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阅增普通生物学习题
陈阅增第四版普通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修订稿

陈阅增第四版普通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1.2 1.生命体组胞作为基本単位的组构,有哪些重要的特点答:组胞是除病毒外的生命体的基本结构,其重要特点有:(1) 细胞质膜将组胞与环境分隔开来,控制期胞内环境与外环境之间物质与能量转换。
(2)在化学组成上, 细胞与无生命物体的不同在于: 1.细胞中含有大量的水;2.细胞中含有多种有机分子,其中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多糖、脂质)使组胞成为结构复杂且高度有序的系统, 并可完成基本新陈代谢外的特定功能。
( 3 ) 整个生物体的生命活功取决于其组成组胞功能的总和。
2.为什么说生物体是一个开放系统答: 之所以说生物体是一个开放系统, 是因为所有生物都要从外部获取自由能来驱功其体内的生化反应1 ) 自养生物以光能为能量来源, 利用简単的原料合成自身复杂的有机物(2)异养生物以食物(其他生物合成的有机物质)分解所产生的化学能为能量来源,并将分解产生的小分子作为合成自身生物大分子的原料,(3)总之生物体和期胞需要与周围环境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所以生物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3.三叶草.蝴蝶.时蜓.姓.地.度是一种常.见的食物链,但其中没有分解者,试将分解者以适当方式加到这个食物链中,,4.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如何深化和发展了人们关子生物界统一性的认识答:分子生物学对生物界统一性的深化:(1)所有生物的组胞都是基于相同的组分(如核酸、蛋白质、多糖等)构建的 (2)所有的蛋白质都由2o种気基酸以成键的方式连接而产生的(3)组胞代谢中的化学反应都依靠酶的催化作用, 而大多数酶是蛋白质.(4)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即 DNA成RNA.①所有 DNA分子的结构都是相同的,即4种核苷酸以磷酸二酯般的方式连接形成长链, 2条互补的长整形成 DNA双螺旋分子;②DNA长链的核苷酸序列决定了蛋白质长整上気基酸的序列,也就决定了各种不同蛋白质的功能,进而调控生物代谢、生长、发育与生命机能运作,,(5)在所有的生物中,遗传密码是相同的,遗传信息的方向与是相同的.这些事实证明所有生物有一个共同的起源, 整个生物界是由此产生的一个多分支的物种进源。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习题111

F o r p e r s o n a l u s e o n l y i n s t u d y a n d re s e a r c h;n o t f o r c o m m e rc i a l u s e普通生物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根据研究层次来划分,生物学的分科主要有()。
(1)细胞生物学(2)分子生物学(3)生态学(4)解剖学2、生物多样性通常分为()三个层次。
(1)生态环境多样性(2)生态系统多样性(3)物种多样性(4)遗传多样性3、18世纪瑞典博物学家()创立了科学的自然分类系统。
(1)施莱登(2)林奈(3)达尔文(4)孟德尔4、1838-1839年()提出细胞学说。
(1)施莱登(2)林奈(3)达尔文(4)孟德尔5、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提出了科学的生物进化理论。
(1)施莱登(2)林奈(3)达尔文(4)孟德尔6、()是经典遗传学理论的奠基人。
(1)施莱登(2)摩尔根(3)达尔文(4)孟德尔7、()于1953年提出DNA分子双螺旋模型,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诞生。
(1)施莱登和施旺(2)沃森和克里克(3)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4)孟德尔和摩尔根8、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物技术,包括()等,已成为现代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1)基因工程(2)细胞工程(3)发酵工程(4)酶工程二、判断题1、非生物具有远远超越任何生物的高度有序性()。
2、生物能对环境的物理化学变化的刺激作出反应()。
3、自主运动常被当作动物和人类生命存在的标志特征()。
4、人类是唯一不适应特定环境,而又能在各种环境中生存的生物()。
5、多细胞生物只以有性生殖方式产生后代()。
6、生物进化是生物多样性和统一性共存的根本原因()。
7、发生于大约一万年前的工业革命,使人类实现了从流动的渔业社会向定居的农业社会的变迁()。
