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乳业发展现状
中国乳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中国乳业现状及发展建议1中国乳业现状特点分析乳业是⼀条包括奶⽜饲养及原料奶⽣产、销售和加⼯成乳制品再供消费在内的完整产业链条。
⼈们通常习惯把奶⽜饲养及原料奶⽣产称为奶业,把原料奶销售称为中间环节,把后者称为乳品加⼯业。
1.1中国原料奶⽣产现状中国的原料奶⽣产以奶⽜为主,⽜奶产量约占奶业总产量的90%。
据统计,2006年末,全国存栏奶⽜约1400万头,⽜奶总产量约3500万t 。
2007年全国存栏奶⽜和⽜奶总产量约⽐2006年分别增长8.7%、13.1%,奶⽜⽣产区域主要由牧场区、农区和⼤中城市郊区三部分组成。
内蒙古、⿊龙江和新疆的奶⽜饲养数量较多。
从奶源和⽣产情况看出,中国奶⽜资源严重不⾜,全国1400万头,约93万⼈占有1头奶⽜。
从奶源的区域分布上看,主要在东北、华北、西北,南⽅和沿海发达地区很少。
西部地区有良种及改良奶⽜约500万头,约占全国总数的⼀半,但产奶量仅占全国的35%,可见西部地区奶业有极⼤的发展潜⼒。
原料奶⽣产除⼤中城市郊区经济发达、奶⽜饲养条件较好、机械挤奶程度⾼外,就全国⽽⾔,机械挤奶不⾜30%。
由于机械化挤奶、原料奶降温、冷藏贮运等没有很好解决,造成原料奶质量差,鲜奶收购标准低于乳业发达国家⽔平,这直接影响乳制品加⼯业⽣产⾼质量的乳制品。
1.2乳品加⼯现状据统计,2001年全国有乳制品加⼯企业434个(国有及年销售收⼊500万元以上⾮国有企业统计数),其中国有企业162个,集体企业44个,外资投资企业51个,乳制品产量74.3万t ,列前⼗位省市为⿊龙江、河北、⼭东、内蒙古、陕西、北京、江苏、浙江、安徽、⼴东。
在产品结构上,奶粉已经不再是主产品。
2006年全国乳制品产量2800万t ,奶粉还占有较⼤⽐例。
奶粉中,全脂奶粉占23.5%,加糖奶粉占22.3%,婴⼉配⽅奶粉占28%,其他奶粉占26.2%。
2006年液态奶产量1400多万t ,在产品结构上,液态奶⽣产以消毒奶为主,约占43%,灭菌奶占35.4%,酸奶约占14.3%,其他奶占7%。
国内乳制品行业发展现状

国内乳制品行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中国乳制品行业发展非常迅猛,经历了高速增长阶段。
以下是乳制品行业发展现状的概述:
1.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乳制品市场纵深发展,市场消费需求不断增加,中国乳制品市场规模已经成为全球乳业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制造方式的更替,中国的乳制品生产企业结构越来越合理。
大中型乳制品企业投入研发,不断改进乳品质量、提高产品附加值。
3. 商品质量明显提升:随着严格的产品质量监管制度的实施和各大乳企提升质量的积极性,我国乳制品市场的商品质量得到认可,消费者对于高质量的乳制品需求不断增长。
4. 区域发展趋势明显:在乳业发展的过程中,外围地区的产能不断扩大,乳制品生产的产品线也愈加多元化,从资源的特点来看,不同区域的乳业资源有其独特性,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性乳业发展趋势。
总而言之,中国乳制品行业是一个处于大发展期的行业,未来的市场
机遇依然广阔,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企业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满足消费者需求来赢得市场份额。
奶业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展望

出现 了蒙牛 、伊利 、辉 山、完达 山等 乳业生产集 个体经 营 ,包括乳 品生产企业也 都追求效 益,在 团 ,为推 动 我 国乳 业 生产 发 展 做 出了极 大 的贡 经济利益 的驱使下 ,有部分人 见利忘义 ,用各种
献 。市场 上各种乳制 品品种齐全 ,在 满足 了国 内 手段掺杂使假 ,给整个 奶业市场造成 不可估量 的
沈 阳 1 ) 111 00
1 7— 6 2 2 0 ) 4 0 1— 2 2 9 9 (0 9 0 — 0 0 6 5
