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一)

合集下载

第1课时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预习课件

第1课时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预习课件
RJ 四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1课时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课前预习
第一步 旧知回顾
用竖式计算。
43×26= 1118
×
43 26
258 86
1118
12×34= 408
12 × 34
48 36 408
第二步 新知引入
我们已经学会了两位数乘两位数 的笔算方法,三位数乘两位数怎 么计算呢?打开书第47页,一起 来精读课本吧!
把145和12都看成与 它们接近的整十数
你能试着填一填吗? 先用个位上的( 2 )乘145,积的末
145 × 12
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 再用十位上的( 1 )乘145,积的末
290 145 1740
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 最后把乘得的积(290)和( 145)
加Hale Waihona Puke 来得( 1740 )。第四步 我的收获
第三步 精读教材
时间
速度
路程
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列式。
怎样计算 呢?
认真阅读例1,找出 问题及解决问题需要
的条件,圈出来。
方法二:可以竖式计算
1 74 0
方法一:可以估算
末位与 十位对 齐
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 分别去成三位数的每一位
1 4 5 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 1 7 4 0 分别去成三位数的每一位
今天,你收获了什么?
我知道了怎样列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 位数。
计算时要对齐数位呦!
竖式计算
第五步 小试牛刀
试着完成课本 第47页的做一
做。

四年级数学《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评课稿(精选9篇)

四年级数学《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评课稿(精选9篇)

四年级数学《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评课稿在现在社会,我们都可能会用到评课稿,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数学《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评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数学《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评课稿篇1我听了宋老师上的《笔算三位数乘二位数》这一课后,有以下的收获。

首先,从教学设计上来说,整体的结构是非常好的。

通过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引入,重视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创设情境从株洲到杭州有多远这个问题学习新知,注意采用学生身边的数学例子;小组讨论,组内交流,全部汇报交流,深化新知;最后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形成系统达成教学目标。

其次,宋老师这节课有两个环节是特别打动我的。

第一,新课程强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引导者。

这一点宋老师做的特别好,主要体现在教授新知145乘12时,首先让学生先估一估,然后动笔算一算,算的过程中碰到问题是先小组讨论交流,最后汇报。

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有生生之间的交流和评价,有生生之间的提问和答疑;在有些重要的问题学生没有提出来,由老师提问、学生思考、最后释疑的过程。

在这个环节文老师始终贯穿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一原则,是值得我学习的。

但如果最后能有一个老师完整规范的竖式板书及让学生思考12乘145该如果列算式就好了,能够更加突显本节课的重难点。

第二,新课改以后,把估算放在笔算学习的前面突出了估算的重要性。

宋老师在这一节课内也呈现的很完美,在出示算式145乘12以后,首先就是让学生估算结果,最后得到准确值的一个范围;在竖式计算完以后,在回过头来看估算的三种办法哪一个更接近准确值,并说一说为什么,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在计算过程中始终都没有脱离估算,反而是以估算为基础。

这一节课文老师重视了估算的重要性,往往这是很多老师容易忽视的地方。

最后,我想说一点我自己的观点:通过这节课我发觉宋老师是个感性的人,在多媒体出现问题以后,很明显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导致后面的课没有上完,作为一个老师这是不明智的,最起码我觉得教师的教育机智还不够。

四年级下数学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下数学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一、乘法(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与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与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2)积的变化规律。

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积也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3)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得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

(4)乘法的估算。

可以把每个因数看成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也可以将两个因数中的任意一个因数看成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然后估算结果大约是多少。

方法提示:笔算时,一般把位数多的数放在上面。

拓展提高: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相同的数,它们的积不变。

要点提示: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少是四位数,最多是五位数。

二、数量关系式(1)单价、数量与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

①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

单价:某种商品单位数量的价格叫做单价。

数量:购买商品的件数叫做数量。

总价:一共花的钱数叫做总价。

②单价、数量与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在这三个量中,已知其中的任意两个量,都能求出第三个量。

(2)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

①速度、路程的含义。

速度: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叫做速度。

路程:一定时间内所行的距离,叫做路程。

②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在这三个量中,已知其中的任意两个量,都能求出第三个量。

要点提示:1.用特殊的单位表示速度:所行路程/单位时间。

2.理解"/":/是除号的一种表现形式,因为速度是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所以速度表示为“所行路程/单位时间”。

8期三位数乘两位数(一),四年级上册数学学案带单元检测练习题附带答案解析

8期三位数乘两位数(一),四年级上册数学学案带单元检测练习题附带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 4. 三位数乘两位数(一)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中秋节超市购进25盒月饼,每盒售价128元,这批月饼的总售价是多少元?同学们,怎样计算呢?列式:128×25 就是求25个128元,也就是20个128元与5个128元的和。

128×20=2560(元)128×5=640(元)1 2 8 1 2 8×1 2 0 × 14 52 5 6 0 6 4 02560+640=3200(元)答:这批月饼的总售价是3200元。

