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测定方法
氨基酸测定

食物中氨基酸的测定方法测定食物中的胱氨酸使用过甲酸氧化-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法,测定色氨酸使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它氨基酸使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法。
一、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法1.原理食物蛋白质经盐酸水解成为游离氨基酸,经氨基酸分析仪的离子交换柱分离后,与茚三酮溶液产生颜色反应,再通过分光光度计比色测定氨基酸含量。
一份水解液可同时测定天冬,苏,丝,谷,脯,甘,丙,缬,蛋,异亮,亮,酪,苯丙,组,赖和精氨酸等16种氨基酸,其最低检出限为10pmol。
2.适用范围GB/T14965-1994食物中氨基酸的测定方法。
本法适用于食物中的16种氨基酸的测定。
其最低检出限为10pmol。
本方法不适用于蛋白质含量低的水果、蔬菜、饮料和淀粉类食物的测定3.仪器和设备3.1真空泵3.2恒温干燥箱3.3水解管:耐压螺盖玻璃管或硬质玻璃管,体积20~30ml。
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并烘干。
3.4真空干燥器(温度可调节)3.5氨基酸自动分析仪。
4.试剂全部试剂除注明外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去离子水。
4.1浓盐酸:优级纯4.26mol/L盐酸:浓盐酸与水1:1混合而成。
4.3苯酚:需重蒸馏。
4.4混合氨基酸标准液(仪器制造公司出售):0.0025mol/L4.5缓冲液:4.5.1 pH2.2的柠檬酸钠缓冲液:称取19.6g柠檬酸钠(Na3C6H5O7.2H2O)和16.5ml浓盐酸加水稀释到1000ml,用浓盐酸或5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2.24.5.2 pH3.3的柠檬酸钠缓冲液:称取19.6g柠檬酸钠和12ml浓盐酸加水稀释到1000ml,用浓盐酸或5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pH至3.3。
4.5.3 pH4.0的柠檬酸钠缓冲液:称取19.6g柠檬酸钠和9ml浓盐酸加水稀释到1000ml,用浓盐酸或5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4.0。
4.5.4 pH6.4的柠檬酸钠缓冲液:称取19.6g柠檬酸钠和46.8g氯化钠(优级纯)加水稀释到1000ml,用浓盐酸或5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6.4。
食品中氨基酸的测定方法

食品中氨基酸的测定方法
《食品中氨基酸的测定方法》
嘿,你知道吗?食品中的氨基酸可是非常重要的呢!那怎么才能知道食品里都有哪些氨基酸以及它们的含量呢?这就涉及到氨基酸的测定方法啦。
有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高效液相色谱法。
这就像是个超级侦探,能把各种氨基酸都准确地找出来。
它利用特殊的柱子和流动相,让氨基酸在里面乖乖地按顺序跑出来,然后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它们啦。
还有一种方法叫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法。
这个呀,就好像是个智能小助手,能快速又准确地分析出氨基酸的情况。
它可以把食品中的氨基酸一个一个地分辨出来,并且告诉我们它们的具体信息。
另外呢,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比如茚三酮比色法。
它通过一种特别的反应,让氨基酸显示出颜色来,这样我们就能根据颜色的深浅判断氨基酸的多少啦。
总之,测定食品中氨基酸的方法有很多,每种方法都有它的特点和适用情况。
这些方法就像是我们了解食品营养的钥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知道食物里都有什么好东西。
所以呀,学会这些方法真的很重要呢!
