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电容式传感器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传感器

高中物理--传感器
B. 物体M运动时,电压表的示数会发生变化
C. 物体M不动时,电路中没有电流
D. 物体M不动时,电压表没有示数
2、热电传感器
热电传感器是利用热敏电阻的阻值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原理制成的,
如各种家用电器(空调、冰箱、热水器、饮水机、电饭煲等)的温度控制、火
警报警器、恒温箱等。
例5:如图是一火警报警的一部分电路示意图。其中R2 为用半导
器。其中有一种是动圈式的,它的工作原理是在弹性
膜片后面粘接一个轻小的金属线圈,线圈处于永磁体
的磁场中,当声波使膜片前后振动时,就将声音信号 转变为电信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该传感器是根据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
B 该传感器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C 膜片振动时,穿过金属线圈的磁通量不变
D 膜片振动时,金属线圈中不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受热时电阻值小,ab间电流大,电磁继电器磁性强,衔铁与下触点接 触,电铃响。
①将热敏电阻、小灯泡、学生用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串联接入继电器的a、b 端,如图示:
②将学生用电源与绿灯泡分别接入c、e之 间。
③将学生用电源与电铃分别接入c、d、之 间。
t° 变式:提高灵敏度,应该如何调节
滑动变阻器?
a bc d e
①风力大小F与θ的关系式; F=Mg·tanθ①
②风力大小F与电流表示数I/ 的关系式。思路? tanθ=L//h②
I/=E/[R0+k(L-L/)] ③ E=I(R0+kL) ④ ③由此①装到置④所得测:F定 的Mhg最• (大kL风 Rk力0I)(/ 是I / 多I )少⑤?
F Mg L ⑥ 两种理解
例7.如图示,将一光敏电阻连入多用电表两表笔上,将多用电表的

6电容式传感器习题及解答

6电容式传感器习题及解答

第6章电容式传感器一、单项选择题1、如将变面积型电容式传感器接成差动形式,则其灵敏度将()。

A. 保持不变B.增大一倍C. 减小一倍D.增大两倍2、差动电容传感器采用脉冲调宽电路作测量电路时,其输出电压正比于()。

A.C1-C2 B. C1-C2/C1+C2C. C1+C2/C1-C2D. ΔC1/C1+ΔC2/C23、当变隙式电容传感器的两极板极间的初始距离d0增加时,将引起传感器的()A.灵敏度K0增加B.灵敏度K0不变C.非线性误差增加D.非线性误差减小4、当变间隙式电容传感器两极板间的初始距离d增加时,将引起传感器的()。

A.灵敏度会增加 B.灵敏度会减小C.非线性误差增加 D.非线性误差不变5、用电容式传感器测量固体或液体物位时,应该选用()。

A.变间隙式 B.变面积式C.变介电常数式 D.空气介质变间隙式6、电容式传感器通常用来测量()。

A.交流电流 B.电场强度 C.重量 D.位移7、电容式传感器可以测量()。

A.压力 B.加速度 C.电场强度 D.交流电压8、电容式传感器等效电路不包括()。

A. 串联电阻B. 谐振回路C. 并联损耗电阻D. 不等位电阻9、关于差动脉冲宽度调制电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适用于变极板距离和变介质型差动电容传感器B. 适用于变极板距离差动电容传感器且为线性特性C. 适用于变极板距离差动电容传感器且为非线性特性D. 适用于变面积型差动电容传感器且为线性特性10、下列不属于电容式传感器测量电路的是()A.调频测量电路 B.运算放大器电路C.脉冲宽度调制电路 D.相敏检波电路11、在二极管双T型交流电桥中输出的电压U的大小与()相关A.仅电源电压的幅值和频率B.电源电压幅值、频率及T型网络电容C1和C2大小C.仅T型网络电容C1和C2大小D.电源电压幅值和频率及T型网络电容C1大小12、电容式传感器做成差动结构后,灵敏度提高了()倍A.1 B.2 C.3 D.0二、多项选择题1、极距变化型电容式传感器,其灵敏度与极距()。

