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国嘉德(香港)工艺收藏品拍卖总成交额达2.9亿港币
《2013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

2014年8月,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出版发行《2013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
该报告是文化部文化市场司自2010年之后第五次发布关于我国艺术品市场年度发展情况的官方权威报告。
该报告由文化部文化市场司主编,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市场研究中心(CAFA/AMRC)提供学术支持。
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艺术品市场的整体成交较2012年有所回升,市场交易总额为2003亿元,同比增长12%。
2013 年,国内画廊、艺术经纪、艺术博览会、拍卖市场、艺术品出口、艺术品网上交易的原创艺术品交易额为1003亿元,同比增长5%。
2013年,我国画廊、艺术经纪、艺术博览会一级市场的交易额为475亿元,同比增长3%;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交额为438亿元,与2012年基本持平;艺术品出口额为60亿元,同比增长76% ;艺术品网上交易额为30亿元,同比增长67% ;此外,现当代原创工艺美术品(工艺画、陶瓷、玉器、珠宝首饰、家具、织锦、刺绣、编织、地毯、壁毯、漆器、金属等)的交易额为800 亿元,同比增长23% ;艺术授权品、艺术复制品、艺术衍生品的交易额为 200亿元,同比增长11%。
2013年,国内艺术品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
尽管画廊、艺术经纪和艺术博览会以及艺术品拍卖的增长在2013年较为温和,但得益于艺术品出口、艺术品网上交易、现当代原创工艺美术品、艺术授权品、复制品、艺术衍生品的交易额较大幅度的增长对整体市场行情的回升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2013年,画廊市场受经济不景气影响的经营困境已有明显好转。
据中央美术学院国家艺术与文化政策研究所2013 年对全国各省市画廊的调研,中国内地共有336 6 余家专业画廊,这些画廊所在的都是人口在百万以上的城市。
这些专业的画廊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的数量较少。
一个地区画廊市场的规模与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画廊的经营方式也出现了新变化,除了线下的实体经营之外,很多画廊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进行品牌宣传和营销,同时也借助互联网在线上交易艺术品,带动艺术品网上交易的活跃。
佳士得香港2011年秋拍分析

佳士得香港2011年秋拍分析作者:洛奇来源:《收藏/拍卖》 2012年第1期文:洛奇今年上半年五月份,我在参加完香港苏富比春季大拍、特别是尤伦斯专场回来之后,曾撰写了一篇文章(见《收藏·拍卖》2011 年07 期),内容说的是在未来艺术品交易市场之中唱主角的将不再是传统的玩家、藏家,而是“金元”,也就说,大资本、大资金的投入让传统的玩家、藏家受到挤压而不断地被边缘化。
艺术品市场成为现代商业模式博弈的战场,艺术品将不再与纯艺术有关,也不再与每个个体人的喜爱与否有关,与传统的艺术品市场模式也已经脱离了关系,一切的行为都是商业博弈的结果。
“金元”正式成为未来艺术品市场的主角。
但是到了下半年,风云突变!苏富比上半年春季大拍成交总额达到29.3 亿,下半年则为26.3 亿,下降了近12%,而佳士得春季成交总额为30.5 亿,下半年则只有23.4 亿,下降了近35%。