思考:怎样将这两个竖式合二为一呢?1 2 8×124 56 4 0 5与128相乘的积21 511 6 20与128相乘的积3 2 0 0 两次相乘的积之和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与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与十位对齐,最后将两次的乘积相加。

值得注意的是: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相乘时,先与三位数的个位乘起,积直接对齐十位写,个位上的0,略去不写。

例题1 请你写出括号所对应的数字表示的是哪两个数的乘积。

……()……()解答过程:1570是314与5的乘积,9420表示的是314与30的乘积。

……(1570是314与5的乘积)……(9420表示的是314与30的乘积)技巧点拨:对于乘法竖式的计算,既要懂得算法,又要懂得算理。

例题2 计算下列算式,并验算375×29=解答过程:375×29=10875;答案:10875技巧点拨:此题考查了整数乘法的竖式计算能力,注意乘法的验算方法.例题3这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题错在哪里?你能改过来么?解答过程:这个算式个位数与三位数相乘的时候没有加上进位,十位数与三位数相乘的时候没有与百位上的数相乘。

正确的解答过程如下:1 6 3×3 21 69 7 831 21 64 2 3 8技巧点拨:竖式计算时,进位一定要标注清楚,下一位运算出结果时不要忘了加上低位的进位。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时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时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案

单元整体说明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积的变化规律,常见的数量关系。

本单元不仅总结了整数乘法的一般方法,还对整数乘法的算理和算法进行了回顾和整理,从而进一步学会在整数乘法运算中采用估算的方法,能初步确定结果的大致范围,还探究了“积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规律使一些计算简便,最后总结基于乘法运算的数量关系,充分体验运用相应的数量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为后续进一步学习乘法运算作准备。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基本一致,不同的是其中一个因数的位数由两位变成了三位。

所以教材积极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将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中来,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整数乘法的算理,达到自主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会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2.使学生经历探究“积的变化规律”的过程,理解规律内涵,并能运用规律使一些计算简便。

3.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能运用数量间的关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让学生经历由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导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其计算方法。

课时安排教学建议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学生已经学过了两位数乘两位数,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思考,将计算方法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通过讨论交流总结出多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计算方法。

2.重视引导学生探索运算中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习模型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第1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难点计算。

难点: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并能正确规范地计算和书写乘法竖式。

一、复习旧知,迁移导入师:同学们独立完成计算。

(课件出示第2页)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师:谁能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进行计算的?【学情预设】大多数学生都能说出计算过程。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1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1

124×73 = 226×35 =
数 医 院

判断正误
1 1 3 × 1 8 0 +1 3 9 3
4 改正 1 × 6 8 4 积的书写 + 11 3 4 … 位置错误 2 1 8
3 1 0 4 4
4 6 4 4
〖 〗 ×
3 4 8 6 4 … 没有满 6 2 8 … 十进一 + 7 1 4 4
(1)商店从工厂批发的复读机每台142元, 商店要付给工厂多少钱? (2)若商店在卖出55台复读机后,开始降价 销售。如果全部商品售出,你认为商店是 赔钱还是亏损?与同学们进行交流解答。 每台复读机 原价 现价 160元 138元
年级 人数
三年级 43
四 年级 213
平均每 个人护 树15棵 五年级
P49 做一做
1 3 4 X 1 2 ———— 2 6 8 1 3 4 ————— 1 6 0 8
1 7 6 X 4 7 ———— 1 2 3 2 7 0 4 ————— 8 2 7 2
2 3 7 4 2 5 X 8 2 X 3 6 ———— ———— 4 7 4 2 5 5 0 1 8 9 6 1 2 7 5 —————— —————— 1 9 4 3 4 1 5 3 0 0
43 ×22= 946
4 3 × 2 2 8 6 8 6 9 4 6
从淄博乘火车到青岛用了2小时,
列车1小时行145千米。 淄博到青岛有多少千米? 145×2=290(千米) 答:淄博到青岛有290千 米。
从淄博乘火车到北京用了12小时
火车1小时行145千米。
淄博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张叔叔从长春乘火车去 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 小时行145千米。 长春到北京大有多少千米?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完整版课件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完整版课件

因14为5千每米小是时多行少14,5所千以米用,乘要法求计112算4个5。×12
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每小时 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145×12=
我是这样想的: 估计约有1500千米。
145×12≈1500 150 10
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每小时 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先用第二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用哪一位 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再把两次乘 得的积相加。
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每小时 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145×12=
同学们,题目中已知的是 什么?为要什求么的用是乘什法怎么计样?算列?式?
题目中已知火车1小时行145千米,行了 12小时,要求12小时行了多少千米?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1. 口算。
23×30= 690 42×19≈ 800
47×20= 940 58×41≈ 2400
2. 计算。
43×26= 1118 43
× 26 258 86
1118
这是我们学过的两位数 乘两位数的乘法,该怎 样列竖式计算呢?
12×34= 408 12
× 34 48
36 408
145×12= 1740(千米)
145 × 12
想用一笔想算:比先较算准什确么。? 再算什么?
290 145
先算2小时行驶的路程
再算10小时行驶的路程 积该怎样写?
பைடு நூலகம்
1 740
3.
说出下面计算中的错误,并改
正过来。
134 × 16
804 134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第五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使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