电容式传感器

电容式传感器
C
电容量发生变化。
ΔC
o
传感器的输出特性 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如图所示的双曲线Δ关系。
(a)
(b)
工程上常采用以下两种近似处理方法: C
① 近似线性处理
② 近似非线性处理
ΔC
o
Δ
分析表明,提高传感器的灵
敏度和减小非线性误差是相互矛
1
盾的。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解决
这一矛盾,常采用如图所示的差
2
动结构。
12
3
1-被测带材; 2-轧辊; 3-电容极板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1-电镀层(定极板);
5
1
2-膜片(动极板);
3-焊接密封圈;
p1
p2
4-隔离膜;5-硅油
4
2
3
2.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
加速度传感器均采用弹簧-质量-阻尼系统将被测加速度变换成力或 位移量,然后再通过传感器转换成相应的电参量。下图所示为电容式加速 度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的频率响应快、量程范围大, 阻尼物质采用空气或其他气体。
如图所示。
l
l
ax
x x
hx h
(a)
(a)测量介质厚度
(b)
(b)测量介质位置
d D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
(c)测量介质液位
1.2 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
1.电容式压差传感器
下图所示为电容式压差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由一个金属膜片动极板和 两个在凹形玻璃圆盘上电镀成的定极板组成。电容式压差传感器的分辨率很 高,不仅用来测量压差,也可用来测量真空或微小绝对压力(0~0.75 Pa), 响应速度为100 ms。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电容式传感器

电容式传感器

汽车气囊的保护作用
使用加速度传感器可以在汽车发生碰撞 时,经控制系统使气囊迅速充气 。
汽车气囊对驾驶员的保护作用
电容式接近开关
齐平式
非齐平式
电容式接近开关在物位测量控制中的使用演示
• 电容式接近开关的测量头通常是构成电容器的 电容式接近开关的测量头通常是构成电容器的 一个极板,而另一个极板是开关的外壳。 一个极板,而另一个极板是开关的外壳。这个 外壳在测量过程中通常是接地或与设备的机壳 相连接。 相连接。 • 当有物体移向接近开关时,不论它是否为导体, 当有物体移向接近开关时,不论它是否为导体, 由于它的接近, 由于它的接近,总要使电容的介电常数发生变 从而使电容量发生变化, 化,从而使电容量发生变化,使得和测量头相 连的电路状态也随之发生变化, 连的电路状态也随之发生变化,由此便可控制 开关的接通或断开。 开关的接通或断开。 • 这种接近开关检测的对象,不限于导体,可以 这种接近开关检测的对象,不限于导体, 是绝缘的液体或粉状物等。 是绝缘的液体或粉状物等。
电容测厚仪结构示意图 l一金属带材 2一电容极板 3一传动轮 4一轧辊
电容式转速传感器
• 电容式转速传感器的工作 原理: 原理: • 齿轮外沿面为电容器的动 极板. 极板 . 当电容器 定极板与 齿 顶相对时, 电容量最大, 顶相对时 , 电容量最大 , 而与齿隙相对电容量最小。 而与齿隙相对电容量最小 。 当齿轮转动时, 当齿轮转动时 , 电容量发 生周期性变化. 生周期性变化 . 通过测量 电路转换为脉冲信号, 电路转换为脉冲信号 , 设 频率计显示为f, 频率计显示为 ,则n=60f/z
电容式转速传感器的结构原理1电容式转速传感器的结构原理 一定极板: 电容式传感 齿轮 2一定极板:3-电容式传感 一定极板 器 4频率计 频率计

