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事务文书
常用事务文书

正文的篇章结构 2.结尾 总结式: 以简练的语言概况全文的主旨。 “总之,总的来说” 号召式: 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以激励读者。 “希望” 说明式: 在结尾交代、说明一些问题,已引起读者的注意。 如:“本办法自2006年3月30日起实施。” 定型式: 以惯用语结束全文。如“特此通知,以上意见妥否请指示”
㈢应用文语言特点 1.通用性的书面语体 ⑴不用个性化的方言口语 ⑵不用非规范化的词语 ⑶保留使用部分文言词语
2.沿用模式化语词和句式
⑴领起语:为了… … 根据… … 因为… …
⑵承启衔接语:因此
⑶结尾用语:特此通知 特此报告
⑷引据用语 兹就 欣悉 惊闻
⑸称谓用语 本 贵(尊称) 该
⑹表态用语 不得 同意 禁止
⑸比较法 通过两种以上的事物的对照,以突出所 要说明的事实和问题。 ⑹举例法 通过具体事例来说明概念或观点。 ⑺数据及图示法 运用统计数据和图表来说明对象, 给读者以量化和直观的感受。
⒊应用写作对说明的要求 准确 简明
㈣议论 1.议论的含义
应用文中,作者发表意见、阐明道理、作出评价、 批驳他人观点乃至于提出要求、措施,大都属于议论 的范畴。
3.合理运用书面辅助语言 合理运用书面辅助语言可以使应用文的表达更
为形象、直观、简明。 常见的书面辅助语言:图形、表格、公式、符
号等。
㈣应用文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
1.准确 2.简洁 3.朴实 4.得体
五、应用文表达方式 ㈠应用文表达方式概述
应用文的写作,常用的表达方式是:叙述、说 明和议论。
㈡叙述 1.叙述的含义
议论主要是叙述、说明的补充手段,处于从属 地 位,不能喧宾夺主。
2. 议论表达的主要要求
⑴夹叙夹议 边叙述、说明情况,边予以分析 评价,即就事论事。 ⑵简化论证 即直接用判断句式,表明“是什 么”、“要怎样”、“应该怎样”。 ⑶以立论为主 以立为主,以破为辅。 ⑷多正面论证 应用文一般以正面灌输,正面 导向。
第三讲 常用事务文书

二、计划的特点: 1.预见性。 2.可行性。 留有一定的变通空间,不可过于呆 板固定。 3.明确性。重点明确。
二、计划的构成与写法 (一)标题 1. 单位名称+时间+内容+文种 2.时间+内容+文种 (二)正文 1.前言。“为什么做”。 2.主体。计划四要素: (1)任务。“做什么”具体事项 (2)目标。“做到何种程度”可行性 (3)措施。“如何做”,使用的具体方 法 (4)步骤。“如何做”工作的程序和时间 3.结尾。 提出希望,发出号召。(可省略)
写作方法: 点面结合,既要概括,又要列举典型事例和具体 数据。 结 构:从主到次的逻辑顺序组织材料。 写作形式:分条列项式或列小标题。 3.结尾: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改进意见。 (三)落款: 正文右下方,署名+写作日期。
第二节
计
划
一、计划的含义 计划是为完成一定时期的任务而预先作出安 排部署的一种事务文书。
一、什么是总结?
