素。
结论部分对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中的效果进行总结,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研究表明,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中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该模式的实施策略和效果评价方法,以提升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关键词: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产科病房、效果评价、优势、局限性、因素、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母婴健康的重视以及产科医疗水平的提高,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中逐渐受到关注和应用。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是指通过将母亲和新生儿的床位相连或靠近,促进母婴之间的密切亲子关系和有效护理。
传统的产科病房中,母婴往往被分开独立护理,而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提出,为促进母婴亲子关系的建立提供了新思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母婴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通过改进护理模式,提高母婴护理质量和效果。
对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中的效果评价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通过对该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可以为产科医护人员提供指导,促进母婴健康的提升,提高产科护理服务的质量,符合现代医疗服务的需求。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中的效果,探讨其对产妇和新生儿的护理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提供依据。
通过对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旨在了解该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中的实际效果,总结其优势和局限性,并探讨影响其效果的因素,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本研究旨在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临床实践中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产科护理模式的不断创新和提升。
产科中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产妇及家属遵医行为的影响分析

产科中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产妇及家属遵医行为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产科中母婴床旁护理对产妇及家属遵医行为的影响。
方法:2013年1月—2016年1月,选取三年来在我院产科分娩的产妇共180例,按照分娩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取母婴床旁护理操作模式,对照组采取封闭式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模式对产妇及家属的影响。
结果:经过分组护理干预后两组满意度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实施干预后患者遵医行为和掌握育儿相关知识、技能等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床旁护理操作模式适应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能明显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而提高产妇及家属的遵医行为水平。
【关键词】产妇;母婴床旁护理;操作模式;工作满意度;遵医行为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Maternal and Child bedside Nursing Mode on the Compliance Behavior of the Mothers and Their Families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maternal and child bedside nursing care on the compliance behavior of mothers and theirfamilies.Methods:January 2013-January 2016,select three years to in obstetric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a total of 180 cases of maternal,delivery order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intervention group take maternal bedside nursing mode of operation,control group adopted closed nursing mode,nursing mode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regnant women and their family members.Results: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after two groups of satisfaction had improved was observed,but the satisfac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0.05);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rvention compliance behavior of patients with and master parenting related knowledge,skill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observed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ed the differences of the two group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bedside nursing operation mode to adapt to the change of modern nursing mode,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maternal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and then improve the level of maternal and family compliancebehavior.Key words:maternal;maternal and child bedside nursing;operating mode;job satisfaction;compliance behavior现代产科护理要求护理人员为孕产妇及其家属提供自我护理、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等方面的知识和具体措施,增强护理对象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1]。
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分析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分娩产妇7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发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母婴床旁护理。
比较2组不同护理方式对新生儿母乳喂养、新生儿睡眠质量、新生儿啼哭情况、产妇产后生理功能恢复的影响。
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24h睡眠总时长、夜间睡眠时间指标显著大于对照组,夜醒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啼哭频率、啼哭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恶露持续时间、月经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产妇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效果理想,可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量、护理质量及生活质量,改善其不良情绪,产妇护理技能掌握度明显提升。
