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发放中的合理避税技巧(内含案例技巧)
个人所得税的合理避税案例

我国个人所得税采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随着应纳税额的增加,适用的税率也随之提高,相应的个税也越多.一、年底双薪的避税策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明确规定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名目的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对于年底双薪(即第13个月工资)可分两种情况处理.情况一:“一次性奖金”与“年底双薪”同月发时,即可将此两项奖金合并除以12确定税率和扣除额;情况二:“一次性奖金”与“年底双薪”不同月发时,可按国税发[2005]9号规定将“一次性奖金”单独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将“年底双薪”和当月工资合并计算缴纳个税。
至于用哪种方法缴纳个税,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分别计算两种情况应缴纳的税额,从而作出判断。
【例1】小王2009年12月工资4000元,年底双薪4000元,另外年终奖9000元。
若按第一种情况计算个税为[(4000-2000)×10%-25]+[(4000+9000)×10%-25]=175+1275=1450元;若按第二种情况个税为[(4000+4000-2000)×20%-375]+(9000×10%-25)=825+875=1700元。
即按第一种情况缴纳个税比第二种情况少缴纳300元.二、绩效工资避税策略首先看下面一个典型的例子:【例2】小张是一名空调营销人员,他的月工资底薪1500元加提成奖金,根据他09年的销售业绩,小张只有5-9月每月拿到提成奖金8000元,其他月份都没有提成奖。
即小王在09年缴纳个税为[(1500+8000-2000)×20%-375]×5=5625元;若小王5个月的提成奖分别在5月-12月份平均领取的话,即09年缴纳个税为[(1500+5000-2000)×15%-125]×8=4400元。
年终奖避税六大招

年终奖是每个职工都期待的福利之一,但是除了高兴之外,我们还需要考虑如何避税,提高实际收入。
下面是年终奖避税的六大招。
招一:提前购买商业健康险招二:合理分配年终奖合理分配年终奖可以通过预扣预缴方式减少税务负担。
对于高收入者来说,将年终奖分拆到每月工资中,可以避免进入更高的税率档位,减少纳税金额。
此外,还可以考虑将一部分年终奖作为职工的其他福利,比如购买商业健康险、养老保险等,这些都可以作为额外的税前扣除项,进一步降低纳税金额。
招三:合理安排个税扣除项目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所得税是根据一定的扣除项目计算的,合理安排扣除项目可以减少纳税金额。
比如,可以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赡养老人等扣除项目。
此外,还可以合理利用住房公积金、商业保险等项目来进一步减少纳税金额。
招四:选择适合自己的个税计算方式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个税计算方式。
比如,对于跨区域人才来说,可以选择按照一次性扣除方式计算个税,这样可以合理利用年终奖,并且减少纳税金额。
此外,还可以选择分季度计算个税,分散纳税压力。
招五:积极参加股权激励计划对于那些有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员工来说,可以积极参加股权激励计划。
由于股权激励计划是一种以股权作为报酬的形式,根据个税法规定,股权收益可以享受一定的税额减免或者免税政策。
因此,通过参与股权激励计划,可以减少年终奖纳税金额。
招六:合理开展个人商务活动对于那些有个人商务活动的员工来说,可以合理开展个人商务活动来减少年终奖的纳税金额。
个人商务活动可以作为自主创业的一种方式,通过合理开展个人商务活动,可以获得一定的税务优惠政策和相关扣除项目,从而降低纳税金额。
总之,年终奖避税需要我们合理规划和利用现有的税收政策。
通过提前购买商业健康险、合理分配年终奖、合理安排个税扣除项目、选择适合自己的个税计算方式、积极参加股权激励计划以及合理开展个人商务活动,我们可以有效减少纳税金额,提高实际收入。
4个合法避税妙招,让你每年多赚好几万!高薪人士必看

