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相关知识

合集下载

高考呼吸作用知识点

高考呼吸作用知识点

高考呼吸作用知识点呼吸作为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过程,在高考中是一个常见的考查点。

了解并掌握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点,对于高考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就高考呼吸作用的知识点进行介绍和总结,帮助考生们更好地应对高考。

一、呼吸作用的基本概念和过程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通过氧气的供应,与细胞内的营养物质进行氧化反应,从而产生能量、释放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方式。

1. 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是指在缺氧条件下,细胞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反应,产生能量、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它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糖酵解、酸性环境下的异路框中德系呼吸和正常呼吸。

2. 无氧呼吸无氧呼吸是指在缺乏氧气的条件下,细胞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反应,在不产生水的情况下释放能量,产生乳酸或酒精的过程。

二、高考重点考查的呼吸作用知识点1. 呼吸过程中的气体交换呼吸过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通过物质的扩散实现气体交换。

氧气进入体内通过呼吸道到达肺泡,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再通过血液运输到各个组织细胞。

而二氧化碳则相反,从细胞中释放出来,经血液运输到肺泡再被排出体外。

2. 呼吸调节机制人体的呼吸会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而进行调节,主要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神经调节分为主动和被动调节,主动调节由中枢神经系统控制,被动调节则是呼吸中枢对血氧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敏感性反应。

体液调节主要通过血液中的pH值和钙离子浓度来调节呼吸。

3. 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呼吸系统主要包括鼻腔、喉、气管、支气管和肺泡等组织和器官。

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将氧气输送到体内,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同时还具有过滤、加湿、调节温度和声音形成等作用。

4. 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呼吸系统常见的疾病有哮喘、支气管炎、肺结核等。

了解这些疾病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对于考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内容在高考中常常出现在相关的题目中。

三、高考解题技巧和注意事项1. 注意理解题目要求在高考中,关于呼吸作用的题目可能涉及到呼吸过程、气体交换、呼吸调节、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内容。