电容式传感器原理

电容式传感器原理

电容式传感器原理
电容式传感器是一种常见的传感器类型,利用物体与电极之间的电容变化来测量物体的位置或运动。

它们通常用于测量机器人的位置、汽车的悬挂位置以及其他需要精准测量的应用中。

电容式传感器的原理是通过测量电容器的电容来测量物体位置
或运动。

电容器由两个平板电极组成,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距离。

当两个电极之间有一个物体时,它会对电容器的电容产生影响。

具体来说,物体与电极之间的距离越近,电容器的电容就越大。

反之,距离越远,电容就越小。

为了测量电容值,电容式传感器通常会将电容器连接到一个电荷放大器。

这可以放大电容值的变化,并将其转换为电压或电流信号。

这些信号可以被读取并用于计算物体的位置或运动。

电容式传感器的优点是它们可以提供非常高的精度和重复性。

此外,它们可以快速响应变化,并且可以在广泛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然而,电容式传感器也有一些限制,例如对电极之间的距离的限制以及受到电磁干扰的影响。

总之,电容式传感器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可以用于许多精密测量应用。

它们可以提供高精度的测量结果,并且可以在广泛的应用中使用,从机器人到汽车悬架。

- 1 -。

电容式传感器

电容式传感器

2.5 运算放大器电路
由前述已知,极距变化型电容传感器的极距变化 与电容变化量成非线性关系,这一缺点使电容传 感器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为此采用比例运算放 大器电路可以得到输出电压u g 与位移量的线性关系。
C0 ug =-u 0 0 A
输出电压ug与电容传感器间隙 成线性关系。这种电路用于位移测量传感器。
4.温度影响
环境温度的变化将改变电容传感器的输出相对被测输入量的单值函数关系, 从而引入温度干扰误差。温度影响主要包括温度对结构尺寸和对介质的影响两 方面。
24
四、电容式传感器的研究现状
1.PT800型压力变送器
PT系列产品中的标准型号,内置陶瓷电容式传感器。可以自由选 配模拟、数字现场显示表头。有多种过程连接件,可以现场调零 点、满量程。广泛用于自动化工业中对液体、气体和蒸汽的测量。
27
9
1.2.2 角位移型
当动板转动一角度时,与定板之间的覆盖面积就发生 变化,导致电容量随之改变。
覆盖面积
A
r2
2
其中, 为覆盖面积对应的中心角,r为极板半径。
r 2 所以,电容量为 C 2
C r 2 灵敏度S 常数 2
由上式可知,角位移型电容传感器的输出C与输入也为线性关系。
电容式传感器
目录
一、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二、电容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三、电容式传感器在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四、电容式传感器的研究现状
2
一、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由物理学可知,两块平行金属板构成的电容器,其电容量C为
0 A C
3
当被测参数(如位移、压力等)使公式中的、A、 变化时,都将引起 电容器电容量C的变化,从而达到从被测参数到电容的变换。

传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06

传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06

CB =
b( l − x )
δ ε1
x = C0 − C0 l
其中: 其中:δ1= δ - δ2
x ε1 ε 2 − 1 从而: 从而:C = C 0 − C 0 l δ1 δ 2 + ε1 ε 2
2011年5月23日 16
dC C0 ε 1 ε 2 − 1 灵敏度 S = =− dx l δ1 δ 2 + ε1 ε 2
+ + +
d
A
d
εr
当被测量d、 或 发生变化时 发生变化时, 当被测量 、 A或 ε发生变化时 , 都会引起电容的变 如果保持其中的两个参数不变, 化 。 如果保持其中的两个参数不变,而仅改变另一个参 就可把该参数的变化变换为单一电容量的变化。 数,就可把该参数的变化变换为单一电容量的变化。
2011年5月23日 3
2011年5月23日
19
三、调频电路
Cx
C0
1 f = 2π L(C x + C 0 ) f m ∆f = 1 2π L[(C x ± ∆C x ) + C 0 ]
2011年5月23日
20
四、运算放大器电路
C0 U sc = −U i Cx
五、电容式传感器特点 1.功率小 阻抗高; 功率小、 1.功率小、阻抗高; 2.静电力小 动态特性好; 静电力小、 2.静电力小、动态特性好; 3.本身发热量小 本身发热量小; 3.本身发热量小; 4.结构简单 结构简单; 4.结构简单; 5.初始电容小 分布电容、寄生电容影响大。 初始电容小, 5.初始电容小,分布电容、寄生电容影响大。
∆C ∆d ∆d 1 + = C0 d0 d0