4个合法避税妙招,让你每年多赚好几万!高薪人士必看今天我们要聊一聊高薪人士的个人所得税筹划。
我们将主题分成四部分:第一,利用住房福利的税务筹划第二,利用车辆福利的税务筹划第三,利用在税收洼地兼职的税务筹划第四,利用个人工作室的税务筹划我在以前的讲课当中说过,年入10万以下的人士基本上不存在缴纳个人所得税的问题,从个税的角度,我们认为年所得在工资里超过30—50万的人才算是高薪一族。
这些人一般是公司的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监级相关的管理人员、优秀的设计人才、研发人才及营销精英。
当年薪达到30万—50万或者以上的时候,他们的个税痛点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个适用的个人所得税税率比较高;第二是他们发放薪酬奖励往往都很集中,然后集中交税;第三个痛点是公司如果给这些人加薪,这种激励的效果往往会被增加的个人所得税所抵消,企业吸引高端人才税务成本代价很高。
对于高薪一族,他们有哪些个税痛点?个人所得税筹划可以从哪些方面展开?一、利用住房福利的税务筹划我们先看第一个方面,可以利用改善福利代替增加薪酬。
比方说有一个总经理,他的薪酬比较高,扣除掉各种项目和减掉社保住房公积金后,每个月应纳税所得达到8万元,现在由于这个总经理工作表现比较好,公司决定给这个总经理每月加薪2万元。
根据个人所得税的政策,14万4以上的应纳税所得额要交45%的个人所得税,所以公司给这个总经理增加2万元的月薪,其中9000要交个人所得税,最后总经理税后拿到11000块,企业却付出了每月增加2万元的成本代价。
显然这是一个双方都不满意的方案,公司增加了巨额的成本,总经理得到的激励并不是太高,中间的问题就在于个人所得税成本很高,怎么办?我们可以不加工资,增加福利的福利策略!比如,可以考虑安排总经理和员工一样都住集体宿舍,以此改善他的福利。
但很多人说总经理怎么能够住集体宿舍呢?我的建议是可以考虑找总经理的太太,和总经理太太协商租回她的房子,每个月2万块,然后安排给总经理做集体宿舍,这样一来总经理应该会满意的!很多人马上就会提出问题,总经理的太太不是要去开发票来收租金吗?总经理太太开2万元的租金发票应该交多少税呢?我们在讲义上列示了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四个地方,2019年1月1号以后的个人出租住宅综合税负的对比。
19年个税合理避税技巧

一、起征点由3500元/月提高到6万元/年的几个重要特点。
●1.由按月计税改为按年计税,纳税尺度更加合理,避免因月度收入差距导致多缴纳个税。
举个栗子,A、B两名员工2017年在不同企业从事产品销售工作。
A员工所在企业按年核算全年销售提成。
1-11月每月扣除社保后,发放3000元基本工资,缴纳个税0元。
12月扣除社保后,收入2.7万元,一次性缴纳个税2245元。
B员工所在企业按月核算月度销售提成。
1-12月每月扣除社保后,发放5000元工资,全年缴纳个税=45*12=540元。
即:旧版个税政策下,A与B均为全年总收入6万元,缴纳个税却相差1705元。
C、D两名员工2019年在不同企业从事产品销售工作。
(均无附加免除项)C员工所在企业按年核算全年销售提成。
1-11月每月扣除社保后,发放5000元基本工资,缴纳个税0元。
12月扣除社保后,收入2.9万元,一次性缴纳个税720元。
D员工所在企业按月核算全年销售提成。
1-12月每月扣除社保后,发放7000元工资,按照全年6万免税额度,1-8月总收入5.6万元,不纳税。
9月收入纳税=(0.7w-0.4w)*0.03=90元,10-12月纳税=0.7w*0.03*3=630元,全年累计纳税720元。
即:新版个税政策下,C与D均为全年总收入8.4万元,缴纳个税完全相同。
结论:对市场开拓、产品销售等类型员工,不再因为月度收入差距大造成多缴纳个税。
员工获得大额度津贴、专项奖励时,完全可以建议公司在一个月内兑现完毕。
●2.企业可酌情改变“上半年收入低,下半年收入高”的分配惯例,适当提前“预兑现”。
目前企业普遍做法是,上半年只发常规薪酬,下半年发年终奖或双工资等,如薪酬核算人员没采用合理避税技巧,就可能造成员工下半年缴纳大额度个税的损失。
2019年,采用按年度免税额计税后,个税的多少取决于年度总收入,企业在上半年发放一些大额度奖金,不会因此多上税,还可让员工早点拿到钱存点利息。
【人力资源】个税避税技巧

