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纠纷调解申请书.doc
计量申请书

尊敬的计量管理部门:您好!我单位为(单位名称),在长期的业务运营中,深知计量工作在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确保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开展计量工作,提高计量管理水平,现向贵部门申请进行计量设备的购置、更新和计量人员的培训。
一、申请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企业必须加强计量工作,确保计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然而,我单位现有的计量设备陈旧,部分计量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已无法满足当前生产需求。
因此,为了提高我单位计量工作的整体水平,特向贵部门申请相关支持。
二、申请内容1. 计量设备购置我单位计划购置以下计量设备:(1)高精度电子天平:用于称量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保证产品质量。
(2)精密量具:用于测量零件尺寸,确保零件加工精度。
(3)温度、湿度控制器:用于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湿度,保证产品质量。
(4)化学分析仪器:用于分析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化学成分,确保产品质量。
2. 计量设备更新我单位计划对以下计量设备进行更新:(1)现有电子天平:由于使用年限较长,精度逐渐下降,影响产品质量,需更新为高精度电子天平。
(2)现有精密量具:部分量具磨损严重,影响测量精度,需更新为精密量具。
3. 计量人员培训为提高计量人员业务水平,我单位计划组织以下培训:(1)计量基础知识培训:提高计量人员的计量理论水平。
(2)计量操作技能培训:提高计量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3)计量法律法规培训:提高计量人员的法律意识。
三、申请理由1. 提高产品质量:通过购置、更新计量设备,提高计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2. 提高生产效率:先进、可靠的计量设备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 保障安全生产:精确的计量数据能够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
4. 提升企业形象:加强计量工作,提高产品质量,有利于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浅谈计量监督工作中计量纠纷的预防和现场处理方法

() 4 用户 距离远 , 周转 环节 多 , 息反馈 时 间长 , 信
亏损节 点难 以认定 ; () 5 大罐 计量交 接 , 为 因素干扰 较大 ; 人 ( ) 督方 不具 备行政 性 、 威 。
() 2 延误资 金结算 。 户拒绝 在原 油交 接凭证 上 用
题:
( ) 油外 运 工作 量 大 , 负荷 运行 , 1原 满 计量 监 督
全 程监控 , 务繁重 ; 任 ( ) 油用 户 繁杂 , 2接 多数 用 户属 中石化 系 统 , 不
() 8 现场 出现 问题 协调 不 及 时 , 权威 不 足 , 情 小
况酿 成大 问题 。 23 造 成 的 后 果 .
析, 力争 找 到症结 所在 。
22 现 场 引 起 计 量 纠 纷 的 主 要 原 因 .
( ) 接 协议 签 订滞 后 , 1交 内容 不具 体 , 定 欠 细 规
化:
() 2 交接 方式 滞 后 , 为 因素 干扰 较 大 , 督 不 人 监 易到位 ( 实际操 作 中的检 尺看尺 ) 如 : ( ) 接 过 程存 在 简 化 程 序 现 象 ( 后 尺 做前 3交 如
豳豳 鞠隧 _ ≯ 爱 ■ _ 蠢 |■j |■■■_■ ■■ ■■_ 一 ■ 。 j
…一 一 .-2一 量 叠 譬 — … 一一 二 二二二二 二 图譬 . 譬
3 解决计量 纠纷频发 的主要对策
计 量 纠纷 本质 是 利益 纠 纷 。作 为 计 量监 督 方 , “ 量就 是计 钱 、 督就是 监钱 ” 计 量纠纷 频 发既失 计 监 。 去 了部 分市场 , 也损 害 了油 田形 象 , 通过重 点分 析引
签字 , 直接 影 响结算 , 是原 油 销售 业 务 最感 棘 手 、 最
计量纠纷的调解和仲裁检定制度