8、自然规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一致性是自然科学的一项基本原则。
()9、认识客观事物的科学方法常分为观察、实验、假说和理论四个步骤()。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因素包括()。
A.食性B.出生率和死亡率C.地理分布D.A+C【答案】B查看答案2.真核基因的调控机制复杂,可以在多个环节上进行,但不包括()。
A.RNA 剪切B.mRNA 寿命C.营养控制D.DNA 转录【答案】C查看答案3.真菌门接合菌亚门产生的无性孢子是()。
A.游动孢子B.孢囊孢子C.子囊孢子D.担孢子【答案】B查看答案4.传统的五界分类系统不包括()。
A.原核生物界B.原生生物界C.真菌界D.病毒界【答案】D5.下列哪一种细胞器不是由双层膜所包被的?()A.核B.溶酶体C.线粒体D.质体【答案】B 查看答案6.下列哪一项属于结缔组织的特点?()A.细胞间质少,细胞排列紧密B.能收缩和舒张产生运动C.细胞间质发达,细胞种类多D.细胞能接受刺激,并能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答案】C查看答案7.细菌和蓝藻在林奈(C.Linnaeus)的分类系统中属于植物界,但在魏泰克(R.H.Whittaker)的五界分类系统中属于()。
A.原生生物界B.原核生物界C.动物界D.植物界【答案】B查看答案8.英国生物学家首次用羊的体细胞成功地克隆出小羊“多利”.克隆羊的生殖方式属于()。
A.分裂生殖B.孢子生殖C.无性生殖D.有性生殖【答案】C查看答案9.原核生物乳糖操纵子调控模型中,调节基因产生的阻遏蛋白,阻断()的作用。
A.组蛋白B.启动子C.底物D.调节基因【答案】B查看答案10.下列哪个不参与DNA的复制?()A.DNA分子B.限制性内切酶C.DNA聚合酶D.DNA连接酶【答案】B查看答案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1.现代分类学的奠基人是18世纪瑞典植物学家______。
【答案】林奈查看答案2.一般病毒的结构是由______和______构成。
很多动物病毒在衣壳之外还有______。
以细菌作为寄主的病毒特称为______。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二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二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简介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二版)》是由清华大学教授陈阅增编写的大学生生物学教材。
这本书适用于生物专业或相关专业,主要介绍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践。
本文将为读者们提供该书中的课后练习题及其答案。
细节
本书的第一章介绍了生物学的历史背景、科学方法和基本概念。
本章课后练习题如下:
1.1 问题
1.宏观与微观是生物学的两大研究领域,请问它们分别是指哪些层次的
对象?
2.生物学涉及到的探究生物学现象的方法有哪些?请简述其中的一种方
法的应用流程。
3.生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它们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意义是什么?
1.1 答案
1.宏观研究对象是生命体的个体或群体,如物种和生态系统等;微观研
究对象是生命体的细胞和分子,如细胞器和蛋白质等。
2.生物学的探究方法包括观察、描述、比较、实验和建模,其中实验是
用来验证学科论点、探究或证实假设的科学研究方法,其应用流程包括设计实验、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和得出结论等。
3.生命的基本特征是复杂的有机分子组成、代谢、生长、繁殖、适应环
境和进化等,这些特征的演化为生命体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也是生命体在适应环境和进化过程中具有优胜劣汰、遗传和演化性质的基础。
本书中共有29个章节,每章后都有课后练习题。
本文就不一一列举了,读者可以根据章节自行查找练习题和答案。
总结
本文为读者提供了《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二版)》中的部分课后练习题及其答案。
希望这些答案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生物学,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和应对考试能力。
(完整版)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笔记+练习题

