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物描写作文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学习描写景物作文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学习描写景物作文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景物描写。
2.掌握描写方式的基本要素。
3.培养描写策略的能力。
4.增强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基本的描写方式和策略。
2.加强对景物的描述和表达能力。
3.训练写作能力。
教学难点1.培养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
2.熟练掌握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1.以实例分析法为主,让学生通过分析名家作品,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
2.以写作训练为辅,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以同步指导法为基础,帮助学生掌握语言表达技巧。
学习内容第一节:什么是景物描写1.描述景物的基本要素。
2.名家描写景物的技巧和方法。
第二节:描写方式的基本要素1.掌握描写方式的基本要素。
2.学习丰富的描写词汇。
第三节:描写策略的能力1.了解描写策略。
2.掌握逆向思维和比喻的描写技巧。
第四节:增强写作能力1.练习写作技巧。
2.增加写作风格的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步:了解景物描写的基本要素1.教师向学生介绍景物描写的概念。
2.分析名家作品,让学生理解景物描写的重要性和技巧。
3.让学生自己写出一个关于描写景物的段落。
第二步:描写方式的基本要素1.教师介绍描写方式的基本要素,如色彩、光影、气息等。
2.带领学生练习使用描写方式,让学生掌握描写技巧。
3.让学生自己写出一个关于描写方式的段落。
第三步:描写策略的能力1.教师介绍逆向思维和比喻的描写策略。
2.带领学生练习使用描写策略,让学生掌握描写技巧。
3.让学生自己写出一个关于描写策略的段落。
第四步:增强写作能力1.教师向学生介绍写作技巧和风格。
2.带领学生练习写作,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3.让学生自己写出一篇完整的描写景物的作文。
课堂练习1.分组练习,比较不同风格的文章。
2.根据宣布的主题,自由创作一篇描写景物的作文。
思考问题1.描述景物需要什么样的语言?2.与众不同的描写风格有哪些?3.如何在描写时运用想象力?课后作业1.布置练习作文,让学生使用课上所学的方法和技巧,完成作文。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学习描写景物作文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学习描写景物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描写景物”这一写作形式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描写景物的方法和技巧,能够通过描写景物直观地表达自己所想所感;3. 通过自我训练,提高写作能力,培养自己的语文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描写景物这一写作形式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描写景物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1. 能够通过描写景物直观地表达自己所想所感;2. 通过自我训练,提高写作能力。
四、课前准备:1. 整理相关资料,准备教学用具和教具;2. 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参考材料,便于他们进行自我训练;3. 预先安排好教学时间和内容,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展示一些优美的自然风景或城市景观,引导学生感受景色之美,并提出“如何描述这些景物”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具体方法(1)观察细节描写景物需要观察细节,找出景物的优美之处并进行描写。
这需要学生具备细心的品质,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描述,将景物的美妙之处呈现出来。
(2)用形容词进行描绘透过形容词,我们可以直接表达出景物的特点,例如:神秘的森林、翠绿的草原等。
学生应该充分运用形容词,来描述景物的特点和美丽的一面。
(3)用比喻方法进行描述用比喻的方式来描述景物,可以令描述更为形象、生动。
例如:大海如同无穷的蓝色毯子,而山谷则像是被银白色的反光所覆盖着的地方,等等。
(4)通过排比法来描述景物排比是指使用一个重复的句型,来逐一列举出景物的细节特征,这样可以令读者对景物有更为清晰的了解。
例如:这座皇宫,金碧辉煌,光彩夺目,散发着浓郁的历史气息。
3. 培养写作能力在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和技巧后,学生可以通过自我训练,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景物,进行描写,并向同学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帮助他们进一步加深对描写景物的了解。
