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设计运动23

合集下载

功能至上,简单就是美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功能至上,简单就是美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i 一 0 b
1 1


21
包 豪斯
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的建立和传播 ,要 归功于德国

d es gn. n
. .
2 0 年第 1期 - 06 1 上海集邮
2 ・ 3
维普资讯
成立于11年的 “ 99 包豪斯”,这是世界上第一座以设计
虽 然 现 代 主 义 设计 运 动 的产 乍是 以
新技术,新材料和大
业 生 产 为前 提 , 但 现代 绘 画艺术 对 设
图 1 5
计的影 响也 不 可 低

2 ・ 2
上 海 集 邮 2 0 年 第 1 期 06 1
维普资讯
比立 体 主 义 又 进 了

步 ,他们想 用最
简单的几何形 体和
色彩来达到最 大的 视觉和谐 与平 衡。
嗣■邑
型。
图 1 8 图 1 9 目2 0

票的 另一图 结构》 ( )上看到 ,画家凡 ・ 图5 杜斯堡
和建筑 师合作把片片的彩色矩形组成 了房屋的立体模
来表现出主观与客观、人与 自 然的对立 。后来他又画了
LN I {D  ̄ UT E C HA D
DiUT CHL N l ¥ A
Il {
白色背景 中的白色方块》 ,在这幅画中,形体消失
了,达到了无我、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至上主义与设 计的极简主义一脉相承,下面我们还要谈到。
的 “ 动态艺术”作品
( )。 图1 7
为主的大学 ,首任校长沃尔特 ・ 格卢庇乌斯聘请 了很 多著名艺术家任教。民主德国18年发行全套6 90 种表现 包豪斯当时所设计建筑 的邮票 ,其 中有格卢庇 乌斯设 计的包豪斯校舍 ( );有密斯 ・ 图7 凡德罗设计的社会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基本特征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基本特征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基本特征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股以功能性、简约性和科技性为核心的设计潮流。

它的出现标志着设计领域的一次彻底变革,旨在打破传统束缚,追求新颖和实用。

首先,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强调功能性。

设计师们开始将实用性置于设计的首位,追求简单、高效的设计。

他们相信设计应该为人们提供便利和舒适,而不仅仅是以美观为目的。

因此,这一时期产生了很多具有创新功能性的设计作品,比如现代主义建筑中的开放式平面布局、简洁的线条以及多功能的空间利用。

这些设计都反映了功能性在现代主义设计中的核心地位。

其次,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注重简约性。

设计师们倡导摒弃繁琐复杂的装饰和元素,追求线条简单、造型明快的设计风格。

他们认为,简约的设计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和理解,也更能适应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方式。

简约性在现代主义设计中得到了全面体现,无论是建筑、家具还是艺术品,都以简洁、纯粹的造型为主要特征。

另外,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强调科技性。

随着工业化和科技的飞速发展,设计师们意识到新的技术可以为设计带来无限的可能性。

他们将新材料和新技术融入到设计中,创造出更先进、更实用的作品。

例如,现代主义建筑中广泛使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无梁大跨度设计等,都是科技性在现代主义设计中的体现。

最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具有指导意义。

它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为当代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现代主义设计注重独立思考和创新,鼓励设计师勇于挑战传统,不拘泥于既有模式。

它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倡导以人为本、可持续性发展的设计。

这些理念对于现代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如城市化、环境污染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无疑是设计史上一次重要的创新尝试。

它以功能性、简约性和科技性为特点,不仅为设计师们开辟了全新的道路,也为当代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以其生动、全面并具有指导意义的特征,至今仍在设计界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世界现代设计史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世界现代设计史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艺术以足够的明确、秩序和简洁建立起精确严格且自足完善的几何风 格。风格派的设计作品让我们感觉是理性与秩序的天地。
风格派的代表人物