(完整版)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笔记+练习题普通生物学讲课文本绪论思考题:1.生物的分界系统有哪些? 2.生物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什么是动物学?4.什么是细胞学说? 其意义是什么?5.学习和研究动物学有哪些方法?一、生物分界:物质世界是由生物和非生物二部分组成.非生物界:所有无生命的物质, 如:空气、阳光、岩石、土壤、水等.生物界:一切有生命的生物.非生物界组成了生物生存的环境. 生物和它所居住的环境共同组成了生物圈.生物的形式多样, 种类繁多, 各种生物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及对环境的适应方式等方面有着千差万别,变化无穷, 共同组成了五彩缤纷而又生机勃勃的生物界.最小的生物为病毒, 如细小病毒只有20nm纳米, 它是一种只有1600对核苷酸的单一DNA链的二十面体, 没有蛋白膜. 最大的有20-30m长的蓝鲸, 重达100多吨.(一)生物的基本特征1.除病毒以外的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 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2.生物都有新陈代谢作用.同化作用或称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体把从食物中摄取的养料加以改造, 转换成自身的组成物质, 并把能量储藏起来的过程.异化作用或称分解代谢:是指生物体将自身的组成物质进行分解, 并释放出能量和排出废物的过程.3.生物都有有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现象.任何生物体在其一生中都要经过从小到大的生长过程. 在生长过程中, 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都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 才能从幼体长成与亲代相似的个体, 然后逐渐衰老死亡. 这种转变过程总称为发育. 当生物体生长到一定阶段就能产生后代, 使个体数目增多, 种族得以绵延. 这种现象称为繁殖.4.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在繁殖时, 通常都产生与自身相似的后代, 这就是遗传. 但两者之间不会完全一样, 这种不同就是变异. 生物具有遗传性才能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和生物类型间的区别. 生物的变异性才能导致物种的变化发展.(二)动物的基本特征:动物自身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只能通过摄取食物从外界获得自身建设所需的营养. 这种营养方式称为异养.(三)生物的分界: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约有200万种, 但每年还有许多新种被发现, 估计生物的总数可达2000万种以上. 对这么庞大的生物类群, 必须将它们分门别类进行系统的整理, 这就是分类学的任务.1.二界分类:公元前300多年,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将生物分为二界:植物界、动物界.2.三界分类:1886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E.Haeckel)提出三界分类法:原生生物界:单细胞动物、细菌、真菌、多细胞藻类;植物界;动物界.3.四界分类:由美国人科帕兰(Copeland)提出.原核生物界:包括蓝藻和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螺旋体、支原体等多种微生物.原生生物界:包括原生动物和单细胞的藻类. 动物界. 植物界.4.五界分类:1959年美国学者魏泰克(Whitaker)提出五界分类法:原核生物界:细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蓝藻. 特点:环状DNA 位于细胞质中, 不具成形的细胞核, 细胞器无膜, 为原核生物. 细胞进行无丝分裂.原生生物界:单细胞的原生动物、藻类. 特点:细胞核具核膜的单细胞生物, 细胞内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真菌界:真菌, 包括藻菌、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等. 特点:细胞具细胞壁, 无叶绿体,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无根、茎、叶的分化. 营腐生和寄生生活, 营养方式为分解吸收型, 在食物链中为还原者.植物界:包括进行光合作用的多细胞植物. 特点:具有叶绿体, 能进行光合作用. 营养方式:自养, 为食物的生产者.动物界:包括所有的多细胞动物.特点:营养方式:异养. 为食物的消费者.5.六界分类:中国生物学家陈世骧提出了六界分类系统:Ⅰ非细胞生物Ⅲ真核生物1.病毒界4.植物界Ⅱ原核生物5.真菌界2.细菌界6.动物界3.蓝藻界二、动物学及其分科(一)动物学的定义:动物学是以动物为研究对象, 以生物学的观点和方法, 系统地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态、分类、进化、与人类的关系的科学.