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的护理查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护理查房
普外三科——20病室 2014年01月20日一、责任护士吴靖婧作病情报告:
患者宾颂文,女,61岁,患者于2014.01.14因反复右上腹部疼痛2个月,加重1天由急诊科转入我科室,既往因患有类风湿关节炎,长期口服药物治疗(含激素,具体药物不详)。
彩超提示:胆囊多发结(胆囊颈部嵌顿),胆囊积液。
完善相关检查后于2014.1.15上午在局麻下行PTGD,抽吸出约80ml暗黑色胆汁,并予以固定接引流袋,穿刺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不适。
当日下午胆囊引流管未见胆汁引出,患者腹痛加剧,心率高达120次/分,于当日在全麻下行TVLC急诊手术,术中探查腹腔见腹腔内无明显积液,胆囊大小约
9CM*4CM*5CM,充血水肿,胆囊说周围组织粘连严重。
术后予以禁食、吸氧、心电监护和补液等治疗,腹腔引流管引流通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白蛋白较低,予以补充白蛋白以增强组织愈合能力及机体抗感染能力。
痰多予以雾化吸入治疗促排痰。
普外专科情况:右上腹稍隆,全腹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未见明显腹壁静脉曲张,右上腹饱满,肌紧张,压痛明显,有反跳痛,可扪及肿大胆囊,约5*4CM大小,肝脾肋下未及,墨菲氏征阳性,右肝区叩痛存在,双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2-3次/分,音调正常。
辅助检查:2014-01-14彩超:胆囊多发结石(颈部嵌顿),胆囊积液。
体格检查:T:36.4 P:80次/分 R:20次/分 BP:150/100mm/Hg.发育正常,全身浅表淋巴结为扪及肿大,头颅、五官大小形态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双侧外耳道无异常流液,听力正常,鼻中隔居中,无流脓,口唇们发绀,双侧扁桃腺无肿大,颈软,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无肿大,颈静脉无怒张,胸廓形态、大小正常,呼吸运动自如,语颤对称,双肺叩诊清音,无干湿啰音,无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在第五肋间右锁骨中线内侧约0.5CM处,无震颤,叩诊心脏无扩大。
双下肢无浮肿,双膝反射存在,巴彬斯基征说克、布氏征均阴性。
入院诊断:1.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 2.类风湿性关节炎
诊疗计划:⑴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心肌酶,血淀粉酶等相关检查。
⑵予消炎镇痛补液,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
⑶彩超引导下行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
(4)行TVLC术。
二、预期目标:
1、减轻患者疼痛
2、消除患者及家属的恐惧、焦虑
3、避免患者因抽搐而发生坠床、跌倒
4、使患者能能主动表达内心悲哀,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5、调节患者营养平衡
6、防止并发症的发生7
三、护理诊断
1、体液不足与呕吐、禁食、胃肠减压和感染性休克等有关
2、焦虑:与疼痛、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3、有受伤的危险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5、活动无耐力
6、潜在并发症:压疮的形成
四、护理措施
(一)体液不足与呕吐、禁食、胃肠减压和感染性休克等有关
1、加强观察:严密监护病人的生命体征和循环功能,如脉搏、血压、CVP和每小时尿量等;及时准确记录出入水量,为补液提供可靠依据。
2补液扩容:对于休克病人应立即予以:(1)迅速建立静脉输液通路,补液扩容,尽快恢复血容:(2)遵医嘱及时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必要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以改善和保证组织其观念的血流灌注及供氧。
3 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根据病情、CVP、肠胃减压及每小时尿量等情况,确定补液的种类和输液量,合理安排输液的顺序和速度。
(二)焦虑/恐惧:与疼痛、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1、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和对诊断及治疗的理解情况,是否有足够的支持力量,有无血压增高、失眠、紧张、烦躁不安、心悸等焦虑恐惧的表现。
2、鼓励患者交谈及表达自己的感受,耐心倾听患者诉说,向患者解释疾病的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
3、多关心病人,多与患者交流,倾听患者的主诉,了解病人忧虑的原因并给予正确的指导。
4、安排家庭成员和朋友看望病人。
5、医护人员避免在床旁讨论患者的病情。
6、指导患者放松技巧,如多做深呼吸、听音乐、看报纸等。
效果评价:患者无明显焦虑状态,积极配合医生各项治疗。
(三)有受伤的危险
1、积极治疗原发病,减少跌倒摔伤的发生的几率。
2、晨僵病人早上用温水浸泡后再慢慢活动,风湿性病人晚上睡觉可带厚手套袜子来减少早上晨僵的程度。
3、床头放置醒目的跌倒标示。
4、与患者交流,类风湿性病人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
指导患者需要时使用传呼铃,将常用物品放置床旁易取之处。