我觉得这些测定方法都很神奇,它们让我们能深入了解食品的本质,对于保障我们的健康和饮食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氨基酸总量(氨态氮)的测定(甲醛滴定法)

氨基酸总量(氨态氮)的测定(甲醛滴定法)一、单指示剂甲醛滴定法:(一)原理:氨基酸具有酸、碱两重性质,因为氨基酸含有-COOH 基显示酸性,又含有-NH2基显示碱性。
由于这二个基的相互作用,使氨基酸成为中性的内盐。
当加入甲醛溶液时,-NH2与甲醛结合,其碱性消失,破坏内盐的存在,就可用碱来滴定-COOH基,以间接方法测定氨基酸的量,反应式可能以下面三种形式存在。
(二)试剂(1) 40%中性甲醛溶液(2) 0.1%麝香草酚酞乙醇溶液。
(3) 0.100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三)操作步骤:称取一定量样品(约含20毫克左右的氨基酸)于烧杯中(如为固体加水50毫升),加2-3滴指示剂,用0.100N NaOH溶液滴定至淡蓝色。
加入中性甲醛20毫升,摇匀,静置1分钟,此时蓝色应消失。
再用0.100N NaOH溶液滴定至淡蓝色。
记录两次滴定所消耗的碱液毫升数,用下述公式计算计算:氨基酸态氮(%)=( N V×0.014×100)/W式中:N:NaOH标准溶液当量浓渡。
V:NaOH标准溶液消耗的总量(m1)W:样品溶液相当样品重量(克)。
0.014:氮的毫克当量。
三、双指示剂甲醛滴定法:(一)原理:与单色法相同,只是在此法中使用了两种指示剂。
从分析结果看,双指示剂甲醛滴定法与亚硝酸氮气容量法(此法操作复杂,不作介绍)相近单色滴定法稍偏低,主要因为单指示剂甲醛滴定法是以氨基酸溶液PH值作为麝香草酚酞的终点。
PH值在9.2,而双指示剂是以氨基酸溶液的PH值作为中性红的终点,PH值为7.0,从理论计算看,双色滴定法较为准确。
(二)试剂:(1) 40%中性甲醛溶液(2) 0.1%麝香草酚酞乙醇溶液。
(3) 0.100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4) 0.1%中性红(50%乙醇溶液)(三)操作步骤:取相同的两份样品,分别注入100毫升三角烧瓶中,一份加入中性红指示剂2-3滴,用0.100N NaOH溶液滴定终点(由红变琥珀色),记录用量,另一份加入麝香草酚酞3滴和中性甲醛20毫升,摇匀,以0.100N NaOH准溶液滴定至淡蓝色。
8第六章 氨基酸定量测定

1.原理: 强离子交换树脂-二乙烯苯树脂: 交联度大,8-12%。 树脂的结构紧密,孔隙度小,适用于分子较小的氨 基酸的分离。选用Na型的树脂。
吸附:一般在pH2.2溶解样品,由于pH比较低,氨 基酸的H+解离被抑制,氨基酸带正电荷,可以与阳 离子交换树脂发生交换。
样品 液
分离 柱
M
Na+
pK1
COOCH2(CH2)4+NH3
+NH 3
pK2 9.0
COO CH2(CH2)4+NH3 NNH2 NH2
赖氨酸的等当电=( pK1+pK2)/ 2 = 9.75
洗脱:当pH2.2,3.3,4.9等缓冲液相继流经树脂时, 随着pH逐渐升高,氨基酸失去正电荷,与树脂结合 减弱,从树脂上脱落下来。由于氨基酸的氨基不同, 因此与柱子的结合能力不同。 酸性氨基酸带的正电荷少,等电点比较低,碱性氨 基酸带的正电荷多,被置换下来的pH比较高。
吹数分钟(或置于70~80℃烘
箱中烘干)即可观察到紫红色
的氨基酸斑点,脯氨酸例外,
为黄色斑点。
用铅笔圈出氨基酸斑点,量出溶剂前沿的距离及 各斑点中心与起点之间的距离,并计算各氨基酸 的Rf值。
原点到层析点中心的距离
Rf= 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
标准氨基酸薄层层析色谱
氨基酸的性质与Rf之间的关系
层析的分离是基于氨基酸的非极性性质。 物质的极性越小(即非极性越大),在有机溶剂中分 配就越多,迁移率Rf就越大;
混合样
加样
洗脱剂
分离结果
影响电离的基团:氨基、羧基、胍基、咪唑基、酚基。