吸氧相关知识试题及答案

吸氧相关知识试题及答案

吸氧相关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动脉血中的氧分压大约是多少? A. 60-100 mmHg B. 100-140 mmHg C. 140-180 mmHg D. 180-220 mmHg 2. 吸氧治疗中,低流量吸氧的流量一般是多少? A. 1-2 L/min B. 2-4 L/min C. 4-6 L/min D. 6-8 L/min 3. 以下哪种情况不适合使用吸氧治疗? A.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B. 急性心肌梗死 C. 脑缺氧 D. 二氧化碳潴留 4. 吸氧时,氧气的浓度是如何计算的? A. 氧气流量(L/min)× 21% B. 氧气流量(L/min)× 100% C. 氧气流量(L/min)× 氧浓度(%) D. 氧气流量(L/min)÷ 21% 5. 吸氧时,湿化瓶的作用是什么? A. 增加氧气压力 B. 减少氧气流量 C. 增加氧气湿度 D. 过滤氧气中的杂质 6. 吸氧治疗中,高流量吸氧的流量一般是多少? A. 1-2 L/min B. 2-4 L/min C. 4-6 L/min D. 8 L/min 以上 7. 吸氧治疗时,以下哪种情况需要立即停止吸氧? A. 患者出现轻微头痛 B. 患者出现呼吸困难 C. 患者出现咳嗽 D. 患者出现恶心 8. 吸氧治疗时,以下哪种情况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氧饱和度? A. 患者正常活动 B. 患者休息 C. 患者进行体力劳动 D. 患者进行脑力劳动 9. 吸氧治疗中,以下哪种情况需要使用鼻导管吸氧? A. 患者需要高浓度氧气 B. 患者需要低浓度氧气 C. 患者需要长时间吸氧 D. 患者需要快速缓解缺氧症状 10. 吸氧治疗时,以下哪种情况需要使用面罩吸氧? A. 患者需要低浓度氧气 B. 患者需要高浓度氧气 C. 患者需要长时间吸氧 D. 患者需要快速缓解缺氧症状 答案: 1. B 2. A 3. D 4. C 5. C 6. D 7. B 8. C 9. B 10. 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吸氧治疗的目的包括以下哪些? A. 提高动脉血氧分压 B. 增加组织氧合 C. 减少二氧化碳潴留 D. 降低心率 2. 以下哪些情况需要吸氧治疗? A. 急性左心衰竭 B. 慢性右心衰竭 C. 急性呼吸衰竭 D. 慢性呼吸衰竭 3. 吸氧治疗的副作用可能包括以下哪些? A. 氧中毒 B. 呼吸道干燥 C. 肺水肿 D. 二氧化碳潴留 4.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吸氧的效果? A. 吸氧流量 B. 吸氧时间 C. 患者的呼吸频率 D. 患者的年龄 5. 吸氧治疗时,以下哪些情况需要调整吸氧流量? A. 患者出现头痛 B. 患者氧饱和度低于90% C. 患者氧饱和度高于95% D. 患者出现恶心 6. 吸氧治疗时,以下哪些情况需要使用储氧袋? A. 患者需要高浓度氧气 B. 患者需要低浓度氧气 C. 患者需要长时间吸氧 D. 患者需要快速缓解缺氧症状 7. 吸氧治疗时,以下哪些情况需要使用氧气面罩? A. 患者需要高浓度氧气 B. 患者需要低浓度氧气 C. 患者需要控制氧气流量 D. 患者需要快速缓解缺氧症状 8. 吸氧治疗时,以下哪些情况需要使用氧气帐篷? A. 患者需要高浓度氧气 B. 患者需要低浓度氧气 C. 患者需要控制氧气流量 D. 患者需要长时间吸氧 9. 吸氧治疗时,以下哪些情况需要使用氧气瓶? A. 患者需要高浓度氧气 B. 患者需要低浓度氧气 C. 患者需要长时间吸氧 D. 患者需要快速缓解缺氧症状 10. 吸氧治疗时,以下哪些情况需要使用氧气发生器? A. 患者需要高浓度氧气 B. 患者需要低浓度氧气 C. 患者需要长时间吸氧 D. 患者需要快速缓解缺氧症状 答案: 1. A, B 2. A, C, D 3. A, B, D 4. A, B, C 5. B, C 6. A, D 7. A, C 8. A, B 9. A, C 10. B, C 三、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吸氧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 2. 吸氧治疗会导致患者出现氧中毒。(错) 3. 吸氧治疗时,氧气流量越高越好。(错) 4. 吸氧治疗时,患者不需要监测氧饱和度。(错) 5. 吸氧治疗时,患者可以随意调节氧气流量。(错) 6. 吸氧治疗时,患者出现头痛应立即停止吸氧。(对) 7. 吸氧治疗时,患者出现恶心可以继续吸氧。(错) 8. 吸氧治疗时,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应立即停止吸氧。(对) 9. 吸氧治疗时,患者出现咳嗽可以继续吸氧。(错) 10. 吸氧治疗时,患者出现氧饱和度低于90%应立即增加氧气流量。(对)

吸氧相关知识试题及答案

吸氧相关知识试题及答案

吸氧相关知识试题及答案一、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吸氧的主要作用?()A. 提高血氧饱和度B. 改善组织细胞缺氧C. 促进血液循环D. 增强记忆力2. 吸氧过程中,以下哪个指标是判断吸氧效果的重要依据?()A. 心率B. 呼吸频率C. 血氧饱和度D. 血压3. 以下哪种疾病最适宜进行吸氧治疗?()A. 高血压B. 支气管哮喘C. 心肌梗死D. 糖尿病4. 在吸氧过程中,以下哪个措施能提高吸氧效果?()A. 增加吸氧时间B. 减少吸氧时间C. 增加吸氧流量D. 减少吸氧流量5. 以下哪个不是吸氧的副作用?()A. 肺部感染B. 氧中毒C. 高碳酸血症D. 胃肠道反应二、判断题6. 吸氧可以治疗所有疾病。

()A. 正确B. 错误7. 吸氧过程中,吸氧流量越大,效果越好。

()A. 正确B. 错误8. 吸氧过程中,患者可以随意中断吸氧。

()A. 正确B. 错误9. 吸氧可以代替药物治疗。

()A. 正确B. 错误10. 吸氧可以增强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A. 正确B. 错误三、简答题11. 简述吸氧的适应症。

12. 简述吸氧的禁忌症。

二、答案部分一、选择题1. D2. C3. B4. C5. A二、判断题6. B7. B8. B9. B10. A三、简答题11. 吸氧的适应症:(1)各种原因导致的低氧血症;(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3)急性呼吸衰竭;(4)高原病;(5)心脏疾病;(6)中毒;(7)烧伤;(8)神经系统疾病;(9)运动员训练。

