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有害气体吸收净化法

合集下载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与技能实训 第四版 第4章 气态污染物的净化技术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与技能实训 第四版 第4章 气态污染物的净化技术

在用多孔性固体物质处理气体混合物时,气体中的某一组分或某些组分可被吸引到固体表 面并浓集其上,此现象称为吸附。被吸附的气体组分称为吸附质,多孔固体物质称为吸附剂。
1. 吸附平衡
2. 吸附法的特点
3. 吸附类型
当吸附质与吸附剂长时间 接触后,终将达到吸附动 态的平衡。动态平衡是指 单位时间内被固体表面吸 附的分子数与逸出的分子 数相等。
1. 常用的吸收剂
水是常用的吸收剂,用水可以吸收S02、 HF、NH3、HCl及煤气中的CO2等能溶于水 的组分,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盐类、铵盐 等能与酸性气体发生化学反应,除去S02 、HF、HCl、NOx等组分。硫酸、硝酸等 属于酸性吸收剂,可以用来吸收SO3、 NOx等。有机吸收剂可以吸收有机废气, 如聚乙烯醚、二乙醇胺等。
2. 吸收剂的选择
选择吸收剂的基本原则如下:
(1)有比较适宜的物理性质,如黏度小,低的凝固点, 适宜的沸点,比热容不大,不起泡等;同时有低的饱和蒸 气压,以减少吸收剂的损失;对有害成分的溶解度要大, 以提高吸收效率,减少吸收液用量和设备尺寸。 (2)具有良好的化学性质,如不易燃,热稳定性高,无 毒性;同时吸收剂对设备的腐蚀性小,以减少设备费用。 (3)廉价易得,最好能就地取材,易于再生重复使用。 (4)有利于有害物质的回收利用。
(3).设备、管道的结垢和堵塞:结垢和堵塞是吸收操作不可避免的问题之 一。解决的方法一般从工艺设计、设备结构、操作控制等方面解决。工艺操 作采取的措施包括:控制溶液或料桨中水分的蒸发量,控制溶液的pH值,控 制溶液中易于结晶物质不要过饱和,保持溶液有一定的晶种,严格控制进入 吸收系统的粉尘量等。
4.1气态污染物综合净化技术
3.吸收剂的再生
吸收剂处理的方式①.通过再生回收副产品后重新使用,如 亚硫酸钠法吸收SO2气体,吸收液中的亚硫酸氢钠经加热再 生,回收SO2后变为亚硫酸钠重新使用②.直接把吸收液加工 成副产品,如用氨水吸收SO2得到的亚硫酸铵经氧化变为硫 酸铵化肥。

第四章 净化气态污染物的方法

第四章 净化气态污染物的方法

第四章 净化气态污染物的方法我们都知道,大气污染物分类为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状污染物,本章是针对于气态污染物的处理方法进行学习。

工程上净化气态污染物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利用溶液的溶解作用所组成的气体吸收净化;利用固体表面吸附作用的吸附净化;利用某些催化剂的催化转化;有机物的高温焚烧等方法。

§1 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是利用气体混合物中各种成分在吸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或者与吸收剂中的组分发生选择性化学反应,从而将有害组分从气流中分离出来的操作过程。

吸收分为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两大类。

吸收过程无明显的化学反应时为物理吸收,如用水吸收氯化氢。

用水吸收二氧化碳的感。

吸收过程中伴有明显化学反应时为化学吸收,如用碱液吸收难以达到排放标准,因此大多数采用化学吸收。

吸收法不但能消除气态污染物对大气的污染,而且开可以使其还可以使其转化为有用的产品。

并且还有捕集效率高、设备简单、一次性投资低等优点,因此,广泛用于气态污染物的处理。

如处理含有SO 2、H 2S 、HF 和NO x 等废气的污染物。

一、吸收平衡理论物理吸收时,常用亨利定律来描述气液两相间的平衡,即i i i x E p =* 式中*i p ——i 组分在气相中的平衡分压,Pa ;i x ——i 组分在液相中的浓度,mol%;i E ——i 组分的亨利系数,Pa 。

若溶液中的吸收质(被吸收组分)的含量i c 以千摩尔/米3表示,亨利定律可表示为: i i i H c p =*或i i i p H c =i H ——i 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kmol/m 3·Pa 。