运动中最有名的艺术家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荷兰人)。风 格派正式成立于1917年,其核心人物是蒙德里安和凡·杜斯堡,其他 合作者包括画家列克(Bartvan der Leck)、胡札(Vilmos Huszar)、 雕塑家万东格洛(Ceorges Vantongerllo)、建筑师欧德 (J.J.P.Oud)、里特维尔德(Gerrit Rietveld)等人。显然,风格 派作为一个运动,广泛涉及到绘画、雕塑、设计、建筑等诸多领域, 其影响是全方位的。
• 德国制造联盟的宗旨与目标
促进企业界同美术家、建筑师之间的共同活动以推动设计改革。目标是改进设计提高产 品和建筑质量,肯定标准化和用机器大量生产的方式,而设计者的任务是把标准的定 型做得尽善尽美。
• 德意志制造联盟的发展
• “德国制造联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活动在欧洲产生了广泛影响,拥 有贝伦斯等一大批优秀的建筑师,同时培养和影响了一批年轻的建筑师和设 计家,其中有后来“现代建筑”的旗手大师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另一 旗手勒柯布西耶在德国考察时,受到了“德国制造联盟”的影响。
构组合,但是,在新的结构组合当中,单体依然保持相对独立性和鲜
明的可视性。 • 3 .对于非对称性的深人研究与运用。

4 .非常特别地反复运用纵横几何结构和基本原色和中性色。
• 以上几点特征可以很清晰的从蒙德里安的作品中看出。
风格派的成就
风格派既表现在绘画和雕刻方面,也表现在平面设计、建筑装 饰、家具、印刷装帧等许多方面。一些原来是画家的人,后来也从 事建筑和家具设计。风格派和构成派热衷于几何形体、空间和色彩 的构图效果。作为绘画和雕刻艺术,他们的作品不反映客观事物, 因而是反现实主义的。风格派以及现代西方其他许多艺术流派在这 些方面所作的试验和探索对现代建筑及实用工业品的造型设计是有 启发意义的。

世界现代设计史(考研重点笔记整理)

世界现代设计史(考研重点笔记整理)

世界现代设计史(History of Graphic Design)第一章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1、现代设计的概念(*名词解释)设计指的是把一种设计、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

它的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计划、构思的形成;视觉传达方式;计划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应用。

以现代主义的理念贯穿整个设计过程的设计活动简称现代设计。

2、现代设计的范畴(*名词解释)(1)现代建筑设计(2)现代产品设计(3)现代平面设计(4)广告设计(5)服装设计(6)纺织品设计(7)为平面设计和广告设计服务的几个特殊的技术部门,摄影,电影与电视制作,商业插图。

3、设计与艺术的关系(*简答题)(1)从设计的发展历史来看,设计产生的历史比艺术要早,艺术是在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

设计作为一门学科,并且将艺术与之结合,在设计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存在。

(2)设计的本质在于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艺术性是为实用服务的。

即使是精神性的艺术作品,它也必须建立在一定的风格、含义基础之上,而这一切必须借助于设计风格才能得以体现。

第二章工艺美术运动Art1、水晶宫(*名词解释)1851年,在英国伦敦召开了第一届万国工业博览会。

英国工程师约瑟夫·帕克斯顿运用钢铁与玻璃建造温室的设计原理,大胆的把温室结构应用在这次博览会的展厅设计中,展览大厅全部采用钢铁与玻璃结构,被称为“水晶宫”。

它开创了采用标准构件、钢铁和玻璃设计与建造的先河。

2、工艺美术运动(1)定义(*名词解释:2015、2016)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

企图通过复兴中世纪的手工艺传统,从自然形态中吸取借鉴,提倡哥特风格,从而提高设计的品位。

由约翰·拉斯金提供理论指导,由被誉为“现代设计之父”的威廉·莫里斯倡导宣传和身体力行。

(2)风格特征(*简答题:2015、2016)a.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的生产。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包豪斯宣言
《包豪斯》杂志封面
包豪斯展览会的招贴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包豪斯学校的住宅
“包豪斯在 魏玛19191923”展览 会目录
包 豪 斯 剧 院 招 贴
售报厅
字体设计
包豪斯巡回展览招贴
“包豪斯”灯
时称为“MT8”,第一 只样品被当作校长格 罗皮斯1924年5月的 生日礼物送出。这只 灯成为20世纪设计的 圣像、也是包豪斯重 在培训用严格的几何 形式组合而成产品的 主旨的有力体现。战 后,这种装置以惊人 的数量生产。
包豪斯在德骚的校舍
在格罗披乌斯的指导下,这个学校在设计教学中 贯彻一套新的方针、方法,逐渐形成了以下特点:
⑴在设计中提倡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成规; ⑵将手工艺与机器生产结合起来,提倡在掌握手工艺
的同时,了解现代工业的特点,用手工艺的技巧创作 高质量的产品,并能供给工厂大批量生产; ⑶强调基础训练,从现代抽象绘画和雕塑发展而来的 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等基础课程成了包豪 斯对现代工业设计做出的最大贡献之一; ⑷实际动手能力和理论素养并重; ⑸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结合起来。
一、德国——包豪斯(BauHaus,1919-1933)
包豪斯是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也是世 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
包豪斯设计学校于1919年4月1 日开学,由当时35岁的格罗佩斯 担任校长,他亲自设计了联系紧 密、功能性很强的包豪斯校舍, 制定了教学方针,他在希望把艺 术家和工艺家联合起来,创造出 一幅将建筑、雕塑和绘画结合成 为三位一体的新的未来殿堂的理 想基础上,聘请了当时著名的现 代艺术家,同时也聘请了著名的 工艺家指导学生在工场实际操作 。