洗脱顺序: 酸性氨基酸,中性氨基酸,芳香族氨基 酸,碱性氨基酸 日立832型氨基酸分析仪的洗脱顺序: 天门冬,苏,丝,谷,脯,甘,丙,半胱,缬,蛋, 异亮,亮,酪,苯丙,赖,氨,组,精
氨基酸总量的测定

氨基酸总量的测定(茚三酮比色法)一、方法原理:氨基酸的游离氨基与水合茚三酮作用后,可产生二酮茚一二酮茚胺的取代盐等蓝紫色化合物,其颜色深浅与氨基酸含量成正比,据此可以比色测定氨基酸含量。
二、试剂:1.2%茚三酮溶液:1g茚三酮(C9H403·2H2O)溶于25ml热水中,加入40mg氯化亚锡;(SnCl2·2H2O),搅拌溶解,滤去残渣,滹液放在冷暗处过夜,用水定容为50ml,保存声冷暗处。
如茚三酮有微红色,配成的溶液也带红色,将影响比色测定,需将茚三酮重结晶后再用方法是:取5g茚三酮溶于20ml热水中,加入0.2g活性炭,轻轻摇动,放三十分钟后过滤,滤液置冰箱中过夜,次日过滤,用1ml冷水淋洗结晶,然后放在干燥器中干燥,装瓶保存。
2。
磷酸盐缓冲液(pH8.0):①1/1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取KH2P04 0.9070g溶于lOOml水中。
②1/15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取磷酸氢二钠(Na2HP04·12H20)23.876g溶于水,加水至1000ml。
取①50ml与②95ml混匀即得。
3.10%醋酸:取lOml冰醋酸加水至lOOml。
4,氨基酸标准溶液(200ppm):称取干燥的氨基酸(白氨酸,或其它的氨基酸)0.2000g溶解于水,定容为1000ml。
三、仪器:水浴,721分光光度计。
四、操作步骤:(一)标准曲线绘制:分别吸取氨基酸标准溶液(200ppm)0、0.5、1.0、1.5、2.0、2.5ml各置于25ml容量瓶中,加水补充至4.0ml,各加入缓冲液lml,加入茚三酮lml,摇匀。
置沸水浴中加热15分钟,取出迅速冷却至室温,—用水定容。
放置15分钟,在570nm波长下测定,绘制标准曲线。
氨基酸浓度分别为0,4.0,8.0,12.0,16.0,20.Oppm。
(二)样品测定:l提取样品:称取1.0 ~2.0g植物样品(新鲜样或干样),加5m1 10%醋酸,在研钵中研碎,用水洗移入lOOml容量瓶,水定容,过滤到三角瓶中,取滤液测定。
氨基酸测定

茚三酮显色法测定氨基酸的含量一.原理:凡含有自由氨基的化合物,如蛋白质、多肽、氨基酸的溶液与水合茚三酮共热时,能产生紫色化合物,可用比色法进行测定。
氨基酸与茚三酮的反应分两个步骤。
第一步是氨基酸被氧化形成CO2、NH3和醛、茚三酮被还原成还原型茚三酮;第二步是所形成的还原型茚三酮与另一个茚三酮分子和NH3缩合生成有色物质。
二.仪器:721型分光光度计台天平减压蒸馏器干燥容量瓶移液枪烧杯试管架试管水浴锅。
三.药品:(1)标准氨基酸溶液:配制成0.3 mmol/L 溶液(2)pH5.4,2mol/L 醋酸缓冲液:量取86mL 2mol/L 醋酸钠溶液,加入14mL 2mol/L 乙酸混合而成。
用pH 检查校正。
(3)茚三酮显色液:称取170mg 茚三酮和30mg 还原茚三酮,用20mL 乙二醇甲醚溶解(4)60%乙醇。
(5)样品液:每毫升含0.5~50μg 氨基酸。
茚三酮若变为微红色,则需按下法重结晶:称取5g 茚三酮溶于15~25mL 热蒸馏水中,加入0.25g 活性炭,轻轻搅拌。
加热30min 后趁热过滤,滤液放入冰箱过夜。
次日析出黄白色结晶,抽滤,用1mL 冷水洗涤结晶,置干燥器干燥后,装入棕色玻璃瓶保存。
还原型茚三酮按下法制备:称取0.5g 茚三酮,用12.5mL 沸蒸馏水溶解,得黄色溶液。
将0.5g 维生素C 用25mL 温蒸馏水溶解,一边搅拌一边将维生素C 溶液滴加到茚三酮溶液中,不断出现沉淀。
滴定后继续搅拌15min,然后在冰箱内冷却到4℃,过滤、沉淀用冷水洗涤3 次,置五氧化二磷真空干燥器中干燥保存,备用。