六、教学总结:本次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描写景物的方法和技巧,使他们能够通过描写景物,直观地表达自己所想所感。
景物描写作文教案

第一章:景物描写的基本概念1.1 景物描写的定义1.2 景物描写的作用1.3 景物描写的分类1.4 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第二章:观察与体验2.1 观察的重要性2.2 观察的方法和技巧2.3 体验的重要性2.4 体验的方法和技巧第三章:景物描写的基本要素3.1 自然环境3.2 人文环境3.3 时间和季节3.4 声音和气味第四章:景物描写的基本结构4.1 开头部分4.2 中间部分4.3 结尾部分4.4 过渡和衔接第五章:景物描写的手法和修辞5.2 景物描写的修辞手法5.3 景物描写的手法和修辞的运用技巧第六章:景物描写的语言表达6.1 景物描写的词汇选择6.2 景物描写的句子构建6.3 景物描写的语言风格6.4 景物描写的语言表达技巧第七章:静态景物描写7.1 静态景物描写的特点7.2 静态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7.3 静态景物描写的实例分析7.4 学生练习和反馈第八章:动态景物描写8.1 动态景物描写的特点8.2 动态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8.3 动态景物描写的实例分析8.4 学生练习和反馈第九章:景物描写的创新与拓展9.1 景物描写的创新方法9.2 景物描写的拓展技巧9.3 景物描写的创新与拓展实例分析9.4 学生练习和反馈第十章:景物描写的评价与修改10.1 景物描写的评价标准10.2 景物描写的修改方法10.3 景物描写的评价与修改实例分析10.4 学生练习和反馈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景物描写的基本概念难点解析:景物描写的分类是理解景物描写的基础,包括自然景观、城市景观、室内景观等。
学生需要掌握不同类型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二、观察与体验难点解析:观察的方法和技巧是进行景物描写的前提,包括宏观观察、微观观察、比较观察等。
学生需要学会运用不同的观察方法来丰富描写内容。
三、景物描写的基本要素难点解析:时间和季节对景物描写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学生需要学会根据不同的时间和季节描绘出景物的变化,增加描写的表现力。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教案:景物描写欣赏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教案:景物描写欣赏一、教学目标1.理解景物描写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通过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描写,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进行景物描写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景物描写的基本技巧。
2.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描写。
三、教学难点1.景物描写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2.培养学生独立进行景物描写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向学生展示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所看到的景物。
二、景物描写的基本技巧1.分析景物描写的基本要素:形状、颜色、声音、动态、静态等。
2.示例分析:选取一篇经典的景物描写文章,如《草原》,让学生分析作者如何运用这些基本要素进行描写。
三、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描写欣赏1.选取几篇经典文学作品,如《春》、《济南的冬天》等,让学生阅读并分析其中的景物描写。
第二课时一、景物描写实践1.给学生提供一个景物描写的场景,如校园一角、公园景色等,让学生进行现场描写。
2.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二、景物描写技巧提升1.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如《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描写,让学生学习如何运用修辞手法进行描写。
三、景物描写欣赏与创作1.学生选取一篇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分析其中的景物描写,并尝试进行仿写。
2.学生分享自己的仿写作品,教师进行点评,指导学生如何提高景物描写的能力。
第三课时一、景物描写综合训练1.给学生提供一个综合性的写作题目,要求学生在作文中运用景物描写。
2.学生进行作文创作,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1.学生分享自己的作文,教师进行点评,强调景物描写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三、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选取一篇经典文学作品,分析其中的景物描写,并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欣赏文章。