(二)动物学的主要分科::::依据研究内容的不同, 动物学分化为许多不同的分科, 主要有以下几类:动物形态学:研究动物体内外结构以及它们在个体发育和系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的科学. 其中解剖学是研究器官构造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 研究细胞与器官的显微结构的科学, 称为细胞学和组织学. 用比较现代动物器官系统的异同来研究进化关系的, 称为比较解剖学. 研究个体发育中动物体器官系统形成过程的, 称为胚胎学. 此外;研究绝灭动物在地层中的化石的, 称为古动物学.动物分类学:研究动物类群之间彼此相似或相异的程度, 并分门别类, 列成系统;似阐明它们的亲缘关系、进化过程和发展规律.动物生理学:研究动物体的生活机能(如消化、循环、呼吸、排泄、生殖、刺激反应性等)、各种机能的变化、发展情况以及在环境条件影响下所起的反应等.动物生态学:根据有机体与环境条件的辩证统一, 研究动物的生活规律及其与环境中非生物与生物因子的相互关系.按照研究的动物对象分为原生动物学、昆虫学、寄生虫学、鱼类学、鸟类学和哺乳动物学等.由于生物学与物理和化学的互相渗透, 形成了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等边缘学科.生物化学的迅速发展, 对包括动物学各分科在内的生物科学, 影响特别显著. 如对基因物质DNA的深入研究, 使定向改变生物的特性, 甚至创造目前世界上所没有的生物种, 已成为可能. 这方面的研究, 被称为遗传工程. 再如有人对人、黑猩猩、猴、鸡等生物细胞色素丙的结构进行比较研究、完善了生物进化树, 为分类学和进化论据供了进一步的科学依据.近年来, 从分子的水平来阐明生命现象的本质, 已涉及生物学科的各个方面, 对这方面的研究称为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已成为当前生物学中的一个最活跃的领域.另外, 研究动物的构造原理, 为其它新的工程技术提供依据的科学, 叫做仿生学.三、动物学发展简史动物学的发展经历了极其漫长的过程, 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描述生物学阶段切身利益, 积累知识. 形态的、解剖的、分类的、生长发育的、繁育的、等等.①动物学之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384~322B.C.):动物志. ②贾思勰:齐民要术. ③李时珍:本草纲目.④胡克(Hooke, R):显微镜. ⑤细胞学说(celltheory):植物和动物的组织都是由细胞构成;所有细胞是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来的;卵和精子都是细胞;一个细胞可分裂而形成组织. 由德国植物学家Schleiden, M.J.和动物学家Schwann, T.于1838~1839年共同提出的.细胞学说的重要意义:在细胞水平上提供了有机界统一的证据, 证明了植物和动物有着细胞这一共同起源, 为19世纪自然科学领域中辩证唯物主义战胜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证据;为近代生物科学发展, 接受生物界进化的观念准备了条件, 推动了近代生物学的研究.⑥林奈(C.Linne,17001778):创立了动植物分类系统, 植物种志, 植物属志⑦达尔文(C.Darwin,18091882):物种起源, 进化论(二)实验生物学阶段在实验条件下研究生命活动的规律:①孟德尔和摩尔根:遗传学的分离、连锁和交换三大定律. ②巴斯德:微生物学, 致病微生物传染.(三)分子生物学阶段:①蛋白质分子结构、酶的性质、DNA双螺旋结构. ②DNARNAProtein中心法则. ③基因的组成、表达、遗传、标记、分离、提取、转导、沉默、缺失、突变、跳动、序列测定等等.④人体基因组计划. ⑤克隆技术、胚胎移植、干细胞研究等等.⑥生物学与三大难题. 未来的生物学将是数理化天地生等的大综合科学.四、研究动物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自然界是一个相互依存, 互相制约, 错综复杂的整体, 动物是生物界的一个组成部分. 要学习研究生命科学, 首先要具有正确的生物学观点. 对复杂的生命现象的本质的探讨, 不能用简单的方法做出结论, 需要用生物学的观点善于对科学的事实加以分析和综合.(一)基本观点:生物学观点:动态地注意形态与功能的统一, 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 整体与局部之间的相互关系, 有机体各层次之间的联系, 以及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统一.第 21 页共 21 页。
陈阅增 第四版 普通生物学 课后习题答案

答:适应是生物体共同的特征,是指一种生物和它具有的某些遗传性状提高了它在特定环境中生存和生殖的能力,以早生植物为例,干早环境的主要矛盾是缺水和光线强:
