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常见涂层缺陷的定义预防和处理方法
涂装施工过程中常见的涂层缺陷

涂层缺陷现象主要原因预防和修正方法流挂垂直涂装面的涂料向下流,形成流坠状的现象喷涂不均匀,局部或全面过厚按规定进行喷涂铲去流挂涂层,小心磨平,补漆处理稀释剂过量—造成涂料过稀按技术要求进行稀释被涂面温度过高和过底适当的温度下进行涂装皱皮和橘皮涂层过厚时表干而主体内不干,内部干燥收缩使表面起皱隆起或呈橘皮状的现象(涂层内聚力大而未被表面收缩力拉裂的现象)底漆未干即涂面漆,面漆干燥底漆未干,两层收缩底漆要充分干燥打磨平整后再涂装一次涂装过厚注意推荐膜厚油性涂料干燥剂过量,表干过快调整干燥剂用量底材温度过高调整施工时间烘烤型涂料,表面固化远快于本体固化龟裂(泥裂)由温度变化、风蚀作用和持续的聚合反应所产生的整个涂膜、涂膜与底材之间的应力所引起穿透涂层,延伸至底材的裂纹底层涂料未干即涂面漆或底漆过厚待底漆干后再涂面漆多发生在颜基比较高的涂料中,基料少抗拉强度底而干燥快收缩又大,除去裂纹部份,重新涂装环境温度过高且表干过快/湿度低而未喷雾注意配套的正确表面粗造度偏低对于降温调整施工时间无机锌一次涂装过厚及油性涂料不断氧化和聚合设计干膜厚度涂料配方采用合适的树脂,增塑剂和颜料可将涂层龟裂的趋势降至最低细裂随着涂层的干燥和固化的进行,其表面变得硬而脆并产生了表面应力,造成表面出现了不见底的细小裂纹(涂层内聚力小而被表底层涂料未干即涂面漆或底漆过厚耐候性好的树脂底漆过软,面漆较硬不会发生细裂的活性颜料或添加含有纤维颜料温度急剧下降使用期长且稳定的增塑剂无机锌一次涂装过厚配有挥发较慢的溶剂下表列出了涂装施工过程中常见的涂层缺陷、涂层缺陷产生的常见原因以及预防和修正的方法。
面大的收缩力拉裂的现象)鳄裂或皲裂涂层表面硬化和收缩的速率比涂料本身快的细裂反应所引起的,这是一种由于涂层表面应力引起的微裂型损坏当表面收缩速度大于本体时,开裂就会发生避免温度高时施涂及阳光暴晒 鳄纹和细裂一样,最初并不穿透涂层 除去裂纹部份,重新涂装煤焦沥青暴露于阳光和风雨侵蚀之下,特别是在施工厚涂层的情况下设计干膜厚度决不要将需要氧化或聚合的硬性涂层施工在永久软性或橡胶状的底漆上注意配套的正确涂料应薄层多道重叠施工,以使其能在施工后一道涂层前固化强溶剂涂料施涂在挥发型涂料表面上 注意配套的正确钢材本身的热胀冷缩钢表面升降温稳定时施涂或调整施工时间老化发硬的涂料,如醇酸树脂涂料等涂层缺陷 现象 主要原因预防和修正方法剥落/脱皮脱层/分层涂膜从底材上失去附着力而脱落或分层的现象表面处理不良—太光或太脏,底材上有微量的粉物,灰尘,污垢,油及油脂,水、锈和化学物质等杂质清除表面上油、水、锈剥落部份彻底打磨掉后重新涂装底面漆不配套 注意合理配套 底漆油漆未干已复涂 控制涂装最小间隔期理 超过涂装间隔期漆膜要进行拉毛或扫砂处理 被涂物表面过于坚硬、光滑注意涂装表面粗糙度 针孔(漏涂点) 