奶业属 于高效节粮 型畜牧业 ,大力 发展奶业 其 原 因是 乳 品质 量 问题 。奶 业 生 产 的产 业 链很 对调整农业产 业结构 、发 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 民 长 ,从奶 牛饲 料入 口开始 ,到产 出鲜 乳、冷藏运 收入乃至 改善 国民膳食 结构 、提高 国民健康素质 输 ,乳 品企业接收 、进 一步深加 工、包装 、运送 具有重大 意义 。 1 我 国奶 业 生 产 现 状 到商场上市 ,最后到消 费者手 中,乳 品在整个生 产过 程 中任何 一个 环节 出 问题都会造成 重大安全
需求 的基础上 ,还 有部分 品种打入 了国际市场 。
损失。
尽 管奶 业生产 发展 较快 ,但 不容 忽视 的是 , 3 奶业生产 的前 景展望 还有 一 些 不利 因素 影 响着 奶 业生 产 的进 一步 发 3 1 优势条件 .
展 ,如产奶量 低、奶牛 品种 不纯 、饲养 管理不到 3 1 1 各 级 政 府 大 力扶 持奶 业生 产 2 0 .. 0 8年 , 位 、奶质量不高等 。 国家相 继对奶牛养 殖和奶站 设备给予 了一 定数额
目前 ,我 国奶业 水平与其他 发达 国家相 比还 事故 。如何确保 乳制 品质 量、强化生产 管理 ,是 相对 落后 。据报道 ,我 国奶 牛存栏 数量仅 占世界 当前奶 业生产 中亟需解 决的 问题 。
[讲解]牛奶优势区域发展规划
![[讲解]牛奶优势区域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4580a139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e8.png)
牛奶优势区域发展规划牛奶优势区域发展规划一、发展现状(一)生产概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奶业有了较大发展。
到2001年,全国存栏奶牛566.2万头,奶类产量1122.9万吨(其中牛奶产量1025.5万吨),分别是1978年的11.8倍和11.57倍;人均占有奶类8.8公斤,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1,为发达国家的1/30。
1.生产区域。
我国奶业生产主要集中在牧区、农区和城市郊区。
牧区的内蒙古、新疆奶牛头数占全国总数的35.8%。
农区和农牧结合地区饲养数量超过全国饲养量的一半,其中饲养数量较大的有黑龙江、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
大中城市郊区以北京、上海、天津饲养量较大。
从奶类产量看,年产量在100万吨以上的有黑龙江、河北、内蒙古,占全国总量的37.5%,其中黑龙江是我国奶类生产第一大省,产量占全国的17.1%。
2.奶牛品种和生产水平。
我国奶牛的主要品种是荷斯坦牛及其杂交改良牛,还有一些乳肉兼用的西门塔尔牛、草原红牛、三河牛和新疆褐牛。
其中良种荷斯坦牛约有150万头,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郊区、黑龙江省和部分农区;西门塔尔牛、草原红牛、三河牛和新疆褐牛主要分布在广大牧区。
2001年全国奶牛单产3200公斤,而美国、以色列平均单产达8400公斤,丹麦、法国、日本等国也在6500公斤以上。
3.生产方式。
我国奶牛以小规模、分散饲养为主,户均3-5头,饲养数量在20头以上的规模经营户比重不到1/4。
在组织形式上,以农户生产、龙头企业松散收购为主。
近年来,一些乳品加工企业已开始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建立原料奶基地,这种产业化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加工企业所接受。
(二)乳品加工情况我国乳品加工业近几年有了较快的发展,涌现了一批有较强实力的奶业集团,如上海光明、内蒙伊利、河北三鹿、北京三元、黑龙江完达山等。
2000年,我国乳品加工企业达1500余家,其中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有359家,上亿元的12家。
中国乳业产品质量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

中国乳业产品质量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中国乳业是指生产各种乳制品的企业和相关产业链。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乳制品市场也在逐渐扩大。
然而,乳制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时常引发舆论关注。
因此,中国乳业产品质量管理的现状和发展对策,成为了一个需要着重探讨的话题。