5、留陪护,拉高床栏,穿着适宜的衣服,防滑鞋。
(四)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1、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饮食摄入情况,制定饮食计划。
2、饮食护理:指导进食低盐、低脂、低热量的清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优质蛋白质饮食,少量多餐。
3、必要时静脉高营养治疗,酌情输血、血浆或清蛋白。
效果评价:进食清淡饮食,食欲可,体重未减轻。
效果评价:患者饮食正常,能适当加强营养。
(五)活动无耐力
1、遵医嘱补液,并监测电解质的变化。
2、经常巡视病人,及时了解并解决患者的身心需要,常用物品放在患者容易取放处,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体力活动。
3、保持床单位的整洁,使患者感到舒适。
4、病情好转后,鼓励患者逐渐增加活动。
效果评价:患者无头晕头昏晨僵缓解类风湿性缓解期,能独自下床活动。
(六)潜在并发症:压疮的形成
1、协助患者定时翻身,指导肢体主动、被动运动。
2、保持床单位、衣物整洁、平整,使用干燥垫或吸收垫控制潮湿,及时更换。
3、病情允许下鼓励患者下床活动,减少局部组织压力。
4、更换体位时予以软枕支托,必要时予以敷料保护骨突处或垫气垫床。
5、予以压疮预防健康宣教,注意营养摄入。
效果评价:患者未发生压疮,病情允许时能下床活动。
五、健康指导
1、积极治疗原发病,掌握有关疾病的病因、诱因及预防治疗知识。
2、生活要有规律,.注意饮食。
食物以清淡为宜,少食油腻和炸,烤食物。
3、遵医嘱规范用药,学会观察药效及不良反应,不随便停药。
5、指导患者保持情绪稳定,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护士长发言
一、概论
急性胆囊炎是由于胆囊管阻塞和细菌侵袭而引起的胆囊炎症;其典型临床特征为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伴有明显的触痛和腹肌强直。
约95%的病人合并有胆囊结石,称为结石性胆囊炎;5%的病人未合并胆囊结石,称为非结石性胆囊炎。
病因可分为三类,分别是1.机械性炎症:由于胆囊腔内压力升高,使胆囊壁及黏膜受压缺血引起;2.化学性炎症:磷脂酶作用于胆汁内的卵磷脂,产生溶血卵磷脂,产生化学炎症;
3.细菌性炎症:由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属、链球菌、葡萄球菌等积存于胆囊内,发生细菌性炎症。
细菌性炎症占急性胆囊炎的50%~80%。
二、症状与体征
主要症状为右上腹痛、恶心、呕吐与发热。
患者常首先出现右上腹痛,向右肩背部放散,疼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可伴随有恶心、呕吐。
呕吐物为胃、十二指肠内容物。
后期表现发热,多为低热,寒战、高热不常见,早期多无黄疸,当胆管并发炎症或炎症导致肝门淋巴结肿大时,可出现黄疸。
局部体征表现为患者右上腹有压痛,约25%的患者可触及肿大胆囊,患者在深吸气或咳嗽时,放于右肋下的手指会触到肿大的胆囊,患者会因疼痛突然终止吸气(murphy征),右上腹有压痛、肌紧张及反跳痛,当胆囊穿孔后会出现全腹的炎症;全身检查患者可出现巩膜黄染,有体温升高,脉搏加快,呼吸加快,血压下降等,如出现胆囊穿孔,炎症加重时,可表现感染性休克。
三、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计数升高,可超过20X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细胞内可出现中毒颗粒。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血生化检查可见肝功能损害、电解质紊乱和尿素氮增高等;血气分析检查可提示血氮分压降低和代谢性酸中毒的表现。
尿常规检查可发现蛋白及颗粒管型。
2,影像学检查; B超可显示肝和胆囊肿大,肝、内外胆管扩张及胆管内结石光团伴声影。
必要时可行CT、ERCP、MRCP、PTC等检查,以了解梗阻部位、程度、结石大小和数量等。
四、治疗原则
1、手术解除胆囊梗阻并引流
2、行手术切除胆囊
3、控制感染抢救病人
常见护理问题有:①体液不足。
2,体温过高 3低效型呼吸形态 4营养失调 5潜在并发症:胆道出血、胆瘘、多器官功能障碍等
护士长提出问题:
1、腹部切口、引流管护理?
2、患者术后活动?
护士回答问题
1.腹部切口、引流管护理?
护士周可答:1)妥善固定引流管和引流袋,防止病人在变换体位时压迫、扭曲或因牵拉引流管而脱出。
另外,还可避免或减少因引流管的牵拉而引起疼痛。
(2)保持引流通畅,若发现引流量突然减少,病人感到腹胀、伴发热,应检查引流管腔有无阻塞或引流管是否脱落。
(3)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气味及有无残渣等,准确记录24小时引流量,并注意引流液的量及形状的变化,以判断病人病情发展趋势。
(4)注意观察引流管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皮肤损伤等情况。
(5)疼痛观察:引起病人引流口处疼痛常是引流液对周围皮肤的刺激,或由于引流管过紧地压迫局部组织引起继发感染或迁移性脓肿所致,这种情况也可能会引起其他部位疼痛,局部固定点的疼痛一般是病变所在。
剧烈腹痛突然减轻,应高度怀疑脓腔或脏器破裂,注意观察病人腹部体征的变化。
2、患者术后活动?
护士郑璐答:硬膜外麻醉,一定要去枕平卧6小时后才可枕枕头。
6小时后可摇高床头,减轻腹壁张力,缓解伤口疼痛。
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
护士长总结发言
病人经过护士对疾病知识和手术过程的讲解,对疾病和手术过程有一定的了解,适应角色的转变,焦虑减轻,能配合术前准备。
病人术后生命体征平稳,皮肤完整,各导管无滑脱,病人出入水量平衡,尿量正常,无脱水症状,病人各项实验室检查正常。
能进行有效的咳嗽、咳痰。
无感染、出血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