简述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简述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简述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涵盖建筑、雕塑、绘画、家具设计、平面设计、工业设计和服装设计的革新1. 现代建筑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在建筑领域最先崭露头角。

起始于19世纪末,尤其在20世纪初,现代主义建筑逐渐打破了传统建筑风格的束缚,强调功能性和创新性。

代表人物有德国的包豪斯学派和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学派。

2. 现代雕塑现代雕塑与现代建筑有着密切的联系。

同样反对传统的形式和材料,强调功能性和简洁性。

立体主义、未来主义和构成主义等流派对现代雕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现代绘画现代绘画是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代表流派包括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等。

这些流派强调对现实世界的重新解读,以及对时间和空间的探索。

4. 现代家具设计随着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发展,现代家具设计也得到了革新。

反对繁琐的装饰和传统材料,强调功能性、简洁性和人机工程学。

5. 现代平面设计现代平面设计是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在视觉传达领域的体现。

反对过度的装饰和复杂的排版,强调简洁、直观和功能性的设计原则。

6. 现代工业设计现代工业设计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反对过度的装饰和不可靠的设计,强调功能性、耐用性和可持续性。

从工艺美术运动到流线型设计,再到后来的国际风格,工业设计领域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变革。

7. 现代服装设计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对现代服装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反对过度装饰和传统材料,强调简洁、创新和功能性。

设计师们开始探索新的材料和技术,同时保持对舒适和实用的关注。

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使现代服装设计始终保持活力和创新性。

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2.风格派主要成员的设计
杜斯伯格、蒙德里安、莱克、里特韦尔 (1)杜斯伯格 Theo Van Doesburg 设计主张:以数学式达到艺术的抽象简化 设计元素:直线、矩形、方块(斜线构图原理)
《玩牌者》1917年,116.5x106厘米, 荷兰海牙市立博物馆藏。
(2)蒙德里安 Piet Mondrian(1872—1944)
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现代主义设计的定义
时间上:20世纪初期到第2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相 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的运动.
包含范围上:几乎包括意识形态的所有范畴:哲学 \心理学\美学\艺术\文学\音乐\舞蹈等等.
2.现代主义设计的形式及其特征 宗旨:面向大众的设计、理性 (1)突出的功能主义特征,讲究设计的科学性。 (2)形式上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摒弃 装饰来降低成本为大众服务。 (3)在具体设计上重视空间的考虑,强调整体 设计,提出在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设计规划。 (4)在设计过程中考虑经济问题,达到实用、 经济的目的。 优点:使产品生产实现了标准化、批量化,提高 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缺点:存在造型单一化倾向。
3.最早的工业设计师——彼得•贝伦斯
设计代表作:德国通用电气公司(AEG) 。1907年贝 伦斯受聘担任德国通用电气公司AEG的艺术顾问,全 面负责公司的建筑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以及产品设 计,使庞杂的大公司树立起了一个统一完整的、鲜 明的企业形象 。
早期设计:受新艺术运动影响,设计采用富有节奏 感的装饰样式。
(2)德国工业同盟组织规模与设计主张
德国工业同盟的成员都是应邀加入的,组织复 杂、庞大。1908年,同盟成员为492人,1929年达 3000人。在同盟内部要保持一致的观点很困难。穆 特休斯和威尔德周围形成了两种尖锐对立的思想。

中外设计史复习提纲(1)

中外设计史复习提纲(1)