一、乳制品质量问题2013年以来,中国乳制品行业发生了多起质量问题,并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近期,恶意添加、农残超标、添加禁用药物、过期等问题时常发生,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了潜在风险。
二、现有质量管理措施中国乳业生产企业需要严格执行HACCP、ISO和GB系列标准,按照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落实责任、采取措施,保证乳制品质量安全。
当前,针对乳业行业质量问题的解决主要有以下举措。
1.加强质量监督检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针对乳制品行业加强了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和日常管理,特别针对检查恶意添加、添加违禁物质、农药残留超标、进口乳制品等问题,及时加强检查,保证消费者的健康。
2.提升生产企业质量控制通过宣传培训、指导服务、督导检查等形式,指导生产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完善质量管理流程,加强合规性、安全性,确保乳制品的质量安全。
3.建立追溯体系在食品药品安全法修订中,提出建立食品追溯跟踪系统的条款,对于企业生产流程、环节的记录、追溯与检查提出了更高要求,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
三、发展对策尽管中国乳业已经进行了一系列质量管理举措,但面对世界性的压力和消费者关注,乳业企业需要更直截了当地更高效地采取预防、控制、提高产业链质量水平,使消费者放心购买乳制品。
1.强化行业自律乳业企业应该建立严密的生产、质量和检验和追溯信息系统,使得每一个产品的生产、质量、检验和追溯都得到完整和及时记录。
2.推进标准化生产标准化生产是规范乳业生产的基础,推广标准化生产可以提高乳业企业管理水平,规范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也可以为乳制品质量徽标(地理标记)打下好品牌基础。
乳制品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乳制品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一、引言乳制品是指由牛奶或其他乳制品加工而成的食品,包括奶粉、奶酪、酸奶、黄油等。
乳制品行业是食品行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和潜力。
本文将对乳制品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二、乳制品行业发展现状1. 市场规模和增长:乳制品行业市场规模庞大,全球乳制品市场价值超过1万亿美元。
近年来,乳制品市场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主要得益于人们对健康食品的追求和消费能力的提高。
2. 主要产品:乳制品行业的主要产品包括奶粉、奶酪、酸奶、黄油等。
其中,奶粉市场占据乳制品市场的较大份额,受到婴幼儿食品需求和出口市场的推动。
3. 市场竞争格局:乳制品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上存在众多品牌和企业。
国际乳制品巨头如荷兰皇家菲仕兰公司、法国达能集团等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同时国内乳制品企业如伊利集团、蒙牛乳业等也在国内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份额。
4. 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乳制品行业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方面不断努力。
例如,乳制品加工技术的改进使得产品质量更加稳定,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品种和功能性乳制品,如低脂奶粉、高钙酸奶等。
三、乳制品行业未来发展趋势1. 健康食品需求增长: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也在增长。
乳制品作为营养丰富的食品,具有较高的市场需求,未来乳制品行业将继续受益于健康食品的增长趋势。