12. 吸氧的禁忌症:(1)肺气肿;(2)气胸;(3)纵隔气肿;(4)急性肺水肿;(5)高血压危象;(6)严重心律失常;(7)活动性出血;(8)极度衰弱。

以下为补充内容,以满足900字以上字数要求:吸氧是一种治疗手段,通过增加患者吸入的氧气浓度,以提高血氧饱和度和组织细胞氧气供应,从而达到改善患者病情的目的。

吸氧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疾病的治疗,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高原病等。

护理知识点总结吸氧

护理知识点总结吸氧

护理知识点总结吸氧概述吸氧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操作,用于治疗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和疾病状态。

吸氧可以提高血氧含量,改善组织氧合作用,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是急救和临床护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吸氧的适应症、常用设备、操作要点、并发症防治、护理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适应症1.急性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流感等,患者常因氧合不足而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此时需要进行吸氧治疗。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由于患者肺功能受限,经常出现缺氧症状,需要定期吸氧治疗。

3.心源性呼吸困难:如心力衰竭、冠心病等患者,心功能不全导致肺循环淤血、肺水肿等,需要吸氧帮助呼吸。

4.外伤或手术后:如严重外伤、大手术、颅脑损伤等,患者常因呼吸困难、休克等症状而需要吸氧辅助治疗。

5.其他:高原缺氧、重金属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引起的缺氧症状,也需要吸氧治疗。

二、常用设备1.吸氧面罩:是一种常见的吸氧设备,通过面罩和橡皮管连接氧气瓶,适用于大部分病人。

2.鼻导管:适用于病情较轻,只需轻度吸氧的患者,能提供较为舒适的呼吸体验。

3.流量计:用于调节吸氧流量,通常以升/分钟为单位,根据患者病情和血氧饱和度来进行调节。

三、操作要点1.评估患者病情:在进行吸氧治疗前,护士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包括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2.选择合适的吸氧设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吸氧设备,确保患者能够正常进行吸氧治疗。

3.调节吸氧流量:根据医嘱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调节合适的吸氧流量,通常成人为2-4升/分钟,儿童为0.5-2升/分钟。

4.观察治疗效果:在吸氧治疗的过程中,护士需要不断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吸氧治疗的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辅助通气:部分严重患者可能需要辅助通气,此时护士需要及时进行插管或使用呼吸机等措施。

四、并发症防治1.干燥刺激:长时间吸氧容易导致患者鼻腔、口腔干燥,可以适当给患者喷溶液、温水湿润口腔和鼻腔。

受限空间知识点总结

受限空间知识点总结

受限空间知识点总结受限空间是指工作空间的大小、形状和进入/离开的限制对工作者的活动和健康产生可能有害的影响。

在受限空间中工作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这些环境通常存在氧气不足、有害气体积聚、可燃气体爆炸和缺乏足够的空间来工作等危险。

因此,工作者需要了解受限空间的相关知识以及安全工作的相关法规,以确保他们的安全。

在本文中,我们将总结受限空间的知识点,包括受限空间的定义、类型、危险、安全措施以及应急预案等内容。

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工作者可以加强对受限空间的认识,提高对受限空间的安全防范意识,从而降低在受限空间中工作所面临的危险。

一、受限空间的定义受限空间是指具有限制性质,并且进入、离开和进行工作时存在危险的空间。

这些空间通常包括但不限于地下室、管道、罐、储藏室、舱室、槽和其他封闭或半封闭的空间。

受限空间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 有限的出入口,通常只有一个或几个入口/出口;2. 有限的空间,工作者常常无法站立或自由移动;3. 存在氧气不足、有害气体、粉尘或蒸气等危险;二、受限空间的类型根据其用途和特点,受限空间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根据用途:包括污水管道、化学罐、风机舱室等;2. 根据结构和形状:包括坑、壕、坑槽、罐、管道、污水坑、舱室等;3. 根据危险性质:包括有毒气体、可燃气体、缺氧等;4. 根据施工需要:包括喷涂喷漆、清洗、焊接、切割等。