于此同时,国内的拍卖市场反应也是一致的,据来自中国国家艺术与文化政策研究所的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秋拍尚未完全结束,因此数据会有少许出入),中国拍卖行业最集中的城市北京一地,与春季火爆的拍卖行情相比,秋季各大拍场的统计数据下降40%之多,这样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先来看看本届佳士得秋季大拍具体各场的成交情况:来自拍卖现场的具体情况又是怎样的呢?由于受人之托,需要评估13 件拍品,我这次是11 月27 日就去看预展并出席现场竞拍。
这次佳士得秋季大拍有三个印象:第一印象是:高端拍品评估超价,中低端拍品估价被压低。
这个现象其背后的原因很明显,拍卖方及其背后的委托方仍然对去年及今年上半年来自大陆买家的疯狂抱有深刻印象及深深的期望,因此高端拍品价格设置就是针对中国大陆大量的投机资金的,而这恰恰是一个误判,因此这一部分的结果不容乐观。
中低端拍品估价的设置是针对传统专业买家的,因此这部分应该有不错的表现。
30日瓷器杂件正式开拍,结果正如我所预计。
探访苏富比模式

探访苏富比模式作者:暂无来源:《新财富》 2014年第9期苏富比至今270年的发展历程,几乎等于全球艺术品市场的演变进程。
中国艺术品市场在经历了近20年的快速发展之后,现有的拍卖行运营模式已然遇到了瓶颈。
随着艺术品市场国际化的日趋加强,海外大行的成熟发展模式,将为本土艺术品市场带来新的服务标准和交易理念,并引领中国拍卖行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过去十余年间,全球艺术品市场交易额实现了近190%的惊人成长率。
艺术品市场通常由一级市场(艺术品零售市场)、二级市场(艺术品拍卖市场)和艺术品博览会构成。
一级市场主要包括画廊和文物商店,二级市场主要包括艺术品拍卖行,博览会为一级和二级市场之间的纽带。
但目前作为挖掘艺术品潜在价值的一级市场却被市场“边缘化”,2008年有数据称中国5000 多家的画廊中,只有30%盈利。
那么在经历了近几年艺术品市场数倍爆发式增长后,画廊的走势又是如何呢? 根据北京画廊协会的调查,2012 年剩下的1500余家画廊中,处于盈利状态的大约仅有7%。
另一厢,二级市场的拍卖行不但主营业务出现井喷式的多元化发展,甚至跨界发展起了一级市场的业务。
2013 年全球艺术品拍卖成交额近200亿美元,刷新了艺术品拍卖成交金额的历史最高纪录。
1993年5月,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成立,国内首家以经营中国文物艺术品为主的综合性拍卖公司诞生。
2005年7月,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成立。
作为中国本土拍卖行的领头羊,保利、嘉德近年也逐渐迈入国际化发展。
2011年5月,中国嘉德成立中国嘉德(香港)国际拍卖公司,2012年秋在香港举办首场拍卖会,随后其陆续举行了多场拍卖会,总成交额介于2.9 亿-5.1 亿港元之间,平均成交率超过80%。
2012年10月,保利香港拍卖行成立,并于同年在香港举办首场拍卖会。
2013年保利更进一步,打包文化产业并于2014年3月6日成功在香港上市。
不过,同海外成熟大行相比,中国的拍卖行无论是业务收入还是发展模式都还只能算是刚起步。
拍卖行业中艺术品的估价与售价

拍卖行业中艺术品的估价与售价最近两年来,每次大型的艺术品拍卖都会产生媒体竞相报道拍场明星。
最常见的原因是成交品的天价,比如说去年中国嘉德3.08亿(含12%佣金)成交的王羲之平安帖,伦敦某小拍卖行以4300万英镑,加上佣金折合人民币约5.5亿天价成交,超过估价40倍成交的乾隆粉彩“吉庆有余”转心瓶。
而在刚刚结束的纽约苏富比春拍里,又有一件以一千八百万美金的落槌价的瓷器夺得该场成交的高价冠军,成为大小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只是这次的高价更具有戏剧色彩。
这件拍品以估价八百美元起拍,成交价格则是一千八百万,相差竟然达两万多倍!被行家讥之为“世纪大笑话”。
人们不禁要问,拍卖行的估价和成交价到底是什么关系?到底是估的离谱还是买的离谱?且让我从头说起。
一般来说,拍卖行的估价是根据同类艺术品以往成交价格的平均数形成的。
在图录上,它呈现为一个估价幅度,比如说一件乾隆官窑器,标价为八十万至一百二十万美金,八十万称之为低估价,一百二十万称之为高估价,这是指专家认为根据以往的成交记录,这件作品的落槌价应当落在八十至一百二十万的价格区间。
