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外古诗词练习题
初三语文古诗练习题

初三语文古诗练习题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让人们领略到汉字的美丽和唐宋诗人的才华。
在初三语文的学习中,练习古诗是提升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一些初三语文古诗练习题,帮助同学们熟悉古诗的韵律和表达方式。
练习题一:填词1.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____(rèn)尽,黄河入海____(xīn)欲穷千____(lǐ),更上一____(cè)2. 《静夜思》床前明月____(yǐ),____(sì)窗子____(shèng)。
___(yǐ)是____(nán)地上少女家,____(qí)月是____(yī)天上月。
3. 《春夜喜雨》好____(yīn)春____(měi)雨,润物细无声。
____(dòng)花____(shuǐ)初上,____(yī)枝____(shàng)艳。
练习题二:填空根据古诗的词语和背景,填入合适的词语,使诗句通顺、意境美丽。
1.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____(霜/shuāng)。
举头____望月,低头____思乡。
2.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____生紫____,遥看瀑布忘拙____。
飞____直下____无僧,山____空忽如____。
3. 《登高》风急____天高猿____哀,渚清沙白____翻白波。
海____平地____入云端,____有秋月____长在,____长在?练习题三:作诗请用古诗的形式创作一首小诗,题材不限,但要注意平仄和意境的呈现。
示例:白日依山____,黄____入海____。
欲穷千____,更上一____。
同学们可以参考以上的古诗例子,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发挥。
在作诗时,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对句式和平仄的把握:尽量使每句的平仄对仗合理,增加诗歌的韵律感。
- 使用形象生动的词语: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或景象,让读者感受到诗歌中所传达的情感或意象。
- 曲折婉转的表达方式:古诗追求曲折婉转的表达方式,可以使用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来增加诗歌的意境和内涵。
初中语文课外古诗词赏析练习题

初中语文课外古诗词赏析练习题-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初中语文课外古诗词赏析练习题阅读题(一)雨夜读书[宋]陆游一灯如萤雨潺潺,老夫读书蓬户间。
但与古人对生面,那恨镜里凋朱颜。
功名本来我辈事,人自蹭蹬①天何悭?君看病骥瘦露骨,不思仗下②思天山。
[注]①蹭蹬:比喻失意潦倒。
②仗下:借指朝堂。
8.首联写出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请简要说明。
(5分)9.诗歌里蕴含那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8.写出一幅幽静的“雨夜读书”图。
(2分)深夜,帘雨声淅沥。
帘内一灯如豆。
陋室灯下,衰老的诗人正沉浸在古书里。
(3分)9.①感叹青春凋零,人生迟暮。
诗人对镜自照,见容颜衰老,倍感遗憾。
②伤感功名未成,仕途失意。
功名原本是像我这样的人的追求,但是人生多艰,上天对我太吝啬。
③依然坚守志向,渴望建功。
虽然自己像多病的瘦弱的骐骥,但也不想徒列朝堂,而是想去天山边塞建功立业。
(每点2分)阅读题(二)柳梢青·岳阳楼戴复古①袖剑飞吟②。
洞庭青草,秋水深深。
万顷波光,岳阳楼上,一快披襟。
不须携酒登临。
问有酒、何人共斟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
注释:①戴复古(1167年—1248年后),字式之,南宋诗人。
他所处的时代,正是“山河破碎风飘絮.,南宋小王朝偏安一隅,苟且求存的时代。
②“袖剑飞吟.,据《唐才子传》记载,吕洞宾尝饮岳阳楼,醉后留诗曰:“朝游南浦暮苍梧,袖里青蛇(指剑)胆气粗。
三入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
.(1)词的上片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词人形象请简析。
(4分)(2)简析“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4分)【参考答案】()阅读题(三)江村元末明初金涓寂寂江村路,轻烟晚自生。
远峰晴有色,独树暖无声。
渚鹭行看水,溪鱼卖入城。
孤舟人不渡,两岸夕阳明。
【注】金涓,元末明初知名学者和诗人。
其一生幽居在野,不应征聘,咏水歌山,传道授业,深为时人与后世钦敬。
完整)初中课外古诗词赏析练习(附答案)

完整)初中课外古诗词赏析练习(附答案)一)江陵愁望有寄鱼玄机枫叶千枝万枝,XXX掩映XXX迟。
我想起你,你的心像西江水,日夜流淌不停。
1、XXX和万枝对应的是枫叶,重复的“枝”字加强了枫叶的形象,表达出枫叶茂盛的景象。
2、江桥掩映XXX迟,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江边夕阳下的景色,令人想象江水和帆船的缓慢流动。
