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斯特朗的经济周期理论介绍

合集下载

阿姆斯特朗的经济周期理论(转载)

阿姆斯特朗的经济周期理论(转载)

阿姆斯特朗的经济周期理论(转载)阿姆斯特朗的经济周期理论介绍,及对香港与大陆理财投资的借鉴意义第一章马丁•阿姆斯特朗的经济信心模型与投资者如何把握市场节奏我发现马丁•阿姆斯特朗(Martin Armstrong)在中国并不被很多人知道。

我准备写点东西,介绍他的Pi经济周期理论与预测。

主要谈经济,去掉他提到的一些“P民不宜”的内容。

我认为,马丁•阿姆斯特朗(Martin Armstrong)是继俄国的康德拉季耶夫,和出生于奥地利,长期执教于哈佛大学的约瑟夫•熊彼特以后的又一位经济周期理论大师。

与前两位不同的是,马丁•阿姆斯特朗更注重研究如何用周期理论来指导投资赚钱,以及在大跌浪中保护自己。

更不同的是,马丁•阿姆斯特朗不喜欢读大学,觉得大学太无聊,他喜欢花大量时间在纽约,英国,欧洲的图书馆里翻阅历史资料。

下图是70年代末,马丁•阿姆斯特朗根据“经济信心模型”得出的预测。

具体地说,根据这个模型,全球经济在2007年2月27日到达顶峰,2011年6月13日左右到达谷底。

2015年10月1日再次登顶。

这些是主升主跌浪,是大趋势。

对比现实,现在我们知道2007年2月美国房地产指数见顶,日本股市2月26日见顶(跟预测只差一天)。

2007年2月27日全球股市临时暴跌,其实是一种全球经济见顶的信号。

当然我们知道美国股市和中国股市要到2007年10月才见顶,其中中国股市从2月27日到10月的涨幅还很大。

根据马丁•阿姆斯特朗(Martin Armstrong)的模型,顶部底部都是指总体经济,并不特指股市。

1989年12月13日, 全球经济到达大顶峰。

(1989年12月29日本股市见顶)。

1994年4月1日,全球经济见底。

(墨西哥金融危机)1998年7月20日,全球经济再次到达顶峰。

1998年7月从香港股市楼市逃跑还来得及,8月就不行了,香港股市楼市在1998年8月被索罗斯等对冲基金做空,恒生指数16820点被叫做索罗斯大顶,没有索罗斯,香港经济就能幸免于难吗?2003年香港房价跌到1993年水平,人口800万的香港,财富总损失达2.2万亿港币。

第七章__经济周期理论

第七章__经济周期理论

第七章经济周期理论1825年,英国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的第一次生产过剩性经济危机,以后每隔10年左右就有一次这样的危机,面对危机时期生产锐减、物价暴跌、社会动荡、人心不安的状况,人们将这种危机称为“恐慌”或其他令人生畏的名称。

同时,也有一些经济学家冷静地分析这种现象。

就在大多数经济学家仍把危机作为一种孤立的现象时,法国一位原来行医的学者C·朱格拉提出,危机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现象,而是经济中周期性波动中的一个阶段。

从那时以来,经济周期就成为宏观经济学的主题之一。

现代宏观经济理论把经济周期作为以国民收人为中心的经济活动的短期周期性波动。

经济周期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动态化。

本章介绍经济学家对经济中周期性波动这种现象的解释。

第一节经济周期的基本知识一、经济周期的含义什么是经济周期?经济学家给经济周期下了这样一个定义:“经济活动水平的一种波动(通常以国民收入来代表),它形成一种规律性模式,即先是经济活动的扩展,随后是收缩,接着是进一步扩张。

这类周期随着产量的长期趋势进程而出现”。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曾作了这样的描述:“在繁荣之后,可以有恐慌与暴跌。

经济扩张让位于衰退,国民收入、就业和生产下降。

价格与利润跌落,工人失业。

当最终到达最低点以后,复苏开始出现。

复苏可以是缓慢的,也可以是快速的。

新的高涨可以表现为长期持续的旺盛的需求、充足的就业机会以及增长的生活标准。

它也可以表现为短暂的价格膨胀和投机活动,紧接而至的是又一次灾难性的萧条。

简单说来,这就是所谓‘经济周期’。

”从萨缪尔森的这种描述中可以看出,经济周期就是国民收人及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