亨利定律适用于常压或低压下的溶液中,且溶质在气相及液相中的分子状态相同。

如被溶解的气体在溶液中发生某种变化(化学反应、离解、聚合等),此定律只适用于溶液中未发生化学变化的那部分溶质的分子浓度,而该项浓度决定于液相化学反应条件。

二、双膜理论吸收是气相组分向液向转移的过程,由于涉及气液两相间的传质,因此这种转移过程十分复杂,现已提出了一些简化模型及理论描述,其中最常用的是双膜理论,它不仅用于物理吸收,也适用于气液相反应。

净化有害气体的方法

净化有害气体的方法

净化有害气体的方法哎呀呀,咱们生活的周围有时候会有好多有害气体呢,闻着可不舒服啦,不过呀,有不少办法能把它们净化掉哦。

嘿,你们知道吗?我觉得只要用上这些方法呀,咱们就能呼吸到更清新的空气啦,可好了呢。

先说植物净化法吧。

好多植物就像一个个小小的空气净化器一样呢。

比如说绿萝呀,绿萝的叶子绿油油的,可好看了,它可厉害啦,能吸收像甲醛这种有害的气体哦。

像家里刚装修完呀,屋子里常常会有甲醛的味道,这时候在房间里摆上几盆绿萝,绿萝就会悄悄地把那些甲醛一点点吸进去,然后释放出新鲜的空气来呢。

我邻居家装修完,屋里味道可大了,摆了好多绿萝之后呀,过了一阵子,那味道就淡了好多呢。

还有吊兰哦,吊兰的叶子细细长长的,垂下来就像绿色的小瀑布一样呢。

它呀,对净化一氧化碳这种有害气体挺有本事的呢。

要是家里有人抽烟呀,或者是靠近马路边,容易有一氧化碳,那放上几盆吊兰,就能帮着把那些一氧化碳给处理掉一部分啦,咱们待在屋里就会觉得空气清爽多了呢。

芦荟也是个净化小能手哦,它不仅能美容,还能净化空气中的异味呢。

要是家里的垃圾桶附近老是有股怪怪的味道呀,把芦荟放在旁边,它就能把那些不好闻的味道给吸走,让那一块儿的空气变好呢。

再讲讲通风净化法吧。

这可是个特别简单又很有用的办法呢。

每天把窗户打开呀,让外面的新鲜空气进来,屋里那些有害气体就能被赶出去啦。

就像咱们住的屋子是个小盒子,把盒子的盖子打开,新鲜空气就像一群小精灵一样跑进来,把那些坏坏的有害气体都给挤走了呢。

不管是家里呀,还是教室里,只要经常通风,空气就会好很多哦。

我在学校的时候呀,课间大家都会把窗户打开,教室里的那种闷闷的味道很快就没了呢。

还有活性炭吸附法呢。

活性炭长得黑黑的,别看它不起眼呀,它身上有好多小小的孔隙呢,这些孔隙就像一个个小嘴巴一样,能把有害气体给吸进去哦。

可以把活性炭放在一些小袋子里,然后放在衣柜里呀,要是衣柜里有那种刺鼻的味道,活性炭就能把味道吸走,让衣服闻起来都是香香的呢。

5 有害气体的净化

5 有害气体的净化

5.1.4 吸附法
利用多孔性固体材料来吸附有害气体和蒸气的方法,称 为吸附法。吸附法最适用于处理低浓度废气。被吸附的物 质称为吸附质,吸附材料称为吸附剂。吸附法是借助于固 体吸附剂和有害气体及蒸气分子间具有分子引力、静电力 及化学键力而进行吸附的。
5.1 有害气体的净化
靠分子引力和静电力进行吸附的称为物理吸附。靠化学键力 而进行吸附的称为化学吸附。物理吸附时,被吸附气体的性 质不发生变化,而化学吸附时被吸附气体的化学性质发生变 化。必须注意,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有时很难区分,有时既 有物理吸附又有化学吸附。吸附剂使用一定时间以后,吸附 能力就会下降,必须把吸附在吸附剂表面的吸附质除掉,以 恢复吸附剂的吸附能力,这个过程叫再生。 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硅胶、分子筛等,其中应用最广 泛、效果最好的吸附剂是活性炭。活性炭可吸附的有机物种 类较多,吸附容量较大,并在水蒸气存在下也可对混合气体 中的有机组成成分进行选择吸附。通常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吸 附效率随分子量的增大而提高。
5.1 有害气体的净化
直接燃烧也称为直接火焰燃烧,即是把废气中可燃的有害 组成成分当作燃料直接烧掉。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净化可燃有 害组成成分浓度较高的废气,或用于净化有害组成成分燃烧 时热值较高的废气。 热力燃烧是利用辅助燃料来加热有害气体,帮助其燃烧的方 法。 催化燃烧法在通风工程中应用主要是利用催化剂在低温下 实现对有机物完全氧化。 燃烧法广泛应用于有机溶剂、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等等。 这些物质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放出大量的热量, 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要考虑有害气体和蒸气在燃烧时放出 热量的利用。