3、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重点难点: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

教学过程: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口算训练14×3= 12×5= 200×30= 25×3=49×2= 100×70= 16×4= 26×2=15×3= 17×2= 30×300= 29×6=2.笔算 23×15 30×87笔算后,由学生说说笔算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师: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今天我们来进一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板书课题)一、创设情境出示信息窗3的情境。

为迎奥运,青岛市要新建一条高速公路。

一期工程历时1个月,平均每个月修建213米;二期工程历时12个月,平均每个月修建260米。

教师和学生交流信息窗的信息青岛是奥运的伙伴城市,为了迎接奥运,青岛现在新建了高速公路-东西快速路。

从火车站到石老人现在仅需25分钟左右,能节约一半时间。

二、提出问题根据信息窗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师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解决不了的,放入问题口袋。

板书: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全长多少米?;高速公路二期工程全长多少米?问题怎样解决?如何列式?(学生列式)。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解决问题一: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全长多少米?(1)师:算式中是三位数乘两位数,你准备如何解决?学生自己尝试解决。

教师了解学生做的情况,对少数独立计算有困难的学生适当给予的指导和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一)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68、69页上的例l、例2及相对应的课堂活动,
练习十四第1~4题。
【教学目标】
1.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会实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能应用所学知识主动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水平和灵活应
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口算。12l×2=12l×10=216×1=216×40=304×20=304×1=112×30=112×4=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并抽两道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知识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板书课题。
[点评:通过相关知识的复习,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
二、实行新课
1.教学例1。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
教师:从图中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提问题后,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21×12。
教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能够用估算的方法估算出这道题的结果大约是120×10=1200。
教师:不过题中不是要求我们算大约有多少千克,而是要算出它的精确值。这就要涉及笔
算的问题了。同学们在前面学习过哪些笔算呢?
学生: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师用纸片盖住“121”中百位上的“1”,只留下“21×12”。
教师:现在会算了吧?(学生:会算)请大家用笔算算出结果。
学生计算后,抽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教师随学
生的回答板书,如下所示:
教师:也就是说,同学们是把12分成10和2来分别和21相乘,再把它们的积加起来。
两位数乘两位数是这样做的,三位数乘两位数可不能够用同样的方法来做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我认为是能够的。
教师:请同学们用这个方法试一试。学生先独立完成后,再小组交流,最后抽一个同学的
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
教师:能说说你? 用2乘121得242,再用10乘121得1210,把两次乘积加起来,就知
道121×12的积是1452了。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
如下所示:
教师:能说说第二次的乘积“121”中后一个“1”要对着十位写的理由吗?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121×10=1210,后面这个“1”要对着十位写,才能表示1210,要不
然就成了121了。
教师:这是笔算乘法中容易出错的地方,同学们要注意。和刚才估算的结果比,差异大吗?
学生:有一定差异。
教师:所以,有时我们需要精确数时,还要用到笔算乘法。现在同学们会算三位数乘两位
数的乘法了吗?
学生:会算了。
教师:请同学们完成第68页中的课堂活动上的题。
学生完成后相互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然后全班集体订正答案。
[点评:这个教学片断一是突出笔算在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感受笔算的应用价值;二是
让学生先估算,再笔算,能在探讨笔算计算方法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估算意识;三是有效地借
助学生原来掌握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探讨新知识,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四是
注重学生容易出错的一些地方,通过对这些问题的重研究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
2.教学例2。
教师:我们再来研究这样一个问题。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2情境图,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图意,指导学生列出算式。
教师:大家会算 224×52吗?
学生:会
教师:请同学们把这道题的结果算出来。计算时要注意思考这道题和前一道题有哪些不
同?计算时你遇到了什么新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学生先独立计算,再小组交流,然后再
抽一个同学的作业到视频展示台上展出,并请这个同学结合自己的计算回答上面三个问题。
学生:这道题和上一道题比计算上复杂得多,主要是在计算第二步时要连续向前一位进位。
教师:这是计算中最容易出错的地方,你是怎样解决的呢?引导学生说出能够把进位的数
记在心里,也能够用很小的数字把它标出来,然后相加时再把这个小数字去掉。
教师:通过以上的学习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说出:我发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相同
的,仅仅每一步乘的位数要多一些。
教师:我们再来研究一个问题。多媒体课件出示第9页的课堂活动。
教师:这群小朋友在争论什么?你认为他们谁说得对?
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同学在争论34×386的列式问题,这两种竖式都列得对,因为在乘法中,
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结果不变。
教师:这样一来,不管在乘法算式中的三位数和两位数谁在前面谁在后面,我们都能计算
了,请同学们算出这道题的答案。学生计算后,集体订正。
[点评:这个教学片断从“做”入手,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完整地表
现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片断中的连续进位是计算中的一个难点。用乘法交
换律来计算 34×386是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具体体现,增强这方面的教学,能够提升学生
灵活应用知识的水平。]
三、课堂小结(略)
四、课堂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四第1~4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