乙二醇甲醚若放置太久,需用下法除去过氧化物:在500mL 乙二醇甲醚中加入5g 硫酸亚铁,振荡1~2h,过滤除去硫酸亚铁,再经蒸馏,收集沸点为121~125℃的馏分,为无色透明的乙二醇甲醚。
四、操作步骤1.标准曲线的制作分别取0.3mmol/L 的标准氨基酸溶液0,0.2,0.4,0.6,0.8,1.0mL 于试管中,用水补足至1mL。
测定氨基酸的方法以及试剂

一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氨基酸1.氨基酸测定原理:食物蛋白质经盐酸水解成为游离氨基酸,经氨基酸分析仪的离子交换柱分离后,与茚三酮溶液产生颜色反应,再通过分光光度计比色测定氨基酸含量。
2.测定氨基酸所用仪器:真空泵;恒温干燥箱;水解管:耐压螺盖玻璃管或硬质玻璃管,体积20~30mL。
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并烘干;真空干燥器(温度可调节);氨基酸自动分析仪。
3.测定氨基酸所用试剂及其配制方法:3.1试剂:全部试剂除注明外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去离子水。
浓盐酸(优级纯);苯酚(须重蒸馏); 混合氨基酸标准液(仪器制造公司出售):0.00250mol/L; 不同pH值柠檬酸钠缓冲液;氢氧化锂(LiOH·H2O);冰乙酸(优级纯);二甲基亚砜(C2H6OS);水合茚三酮(C9H4O3·H2O);还原茚三酮(C18H10O6·2H2O);NaOH;高纯氮气(纯度99.99%);冷冻剂:市售食盐与冰按1∶3混合。
3.2试剂配制方法:3.2.1. 6mol/L盐酸∶浓盐酸(3.1)与水1∶1混合而成。
3.2.2. pH2.2的柠檬酸钠缓冲液:称取19.6g柠檬酸钠(Na3C6H5O7·2H2O)和16.5mL浓盐酸加水稀释到1000mL,用浓盐酸或5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2.2。
pH3.3的柠檬酸钠缓冲液:称取19.6g柠檬酸钠和12mL浓盐酸加水稀释到1000mL,用浓盐酸或5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3.3。
pH4.0的柠檬酸钠缓冲液:称取19.6g柠檬酸钠和9mL浓盐酸加水稀释到1000mL,用浓盐酸或5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4.0。
pH6.4的柠檬酸钠缓冲液:称取19.6g柠檬酸钠和46.8g氯化钠(优级纯)加水稀释到1000mL,用浓盐酸或5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6.4。
3.2.3. 茚三酮溶液pH5.2的乙酸锂溶液:称取氢氧化锂(LiOH·H2O)168g,加入冰乙酸(优级纯)279mL,加水稀释到1000mL,用浓盐酸或5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5.2。
氨基酸总量的测定

氨基酸总量(氨态氮)的测定一、目的与原理:1、了解掌握单指示剂与双指示剂甲醛滴定法测氨基酸总量的方法与原理:二、单指示剂甲醛滴定法:(一)原理:氨基酸具有酸、碱两重性质,因为氨基酸含有-COOH基显示酸性,又含有-NH2基显示碱性。
由于这二个基的相互作用,使氨基酸成为中性的内盐。
当参加甲醛溶液时,-NH2与甲醛结合,其碱性消失,破坏内盐的存在,就可用碱来滴定-COOH基,以间接方法测定氨基酸的量,反响式可能以下面三种形式存在。
〔二〕试剂(1)40%中性甲醛溶液,以麝香草酚酞为指示剂,用1N NaOH溶液中和。
(2)0.1%麝香草酚酞乙醇溶液。
(3)0.100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三)操作步骤:称取一定量样品(约含20毫克左右的氨基酸)于烧杯中(如为固体加水50毫升),加2-3滴指示剂,用0.1OON NaOH溶液滴定至淡蓝色。