【人力资源】个税避税技巧【人力资源】个税避税技巧个税是每个工薪阶层都需要面对的问题,为了减轻个人的负担和增加收入,人力资源部门在管理员工的薪酬方面有一些技巧可以帮助员工避税。
以下是一些个税避税技巧,供人力资源部门参考和应用。
1. 薪酬结构调整合理的薪酬结构调整可以通过降低个人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而实现个税避税的效果。
人力资源部门可以在员工的薪酬结构中增加非税薪酬部分,例如奖金、津贴、补贴等,并减少税前薪酬的比例,从而减少税后所得。
2. 灵活福利方案人力资源部门可以提供一些灵活的福利方案,例如股票期权、员工购买公司产品或服务的折扣等。
这些福利方案不仅可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还可以减少个人所得税的缴纳。
3. 强化员工福利政策人力资源部门可以加强员工福利政策,例如提供额外的健康保险、教育补贴、养老金等福利。
这些福利在个人所得税方面享受一定的免税额度,可以减少个人所得税的负担。
4. 合理节约扣除项目人力资源部门可以与员工合作,确保员工在个人所得税申报时合理地扣除项目。
例如,住房公积金、商业保险、赡养老人等,这些扣除项目能够减少应纳税额,降低个人所得税负担。
5. 积极参与政策调整人力资源部门应密切关注国家财政、税务等相关政策的调整,并积极参与相关政策制定的过程。
通过提出建议和反馈,人力资源部门可以为员工争取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减轻员工的个人所得税负担。
6. 健全个税规划人力资源部门可以与财务团队合作,为员工提供个税规划方案。
个税规划可以根据员工的个人情况制定最佳的个税缴纳方案,合法合规地减少个人所得税的负担。
,个税避税技巧对于员工来说是一种福音,也是人力资源部门为员工提供的一项重要服务。
通过合理调整薪酬结构、灵活福利方案、强化员工福利政策、合理节约扣除项目、积极参与政策调整以及健全个税规划,人力资源部门可以帮助员工合法合规地减轻个人所得税的负担,提高员工的收入和福利待遇。
老板给自己发多少工资才能合理避税?老会计的做法也太机智了

老板给自己发多少工资才能合理避税?老会计的做法也太机智了年底要发奖金了,会计小明却有点犯愁,老板让自己出一份奖金发放最省税的方案,个税计算方法倒是不难,但如何发放才能最省税呢?一、老板的工资这样发最省税!小明的老板月工资为10000元,年终奖金为144000,假设没有其他所得,也不考虑除基础费用扣除以外的其他扣除项目,年终奖究竟如何发放才更省税呢?下面为大家列图说明2种发放方式下的个税对比:注:“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计算方法详见文章最后附图“6种与工资薪金有关的特殊一次性收入的个税处理”中的第一种收入。
从上图可以看出,14.4万元奖金如果按“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计税,比合并计税方式要少交6210元的个人所得税!二、工资+奖金,合并算OR分别算?不同情形,不同选择!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年终奖都应当单独计算才最省税呢?答案是否定的!一、“分别算”一定最省税?不一定!【举个例子】小明的年终奖为30000元,假设没有其他综合所得,那么有两种选择:1、并入工资总额计征个税;2、不并入工资总额,单独按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规定计征个税。
那么问题来了,小明应该选择哪种方式对自己更有利呢?答:不同情形,不同选择!情形一假如小明每月工资4000元,除基本费用扣除外,不考虑其他扣除项目,两种方式下的对比结果如下:结论:每月工资4000元的情况下,30000元奖金与工资合并计税对小明更有利!情形二假如小明每月工资13000元,除基本费用扣除外,不考虑其他扣除项目,两种方式的对比结果如下:结论:每月工资13000元的情况下,30000元奖金与工资分别计税对小明更有利!两种不同的工资水平,导致选择的结果截然相反!面对不同的情形,究竟应该如何选择?有没有规律可循呢?二、如何选择,有律可循!到底什么样的工资、年终奖水平应选择合并计算,什么情况下应选择分别计算呢?对此,我们总结了一个表格,供大家参考:(不包括存在其他综合所得的情况)有了上面的表格,我们再来检验一下老板和小明的例子是否符合前述的结论:1、老板:全年工资应纳税所得额=10000*12-60000=60000元,大于36000元,应当选择分别计算;2、小明每月工资4000元时:全年工资应纳税所得额=4000*12-60000=-12000元;小于0,应当选择合并计算;3、小明每月工资13000元时:全年工资应纳税所得额=13000*12-60000=96000元;大于36000元,应当选择分别计算。
工资避税方案