电容式传感器

电容式传感器

电容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是以各种类型的电容器作为传感元件,将被测物理量或机械量转换成为电容量变化的一种转换装置,实际上就是一个具有可变参数的电容器。

电容式传感器广泛用于位移、角度、振动、速度、压力、成分分析、介质特性等方面的测量。

最常用的是平行板型电容器或圆筒型电容器。

[1]中文名;电容式传感器;外文名capacitive type transducer电容计算公式:εS/d应用:测量简介70年代末以来,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与微型测量仪表封装在一起的电容式传感器。

这种新型的传感器能使分布电容的影响大为减小,使其固有的缺点得到克服。

电容式传感器是一种用途极广,很有发展潜力的传感器。

典型的电容式传感器由上下电极、绝缘体和衬底构成。

当薄膜受压力作用时,薄膜会发生一定的变形,因此,上下电极之间的距离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使电容发生变化。

但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的电容与上下电极之间的距离的关系是非线性关系,因此,要用具有补偿功能的测量电路对输出电容进行非线性补偿。

原理电容式传感器也常常被人们称为电容式物位计,电容式物位计的电容检测元件是根据圆筒形电容器原理进行工作的,电容器由两个绝缘的同轴圆柱极板内电极和外电极组成,在两筒之间充以介电常数为ε的电解质时,两圆筒间的电容量为式中L为两筒相互重合部分的长度;D为外筒电极的直径;d为内筒电极的直径;e为中间介质的电介常数。

在实际测量中D、d、e是基本不变的,故测得C即可知道液位的高低,这也是电容式传感器具有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和灵敏度高,价格便宜等特点的原因之一。

电容式传感器是以各种类型的电容器作为传感元件,由于被测量变化将导致电容器电容量变化,通过测量电路,可把电容量的变化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测知电信号的大小,可判断被测量的大小。

这就是电容式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2]分类根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可把电容式传感器分为变极距型、变面积型和变介质型三种类型。

根据传感器的结构可把电容式传感器分为三种类型的结构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定极板与水平仪底座和测量平面固 定在一起,动极板由悬丝悬挂,由于 重力作用,动极板始终保持竖直状态, 与一固定极板的极距减小,而与另一 极板极距增大,形成差动输出
采用差动形式,并取两电容之和为输出量
差动式的非线性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灵敏度也提高了一倍。
如果采用容抗
作为电容式传感器的输出量
被测量与d呈线性关系,无需满足
2、调频电路
调频电路是将电容式传感器的电容与电感元件构成振荡器的谐振回路。 被测量变化 → 传感器C改变 → 振荡器振荡频率随之改变 → 鉴频器(频 率的变化转换为振幅的变化)→ 放大 → 输出→显示和记录。
2、调频电路 当被测信号为零时,△C=0,振荡器有一个固有振荡频率f0,即:
当被测信号不为零时,电容发生变化, △C≠0 ,频率变为
e
电源e正半周时,D1导通,D2截止,电容 C1被充电,C2放电。
二极管双T型交流电桥电路原理图
电源e负半周时,D2导通,D1截止,电容 C2被充电,C1放电。
4、二极管双T型电路
C1、C2为传感器的两个差动电容。 平衡时:C1=C2,I1=I2,一个周期内负载
e
的平均电流为零。
4、二极管双T型电路
度大于B点; A、B两点平均电压UAB≠0; C1、C2充电时间T1>T2. (T1=R1•C1)
6.4 电容Βιβλιοθήκη 传感器的特点优点:(1)温度稳定性好:电容式传感器常用空气等气体作为绝缘介质,介质
本身的发热量非常小,可忽略不计。因此,只需要从强度、温度系数等 机械特性进行考虑,来合理选择材料和几何尺寸。 (2)结构简单,适应性强:电容式传感器结构简单,易于制造;能在高 低温、强辐射及强磁场等各种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工作,适应能力强。
6.1.3变介电常数型电容传感器
结构形式多样,可用来测量纸张、绝缘薄膜等的 厚度,也可用来测量粮食、木材等非导电固体介质
的湿度。
当L=0时,传感器的初始电容