这种估价称之为指导性的估价,是拍卖行估价实践中最基本的方式。
我们会发现大部分拍卖中,约有百分之五十的作品会在高低估价的区间内成交。
但是在第二天佳士得纽约赛克勒专场的藏品专拍中,一百件艺术品的估价却远远低于国内的市场价,引得国内藏家蜂拥而至,成交价格则是估价的两倍半,许多拍品都以估价的三五倍成交。
这是因为塞克勒的拍卖是塞克勒遗存的信托拍卖,信托执行人对拍卖行的低估价并不斤斤计较。
况且塞克勒的藏品已陆续在佳士得拍过多次,每次都以低标高卖的结果博得皆大欢喜的结局。
这种以低标的策略来吸引买家,进而达到可能的高卖的结果,我们称之为策略性的估价。
指导性估价和策略性估价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我们说指导性估价是基础是标准,而策略性估价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最经典的估价模式。
这是因为拍卖行的估价为了吸引尽可能多的竞标人,通过竞价机制而形成高价成交,因此参与的人越多,气氛越热络,则形成高价的可能性就越大。
这些年拍卖行的拍出的身价过亿的天价瓷器

这些年拍卖行的拍出的身价过亿的天价瓷器全民收藏等你加入旗下论坛,数百万藏友交流交易。
古玩论坛—全国总站古玩论坛—同城分站请回复“古玩”进入1 精致小巧的锦鸡图双耳瓶原为乾隆皇帝的赏玩物御制珐琅彩双耳瓶拍出全球最高价据新华社报导称一件有近280年历史的文物珍品——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双耳瓶,2005年10月以1.15亿港元的高价拍卖成交,从而从海外回流到中国人的手中。
这个拍卖成交价格在刷新全球清代瓷器最高拍卖价的同时,也打破了亚洲地区单件艺术品拍卖的最高成交价纪录。
全球著名拍卖机构苏富比前天在香港举行秋季单件专品拍卖,其中一件清朝乾隆皇帝御制的“乾隆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以8500万港元起价,最终以1.1548亿港元成交。
这个精致小巧的锦鸡图双耳瓶,原为乾隆皇帝的赏玩物。
花瓶身高16厘米,造工精细,瓷胎洁白细腻,瓶身上用珐琅彩画有“花石锦鸡图”,色彩绚丽。
瓶底有《乾隆年制》的落款,背面题有“古月轩”的诗句。
这件珍稀文物由紫禁城流落海外多年后,于1975年首次出现在英国拍卖台上,并被买家以当年的高价16000英镑投得,后几经辗转,直至此次拍卖才被中国人买下。
苏富比中国艺术部的沈恩文表示,目前同类题材的花瓶全世界不超过5件,而且这些花瓶虽构图相近,但器形各异。
此次拍卖的花瓶在画法上融合了中西文化风格,市场上亦非常罕见,是清瓷花瓶中的极上佳品。
他说,30多年来,出现在拍卖会上类似古月轩花瓶仅3件,这次拍卖的双耳花瓶便是其中之一。
目前世上已知仅存的另一个大小与形状与之相若的珐琅彩花瓶,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投得这件珍品的香港古董商人翟健民表示,30年前在英国的拍卖会上初见这个双耳花瓶就难以忘怀,多年来,从未停止过找寻花瓶的下落,此次投得花瓶非常兴奋。
翟健民表示,这次是代一位内地买家竞投,但他不愿透露买家的身份2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纹大罐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德举行的“中国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艺品”拍卖会上,一件元代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拍出1400万英镑,加佣金后为1568.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2.3亿,创下了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卖纪录,也因此在国内外收藏界引起了强烈的震动这件瓷瓶已经被保存了好几个世纪,是由中国瓷器收藏家冯·赫默特上尉20世纪初在中国得到的。
视野