参加中性甲醛20毫升,摇匀,静置1分钟,此时蓝色应消失。
再用0.1OON NaOH 溶液滴定至淡蓝色。
记录两次滴定所消耗的碱液毫升数,用下述公式计算计算:氨基酸态氮(%)=( N V×0.014×100)/W式中:N:NaOH标准溶液当量浓渡。
V:NaOH标准溶液消耗的总量(m1)W:样品溶液相当样品重量(克)。
0.014:氮的毫克当量。
三、双指示剂甲醛滴定法:(一)原理:与单色法一样,只是在此法中使用了两种指示剂。
从分析结果看,双指示剂甲醛滴定法与亚硝酸氮气容量法(此法操作复杂,不作介绍)相近单色滴定法稍偏低,主要因为单指示剂甲醛滴定法是以氨基酸溶液PH值作为麝香草酚酞的终点。
PH值在9.2,而双指示剂是以氨基酸溶液的PH 值作为中性红的终点,PH值为7.0,从理论计算看,双色滴定法较为准确。
(二)试剂:(1)三种试剂同单指示剂法(2)0.1%中性红(50%乙醇溶液)(三)操作步骤:取一样的两份样品,分别注入100毫升三角烧瓶中,一份参加中性红指示剂2-3滴,用0.100N NaOHOH准溶液滴定至淡蓝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 光度分析法[5] [6]β-氨基丙酸和茚三酮溶液在弱酸的条件下可以生成蓝紫色物质[7],其颜色深浅主要与β-氨基丙酸的浓度有关。
因此可利用此显色反应采用比色法定量测量β-氨基丙酸。
我在实验中发现很多因素如浓度、pH 值、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对此显色反应有很大的影响。
如忽视这些因素会使实验产生很大的误差。
就此显色反应的最佳条件我做了初步的探究。
4.1.1试剂的配制:缓冲液的配制:配制pH= 6.00的NaAc -HAc 缓冲溶液β-氨基丙酸标准溶液的配制: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1.020 g β-氨基丙酸(生化纯),溶于250ml pH=6.00缓冲溶液中,得到C = 4.080 g/L 标准溶液。
茚三酮试剂的配制:称取0.5g 茚三酮溶于100ml 蒸馏水中,得到5g/L 的茚三酮水溶液。
4.1.2标准曲线的确定分别准确移取0.30ml 、0.40ml 、0.50ml 、0.60ml 、0.70ml 、0.80ml 、0.90ml 、1.00ml 标准液于8个比色管中,用pH=6.00的缓冲溶液稀释到5.00ml 再加入1ml 茚三酮水溶液充分摇匀,将其放在沸水浴中加热10min 。
冷却到室温,用7230型分光光度计在569nm 下测其吸光度。
以吸光度和浓度作一个标准曲线。
4.1.3样品的测定稀释待测液于0.24mg/ml —0.73mg/ml,调pH 值到6.00,以相同的反应条件,测其吸光值并与上面的标准曲线对照查出稀释液的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即为β-氨基丙酸的浓度。
4.1.4 标准曲线的测定结果β-氨基丙酸浓度在0.24mg/ml —0.73mg/ml 范围内与茚三酮水溶液反应,颜色表现出由浅蓝到深蓝的递增变化。
用茚三酮比色法测得的一组数据得到的标准曲线如图1:吸光度加入标液体积(ml)图 1 标准曲线的测定Fig 1 Determination of the standard curve注:在沸水中加热10min ,β-氨基丙酸标准溶液5ml 、茚三酮水溶液1ml 、缓冲溶液pH=6.004.1.5样品的测定分析将待测的一批稀释50倍,母液稀释的程度可以根据以与标准溶液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反应,再观察样品的显色程度而确定。
取稀释后的产物液1ml,用pH=6.00的缓冲液稀释到5ml再加入1ml茚三酮水溶液,在沸水中加热10min,测得如下数据如表3:表3 样品的测定Table 3 Determination of sample待测液序号待测液所对应的反应时间吸光度A1 10h 0.3202 20h 0.7103 22h 0.5624.1.6 浓度对显色反应的影响:实验表明,β-氨基丙酸与茚三酮水溶液在表3所注的条件反应的最低浓度为0.24mg/ml,随着β-氨基丙酸的浓度变大显色逐渐变深。
