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兴安岭抓住特点描写景物
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参考)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参考)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三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材分析]《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中的一篇写景文,本文中心突出,结构鲜明,语言优美,用词准确。
作者以“春、夏、秋、冬”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描绘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迷人景色,总结出小兴安岭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思路说明]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这节课我的设计理念是:以读为主,在生、本对话中感知“美丽”;抓住特点,在师、生对话中领悟四季美景;感情诵读,读出春的萌发,夏的火热,秋的诗意,冬的激情,在师、生、本互动中迸发情感。
[教学流程]学习目标:1、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用词准确性。
2、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特点的观察方法。
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小兴安岭的自然美,感悟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
难点: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准备:中央电教馆资源整合课件、音乐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激情导入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生:喜欢师:那老师今天就带你们去一个好玩的地方〔教师出示中央电教馆资源整合课件—一幅中国地图,讲解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师:你们想去那儿看一看吗?生:想师: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小兴安岭,去欣赏一番吧!〔板书:小兴安岭〕二、整体感知师: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给你的整体印象是什么?介绍了小兴安岭的什么?〔学生读完以后,教师提问〕生:课文给我的整体印象是小兴安岭很美,〔板书:美丽的〕它向我们介绍了小兴安岭春、夏、秋、冬的景色。
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后小练笔例文

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后小练笔例文
题目:小兴安岭的四季
小兴安岭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它拥有四季分明的景色。
每个季节都有它独特的魅力,让人流连忘返。
春天,小兴安岭的万物复苏。
树木抽出嫩绿的枝条,花儿绽放出绚烂的笑容。
山间的小溪潺潺流淌,发出清脆的声响。
春天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希望。
夏天,小兴安岭的阳光明媚。
绿树成荫,遮住了炎热的阳光。
山间的溪水清凉宜人,是人们避暑的好去处。
夏日的阳光洒在身上,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宁静。
秋天,小兴安岭的色彩斑斓。
树叶变黄、变红,像是被染上了五彩斑斓的色彩。
山间的小溪也变得清澈见底,映照着蓝天白云和金黄的树叶。
秋天的美景如画,让人沉醉其中。
冬天,小兴安岭的雪景如诗。
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银装。
山间的小溪结成了厚厚的冰,成为了孩子们玩耍的乐园。
冬天的雪景如诗如画,让人感受到冰雪的纯净和宁静。
小兴安岭的四季各有特色,每个季节都有它独特的魅力。
我喜欢小兴安岭的四季,它们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和大自然的神奇。
美丽的小兴安岭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材分析《美丽的小兴安岭》选自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3课,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是围绕“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培养学生爱国感情”进行编排的。
《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是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它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并且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好奇心比较强,而且他们的形象发展思维已趋于成熟,但是孩子的抽象思维才刚刚起步,对文章中抽象化、艺术化的语句还是难以理解。
三年级的语文教学正处于从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向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过度的阶段,在小学语文中处于承前启后的作用。
我班四十二名学生,对于刚上三年级的他们来说,体会文章准确的运用词语、恰到好处的运用表达还处于学习和积累的阶段,是他们必须学习的环节。
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2、理解课文,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景和丰富的物产。
3、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以及课文抓住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4、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树立保护森林的意识,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小兴安岭春、夏、秋、冬不同的景物特点,体会小兴安岭丰富的物产。
教学难点:了解作者抓住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的方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1、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搭上了列车去了一个美丽的地方,哪里啊?(生回答)2、看视频,欣赏小兴安岭:现在老师就让你们目睹一下真正的小兴安岭吧!二、学生谈感受1、好,小兴安岭给你们什么感觉?那里你看到最多的是什么?2、师总结:大家读的真棒,小兴安岭最大的特点就是树多,3、除了树非常的多,还有一段也介绍了小兴安岭的特点,是哪一段?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巨大的宝库呢?我一起去找找答案吧!三、读中感悟,积累语言1、生自由读2~5段,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小兴安岭的四季的?(时间顺序)2、出示小兴安岭四季图,让学生分辨出春、夏、秋、冬(你是怎么看出来的?)3、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小兴安岭的哪一个季节?(学生反馈,教师重点指导学习课文的某一个自然段)4、师总结:好,老师看出来了你们喜欢的季节个不同。
小学语文第三册-23、《美丽的小兴安岭》-108

