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鼠害的防治保障林木健康生长
林业鼠害防治实施方案

林业鼠害防治实施方案林业鼠害是指在林木、苗圃、造林地和森林等林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由啮齿类动物(主要指野生鼠类和野生兔类)对森林资源造成的危害。
鼠害对林木的嫩叶、嫩芽、树皮、根茎等部位进行啃食,严重影响了森林资源的生长和更新,给林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防治林业鼠害对于维护森林资源、保障林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一、了解鼠害的生态习性。
首先,要了解鼠害的生态习性,包括它们的生活习性、繁殖习性、活动规律等,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治措施。
鼠害主要在夜间活动,白天多躲藏在地洞或树洞中,因此夜间是施行防治措施的关键时期。
二、加强环境管理。
林地的环境管理是防治鼠害的关键。
首先,要加强对林地周边环境的管理,清除垃圾、杂草和树枝等易藏匿鼠害的物品。
其次,要保持林地的干燥清洁,减少饲养鼠类的环境。
另外,及时清理林地周围的果实和谷物,减少鼠害的食物来源。
三、采取物理防治措施。
物理防治是指通过建立障碍物或陷阱来阻止鼠害侵入或捕捉鼠害。
可以设置栅栏、挖掘壕沟、安装捕鼠器等物理障碍设施,以减少鼠害的活动范围和数量。
四、合理施用化学防治药剂。
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化学药剂对鼠害进行防治。
在施用化学药剂时,要选择对鼠害有较好防治效果的药剂,并按照药剂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正确施用,以避免对环境和人畜造成危害。
五、加强监测和预警。
加强对林地鼠害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发现鼠害的活动轨迹和密度,做好防治准备工作。
可以利用摄像头、捕鼠器等设备进行监测,也可以通过观察鼠害的食物来源、活动轨迹等进行预警。
六、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对林业鼠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林业从业人员和周边群众对鼠害防治的重视程度,增强大家的防治意识和能力。
综上所述,针对林业鼠害的防治工作,需要加强对鼠害的生态习性了解,加强环境管理,采取物理防治措施,合理施用化学防治药剂,加强监测和预警工作,加强宣传教育等综合措施,才能有效地防治林业鼠害,保障林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如何防治森林鼠害

如何防治森林鼠害
森林鼠害是广泛分布于人工林和天然林中的一类啮齿动物,是林业生产的大敌。
林场和乡镇的鼠害发生以棕背平、红背平、大林姬鼠、田鼠、东北鼢鼠为主。
主要啃食针阔叶乔灌木的树根、树干、树枝嫩皮,使树木环状剥皮后死亡,导致成片树木死亡和大面积毁林,那么鼠害的防治措施有哪些?如何防治森林鼠害?
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
应在春秋两季进行,春季防治一般在4月中旬左右,秋季防治在10月上旬以后,霜降上冻或降雪后进行。
1、营林技术措施。
根据调查,害鼠喜栖息在向阳平坦地,主要危害樟子松、落叶松等,所以要广泛营造混交林,合理密植,使林分郁闭良好,加强林分卫生管理,创造不利于害鼠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建立自
控能力强的森林生态系统。
2、封山育林措施。
对林木稀疏、下木较多的成片林地进行封
山育林,逐步改变林分结构,保护冠下植被。
同时,当草超过苗高时,及时进行抚育,解除幼树被害环境,起到保护林木的作用;在抚育时,要将杂物堆放在离幼苗、幼树较远处。
3、生物防治措施。
主要是保护苗鼠、鹰、蛇、狐狸、黄鼬等害鼠的天敌,并创造其安全栖息的条件,可以人工设置鸟巢,竖招引竿、堆石块等,并进行宣传教育,严禁林内附近村屯群众捕捉、摸杀雏鸟和砍伐鸟巢树,创造定居繁殖场所,利用动物之间的食物链,从而控制和减少害鼠的数量。