是对前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的情况进行回顾、
研究、分析、评价,并做出书面结论的事务文书。
“小结”、“体会”也属于 总结的范畴。
三、总结的分类 1、按范围划分:单位总结、部门总结、个人总 结。 2、按时间划分:年度总结、季度总结、月份总 结。 3、按内容划分: 综合性总结:本部门、本单位或个人在一定 时期内所做的各项工作的总回顾、分析、概括。 专题性总结:对一定时期内某一项具体工作 的一个方面或某个方面的经验、问题进行的专门 性总结。
第三讲
常用事务文书
第一节
事务文书概述
一、 事务文书的概念 事务文书是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或个人 为处理日常工作事务、解决问题而使用的文书。 它主要发挥上传下达以及单位之间或本单位内部 的信息沟通作用。 二、常用事务文书 启事、声明、计划、总结、简报、规章制度、调 查报告、述职报告。
常用事务文书写作

常用事务文书写作(--)常用 1.简报特点:内容广泛;形式特殊;行文灵活;制发自由。
适用范围:反映工作部署和进展情况;交流工作方法和经验;报告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介绍典型事例;传达上级机关的布置和意见。
简报的分类。
从简报的内容分,有工作简报和会议简报,其中工作简报可分为经常性的业务简报、中心工作简报和问题简报,会议简报可分为关于会议的连续报道、关于会议的一次性集中报道;从简报的形式分,有综合性简报和专题性简报;从简报的保密程度分,有限制范围的内参性简报和一般性简报;按出刊日期分,有定期简报、不定期简报;按发行时间分,有长期简报和短期简报。
写作格式:报头、标题、按语、正文、报尾。
报头分五个小部分:密级、简报名称、期号、编发单位、发行日期。
正文包括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
按语的写作要求:不要重复简报中已叙述清楚的基本事实;观点要深刻精辟,富于指导性,发人深省;文字简洁,措词严谨,意尽文止。
注意事项:反映要快;选材要精;内容须真;风格要实。
2.调查报告特点:目的明确,有针对性;事实确凿,讲准确性;叙议结合,重叙述性。
适用范围:总结经验;反映情况,为上级管理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反映新生事物;揭露问题;还历史本来面目。
调查报告的分类。
按调查的内容,分为五种:总结经验性的调查报告;反映基本情况,为上级管理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的调查报告;反映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还历史本来面目的调查报告。
按调查的方法分,有综合调查报告和专题调查报告两种。
写作格式:标题、开头、正文、结尾。
调查报告开头的结构形式可以有三种:内容提要式、介绍提问式、论断式。
正文的结构有四种: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式结构、对比式结构。
注意事项:明确调查的目的、对象、范围;学会调查研究,全面深入地调查,充分详细地占有第一手材料;在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研究材料;注意表达方式,言简意赅,克服繁琐累赘。
3.计划特点:指导性、预想性、可行性。
18种常见事务文书写法

18种常见事务文书写法01计划计划,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与规划、要点、方案等类似,均为安排工作性质用于,对全局或单项工作进行预想性的安排部署。
四者主要区别在于安排的对象、时间范围不同,其重要性和安排范围是递减式的。
【基本框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背景与目的--检查内容;目的--理由--安排;指导思想--工作原则--目标任务--具体措施。
02汇报汇报是向上级总结工作、反映问题、报告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文体,通常分为工作汇报和情况汇报两种。
【基本框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背景与目的--调查方式--调查内容--调查结果;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内容安排--调查结果;存在问题--原因和影响分析--解决对策。
03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带着一定目的,采取社会化的调查工作方法,在调查取得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成的有事实、有观点、有结论的书面报告。