2.鼓励学生进行景物描写创作,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实践操作、欣赏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了景物描写的基本技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描写景物作文指导教案

小学描写景物作文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描写景物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
3. 提高学生作文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描写景物的方法和技巧。
2. 优秀描写景物作文欣赏。
3. 实践练习:描写身边的景物。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描写景物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将景物描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景物,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讲解描写景物的方法和技巧,如动静结合、由远及近、由上至下等。
3. 示范:教师展示优秀描写景物作文,让学生感受描写景物的魅力。
4. 实践:学生进行景物描写练习,教师指导并及时反馈。
5.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描写景物的方法和技巧。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描写一篇身边的景物作文。
2. 挑选几篇优秀作文,在下节课上进行分享和讨论。
注意事项:1. 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的景物。
2.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将景物描绘得生动形象。
3.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的景物作文案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描写景物的方法和技巧。
2.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 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解答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评价激励: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肯定和表扬。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我评价,发现不足,总结经验。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给出建议和指导。
4. 综合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作文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八、教学资源:1. 优秀描写景物作文选集。
2. 相关景物描写的书籍和文章。
初中景物描写教案

初中景物描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学会捕捉景物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将景物描写得生动、具体,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景物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2. 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3. 景物描写的实践训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景物,引发学生对景物描写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景物描写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明白景物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教师讲解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包括观察角度、词语选择、句式运用等,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景物描写。
3. 实践训练:教师给出一个景物描写的话题,如“校园一角”,让学生进行写作实践。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写作,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个别化的帮助和指导。
4. 展示和评价: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让大家一起欣赏和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性的评价,表扬学生的优点,提出改进的建议。