两平行电极固定,极距 不变,相对介电常数为 的电介质以不同深度插入电容器 中,从而改变两种介质的极板覆盖面积。传感器总电容量C为
当被测电介质进入极板间L深度后,引起电容相对变化量为
调频测量电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测至0.01μm级位移变化量,易于
用数字仪器测量,并与计算机通讯,转换电路生成的频率信号可远距离
传输,抗干扰能力强。
3、运算放大器式电路
最大特点:能克服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的非线性
C
A -A
由运算放大器工作原理可知
Cx u0
~ u
运算放大器式电路原理图
结论:从原理上保证了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的线性
指纹识别传感器
指纹识别目前最常用的是电容式传感器 图示为指纹经过处理后的成像图
电容式指纹识别传感器
指纹识别所需的电容传感器包含一个大约有数万个金属导体的阵列, 其外面是一层绝缘的表面
微电磁波频率场(介于皮肤表面和半导体之间)
导电层
当用户的手指放在上面时,金属导体阵列-绝缘物-皮肤构成了相应 的小电容器阵列。它们的电容值随着脊(近的)和沟(远的)与金属 导体之间的距离不同而变化。
电容变化量与电介质移动量L呈线性关系
例:某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由直径为40mm和8mm的两个同心圆柱体组成。储存灌也 是圆柱形,直径为50cm,高为1.2m。被储存液体的εr =1.2。计算传感器的最小电 容和最大电容以及当传感器用在该储存灌内时的灵敏度。
储存灌的容积为:
V
d
4
2
h
0.5m
D
图中C1、C2为差动式传感 器的两个电容(起始值相 等),A1、A2是两 个比较 器,参考电压为Uf。
5、差动脉冲调宽电路(差动脉冲宽度调制电路) 当电源接通时, 设双稳态触发器的A端为高电位, B端为低电位; C A点通过R1对Cl充电,C点电位Uc UF 上升,直至UC=UF; 比较器A1产生一个脉冲,触发双 D 稳态触发器翻转; A点为“0”,B点为“1”。此时 C点电位经二极管VD1迅速放电至0;
(5)阻抗高、功率小,需要输入的动作能量低:电容式传感器由于带电
极板间的静电吸引力极小,因此所需要的输入能量也极小,特别适用于低 能量输入的测量。 例如测量极低的压力、力和很小的加速度、位移等,可以做得很灵敏, 分辨力非常高,能感受0.001µm甚至更小的位移
缺点:
(1)输出阻抗高,带负载能力差:电容式传感器的容量受其电极几何尺
也就是说,如果被检测参数(如位移、压力、液位等)的变化引起A、d、ε三个
参量中之一发生变化,就可把该参数的变化转换成电容量的变化,通过测量电 路转换为电量输出。 据此,电容式传感器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1) 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 (2) 面积变化型电容传感器; (3) 介质变化型电容传感器。
r
+
4
2
1.2m 235.6 L
Cmax Cmin 87.07 pF 41.46 pF 故传感器的灵敏度为: K 0.19 pF / L V 235 .6 L
6.2 电容式传感器的主要性能
1、静态灵敏度
被测量缓慢变换时,传感器电容变化量与引起其变化的被测量变化之比
2、非线性
1、灵敏度
呈线性。
平面线位移型
柱面线位移型
6.1.3变介电常数型电容传感器
原理——各种介质的介电常数不同,在电容器极板间插入不同的介质,电容器的 电容量不同。 常用来测量液体液位和材料厚度。
同轴圆柱形电容器的初始电容为:
测量时,电容器的介质一部分是被测液位的液体,一部分是空气, 则电容与液位的关系为:
寸等限制,使传感器的输出阻抗很高。因此传感器带负载能力差,易受外
界干扰影响而产生不稳定现象。 电容的容抗大还要求传感器绝缘部分的电阻值极高(几十兆欧以上), 否则绝缘部分将作为旁路电阻而影响传感器的性能,为此要注意温度、湿 度、清洁度等环境对绝缘材料绝缘性能的影响。
6.1 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电容式传感器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为一体的电容量可变的电容器和测量电路组 成,其变量间的转换关系原理如图所示。
由物理学可知,当忽略电容器边缘效应时,对图 示平行极板电容器,电容量为
+
r
A d
- 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 A- 两平行板的正对面积 d- 两平行板间距离
_
在A、d、ε三个参量中,保持其中两个参数不变,改变其中一个量,均可使电 容量C改变。
第六章 电容式传感器
电容式传感器是以各种类型的电容器作为传感元件,将被测物理量的变化转
换为电容量的变化。
变极距型 按工作原理 变面积型 变介电常数型
应用:压力、位移、厚度、加速度、液位、湿度和成分含量等测量之中。
第六章 电容式传感器
特点: (1)结构简单、体积小、分辨率高; (2)可实现非接触测量; (3)动态响应好; (4)能在高温、辐射和强振动等恶劣条件下工作; (5)电容量小、功率小、输出阻抗高,负载能力差,易受外界 干扰产生不稳定现象。
由式(6-8)可知,电容的相对变化: 当 <<1时,将上式按泰勒级数展开,得
输出电容的相对变化
与输入位移
间呈现非线性关系,当
<<1时,可
略去高次项得到其近似的线性关系:
电容传感器的静态灵敏度为
可见
差动结构也可提高灵敏度
但 过小,易导致电容器击穿(空气的击穿电气为3kv/mm),在极间加一层云 母片(击穿电压>103kv/mm)或塑料膜来改善电容器耐压性能。
(1)线位移型