【基本框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调查背景--调查方式--调查内容--调查结果--应对之策;调查背景--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04讲话稿申论试题中的讲话稿,通常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为了特定目的、用于一定场合、面向一定对象发表讲话的文字底稿。
讲话稿的写作,必须服从讲稿六要素:讲者、目的、场合、对象、内容、语言。
【基本框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背景介绍--讲话目的或针对的主要事项--表明态度、原则、观点--工作措施--期望和要求。
05演讲词也叫"演说词"、"演讲稿",是用于演讲的文字稿本。
演讲词在讲话稿的基础上,突出鼓动性、感染性,含有较多的抒情成分,可使用较为灵活丰富的语言,做到"文情并茂"。
【基本框架】背景、环境、场合--演讲目的、指向的问题--解决的必要性、重要性--对策--感言、倡议、鼓动06答复答复,在现行机关常用文书中,主要指以书面形式对人大代表建议、质询、政协委员提案、人民意见、建议作出的答复。
【基本框架】态度--现状--措施;背景--目的--措施--决心或期望07责任书责任书是行政机关为明确责任和工作目标、任务,调动各部门、单位和个人的工作积极性,推动工作完成、保证工作效率和质量的一种常用文书体裁。
事务文书总结

事务文书总结【正文】事务文书是一种常见的办公文书,用于记录、传达和处理各类事务。
在工作中,我们需要频繁使用各种事务文书,如会议纪要、报告、通知、请示等。
良好的事务文书写作能力是办公效率高效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从事务文书的分类、写作要素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总结。
【分类】事务文书根据用途和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会议类、报告类、通知类、请示类、总结类等。
每种事务文书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规范,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事务文书。
1. 会议纪要会议纪要是记录会议讨论内容、决策和行动计划的重要文书。
在撰写会议纪要时,应准确记录与会者的发言要点、决策结果、工作分工等信息。
同时,适当增加一些关键性的细节,如时间地点、出席人员等,以便于后续查阅和理解。
2. 报告报告是向上级、同事或合作方汇报工作进展、问题和解决方案的文书。
报告要具备扼要明确、条理清晰、数据准确等特点。
在写作过程中,应该突出重点、避免累赘,同时提供充分的数据和支撑材料,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报告的目的和结果。
3. 通知通知是传达决策、重要信息或安排工作的文书。
通知应简洁明了、言之有物,同时应注明事项的紧急程度、要求和截止时间。
为了保证通知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可在事务管理软件中进行发布,并通过电子邮件或其他方式通知相关人员。
4. 请示请示是向上级征求意见、寻求决策或请求帮助的文书。
请示要具有明确的问题陈述和请求,同时应提供充足的背景信息和理由。
在撰写请示时,需要注意言之有物、字数适中,以尽量减轻上级的阅读负担。
5. 总结总结是对一段时间或一项工作的回顾和总结。
总结应突出工作成果、经验教训和未来发展方向。
在撰写总结时,应遵循“主题明确、材料丰富、层次清晰”的原则,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客观真实地评估工作的成效和不足。
【写作要素】无论是哪一类事务文书,其写作要素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清晰明了的标题、简洁精炼的正文、完整准确的信息、规范一致的格式和合适的语气。
1. 标题标题是事务文书的开头部分,应当简洁明了地概括文书的内容和主题,让读者一目了然。
事务文书_精品文档

三、总结
总结的性质和作用 总结的种类 总结的格式和写法 写总结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 例文
1.总结的性质和作用
所谓总结, 是对某一阶段的学习、生产、 工作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检查、分析 和研究, 从理论认识的高度概括经验教训 的书面材料。我们常用的小结、体会, 实 际上也是总结, 只是它们反映的内容较简 单, 时间较短, 范围较小或者经验不成熟 罢了。
3.总结的格式和写法
由于总结的总类不同, 因此具体写法也多 种多样, 但是基本内容总不外乎情况回顾、 经验教训, 存在问题和今后打算等几部分。 大体格式则分以下几项。 1. 标题 2. 正文 3. 署名和日期
3.1 标题
总结的标题, 大部分由单位名称、期限和 总结的种类三个要素构成。如《××市 ××学院1998年上学期工作总结》。有的 标题不写明单位名称, 如《1998年工作总 结》, 而把单位名称写在总结末尾。