1.芝加哥建筑学派的大师(沙利文)将“形式追求功能”作为自己设计的标准创立了自己的设计体系和风格。

2. 浙江(越窑)为代表的南方青瓷与北方邢窑为代表的(白瓷)组成中国瓷业发展的两大体系和窑场。

3. (陶器)的发明和使用堪称中国古代设计史上的第一次飞跃。

(青铜器)取代陶器成为主要器物,堪称中国古代设计史上的第二次飞跃。

4. 西方设计进入现代的标志性设计运动是(工艺美术运动)5. 构成主义设计运动发端于(俄国)6. 格罗佩斯、密斯、赖特以及(柯布西耶)等四人被称为现代主义设计的第一代大师。

7. 丹麦设计师保罗·汉宁森于1925年设计的(PH灯具)被世界公认为北欧设计的典范之作。

8. 国立包豪斯成立于(1919年)9.针对现代主义设计大师密斯提出的“少则多”的减少主义思想而针锋相对地提出“少则烦”的后现代设计大师是(文丘里)。

10. 世界现代设计的三大中心是德国、美国和日本。

11. 在西方现代设计史中几乎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同时发生的设计运动是(装饰艺术运动)。

12. “塔帕布”是古代(大洋洲)的设计艺术。

13.在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中最具影响力的现代主义设计大师是(阿尔瓦·阿尔托)。

14.(卡尔·马姆斯登)被公认为瑞典“现代家具之父” 。

15. 分离派运动发端于(维也纳)。

16. 国立包豪斯的第一任校长是(格罗佩斯)。

17.法国蓬皮杜文化中心是(高技派)风格的典型代表。

18. 德意志工业联盟成立于(1907)年,其倡导的设计风格在欧洲范围内取代了新艺术运动风格,是年标志着新艺术运动的结束。

19. 中国宋代五大名窑是指定窑、汝窑、哥窑、钧窑以及官窑。

20. (李诫)编修的《营造法式》,是我国古代建筑传统经验的珍贵文献。

21. “正身侧面律”是一种程式化的艺术表现方式,它首先出现于(古埃及)。

22. 意大利的马略卡式陶器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陶器。

23. “水晶宫”的设计者是(帕克斯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以工业设计为主的现代设计革新运动于20世纪初至30年代席卷欧美。

它是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展开的,以大工业生产为基础并服务于整个工业社会。

它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使人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也使人们的消费要求和审美趣味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运动中涌现出一批具有民主思想、充分肯定工业社会大机器生产、赞赏新技术、新材料的工业设计的先驱人物。

面对时代的挑战,他们提出了功能主义的设计原则,提倡科学的理性设计并创立了新时代的设计美学--机械美学。

其所设计的简洁、质朴、实用、方便的全新产品,确立了现代主义设计的形式与风格,标志着产品设计进入现代工业化设计的时代。

工业设计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

独立的设计教育体系也出现了,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在欧美各国,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发展各具特色。

德意志制造联盟的成立、包豪斯的建立与发展、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功能主义设计风格的确立、各国专职工业设计师的出现等等,表示现代主义设计形态已趋成熟。

卓越的建筑师、设计师格罗佩乌斯、科布西耶、凡德洛、赖特等人奠定了现代主义设计的实践和理论基础。

他们提出一系列新的设计思想及其原则,对推动欧美及世界的现代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格罗佩乌斯是最早在设计理论上有全面建树的设计师。

他明确指出:“应该强调机械对于工业设计奠定决定作用。

”他认为必须贯彻功能第一、形式第二的设计原则,设计应该“能够从实际方面完全达到自身的功能目的”,这样设计的产品才是可以应用、信赖、造价低廉和经济有效的。

他认为20世纪的设计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反对装饰和复古主义。

他对美学风格的看法作过极具哲理性的阐述:“美的观念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

谁要是以为自己发现了‘永恒的美’,他就一定会陷于模仿和停滞不前,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

