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第二节 质量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一章 第二节 质量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一章 第二节 质量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二节质量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物理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我们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重、难点:知道质量的基本属性;学会测量物体的质量。

课时安排:2课时器材:天平、砝码、钢尺、钢钉、铁块、铁锤等.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什么是质量以及质量的单位是什么?2、测量质量的工具是什么,学校实验室怎样测质量?3、怎样正确使用天平?二、课前展示1、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 _____ 组成的.2、目前商店和市场上常用的称量质量的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实验室和工厂化验室常用____________称物体的质量、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而质子和中子就是最精细的结构。

C、液态物质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

D、所有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体积都会变大。

4、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大还是变小?对此,小明和小强争论不休.你能用一个小实验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三、创设情景:“质量”一词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而且在不同的地方其含义也不同.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使我们明确物理学中“质量”的含义,以及天平的使用,在使用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五、展示汇报:1、与小组同学讨论、交流生活所见并完成下列内容:(1)物体与物质的区别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有这些东西叫做物体。

由物质组成的实物叫物体。

例如:________是物体,而_______是___________做的,_______则称之为物质。

九年级物理《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教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教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教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教案编写依据:《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一、教学目标:1. 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物质世界的相关概念和原理。

2. 提高学生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2.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3. 分子动理论4. 力的作用效果5. 浮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物质的基本概念,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分子动理论,力的作用效果,浮力。

2. 教学难点:物质的微观结构,分子动理论的运用,浮力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2. 通过实验、演示、讲解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物质世界的相关知识。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知识梳理:讲解物质的基本概念,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分子动理论,力的作用效果,浮力等知识点。

3. 课堂互动: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实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复习与巩固1. 通过课堂复习,使学生对物质世界的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2.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课堂练习1. 设计一系列关于物质世界知识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

2. 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 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点评,指出错误并提供正确的解题方法。

八、拓展与提高1. 引导学生进行物质世界知识的拓展学习,如介绍物质的微观结构、分子动理论的应用等。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物质世界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第1节宇宙和微观世界一、学习目标:1.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掌握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以及固态、液态、气态的分子组成特点。

3.培养动手能力和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方法,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和世界观。

二、重点难点: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及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重点。

探索微观世界的科学方法的形成过程是难点。

三、学习过程:(一)快乐自学1.宇宙有多大?自学教材P4——P7 面后思考下列问题:(1)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置身于________之中,是________中的一颗普遍的行星;(2)太阳系置身于________之中,太阳只是________中几千亿颗恒星中的一员;银河系只是数________个星系中的一个,一束光穿越银河系需要________光年。

2.宇宙的组成: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

物质处于不停的_______和________之中。

3.物质的组成、分子的结构(1)一粒糖,经过多次分割,甚至碾成粉末,颗粒越来越小,如果再分一次,颗粒将不再有甜味,那么这个颗粒叫糖的________,再一次的不再有甜味的颗粒叫________ 。

由此概括出:最小微粒叫分子。

总结:糖这种物质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 分子是保持_______________的最小微粒。

(2)物质是由________组成的。

分子又由______组成的。

原子是由处于中心的____ 和_______组成的。

研究发现,原子核是由更小的粒子________ 和________组成的。

(3)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的结构与 ________ 十分相似,它的中心是________。

在中心周围有运动的________ 。

4. 纳米科学技术是人类在认识和探索物质世界的微观结构的进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那么纳米技术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自主阅读教科书第7、8页有关“纳米科学技术”的内容,你能知道:“纳米”是一个___的单位,符号是______1 nm=____m。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学案(无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学案(无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目标】(1)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原子的结构。

(2)了解纳米科学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3)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4)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能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记住水的密度。

(5)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6)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

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一、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 150g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 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量:⑴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

⑵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⑥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⑶ 方法: A 、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 、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二、密度: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 变形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 3,常用单位g/cm 3。

这两个单位比较:g/cm 3单位大。

单位换算关系:1g/cm 3=103kg/m 31kg/m 3=10-3g/cm 3水的密度为1.0×103kg/m 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九年级物理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二、质量名师教案2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二、质量名师教案2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二、质量名师教案2 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3.学会测量物体的质量。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探究认识物体的质量是不随物体形状、状态、空间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天平的使用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质量的单位和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教学难点: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天平、1L水,多媒体设备。

托盘天平、砝码、塑料瓶、橡皮泥.板手,镊子
教学过程:。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一章 二、《质量》学案(无答案)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一章 二、《质量》学案(无答案)

11.2质量一、授课时数:1课时二、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并能正确地进行换算。

2、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不因为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改变。

3、了解常见的测量工具,学会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三、学习重难点重点:1、质量因为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改变2、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难点: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四、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物理学中把物体叫物体的质量,用字母m表示。

2、当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发生改变时,它的质量_______(变化,不变),这说明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

3、质量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符号:__________.常用的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换算关系是千进制:1 t=______kg 1 kg=_____ g 1 g=________mg,大头针质量约是8.0X10_5kg,=_________mg,鲸的质量是1.5X105kg=________t。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B.1kg铁比1kg棉花的质量大C.玻璃杯打碎后,形态发生了变化,但质量不变D.一杯水凝固成冰后体积变大,质量也变大5、请你根据如图所示的托盘天平的主要结构,填上合适的名称:6. 托盘天平使用前注意事项:(1)每个天平都有自己的_______,也就是它所能称的最大质量。