表面涂层内部气泡破裂而露出的可见底材的小孔溶剂混合比例不当挥发太快,成膜物来不及补平空隙调整溶剂和稀料对轻微针孔,用砂纸打磨,反复簿涂几层环境温度过高,表干‘凝定’迅速,封闭了涂层内溶剂及空气/快干涂料适当调整温度下喷涂一次涂装过厚或有孔涂层表面上喷涂过厚有机涂层注意推荐膜厚或必须稀释达到要求溶剂平衡‘错误‘压力过大过份的通风或大风环境喷涂时距离太远起泡涂膜表面有疱疹小泡,有的含在膜内部,泡首先产生在附着力最弱点集中的地方---最主要原因是由涂层内存在膨胀蒸汽或空气所致(溶剂、潮气、冷凝水、可溶盐份、空气等)在涂装前激烈搅拌时裹入空气形成气泡,不待其消失即进行涂装,因溶剂挥发太快,表层迅速变稠和表干、气泡来不及益处油漆搅拌后,放置一段时间,让气泡益处气泡首先发生在涂层附着力低的地方气泡里面存在空气液体(水溶液、溶剂)结晶体用手工砂纸全部磨一下,重新薄喷一度漆涂装黏度太大调整黏度不宜太大底漆中的可溶性稀释颜料在浸渍使用或高湿度区域应采用不透水的涂料可溶性化学盐类渗透稀释作用—渗压起泡表面油类、腊或脏物等污物,会使附着力不好,潮湿蒸汽在此处进入涂层而形成泡。
油漆常缺陷及处理方法

油漆常缺陷及处理方法1.、气候和酸性的攻击漆面出现不规则的细纹、有少量脱色、部分剥离或碎裂表面原因受腐蚀性物质的侵害,如双氧水刹车液或酸性电池落在表面的酸雨在新漆表面使用清洁剂预防在新喷漆的表面避免使用清洁剂确保漆膜已经完全固化解决轻微的创伤可以用P2000 水磨砂纸打磨然后用抛光的办法来补救,一旦遭受更严重的腐蚀,就必须用P800 水磨砂纸彻底打磨,确保所有污染物的痕迹已经被去除,然后重新喷涂2、渗色颜色从现有的旧漆层或底漆层渗透到了新面漆上原因现有的旧漆层含有容易渗透的基础底色原子灰未完全干透,呈现出原子灰的颜色。
预防原子灰必须彻底干燥在喷涂前去除表面所有不粘附的喷涂物解决如果面漆只出现少量的渗色而渗色来自中途漆则可通过强制干燥后再重新喷涂。
渗色:面漆吸收了来自下一涂层或旧漆层的颜料①底漆层材质耐溶剂性差;②与油漆不相容的旧漆膜或沥青没有完全去除。
原因:①刚喷涂的面漆出现局部褪色;②如果过多添加催干剂,也会发现此现象;③底漆层由于面漆没有完全喷涂,遮盖不好误认为是渗色。
3、翻黄底层填料引起表面发黄原因油漆或原子灰调配时加入过量的双氧水或催干剂预防需精确计算双氧水或催干剂的量解决用P800-P1000水磨砂纸打磨,喷上环氧/中涂底漆密封隔离后,重新喷涂4、起水泡涂料中残留的水气遇热膨胀聚结后,引起漆面突起及膨胀原因①特别是在裸金属表面或原子灰表面出现的水泡居多,原因是金属件与原子灰在放热的过程中要吸收水份②在高湿低温的环境喷涂作业过程中,由于涂层中残留一定的水份干燥不彻底所致预防①在喷涂前注意不要在即将工作的表面留下汗渍或指纹②只使用经过推荐和认可的材料③各个工序作业前和作业后都要使其所用产品干燥彻底解决在受影响表面上用P1500或P2000打磨干燥过后,重新喷涂5 针孔/气泡大体积的圆形空气泡或水泡,经常出现于接缝区域和角落或超厚的填料及塑料表面原因料屑膜的粗劣毛边干燥时过分加热预防避免厚涂油漆,确保漆膜可以渗至接缝和边角位置使用推荐的稀释剂和掌握正确的喷涂技巧解决用P1000-P1500水磨砂纸打磨,必要时填补小量原子灰在较大的针孔/气泡的位置,然后重新喷涂原因:在接缝区域和角落厚涂层中有白色的气泡出现,由于较厚的涂层在干燥过程中受热表面干燥过快,涂层中的溶剂或稀释剂难以挥发所致6、发白/起雾在漆膜表面形成乳状光雾,特别是在较厚的涂层更为明显原因①在高温潮湿的条件下使用了快干型稀释剂②在低温潮湿的环境使用了干燥过快的稀释剂③因喷涂气压过大使工件冷却,随后出现水汽冷凝而产生的发白④在喷涂施工前车身板材温度过低预防使用高质量的稀释剂,缓慢蒸发解决①对出现发白的工件进行升温烘烤②如果问题不是很严重时,可用抛光处理擦掉③如果表面已经被十分严重影响时,应用P1500 