早生植物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小,叶表面增生了许多表皮毛或白色蜡质,以減少水分的蒸发和加强对阳光的反射,早生植物的新陈代谢极为缓慢,这是它们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获得的适应性,早生植物的结构、功能与坏境相适应,
答:各种科学研究的方法有相同的关键要素:观察、提问、假说、顸测和检验,它们是环环相扣的:
( 1 )观察是对自然有目的考察和审视; (2)同题的提出是基于观察中发现事实,
(3 )某种设想或假说的提出是对问题作出的可能解释; (4)预测是根編假说,通过推测和类推的方法得到的;
(5)最后根据预测,设计实验,在进一步的观察和实验中检验假说,,
,科学方法的各个关键要素是基于事实、符合逻辑的,且科学中任何思想、假说、理论都必须是可以检验的,所以科学是一项具有自我修正机制的社会活动,
6.为什么说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目前人类生存的地球表层环境得以维持的支持系统?答:今口的地球表面成为适宣人类生存的环境,是由于地球生物和环境37亿年的协同进化,主要表现在;
(5)生长发育,生物的生长是组胞体积成数量的增长,发育是和生长密切相关的过程,在多细胞生物的生活史中,发生了一系列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包括组织器官的形态建成、性成熟、衰老等,,
(6)进化和适成,在生殖过程中,遗传物质往往会发生重组和突变,使亲代和子代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出现变异,
2.试述生物分界的发展历史和各分界划分的主要依据[l111西师1lt大学2oo5石开、暨商大学2oo6石开、四川大学2006 1111'、西南大学2006研、中科l1完2008研]答:长期以来,界是最大的分类阶元,生物的分界及其发展过程如下:
弘毅考研-陈阅增普通生物学习题

《普通生物学》模拟试题一选择题(单选,每题1分,共20分)提出细胞学说。
A、施莱登和施旺B、林奈C、达尔文D、孟德尔2、下列不属于高等植物细胞结构的是。
A、质膜B、细胞壁C、中心体D、核糖体3、不属于分类单位的名称是。
A、属B、种C、品种D、科4、传统的五界系统不包括。
A、原核生物界B、病毒界C、原生生物界D、真菌界5、下列动物中属于哺乳动物的有。
A、袋鼠B、蜥蜴C、中华鳖D、鸳鸯6、下列属于生物的有性生殖方式的是。
A、接合生殖B、出芽生殖C、孢子生殖D、营养生殖7、认识客观事物的科学方法通常可分为()四个步骤A、观察、假说、实验和理论B、观察、实验、假说和理论C、观察、假说、理论和实验D、假说、观察、实验和理论8、下列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初级生产者的是。
A、真菌B、兔子C、银杏D、酵母菌9、下列属于脂溶性维生素是。
A、维生素CB、维生素DC、维生素BD、叶酸10、下列是“肥料三要素”之一。
A、钙B、磷C、镁D、钠11、生物体内所占比例最大的化学成分是____。
A、蛋白质B、核酸C、脂类D、水12、下列对生物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有流动性B、有选择透过性C、有内吞和外排作用D、有对称性13、下列哪些植物是被子植物。
A、银杏B、棉花C、苏铁D、雪松14、一条线性DNA双链分子经6次连续复制后原始DNA占总DNA的____。
A、1/12B、1/32C、1/36D、1/6415、地钱属于。
A、真菌B、蕨类植物C、苔类植物D、藓类植物16、Abies nephrolepis、Abies sibirica、Abies fargesii是相同____的生物。
A、亚种B、变种C、品种D、种17、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是。
A、噬菌体和根霉B、细菌和草履虫C、蓝藻和酵母菌D、衣藻和变形虫18、银耳属于____。
A、地衣B、真菌C、藻类D、藓类19、与呼吸作用有关的细胞器是。
A、核糖体B、高尔基体C、线粒体D、内质网20、细胞的主要能量通货是。
《普通生物学》(陈阅增第4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与原核生物的基因相比,真核基因有下列哪个特殊的结构?()A.内含子B.启动子C.读码框D.终止子【答案】A查看答案2.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A.属B.种C.品种D.科【答案】B3.水螅为淡水生活的腔肠动物,是科学研究中的好材料,下列哪种叙述是不正确的?()A.水螅有多种运动行为,如捕食运动、尺蠖运动和翻筋斗运动等。
B.具有两个胚层和消化循环腔C.神经系统发达,有感觉运动中心D.具有辐射对称的体制【答案】C查看答案4.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淡水鱼不排卵,可将同种性成熟鱼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促进其排卵。
这一方法主要是利用了垂体细胞合成的()。
A.甲状腺素B.雌激素C.促甲状腺素D.促性腺激素【答案】D查看答案5.X连锁隐性遗传()。