2. 产品多样化和个性化:消费者对乳制品产品的需求不断多样化和个性化,未来乳制品行业将更加注重产品的创新和差异化。
例如,推出适合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乳制品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3. 品牌竞争和市场营销:乳制品行业的品牌竞争将更加激烈,企业需要通过市场营销手段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
例如,通过线上线下的推广活动、明星代言等方式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选择。
4. 电子商务和跨境贸易: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兴起,乳制品行业将更加注重线上渠道的开拓和跨境贸易的拓展。
乳业宏观环境分析

四. 日益壮大的新兴中产阶级。世界银行报告显示,在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同时,将 会有更多的人跻身中产阶级行列,预计到2030年,全球中产阶级人数将从2000 年的4.3亿跃升至15亿。中高端乳业产品将会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
CLICK TO ADD TITLE
乳品行业宏观环境分 析
第二组
汇报人姓名
中国乳制品行业起步晚,起点 低,但发展迅速。改革开放以 来,奶类生产量以每年两位数 的增长幅度迅速增加,远远高 于1%的同期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乳制品产量和总产值在最 近的10年内增长了10倍以上, 但是中国人均奶消费量远远不 到世界平均水平。
经济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经济总量迅速增 大,GDP由1978年的3624.1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519322亿 元。2012年我国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人 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也稳步增长,去 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居民收入的增加使得居民有 能力把消费用于温饱之外,更加关注健康、营养,为乳业消费 奠定了基础。
政治环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乳业“地震”之后,国 家加强了对乳品行业的整顿和监管,出台了包 括66项乳品安全国家标准、《乳品质量安全监 督管理条例》在内的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国 内乳品安全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各方力量都 在努力重建乳品消费信心。但是,接二连三发 生乳业安全事件严重打击了消费者的信心 。 乳品新国标之争继续成为焦点,近日奶粉的限 购令亦闹的沸沸扬扬,试让我们一起期待国产 奶粉让我们放心的那天不再遥远。
我国乳制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乳制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在中国市场经济的宏观情况下,各行各业都进入了激烈的竞争中,这在家电和乳品行业中显得更为明显,大公司把门槛抬的很高,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层层困难,市场层次更加明显,全国性大品牌(如:蒙牛、伊利)在利用各种不同活动在一级市场的厮杀的同时也把战火引到了二、三级市场,中小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利用不同的方式在泡沫式扩张,地方小企业被逼纷纷加入了这场战争,这样在全国乳品市场狼烟四起。
据最新统计结果显示,目前伊利、蒙牛、光明三大巨头已经占据了中国乳业市场50%以上的市场份额。
业内人士指出,未来3年内,国内乳品行业的产业整合将会完成,“届时,市场和优势资源将进一步集中,一线与二线品牌之间差距将迅速拉大。