水磨砂纸打磨后,重新喷涂7、污染/工业微尘着色斑点或飞溅斑点,如在漆面上沉淀,或变色或着色的污点原因滴落在漆面上的树液,树脂,湿花瓣,果浆或鸟粪等金属粒子深入漆面中并氧化预防避免在漆面上留有如何灰尘确保漆面已经完全固化解决用清水洗洁后、再用清洁剂擦拭,如果还有剩余物可用P2000 砂纸打磨再用抛光蜡配以抛光机进行抛光处理,使其恢复光亮;如变色污点和着色点仍留在漆面上则需重新喷涂8、腐蚀/生锈漆面上的疏松的涂层和变色污点,尤其在车身边缘及接缝处常见原因裸露金属表面因意外损坏而暴露或留下的未经过处理钻孔洞裸露金属的表面的漆膜因为污染物而遭受破坏预防确保所有的金属表面再喷涂前都能受到正确的处理和保护如:使用了流动的腐蚀底漆尽快修补漆膜的任何损坏,立即处理新的暴露金属的边缘9、裂纹长期曝晒在室外的板材,如温度、紫外线、水和溶剂等引起漆膜变硬,易碎原因①由于涂层内部干燥不彻底或者使用材料不匹配造成的内部涂层发软,而表漆干燥充分时,在受热过程中内部涂层膨胀时对表漆膜进行的撕裂②未经处理或处理不透而直接喷涂于破裂的旧漆面上漆层太厚预防观察现有的末道漆,在喷涂前修补所有的裂痕如果漆层太厚,打磨旧漆层,在喷涂前须打磨所有较厚的表面解决(注意事项:在对涂层施工时,闪干时间一定要足够,涂层不要喷涂过厚)用P800 水磨砂纸彻底打磨损坏的漆面,有需要填补原子灰,经打磨及补上中涂后重新喷涂10、内含污垢/尘/土在储存或涂料凝结时,外界杂物粘附于末道漆表面,形成包块。
常见涂装缺陷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

3. 确实了解旧漆的种类, 尽量避免不匹配现象发生。 4. 对于多次修补的漆面,建议尽量使用封闭底漆加以隔离。 5. 按规定使用适当的中间底漆,同时注意按规定使用配套的固化剂及稀释剂等辅
料,并保证产品要求的干燥时间后涂装面漆。 6. 新漆膜,特别是喷涂较厚的新漆膜,必须给予一定的干燥时间。如有条件的,
8、 漆面起泡或痱子 9、 针孔 10、 流挂 11、 渗色与浮红 12、 金属漆发花 13、 涂层的变色与褪色 14、 龟裂
相关说法
剥皮、失去附着力、附着差、脱落
相关说明
此类现象为基底与漆层之间失去附着力,包括面漆与底漆或旧漆之间、底漆和金属 漆之间。
相关原因:
一、 清洁或准备不当。包括: 1、 水磨底漆时使用的水砂纸号数太高,超过 1000#以上,使底漆表面过于光滑, 不利于面漆的附着。 2、 底漆表面研磨后的研磨灰尘或其它表面污染物若未确实彻底清除,则表面 漆层将不能够与底漆层发生适当稳定的接触,以致于造成粘合不良。 3、 底漆水磨后未能使水份完全干燥,或底面在施工前受潮,使其难以正常干燥, 出现粘合不良现象。 4、 使用了不当的材料(如:汽油)作为清洁剂,不但不能去除硅、矽等腊质, 留下一些高沸点的残留物在表面留下一层连续的“油膜”。建议清洁材料使 用 L919 除油剂。 5、 粘尘布使用不当也会造成涂料的附着力降低。使用中必须擦拭速度要快,力 量要轻一些,否则会在表面留下过多的粘性杂质,影响涂料的附着力。
六、封闭材料选择不当。为节约成本,采用硝基色漆打底,烤漆(2K)罩面的施工方 法。此类办法,如处理不当,极易造成面漆的脱落。或者有时在原子灰施工后未 喷涂二道底漆而直接喷涂面漆,也非常容易造成面漆的脱落。