5.10 有害气体的净化
5.10.5 有害气体的高空排放
有害气体的高空排放要求降落到地面的有害气体浓度不 超过卫生标准中规定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 度”。影响有害气体在大气中扩散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排气 立管高度、烟气抬升高度、大气温度分布、大气风速、烟气 温度、周围建筑物高度及布置等。由于影响因素的复杂性, 目前还缺乏统一的烟气抬升高度计算式,大多数是半经验性 计算式,有很大的局限性。我们把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过 程假设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只作纵向扩散,在第二阶段 再作横向扩散,如图5.27所示。烟气离开排气立管后,在浮 力和惯性力的作用下,先上升一定的高度,然后再向下风侧 扩散漂移。

第四章 吸收及吸附.

第四章 吸收及吸附.


Ldx B ' GdYA rA adH b
' —宏观反应速度 A
15
• 其中 r
• b—B的反应系数与A的反应系数之比。
Ldx B ' GdYA rA adH b
16
当处理稀溶液时,Pt≈Pu CT≈CU 可得到微分物料平
衡方程
G L dpA — dcA B pt bCT
相,汽→液;液相中的轻组分汽化进入汽相,液→汽; 成立恒摩尔流的假设,使计算过程简化。 而吸收只是气相中的某些组分溶解到不挥发的吸收剂中 去的单相传质过程。一般沿塔从上往下,气体量、液 体量增加。∴除了贫气吸收(吸收质量很小)外不能
传质过程往两个方向进行。如果各组分的ΔHv 相近时,
视为恒摩尔流。
28
塔顶:
塔底:
气相传质控制
21
塔顶: 塔底:
液膜传质控制
22
塔顶: 塔底:
23
化学吸收 • 结论:
• 1.
k AG apA k B1aCB
气相反应速率较慢,由较慢的控制。
• 2.
k AG apA k B1aC B
反应在液相内进行,为液相控制。 化学吸收可以大大降低塔的高度,
而物理吸收塔过高,不能够实现。
4
分类
吸收剂与溶质之间相互作用不同,可分为
物理吸收:吸收过程纯属气体的溶解过程。
a 单组分吸收:
b 多组分吸收:
吸收过程有无热效应,可分为
等温吸收:贫气吸收(吸收微量气体)
非等温吸收:吸收量大时,一般放热,产生吸收热,T↗;
5
吸收过程的气液相平衡关系
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气体吸收涉及到相际传质过程。

高中化学第4章 第24讲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净化和收集---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高考

高中化学第4章 第24讲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净化和收集---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高考

第24讲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净化和收集复习目标 1.了解常见气体制备原理、装置及改进。

2.能根据气体的性质及制备原理设计实验流程。

1.气体制备实验的基本思路2.重要气体的发生装置依据制备气体所需的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可将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分为三类:(1)固体+固体――→△气体 发生装置如图:制备气体:O 2、NH 3、CH 4等。

(2)固体+液体(或液体+液体)――→△气体 发生装置:制备气体:Cl 2、C 2H 4等。

(3)固体+液体(不加热)―→气体 发生装置:制备气体:选择合适的药品和装置能制取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气体。

3.常见气体典型制备系统举例(1)Cl2的实验室制备(2)SO2的实验室制备(3)NH3的实验室制备4.气体的除杂方法(1)除杂试剂选择的依据:主体气体和杂质气体性质上的差异,如溶解性、酸碱性、氧化性、还原性。