1.计划的性质
计划是人们为了完成某项任务事先拟定 的文件。具体地说, 在一定时期内, 为了 更好地完成学习、生产和工作等任务, 必 须根据本单位或个人的实际情况, 提出具 体要求, 规定明确的目标, 制定相应的措 施, 把这些内容写成文章, 这就叫做计划。
计划的性质
人们通常所说的方案、安排、打算、设 想规划等也就是计划。方案是指政策性 和原则性较强、内容较完整的计划。安 排打算是指时间较短、内容较具体的计 划。设想规划是指尚未成熟的粗线条的 计划。
㈠要实事求是 ㈡要走群众路线 ㈢计划要有科学性、严肃性 由于各种客观原因, 制定计划难免有不周到 的地方, 因此, 制定计划要留有余地, 在执行 时也要随客观情况的变化进行必要的修改。 另外, 以文件形式发的计划, 要写出文件编号。
常用事务性文书及公文的写作

常用事务性文书及公文的写作常用事务性文书及公文的写作事务性文书和公文在职场中十分重要,包括工作报告、介绍信、请假条、调休申请、加班申请、报销单等。
本篇文档将从事务性文书和公文的定义、重要性和写作要点三个方面进行讲解。
一、事务性文书和公文的定义1.事务性文书事务性文书主要指的是公司或单位内部员工为了自己的工作需要而编写的文件。
事务性文书通常是由具体的人员或部门发出,在运作过程中,凡是需要沟通、提醒、记录、说明、征询、确认、对策、决策、反馈和报告等一切信息交流的事宜,都要借助事务性文书进行传达。
事务性文书包括但不限于:请假条、调休申请、加班申请、报销单、工作报告、汇报文件等等。
事务性文书在公司或单位内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是公司或单位组织管理的重要工具。
2.公文公文是指政府或机关团体为了行使职权,或者向目标对象传送所需信息时所使用的文字资料。
公文的作用主要是保证了行政机关权力的有效行使,在国家政治中起到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公文有很多种类,包括但不限于:收文、发文、函件、通知、建议、决定、命令、制度等等。
公文不同于商业信函,它通常以正式而庄重的形式出现,具有一定法律效力和规范性。
二、事务性文书和公文的重要性1.事务性文书的重要性事务性文书在单位或公司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记录了员工的工作情况,并且对整个机构的运行和管理起到了提醒和监督的作用。
事务性文书还可以及时地沟通交流路线,提升内部协调和沟通的效率。
2.公文的重要性公文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对行政机关职责和权利的行使,是一份具有规范性和明确性的文件,具有严肃的法律意义。
公文的管理可以促进组织内部的有序管理和协调,由此使公文在政府、公司及其他组织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三、写作要点写事务性文书和公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格式规范事务性文书和公文的格式应该结构清晰和版式规范,在内容方面也应当精简明了易懂。
有时候,文字的排版和文字的字体的选择都会影响到人们的阅读感受,因此写者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最合适的字体和排版方式。
事务文书的种类

事务文书的种类
1、计划类文书:
计划类文书是单位或个人对一定时限内的工作、生产或学习有目的、有步骤地安排或部署所摆写的文书。
这类文书包括规划、设想、计划、方案、安排等。
2、报告类文书:
报告类文书是反映工作状况和经验,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具有普遍意义的重要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文书。
这类文书包括总结、述职报告、调查报告、调研报告等。
3、规章类文书:
规章类文书是政府机构成社会各级组织针对某方面的行政管理
或纪律约束,在职权范围内发布的需要人们遵守的规范性文书。
这类文书包括章程、条例、办法、规则、规程、制度、守则、公约等。
4、简报类文书:
简报类文书是记录性文书。
这类文书包括简报、大事记等。
5、会议类文书:
会议类文书是用于记录或收录会议情况和资料的文书。
这类文书包括会议计划、会议安排、会议记录、讲话稿、开幕词、闭幕词等。
人们习惯于格这类文书称为会议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公文的分类
(一)按使用范围分 1.通用公文
2.专用公文 (二)按系统分
1.党政机关公文 2.人大机关公文 3.政协机关公文
4.军队机关公文
(三)按行文方向分 公文按行文方向可分为上行文、平行文和下
行文。 意见很特殊,可上行、平行、下行。
领导指导性公文 (四)按公文的性质和作用 知照性公文 商洽性公文 会议公文
在下)
正文的篇章结构 1.开头
概述式: 概述工作的基本情况或文章的主要内容,使读者有个总印象。 总结、报告、会议纪要、简报等常用这种开头方式。
目的式: 开门见山,交代行文目的。 常用“为了,为”等介词起笔,说明要达到的目的。