关键词:母婴床旁护理;产科护理;应用效果引言母婴床旁护理是在产妇床边完成新生儿护理工作的一种护理方式,当前母婴床边护理主要项目为健康宣教、新生儿注射、疾病筛查、取足跟血等。
母婴床旁护理可对新生儿与产妇安全保证,是对医院人性化服务有效体现。
本研究旨在探讨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分娩产妇7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
对照组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7.82±3.26)岁;孕龄37~41周,平均孕龄(39.65±1.02)周。
观察组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7.69±3.24)岁;孕龄37~41周,平均孕龄(39.58±0.98)周。
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经产妇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具体如下:(1)床边护理。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中的效果评价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中的效果评价【摘要】摘要: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是一种重要的产科护理模式,旨在提高产妇和新生儿的护理质量。
本文通过对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定义、实施方式、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以及其优势和局限性进行评价分析,总结了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中的效果。
研究表明,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产妇和新生儿的护理质量,促进早期亲子关系的建立,但也存在着一些实施上的困难和局限性。
进一步的研究应该关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不同环境下的效果,探索如何进一步优化该模式,推广应用在更广泛的产科护理实践中。
推广母婴床旁护理模式需加强护士的培训和技能提高,以提升其在产科病房中的效果和实施水平。
【关键词】产科病房、母婴床旁护理、效果评价、产妇、新生儿、实施方式、影响、优势、局限性、总结、展望、推广、应用建议、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传统的产科病房护理模式中,产妇通常需要在分娩后隔离在病房内,新生儿则被送往婴儿室进行独立的护理。
这种模式虽然有其各自的便利之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产妇与新生儿分离后,不仅可能导致母子情感上的隔阂,还可能降低母乳喂养成功的几率,同时也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母婴床旁护理模式逐渐被引入到产科病房中。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通过将产妇和新生儿放在同一病房内,实现了母子双方在分娩后的密切接触和相互照料。
这种护理模式给予了产妇更多的自主权和支持,同时也有助于新生儿早期皮肤接触和母乳喂养的促进。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护理资源的分配和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需求等。
对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中的效果进行评价和探讨,对于提高产妇和新生儿的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评价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中的效果,了解其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以及优势和局限性。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旨在总结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中的实施情况,为医疗机构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以改善产妇和新生儿的护理质量并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
结果:观察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及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应用到产科病房中,提升了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提升了产妇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产科病房;满意度【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3-0264-0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医疗行业的关注力度逐渐提升,传统的医疗护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人们的就医需求。
相关的医学研究者,在产科病房护理中,提出了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该项护理模式将“以人为本”作为基本护理理念,倡导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母婴床旁作为一项新型的产科护理模式,对新生儿的一切护理工作均在病房内完成,为产妇及其家属与护理人员的沟通和交流提供了机会,实现了“一对一”的操作演示及母婴床旁护理知识宣传。
本文将2016年3月份至2017年6月份本院产科分娩的128例产妇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1.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选取2016年3月份至2017年6月份本院产科分娩产妇128例,采用随机分组形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产妇64例。
对照组,产妇年龄为22~35岁,平均年龄(28.5±2.3)岁,孕周为37~40周,平均孕周为(38.5±1.2)周。
观察组产妇年龄为23~36岁,平均年龄(29.5±1.4)岁,孕周为37~41周,平均孕周为(38.25±1.5)周。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在性别及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 考 文 献
[ ] 张东铭.盆底 肛门病学 [ .贵 阳:贵 阳科 技 出版社 , 0 0 1 M] 20 :
6 4. 6
行排 尿 。再 加上 术后 患者 卧床 , 境 的改 变 , 习惯 环 不 在病 床上 排尿 , 引起 会 阴部肌 肉紧张 , 响膀 胱 括约 影
床旁 护理 10例 , 0 现将 临床 效果 报告 如下 。
1 资料与 方法
励产 妇及 家属 参 与 新 生儿 护 理 , 受 为 人 父 母 的乐 感
趣, 树立带好新生儿的信心 , 床旁指导母乳喂养的姿 1 1 临床 资料 选 择 2 1 . 0 1年 1月 一6月 在我 院住 势 、 奶 的手 法 。新 生 儿 预 防 接 种 、 生 儿 疾 病 筛 挤 新 院分 娩 的产妇 10例 为 对 照 组 , 用 传 统 的封 闭式 查 、 0 采 听力筛 查及 其他 治疗 均在 母婴 床旁操 作 。 护理 ; 选择 2 1 0 1年 7月 ~1 2月住 院分娩 的产 妇 1 0 13 观察 指标 采 用 自行设计 的《 院产妇 满 意度 0 . 住 例为观察组 , 实行母婴床旁护理。两组产妇年龄 、 文 调查表》 健康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调查表》 和《 在产 化程 度 、 体状 况 、 身 孕产次 、 周次 、 宫 产率 差异 无 妇 出院前 进行 问卷 调查 。 孕 剖 统计 学意 义 ( P>0 0 ) .5 。 满 意度调 查表 中设 1 条 目, 1 条 目为总 0个 第 个 12 方法 对 照组 实行传 统 的封 闭式 护 理模 式 , . 新 的住 院满 意度 , 2~4条 目为 服 务 态 度 满 意 度 , 5~7 生儿集 中沐浴 、 泳 、 触 、 带 消 毒等 由 当班 护 士 为操 作 水 平 满 意 度 、 游 抚 脐 8~1 服 务 流 程 满 意 度 。每 0为
( 稿 日期 :0 2— 6— 8 收 21 0 2 )
【 护
理】
1 0例 母 婴 床 旁 护 理 效 果 分 析 0
刘丽琴 黄伶 智 ,
(. 1 湖南省荣军医院 , 湖南 长沙 4 0 1 2 中南大学湘雅二 医院) 10 9;.