视野作者:暂无来源:《收藏/拍卖》 2014年第2期佳士得2013亚洲拍卖斩获近10亿美元最近,佳士得公布2013 年亚洲区全年拍卖共取得近10亿美元的成交总额,比2012 年增长30%,其中,佳士得中国内地首场拍卖成交总额达1.54 亿人民币(2500 万美元);香港佳士得2013 年秋季拍卖会总成交额38.2 亿港元(4.96 亿美元),2013 年全年拍卖总和9.47 亿美元,创下佳士得亚洲区拍卖纪录;佳士得印度首场拍卖总成交额达1540 万美元。
苏富比2013全年亚洲拍卖增长达50%苏富比宣布了2013 年全年亚洲拍卖增长总额达到了50%,其中在香港举行的为期五天的秋季拍卖会,总成交额高达41.96 亿港元(5.38 亿美元),创出国际艺术企业在亚洲历来最高总成交纪录。
12 月1 日于北京举办落户中国后的首场重要拍卖,现代中国艺术大师赵无极作于1958 年之《抽象》以8968万元拍出,刷新赵无极作品世界拍卖纪录。
纽约苏富比在9 月举行的“亚洲艺术周”总成交额达7407 万美元。
苏富比主席及行政总裁鲁博维(Bill Ruprecht) 表示:“2013 年对苏富比以至整个拍卖市场来说都是精彩非凡的一年。
我们拍卖总成交全年增长达19%,其出色表现一再体现苏富比于市场中各重要板块之领导地位。
”2013年拍卖价格最高艺术品Top 10近日,由art net 总结了2013 年全球拍卖价格最高的10件艺术品名单,这些纪录基本是在纽约产生,而安迪·沃霍尔虽然没能摘得冠军,但是却占据了榜单的两个名额,继续成为拍卖场上的“金字招牌”。
1.424亿美元弗朗西斯· 培根《卢西安· 弗洛伊德肖像画习作》(Three Studies of Lucian Freud)2013 年11 月,纽约佳士得1.054亿美元安迪· 沃霍尔《银色车祸( 双重灾难)》(Silver Car Crash [Double Disaster])2013 年11 月,纽约苏富比5840万美元杰夫· 昆斯《气球狗( 橙色)》(Balloon Dog [Orange])2013 年11 月,纽约佳士得5830万美元杰克逊· 波洛克《第19 号》(Number 19)2013 年5 月,纽约佳士得5720万美元安迪· 沃霍尔《可口可乐(3)》(Coca-Cola [3])2013 年11 月,纽约佳士得5610万美元罗伊· 利希滕斯坦《戴花帽的女人》(Woman with Flowered Hat)2013 年5 月,纽约佳士得5000万美元阿尔伯托· 贾柯梅蒂《细长头像》(Grande tête mince [Grande tête de Diego])2013 年11 月,纽约苏富比4880万美元让- 米歇尔· 巴斯奎特《瘾君子》(Dustheads)2013 年5 月,纽约佳士得4600万美元马克· 罗斯科《无题第11 号》(No.11 [Untitled])2013 年11 月,纽约佳士得4600万美元诺曼· 洛克威尔《祈祷》(Saying Grace)2013 年12 月,纽约苏富比毕沙罗失于纳粹之作将被拍卖法国印象派大师卡米耶·毕沙罗创作的油画作品《蒙马特大道,春晓》(Boulevard Montmartre, Matinée de Printemps)遗失已久。
香港秋拍稳健开局,内地拍行站稳脚跟

香港秋拍稳健开局,内地拍行站稳脚跟作者:雨葭来源:《收藏/拍卖》 2018年第11期国庆期间,香港苏富比、嘉德香港、保利香港等多个拍行相继在香港开槌,这也意味着2018年秋拍大戏正式拉开大幕。
从上个月纽约亚洲艺术周持续以来的艺术品市场低迷,让人一度担心本季度香港拍卖。
因为香港历来是整个东亚乃至整个亚洲的艺术中心,香港的各级拍卖,也往往引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走势。
面对不景气的市场环境和藏家口味的变化,今季香港秋拍成绩可圈可点。
香港苏富比36.4亿港元的总成交额可谓打赢了这场“艰难的战役”,而内地拍卖行经过几年香港市场的深耕,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有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内地拍行已经逐渐在香港市场站稳脚跟,但要扎根香港市场仍需打造国际化的品牌影响力。
亿元拍品不代表市场回暖香港秋拍开拍前,一件件重量级标的陆续浮出水面。