经济学家在解释这一定义时强调:第一,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由于这种波动而引起了失业率、物价水平、利率、对外贸易等活动的波动。

所以,研究经济周期的关键是研究国民收入波动的规律与根源。

第二,经济周期是经济中不可避免的波动。

第三,虽然每次经济周期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却有共同之点,即每个周期都是繁荣与萧条的交替。

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周期理论是经济学家从很久以前就开始研究的理论。

经济周期指的是经济活动的出现、发展和衰落的周期。

经济周期理论揭示了经济变化的规律,并以此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

在经济发展历史上,经济周期理论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济周期理论由克拉玛依拉米勒提出。

米勒提出的周期理论认为,经济活动在一个周期中会出现波动;这一周期可以细分为四个阶段:即滞胀、易拉紧、日趋收缩和衰退。

首先,经济会处于滞胀阶段,在滞胀阶段,经济增长水平较高,各项指标发展迅速,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其次,经济会处于易拉紧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价格水平仍旧相对较高,但处于一个下降趋势;第三,经济会处于日趋收缩的阶段,经济增长的潜力减弱,经济发展势头减弱,各项指标不断下降;最后,经济会处于衰退阶段,在这一阶段,经济增长趋势继续放缓,价格持续下降,各项指标持续下降。

除此之外,经济周期理论还提出了三个基本的政策建议,即改善金融结构、改善货币结构和改善政府经济政策体制。

首先,要改善金融结构,这是抑制经济周期变动、控制资金成本和风险等关键因素;其次,要改善货币结构,这能够有效控制货币供应稳定比例,从而实现货币要素的有效调节;最后,要改善政府经济政策体制,这将更好地调节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防止经济过度波动等。

当今,经济周期理论仍然在经济发展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控制经济的波动,应用经济周期理论,国家制定了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维护社会和谐。

另外,通过改善金融结构和货币结构,国家能够有效地抑制经济波动,稳定经济增长。

经济周期理论不仅提供了政策建议,还提供了经济管理的理论依据,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为此,政府要更充分地利用经济周期理论,有效应对经济波动,不仅可以控制经济的波动,还能更好地推动经济增长。

总之,经济周期理论在经济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经济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促进经济增长。

如今,政府要更好地去应用经济周期理论,把它们融入政策制定,更进一步控制经济波动,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笔记(第9章 经济波动导论)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笔记(第9章  经济波动导论)

第4篇经济周期理论:短期中的经济第9章经济波动导论9.1 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经济周期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周期,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

它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是国民收入或总体经济活动扩张与紧缩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动变化。

过去把它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现在一般称之为衰退、谷底、扩张和顶峰四个阶段。

奥肯定律:描述GDP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存在的一种相当稳定的关系。

这一定律认为,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一个百分点,这种关系并不是十分严格,它只是说明了,产量增加1%时,就业人数上升达不到1%。

其原因可能是产量的增加是通过工人加班加点来达到的,而非由于增加就业人数;也可能是社会增加了第二职业人数,从而使就业量小于产量增加的百分比。

2.宏观经济学的时间范围(1)短期和长期的区别长期中,价格是有弹性的,货币供给变动时,价格能够调整使得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

古典二分法成立,名义变量不会影响实际变量。

短期中,价格具有黏性,价格不能对货币变动做出反应,因此产出和就业会波动。

古典二分法不再成立,名义变量会影响实际变量,而且经济会背离古典模型所预言的自然率水平。

(2)政策对短期经济和长期经济的不同影响长期中,根据古典宏观经济理论,产出取决于经济供给物品与劳务的能力,这种能力又取决于资本和劳动的供给,以及可获得的生产技术。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不会影响产出水平,只会影响价格。

短期中,价格具有黏性,产出也取决于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需求又要受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其他各种变量的影响。

第七章经济周期理论.