23、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材解读: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小兴安岭的树多,像绿色的海洋,一年四季又各具特色。
作者把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季的美丽景色作为描述重点。
春天,抓住“树木”“积雪”“小溪”“小鹿”“木排”等景物来描写;夏天,抓住“树木”“雾”“太阳”“草地”“野花”等景物来描写;秋天,抓住“树叶”“松柏”“山葡萄”“榛子”等景物来描写;冬天,抓住“雪花”“树木”“西北风”“紫貂”“黑熊”“松鼠”等反映小兴安岭冬季的特点。
作者在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时,不仅抓住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而且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特点--树木来写,和第一部分的总述相呼应。
选编本课的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在感受小兴安岭美丽富饶的同时,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学习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嫩绿、汇成、欣赏、密密层层、挡住、视线、献出、可口、鲜嫩、名贵、药材。
又松又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4.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点: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景物特点,具体描述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嫩绿、汇成、欣赏、密密层层、挡住、视线、献出、可口、鲜嫩、名贵、药材。
又松又软”等词语。
2.找出中心句,学习总起段、总结段以及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3.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美丽的小兴安岭》段落大意课文主题与课后习题答案

《美丽的小兴安岭》段落大意课文主题与课后习题答案《《美丽的小兴安岭》段落大意课文主题与课后习题答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美丽的小兴安岭》段落大意课文主题与课后习题答案课文分段第一部分(1):总写小兴安岭是绿色的海洋。
第二部分(2-5):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了小兴安岭的景物和物产。
第三部分(6):总写小兴安岭是美丽的大花园、巨大的宝库。
课文主题本文描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地区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材课后习题答案一、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加点的词语好在哪里?1、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答:“抽出”,把枝条快速而有力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了,很生动形象;枝条一般是笔直的、长长的,像一把剑,把枝条‘长出’说成‘抽出’,非常贴切。
”2、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答:“浸”说明小兴安岭的雾很多很浓,覆盖了整个森林。
用上“浸”字来形容雾中的森林,使人感到森林就像一幅水墨画,画面有一种朦胧美,非常生动。
二、如果我们有机会去小兴安岭,你选择哪个季节去?为什么?提示:课后第二题是引导理解全文的一道题。
它要求学生在获得小兴安岭景色的整体认识的基础上,还要对四季的景色进行比较。
这带有个人主观色彩,需要学生分析和思考。
要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来谈,说出自己的理由(理由可以是美丽的风景,也可以是物产丰富)。
例:我要夏天去那里。
那里的树木是那样茂盛,遮住了太阳,树林里一定很凉爽。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我很喜欢那种朦胧的感觉。
我还要去看野花,和美丽的野花一起拍照,一起聊聊这小兴安岭的美景。
三、你的家乡哪个季节最美?为什么?写一段话和同学交流。
提示:学习本文写景物的方法:选择能反应这个季节的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写,写出景物的特点。
来到稻田例1:瓦蓝瓦蓝的天空中有几朵白云在悠闲地飘来飘去。
美丽的小兴安岭描写了小兴安岭的什么景色

美丽的小兴安岭描写了小兴安岭的什么景色
《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文章按照春、夏、秋、冬四季顺序,抓住各个季节的不同特点,浓墨重彩地描绘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课文描写
小兴安岭的树多,像绿色的海洋,一年四季又各具特色.作者把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季的美丽景色作为描述重点.春天,抓住“树木”“积雪”“小溪”“小鹿”“木排”等景物来描写;夏天,抓住“树木”“雾”“太阳”“草地”“野花”等景物来描写;秋天,抓住“树叶”“松柏”“山葡萄”“榛子”等景物来描写;冬天,抓住“雪花”“树木”“西北风”“紫貂”“黑熊”“松鼠”等反映小兴安岭冬季的特点。
美丽的小兴安岭小练笔介绍一处景点