一、乳品企业的发展现况分析:1、全国型乳品企业的发展现况:(1)、蒙牛:蒙牛与丹麦阿拉?福兹合资进军奶粉业,与达能合资扩大酸奶市场,在北方大本营,蒙牛和黑龙江尚志市签协议建设液态奶生产线;在西部,蒙牛在成都加紧了奶源基地建设;在华东安徽马鞍山,蒙牛兴建产线;在宝鸡建厂投产,收购武汉友芝友。
蒙牛的布局可谓“稳扎大营,东闯西杀”,在液态奶、冰品、奶粉这乳业三大项中进行全面的狂攻。
蒙牛利用超女和神五的品牌营销的成功也是有目共睹。
(2)、伊利:伊利拿下了福建长富乳业OEM代工大单业务。
长富的地理位置处于要害,向北可攻华东,向南可攻华南,而这两大片区又都是中国乳品消费的大区。
2005年7月,伊利投资建设的液态奶新工业园将伊利液态奶的产能扩大近一倍,2005年11月16日,伊利集团加码央视广告招标大战,并以“奇谋”战胜蒙牛夺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乳业赞助商的资格。
(3)、光明:随着2005年6月记者对郑州光明山盟乳业有限公司暗访揭开光明牛奶返厂加工再销售内幕后,一石激起千层浪,行业内引起轩然大波;9月底,光明在成都布点,建设乳品生产基地,光明意在强攻成都、巩固西南市场。
光明已将主要市场收缩至华东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度再成长30年,中国人的牛奶人均消耗量仍只有美国的一个零 头。这块巨大的蛋糕,引来众多资本垂涎,牛奶大战一触即发。
2003年乳业上半年统计
பைடு நூலகம்
总产值 销售 利润
乳制品 液体乳 进口数量 进口金额
企业面临被收购和被兼并,中国乳业市场将重新洗牌。
到达2005年,乳制品进口关税将大幅下降,如果我国 乳制品竞争力不强,国外产品以质量和价格优势竞争, 我国乳业企业面临巨大危机。
50.04%
2、市场竞争激烈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乳业竞争上谁的步子迈得快、迈得更大,将 成为乳业巨头打拼市场占据主动的关键。
有行业专家提出:高利润率吸引资本蜂拥而入。乳制品行业的高 速增长以及良好的发展前景,吸引业外资本大举介入
博时基金2003年三季度的投资策略报告所言:“...尽管产能 扩张迅速,但龙头企业仍能维持40%左右的高毛利。行业龙头 企业在毛利基本轻微下滑的情况下,销售额30%以上的增长仍 会在近五年以内得以维持。 受此行业巨大的市场吸引,目前各路 资金正可谓蜂拥毕至。”
乳品中标企业4家
2003年黄金时段广告招标会
乳品中标企业10家,广告总值1.14亿元
2004年黄金时段广告招标会
伊利和蒙牛广告总值就超过5亿元。乳品中标 企业10多家,其中蒙牛以3.1亿元夺得2004 年标王称号。
乳业竞争激烈,企业风险增加
股市消息:从整体来看,我国2003上半年乳业 板块上市公司表现并不尽如人意。5家乳业上 市公司毛利率全部下降。由于无序竞争情况愈 演愈烈,发展前景诱人的乳业行业将考验各路 资本的抗风险能力。
产值(亿元)
同比增长 收入(亿元)
同比增长 利润(亿元)
同比增长 产量(万吨)
同比增长 产量(万吨)
同比增长 进口量(万吨)
同比增长 进口额(亿美元)
同比增长
191.23
36.82% 220.31 39.35% 14.98 65.98%
68.1 30.87% 246.07 63.27% 18.03
39.09% 2.02
近两年,新希望集团斥巨资进军乳业,在杭州、青岛、 长春、重庆、昆明等地收购了11家地方乳品企业,成 为8个城市的乳品品牌老大
雀巢、达能、帕玛拉特、卡夫等国际知名乳品企业以 减少参股比例、委托经营等方式悄然退居“二线”。 业界分析,其实待机而动。
(4)乳业竞争— 应用新产品战术
光明:每年公司新产品的销售收入总是占公司的百分 比是在20%左右,五年新上市的产品是100种。近期 宣称通过给乳牛打针的办法生产的特种牛奶可提高人 体的免疫功能。
摩根斯坦利、鼎晖投资、英联投资有限公司予以蒙牛 乳业2亿多人民币的资金注入,开启了海外风险投资进 入中国乳业的大门。
(3)乳业竞争—以城市为中心
光明乳业在北京、南京、广州、天津、武汉、西安等 近50个城市以收购、兼并、资产重组等各种形式,建 立了以城市为中心的产业网络。
伊利集团在北京、上海、呼和浩特、京津塘、东北、 西安、陕西等地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基地。
据业内人士透露,还原奶之多令人吃惊,在奶 源十分紧缺的奶业市场却出现了鲜奶“过剩” 的怪现象,市场需求旺盛的成都、重庆、南京、 武汉等地,近年来倒奶事件时有发生。。
(1)乳业竞争—奶源是根本