第七章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周期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总起来,是从三个市场、四个经济部门来分析国民收入的均衡及政府对此采取的政策措施。

这是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部分。

经济周期理论则是研究国民收入的变动所呈现的周期波动及其原因的。

这是宏观经济学的另一重要基本理论。

在分析方法上,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属于短期、静态和比较静态分析。

“经济周期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则同属于长期、动态分析。

宏观经济学分析是以国民收入决定和变动为中心课题的,经济周期研究短期波动,而经济增长探索长期发展。

凯恩斯之后,西方经济学家加强了对经济周期的研究,特别是在数量化和模型化的分析上有新发展,出现了许多经济周期理论和模型。

经济周期理论主要介绍经济周期的特征、类型和几种主要的经济周期理论。

第一节经济周期概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托宾说:“宏观经济学有两个不变的基本命题。

其一是说明经济活动中的短期波动,有些人将这种变动称为周期,这种年复一年、月复一月的变化,总合起来形成繁荣或衰退,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其二是说明长期经济趋势,即某一经济在几十年内的增长率。

”显然,经济周期是宏观经济学中不变的基本命题之一。

1825年英国爆发了世界上第一次以普遍生产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表现为物价跌落、商品积压、开工不足、失业增加。

此后西方国家的经济活动便一直在繁荣与萧条、衰退与扩张的交替中循环往复。

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一大特征。

一、经济周期的含义。

美国经济学家W·米契尔(Wesley Mitchell)和A·伯恩斯(Arthur Burns)研究了美国经济数十年的数据资料,写了一本重要的著作《衡量经济周期》。

在书中他们给经济周期作了一个经典的定义:经济周期是一种基于按商业企业来组织活动的一国总体经济活动的波动。

一个周期包括许多经济活动的同时扩张,然后同时衰退、收缩和复苏,复苏是下一轮周期扩张阶段的前奏,这一变化次序是重复发生的,但并不是阶段性的。

从时间上说经济周期从1年到10年或12年不等,他们无法划分成具有同样特征同样波幅的若干个短周期。

经济周期理论汇总

经济周期理论汇总

经济周期理论汇总一、经济周期的传统(理论)分类传统经济周期理论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弗里德曼的货币经济周期理论、萨缪尔森的新古典经济周期理论、哈耶克的经济周期理论、熊彼特的创新经济周期理论、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明斯基经济周期理论等等。

(一)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1、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年)主义经济周期理论主要源于消费的边际倾向递减、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流动性偏好规律等三大规律,这三大规律均会导致经济运行过程中呈现“繁荣、恐慌、萧条、复苏”的周期特征。

2、具体来看,当经济处于繁荣过程中时,由于市场对未来预期较为乐观而大幅增加投资,造成资本的边际产出趋于下降、利润逐渐走低,生产过剩的特征便会越发明显,并可能引发产能过剩危机和经济危机,进而造成市场信心不足、投资开始萎缩、失业上升、存货积压明显,此时政府部门需要通过逆周期需求管理政策来平滑这一波动。

(二)弗里德曼的经济周期理论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1912-2023年,1976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在《美国货币史》中批评凯恩斯主义者忽略货币供应、金融政策对经济周期的重要性,其认为货币和信贷的扩张与收缩是是影响总需求的最基本因素,并认为是经济周期的决定力量。

(三)萨缪尔森的新古典经济周期理论1、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1915-2023年,197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将凯恩斯的“乘数效应”和经济学的“加速原理”结合起来,形成了新古典经济周期理论,即其认为外部冲击会通过乘数效应和加速原理导致总需求发生有规律的周期波动。

2、具体来看萨缪尔森将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和资本-产出比例作为决定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决定变量,来研究经济运行过程的波动特征。

也即萨缪尔森认为经济运行本身和投资、消费之间的交互作用会导致经济运行本身出现周期性波动,因此其主张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对这种波动进行调控。

阿姆斯特朗经济周期理论(二)

阿姆斯特朗经济周期理论(二)

