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案修订稿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训练教案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观察景物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用文字描绘景物特点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景物,发现景物特点,并用文字进行描绘。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表达景物特点。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景物图片或视频。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组景物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对这些景物的印象。
2. 讲解观察景物的方法:教师讲解如何观察景物的基本方法,如从远到近、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等。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每组选择一个景物进行详细观察,并用文字描绘出景物的特点。
4. 分享: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分享观察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5. 总结:教师总结学生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情况,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景物进行观察,并用文字描绘出景物的特点。
2. 家长签字确认,明天上课前提交。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景物,并用文字描绘景物特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描写,增加了合作意识。
但在分享环节,部分学生表达不够清晰,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课后作业的设置,可以让学生在家里进行观察和描写,提高他们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
六、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景物。
2. 培养学生用形容词和副词来丰富描写。
七、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教师展示一组景物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2. 讲解从不同角度观察景物的方法:教师讲解如何从不同角度(如正面、侧面、上面)观察景物,以及如何运用形容词和副词来丰富描写。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每组选择一个景物进行详细观察,并用形容词和副词来丰富描写。
4. 分享: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分享观察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案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观察景物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描写景物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力,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内容:1. 景物描写的意义和作用。
2. 观察景物的基本方法。
3. 描写景物的基本技巧。
4. 欣赏和分析优秀景物描写作品。
5. 创作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景物的能力,以及运用生动语言进行景物描写。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景物的独特之处,并用恰当的词语表达出来。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景物描写的意义、作用、观察方法和描写技巧。
2. 示范法:教师示范优秀景物描写作品,分析其特点。
3. 实践法:学生进行景物描写练习,教师指导反馈。
4. 讨论法:分组讨论,交流景物描写的心得体会。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展示一组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这些图片美在哪里?我们是怎样观察到的?2. 讲解景物描写的意义和作用,让学生明白景物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
3. 讲解观察景物的基本方法:顺序观察、重点观察、比较观察。
4. 讲解描写景物的基本技巧:选词炼句、动静结合、虚实相生。
5. 欣赏和分析优秀景物描写作品,让学生体会优秀作品的表达技巧。
6. 布置景物描写练习,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创作。
7.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景物描写的心得体会。
8.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总结优点和不足。
9.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景物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10. 布置课后作业:修改和完善景物描写作品,准备下一节课的交流。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观察景物的方法和描写景物的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景物描写练习中的表现,包括语言的生动性、观察的独特性和作品的完整性。
3. 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力以及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表达。
七、教学资源:1. 自然风光图片或视频资料。
2. 优秀景物描写文学作品。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案大纲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案大纲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观察景物的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对景物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景物描写来丰富作文内容,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景物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观察景物的方法和技巧。
3. 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4. 练习描写不同类型的景物。
5. 优秀景物描写的赏析和借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景物的能力,提高景物描写的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使景物描写具有生动性和感染力。
四、教学方法:1. 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景物描写作品,使学生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景物观察和描写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观察景物的经验和心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景物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第二课时:观察景物的方法和技巧。
3. 第三课时: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4. 第四课时:练习描写自然景观。
5. 第五课时:练习描写人文景观。
6. 第六课时:优秀景物描写的赏析和借鉴。
7. 第七课时:总结与反馈。
六、教学内容:1. 观察景物的细节,捕捉景物的特点。
2. 运用五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进行景物描写。
3. 运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丰富景物描写。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景物细节的能力,运用五觉进行景物描写。
2. 教学难点:如何恰当运用修辞手法,使景物描写更具表现力。
八、教学方法:1. 实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品中如何运用五觉和修辞手法进行景物描写。
2.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景物观察和描写练习,运用五觉和修辞手法。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观察景物和写作的心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九、教学安排:1. 第六课时:观察景物的细节,捕捉景物的特点。
2. 第七课时:运用五觉进行景物描写练习。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学教案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观察景物的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描写景物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描写,表达自己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观察景物的重要性和方法。
教授如何用词语和句子来描写景物的特点。
提供景物描写的实例,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第二章:教学方法和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利用多媒体和实地考察等手段,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2.2 教学手段使用PPT、教案、景物描写范文、实地考察等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3.1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2. 讲解:讲解观察景物的方法和技巧。
3. 示范:提供景物描写的实例,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景物观察和描写练习。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
3.2 时间安排章节总时长:45分钟导入:5分钟讲解:10分钟示范:10分钟练习:15分钟展示:5分钟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4.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互相学习和进步。
4.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学PPT:提供教学内容和实例,方便学生学习和复习。
5.2 景物描写范文:提供优秀的景物描写作品,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5.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提供真实的观察和描写素材。
第六章:教学设计与实施6.1 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目标,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和练习题目。
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增加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景物描写内容。
6.2 教学实施按照教学设计,有序地进行教学活动和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指导。