它的本质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传统应该推动人们不断前进。

”科布西耶是机械美学的创立者,他赞赏飞机、汽车、轮船的设计,因为这些设计没有受到任何传统的束缚,完全是按照功能与技术的要求设计的,是全新的工业产品形式。

他认为大工业社会的任何产品,都是某种意义上的机器。

他赞美单纯、清晰的几何体。

他说:“按公式工作的工程师使用几何形体,用几何学来满足我们的眼睛,用数学来满足我们的理智,他们的工作简直就是良好的艺术。

”他主张设计应表现简洁、秩序、逻辑的理性美,应表现出对象本身的直线、比例、空间、体量的美,而不要有附加装饰。

凡德洛也强调时代风格,主张设计的现实和功能意义,主张采用机械化、批量化的生产方式。

赖特亦强调功能,同时提出“有机建筑”的观点,认为建筑设计应考虑其与环境的和谐、对建筑空间的有机安排与调度、自然材料与工业材料的不同表现力及两者的协调性等。

现代派美术对现代主义设计有直接影响。

许多现代派艺术家及积极投身到设计及其教育领域,如杜斯伯格、里特维特、康定斯基、克利、伊顿、纳吉等人。

有些人在世界第一所设计学院包豪斯任教期间,对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形成及其基础课的建设作出巨大贡献。

1923年在德国魏马举行的包豪斯作品展,向世界展示了其成就,使其成为世界性的设计、设计教育和设计理论研究中心。

1925-1927年,德国包豪斯的教学体系己趋成熟,各方面工作走上正轨,师生设计成果达到新水平,使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从尝试阶段进入系统化、科学化的成熟阶段,经受了时代的考验。

20世纪30年代初,由于经济不景气和德国纳粹政权的压制,现代主义设计开始在欧洲衰弱。

1937年后,随着包豪斯大批精英移居美国,使欧洲现代主义设计风格融入美国设计体系,在美国雄厚的经济实力的依托下,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以美国为中心继续开展,形成国际现代主义设计风格。

二战后直到70年代,国际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原则和风格影响了整个世界。

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主义艺术和设计思潮兴起,但现代主义的许多设计原则仍然适用,并将随着时代的发展,成为世界设计传统精华的一部分。

走向现代主义从19世纪后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许多设计师和理论家针对设计发展所面临的种种实际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并形成了众多的风格和流派,如工艺美术运动、芝加哥学派、新艺术运动、德意志制造联盟等,它们先后提出过富有创新精神的设计思想。

但这些努力是零散的,新的观点还未形成系统,更重要的是还没有产生出一大批比较成熟而有影响的实际作品。

因此,这阶段是现代主义的酝酿和准备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现代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条件都已成熟,工业和科学技术已发展到了一定水平,大众市场已发育健全,同时艺术上的变革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趣味,这为新的更富于时代气息的美学铺平了道路。

现代建筑的兴起更是为设计上的现代主义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先前分散的各种设计改革思潮终于融会到一起,形成了意义深远的现代主义,并标志着现代工业设计的开端。

现代主义首先起源于对机器的承认,机器既是以批量生产方式产生理性的现代设计的源泉,其本身也是一种进步的象征。

20世纪之前,当机器及其产品成为消费品而进入家庭环境时,它们往往要借助于传统的装饰。

而现代主义则认为机器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来自我表达,也就是说任何产品的视觉特征应由其本身的结构和机械的内部逻辑来确定。

在产品设计上,这种思想通常是以象征效率的风格来体现的。

这里,科学性取代了艺术性,所以被称为“机械化时代的美学”。

现代主义的关键因素是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

功能主义是一种持续了两百年的哲学思想,早在18世纪就已出现。

在最简单的意义上,功能主义认为一件物品或建筑物的美和价值是取决于它对于其目的的适应性。

功能主义最有影响的口号是“形式追随功能”,强调功能对于形式的决定作用。

而理性主义则是以严格的理性思考取代感性冲动,以科学的、客观的分析为基础来进行设计,尽可能减少设计中的个人意识,从而提高产品的效率和经济性。

需要注意的是,现代主义并不是功能主义,也不等于理性主义,它具有更加广泛的意义。

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也反对这些名称。

现代主义主张创造新的形式,反对袭用传统的样式和附加的装饰,从而突破了历史主义和折衷主义的框框,为发挥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功能在造型上的潜力开辟了道路。