在未来3~5年里,中国奶牛的数量将不能支撑牛奶加工企业的发 展。据统计,我国现有存栏奶牛约600万头,成年母牛约1/3,单 产是4~6吨/年。“奶源已成为中国乳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有消息报道:我国牛奶产量年增长为10%,而市场奶制品需求量 已经达到33%。三元避开争夺锋芒,把目光投向海外优质奶源, 奶品销回国内,其实也是市场竞争的必然。
上海奶业行业协会秘书长陈新表示,牛奶市场正处于空前繁荣阶 段,“品种增多,质量提高,购买便民”。
央视黄金时段广告招标会
2002年黄金时段广告招标会
(2)乳业竞争—资本是关键(续)
一些知名企业如伊利股份、光明乳业、新希望集团、 娃哈哈、维维股份等最近纷纷重金投于乳业。
三元、三鹿正在申请股票发行 老牌劲旅完达山一度搁浅的上市计划开始重新启动。 一向以行业整合闻名的德隆集团就放出风来,下一个
目标就是乳业;
食品业大亨统一集团日前也宣布切入乳品市场,并表 示乳业将是“决定其今年大陆营收成长幅度的关键”。
蒙牛:开发的产品有液态奶、冰淇淋、奶粉三大系列 100多个品种
伊利:推出天然高钙产品和含膳食纤维的减肥奶品; 从国外引进的国内空白的新乳制品。
三元:以"鲜"字打市场,研制开发可以增强免疫能力 的、降血脂的、减肥的、适合糖尿病人的各种新产品。
各乳业巨头的制定新目标
光明乳业
提出 “用国际资源做强中国乳业” “用国际 资源做全球市场”的发展战略。今后4年发 展成为一个以乳制品加工销售为核心、跨牧 业、现代物流、连锁商业的集团公司,争取 在2006年使光明乳业跻身世界乳业25 强之一。
乳品企业的竞争力构成中,奶源是重要组成部分,纵观过去一年 的乳业资源整合,不管是乳业巨头、业外资本、还是地方品牌, 无不看中奶源的争夺。
新西兰奶牛单产在8吨以上,引进一头品质中等的新西兰奶牛需 要3万元人民币,因此通过大规模直接引进新西兰奶牛加速国内 奶业发展,所需成本极高。
广东省奶业协会副理事长王丁棉透露,在企业生产的超高温灭菌 奶、调味奶以及酸牛奶中,全国一半以上是用奶粉还原而成的。 在福建,这个比例甚至达80%。
各乳业巨头的制定新目标
蒙牛乳业
蒙牛要在2008年做成中国乳业第一品牌和世 界著名乳业品牌,争取在2005年销售额超 过百亿元。
新希望
用3-5年的时间建成一个资产逾30亿元、销售 收入达50-60亿元、站在全国前列的乳品企 业联合体
3、目前我国乳业发展中 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资本扩张过快——可能导致乳业经济“泡沫”。 追求廉价——导致奶源过剩,直接打击奶牛养殖业。 奶源短缺——导致“气泡”,需求发展受阻。 奶源安全问题——导致需求市场信心丧失 国外乳业巨头有备而来,大举进入——我国部分乳业
(2)乳业竞争—资本是关键
很多人认为:“牛奶是资本挤出来的。”伊利、 光明、三元、蒙牛之所以能快速成长,无不凭 借着雄厚的资金实力
新华社长沙6月8日专电(曹昌)“奶是挤出 来的,而且是资本挤出来的。”光明乳业董事 长王佳芬最近如是说。这位“铁娘子”的话并 不夸张。
乳业专家尉安宁博士一针见血地指出:“乳业 的较量,已经彻底变成了资本之间的较量。”
中国乳业发展现状
1、需求强势增长
奶业专家所言:“奶业是节粮型畜牧业,大力发展适合我国国情。 我国奶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目前只有1%左右,与发达国 家超过20%的比例相距甚远。从奶的总需求量、人均消费量来 看,奶业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随着农民收入的增长,农 村奶业市场前景广阔。”
有相关统计佐证:“目前我国人均乳品消费很低,每人每年的饮 奶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12,甚至比发展中国家的平 均消费水平还低,牛奶业在中国发展空间之广阔令人遐想激越。”
各乳业巨头的制定新目标
伊利乳业
伊利提出了“用全球的资源,做中国市场”的 战略规划,制定了“2005年实现做中国乳 业第一品牌的目标,营业额达到100亿元人 民币,税前利润率10%;2007年成为最有价 值的中国乳品行业企业,营业额达到150亿 元人民币,税前利润率10%;2012年实现 销售收入30亿美元,进入世界乳业20强”。
北京三元通过连锁形式走向全国,目前已进入上海、 福州、深圳、太原、沈阳等20多个城市。
新希望集团斥巨资进军乳业,在杭州、青岛、长春、 重庆、昆明等地收购了11家地方乳品企业
(4)乳业竞争— 最佳市场战术是整合
目前我国1500多家大大小小的乳品加工企业中,年销 售额在一亿元以上的企业就有12家,在500万元以上 的更是多达359家。2002年全国1500多家乳品企业中 有60多家被“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