二)渡汉江(唐)XXX岭外音书断,经XXX。
离家久了,音信断绝,经历了一个又一个冬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回到故乡,我却有些害怕见到亲人,不敢主动询问他们的消息。
1、外、断、复三个字表达了作者的孤独、远离家乡的苦楚和时间的流逝。
2、作者不敢主动询问来人,表达了他内心的复杂和矛盾,既渴望家人,又害怕失望和伤心。
三)闺怨(唐)XXX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XXX都飞走了,我写信寄不出去,愁绪纷杂,梦境也难成真。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我希望自己能像孤月一样,照亮伏波营的黑暗。
1、孤字可以理解为寂寞、孤独,也可以理解为独特、独立,表达了主人公的内心状态和个性特点。
2、通过描绘思妇的心情递进,表达了她对远方恋人的思念和渴望,以及她自己的孤独和无助。
四)送杜十四之江南(唐)XXXXXX接水为乡,君去XXX正渺茫。
我和XXX一起生活在荆州和吴县之间的水乡,现在他离开了,漫长的XXX在他面前无边无际。
日暮征帆何处泊?XXX一望断人肠。
夕阳西下,他的帆船驶向何处?他的离去让我感到无尽的伤痛。
1、以XXX之口,表达了他对故乡、家人和朋友的思念和不舍。
2、XXX渺茫,与XXX的离去相呼应,形成了情景交融的效果,表达了主人公的内心感受。
五)除夜作(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我独自一人在旅馆里,寒冷的灯光下无法入眠,内心充满了悲伤和忧虑。
故乡今夜思千里,XXX明朝又一年。
今夜,我在思念远方的故乡,我的白发在明天又要增加一年。
1、XXX形成对比,加强了孤独的感觉。
2、表达了主人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时间的流逝和自己的老去。
初二课外古诗练习题

初二课外古诗练习题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不仅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还能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今天,我们来练习一些初二课外的古诗,提高我们的古诗欣赏和创作能力。
1. 赏析古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名篇,诗中表达了诗人在月色的照耀下,思念故乡的深情之意。
这首诗以构思简洁而脍炙人口,给人以深深的思绪和遐想。
2. 创作古诗《春日游园》春日游园乐无边,百花吐艳争奇鲜。
枝头鸟语婉转句,花下蝶舞绽芬芳。
清风拂面乐无限,山水相辉溢诗篇。
人间四季皆有趣,春天最是可人怜。
这是一首我根据春天游园的场景所创作的古诗。
诗中描绘了春天园林的美丽景色和生机盎然的氛围,展现了春天的活力与美丽。
3. 赏析古诗《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
诗人以登高望远的场景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追求进步和追求更高境界的向往与努力。
4. 创作古诗《秋日田园》黄叶飘落半空中,稻谷金黄笑语声。
村庄宛如画中境,田园风光美无穷。
姑苏山水融情意,田园风光舞旋风。
秋日金秋醉人耳,满园收获丰硕成。
这是一首以秋天田园景色为主题的古诗。
通过描绘田园的丰收景象和姑苏山水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对农田劳动的敬意。
5. 赏析古诗《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
诗人以登高远望的场景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通过展现自然的辽阔和人世间的艰难与困惑,表达了对时代困苦与自身境遇的痛切思考。
通过练习和欣赏古诗,我们能够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增加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希望大家在课余时间多读、多写、多欣赏古诗,感受其中的美妙与智慧。
让我们共同学习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瑰宝,一起享受古诗带来的美好体验。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默写练习(附参考答案)

(3)温庭筠《商山早行》中触景生情,把景物描写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诗人思乡怀亲之情的句子是:,。
五、《咸阳城东楼》 许浑
1.直接默写。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七、《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1.直接默写。
,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2.理解默Leabharlann 。(1)形成因果关系,叠句的应用把两个不同层次联系起来,将上片“不知愁”这一思想表达十分完整的句子是:,。
(2)表现词人尝遍心酸后无可奈何的复杂况味,体现词人之“愁”的深沉博大的词句:!