当浓度大于0.73mg/ml 时,所显颜色过深或生成紫色化合物影响其吸光度。
当β-氨基丙酸的浓度在0.24mg/m—0.73mg/ml时,颜色变化明显而且稳定,因此,我选定此浓度范围作为测定范围。
得到的数据如表4:表4 浓度对显色反应的影响4.1.7 pH值对显色反应的影响[8]以1.5mg/ ml的标准溶液5ml,加入1ml茚三酮水溶液在沸水中加热10min,观察到的颜色变化如表5:表 5 pH值对显色反应的影响缓冲溶液Ph=6.00显色反应随着pH值得不同,颜色有着明显的变化。
当pH值小于3.42时几乎无色,而在pH值在3.78—7.44时颜色变化明显。
pH值为6.00,加热不到二分钟即显色;pH值为9.05,加入茚三酮溶液后不加热30s左右即显红棕色;茚三酮水溶液在强碱的条件下带有明显的淡黄色。
因此pH值为6.00左右最好。
故我选定pH值为6.00。
此时显色明显无干扰且稳定。
4.1.8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影响:实验表明: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此显色反应的影响很大。
温度太低,反应太慢导致显色时间长,而且显色效果不好。
而温度过高,反应时间长对此反应影响也很大,会生成紫色化合物影响其吸光度。
在显色反应中,反应时间主要根据具体的颜色变化而定。
一般来说,β-氨基丙酸浓度在0.24mg/ml—0.73mg/ml时,在沸水中加热10min即可,时间太短,反映不完全颜色梯度不明显。
时间过长,溶液挥发严重也影响其吸光度。
故我把反应时间定在10min左右。
4.1.9其他因素的影响不同溶剂的茚三酮溶液对显色反应也有一些影响。
为了区别它们对显色反应的影响,我做了如下实验:分别称取0.2002g茚三酮三份,分别溶于乙醇、水、丙酮各100ml中,可以观察到:丙酮溶解茚三酮的速度最快,乙醇次之。
移取β-氨基丙酸标准溶液(4.080g/l)1ml三份,用pH值为6.00的NaAc-HAc缓冲溶液稀释到5ml再依次加入1ml茚三酮水溶液、乙醇溶液以及丙酮溶液,在沸水中加热。
实验表明:在加热2min时,乙醇溶液开始显色;丙酮溶液的显红棕色;水溶液无色。
在加热6min时,丙酮溶液的颜色加深;水溶液显浅蓝色;乙醇溶液的所显颜色最深。
乙醇易挥发,在加热的条件下挥发更严重。
基于这一点的考虑,我采用茚三酮水溶液。
而茚三酮的用量对此显色反应的影响不大,可以选择5ml的被测液与1ml(5g/l)的茚三酮水溶液反应。
测定时,最好选择标样与待测液在同一水浴。
这样可以减少误差提高测定的准确度。
另外,当被测液中含有其他的氨基酸或是含氨基的化合物也可以与茚三酮发生显色反应,影响测定结果。
总之,茚三酮比色法作为一种β-氨基丙酸的定量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只要控制好反应条件就能得到较好的测量结果。
三.茚三酮比色法:1原理:氨基酸在一定pH范围内,能与茚三酮生成兰紫色化合物。
可以用比色法定量测定。
2试剂:(1)磷酸缓冲液(pH.8.04)制备方法如下:称磷酸二氢钾4.5350g。
定容500ml称NAH2PO4·12H2O 11.9380g分别溶解定容500ml取磷酸二氢钾10ml与磷酸氢二钠190ml混合即为pH8.04的缓冲液(2)2%茚三酮溶液:称茚三酮1g→溶于35ml热水→加入40mg氯化亚锡(SnCl2·H2O)搅拌过滤(作防腐剂)→于冷暗处过夜→定容50ml①氨基酸标液称干燥氨基酸(如异亮氨酸)0.2000g→溶解定容100ml→摇匀→吸10ml于另外100ml容量瓶定容100ml,即得200Ug/ml标液3操作方法:(1)绘制标准曲线:取7个25ml容量瓶,吸取标液 0 0.5 1.0 1.5 2.0 2.5 3.0ml于7个25ml容量瓶,加水补充至容积为4ml,然后加茚三酮和缓冲液各1ml,于水浴加热15分钟,冷却后定容25ml,静置15分钟,在570nm下测消光值,绘制标准曲线。