间呈线性关系
与变极距型的区别:被测量通过动极板移动,引起两极板有效覆盖面积A改变,从 而引起电容变化。
(2)角位移型
用于角位移测量的电容式传感器当动片有一角位移 时,两 极板间的覆盖面积就改变,从而改变了电容量。 时,
当转动角,
时,极板间的相对面积为:
所以,
所以, 传感器的电容量C与角位移
差动变化,
电桥失去平衡,此时有输出电压 经放大、相敏检波和滤波后输出直流电压Uo大小与位移成线性关系,其正负极 性反映位移的方向。 采用稳幅、稳频等措施保证输出电压是传感器电容变化的单值函数。
1、桥式电路
(2)双臂电桥
将电容传感器的两个电容作为交流电桥的两个桥臂,通过电桥把电容的变化转
换成电桥输出电压的变化。 变压器的两个二次绕组L1、L2与差动电容传感器的两个电容C1、C2作为电桥 的4个桥臂,由高频稳幅的交流电源为电桥供电。电桥的输出为一调幅值,经 放大、相敏检波、滤波后,获得与被测量变化相对应的输出,最后为仪表显示 记录。
Cx — 传感器电容 C — 固定电容
•假设放大器开环放大倍数A=∞,输入阻抗Zi=∞, •因此,仍存在一定的非线性误差, •但一般A和Zi足够大,所以这种误差很小。
U0 — 输出电压信号
4、二极管双T型电路
e是高频电源,提供幅值为Ui的对称方波。 VD1、VD2为特性完全相同的2个二极管。 R1=R2=R。 C1、C2为传感器的两个差动电容。
A d
_
三种类型:变极距(d)型: (a)、(e)
变面积型(S)型: (b)、(c)、(d)、(f)、(g)、(h)
变介电常数(ε )型: (i)~(l)
6.1.1 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
当活动极板因被测参数的改变而引起移动时,电容量 随两极板间的距离变化而变化。 初始电容 若极距缩小 非线性关系
利用对传感器电容的充放电,使电路输出脉冲的宽度随传感器电容量变化 而变化。 通过低通滤波器就能得到对应被测量变化的直流信号。
5、差动脉冲调宽电路(差动脉冲宽度调制电路) 工作原理:传感器的电容器充放电时,电容量的变化使电路输出的脉冲宽 度随之变化,经低通滤波器得到与被测量变化相应的直流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