附:参考答案
2.理解默写。
(1)《咸阳城东楼》中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是千古传咏的名句的是:,。
(2)《咸阳城东楼》中诗人游宦长安,远离家乡,一旦登临,思乡之情涌上心头的诗句是:,。
(3)《咸阳城东楼》中极目远眺,虚实结合,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以实景叠合虚景,吊古之情油然而生的诗句是:,。
(3)《月夜忆舍弟》感叹离乱所造成的亲人离散的诗句是: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三、《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1.直接默写。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2.理解默写。
(1)《长沙过贾谊宅》中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刘长卿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的诗句是: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七年级语文练习题:诗词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练习题:诗词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 "白日依山____,黄河入海____。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
____。
"
- 答案:__斜__、__流__、__楼__
2. "明月____天心,疑是地上霜。
举头____明月,低头思故乡。
"
- 答案:__照__、__望__
二、选择题
1. 下面哪个诗句是杜甫写的?
- A. 静夜思
- B. 登高
- C. 青青子衿
- D. 春夜喜雨
- 答案:B. 登高
2. 汉代的诗人是谁?
- A. 杜甫
- B. 白居易
- C. 苏轼
- D. 曹操
- 答案:D. 曹操
三、解答题
1. 请解释什么是诗词?
- 答案:诗词是一种以语言形式表达的文学艺术,其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鲜明的意象,通过节奏、韵律和音韵等方式塑造情感和思想,具有一定的韵律和押韵规律。
2. 请写出你最喜欢的一首诗,并解释你为什么喜欢它。
- 答案:我的最爱是《登鹳雀楼》,这首诗由王之涣创作,以其雄伟壮丽的场景描写和丰富的意象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每当我读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两句时,仿佛能感受到壮丽的自
然景色和浩瀚的宇宙万物。
这首诗让我感受到作者对美的热爱和追求,也激发了我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以上是七年级语文练习题中的诗词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默写练习(附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古诗词】一、《约客》赵师秀1.直接默写。
, 。
, 。
2.理解默写。
(1)诗中让人感受到雨夜诗意般的情致或介绍季节和环境的诗句是: , 。
(2)这首诗中细微的动作形神兼备,达到与唐代诗人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敲”字相同效果的诗句是: , 。
二、《竹里馆》王维1.直接默写。
, 。
, 。
2.理解默写。
(1)写人物活动,体现诗人的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诗句是: , 。
(2)用拟人化的手法,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表达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的心情的是: , 。
(3)诗中充满了诗情画意,体现了诗中有画的优美语句是: , 。
三、《春夜洛城闻笛》李白1.直接默写。
, 。
, 。
2.理解默写。
(1)《春夜洛城闻笛》中与“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
(2)表达诗人自己情怀,却从他人反说,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乡思之切的句子是: , 。
四、《逢入京使》岑参1.直接默写。
, 。
, 。
2.理解默写。
(1)诗人极具夸张地写自己的思乡情结,暗暗透露想要鸿雁传书想法的诗句是: , 。
(2)诗中借走马相逢的生活细节描写,蕴含诗人复杂情感的诗句是: , 。
(3)诗中描绘诗人偶遇老友,万分喜悦,并托友人捎信向家人报平安的诗句是: , 。
五、《晚春》韩愈1.直接默写。
, 。
, 。
2.理解默写。
(1)诗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奇斗艳的美丽景象的句子是: , 。
(2)通过拟人的修辞写就连那本来没有任何姿色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的句子是: , 。
(3)体现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句子是: , 。
六、《贾生》李商隐1.直接默写。
, 。
, 。
2.理解默写。
初中语文八上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1)

12.阅读《梁甫行》,回答问题。 (1)“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这两句是什么意思?在诗歌中有什么作用? 柴门简陋凄清,在海风中摇荡,狐狸、兔子在屋檐下飞来窜去。这些环境描写衬 托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 (2)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本诗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全方位描写了边海人们的贫困生活,反映了边海农 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8.《梁甫行》中描述海边的人民在荒野草丛林木中生活,表现自己对下层人民 的同情的句子是 剧哉边海民 , 寄身于草野 。
三、诗歌赏析 9.阅读《庭中有奇树》,回答问题。 (1)“馨香盈怀袖”是值得赞赏的佳句,分析其中哪个字用得好。 “盈”字用得好。“馨香盈怀袖”是说花的香气沾满了妇人的衣襟和衣袖。一个 “盈”字,暗示主人公手执花枝,站立了很久。这是因为思绪久积,情不自禁, 表现出主人公对远方亲人深深的思念。 (2)分析最后两句“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在全诗结构中的作用。 卒章显志,点明诗旨;总结全诗,升华情感。诗人在前面着重渲染之后,情感逆 转,眼前物不再是那么重要,更令人伤感的是别离那么久的时间,至此全诗的情 感突然得到升华。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
一、直接型默写 1.庭中有奇树, 绿叶发华滋 。 2. 盈缩之期 ,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 ,可得永年。 3.冰霜正惨凄, 终岁常端正 。 4. 妻子象禽兽 ,行止依林阻。
二、理解型默写 5.《庭中有奇树》一诗中描绘主人公痴痴地手执花儿,久久地站在树下,凭 。 6.《龟虽寿》中表明人的寿命长短虽然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但也不是完全任凭 上天安排的句子是 盈缩之期 , 不但在天 ; 养怡之福 , 可得永 年。 7.《赠从弟》(其二)中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励从弟在恶劣环境 中要正气凛然的诗句是 岂不罹凝寒 ? 松柏有本性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课外古诗赏析练习题(一)
阅读下列各首古诗, 然后回答问题。
一、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②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
2、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
二、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①董大:指唐代著名的琴师董庭兰。
②黄云:乌云。
③曛:昏暗。
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
1、“千里”,有人写作“十里”,你认为用那个字更好?为什么?