(2)样品测定:取样品5.00~10.0g(液体样5-10ml)→于烧杯中→加50ml水和活性碳约5 g→加热过滤→用30—40ml热水洗涤活性炭→吸澄清样液1~4ml→加茚三酮和缓冲液各1ml 水浴加热15分钟,冷却定容,静置15分钟于570nm下测定消光值,按下式计算氨基酸含量。
氨基酸含量(毫克/100克)=C/(W×1000)×100C——从标准曲线上查得得氨基酸的量(Ug)W——测定得样品溶液相当于样品的量(g)注意事项:茚三酮受阳光、温度、湿度、空气等影响易被氧化呈淡红或深红色,使用前要进行纯化,方法如下:取10g茚三酮容于40ml热水中,加一克活性炭,摇匀静置30分钟,过滤,将滤液放入冰箱中过滤,即出现兰色结晶,过滤,用2ml冷水洗涤结晶,置干燥皿中干燥,装瓶备用。
茚三酮显色法测定氨基酸含量一、目的学习茚三酮显色法测定氨基酸含量的方法二、原理茚三酮溶液与氨基酸共热,生成氨。
氨与茚三酮和还原性茚三酮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
该化合物颜色的深浅与氨基酸的含量成正比,可通过测定570nm 处的光密度,测定氨基酸的含量。
三、试剂与材料(1)标准氨基酸溶液:配制成0.3mmol/L 溶液。
(2)pH5.4,2mol/L 醋酸缓冲液:量取86mL 2mol/L 醋酸钠溶液,加入14m L 2mol/L 乙酸混合而成。
用pH 检查校正。
(3)茚三酮显色液:称取85mg 茚三酮和15mg 还原茚三酮,用10mL 乙二醇甲醚溶解。
茚三酮若变为微红色,则需按下法重结晶:称取5g 茚三酮溶于15~25mL 热蒸馏水中,加入0.25g 活性炭,轻轻搅拌。
加热30min 后趁热过滤,滤液放入冰箱过夜。
次日析出黄白色结晶,抽滤,用1mL 冷水洗涤结晶,置干燥器干燥后,装入棕色玻璃瓶保存。
还原型茚三酮按下法制备:称取5g 茚三酮,用125mL 沸蒸馏水溶解,得黄色溶液。
将5g 维生素C 用250mL 温蒸馏水溶解,一边搅拌一边将维生素C 溶液滴加到茚三酮溶液中,不断出现沉淀。
滴定后继续搅拌15min ,然后在冰箱内冷却到4℃,过滤、沉淀用冷水洗涤3次,置五氧化二磷真空干燥器中干燥保存,备用。
乙二醇甲醚若放置太久,需用下法除去过氧化物:在500mL 乙二醇甲醚中加入5g 硫酸亚铁,振荡1~2h ,过滤除去硫酸亚铁,再经蒸馏,收集沸点为121~125℃的馏分,为无色透明的乙二醇甲醚。
(4)60%乙醇。
(5)样品液:每毫升含0.5~50μg 氨基酸。
(6)分光光度计。
(7)水浴锅。
四、操作步骤1.标准曲线的制作分别取0.3mmol/L 的标准氨基酸溶液0,0.2,0.4,0.6,0.8,1.0mL 于试管中,用水补足至1mL 。
各加入1mL pH5.4,2mol/L 醋酸缓冲液;再加入1mL 茚三酮显色液,充分混匀后,盖住试管口,在100℃水浴中加热15min ,用自来水冷却。
放置5min 后,加入3mL 60%乙醇稀释,充分摇匀,用分光光度计测定O D 570nm 。
(脯氨酸和羟脯氨酸与茚三酮反应呈黄色,应测定OD 440nm )。
以OD 570nm 为纵坐标,氨基酸含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氨基酸样品的测定取样品液1mL ,加入pH5.4,2mol/L 醋酸缓冲液1mL 和茚三酮显色液1mL ,混匀后于100℃沸水浴中加热15min ,自来水冷却。
放置5min 后,加3mL 60%乙醇稀释,摇匀后测定OD 570nm (生成的颜色在60min 内稳定)。
将样品测定的OD 570nm 与标准曲线对照,可确定样品中氨基酸含量。
五、 结果计算氨基酸含量(mmol/L )=OD 570nm 对应标准曲线查得值 1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