四、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优秀的景物描写作品,学会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3.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具体写作任务的过程中,提高景物描写的能力。
4. 采用激励评价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也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在景物描写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
八年级上册作文描写景物教案篇1

八年级上册作文描写景物教案篇1教学目标:1.提高朗读能力,在读准字音的同时要能读出感情;2.了解由抑到扬的写作手法以及培养由事物引发哲思的能力;3.体会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活着的情感,树立对动物追求自身生命意义的理解和尊重。
教学重难点:由抑到扬的写作手法的掌握难点:对生命的意义的理解教学方法:提问法、引导法学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让学生收集关于蝉的成语,比赛说出找到的成语) 蝉不知雪:知了夏天生,秋天死,看不到雪。
比喻人见闻不广。
蝉翼为重,千钧为轻:把蝉的翅膀看成是重的,三万斤的重量看成是亲轻的。
喻指是非颠倒,真伪混淆。
春蛙秋蝉:春天蛙叫,秋天蝉鸣。
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
功薄蝉翼:功劳象蝉的翅膀那样微薄。
形容功劳很小。
常用作谦词。
寒蝉凄切:寒蝉:冷天里的知了。
天冷时,知了发出凄惨而低沉的声音。
文艺作品中多用以烘托悲凉的气氛和情调。
金蝉脱壳: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一层壳。
比喻用计脱身,使人不能及时发觉。
噤若寒蝉:噤:闭口不作声。
象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
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
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
蝉喘雷干:蝉:昆虫名,知了;干:空。
蝉喘息,雷声净。
形容酷热干旱。
(同学们喜不喜欢蝉?那我们今天就要学习一篇关于蝉的文章,看看作者笔下的蝉是不是和成语当中的蝉感觉一样。
)二、初步感知,读熟《蝉》1.请大家齐读一遍课文,注意结合预习,读准字音。
——设计意图:对文章进行正音训练,积累生字词。
2.读过课文,你们觉得蝉还烦不烦?你们还喜不喜欢蝉?三、整体感知,了解“蝉”“蝉之烦”1.作者为什么说蝉的叫声是“烦人的聒聒”? (蝉鸣得早,知知不休,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追问:因为蝉打扰了我们人类,就觉得它烦,你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安排讨论) “蝉之恕”1.我们知道,作者最终宽恕蝉“烦人的聒聒”,从文章当中我们可以找到哪些作者宽恕的原因?(预设答案:病蝉可怜、小小的却响彻夏天、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好好的过活90天)2.“我”和朋友进行了第一次“对话”,请找出来,说说这次对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我”认为仅仅是一个夏天的时间却是蝉的一辈子,通过用17年和一夏三个月的时间对举,说明人类不能以自我为中心,用自己的价值尺度去衡量蝉,以我们自己的好恶去苛责蝉。
景物描写作文教案

景物描写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景物描写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自然景物的能力。
3. 提高学生作文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景物描写的概念与作用2. 景物描写的方法与技巧3. 景物描写的练习与指导4. 优秀景物描写作文赏析5. 学生作文实践与评价三、教学过程1. 景物描写的概念与作用(第1-2课时)1.1 讲解景物描写的定义和特点1.2 分析景物描写在作文中的作用和重要性2. 景物描写的方法与技巧(第3-4课时)2.1 直观描写:颜色、形状、声音等2.2 抽象描写:氛围、情感、象征等2.3 动态描写:变化、发展、运动等2.4 静态描写:稳定、静谧、宁静等3. 景物描写的练习与指导(第5-6课时)3.1 户外观察练习:引导学生观察校园、公园等场所的景物,并进行描绘3.2 创作练习:以某一景物为主题,进行景物描写的创作4. 优秀景物描写作文赏析(第7课时)4.1 选取优秀的景物描写作文进行赏析4.2 分析作文中的优点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习借鉴5. 学生作文实践与评价(第8-9课时)5.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景物描写的作文创作5.2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和指导,提出改进意见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景物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学生能够运用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创作。