提醒您:灭鼠器也是鼠害防止措施的一种,但是鼠害知识也不能忽视,只要懂得生物灾害知识和自然灾害知识那么就很容易对鼠害进行消灭了。
林场鼠害防治方案

林场鼠害防治方案1. 背景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森林作为生态系统具有的重要功能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然而,在林业生产实践中,鼠害一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鼠害对森林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噪音扰民、破坏林木以及传染疾病等,对于森林健康和长期管理来说,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2. 鼠害常见症状鼠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症状:•破坏林木•损毁林地设施•传染疾病•缺少食物3. 防治措施3.1 预防措施3.1.1 加强森林保护加强森林保护,避免野外焚烧,维护生态平衡,减少鼠害天然栖息地。
3.1.2 加强卫生管理及时清理、消毒病死动物、鼠类堆积物,密切观察鼠类迹象,及时发现疫情,封锁疫病传染的途径。
3.1.3 建设经济林在干燥地区,可以适当栽植防风林,减少鼠类无处可存的现象。
3.2 治理措施3.2.1 安排人员巡视安排人员巡视林场区域,密切注意鼠害活动情况,及时发现鼠害问题并且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
3.2.2 灭鼠药剂施药在确定鼠害活动区域的情况下,可使用毒饵、药烟、化学药剂等方法进行防治。
3.2.3 布鼠夹通过设置布鼠夹,有针对性地消灭有害鼠兽,捕杀鼠害群体,达到防治目的。
4. 防治效果通过采用上述林场鼠害防治方案,可以有效地控制鼠害数量,减少鼠类繁殖,降低鼠害对于林业生产带来的损失。
5. 总结林场鼠害是影响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加强森林保护、卫生管理,合理建设经济林和对鼠害进行治理,是有效控制林场鼠害的关键。
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和鼠害类型制定相应的防治方案,并且在实施防治的时候应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林地鼠害的治理对策

林地鼠害的治理对策森林鼠害是黑龙江省人工林的主要灾害之一。
被危害的树木轻者啃皮不能正常生长,重者树木死亡,使森林资源遭受严重损失。
特别对新植林地,如果不及时采取对策,造林成果将毁之一旦。
1主要害鼠生活的习性1.1红背平。
红背平是我省林区的主要鼠种之一,喜栖于低洼潮湿的地方,常在枯枝落叶层下或倒木旁筑造洞穴,经常昼夜活动,以夜间活动为主。
喜食植物的嫩枝、嫩叶,有亦食植物的花及果实,更食树木的种子。
红背平在4月开始繁殖,5月~7月为繁殖盛期,约10月结束。
每年产3胎~4胎,每胎4只~9只,平均5只~6只。
1.2棕背平。
棕背平栖息于林区地势高干燥的地方,在针阔叶疏林以及台地森林和坡地林缘中都有一定数量。
穴洞多筑在枯枝落叶层下及树根下或倒木旁。
有时利用腐朽树根的空洞作为洞穴。
冬季在雪下活动,雪面有洞口,雪下有纵横的洞道。
昼夜均活动,夜间活动更频繁,有时白天也外出觅食。
棕背平的食性随自然界植物成长阶段而有变化,在夏季喜食植物茎的韧皮部。
棕背平每年4月~5月份开始繁殖,5月~7月份为繁殖高峰期。
一年繁殖2胎,每胎4只~13只,平均6只~8只。
1.3沼泽田鼠。
沼泽田鼠喜栖于低洼潮湿多水环境中,有潜水的本领。
夏天在塔头甸子,苔草根丛活动,当洪水季节来临时,它会成群迁移到农田及渠堤上。
有春季迁移习性,夏季喜栖息于苔草甸子中,秋季迁至山坡越冬。
主要以植物的绿色部分为食,嗜食苔草和大叶章,也啃食杨、柳枝条嫩皮和人工林的枝干。
一年繁殖3胎4胎,每胎5只~13只。
1.4大林姬鼠。
大林姬鼠活动范围广,栖息于混交林、阔叶疏林中,以夜间活动为主,白天也出入洞穴。
4月开始繁殖,以5月~6月最盛,每胎产4只~9只。
喜食种子,也啃食树皮。
另外在调查中也发现莫氏田鼠和黑线姬鼠,它们也危害树木,但数量较少。