被测物体的质量_______(“能”或“不能”)超过称量。

(2)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_______,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3)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_______(“能”或“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托盘中。

7.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1)天平放在台上,游码放在标尺。

(2)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处。

九年级物理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二、质量名师教案1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二、质量名师教案1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二、质量名师教案1 人教
新课标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 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2)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3) 用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初步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而变化的物理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通过介绍杆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不因为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改变。

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教学准备】:
教师用:一块冰、一颗铁钉、一把教学用木制米尺,一块木板、一把铁锤、一桶水、托盘天平、砝码、金属块
学生用:学生用托盘天平、砝码、金属块
【教学过程】。

九年级物理《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教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教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物理《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教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第一章:物质的组成一、教学目标:1. 理解物质的定义和特性。

2. 掌握物质的分类及各种物质的性质。

3. 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定义和特性2. 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无机物和有机物3. 物质的微观结构:原子、分子、离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物质的定义、分类和微观结构。

难点:物质的微观结构。

四、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定义和特性。

2. 讲解:讲解物质的分类及各种物质的性质。

3. 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物质的微观结构。

第二章: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一、教学目标:1. 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概念。

2. 掌握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了解物质的变化类型及变化过程。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2. 物质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导电性、导热性等3. 物质的化学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4. 物质的变化类型: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物质的性质、变化类型及变化过程。

难点:物质的化学性质。

四、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演示、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来掌握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2. 讲解:讲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实践: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物质的变化过程。

4. 探究:分组讨论,分析物质变化的类型。

第三章:力的概念与作用一、教学目标:1. 理解力的概念和特性。

2. 掌握力的作用效果。

3. 了解力的计量单位及力的换算。

二、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和特性2. 力的作用效果:形变、运动状态改变3. 力的计量单位:牛顿(N)4. 力的换算:1N=1kg·m/s²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力的概念、特性及作用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质量
学习目标: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

初步理解质量的含义,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变化而变化的物理量,能区分“物体”和“物质”
2、对质量单位的大小有感性认识,培养其估测能力。

3、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知道怎样保护天平,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4、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协作精神。

自主学习:
1、质量:
⑴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的多少叫做质量。

用字母表示。

⑵质量的含义: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_____、____、______、等的变化而变化。

⑶单位: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______,符号是。

常用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换算关系:1t= kg , 1kg= g 1g= mg
2、质量的测量:
⑴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_________测量质量。

常见的天平有、。

⑵天平的结构:(见课本10页图11.2—2)
⑶天平的原理:天平的两臂相等,当两个盘中物体的相同时,天平就会平衡。

天平平衡后,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

3、天平的使用
天平在操作之前必须牢记的要求:
(1)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称量
(2)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

(3)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
使用方法:
(1)放:将天平放置在________上;
(2)拨: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上,
(3)调:调节横梁上的,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

(4)测:被测物体放在天平的盘,在盘加减砝码,放砝码时,按照由到的顺序。

最后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5)读数:物体的质量= + 。

衡练习2:
(1)托盘天平横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是
A.相当于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代替指针用来指示平
C.相当于在左盘中加小砝码 D.相当于在右盘中加小砝码
(2)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下图所示,其中的错误是:
①;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发现砝码已经磨损,则测量结果与真实值相比较( )
A.偏小 B.相等 C.偏大 D.无法确定
(4)在用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___________工作台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左右摆动幅度如图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把矿石放到天平左盘,当右盘中所加祛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再次平衡.则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__g.
(5)在实验室里测量物体质量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测液体的质量,需先测______的质量m1,再测的质量m2,
则液体的质量M=________ _。

②用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石块应放在盘中,当天平平衡时,另一盘中有50g砝码1个,20g砝码1个,10g砝码1个,5g砝码1个,游码的位置如下图所示,则此天平的分
度值是____,石块的质量为。

当堂达标
1、一杯水的的质量为1kg,结成冰以后,体积变大了,它的质量是。

“神舟“号飞船将一面质量为500g的国旗载入太空,在太空中,国旗的质量是。

2、某架天平上的游码刻度是0到1g,在横梁游码调整刻度上共有10个大格,每一大格中又有5个小格,和它配套的的砝码盒内有1g、2g、5g、10g、20g、20g、50g和100g的一组砝码,则这架天平所能称量物体质量的最大值是,最小值是。

3、一架天平的砝码由于使用不当,粘上了许多灰尘并且受潮了,利用它测量的物体质量比使用维护良好的天平测量的结果()
A、偏大
B、偏小
C、相同
D、通过正确的读数,结果会相同
4、小明同学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
验中,首先取来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
面上,发现如图10-2所示情况.
(1)他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
_____;
(2)天平调节平衡后,小明按图10-3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小华立即对小明说:“你操作时至少犯了两个错误”小华所说的两个错误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虚心地听取了小华的建议,重新进行操作.在称量过程中,又出现了如图10-2所示的情况,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天平再次平衡后,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10-4所示,那么小明所称量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_g.
试一试:1、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一物体的质量,将天平调节平衡后,估计这物体的质量约为50g,就把物体和砝码分别正确地放入盘中,发现指针明显地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那
么他应该()
A.减少砝码 B.增加砝码
C.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动D.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