油漆缺陷预防和补救措施

补救措施
根据漆膜检验标准判定其补救措施,一般处理: 面积小时:用800#水砂纸将其表面区域打磨 后,再按照点补的作业规程进行点补,待完全固化 后再用抛光机抛光。 面积大时:直接报废处理。
抛光痕迹 由于抛光处理不当,漆膜受到研磨损伤,表面 可以看到细微的条纹、旋纹或分界线。
原 因 分 析
1、漆膜未充分硬化就进行抛光处理。
颗粒
在漆膜内或表面有杂质微粒,呈颗粒状凸起
Ø
产生原因: 1、油漆结晶或受到污染。 2、喷涂环境污染(喷房、流平间、烘箱、静电除尘设备等)。 3、待施工件表面未处理干净(清洗不干净、打磨不良等)。 4、喷涂过程风向、压差不符合要求。 5、进出喷房工作人员防尘措施不合理。
预防方法: 1、确保供漆系统和管道清洁,必要时在管道中增加过滤装置;确保正 确的漆、投漆操作过程;进货检验应对油漆颗粒大小进行 2、按照清洗保养计划,定期清洁喷涂设备。 3、对待施工件表面灰尘应采用粘布擦拭和在预处理槽液中添加清洗 剂等方法来加强清洁。 4、对喷涂过程各关键点的风向、压差定期监督。 5、操作员进入喷房必须有相应的防尘措施。
补救措施
根据漆膜检验标准判定其补救措施,一般处理: 清漆受损时:用1500#或800#水砂纸将其表面 区域打磨后,再用抛光机抛光。 色漆受损时:用1500#或800#水砂纸将其表面 区域打磨后,再按照点补作业规范进行点补处理, 待漆膜完全固化后再用抛光机抛光。
漆雾
在喷涂过程中,经过雾化后,多余的油漆微粒
流挂
在工件斜面或竖直面的漆膜上出现漆膜局部 变厚,呈波浪、浅滩形状
1、压缩空气太小(雾化空气太小、扇形空气太 小) 2、喷枪、旋杯离工件距离太近,移动速度太慢 3、油漆粘度太低。 4、基材表面温度太低。 5、涂装环境温度太低。 6、涂装环境湿度太高。
涂装缺陷汇总及预防措施

7
由于涂层附着力差,受 附着力差 外力作用时漆膜可剥脱。
除掉附着力不良的涂层,重新对底材或底涂层进行彻底打 磨清洁处理,然后重新喷涂
8
漆膜干燥时间太长或不 能充分固化,出现漆膜 干燥不良 发软、硬度低、附着力 差的现象。
将车辆或工件转移至温暖、通风的地方,稍稍加热以改善 漆膜的干燥速度,但要注意防止漆起皱。漆膜干燥后如果 外观达不到指标要求,则需要重新打磨后再进行喷涂。
11
咬底
在喷涂的过程中,上层漆膜将下层漆 1. 油漆不配套。 膜软化,产生皱纹、膨胀、气泡的现 2. 上层漆的稀释剂溶解力太强。 象。 3. 下层漆膜未干透就喷涂上一层面漆或两层漆膜,间隔时间不合理。
待漆膜干燥后,将缺陷区域的漆膜打磨掉,重新喷涂。
12
划痕
漆膜受到硬物划伤或受石块冲击破 属于冲击性损伤,一般由是产品漆膜被摩擦所致或者是被尖锐物体划伤。 裂,损伤深度和面积因损伤原因不同 而不同。 在干燥的过程中,由于漆膜收缩,表 1. 底涂层表面处理方法不当,砂纸太粗,打磨不平,填平不足等。 面呈现出底层漆表面的打磨或其它处 2. 底涂层没有充分硬化就喷涂了面漆层。 3. 漆膜的厚度不够,或干燥速度太慢。 理痕迹 4. 油漆未充分混合,使用的稀释剂型号不对或质量太差。
涂层的缺陷和避免

可能产生的原因:
预防:
修理
发软/酪皮(Cheesiness) 发软
发软/酪皮(Cheesiness)
发软: 涂层保持柔软, 即使在延长干燥时间以后.