阿姆斯特朗经济周期理论(二)第三章经济信心模型是对历史周期规律的客观认识1960年代中期,马丁。

阿姆斯特朗跟随父母去欧洲旅行,在一个个国家间不停的转换货币。

阿姆斯特朗在这之前已经在金币兑换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

一次中学历史课上看1948年的黑白片《Toast of The Town》,这是一部关于1869年金融危机的电影,因为黄金恐慌,很多暴民把银行家拖出来吊死,为了镇压华尔街的暴民,政府不得不出动军队。

电影中一个场景是,黄金的报价是162美元/盎司,而1960年代的黄金确实只有35美元/盎司。

因为阿姆斯特朗在金币兑换公司打工,处于好奇,他去了图书馆证实了黄金在1869年(当时100年前)的价格居然被炒到了162美元/盎司。

阿姆斯特朗从黄金的价格波动,进而研究了1683到1907年,共224年间的26次金融危机。

阿姆斯特朗进而发现了朝代也是周期轮替的。

阿姆斯特朗发现经济带动具有传染性。

美国革命可能传染了法国革命。

英国1689年革命可能传染到了同时期的俄国革命。

阿姆斯特朗发现长波周期51.6年,由6个8.6年的波动周期组成。

阿姆斯特朗发现,人心在信任政府与信任民间之间波动。

某些时期,比如战争时期,人们寻求国家的保护。

当人民把信任交给民间的时候,在人们自私自利创造的进步下,经济与科技出现了几何级的巨大发展。

前3个51.6年周期的高潮,1878年,1929年,1981年。

1878年是信任政府波,以内战和政府扩张为主。

第二波是信任民间波,铁路和汽车的发明极大地带动了世界的发展。

第三波,又是信任政府波,美国政府在1929到1981年间,得到了史无前例的扩展。

我们目前处于信任民间波的中期,1981年后,出现了个人电脑,互联网,经济全球化等,互联网就像铁路与公路一样意义重大,这一轮繁荣与科技大发展要到2032年。

阿姆斯特朗1970年代早期还容易犯错误。

他预测到基本面将使得黄金从1970年的35美元/盎司一直上涨到1974年,黄金也确实涨到了1974年的200美元。

名词解释:经济周期理论详解

名词解释:经济周期理论详解

名词解释:经济周期经济周期编辑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也称商业周期、景气循环,经济周期一般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

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是国民收入或总体经济活动扩张与紧缩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动变化。

过去把它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表现在图形上叫衰退、谷底、扩张和顶峰更为形象,也是现在普遍使用的名称。

中文名经济周期外文名Business cycle别称商业周期、景气循环特点交替或周期性波动变化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图形表现衰退、谷底、扩张和顶峰目录1研究意义2阶段定义▪两阶段法▪四阶段法3成因▪外因论▪内因论▪综合论4类型▪短周期▪中周期▪长周期▪建筑周期▪综合周期5争论6相关影响1研究意义编辑经济周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们越来越多地关心经济形势,也就是“经济大气候”的变化。

一个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好坏,既受其内部条件的影响,又受其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影响。

一个企业,无力决定它的外部环境,但可以通过内部条件的改善,来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充分利用外部环境,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自己的小环境,以增强自身活力,扩大市场占有率。

因此,作为企业家对经济周期波动必须了解、把握,并能制订相应的对策来适应周期的波动,否则将在波动中丧失生机。

2阶段定义编辑经济周期阶段定义按照阶段数量划分可分为两阶段法和四阶段法。

两阶段法经济经济周期波动以经济中的许多成分普遍而同期地扩张和收缩为特征,持续时间通常为2到10年。

现代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周期发生在实际GDP相对于潜在GDP上升(扩张)或下降(收缩或衰退)的时候。

每一个经济周期都可以分为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

上升阶段也称为繁荣,最高点称为顶峰。

然而,顶峰也是经济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此后经济就进入下降阶段,即衰退。

衰退严重则经济进入萧条,衰退的最低点称为谷底。

当然,谷底也是经济由衰转盛的一个转折点,此后经济进入上升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姆斯特朗的经济周期理论介绍,及对香港与大陆理财投资
全球经济周期景气数据分析
长周期
中周期
短周期
1989年12月13日, 全球经济到达大顶峰。