A.患者通常为女性B.有害基因由母亲遗传C.父母正常,女儿也可以是患者D.女儿若表现正常,后代都正常【答案】B查看答案6.光周期的形成是因为植物体内存在(),它们能感知光的性质。
A.叶绿素B.光敏色素C.成花素D.花青素【答案】B查看答案7.哈迪-温伯格定律是关于生物类群()。
A.种群大小的定律B.基因频率的定律C.种群交配体制的定律D.自然选择的定律【答案】B查看答案8.在基因工程中,取得目的基因片段的方法较多,下列方法不能取得目的基因片段的是()。
A.酶切DNA链B.机械方法C.RNA反转录D.PRC扩增【答案】B查看答案9.乳糖操纵子模型中,乳糖与结合在()上的阻遏蛋白结合,使其改变构象,失去活性。
A.操纵基因B.结构基因C.启动基因D.操纵子【答案】A查看答案10.基因R表现为红花,基因r表现为白花,杂合子Rr表现为粉红色花。
基因N决定窄花瓣,基因n决定宽花瓣,这两对基因不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
它们的杂合子自交后代,其后代的表性比应为()。
A.9红窄:3红宽:3白窄:1白宽B.1红窄:2红中:1红宽:2粉红窄:4粉红中:2分红款:1白窄:2白中:1白宽C.3红窄:1白窄:6粉红窄:2白宽:3白窄:1白宽D.1红窄:2粉红宽:4白窄:3红宽:6红窄:1白宽【答案】B查看答案二、填空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解释下列生化名词(每小题3分,共15分)
1.细胞周期2.细胞连接2.细胞识别3.细胞全能性3.细胞分化
4.三羧酸循环4.光合磷酸化5.导肽5.信号肽6.翻译后运输
6.共转译运输7.主动运输7.被动运输8.基因重组8.基因突变
9.蛋白质的一级结构9.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35分)
1.研究生物学的基本方法有、、和。
2.生命的结构层次有、细胞器、、组织、系统、、、、和。
其中是生命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是物种存在的单位;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2.真核细胞的结构体系可分为:、、和等。
3.根据美国学者魏泰克提出的五界分类法,生物可分为、、、和五界。
3.根据功能的不同,细胞连接可分为、和三大类,桥粒是的一种方式。
植物细胞的连接主要是通过。
4.光合作用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和。
前两个阶段又称为,第三个阶段称为。
5.原核生物包括、、和。
是已知的最小的能在细胞外培养生长的原核生物。
6.生命现象的同一性体现在、、等诸多方面。
7.生命严整有序性体现在和两方面。
8.应激性是指生物体能接受,产生的反应,使动物体能。
应激性与活动性是生物对自然信息的反应。
9.生物的适应性体现在相适应、相适应两方面。
10.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就构成了。
11.物质从浓度高的地方主动向浓度低的地方渗透是运输。
12.糖类具有和等重要生物学功能。
糖类可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例如:是单糖,是双糖,
是多糖。
13.酶可分为、、、、和六大类。
14.地衣是组成的复合有机体。
根据地衣的形状,可将其分为、
和三种。
15.少数细菌能使动、植物和人患病,致病菌常以产生引起寄主患病。
16.根据病毒宿主的不同,可把病毒分为、、和四大类。
17.爱滋病称为,是由病毒引起的。
18.亚病毒是,可分为、和三个类群。
三、绘出线粒体的结构简图并阐释其主要功能(8分)
三、绘出叶绿体的结构简图并阐释其主要功能(8分)
四、简答题(任选5题,每题5分,共25分)
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2.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3.简述细胞类型及其共性。
4.阐述细胞膜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4.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主要特点。
5.酶的化学本质及反应特点。
5.影响酶促反应的主要因素。
6. 病毒增殖的过程。
6.代谢及其基本特点、代谢类型。
7.核酸有何生物学意义?
7.何谓DNA和RNA?其分子组成有何差异?
五、问答题(任选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概述细菌的基本构造、生长繁殖规律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2.生物具有哪些基本特征?概述生物与非生物的主要区别。
3.概述藻类植物的共同特点及其分门的主要依据。
4.细胞分裂有哪几种方式,它们有何异同?
5.何谓细胞分化?阐释细胞分化的本质和细胞分化中的基因调控。
5.光合作用的概念,主要阶段及生物学意义。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