3. 学生的作文在表达方式和创新能力上有所提高。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景物描写的概念、方法和技巧等。
2. 优秀作文素材:用于分析和借鉴的优秀景物描写作文。
3. 学生作文样本:用于评价和指导学生的作文。
4. 教学视频或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景物。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景物描写游戏: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轮流描述一个景物,其他组成员猜猜是哪个景物。
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练习景物描写。
2. 景物描写接力赛: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篇景物描写的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课一种景物目标:学习景物描写的文章,学习第一种景物描写的方法。
一、课前检测。
1、检查读课外书的情况,表扬表现好的同学并奖励奖花。
2、检查复习谚语的情况,并鼓励学生把谚语运用到作文中去。
3、抽查背诵《小学语文经典诵读》。
二、讲评作文。
三、学习新课。
写景要鲜明,让人一看到文章,脑海里就浮现出美丽的景色来。
因此,写景要有顺序,如果东一句,西一句,那么呈现出来的画面就乱了。
写景的文章有哪几类呢,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写呢?1、例文。
读一读想一想文章是怎么写的?多变的云早晨,我坐在草地上,无意间抬头仰望天空……哇!我差一点叫出声来。
天空中的云真好玩,一层层,一堆堆,一团团,白白的,后面还衬着蔚蓝的天空,就显得更洁白如玉了。
我呆呆地望着天空中飘浮着的白云,它变化多端,姿态万千。
有的像凶猛的老虎,愤怒地看着我,吓得我连大气也不敢出;有的像可爱的小白兔,惹得我恨不得飞上天去摸摸它那毛茸茸的毛;有的像一只只白熊在追逐游戏;有的像一条条白丝带,飘在晴朗的天空中……一会儿,老虎、小白兔、白熊、丝带……都堆聚在一起,天空就像大海,那成堆成堆,重重叠叠的白云犹如波涛汹涌的波浪一般,拥挤着,翻滚着。
挤着挤着,一些云渐渐地又分离开来,变成了一个个“海中小岛”。
突然,天色愈来愈暗。
一会儿,天空中乌云密布,这些乌云像魔鬼一样张牙舞爪,仿佛要猛扑下来似的。
我吓得赶紧逃回家。
没过一会儿,天空便下起了倾盆大雨。
夏日里的天就是这样说变就变。
小结:写一种景物的色彩、形状、变化等。
漓江的水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我们乘着木船,荡舟漓江,来欣赏桂林的水。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桂林的水真美啊!小结:从水的3个方面来写,写出水的3个特点。
这两篇文章中只写了一种景物,从景物的颜色、形状、气味、静态、动态的变化等着手写,把景物的特点写清楚。
经常运用的句式是有的……有的……有的……文章段式:第一段:时间、人物、地点、看景,总的感觉。
第二段:描写景物的颜色、形状、气味、动态的变化等。
第三段:写感觉,也可以自然结尾。
五、习作练习:公园里的花指导:先写静态时的颜色、形状、气味,再写动态时的样子。
(样文)公园里的花星期天,我来到公园里看花。
公园里的花真多啊,大门口,小路边都是一盆盆的花;草地上,大树下都是一个个花坛,五颜六色的花看得我眼花缭乱。
公园里的花有红的、黄的、白的、蓝的、紫的……红的似火,黄的似金,白的似雪,蓝的似海,真是五彩缤纷。
公园里的花有的像蝴蝶翩翩起舞,有的像星星闪闪烁烁,有的像酒杯举着互相祝福……真是姿态万千。
公园里的花芳香扑鼻,走到哪里都能闻到,好像整个人就浸在香味中一样。
一阵阵微风吹过,花儿随风舞动,好像在跳集体舞。
他们有的在向你点头,好像在说:“你好,你好。
”;有的在向你招手,好像在说:“欢迎你,欢迎你”;有的在向你摇头,好像在说:“只许看不许摘。
”公园里的花真美啊!六、作业:1、欣赏:雷雨2、复习谚语。
3、背诵《小学语文经典诵读》。
4、读课外书。
第八课定点观察景物描写目标:学习定点观察景物描写的方法。
一、课前检测。
1、检查读课外书的情况,表扬表现好的同学并奖励奖花。
2、检查复习谚语的情况,并鼓励学生把谚语运用到作文中去。
3、抽查背诵《小学语文经典诵读》。
二、讲评作文。
三、生动强化。
四、学习新课。
1、看例文,想一想下面的文章和上节课学的景物描写的文章有什么不一样?读一读文章,想一想每部分写什么景物,怎么写的?我家的小院我家的小院美极了。
小院的中间有一张石桌,石桌边上有四张石凳,石凳上刻着一个可爱的小丑的图案。
小丑的一双圆溜溜的眼睛在看着每个人,嘴里好像在说:“快来坐呀,休息休息。
”(石桌、石凳,主要写石凳上的小丑。
)石桌的前面有个葡萄架,葡萄架上爬满了翠绿色的叶子,架上挂着一串串像紫色的珍珠,青色的玛瑙一样的葡萄,在阳光下熠熠发光。
(主要写葡萄的颜色)小院的右边是一个花坛,花坛里有粉红粉红的杜鹃花,有深红深红的玫瑰花,有火红火红的一串红,有像鸡冠一样的鸡冠花,有像蝴蝶一样的蝴蝶花。
(写花的颜色和样子)它们有的昂首怒放,花枝招展;有的含苞待放,羞羞答答;有的倒挂枝头,低头沉思,真是千姿百态啊!(花儿不同的姿态)花坛的旁边有一个小水池,十几条红的、黑的金鱼拖着长尾巴,自由自在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好像一群小姑娘穿着美丽的长裙子在水里跳舞。
(金鱼的颜色和样子)小院的左边是一片小竹园,翠绿挺拔的竹子就像一队士兵整整齐齐地站着,一阵风吹过,竹叶发出“沙沙沙”的声音,就像士兵在操练。
(描写竹子的样子)竹林的边上有一座假山,假山奇形怪状的。
我爱我家的小院。
小结:区别①这篇文章不是只写一种景物,而是写了小院中的许多景物。
②写一种景物的文章要把景物的颜色、形状、气味、静态、动态的变化写得很具体。