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怎样的情谊?这两句与王维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格调有什么不同?
三、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作者贬谪岭南逃归途中。
1、诗歌前两句里的“断”和“复”反映诗人怎样的贬谪生活?
2、按常理说后两句似乎写作“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更恰当,这里的“怯”和“不敢”反映了怎样的心理?
四、山行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释】①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色。
②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1、首句的“弄”字历来为人称道,请从修辞和表达效果上品味这个“炼”字。
2、诗中哪两个字说明客人要回去的原因?哪一句以退为进,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与希望同友人共赏美景的愿望?
五、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①泥融:指冻泥融化,又软又湿。
1、诗的前两句选用了哪些意象描画了春天的景象?
2、后两句中的“泥融”、“沙暖”呼应了前面哪两个字?一“飞”一“睡”有着怎样不同的情态?
六、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注释】①渔者:捕鱼的人。
②但:只。
③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
1、这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联系《岳阳楼记》的名句,说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七、送友游吴越
杜荀鹤
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
有园多种桔,无水不生莲。
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
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
【注释】①吴越,指今苏杭一带。
1、这首诗表现了吴越之地哪些特色?
2、“夜市桥边火”,请赏析“火”这个字的妙味。
八、江陵愁望有寄
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注释】①⑴江陵:今湖北江陵县。
②掩映:时隐时现。
1、“千枝”“万枝”与后面哪个词呼应?“枝”字的重复有什么表达效果?
2、“江桥掩映暮帆迟”,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请展开联想和想象,作具体的描绘(30字左右)。
九、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注解】雪:指梨花。
1、除了以“雪”比喻梨花,诗歌还用了哪些词来描绘梨花?写“柳深青”有什么目的?
2、看着雪白的梨花,诗人为什么会产生“惆怅”的心情?(请用原诗回答),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十、(一)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两首诗里“远行人”、“一人”分别指谁?
2、诗的后两句都是诗人的想象,这从哪两个词语上看得出来?
3、“抱膝灯前影伴身”,这句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初中课外古诗赏析练习题(二)
阅读下面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游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
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
小舟撑出柳阴来。
1春游湖的夹岸桃花蘸水开的"蘸"用的十分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2"小舟撑出柳阴来"一句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有人认为“桂花”一词,有点题之妙,你同意吗?作简要说明。
2、将末句的“落”字改作“在”字,你认为哪一个更有表现力?为什么?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写了哪些景物?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东栏梨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前两句写春末夏初景物特点,找出能体现季节特点的词语。
2、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1、诗中写景从写到,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2、这首诗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描写自然景物?试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本诗系作者从被贬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时所作。
1、赏析首句中“断”字的表达效果。
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表达作者怎样的心情?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1、这首诗是从哪些角度描写夜雪的?
2、从诗歌描写的情景中,你可以感知到作者怎样的心境?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诗中第二句中“遍绕”“日渐”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2、诗人喜爱菊花的原因是什么?这首诗寄托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本诗进行赏析。
江郎山和韵①
宋•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②。
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注释】①和韵:唱和别人诗词,仍采用原诗的韵。
②干:求取,这里指接触的意思。
1、这首诗写出了江郎山山势、的特点。
2、诗人借描绘江郎山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