计量纠纷的调解和仲裁检定制度一、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责任单位: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科责任人:承办人(A、B)、副科长、科长、主管副局长二、权力行使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七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负责计量纠纷的调解和仲裁检定,并可根据司法机关、合同管理机关、涉外仲裁机关或者其他单位的委托,指定有关计量检定机构进行仲裁检定。
”(三)《仲裁检定和计量调解方法》第五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负责仲裁检定和计量调解,并由相应的工作机构受理和承办具体事项。
”三、条件和标准本市内发生的计量纠纷进行调解和仲裁检定。
四、所需材料(一)申请仲裁检定应当递交仲裁检定申请书,并根据仲裁检定的需要提交申请书副本;仲裁检定申请书应写明以下事项:⒈计量纠纷双方的单位名称、地址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⒉申请仲裁检定的理由与要求;⒊有关证明材料或实物。
(二)司法机关、合同管理机关、涉外仲裁机关或者其他单位委托仲裁检定的,应出具仲裁检定委托书。
五、受理承办人(A、B)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
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予以受理,并出具书面受理通知书;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当场或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内容。
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的,出具书面不予受理的通知书,并说明不予受理的理由。
六、审查与决定(一)接受仲裁检定申请或委托后向双方发出进行仲裁检定的通知,告知仲裁检定的时间、地点;(二)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在双方在场的情况下进行仲裁检定;(三)审核承担仲裁检定的计量检定机构上报的仲裁检定结果及仲裁检定证书,审核无误后将结果通知当事人;(四)根据当事人的口头或书面申请及仲裁检定的结果对计量纠纷进行调解。
达成协议后,制作调解书。
七、办理时限(一)接受仲裁检定申请或委托的7日内向双方发出进行仲裁检定的通知;(二)自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做出仲裁决定;(三)在3个工作日内将仲裁检定结果及仲裁决定告知当事人。
计量仲裁检定和计量调解办法

计量仲裁检定和计量调解办法(1987年10月12日国家计量局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二十一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第八章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对计量纠纷进行仲裁检定和计量调解,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计量纠纷是指因计量器具准确度所引起的纠纷。
处理计量纠纷,以国家计量基准或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检定、测试的数据为准。
第四条仲裁检定是指用计量基准或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所进行的以裁决为目的的计量检定、测试活动。
计量调解是指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下,就当事人双方对计量纠纷之间进行的调解。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负责仲裁检定和计量调解,并由相应的工作机构受理和承办具体事项。
第二章仲裁检定第六条申请仲裁检定应向所在地的县(市)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递交仲裁检定申请书,并根据仲裁检定的需要提交申请书副本。
司法机关、合同管理机关、涉外仲裁机关或者其他单位委托有关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进行仲裁检定的,应出具仲裁检定委托书。
第七条仲裁检定申请书应写明以下事项:(一)计量纠纷双方的单位名称、地址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二)申请仲裁检定的理由与要求;(三)有关证明材料或实物。
仲裁检定委托书应写明委托单位的名称、地址,委托仲裁检定的内容和要求。
第八条接受仲裁检定申请或委托的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应在接受申请后七日内向被诉一方发出仲裁检定申请书副本或进行仲裁检定的通知,并确定仲裁检定的时间、地点。
纠纷双方在接到通知后,应对与计量纠纷有关的计量器具实行保全措施。
第九条仲裁检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指定有关计量检定机构进行。
第十条进行仲裁检定应有当事人双方在场。
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场的,可进行缺席仲裁检定。
第十一条承办仲裁检定的有关计量检定机构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检定、测试任务,并对仲裁检定的结果出具仲裁检定证书,经仲裁检定人员签字并加盖仲裁检定机构的印章后,报有关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
计量授权申请书模板

计量授权申请书模板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应该对计量授权申请书进行简要介绍和解释。
以下是概述部分的一个例子:概述计量授权申请书是一种正式的文件,用于请求授权使用某项计量技术或方法。
在科学研究、工程领域或其他需要准确测量的行业中,计量授权申请书被广泛使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计量授权申请书的模板,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撰写一份有效的申请书。
文章将从概述、正文和结论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介绍撰写计量授权申请书的详细步骤,并提供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
这些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帮助申请人准确、清晰地表达他们对计量技术或方法的需求,并为申请人提供最大的授权机会。
结论部分将总结文章的要点,并对未来的申请人展望。
我们将强调申请人应该持续关注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并及时更新他们的知识和技能,以确保他们在申请过程中的竞争力和可行性。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计量授权申请书的模板,并根据自己特定的需求撰写一份有效的申请书。
我们希望本文对读者在申请授权过程中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指导和帮助。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按照以下结构进行组织: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将概述本文的主题和目的,引起读者的兴趣并为后续内容做铺垫。
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要点进行阐述。
第一个要点将重点介绍计量授权申请书的基本要素和格式要求。
包括标题、作者、机构、联系方式等信息的规范填写方式。
同时,还将介绍每个要素的内容和重要性,以及如何准确地填写申请书的模板。
第二个要点将介绍计量授权申请书的撰写步骤和注意事项。
包括了解申请书的基本结构和要求、确定申请书的主题和目的、查找相关资料和参考文献、提纲和草稿的编写、逐步完善和修改申请书的内容等。
结论部分将对全文进行总结,概括文章的要点和主旨,并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在这一部分中,还可以提出一些对于计量授权申请书模板的改进建议,以提高申请书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以上结构的合理组织,本文将全面介绍计量授权申请书的模板,为读者提供了清晰的指导和参考,帮助他们准确、规范地撰写申请书,提高申请的成功率。
调解申请书