可能产生的原因:
对于双组分涂料错误的涂料混合比; 太低的干燥/ 固化温度; 涂层里残留过多的溶剂. 使用一层合适的耐粉化, 耐紫外线的面漆. 通过砂磨或轻度扫砂, 去除所有分化的沉淀物和 松动的物质, 用耐粉化的面漆重新涂装.
可能产生的原因:
预防:
修理
刷痕(Brush Marks) 刷痕
刷痕(Brush Marks)
刷痕: 刷涂施工时, 涂层没有流平, 涂层干燥后, 表面 留有 不美观的条状的高低不平和皱纹. 刷涂施工时, 涂料的黏度可能太高; 使用不配套的 溶剂; 不正确的混合和不熟练的施工. 双组分涂料, 可能超过涂料混合后的使用时限. 根据涂料的类型选择刷涂的方法和合理的涂层厚 度. 稀释涂料达到刷涂的黏度. 在规定的使用时限 里施工. 根据刷痕的程度, 彻底地砂磨表面, 用黏度合适的 涂料重新涂装.
可能产生的原因: 预防: 修理
渗色 (Bleeding) 渗色
渗色(Bleeding)
渗色: 可能产生的原因: 涂层表面颜色改变 由于下层涂层可溶性有色物质扩散到 后道涂层的表面, 使其失去原有的颜色. 特别是焦油的渗色. 装饰区域不用含沥青/焦油的底漆 砂磨和用一种更合适的涂料系统重新涂装。
预防: 修理
可能产生的原因:
预防:
修理
桥连层(Bridging)
桥连层(Bridging)
桥连层: 用通常的油漆材料作为一种覆盖物, 涂在未经 填充处理的缺口上如被涂面上的龟裂、角焊 缝上, 它可能会使涂层产生龟裂、气泡或剥落 糟糕的施工. 高黏度的涂料系统. 边角和焊缝不 正规的刷涂. 在统涂之前, 边角和焊缝用漆刷预涂, 使涂料渗 入所有开裂的部位 去除松动的漆膜, 粗糙表面, 用漆刷预涂和重新 涂装.