【 摘要 】 目的: 为响应卫生部“ 优质护理服务” 号召, 比较母婴床旁护理与封闭式护理的效果, 探索患者满意的护理模式。方法 : 将
肌 的放松 和 收缩 , 而 导 致 了尿 潴 留 的发 生 。患 者 从 表现 为下 腹胀 满 疼 痛 , 绪 紧 张 , 躁 不 安 , 进 一 情 烦 又
[ ] 沈 曲,李峥 .术后尿潴 留的预 防及护理进 展[ ] 2 J .中华 护理杂
志 ,0 5, 0 ( ) : 2 . 20 4 3 2 3
到专设 的新 生 儿 沐 浴室 进 行 , 防接 种 和 新 生 儿 疾 预
病筛查 到 治疗 室 进行 , 而健 康 教 育 则 在 产 后 住 院 期 间 由护士将 产妇 及 家属集 中在 学 习室进 行 集 中讲 解 或放 录像 的方法 进行 。观 察组 由责 任 护士 利用 专 用
务” 的号召 , 我科 在 强 化 基 础 护理 的 同 时 , 化 基 础 母 婴床 旁 护理 车 对新 生 儿 沐 浴 、 泳 、 深 游 抚触 、 部 护 脐 护理 内涵 , 提升 独具 特色专 科 护理 的 同 时 , 行母 婴 理、 试 臀部护理、 更换尿布等均在母婴床旁操 作 , 并鼓
[ ] 戚仁铎. 3 诊断学 [ .第 四版. M] 北京 : 民卫生 出版社 ,9 9: 人 19
4 4.
步加 重 了尿道 括约 肌 的痉挛 , 使排 尿更 加 困难 。 术后 出现 尿滁 留 , 仅增 加患 者 的痛 苦 , 会加 不 也
重 患者 的思想 负 担 , 用 导 尿术 又会 增 加 感 染 的机 应
2 2年 1 01 0月
中 国 民康 医学
Me i a o r a fC i e e P o l  ̄He l d c lJ u lo h n s e p e n at h
Oc , 01 t2 2Leabharlann 第2卷 4上 半月
第 l 9期
Vo12 FHM No 9 .4 .1
减 骶管腔以阻滞骶脊神经而达到麻醉作用, 因骶管是 会 。为 了减 轻病 人 痛 苦 , 少 尿 潴 留等 并 发症 的发 硬 膜外 腔 的延续 , 主要 适 用 于 直 肠 肛 门会 阴部 手 生 , 应及早 进行 护理 干 预 。临床 护理 实验 证 明 , 故 就 我 明 术 。骶 管麻 醉后 脊 髓 排 尿 反 射 受 到 暂 时 的 阻 断 , 反 们 在 肛周疾 病 术后 4小 时 内进 行 护理 干 预措 施 , 取得 了较好 的 临床效果 。 射性 引起 尿道括 约肌 痉挛 , 致使 膀 胱过 度 膨胀 , 尿 显降 低 了尿潴 留 的发 生 , 逼
能提高患者 的满意度 , 促进患者掌握健 康知识 和母婴保健知识 的掌握 , 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模式。
【 关键词 】 母婴床旁护理; 母婴封闭式护理; 母婴同室; 护理模式护理效果
d i 1 .99 ji n 17 0 6 .0 2 1 .4 o: 03 6 /. s.6 2— 39 2 1.9 0 9 s
中图分类号 : R 7 . 1 4 3 7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7 0 6 (0 2 1 6 2— 39 2 1 )9—2 1 0 4 3— 2
母 婴床旁护理是指在母婴 同室内为围产 期产 妇、 儿、 婴 家庭提 供 个 性 化 临 床 支 持 和 服 务 , 大 限 最 度地 实现 以家庭 为 中心 式 护 理 , 足产 妇 、 儿 、 满 婴 家 庭 需要 j 。为 响 应 卫 生 部 “ 极 开 展 优 质 护 理 服 积
2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 0 观察组实行母婴床旁护理 , 对照组 实行传统 的封 闭式护理 , 通过满意度调查 表和健康知识与技 能掌握分 析表进行分析 比较。 结果 : 实施母 婴床旁 护理的病人满意度和健康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均高于封闭式护理 ( 0 0 ) P< .5 。结 论 : 母婴 床旁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