2原因分析在受到鼠害的林区鼠口密度达每亩(667平方米)2~3只,害鼠不仅存在于退耕还林地,在此外的荒山、草地、农田也大量分布。
耕种制度发生变化。
浅谈森林鼠害的综合防治对策

森林 鼠害是林业 鼠害的主要灾 害之一 ,被危 害的树木 轻者 啃皮不能正 常生长 ,重者树木死 亡 ,使森林 资源遭受 严重损 失。特别对新植 林地 ,如果不 及时采取对 策 ,造林 成果将毁于一旦 。
1 主要 害 鼠生 活 习性 1 . 1 红 背 平
红 背平是我省林 区 的主要 鼠种之一 ,喜栖 于低 洼潮湿 的地方 ,常在枯枝落 叶层下或倒 木旁筑造洞穴 ,经常昼夜 活动 ,以夜间活动 为主。喜食植 物的嫩枝 ,嫩 叶 ,有亦食 植物的花及果实 ,更食树木的种子 。
1 . 3沼 泽 田 鼠
沼泽 田鼠喜栖 于低洼潮湿多水环境 中, 有潜水 的本领 。 夏 天在塔头甸 子 ,苔草根丛 活动 ,当洪水 季节来临时 ,它 会成群迁移到农 田及渠堤上。 有春季迁移 习性 ,夏季喜栖 息于苔草 甸子 中,秋季迁 至 山坡越冬 。主要 以植物 的绿 色部分为食 ,嗜食苔草 和大 叶章 ,也啃食杨 、柳 枝条嫩皮 和人工林 的枝 干。一年繁殖 3胎 一 4胎 ,每胎 5只 ~ 1 3只 。
2 综 合 防治 对 策 2 . 1 生 态 控 制 措 施 2 . 1 . 1 造林 设计 时,首先考虑 营造针阔混交林和速生 丰
产林 ,要加 植害 鼠厌食树种 ( 如沙棘 、柠条 等 ) 、优化林分 及树种结构 ,并合理密植 以早 日密闭成林 。 2 . 1 . 2造林前 ,要结合鱼鳞坑 整地进行深翻 ,破坏 害鼠 栖 境 ;将造林 地内 的枝桠 、梢头 、倒木等 清理干净 ,以改 善造林地 的卫生条件 。 2 . 1 . 3造林时 ,要对幼苗用树 木保 护剂进行预 防性处理 ( 可 以用 防啃剂 、驱避剂浸蘸根 、茎 ) ;对 于有地下鼢 鼠活 动 的地 区 ,要实行深坑栽植 ,挖掘防 鼠阻隔沟。 2 . 1 . 4造林 后 ,在 抚育 时及 时 清除林 内灌 木 和藤 蔓植 物, 搞好林 内环境 卫生 , 破坏害 鼠的栖息 场所 和食物资 溉
林业站防治鼠害工作总结

林业站防治鼠害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国林业站在防治鼠害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科学有效的防治
措施,成功降低了鼠害对林木造成的损害,保护了森林资源的安全和稳定。
下面将对林业站防治鼠害工作进行总结。
首先,林业站加强了对鼠害的监测和预警工作。
通过定期巡视和设置监测点,
及时发现鼠害的踪迹和活动区域,为后续的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同时,建立了鼠害预警系统,一旦发现鼠害活动的异常情况,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防止鼠害扩散和蔓延。
其次,林业站采取了多种防治措施,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
在物理防治方面,采用了设置捕鼠器、铺设鼠夹、修建防鼠围栏等措施,有效地减少了鼠害的数量。
在化学防治方面,选择了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化学药剂进行喷洒和撒播,对鼠害进行有效控制。
而生物防治则是利用天敌和天敌类生物制剂来控制鼠害,保护了生态平衡。
此外,林业站还加强了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了林农对鼠害防治的认识和意识。
通过开展鼠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活动和技术培训,增强了林农的防治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鼠害问题。
总的来说,林业站在防治鼠害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要意识到鼠害防治
工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不断地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不断完善防治措施,以保护森林资源的安全和稳定。
希望未来林业站能够继续努力,取得更好的防治成绩。