从第一件乾隆洋彩透雕夹层玲珑尊,到乾隆御制珐琅彩虞美人题诗盌,再到赵无极十米巨制的爆出,仅仅是预估成交价就足以燃爆媒体。
而低迷的艺术市场能否有资金接盘,也一跃成为媒体讨论的焦点。
毫无疑问今季香港拍卖,苏富比赚足了眼球,总成交额高达36.4 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5%,诞生4 件超过亿元成交的拍品。
分别是5.1 亿港元成交的赵无极三联《1985 年6 月至10 月》,并刷新三项拍卖纪录:赵无极世界拍卖纪录、亚洲油画世界拍卖纪录和香港拍卖史上最高成交画作;第二件是清乾隆御制珐琅彩虞美人题诗盌以1.69 亿港元成交;第三件是乾隆洋彩透雕夹层玲珑尊经过场内激烈竞争最终以1.49 亿港元成交,超越拍前估价三倍;第四件是1.08亿港元成交的艳彩蓝色钻石配钻石戒指。
而另一家国际拍卖行巨头佳士得似乎也不甘示弱,早在6 月就有消息放出佳士得香港已经从日本征集到《木石图》,而苏轼的超高知名度和4.5 亿港元的估价都让《木石图》成为舆论的焦点。
在当下并不算明朗的市场环境下,重量级拍品的释出的确对提振国内艺术市场有一定作用。
中国嘉德·盘点2013

出版物刊名: 中国经贸
页码: 20-21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1期
主题词: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秋季拍卖会;盘点;成交额;中国书画;中国油画;古籍善本;
工艺品
摘要:日前,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对外公布2013年业绩,中国嘉德(含香港)全年各场拍卖会中,包括中国书画、瓷器家具工艺品、中国油画及雕塑、古籍善本、邮品钱币以及名表珠宝翡翠门类,共成交25123件拍品,总成交额达65.46亿元人民币,较去年51.62亿的成交额增长26.8%。
其中,中国嘉德(香港)2013春季及秋季拍卖会共成交853件拍品,成交额为8.05亿港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2013中国嘉德(香港)工艺收藏品拍卖总成交额达2.9亿港币
瓷库中国讯:4月5日,中国嘉德(香港)结束了为其两天的2013年春季拍卖。
两天拍卖于港岛香格里拉大酒店进行,共取得2.9亿港币/ 37,74万美元成交额,超过拍前估价的五成。
4月4日的《香港水墨》及《中国书画四海集珍》呈献了300余件中国水墨画作品及25件香港水墨画作。
重点藏品包括张大千的《乙巳泼彩》,经过超过20口叫价后由电话委托竞投的香港买家投得,以2702万港币/ 3,481,300美元成交。
同场还有中国现代国画大师如吴湖帆、张大千、任颐和黄胄等的水墨画扛鼎之作,专场成交额达161,644,00港币/ 20,821,240美元。
中国嘉德首次于香港拍卖的“香港水墨”专场,包括20位香港艺术家如刘国松、吕寿琨、靳埭强及陈福善等的作品,共拍得5,900,000港币/ 761,401美元。
4月5日的《观华——明清古典家具精品》和《洪氏珍藏明清古典家具集萃》,呈献了一系列明末清初的黄花梨家具经典藏品,包括洪氏家族所收藏的五件珍品,两个专场合共拍得83,180,650港币/ 10,713,330 美元。
中国嘉德的第二天拍卖亦包括首次在香港推出的《观古——瓷器工艺品》,汇集80余件古代精品,呈献了从商朝(公元前17到11世纪之间)到现代中国的各式瓷器。
专场总成交额达42,320,000港币/ 5,451,396美元。
中国嘉德董事总裁王雁南表示:“我们很高兴再次来到香港举行第二次的拍卖。
是次拍卖竞投气氛相当热烈,我们亦欣喜见到来自世界各地—特别是来自其他亚洲地区的新旧买家踊跃参与。
本季的中国书画类别拍卖成绩尤为突出,再一次为中国嘉德在香港的长远发展定下稳固的基础。
我们期待继续于下一场秋季拍卖为广大藏家呈献不同种类、最高质素的中国艺术品。
本地首场的香港水墨专拍及相关讲座获得相当正面响应,令人满意的拍卖结果亦彰显买家对此类别日益渐浓的兴趣,我们对于能够参与支持这些杰出的当代艺术家感到相当兴奋。
”
中国嘉德2013年春季拍卖即将于5月10至15日在北京举行,预展于5月7日起举行。
(编辑:杨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