美丽的小兴安岭一、地理位置小兴安岭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横跨黑龙江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三省区,总面积约为5.3万平方公里。
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23°30′-127°30′,北纬45°30′-48°30′,地势西高东低,呈南北走向。
二、风景特色小兴安岭地处黑龙江中部,地形复杂多样,山峦起伏,峡谷纵横。
山地森林茂密,裙山峻岭,壮美绵延,风景优美,是我国东北地区的著名风景区之一。
不仅有峡谷幽深,还有瀑布清奇,山色宜人。
岭上生态环境良好,各种植物和动物种类繁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自然风光。
小兴安岭素有“绿色长城”之称,也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之一,岭上有众多大小河流流经,是东北地区的重要水库。
三、旅游资源小兴安岭风景区是一个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山中有奇石怪木,溪水潺潺,云雾缭绕,是徒步旅行的绝佳去处。
冬季的小兴安岭则成为冰雪运动爱好者的天堂,滑雪场景区是游客们的最佳选择。
小兴安岭还以其独特的草原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
夏日的小兴安岭是草原的季节,广袤的草原上牛羊成裙,绿草如茵,天高云淡,空气清新。
四、历史文化小兴安岭地域辽阔,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小兴安岭周围地区相继发现了众多史前文化遗址,如舒兰遗址、双城堡遗址等,这些遗址的发现为我们研究小兴安岭地区的史前文化提供了不少宝贵的实物资料。
五、小兴安岭的开发利用小兴安岭虽然风景秀丽,但开发利用相对较少,目前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但是,小兴安岭风景区的开发利用潜力巨大,有望成为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旅游避暑度假胜地。
六、小结小兴安岭是我国东北地区一颗璀璨的明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风景特色,使得它成为了一处令人向往的旅游胜地。
相信随着小兴安岭风景区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我国东北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笔记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课文,它主要讲述了中国东北地区的小兴安岭地貌风貌和自然景观。
以下是《美丽的小兴安岭》的笔记概要:
1. 地理位置:小兴安岭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横跨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三个省区,是中国重要的山脉之一。
2. 地貌特点:小兴安岭地势起伏,山峰连绵,主峰高达2000多米。
同时,这里还有深邃的峡谷、湖泊和瀑布,形成了壮丽的地貌景观。
3. 植被资源:小兴安岭地区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高。
这里有茂密的针叶林、落叶松林、石山森林等,生态环境优美。
4. 动物资源:小兴安岭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野生动物栖息地。
这里有众多珍稀动物,如东北虎、穿山甲、黑鸽子等。
保护动物资源是当地的重要任务。
5. 旅游景点:小兴安岭地区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如长白山、松花湖、亚布力滑雪场等。
这些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度假。
《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通过对小兴安岭自然景观的描述,展示了中国东北地区的美丽风光和自然资源,同时也强调了对小兴安岭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了
蝉
柳树
松树
迎春花
玉兰花
杏花
燕子蝴蝶蜜蜂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通过小练笔将本节课学到了三种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加以巩固,并借助思维导图指导学生写作思路。】
评价设计:
本节课,主要采用师评、互评、自评等方式,让评价贯穿教学始终。在评价中以鼓励、赏识为主,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如在品析修辞方法时,教师适时地肯定学生朗读及读书感悟,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在品味用词的准确时,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片段练习后,采用互评和自评的方式,让学生取长补短。总之,本节课,将努力营造学生乐学、爱学的的氛围,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比喻句: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拟人句: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读中思:通过范读、指名读、齐读等形式,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的作用。
悟方法:这些句子通过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将小兴安岭的美丽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里教给了我们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第二个方法:恰当地运用修辞方法。
选编本课的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在感受小兴安岭美丽富饶的同时,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学情分析:
对三年级的同学来说,体会文章准确地运用词语、恰到好处地表达还处于学习和积累的阶段。在学习本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地运用以前所掌握的“抓住重点词句,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的读书方法自主地投入学习过程,并指导学生掌握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总结:运用时间顺序描写,能使文章层次分明,清晰自然,使景物特点更加鲜明。这就是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一——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理顺文章写景的顺序,并借助四季的优美图片,理解按照顺序写景的好处,掌握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第一种方法】
(2)品修辞
共交流:学生交流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地诵读,让学生感悟修辞方法的运用,能将景物描写得更加生动、形象,使景物的特点更加突较读: 用心读一读,边读边思考,把A句中加横线的词换成B句中加横线的词,好不好?
A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B春天,树木长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目标设计:
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着立足新课标、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我将本节微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感受小兴安岭的景色特点,学会抓
住特点描写景物。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感悟、自主探究的方法领
悟景物描写的方法。学会准确地用词、生动地表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富饶,
A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
B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遮得严严实实的。
A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B整个深林罩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师点拨: 组中的“抽”是长出意思,用“抽”就把枝条快速而有力的样子写出来了,生动形象; 组中的“封”字形象地表现了树木枝叶遮天蔽日、又密又厚的景象; 组中的“浸”字写出了小兴安岭早晨雾浓的景象。
总结:写景时,用词要准确,可以将景物的特点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品味文章写景用词的精妙,以及恰切的用词对景物特点的凸显作用。】
三、妙笔抒真情
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美丽的景物,例如我们学校南面的金牛山公园,就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请你用你的妙笔,将金牛山公园的美抒写出来,要按照时间顺序(春、夏、秋、冬),恰切地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准确地运用能表现事物特点的词语。
抓住特点描写景物
——《美丽的小兴安岭》微课堂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文章。这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
课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课文的语言生动、形象,贴切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用词精妙,使文章充满感染力。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过程设计:
一、慧眼识特点
问题一:同学们,小兴安岭给你们什么感觉?你的慧眼看到了那里最多的是什么? (小兴安岭最大的特点就是树多)
问题二:除了树非常多,文章最后一段也概括了小兴安岭的特点,这两个特点是什么?(景色诱人、物产丰富)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抓出小兴安岭的景物特点,为下面的方法总结做铺垫。】
二、灵心悟方法
引言:作者是怎样抓住小兴安岭的这些特点进行描写的呢?让我们用心朗读课文,把能体现小兴安岭这些特点的词句圈画出来。
(1)理顺序
思考一:文中分别描写了小兴安岭哪些季节的景色?(春、夏、秋、冬)
欣赏:播放小兴安岭四季的图片。
思考二:这样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来描写景物,这种描写景物的顺序就叫时间顺序。运用这种顺序描写景物有什么好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