三、受限空间的危险在受限空间中进行工作时,工作者可能面临以下危险:1. 缺氧:由于受限空间的空气流通不畅,氧气含量可能低于安全标准;2. 有害气体:受限空间内可能积聚有害气体、粉尘或蒸气,对工作者的健康造成危害;3. 爆炸和火灾:受限空间内可能积聚可燃气体,一旦遇到明火或高温可能发生爆炸或火灾;4. 窒息和中毒:由于受限空间的环境条件不良,工作者可能会窒息或中毒;5. 潜在的机械危险:受限空间内可能存在旋转设备、移动机械、锐利的边缘等,对工作者的安全构成威胁。

相关专业知识:呼吸内科(三)

相关专业知识:呼吸内科(三)

相关专业知识:呼吸内科(三)1、单选下述不能作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依据的是()A.心尖搏动剑突下明显B.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C.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D.肝于肋下3cm触及E.右心室流出道内径≥30mm(江南博哥)正确答案:D2、单选局限性哮鸣音()A.支气管哮喘B.支气管扩张C.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D.支气管肺癌E.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正确答案:D3、单选男性,70岁。

发热,咳嗽3天就诊,痰呈砖红色果冻状。

体检右上肺实变体征。

X线胸片示右上大叶性肺炎,水平裂下坠。

其最可能的病原体是()A.肺炎克雷伯杆菌B.肺炎链球菌C.肺炎支原体D.大肠埃希菌E.肺吸虫正确答案:A4、单选女,70岁,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经强心利尿等综合治疗后心衰仍不能纠正。

下一步可采取的治疗措施是()A.应用血管扩张剂B.机械通气辅助呼吸C.增加强心、利尿药物用量D.高浓度吸氧E.应用糖皮质激素正确答案:A5、单选男性,44岁。

因高处坠落多发性骨折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骨折已经过处理,正接受人工气道和呼气末正压机械通气治疗。

为预防内源性下呼吸道感染,应采取的主要措施为()A.预防性应用广谱抗生素B.改气管插管为气管切开C.避免应用H2-受体阻滞剂以防止胃液pH升高,及使用选择性胃肠道脱污染D.防止呕吐E.提高患者免疫力如注射免疫球蛋白正确答案:C6、单选男性,18岁。

反复发作阵发性干咳2年,寒冷天气发作更频。

今天发作时频频干咳,呼气时可闻干啰音,肺功能FEV1/FVC%=60%,IgE水平增高。

该病原体耐药的主要机制为()A.PBP结构改变B.产生生物被膜C.膜通透性降低D.主动外排系统E.产AmpC酶正确答案:A7、单选哮喘发作时的并发症,下列哪项最常见().A.支气管扩张B.间质性肺炎C.气胸、肺不张D.肺纤维化E.胸膜肥厚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哮喘并发症包括气胸、纵隔气肿、肺不张。

长期发作和反复感染可并发慢支、支气管扩张、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

急性呼吸困难相关护理知识

急性呼吸困难相关护理知识

急性呼吸困难相关护理知识第一节呼吸困难的评估 (3)一、产生原因评估 (3)(一)病因 (3)(二)病史 (6)二、症状与体征评估 (7)(一)呼吸型式改变 (7)(二)主要症状 (7)(三)伴随症状 (9)(四)体征 (10)三、严重程度评估 (10)第二节呼吸困难的急救护理. (14)一、院前急救护理 (14)(一)救治原则 (14)(二)护理措施 (14)二、院内急救护理 (17)(一)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17)(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24)(三)哮喘 (26)(四)急性呼吸衰竭 (28)(五)气胸 (32)呼吸困难(dyspnea) 是患者“感到呼吸吃力”或“空气不够用”的一种主观痛苦感觉。

临床上轻症患者的表述为胸闷、气促,重症患者可出现用力呼吸、张口呼吸、耸肩呼吸、端坐呼吸及喘息,并伴随呼吸频率、节律及深度的变化,患者可同时伴有发绀等缺氧表现。

呼吸困难是常见的急症之一,很多疾病都会导致呼吸困难。

严重的呼吸困难如得不到紧急救治,可危及患者生命。

第一节呼吸困难的评估一、产生原因评估不同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其发病机制各异,但均可导致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引起呼吸困难。

评估呼吸困难产生的原因应从病因和病史两方面考虑。

(一)病因1.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急性肺栓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急性呼吸衰竭、自发性气胸等。