(1989年12月29日本股市见顶)。

1994年4月1日,全球经济见底。

(墨西哥金融危机)
1998年7月20日,全球经济再次到达顶峰。

1998年7月从香港股市楼市逃跑还来得及,8月就不行了,香港股市楼市在1998年8月被索罗斯等对冲基金做空,恒生指数16820点被叫做索罗斯大顶,没有索罗斯,香港经济就能幸免于难吗?2003年香港房价跌到1993年水平,人口800万的香港,财富总损失达2.2万亿港币。

以香港著名大型低密度楼盘愉景湾为例(该岛由金庸的同宗同乡查济民先生70年代买入,该岛以外籍人士多而著称),1990年开发初期,平均价格为1000元/平方尺(1平方市尺略多于0.1平方米)。

一年之后的1992年,楼价就上升了一倍,达到2000元/平方尺。

1997年则炒高到5000元乣6000元/平方尺。

2003年,该楼盘的价格回退到10年以前,也就是1992的价格水平,均价在2400元/平方尺,2010年又涨到4500//平方尺(约5万人民币/平方米),2011年6月会是什么价呢?
2002年11月6日。

全球经济又一次见底。

(这个时候在全球大部分地方买房买股票,以后都是赚的,这个时候的大陆与香港房地产处于历史性低点)。

2007年2月27日,全球经济的顶峰。

(这个时间之后再作投资则充满了风险,可以认为是进入了博傻阶段,依靠后面更多的“投资者”接盘,而不是靠经济的基本面。


2011年6月13日,8.6年世界经济周期大底,全球经济又一次见底。

(这个时候在全球大部分地方买房买股票都是低风险的,准不准确,有待时间的检验。

2011年6月,投资香港楼市的投资者是否还有时间逃跑,我很怀疑。

我认为索罗斯等在2010年10月份可能有所动作,最迟不会拖过2011年6月,香港股市是否在2011年6月前后再次跌穿16820点这个索罗斯大顶,我认为很有可能。

)2013年8月6日,世界经济阶段小顶部
2014年9月3日,世界经济阶段性回调的低部
2015年10月1日左右, 全球经济又到达顶峰。

(阿姆斯特朗说道琼斯股指将到达30500点左右,刘军洛也说过类似美国股市将飞涨的话,金融专家周洛华说通缩里孕育牛市)。

以上是阿姆斯特朗对美国和世界经济的预测。

上面日期加上6到9个月,就是中国经济相应的顶部和底部。

逃顶最好在上面的时间上加4到6个月才比较安全。

为什么世界经济周期以前不能,现在却能影响中国经济?因为中国的外贸和内需,多与国际经济紧密的结合了。

国际经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国的出口贸易。

1995年以前,中国不需要进口大豆,现在却需要进口50%以上的大豆,来满足大家对猪肉和食用油的需求,1995年到2007年,中国的人均猪肉消费量基本翻番,这是期间中国经济大发展的又一个例证。

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极大地改善。

(虽然贫富差距也在扩大)
2000年以前,中国不需要进口太多石油,现在中国一半的石油用量需要依赖进口。

国际粮价,直接影响中国的猪肉价格(大豆榨取大豆油的残渣,豆粕,是主要的猪饲料),影响中国的CPI。

国家油价,直接影响中国的工业企业的利润。

为什么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要滞后6个到9个月?
做过外贸的知道,一笔贸易从下单,到生产,再到海关报关后上船运出去,然后信用证收款,一共需要6到9个月时间。

所以马云的阿里巴巴可以依据外商的下单情况,预测6到9个月后的外贸数据。

根据马丁.阿姆斯特朗(Martin Armstrong)的模型,顶部底部都是指总体经济,并不特指股市。

就是经过调整后的中国经济的周期,比阿姆斯特朗的周期迟了6个月左右。

比如阿姆斯特朗的周期是2007.2.27到顶,中国是2007年8月到10月到顶。

阿姆斯特朗的反弹高点在2009年4月,事实上中国的反弹高点在2009年10到12月。

阿姆斯特朗的周期是20011.6.13到顶,中国是2011年12月到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