常见涂装缺陷与防治

涂装缺陷有上百种,一般可分为漆膜缺陷和漆膜的破坏状态。
所谓漆膜缺陷是指漆膜的质量与规定的技术指标相比所存在的缺陷,一般产生于涂装过程;漆膜的破坏状态是漆膜在腐蚀介质的作用下或在特定的使用条件下产生的综合性能变化的外观表现。
由于某些漆膜缺陷和漆膜的破坏状态两者从外观形态来看非常相似,也都是涂装过程中涂装工艺控制不当所形成的,但两者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有很大差别。
所以必须分类清楚,才能有效地防治。
1 喷涂过程中产生的漆膜缺陷及其防治方法涂装过程(含涂装后不久)中产生的漆膜缺陷,一般与被涂物表面的状态、选用的涂料、涂装方法及操作、涂装工艺及设备和涂装环境等因素有关。
现将汽车涂装中常见的漆膜缺陷及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1 颗粒漆膜中的凸起物呈颗粒状分布在整个或局部表面上的现象。
由混入涂料中的异物、涂料变质或过喷涂而引起的称为涂料颗粒;金属闪光涂料中铝粉在涂面造成的凸起异物称为金属颗粒;在涂装时或刚完成的湿漆膜上附着的灰尘或异物称为尘埃。
1、产生原因(1)涂装环境的空气清洁度差。
调漆室、喷漆间内有灰尘。
(2)施喷件表面不清洁。
如打磨后施喷件内外没有彻底清洁;选用质量较差的绵布做清洁,而绵布的纤维物留在施喷件上。
(3)施工操作人员工作服、手套等材料掉纤维。
(4)易沉淀的涂料未充分搅拌或过滤。
(5)涂料变质,如漆基析出或反粗,颜料分散不佳或产生凝聚,有机颜料析出,闪光色漆的漆基中铝粉分散不良等。
(6)喷漆间内温度过高或溶剂挥发太快。
(7)漆雾过多(干喷涂),涂料的粘度过高。
(8)输漆系统中用的泵不合适,喷漆间压力不平衡,压缩空气没有过滤或过滤时不充分。
2、防治方法(1)调漆室、喷漆间内的空气除尘要充分,确保涂装环境洁净。
(2)施喷件表面应清洁。
如用粘性擦布擦净或用压缩空气吹净喷涂表面上静电吸附的尘埃。
(3)操作人员要穿戴不掉纤维的工作服及手套。
(4)供气管路上要安装有过滤器。
(5)不使用变质或分散不良的涂料。
常见涂装缺陷及应对措施

涂装基础
缩孔 凹陷 鱼眼
涂面产生涂膜被压扁的凹状,由于上下两层的涂膜表面 张力不同,湿膜上层的表面张力低于下层,产生缩孔。 1.喷涂环境原因:周围使用了有机硅类或蜡等物质。应检 查所有设备辅料,绝对不能使用硅酮类等物质。 2.设备,人员:调漆工具,手套,工作服等不干净。 3.素材清洗:脱脂效果不良,有水,油,打膜灰,脱模剂 等异物。应检查前处理工艺参数:热脱脂温度,清洗剂 浓度,喷淋冲洗喷头口压力,堵塞情况等。 4.材料原因:所选涂料表面张力偏低,对缩孔的敏感性大, 涂料或溶剂等受污染,涂料不匹配。应检查湿膜表面张 力,跟换涂料。 5.返工件打磨:对原有类缺陷的问题打磨不彻底。
失光
涂膜干燥后没有达到应有的光泽,或出现雾状朦胧现象. 1.涂料方面:溶剂或固化剂等添加剂配套问题,混合比例 问题。应选择正确的配套溶剂,固化剂,添加剂及混合 比例。 2.膜厚不够:涂料干燥后没有形成完整的涂膜。 3.油漆吸收:素材或下层油漆对上层油漆吸收,因下层油 漆的粗糙,不均匀,2C1B的底漆没有表干等均会引起对 清漆的吸收。 4.漆雾干扰:喷房风速低,风向问题,漆雾过大,落至漆 膜表面,影响光泽。
橘皮
涂层如桔子表皮状凹凸不平,涂料湿膜因溶剂挥发内部 产生对流现象,流动过早停止而产生凹凸不平状. 1.环境原因:喷房,流平区温度高,风速快,导致溶剂挥 发过快。应设定最佳的稳定的喷房温度和风速。 2.涂料,溶剂:稀释剂挥发速度快,涂料粘度高,流平性 差。应降低溶剂挥发速度,降低涂料粘度,以改善涂料 的流动性。 3.喷涂工艺:喷涂压力低,雾化效果差导致涂料颗粒大, 不易流平,膜厚过薄,干燥过快。应调整适当的喷涂参 数设置。 4.被涂物温度高:零件温度过高,导致湿膜溶剂挥发过快。 应降低被涂物零件温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or internal use only – not to be circulated outside AkzoNobel