(1)急性肺栓塞(acute pu1monary embo1ism, APE) :是由于肺动脉的某一支被栓子堵塞而引起的严重并发症。

栓塞后严重血供障碍时肺组织可发生坏死,即称肺梗死。

由血栓引起的肺栓塞(pu1monary embo1ism, PE) 也称肺血栓栓塞症(pu1monary thromboembo1ism, PTE),70% ~ 95%是由于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i, DVT)脱落后随血循环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的。

原发部位以下肢深静脉血栓为主,其他如脂肪栓、空气栓、羊水、骨髓、寄生虫、胎盘滋养层、转移性癌、细菌栓、心脏赘生物等均可引起肺栓塞。

《氧气》 知识清单

《氧气》 知识清单

《氧气》知识清单一、氧气的基本性质氧气,化学式为 O₂,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它在空气中的含量约占 21%,是维持生命活动和许多化学反应所必需的物质。

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

在一定条件下,氧气可以被压缩成液态或固态。

液态氧呈淡蓝色,固态氧则是蓝色的雪花状。

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许多物质燃烧,这是它最为重要的化学性质之一。

例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会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会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二、氧气的制取方法1、实验室制取氧气(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2KMnO₄=加热= K₂MnO₄+ MnO₂+ O₂↑实验步骤: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用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点燃酒精灯加热,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时开始收集氧气,收集完毕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2KClO₃=加热,MnO₂= 2KCl + 3O₂↑实验步骤与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类似,但不需要在试管口放棉花。

(3)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2H₂O₂=MnO₂= 2H₂O + O₂↑实验装置相对简单,不需要加热,使用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添加过氧化氢溶液。

2、工业制取氧气工业上制取氧气通常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

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先将空气加压降温变成液态,然后再逐渐升温,使液态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等先后汽化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制取的氧气属于物理变化。

三、氧气的用途1、医疗急救在医疗领域,氧气被用于急救和治疗各种疾病,如呼吸困难、心肺功能不全等。

患者通过吸氧可以增加血液中的氧气含量,改善身体的缺氧状况。

2、工业生产在钢铁、化工等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氧气是重要的氧化剂。

例如,在炼钢过程中,通入氧气可以去除生铁中的杂质,提高钢的质量。

3、航空航天火箭发动机中需要大量的液氧作为氧化剂,以推动火箭飞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鄞州中心区高教园区学府路51号宁波市天一职业技术学院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是指氧含量与氧容量的百分比。

正常范围:95%~98%。

检查介绍:指血红蛋白被氧饱和的百分比,即血红蛋白的氧含量与氧结合量之比乘以100。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高压氧治疗。

降低:见于肺气肿等缺氧性肺疾病、循环性缺氧、组织性缺氧。

动脉血氧含量(CaO2):动脉血氧含量指每升动脉全血中含氧的mmol数或每分升动脉血含氧的ml数。

它是红细胞和血浆中含氧量的总和,包括HbO2中结合的氧和物理溶解氧两部分。

缺氧可分为几种类型?各型的血氧变化特点是什么?1.低张性缺氧:低张性缺氧(hypotonic hypoxia)指由Pa O2 明显降低并导致组织供氧不足导致组织供氧不足血氧变化的特点:①由于弥散入动脉血中的氧压力过低使PaO2降低,过低的PaO2可直接导致CaO2和SaO2降低;②如果Hb无质和量的异常变化,CO2max 正常③由于PaO2降低时,红细胞内2,3-DPG增多,故血SaO2 降低④低张性缺氧时,PaO2 和血SaO2 降低使CaO2降低;⑤动-静脉氧差减小或变化不大。

2. 血液性缺氧血液性缺氧(hemic hypoxia )指Hb 量或质的改变,使CaO2减少或同时伴有氧合Hb 结合的氧不易释出所引起的组织缺氧。

血氧变化的特点:贫血引起缺氧时,由于外呼吸功能正常,所以Pa O2 、SaO2 正常,但因Hb 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使氧容量降低导致CaO2减少。

CO中毒时,其血氧变化与贫血的变化基本是一致的。

但是CO2max在体外检测时可以是正常的,这因在体外用氧气对血样本进行了充分平衡,此时O2已完全竞争取代HbCO中的CO形成氧合Hb,所以血CO2max 可以是正常的。