除杂原则:①不损失主体气体;②不引入新的杂质气体;③在密闭装置内进行;④先除易除的杂质气体。

(2)气体干燥净化装置类型液态干燥剂固态干燥剂固体,加热装置图ⅠⅡⅢⅣ常见干燥剂浓H2SO4(酸性、强氧化性)无水氯化钙(中性)、碱石灰(碱性)除杂试剂Cu、CuO、Mg等当CO2中混有O2杂质时,应选用上述Ⅰ~Ⅳ中的Ⅳ装置除O2,除杂试剂是Cu粉。

5.气体的收集方法收集方法收集气体的类型收集装置可收集的气体(举例)排水法难溶于水或微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O2、H2、NO、CO等排空气法向上排空气法密度大于空气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Cl2、SO2、NO2、CO2向下排空气法密度小于空气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H2、NH36.集气装置的创新——排液集气装置装置(Ⅰ)从a管进气b管出水可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如H2、O2等。

若将广口瓶中的液体更换,还可以收集以下气体。

①饱和食盐水——收集Cl2。

②饱和NaHCO3溶液——收集CO2。

③饱和NaHS溶液——收集H2S。

④四氯化碳——收集HCl或NH3。

植物养护与有害气体吸附:植物可以吸收甲醛、苯等有害气体,净化室内环境

植物养护与有害气体吸附:植物可以吸收甲醛、苯等有害气体,净化室内环境

植物养护与有害气体吸附:植物可以吸收甲醛、苯等有害气体,净化室内环境植物养护与有害气体吸附:植物可以吸收甲醛、苯等有害气体,净化室内环境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室内环境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除了家具、装修材料等因素外,室内空气中除了常见的二氧化碳、氧气等气体外,还可能存在一些有害气体,如甲醛、苯等。

这些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威胁不容忽视。

而植物净化室内空气的作用被广泛认可,它们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吸附有害气体,提供更健康的室内环境。

首先,有害气体是指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气体。

甲醛是一种常见的有害气体,主要来自于装修材料、油漆、家具等。

长期接触高浓度的甲醛可能导致眼睛疼痛、咽喉不适、头痛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引发癌症。

苯是另一个常见的有害气体,它主要来自于室内装饰、烟草燃烧等。

长期接触苯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受损、肝脏损伤、造血功能下降等。

这些有害气体对于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可小觑。

为了净化室内环境,许多人选择大量使用植物来吸附有害气体。

植物通过其根系和叶片的气孔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这是人类生活所必需的基本过程。

除了二氧化碳和氧气的交换外,植物还可以吸附有害气体,并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许多植物对甲醛和苯等有害气体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例如,吊兰、虎尾兰、芦荟、仙人掌等都是常见的室内净化植物,它们能够吸附大量的有害气体,净化室内空气。

然而,植物养护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首先,植物需要适当的光照和温度。

光照不足会导致植物生长不良或叶片发黄,而过高的温度可能会烘烤植物,影响其生长状况。

所以,我们在选择植物养护时应该考虑到它们所需的光照和温度条件。

其次,植物需要适量的水分和养分。

过多的水分可能导致植物根部腐烂,而过少的水分可能导致植物枯萎。

适当添加肥料可增加植物的养分,促进其生长发育。

在选择植物时,我们可以根据其吸附有害气体的能力来进行选择。

一般来说,吊兰、虎尾兰、芦荟等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此外,一些常见的室内绿植,如花叶榕、金边凤凰木、常春藤等,也具有一定的净化效果。

4 污染大气环境修复技术

4 污染大气环境修复技术

第四章污染大气的环境修复技术第四章污染大气的环境修复技术包括: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天然无机材料吸附修复第一节大气污染的植物修复以太阳能为动力,利用绿色植物及其相关的生物区对环境污染物质进行分解、去除、屏障或脱毒,已达到大气污染的修复。