第七章:教学拓展与提升7.1 教学拓展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更多景物,拓宽观察和描写的范围。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表格式教案5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表格式教案5《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表格式教案5 第1、2课时学科语文课题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课型作文目的要求1、懂得观察对写作的重要性,学会观察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逐步提高观察能力。
2、初步掌握运用语言描写所观察景物的一般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景物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难点:怎样抓住特点描写景物。
教学方法示例分析、讨论、质疑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情分析教学步骤一、导入激趣只要提到百草园,同学们都会想到鲁迅笔下的“高大的皂荚树”、“光滑的石井栏”、肥胖的“何首乌”,“碧绿的菜畦”。
为什么名家能把看似平常的景物写得如此优美,让人赞不绝口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自学课本148页知识短文“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师生合作解决下列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后,师生互动,结合本单元所学名篇佳作,及自己的写作经验,总结归纳出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的一般方法。
)1、描写景物要抓住特点,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形状、颜色、质地以及音响、气味等方面。
二次备课教学步骤2、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1]观察和描写景物,要注意选择好观察点,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
观察景物的方法大致有三种:(a)定点观景。
观察点固定,观察的景物固定。
(b)动点定景。
从不同的位置和角度观察某一种景物,正如苏轼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移步换景。
指随着立足点的移动,观察的对象或同一对象的角度也不断变化,这是游记散文常见的写法。
描绘景物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常见的顺序有:(a)空间顺序如: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等。
(b)时间顺序如:写《日出》,可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写。
(c)逻辑顺序如:先整体后局部等[2]观察和描写景物要多方面去发现和感知景物的特点。
我们习惯用视觉去感受描摹景物,其结果往往犹如一幅寂静的,并无多少生机的平面画作,如果我们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描摹景物,那我们的文章就会生动得多。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案

层次感
注意景物的远近、主次, 形成空间感。
景物的特点与表现
自然景物
山、水、花、木等,表现 其自然美。
人文景观
建筑、园林、雕塑等,反 映文化与历史。
情感表达
通过景物寄托情感,表达 个人感悟。
03
教学过程
导入
01 02 03 04
总结词:激发兴趣 详细描述:通过展示美丽的风景图片或播放相关视频,引导学生进入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描写 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 创作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促进相互学习和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热爱和 关注,增强环保意识。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培养其人文 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培 养其良好的文化素养。
02
写作实践
01
总结词:写作指导
02
详细描述:指导学生如何将观察到的景物特点转化为文字,教授他们 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和细节描写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03
总结词:写作练习
04
详细描述: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观察的景物进行描写,要 求他们注意突出景物的特点。
评价与反馈
总结词:作品展示
输标02入题
详细描述:让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和老师 给予评价和建议。
课程主题,激发他们对景物描写的兴趣和好奇心。 总结词:回顾知识
详细描述:回顾之前学过的观察方法和描写技巧,为新课做准备。
观察与讨论
总结词:指导观察 总结词:小组讨论
详细描述:指导学生如何观察景物的特点,如色彩、形 态、声音等,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详细描述: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 和感受,互相启发和补充。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案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观察景物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描写景物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观察景物的基本方法。
2. 描写景物的技巧。
3. 欣赏名篇佳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观察景物的方法和描写景物的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美丽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感受。
2. 教授观察景物的基本方法:从远近、高低、角度等方面进行观察。
3. 教授描写景物的技巧:运用形容词、副词、修辞手法等丰富语言。
4. 欣赏名篇佳句:分享一些经典的描写景物的诗句或文章片段。
5. 实践练习: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景物进行观察和描写。
6. 展示成果: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五、课后作业:1. 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写一篇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短文。
2. 收集一些描写景物的诗句或佳句,进行欣赏和分析。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学生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观察和描写景物特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利用多媒体展示,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组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互动交流。
4. 给予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七、教学资源:1. 美丽的风景图片。
2. 经典描写景物的诗句或文章片段。
3.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实践材料。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教授观察景物的基本方法和描写景物的技巧。
2. 第二课时:欣赏名篇佳句,进行实践练习。
3. 第三课时: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描写景物的实践。
4. 第四课时:展示成果,进行评价和总结。
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
在评价学生时,要注重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案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观察景物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观察景物的基本方法。
2. 描绘景物的语言技巧。
3. 欣赏和分析优秀的景物描写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观察景物的方法,描绘景物的语言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景物的特点和魅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观察景物的方法和描绘景物的技巧。
2.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景物观察和描写练习。
3. 欣赏法:分析优秀的景物描写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景物,激发学生对景物描写的兴趣。
2. 讲解:讲解观察景物的方法,如顺序观察、特征观察等,以及描绘景物的语言技巧,如运用形容词、动词、比喻等。
3. 实践:让学生进行景物观察和描写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选取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让大家共同欣赏和学习。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方法观察并描写出身边景物的特点。
2. 学生能够欣赏并分析优秀的景物描写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3. 学生能够在生活中主动关注并描绘景物,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景物描写的作品,用于欣赏和分析。
2. 准备景物观察和描写的素材,如校园、公园等。
3. 准备笔记本和书写工具,便于学生记录和练习。
八、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景物描写的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邀请作家或诗人进行专题讲座,分享景物描写的经验和技巧。
3.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
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给予个别指导和鼓励,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景物描写的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
十、课后作业:1. 观察身边的景物,选择一个进行详细描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
教案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案
教学目标
一、在景物描写中,强化“观察”的意识
二、在描写景物时,要抓住景物的特点
三、可以从不同角度来描写景物
教学方式
以说导写(用说话的方式引导写作,促进写作,使说写能力同步提高)
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展示一幅图,短时间观看后,要求学生口述画面内容。
教师点评:对景物描写前,首先需要观察;要想描写得正确、细致,更好的把握事物的特征,平时必须要有较强的“观察”意识。
这就需要我们平时留心身边的一草一木。
二、阅读《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一文,要求学生概括出其中要点。
三、引出作文训练题:
把文后第一、第二题结合起来(分组与观察的工作,教师已布置),以第一题中的“参考题”为参考,也可以另写对象,500字左右。
四、15分钟的构思,然后要求学生说出:(1)全文主要内容或感情(2)某些具体内容:尽量详细,能说出一些好的词句,开头与结尾必须说出,以供大家讨论分析。
五、讨论分析学生的“说作文”: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来评点,提倡在写作时再次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