血液性缺氧时,血液流经毛细血管时,因血中HbO2总量不足和PO2下降较快,使氧的弥散动力和速度也很快降低,故A-VdO2 低于正常。

Hb与O2 亲和力增加引起的血液性缺氧较特殊,其PaO2 正常;CaO2和SaO2 正常,由于Hb与O2亲和力较大,故结合的氧不易释放导致组织缺氧,所以PvO2升高;CvO2和SvO2升高,A-VdO2 小于正常。

3.循环性缺氧循环性缺氧(circulatory hypoxia )指组织血流量减少使组织氧供应减少所引起的缺氧,又称为低动力性缺氧(hypokinetic hypoxia )。

血氧变化的特点:单纯性循环障碍时,血氧容量正常;PaO2 正常、CaO2正常、SaO2 正常。

由于血流缓慢,血液流经毛细血管的时间延长,使单位容积血液弥散到组织氧量增加,CvO2 降低,所以A-Vd O2 血氧差也加大;但是单位时间内弥散到组织、细胞的氧量减少,还是引起组织缺氧。

局部性循环性缺氧时,血氧变化可以基本正常4. 组织性缺氧组织性缺氧(histogenous hypoxia )是指由于组织、细胞利用氧障碍所引起的缺氧。

血氧变化的特点组织性缺氧时,血氧容量正常,PaO2 、CaO2、SaO2 一般均正常。

由于组织细胞利用氧障碍(内呼吸障碍),所以PvO2、CvO2、SvO2增高,(A-V)dO2小于正常。

临床常见的缺氧多为混合性缺氧。

组织性缺氧(histogenoushypoxia)由组织细胞利用氧障碍所致,又称氧利用障碍性缺氧(dysoxidativehypoxia)。

(一)原因1.细胞中毒如氰化物、硫化物、鱼藤酮等和某些药物使用过量可引起组织中毒性缺氧(histotoxichypoxia),最典型的是氰化物中毒。

各种氰化物如HCN、KCN、NaCN、NH4CN 可由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进入体内,迅速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三价铁结合为氰化高铁细胞色素氧化酶,中断呼吸链,组织用氧障碍。

0.06gHCN即可使人死亡。

硫化氢、砷化物和甲醇等中毒也是通过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而抑制细胞的氧化过程。

鱼藤酮和巴比妥等可抑制电子从NADH向CoQ传递;抗霉菌素A和苯乙双胍等可抑制电子从细胞色素b向细胞色素c的传递,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均可阻断呼吸链,引起中毒性缺氧。

2.细胞损伤如大量放射线照射、细菌毒素作用等可损伤线粒体,引起氧的利用障碍。

吸入高压氧(氧分压超过半个大气压)可能通过氧自由基生成过多而损伤线粒体;组织供氧严重不足,使细胞线粒体氧分压低于1mmHg时,也可抑制线粒体呼吸功能,甚至使其结构破坏,从而导致氧的利用障碍。

3.呼吸酶合成障碍如硫胺素为丙酮酸脱氢酶的辅酶成分,尼克酰胺组成的NAD+及NADP+和核黄素组成的黄素辅酶,均为许多氧化还原酶的辅酶,这些维生素的严重缺乏可能导致氧的利用障碍。

(二)血氧变化的特点组织性缺氧时动脉血氧分压、氧饱和度和氧含量一般均正常。

由于内呼吸障碍使组织不能充分利用氧,故静脉血氧含量和氧分压较高,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小于正常。

由于组织利用氧障碍,毛细血管中氧合Hb的量高于正常,患者皮肤、粘膜常呈鲜红色或玫瑰红色。

临床所见的缺氧常为混合性缺氧。

例如感染性休克时主要是循环性缺氧,内毒素还可引起组织利用氧的功能障碍而发生组织性缺氧,并发休克肺时可有呼吸性(低张性)缺氧。

血液性缺氧(Hemic Anoxia)病因简述血液性缺氧是指由于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或性质发生改变,致血液携带的氧减少,血氧含量降低,或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释出所引起的缺氧。

由于以物理状态溶解在血液内的氧不受血红蛋白的影响,这型缺氧的PaO2正常,属于等张性低氧血症(isotonic hypoxemia)。

原因1、贫血(anemia)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单位容积血液内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减少,虽然PaO2和氧饱和度正常,但氧容量降低,氧含量随之减少。

虽然由血红蛋白携带的氧减少,但由于单位容积的红细胞数减少,血液粘度降低,血流加快,运输氧的能力提高(单位时间内血液给组织运输的氧量以血细胞压积为30%时最高),一般当贫血使血细胞压积低于20%,才会引起组织对氧供给不足。