包括:植物吸附与吸收、植物降解、植物转化、植物同化与超同化修复。

一、植物吸附与吸收修复植物对大气污染物有吸尘和滞尘两种作用。

可有效地吸附空气中的(如:浮尘雾滴等)悬浮物、病原体、颗粒物中的重金属及气态有毒气体污染物。

吸尘作用包括:吸附与吸收主要发生在地上部分的叶片表面及叶片的气孔。

吸尘效率取决于植物表面的结构(如:叶片形态、面积、粗糙程度、角度)和表面的分泌物。

滞尘作用: 指植物的树干,枝叶能减小风速,使尘埃沉降下来。

第一节污染大气的植物修复据研究,阔叶林的滞尘能力为10.11t/hm 2,针叶林因生长周期长滞尘能力为33.2t/hm 2。

根据我国南京植物所在水泥粉尘源附近的调查与测定,各种树木叶片单位面积上的滞尘量如表9-1所示。

根据北京地区测定,绿化树木地带对飘尘的减尘率为21%~39%,而南京测得的结果为37%~60%。

一、植物吸附与吸收修复防尘树种应选择:树叶的总面积大、叶面粗糙多绒毛,能分泌油脂或汁浆的树种,如:核桃、毛白杨、构树、板栗,臭椿、侧柏、华山松、刺楸、朴树、重阳木、刺槐、悬针木、女贞、泡桐等。

病原体能经空气传播,由于空气中的病原体一般都附着在尘埃或飞沫上随气流移动,绿色植物的滞尘作用可以减小其传播范围,且植物的分泌物具有杀菌作用。

如:桉树、松树、柏树、樟树等能分泌柠檬油,其他常见的植物分泌物如松脂、肉桂油、丁香粉等(称为杀菌素)均能够直接杀死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研究显示,面积为1.0x104m 2的桧柏林,一昼夜能分泌30~60kg 的“杀菌素”,它们可杀死肺结核、伤寒、痢疾等病菌。