这篇文章抓住每个景物的最主要的特点写,不需要把每个景物的颜色、形状、气味、静、动态的变化都写得很具体。
③这样的文章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如从远到近,从近到远;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从前到后,从后到前;从左到右,从右到左等。
④这样的文章要一个景物一个景物写清楚。
文章段式:第一段:时间、人物、地点、看景,总的感觉。
第二段: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颜色、形状、气味、动态的变化等。
(抓住主要的特点写)第三段:写感觉,也可以自然结尾。
五、习作练习:小区一景六、作业:1、欣赏:游时代广场星期天,我来到时代广场,放眼望去,这里的景色好美啊!广场中间有一个大喷泉,喷出的水柱,随着音乐的起伏,时高时低,变化不停。
时而纤细,像一条条弯曲的彩带;时而像一把宝剑,直冲蓝天;时而旋转,像九天仙女的花篮。
喷泉中,五位“少女”文雅地演奏着民族乐器——古筝、琵琶、竖琴、笛子、笙。
最中间还有三位“少女”,挥舞着彩带。
泉水打在雕像上,叮叮咚咚,犹如婉转的琴声;泉水打在水面上,哗啦哗啦,仿佛小溪淙淙。
广场的四周都是绿茵茵的草坪,像是给大地铺上一层厚厚的绒毯。
草坪的中间有一条条石板小路,就像一条条丝带镶嵌在绿草地上,非常和谐。
小路的两边有许多花。
花儿多姿多彩。
有的花含苞欲放,像一位位腼腆的小姑娘,不肯向人们露出笑脸;有的花半开放着,像一位位纯洁的少女,用细嫩的手捧着脸庞;有的花已经完全绽放,开朗地向人们露出美丽的笑脸,妩媚动人。
小路上有许多石凳子,人们结束了一天忙碌的工作,都来这里坐坐悠闲地聊聊天,好不惬意啊!看着时代广场的美丽景象,我憧憬着这里的明天将更加灿烂!2、复习谚语。
3、背诵《小学语文经典诵读》。
4、读课外书。
第九课移动观察景物描写目标:学习移动观察景物描写的方法。
一、课前检测。
1、检查读课外书的情况,表扬表现好的同学并奖励奖花。
2、检查复习谚语的情况,并鼓励学生把谚语运用到作文中去。
3、抽查背诵《小学语文经典诵读》。
二、讲评作文。
三、学习新课。
1、看例文,想一想下面的文章和上节课学的景物描写的文章有什么不一样?每段写了什么景物?秋游“满陇桂雨”被称为:“杭州新西湖十景之一。
”它栽着满山的桂花树。
每年一到十月,桂花就满树开放,香飘八方,因此而闻名。
于是,在一个秋风习习、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们去欣赏了“满陇桂雨”。
还未走进大门,一阵阵桂花的清香就迎面扑来。
大门内有一个圆形广场,广场的中央有一个大喷泉,喷泉的中间是一座塑像。
塑像的四周有九个圆坛,圆坛中间有小孔,小孔里不断地喷射出水花。
水花再向着精美的塑像喷去,就像仙女洒花,非常好看。
广场左右两边的山上都是桂花树。
桂花分金桂和银桂,金桂开的花是金黄色的,香味很浓,银桂开的花是淡黄色的,香味也淡一点。
桂花的花形很小,密密麻麻地长在深绿色的叶子中间,就像夏日里满天的星星,闪闪烁烁,异常美丽。
我们沿着山间小路往前走,两边的桂花树越来越多,香味也越来越浓,就像整个人被浸在香水缸里一样。
大人们租了桌子、凳子在桂花树下玩起了纸牌。
我们小孩子三五成群继续往前走,来到了掩映在桂花树丛中的恐龙谷。
这里有各种各样的恐龙模型,大小不一,姿态万千。
翼龙闪动着翅膀,似乎在向你飞来。
三角龙摆动着尾巴在向你跑来。
霸王龙张牙舞爪的,好像要把你吃了。
还有脖子最长的梁龙,最丑的肿头龙,最无能的冠龙,跑步最快的似鸟龙等,我们在这些恐龙中间奔跑追逐,就像到了恐龙时代一样。
离开恐龙谷,我们登上小山坡。
我们惊喜地发现山坡后面还有一条碧清的小溪呢!小溪里的水清澈透底,小鱼、小虾从我们的脚边穿梭而过。
我们一起捉鱼、捉虾,一起嬉水,玩得很开心。
过了很长的时间,我们才回到大人们身边,这时已经过中午了,我们狼吞虎咽地吃着快餐饭。
吃完饭,我们休息了一下,就坐车回家了。
回到家里,我们的身上,我们的汽车似乎还在飘着桂花的清香。
游海底世界星期天,妈妈带我去参观了水族馆。
我们走近造型别致的大门,穿过客舱般的前厅,来到“山涧河流”景点。
这里有一条小河淙淙地流着,清澈的水流入5个玻璃做成的大水池里。
水池里有许多许多稀奇古怪的鱼,有红肚鱼、黑裙鱼、红绿灯鱼、飞虎鱼、气鼓鱼等,还有许多叫不上名字的,据说有200多种,400多条呢!鱼儿的颜色各种各样,色彩斑斓,异常美丽。
我们随着人流往里走,来到了“湖中长廊”。
长廊的两边用玻璃隔着,里面都是海洋动物,海星懒洋洋地蠕动着;海蟹、海虾在水草间悠闲地散步;海葵亮闪闪的,非常漂亮;旗鱼像箭一样地穿梭而过,还有魔鬼鱼、刺鱼和许多许多叫不出名字的鱼都很有趣,看得我眼花缭乱。
最后,我们来到了“海底隧道”。
隧道的上下左右都用玻璃隔着,里面都是鱼。
人在中间走,感到鱼就在我们的身边、头上、脚下游来游去,真的就像到了海底一样。
突然,一条鲨鱼张开大嘴快速地朝我游来,我真怕它会冲出来把我吞吃了。
这里真是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
小结:区别①不是站在一个地方观察的,而是边走边看,走到一个地方,写一写这个地方的主要景物的特色,再走到一个地方,再写一写那个地方的主要景物的特色。
文章段式:第一段:时间、人物、地点、看景,总的感觉。
第二段:按照观察点的变化顺序描写不同景物的颜色、形状、气味、动态的变化等。
(抓住主要的特点写)第三段:写感觉,也可以自然结尾。
五、习作练习:游野生动物园六、作业:1、欣赏:2、复习谚语。
3、背诵《小学语文经典诵读》。
4、读课外书。
第十课综合比较景物描写的文章目标:综合比较三类写景文章的写作方法,巩固复习,加深印象。
一、课前检测。
1、检查读课外书的情况,表扬表现好的同学并奖励奖花。
2、检查复习谚语的情况,并鼓励学生把谚语运用到作文中去。
3、抽查背诵《小学语文经典诵读》。
二、讲评作文。
三、学习新课。
读一读前面欣赏的三篇文章,《公园里的花》、《游时代广场》、《秋游》,复习巩固三类写景文章的不同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