2、高铁血红蛋白血症(methemoglobinemia)血红蛋白的二价铁,在氧化剂的作用下,可氧化成三价铁,形成高铁血红蛋白(methemoglobin,HbFe3+OH),也称变性血红蛋白或羟化血红蛋白。

高铁血红蛋白的三价铁因与羟基牢固结合而丧失携带氧的能力,加上血红蛋白分子的四个二价铁中有一部分氧化为三价铁后还能使剩余的Fe2+与氧的亲和力增高,导致氧离曲线左移,使组织缺氧。

生理情况下,血液中不断形成极少量的高铁血红蛋白,又不断地被液中的还原剂如NADH,抗坏血酸,还原型谷胱甘肽等还原为二价铁的血红蛋白,使正常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占血红蛋白的1.7%以下。

当亚硝酸盐、过氯酸盐、磺胺等氧化剂中毒时,如使血中高铁血红蛋白含量增加至20~50%,就可出现头疼、衰弱、昏迷、呼吸困难和心动过速等症状。

较常见的是食用大量含硝酸盐的腌菜后,经肠道细菌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吸收后形成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称为“肠源性发绀”(enterogenous cyanosis)。

3、碳氧血红蛋白血症(carboxyemoglobinemia)碳氧血红蛋白血症是由于CO中毒引起的,CO与Hb的亲和力为O2与Hb亲和力的218倍(37℃),Hb与CO结合后就不能与O2结合。

另一方面,CO还能抑制红细胞内糖酵解,使其2,3-DPG生成减少,氧离曲线左移,HbO2中的氧不易释出,从而加重组织缺氧,血液HbCO含量达到Hb总量的10~20%,就可引起轻度缺氧;当吸入气中有0.1%的CO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可能有50%为HbCO,则可发生极为严重的缺氧。

循环性缺氧(Circulatory Anoxia)原因简述循环性缺氧是指由于血液循环障碍,供给组织的血液减少而引起的缺氧,又称低血流性缺氧(hypokinetic anoxia)。

循环性缺氧可以是局部的(如血管狭窄或阻塞);也可以是全身性的(如心力衰竭、休克)。

由于动脉狭窄或阻塞,致动脉血灌流不足而引起的缺氧,又称缺血性缺氧(ischemic anoxia);由于静脉血回流受阻,血流缓慢,微循环淤血,导致动脉血灌流减少而引起的缺氧,称淤血性缺氧(stagnant anoxia)。

原因1、血管的狭窄或阻塞可见于血管的栓塞、受压、血管的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或脉管炎与血栓形成等。

2、心力衰竭由于心输出量减少和静脉血回流受阻,而引起组织淤血和缺氧。

3、休克由于微循环缺血、淤血和微血栓的形成,动脉血灌流急剧减少,而引起缺氧。

氧解离曲线氧解离曲线或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是表示血液PO2与Hb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

该曲线既表示在不同PO2下O2与Hb的解离情况,同样也反映在不同PO2时O2与Hb的结合情况。

根据氧解离曲线的S型变化趋势和功能意义,可将曲线分为三段。

(1)氧解离曲线的上段:上段(右段)相当于PO2在60~100mmHg(8.O~13.3kPa)之间时的Hb氧饱和度,可认为它是反映Hb与O2结合的部分。

这段曲线的特点是比较平坦,表明在这个范围内PO2的变化对Hb氧饱和度或血液氧含量影响不大。

(2)氧解离曲线的中段:氧解离曲线的中段较陡,相当于PO2在40~60mmHg (5.3~8.0kPa)之间的Hb氧饱和度,是反映HbO2释放O2的部分。

PO2为40mmHg时,相当于混合静脉血的PO2,Hb氧饱和度约75%,血氧含量约14.4ml/100ml(血液),即每100ml血液流经组织时释放5ml O2.(3)氧解离曲线的下段:氧解离曲线的下段(左段)相当于PO2在15~40mmHg (2.0~5.3kPa)之间时的Hb氧饱和度。

在组织活动加强时,组织中的PO2可降至15mmHg,HbO2进一步解离,Hb氧饱和度降至更低水平,血氧含量仅约4.4ml/100ml(血液)。

可见该段曲线也可反映血液中O2的储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