Protective Coatings
开裂
• 钢材本身的热胀冷缩 • 老化发硬的涂料
如醇酸树脂涂料等 柔韧性不足
For internal use only – not to be circulated outside AkzoNobel
钢材
For internal use only – not to be circulated outside AkzoNobel
Protective Coatings
起泡的原因:二、表面有杂质
表面有油污、石蜡和灰尘等 潮气会向着涂层附着力低的地方渗透而起泡
For internal use only – not to be circulated outside AkzoNobel
变色
• 变色通常是树脂和颜料的问题 • 芳香族的聚氨酯面漆会在紫外下变黄
(脂肪族不存在这个问题) • 环氧树脂和亚麻油涂料容易泛黄 • 含铅颜料的面漆会在含硫大气中变深,
变黑
For internal use only – not to be circulated outside AkzoNobel
胺起霜是水溶的,能被干净的温水抹去
在重涂前必须除去胺的起霜
For internal use only – not to be circulated outside AkzoNobel
Protective Coatings
起皱
涂层表面起皱,通常是的原因是: 油性漆、醇酸和酚醛涂料涂 如果得过厚,表面吸氧膨胀, 而下层尚未起氧化反应 过量的表面催干剂,涂层厚 的地方起皱 烘烤型涂料,表面固化远快 于本体固化 温度太高时施工
Protective Coatings
开裂
1)涂层发生开裂时,有两种情况: 裂纹在涂层中 裂纹到达底材表面
2)当表面收缩速度大于本体时,开裂就会发生 沥青涂料太阳光下长期暴晒 沥青比重多的环氧煤沥青涂料,在阳光表面发硬,而下层发软
3)硬而韧的涂料涂在柔软的涂料表面,很容易发生开裂 硬质涂料在软质的沥青涂料表面 醇酸漆在氯化橡胶漆表面 环氧漆等化学固化型在物理干燥型涂料表面
Protective Coatings
白化 / 胺起霜
涂料在完全固化前,有可能会产生发花或白化现象。 冷凝与湿气会在涂层表面形成白点。
胺固化的环氧涂料,在较冷或湿润大气环境下进行固 化时,胺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CO2)和湿气(H2O)发 生反应
通常我们把这种情况叫做胺起霜或胺白化
其结果就是漆膜发粘,经常呈白色污迹
Protective Coatings
干喷
漆膜表面粗糙不平,呈颗粒 在表面附着 这种漆雾附着力极差, 喷涂距离过远,或涂料干燥 太快,高温下施工 主要的原因是溶剂还没有到 被涂物表面就过早地损失了
For internal use only – not to be circulated outside AkzoNobel
Protective Coatings
缩孔 / 鱼眼
• 表面有油脂、水份、硅油 这些油污和湿气可能是打 磨工具或不干净的压缩空 气带来的
• 表面张力高的涂料也容易 引起缩孔
For internal use only – not to be circulated outside AkzoNobel
Protective Coatings
底漆中夹渣引起锈蚀
For internal use only – not to be circulated outside AkzoNobel
Protective Coatings
刷痕
漆刷不良,引起漆膜成高一道, 低一道的不均匀条状
高固体份涂料,不易进行刷涂
劳动强度大,工效低,成本高 等问题但作为预涂是最适合的 方法.