依据式: 开头交代制文的依据。 常用“根据、依照”等介词引起全文。
引述式: 在开头引其他机关的来文。批复和函的开头就需引述对方来文。 如:“你公司《关于成立的请示》收悉。”
1.份号 涉密公文应当标注份号。 2.密级和保密期限 3.紧急程度 4.发文机关标志 5.发文字号 6.签发人 上行文应当标注签发人姓名。
(二)主体部分 公文主体部分主要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
件说 明、成文日期、公文生效标识、附注等要素。 1.标题
《条例》规定: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 成。
过渡与照应 ⒈过渡 ⑴过渡词:因为……所以;综上所述等 ⑵过渡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现作如下通知:
特作如下通告:
四、应用文的语言 (一)语言运用的要求 1.准确 2.简明 3.平实-朴质无华,通俗明白,不追求华丽辞藻。 4.得体 5.生动 (二)表达方式 叙述、说明、议论是应用文写作常用的表达方式
第一节 计划
计划是前进方向上的路标,是一切行动的先导,也是 实现目标的手段。
一、计划的含义 计划是指单位或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实现一定目标,制 定相应措施和步骤的事务文书。 计划也是个统称,常见的安排、打算、设想、要点、 方案等都属于计划。
二、计划的特点 1.预见性 2.可行性 3.明确性
第一节 计划
3.合理运用书面辅助语言 合理运用书面辅助语言可以使应用文的表达更
为形象、直观、简明。 常见的书面辅助语言:图形、表格、公式、符
号等。
㈣应用文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
1.准确 2.简洁 3.朴实 4.得体
五、应用文表达方式 ㈠应用文表达方式概述
应用文的写作,常用的表达方式是:叙述、说 明和议论。
㈡叙述 1.叙述的含义
标题的表达形式 ⑴完全式:
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 ①发文机关名称要用全称或规范化的简称; ②事由应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
事由的结构:“关于…..的 ③文种要准确。
发文机关名称、文种 ⑵省略式 事由、文种
文种 如:
重庆市人民政府命令 关于2013年春节放假的通知 通知
⑶选用公文文种常出现的错误 ①混用法定公文文种
2.鲜明: 应用文:直截了当;态度明确。
作者通过文章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应该让人 一目了然,一读就懂。
3.单一
一篇应用文只能表达一个主要意图或基本观点,即 “一文一事”、“一文一旨”。单一的要求含义有二: 一是事项的单一,二是主旨的单一。
4.深刻
5.新颖
(三)主旨的确立与表现
1.篇名点旨-就是用标题概况点明主旨 《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
(二)工具性
应实而生
生而实用
(三)规范性 内容须符合党和国家 法规
政策
规定 《条例》
格式、行文程序等按
《格式》 (四)时效性
时代性
及时性 效用的时限性
五、公文的作用
1.领导指导作用 2.处理公务作用 3.宣传教育作用 4.凭证依据作用
第二节 公文格式
《党
《条例》第十条规定: 公文的版式按照
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执行。
一、公文格式各要素编排规则
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 度、 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 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 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
期、页码等十九个要素组成。
国标将组成公文格式的各要素划分为“版头”、 “主体”、“版记”三部分。
2.常用的说明方法 ⑴定义法 即对事物的内涵与外延作明确界定,讲明 事物、事理“是什么”。 ⑵诠释法 即对事物作比较详细具体的介绍,是定义 说明的具体化,对定义作进一步的解释和阐述。 ⑶分类法 对较为复杂的事物的构成作分门别类的说 明介绍。 ⑷引用法 引用相关论述、文件资料说明事物的形状、 特点、本质和规律。
2.篇首亮旨-开门见山,开头交代行文的目的、意义等 “为了,为或者根据”
3.篇中明旨-将文章的主旨分解为几个方面,每部分用小 标题或段首句概况其基本内容。(分条列项)
4.呼应显旨-采用开头与结尾相互呼应的方式表现主旨。 5.篇末显旨-文章结尾点出总的要求、目的的显旨方式。
二、应用文的材料 ㈠应用文材料的含义
如:公告—通告、决议—决定、 ②错用事务文书文种
把属于机关在日常工作中使用的事务文书文种用 于法定公文。 ③自制文种
生造文种并以法定公文行文。