调解申请书英文回答:I am writing to request mediation regarding a dispute with [Name of other party]. I have made several attempts to resolve the issue directly with the other party, but wehave been unable to reach an agreement. I believe that mediation would be a helpful way to facilitate a mutually acceptable solution.I am requesting mediation because I believe that it is the best way to resolve this dispute fairly and efficiently. Mediation is a confidential process in which a neutralthird party (the mediator) helps the parties to communicate and negotiate. The mediator does not decide the outcome of the case, but rather helps the parties to reach their own agreement.I am confident that mediation can be successful in this case because both parties have a strong interest inresolving the dispute. I am also confident that I can work cooperatively with the other party and the mediator to reach a fair and reasonable solution.I am willing to participate in mediation at any time and location that is convenient for the other party and the mediator. I am also willing to pay my share of the mediation costs.I believe that mediation is a worthwhile investment in resolving this dispute. I am hopeful that we can use this process to reach a positive outcome for both parties.中文回答:我写信请求调解与[对方名字]的纠纷。
计量纠纷处理制度(汇总)

计量纠纷处理制度(汇总)一、概述计量纠纷处理制度是指在我国计量法律法规体系下,对计量活动中出现的纠纷进行调解和处理的一系列规定和程序。
计量纠纷处理制度旨在维护计量活动的公正、公平,保障消费者、企业和国家的合法权益。
本文将对我国计量纠纷处理制度进行汇总和分析,以期为相关部门和人员提供参考。
二、计量纠纷的类型及处理原则1.计量纠纷的类型(1)计量器具纠纷:指因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可靠性、合法性等方面引起的纠纷。
(2)计量数据纠纷:指因计量数据的不准确、不真实、不完整等方面引起的纠纷。
(3)计量服务纠纷:指因计量服务过程中的服务质量、收费标准等方面引起的纠纷。
(4)计量违法行为纠纷:指因违反计量法律法规的行为引起的纠纷。
2.计量纠纷处理原则(1)合法原则:处理计量纠纷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处理结果合法有效。
(2)公正原则:处理计量纠纷应客观、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维护各方合法权益。
(3)公开原则:处理计量纠纷的过程和结果应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4)及时原则:处理计量纠纷应迅速、高效,避免纠纷扩大和影响社会稳定。
三、计量纠纷处理程序1.投诉与受理当事人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向计量行政部门投诉。
计量行政部门应当在收到投诉后进行审查,对符合受理条件的投诉予以受理。
2.调查与取证计量行政部门受理投诉后,应当对纠纷事项进行调查,收集相关证据。
调查过程中,可以询问当事人、查阅资料、现场勘验等。
3.调解与协商计量行政部门在调查取证的基础上,组织当事人进行调解。
调解可以采取口头或书面形式,达成调解协议的,双方当事人应当签字或盖章确认。
4.处理决定若调解不成,计量行政部门应当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处理决定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并告知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5.执行与监督处理决定生效后,当事人应当履行。
计量行政部门应当对处理决定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确保纠纷得到妥善解决。
四、计量纠纷处理制度的完善与发展1.加强计量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全社会的计量法制意识。
调解申请书

调解申请书
尊敬的调解委员会:
我是XXX,我写这封信是为了申请调解。
我和XXX之间发生了
一些纠纷,我们希望通过调解委员会的帮助,解决我们之间的矛盾。
我们之间的纠纷主要是关于XXX的事情。
我们已经尝试过自行
解决,但是没有取得理想的结果。
我们意识到调解是解决这个问题
的最好方式,因此我们希望能够得到调解委员会的帮助。
我们相信通过调解,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避免进一步的纠纷和矛盾。
我们愿意配合调解委员会的工作,
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希望能够得到公正的裁决。
我们衷心希望调解委员会能够审慎考虑我们的申请,给予我们
一个公正的机会,帮助我们解决纠纷。
我们相信通过调解,我们可
以找到一个和解的途径,让双方都能够满意。
谢谢您对我们的关注和支持。
此致。
敬礼。
XXX 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