For internal use only – not to be circulated outside AkzoNobel
Protective Coatings
漆膜过厚
• 对挥发性涂料来说,溶剂会残 留在漆膜中,表层干燥,但是
下层较软,容易引起涂层起泡 与底材的结合力不好
• 对于固化型涂料来说,会产生 内部收缩,引起涂料开裂、剥 落,这种现象在内角的流淌处 较为常见
For internal use only – not to be circulated outside AkzoNobel
Protective Coatings
无机富锌的开裂
• 无机富锌是典型的涂料 • 刚喷涂后,表面会有细裂,但随着固化而消失 • 开裂或龟裂,只能彻底除去而重涂
For internal use only – not to be circulated outside AkzoNobel
针孔
1)以下情况下,极易发生针孔 和漏点: 压力过大 涂膜过厚 过份的通风或大风环境 喷涂时距离太远
2)喷锌、喷铝和无机富锌底漆 表面多孔有空气在内,极 易产生针孔 可以用稀释后的涂料薄喷 30微米再涂下道漆称之为 雾喷/全喷技巧
For internal use only – not to be circulated outside AkzoNobel
Protective Coatings
流挂
• 流挂的发生,通常是因为: • 超过了规定的干膜厚度 • 加入过量的稀释剂 • 喷枪过分靠近被涂物表面 • 施工时发现流挂,可以快速地
用刷子抹平 • 干膜的流挂状态,打磨平整后
重新薄涂一遍
For internal use only – not to be circulated outside AkzoNobel
For internal use only – not to be circulated outside AkzoNobel
Protective Coatings
粉化
For internal use only – not to be circulated outside AkzoNobel
Protective Coatings
无机富锌的龟裂现象
• 锌粉含量在80-85%,颜基比特别高
• 锌粉颗粒呈球状
• 正硅硅酸乙酯为低拉伸强度
• 溶剂挥发快,涂料收缩率大
• 当漆膜超过一定的厚度,龟裂就会发生
• 漆膜厚度随配方不同而不同,通常为125-150微米
• 劣质配方可能50微米就会裂开
• 水性无机锌涂料可以达到150-200微米而不龟裂
For internal use only – not to be circulated outside AkzoNobel
Protective Coatings
涂层中夹渣/有灰尘杂物
于喷砂与机械处理方法所产生 的灰尘,锈皮等
要特别注意脚手架上的的磨料 和灰尘
如果不清除的话,磨料夹渣和 灰尘会与刚喷的涂层合为一体
Hale Waihona Puke Protective Coatings
起泡的原因:三、不适当的车间底漆
PVB 长曝型磷化车间底漆,不能用于水下部位 成品油舱、储罐等,要求除去全部的无机富锌车间底漆 或者在钢板上不涂车间底漆 某些涂料用在水下部位,要求除去无机富锌车间底漆
For internal use only – not to be circulated outside AkzoNobel
Protective Coatings
起泡原因:四、阴极保护不兼容
阴极保护太过 钢板上产生足够量的氢气,产生压力而导致起泡
For internal use only – not to be circulated outside AkzoNobel
Protective Coatings
粉化
• 粉化是一种涂层的表面现象,如粉尘一样 • 树脂受紫外线影响,加入水分、氧气和污染大气的参与,
导致树脂分解,仅留下颜料和填料在表面 • 环氧树脂是典型的涂料,粉化最快,其次是醇酸树脂涂料 • 颜料对粉化也有影响,比如使用了锐钛型钛白粉,在所有
树脂中都比较容易粉化,而金红石型钛白粉耐候性却很好
缺陷分析
For internal use only – not to be circulated outside AkzoNobel
Protective Coatings
涂层缺陷分析
• 常见涂层缺陷 • 夹渣 • 刷痕 • 漆膜过厚 • 流挂 • 缩孔/鱼眼 • 针孔 • 漏涂 • 干喷 • 白化/氨起霜 • 起皱 • 变色 • 粉化、点蚀、脱皮/分层、开裂、起泡
For internal use only – not to be circulated outside AkzoNobel
Protective Coatings
起皱
For internal use only – not to be circulated outside AkzoNobel
Protective Coatings
点蚀
• 通常发生在涂料使用很长时间后的局部生锈 • 新施工的涂料发生点蚀,通常是因为粗糙度过大而漆膜偏薄 • 低锌含量的车间底漆 • 低锌含量的环氧富锌底漆
For internal use only – not to be circulated outside AkzoNobel
Protective Coatings
Protective Coatings
起泡
1)起泡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涂 层缺陷
2)气泡里面 存在空气 液体(水溶液、溶剂) 结晶体
3)大小不一,呈半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