据调查,林内空气中含菌量仅为300~400个/m 3,是林内附近空气的1.0%,而林内附近空气的含菌量约为城区百货商店空气的十万分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该相所含组分A、B、C...的摩尔分数,则各组分的摩尔分数为
y nA , y nB , y nC
An Bn Cn
y 、y 、y ...表示组分A、B、C...的摩尔分数
AHale Waihona Puke BC如取1k g总质量为计算基准,则各组分的摩尔数为
nA
yA MA
,
nB
yB MB
, nC
y C
MC
习惯上,液相的摩尔分数用x表示,气相摩尔分数用y表 示。对理想气体而言,气相中组分的摩尔分数的数值就等 于它的体积分数值。气体组分的浓度有时又可用组分的分 压表示。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
➢ 三小
挥发性小
粘度小
腐蚀小
➢ 技术经济性
气体吸收的流程
气体吸收过程在吸收塔中进行。
吸收过程
逆流操作 并流操作
吸收过程:溶质溶解于吸收剂中 解吸过程:溶质从溶液中释放出
吸收
解吸
➢ 吸收操作流程:
➢ 由流程图可见,采用吸收操作实现气体混合物的分 离必须解决下列问题:
➢ ① 选择合适的溶剂,使能选择性比溶解某个(或 某些)被分离组份;
气体吸收的实例
具有吸收剂再生功能的连续吸收流程
气液两相的接触方式
级式接触:气、 液两相逐级逆流 接触传质,两相 的组成呈阶跃变 化,如板式塔。
板式塔
微分接触:气、液两相的浓度呈连续变化。
填料塔
湿壁塔、降膜塔
规整填料 塑料丝网波纹填料
散装填料 塑料鲍尔环填料
四 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
➢ ① 物理吸收:吸收时溶质与溶剂不发生明显的化 学反应,如洗油吸收苯,水吸收CO2、SO2等。
➢ ② 提供适当的传质设备(多位填料塔,也有板式 塔)以实现气液两相的接触,使被分离组分得以从 气相转移到液相(吸收)或相反(解吸);
➢ ③ 溶剂的再生,即脱除溶解于其中的被分离组分 以便循环使用。除了制取溶液产品只需单独吸收外, 一般都要进行解吸操作,使溶剂再生循环使用。
➢ 总之,一个完整的吸收分离过程一般包括吸收和解 吸两个组成部分。
ppy
i
ti
式中 p 总压,Pa t
p i组分的分压,Pa i
y i组分的摩尔分数 i
当总压一定时,分压分数与摩尔分数数值相当。所以对于气体中i组分来说,
气体分数(vi)等于它的分压分数,亦等于它的摩尔分数,
气体吸收的工业应用
•净化或精制气体 例:合成氨工艺中,合成气中的净化脱碳
•制取某种气体产品的液态产品 例:用水吸收氯化氢气体制取盐酸
•回收混合气体中所需的组分 例:用洗油处理焦炉气以回收其中的芳烃,硫酸
回收焦炉气中的氨 •工业废气的制理
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硫化氢、CO2等有害气体的 脱除
三 气体吸收的原理和流程
第四章 有害气体吸收净化法
工业防毒技术
这一讲我们讨论吸收,什么叫吸收操作呢?做有机、无机 实验时,我们常用洗气瓶,洗去气体中的某个成份。如果要除去 含酸的气体,我们在洗气瓶中装上碱液。这就是吸收的例子。
切洋葱
家庭主妇切洋葱时,常拌有刺眼气体产生。为了减轻 刺眼伤害,常在旁边放一盆水,可以减轻眼伤害。这就是 刺眼气体溶解于水,这就是吸收。
➢ 吸收液(strong liquor):吸收操作后得到的 溶液,主要成分为溶质和溶剂。
➢ 吸收尾气(dilute gas):吸收后排出的气体 ,主要成分为惰性气体和少量的溶质。
二、吸收的目的和依据:
目的: ① 回收或捕获气体混合物中有用物质,制取 产品; ② 除去工艺气体中的有害成分,使气体净化, 以便进一步加工处理。 依据: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溶剂中溶解度 不同 例如分离氨气+空气的混合物,可选 择水做溶剂,因为氨水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大, 而空气几乎不溶于水。
➢ ② 化学吸收:吸收时溶质与溶剂或溶液中的其它 物但质若发用生K2化CO学3水反溶应液。吸如收COC2O在2,水则中在的液溶相解中度发甚生低, 下列反应:
K2CO3+CO2+H2O=2KHCO3 从而使K2CO3水溶液具有较高的吸收CO2的能力。 ➢ **作为化学吸收可被利用的化学反应一般都满足 以下条件: 可逆性。若该反应不可逆,溶剂将难以再生和循 环使用 较高的反应速率。若反应速率较慢,应研究加入 适当的催化剂以加快反应速率。
气体吸收是混合气 体中某些组分在气 液相界面上溶解、 在气相和液相内由 浓度差推动的传质 过程。
吸收剂
气相主体 相界面 液相主体
y 界面
x
xi yi
气体
气相扩散 液相扩散
➢ 吸收质或溶质(solute):混合气体中的溶解 组分
➢ 惰性气体(inert gas)或载体:不溶或难溶组 分
➢ 吸收剂(absorbent):吸收操作中所用的溶剂
开碳酸饮料
当我们打开碳酸饮料瓶口时,就有气体冲出。这是气 体的反溶解,这就是碳酸气的解吸。
焦化厂洗氨塔
在焦化厂,焦炉气中含有多种气体,如CO,CO2,H2,NH3,苯 等气体。工厂用清水喷淋溶解氨气,将氨气回收为氨水。这就 是吸收。这是工厂的氨洗塔。
第一节 吸收法概述
一、吸收概念 利用适当液体吸收(溶解)气体混合物中的有关 组分(有的还发生化学反应),以分离气体混合 物的一种操作。
一、气液相组成的表示方法
(一)质量分数和摩尔分数 用G表示总质量,用GA、GB、GC、……分别表示该相所含组分
A、B、C…的质量,则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
yA
GA
G
,
yB
GB
G
,
yC
GC
G
y A, yB , yC ....分别表示组分A、B、C...的质量分数,并且和为1。
同理,用n表示一相含有的摩尔总数,用nA、nB、nC ...分别表示
气体吸收的原理
分离物系 气体混合物
尾气 B(含微量A)
吸收剂 S
形成两相体系的方法 引入一液相(吸收剂) 传质原理

原料气 A+B
收 塔
各组分在吸收剂中溶
溶液
解度不同。
S+A
➢ 设吸收剂(或溶剂),用S表示;溶质或吸收质 ,以A表示;惰性气(不被吸收的组分),以B表
示。
➢ 三大
对A和B的溶解度差异要大 对A的溶解度要大 对A的溶解度在条件改变时变化要大
第二节 吸收过程基础理论
➢ 气体吸收过程实质上是溶质组分自气相通过相界 面转移(迁移)到液相的过程。现将气体吸收中 的传质过程与传热过程相对照来研究两个问题:
➢ (1)、气体吸收过程的推动力是什么?(传热过程 的推动力:温差)
➢ (2)、若气液两相能充分完全的接触,则吸收过程 的极限是什么?(传热过程的极限:T=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