2.主送机关 应当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统称。普发
性公文可无主送机关。 3.公文正文
公文的内容简单时,采用独段式表达;内容复 杂时,应采取分条列项的方式表达。 4.附件说明
材料是指作者用来表现主旨的一系列事实和证据, 包括具体的情况、措施、意见、数据、图表和 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等。
搜集和掌握大量的材料,是应用文写作的基础和前提。
(二)聚材 (三)选材 (四)用材-数据材料和图片材料
1.先后有序;2.详略得当;3.注意色彩
三、应用文的结构 (一)结构的含义 是指对文章整个格局的布置与安排。
正文的篇章结构
3.主体——分条列项 ①小标题式 ②标序式 ③条目式(条款式)
层次和段落 ⒈层次又称为意义段,是指文章内容表
达的 逻辑次序,体现事物发展规律。
⒉段落又称为自然段,是指文章内容表 达因 为转折、间歇等原因所造成的文字上的分割,通 常有明确的分行标志。
⒊应用文常用的层次和段落安排 缘由—观点 事实----结论 结论----理由
第二章 公文写作知识
第一节 公文概述
一、公文的涵义 1.广义公文
广义的公文即公务文书,是指党政机 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合法组织 在处理公务时形成和使用的各类文书。
2.狭义公文 狭义公文也称法定公文,即由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中规定的决议、决定、命令(令)、 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 批复、议案、函、纪要15种公文文种。
包括:外部结构格式; 正文篇章结构; 正文逻辑结构
应用文外部结构
1.标题 写法:发文机关+关于+事由+文种
Word文档中,第一段,字体-宋体,小二/二号,加黑,居中 2.发文机关 办理或答复公文的机关 写法:标题下空一行,左侧顶格用3号仿宋字标示 3.正文 一般分为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 写法: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空两个字起写,3号仿宋体 4.落款 署名 (发文机关名称、姓名)+成文时间(名称在上,时间
报请性公文
(五)按涉密程度分 普通公文 绝密公文 机密公文 秘密公文
(六)按处理时限分 普通公文 特急 加急
保密公根据处理方式 阅件 办件
三、党政公文的适用范围,见教材P324
四、公文的特点
(一)法定性 作者的法定性 效用的法定性 制发程序的法定性
应用文一般都要涉及一定的事件或事项, 因此必须采用叙述手段陈述事实经、过程等。 2.叙述方法
以顺叙为主, 有时也可用倒叙和分叙, 一般不用插叙、补叙等其他方法。 3.叙述人称
主要以第一、二人称为主。
概括 4.叙述的基本要求 直接
真实 ㈢说明 1.说明的含义
说明,即阐释和解说。是用简明而准确的文字 对事物的特性、状态、功能、成因等作静态的介绍、 解释。
正文的篇章结构 2.结尾 总结式: 以简练的语言概况全文的主旨。 “总之,总的来说” 号召式: 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以激励读者。 “希望” 说明式: 在结尾交代、说明一些问题,已引起读者的注意。 如:“本办法自2006年3月30日起实施。” 定型式: 以惯用语结束全文。如“特此通知,以上意见妥否请指示”
议论主要是叙述、说明的补充手段,处于从属 地 位,不能喧宾夺主。
2. 议论表达的主要要求
⑴夹叙夹议 边叙述、说明情况,边予以分析 评价,即就事论事。 ⑵简化论证 即直接用判断句式,表明“是什 么”、“要怎样”、“应该怎样”。 ⑶以立论为主 以立为主,以破为辅。 ⑷多正面论证 应用文一般以正面灌输,正面 导向。
第四节 应用文的写作要素
一、主旨 ㈠主旨的含义 主旨是作者通过文章的内容所表达出来的基本观点或 主要意图。 在一篇文章中,主旨是“统帅”和“灵魂”
(二)主旨的基本要求 1.正确 正确是指文章的主旨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方阵 政策,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具有社会效益。
作者通过文章表达的内容应该: ⑴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 ⑵符合客观实际; ⑶符合事物发展的本质或发展规律。
三、计划的构成与写法 标题+正文+落款
1.标题——发文机关+关于+事由+文种 《=+公司2011年公司计划》《++公司2012年技术革新计划》 2.正文——前言+主体+结尾 (1)前言:目的式开头,常用“为了,根据”+过渡语“为此,
特制订计划如下:”。表明计划的依据、目的或指导思想, 说明 “为什么做” (2)主体:任务+目标+措施+步骤(分条列项) (3)结尾:号召式结尾“希望”;省略 3.落款——单位名称+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