浅谈森林鼠害防治

一
造林 前应 对造 林地进 行预 防性处 理 。 是降 低害 鼠的 一 种 群数 量 , 如果 造林 地 内的害 鼠数量过 高 , 先进 行灭 鼠 , 应 鼠 口密度 降低 后再进 行造 林 ; 是在 造林 前要 结合 鱼鳞 坑 二
一
个 平稳 的状态 并对林 木 生长不 构成 危 害 ; 只有 在数 量 突 原 有灌 木根 系一旦破 坏 , 下 鼠便会 很快 侵入 造林地 危 害 地
然 急剧 上升 、 物不 足 的情 况下 , 们 才会 对林 木 造 成严 苗 木 。 地 下 鼠 活 动 频 繁 的 地 块 , 挖 掘 防 鼠阻 隔 沟 , 壁 食 它 对 要 沟 重 的危害 。第一 , 生存 环境发 生变 化 , 由于食 物短 缺 , 如 尤 应 垂 直 地 面 , 破 坏 鼢 鼠 的 洞 道 。 以
—豳圈圈一 一 稿
0
> 资源保护 >
文 / 向蓉 葛 近 年来 , 随着新 造林 地 和未 成林造 林 地 面积的 大幅 度 木和 次生林 木的发 达根 系阻止 地下 害 鼠活 动 。 条件 的地 有 增加, 中幼 龄 林 内 鼠 害 问 题 不 断 凸 显 , 危 害 日趋 严 重 , 且 造 方 , 也可 先栽灌 木 , 种乔 木。 后 造林设 计 中要制定 林业 鼠害 成 了造 林 工程 “ 边栽 边 吃 , 常补 常缺 ” 的局 面 , 济损 失惨 防 治 预 案 。 经 重 。未成 林造林 地 的林木 成活 率和保 存 率受 到严 重影 响 , 2、 林 地 预 防 处 理 造
植被 稀少 、 物 短缺 , 鼠被迫 以树 木为食 , 害新 植林 。 食 林 危
桦南县防治森林鼠害的建议和措施

一
1}一 I 6
科
农林 论坛 l l }
桦南县 防治 森林 鼠害 的建议 和措施
董鹏 远 张 美丽
( 、 南县林业局石 头河子林场,黑龙 江 桦 南 140 2 桦南县林业局森林病 虫防治栓 疫站,黑龙江 桦 南 140 ) 1桦 540 、 5 4 0
摘 要 : 南县在森林 鼠害防治工作 中, 桦 遵循森林 生态理论 , 从保护 生物 多样性的观点 出发 , 以维持森林生态系统 内食物链的完整性为 目的。 通 过 害鼠 天 敌 因子 的 控 制 达到 生 物 种 类的 动 态 平衡 , 实现 健 康 林业 。
关 键词 : 害 危 害特 点 ; 治技 术措 施 ; 鼠 鼠 防 灭
近几年来 , 桦南县随着退耕 还林工程以及 21 改变采伐作业方式。县域 内的主要 特 点 。 .. 2 植树造林工作的开展 , 全县新 植林不断增加 , 而 害 鼠棕背平 的最适生境 为采伐迹 地 ( 皆伐迹 23 物理 灭 鼠 _ 对新植林 和幼龄林 造成危 害的主要是 森林害 地 )这种采伐方式严重地破坏了森林生态环境 , 物理防治适用于害鼠种群密度较低或不宜 鼠, 结合县域实际, 在森林 鼠害防治工作开展过 和地表植 被, 改变了鼠类的栖息环境 , 加重 了人 进行大规模灭 鼠的林地。桦南县 自 2 0 0 4年 以 程 中, 探索出一系列工作经验和做法。 工 林 的 鼠 害危 害 。 因此 , 在森 林 采 伐 时 , 改 变 来 , 要 利用 “ 鼠井” 捕 进行人工灭鼠 , 取得 了一定的 l 南县森林害鼠基本概况 桦 皆伐 的作业方式 , 采取间伐 、 抚育伐等方式 , 这 成效。 具体做法是 : 取容量为 2 L的大饮料瓶 , . 5 森林害鼠主要危害 l 年生以下树木, 0 尤其 样既可以破坏害鼠的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森林鼠害的防治保障林木健康生长摘要:森林鼠害对杨树、樟子松、落叶松等危害严重,本文就鼠害发生的原因,监测点的建立及预测,灭鼠的最佳时机及具体的防治措施进行了总结介绍,以提高防鼠治鼠的水平,确保林木健康成长。
关键词:森林鼠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764.5文献标识码:a
森林鼠害危害的主要树种有杨树、樟子松、落叶松、红松、水曲柳、核桃楸,尤其防护林和退耕还林地杨树、樟子松、落叶松纯林占的比例偏大。
受到害鼠的威胁也大,在春季和秋冬季啃食树木尤其幼树的根和树皮,啃食严重达到环剥的就可能造成树木的死亡。
为保证退耕还林及各类造林成果,必须加强对鼠害的监测,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1鼠害发生的原因
1.1生存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时