工资避税方案工资避税是指通过合法合规的途径减少个人所得税的支付额度,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和方案来最大程度地减少纳税义务。
合理合法地避税不仅可以减轻个人税收负担,还能提高个人的可支配收入,有效提升个人财务状况。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工资避税方案,供参考。
一、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所得税可以进行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支出、赡养老人支出、住房贷款利息支出等。
合理合法地利用这些扣除项目,可以有效减少个人所得税的支付额度。
例如,对于有子女的职工来说,可以充分利用子女教育支出扣除项目,减少纳税金额。
二、个人所得税个税起征点个人所得税个税起征点是指个人所得税计征的起始额度。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2018年以前,个人所得税税收起征点为3500元,即个人收入低于3500元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从2018年起,个人所得税税收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
因此,如果个人收入低于起征点,可以有效避免个人所得税的缴纳。
三、合理选择绩效奖金、津贴与工资调整在绩效奖金、津贴和工资调整时,职工可以合理安排,将这些收入安排在年末或下一年度。
这样一来,可以将个人所得税的计税周期推迟,有效降低个人所得税的支付额度。
当然,这仅适用于没有年度税务汇算的情况。
四、合法避税港口有些中高收入人群选择将一部分收入通过合法途径转入合法避税地,比如香港、新加坡等地,从而减少个人所得税的支付额度。
这需要依法合规进行,且要注意了解相关国家或地区的税收政策规定。
五、职工福利和报销职工福利和报销是指单位为职工提供的一系列福利待遇和费用报销,如员工生日礼物、汽车配备、商务旅行等。
在利用这些福利和报销项目时,职工需要遵守相关税收政策规定,并确保相关发票和凭证的合法性。
合理利用职工福利和报销项目,可以减少个人所得税的税基。
六、合理使用公积金和商业保险公积金和商业保险是职工福利的一部分,通过合理使用这些福利项目,可以减少个人所得税的支付额度。
企业所得税合理避税的方法

企业所得税合理避税的方法一、合理使用企业税收优惠政策1、利用投资支出抵扣企业所得税。
例如通过投资购买新设备,可以获得专项扣除。
2、利用研发费用抵扣企业所得税。
企业可以专门投入一定的经费用于研发,以获得税收优惠。
3、利用技术入股抵扣企业所得税。
企业可享受技术入股所得所得利润的税负减免,以减轻负担。
二、优化薪酬架构1、合理安排职工薪酬架构。
为降低职工薪酬成本,企业可以加大基本工资所占的比重,减少津贴、补贴的比重,以及适当降低奖金比例,努力降低薪酬总额。
2、鼓励职工购买保险。
大多企业为降低职工薪酬架构成本,会鼓励职工购买商业保险,而将一部分费用用于支付保费,从而减少薪酬总额,从而降低企业所得税。
三、合理报销费用1、分清可报销费用与不可报销费用。
为防止企业扣除不符合税务要求的报销费用以逃避税收,企业应明确可报销费用与不可报销费用,实施严格的内部报销管理制度。
2、完善报销程序。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报销程序,认真审核报销费用的真实性,严格审核报销费用的合法性,以防止存在报销费用漏报、假报等行为。
四、合理计提费用及部分费用1、合理计提费用。
企业应根据税法规定,及时准确计提费用,以全面减税及降低税负。
2、合理计提部分费用。
例如,财务会采取合理政策,把长期积累的折旧分期计提,以减轻企业的负担。
五、其他有效避税措施1、避免不合理的税收减免。
企业应避免在选择财税优惠政策的过程中,形成不合理的税收减免,以免被列入税收黑名单。
2、加大对税务稽查力度。
能够从不可控以及规避风险上,做到自觉遵守税法法规,严格落实税收安排,以减少企业的税收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薪酬发放中的合理避税技巧
合理避税不仅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还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
在不违反国家税收政策的前提下,充分运用纳税优惠政策合理避税,为职工减轻纳税负担,不失为一种较为现实的做法。
本文在《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企业所得税法》以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有关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等政
在某些受季节或产量等方面因素影响的特定行业,如采掘业、远洋运输业、远洋捕捞业以及财政部规定的其他行业,对于其职工工资收入波动幅度较大的情况下,合理调节奖金发放的时间,能为员工节税,提高实际收入水平,从而提高工作积极性。
?
02
年终奖的发放时间与发放比例调整避税
由于目前我国对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征税时,按照固定的费用扣除标准做相应扣除,不考虑个人的实际支出水平,这就使利用非货币支付办法达到节税的目的成为可能。
在既定工薪总额的前提下,为员工支付一些服务的费用,并把支付的这部分费用从应付给员工的货币工资中扣除,减少员工货币工资,企业就可以把这些作为福利费、教育经费、工会经费支出,而这些在计算企业所得税的时候都是可以分别按照计税
04
避开无效纳税区间的节税策略
07
其他特殊群体的避税策略(一)外籍员工?
这样做的好处是:期满前,车辆所有权仍然属于公司,可以作为公司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和列支相关项费用;一定年限后,公司将车卖给个人,个人获得所有权,从中可得到实惠。
这种操作方法既减轻了公司的负担,又使员工个人得到真正的奖励实惠,可谓一举两得。
08
合理避税应注意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