为了避免肤浅的附庸风雅,现代主义主张设计应注重以计算和功能为基础的工程技术,而不是唯美主义。

并试图通过这种方式使自己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

应该指出,尽管现代主义者反对任何形式的风格,认为这将导致浅薄的模仿和假冒。

但实际上现代主义的理论还是被“翻译”成了一种现代风格。

这种风格是以机器隐喻为基础的,即所谓的“机器美学”,也就是用净化了的几何形式来象征机器的效率和理性,反映工业时代的本质特点。

这些造型语言是以20世纪初的各种抽象艺术理论为基础的。

由于机器的功能千差万别,简洁的几何形态实际上只是体现了机器在形式和精神上的抽象“功能”,这种“功能”只是由机器的结构和材料而不是机器本身的目的性所决定的。

对于几何形态的追求,往往形成了新的形式主义,这在现代主义的早期是难以避免的。

另外,现代主义强调批量生产,大众消费的概念却被忽略了,与市场的联系较少。

由于过分强调简洁与标准化,消费者多样性选择的权力被剥夺了,这也妨碍了现代主义在实际上的发展。

现代主义的建筑和设计实际上是一种社会目标的反映,其几何规则性肯定了人类对于理解、说明和控制自己环境的希望。

现代主义认为形式不能与伦理价值和社会目的分开,其中心信念和奋斗动机是为新的技术世界创造一种新的美学,以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并通过艺术的创造性力量来解决世界面临的问题。

这是一个十分抽象的过程,其结果也是一些十分抽象而深奥的形式。

这些形式尽管常常是极富想象力的,但与它们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相距甚远,并招致不理解甚至敌意。

复杂的社会问题并不能只通过形式主义的美学方式来解决,艺术家和设计师是人类社会的组织者这一信念是十分诱人的,但只是一种空想而已。

现代主义的理想与工业和社会的现实之间差距很大,这是现代主义在其发源地欧洲并未完全实现自己的目标的原因之一。

现代主义首先是在德国兴起的,后来在法国、奥地利、意大利等国也发展起来。

在英国,尽管有少数先行者的努力,但拉斯金和莫里斯的反工业化思想为接受现代主义设下了巨大障碍,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主义才在英国真正扎下根来。

现代主义最早是在建筑界出现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批思想敏锐而有一定建筑经验的青年建筑师,在前人革新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系统而彻底的改革主张,形成了现代建筑思潮。

由于这些建筑师大多身兼工业设计师的职责,以使工业产品与建筑环境协调,现代建筑很快影响到了工业设计。

现代主义正是在德国的格罗披乌斯、米斯和法国的柯布西埃这些杰出的建筑师-设计师的积极推动下形成的。

这三个人在1910年前后都曾在柏林的贝伦斯事务所工作过。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他们都只有30多岁,并立即站到了建筑与设计革新运动的前列。

1919年,格罗披乌斯担任了“包豪斯”设计学校的校长,推行一套新的教学制度和教学方法,使该校成了西欧最激进的一个设计中心和现代主义的摇篮。

米斯后来也来到了包豪斯学校,并担任校长。

柯布西埃于1920年创办《新精神》杂志,鼓吹创造新建筑。

他于1923年出版的《走向新建筑》一书成了机器美学的经典之作。

他们的理论与实践加上包豪斯的设计教育体系,为现代主义做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30年代后期,格罗披乌斯、米斯等一批欧洲现代主义的重要人物移民美国,由此把现代主义带到了美国,并根据不同的环境在理论上作了修改。

他们在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哈佛及芝加哥等大学校园发现了更广大的学生和业主。

在德国从未完全实现的梦想在美国变成了现实。

现代主义的发展20世纪40—50年代,美国和欧洲的设计主流是在包豪斯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主义。

其核心是功能主义,强调实用物品的美应由其实用性和对于材料、结构的真实体现来确定。

与战前空想的现代主义不同,战后的现代主义已深入到了广泛的工业生产领域,体现在许多工业产品上。

随着经济的复兴,西方在20世纪50年代进入了消费时代,现代主义也开始脱离战前刻板、几何化的模式,并与战后新技术、新材料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成熟的工业设计美学,由现代主义走向“当代主义”。

现代主义在战后的发展集中体现于美国和英国。

这两个国家的设计机构通过各种形式扩大了现代主义在本国设计界和公众中的影响,并为现代主义设计冠以“优良设计”之类的名称加以推广,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1.美国现代主义的发展20世纪40年代,功能主义已在美国牢固地建立起来。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早年包豪斯的领袖人物格罗披乌斯、米斯、布劳耶、纳吉等先后到了美国,并把持了美国的设计教育界,从而把战前欧洲的现代主义传播到了美国。

但早在包豪斯师生来到美国之前,美国对于德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现代设计就已感兴趣,这为战后广泛接受现代主义的美学打下了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