如进行皆伐时,采伐迹地的生态环境突然发生巨大变化,原有的生物食物链遭到破坏而断裂。
造成害鼠的食物短缺时,就会以树木为食,发生鼠害。
1.2大面积的人工林纯林如杨树、樟子松等,由于食物充足而使害鼠的数量增多产生鼠
1.3生态平衡受到破坏
如人为的大量的捕捉林鼠的天敌黄鼬、隼形目猛禽、蛇类等动物,使其失去控制而数量大增,造成鼠害发生。
2建立监测点进行适时动态预测
建立监测点是及时发现鼠害发生情况的重要手段,分不同树种、不同地类在具有代表性的地块建立监测点,设定固定标准地,定期对树木被害情况及害鼠的数量进行调查,一般在春季雪化后及秋季降雪前,得用鼠夹进行一次“百夹日法”(就是一次布设100个去鼠夹子)调查,布夹要在有代表性而且均匀、等距布设,预测鼠害可能发生的情况。
一有可能发生即可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做到早调查、早发现、早报告、早防治。
对监测点建立档案,对每年每次测定的数据进行记录并存档,适时进行数据分析对照,摸清本地区鼠害发生的规律。
以便更好的预测发生的情况,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防治。
3掌握灭鼠的最佳时机,分区施策进行综合防治
因为春季树液流动,刚刚开始新的一年的生长,所以树木的韧皮部发甜,加之初春害鼠的食源少,只好以树木为它赖以生存的食物,所以对树木被危害的可能性大。
抓住此时时机进行灭鼠为佳。
对轻度发生的以预防为主,诱导天敌对鼠害的控制作用;中度发生的林分加大生物防治比例,通过人工捕捉、生物、生态等防治措施进行防治;重度发生的,要采取人工捕捉、下鼠药的办法迅速压低鼠口密度,同时结合生态、生物技术措施进行全面防治。
4具体防治措施
4.1不提倡皆伐
林木到主伐年龄的也尽可能的采取择伐的采伐方式,并且保留阔叶树种,防止采伐迹地的生态环境突然发生巨大变化,原有的生物食物链遭到破坏而断裂。
引起鼠害的发生。
4.2以营林为基础进行生物控制
在造林设计上尽可避免造人工纯林,以造针阔混交、针针混交为主并适当密植,提高林分质量,提高树木抗性;造林前进行深翻整地加强造林地的管理,及时进行抚育破坏鼠类栖息和生存环境;提高林分长势,促进幼树的生长并能及早郁闭成林。
并加强珍贵树种的培育,建立稳定和谐森林生态系统,营造生物多种共生的、平衡的食物链,增强森林的自我调解平衡能力。
4.3利用天敌控制害鼠的数量
害鼠的天敌主要有黄鼬、隼形目猛禽、蛇类、猫等,加强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禁止对林中野生动物的捕杀。
在林中建立小石屋或石堆招引黄鼬、蛇供其栖息;在采伐作业时就预留一定密度的高大枝繁叶茂的树供隼形目猛禽栖息;猛禽由于能高飞可以在大范围的森林内捕食害鼠,黄鼬等兽类四只行走类动物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控制害鼠,蛇类爬行动物只能控制较小面积内的害鼠。
要对多种害鼠的天敌采取禁猎、招引等措施进行保护增加天敌种群的数量,压制害鼠的数理达到平衡协
调,并可以期、有效控制森林害鼠的作用,保证树木的健康生长。
4.4利用器械捕杀害鼠
此法受器械的数量和人力的限制,多适用于交通便利、面积相对较小的林地。
下鼠夹、放灭鼠笼、套扣等,诱饵选用害鼠喜欢的炒熟有香味的瓜子或用香油泡好的玉米,这样捕获率高。
4.5用化学药品防鼠害
在重度发生时,集中人力物力统一安排施药,并作好通知工作让周边的百姓了解管理好自家家禽、生畜,防止误食造成损失。
毒饵要严格管理。
坚持每天对死亡的害鼠进行收集,并统一集中处理,防止造成二次中毒。
4.6利用害鼠不孕剂防治鼠害
在春秋季害鼠繁殖的旺季施撒不孕剂,不孕剂是能够引起鼠类一性或两性不孕或者通过改变其他生理机能或改变后代生育能力
从而减少后代数量。
达到降低害鼠数量的目的。
总之,森林鼠害的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森林经营部门和民众共同努力。
由于森林是维持人类生存环境的战略资源,在森林经营过程中,政府必须站在公众利益一边发挥主导作用,制定相关的法律,保证各项先进技术的应用。
森林经营部门,必须依据科学原理对林木鼠害实施综合治理,才能使林木鼠害得到有效控制,以提高防鼠治鼠的水平,确保林木健康成长。
做到有鼠不成灾,达到生态平衡和谐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