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

合集下载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
• 4、要用词准确,注意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 5、要融情于景,适时适度地抒发情感。
• 仔细观察秋天的景物,写一篇作文,记 下所观察的景物和当时的感受。题目自 拟,但标题中必须含“秋”字,如《校 园的秋天》、《家乡的秋天》、《秋天 的田野》、《秋月》、《秋晨》等等。
• 朱自清在《春》中抒发了对春天的喜爱、 赞美之情。
• 《三峡》表现了郦道元对祖国大好河山 的热爱之情。
• 如何抓住特点描写好景物? • 1、要注意选择好观察点,按一定的顺序 进行描写。
• 2、要多感官地去发现和感知景物的特点,能从 多角度、多侧面地去描摹景物。
• 3、要特别注意把握不同时间和地点的景物特点。
• 观察景物的方式大致有三种 : • 1、定点观景。观察点固定,观察的景 物固定。 • 2、动点定景。从不同的位置和角度观 察某一种景物,正如苏轼所说“横看成 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3、移步换景。指随着立足点的移动, 观察的对象或同一对象的角度也不断变 化,这是游记散文常见的写法。
描绘景物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常见的顺序有: • 1、空间顺序。如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 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等。 • 2、时间顺序。如《三峡》是按夏、春冬、 秋的时间顺序写的。如写《日出》,可按 “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 写。 • 3、逻辑顺序。如先整体后局部等。
秋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景
• A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 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密密地斜织着,人 家屋顶上全茏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 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 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 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 起伞慢慢走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 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 雨里静默着。 [写出了春雨多、细、密的特点]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知识导航]观察篇怎样描景状物,老师总是告诉我们要细致观察景物,才能写好景物,那么你知道怎么观察吗?有几种途径供你参考。

一、定点观察——三大步骤、两大注意定点观察的意思就是说锁定某一个目标,选择一个角度观察一个具体的景物或者某一个角落的景色。

定点观察要分为三大步骤:1.选择最佳视角。

选择你要描写的一角或一部分的景物,找一个最好的观察角度,确保将一切收入眼底,并且这一切可以呈现出最美的状态。

2.锁定中心景物。

我们要描写一幅画,不可以把这幅画中的每种事物都写得淋漓尽致,不但是篇幅所限,没有主次和详略地描写景物也会让人觉得繁琐而无趣。

因此每幅图景都有最惹眼的中心景物,定点观察时先应抓住主体景物来进行描写,记住周围的景物只是陪衬。

3.抓住中心景物的中心特点。

每一个景物必然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

我们要抓住这个最显著的特点用大量笔墨来渲染描绘,其余的特点可以略写或者不写。

三大步骤是让我们的观察点从大到小,从一个角度——中心景物——中心特点,比如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虽然描写了苏州园林的几大特点,在写道每一个特点的时候,都是采用这样的步骤:1.先选择一个角度,比如说写苏州园林。

2.描写的中心景物——假山池沼;3.中心特点:因地制宜,浑然天成。

谈过三大步骤,我们要说说两大注意,在观察景物的时候应该怎样观察,注意什么?1.捕捉景物的颜色和姿态。

景物是多彩多姿的,在观察的时候,我们既要注意形貌,也要注意颜色等等。

2.调动各种感觉器官来观察。

要写出色香味俱全的文章通常都需要调动各种感觉器官,从各个感觉去感知景物的美好,比如《荷塘夜色》,朱自清写了荷花的外形、颜色、气味,用各种感觉器官把荷花写得风姿卓绝。

二、移步换景观察——两种方式、空间顺序古语有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定点观察往往不能窥知事物全貌,要想全面、整体地写景,还须用“移步换景”法观察。

“移步换景”观察有下面两种方式:1、对同一景物作不同角度、不同距离的观察。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案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案

层次感
注意景物的远近、主次, 形成空间感。
景物的特点与表现
自然景物
山、水、花、木等,表现 其自然美。
人文景观
建筑、园林、雕塑等,反 映文化与历史。
情感表达
通过景物寄托情感,表达 个人感悟。
03
教学过程
导入
01 02 03 04
总结词:激发兴趣 详细描述:通过展示美丽的风景图片或播放相关视频,引导学生进入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描写 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 创作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促进相互学习和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热爱和 关注,增强环保意识。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培养其人文 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培 养其良好的文化素养。
02
写作实践
01
总结词:写作指导
02
详细描述:指导学生如何将观察到的景物特点转化为文字,教授他们 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和细节描写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03
总结词:写作练习
04
详细描述: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观察的景物进行描写,要 求他们注意突出景物的特点。
评价与反馈
总结词:作品展示
输标02入题
详细描述:让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和老师 给予评价和建议。
课程主题,激发他们对景物描写的兴趣和好奇心。 总结词:回顾知识
详细描述:回顾之前学过的观察方法和描写技巧,为新课做准备。
观察与讨论
总结词:指导观察 总结词:小组讨论
详细描述:指导学生如何观察景物的特点,如色彩、形 态、声音等,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详细描述: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 和感受,互相启发和补充。

作文景物特点怎么写

作文景物特点怎么写

作文景物特点怎么写1. 仔细观察在写作之前,要对所要描写的景物进行细致、全面的观察。

注意景物的形状、颜色、大小、质地、声音、气味等方面的特征,以及其在不同时间、天气、季节下的变化。

2. 确定重点一个景物可能有很多特点,但在写作时不可能面面俱到。

要根据写作的目的和主题,确定重点要突出的特点。

比如描写秋天的公园,重点可以是金黄的树叶和盛开的菊花;描写大海,重点可以是波涛的汹涌和广阔的海面。

3. 运用多种感官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全方位地感受景物。

比如,“微风拂过,带来了一阵花香,那香味甜丝丝的,仿佛能把人的心都融化了。

”这样的描写就同时运用了视觉和嗅觉。

4. 运用修辞手法使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可以让景物的特点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把荷叶比作大圆盘,突出了荷叶又大又圆的特点。

5. 对比衬托通过与其他景物的对比,来突出所写景物的特点。

比如,“这座山在周围低矮丘陵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雄伟挺拔。

”6. 按照一定顺序可以按照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等)、时间顺序(早中晚、春夏秋冬等)或者逻辑顺序(主次、整体局部等)来描写景物,使文章条理清晰。

7. 融入情感在描写景物时,融入自己的感受和情感,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比如,“看到这片美丽的花海,我的心情瞬间变得无比愉悦,仿佛所有的烦恼都烟消云散了。

”《春天的花园》春天来了,我家附近的花园仿佛变成了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

走进花园,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绚丽多彩的花海。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一朵朵、一簇簇,争奇斗艳。

桃花娇艳欲滴,花瓣如少女的裙摆般轻盈;杏花洁白如雪,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油菜花金黄灿烂,像一片金色的海洋,微风吹过,涌起层层波浪。

沿着石子小路前行,路旁的柳树垂下了嫩绿的枝条,宛如绿丝绦般柔顺。

细长的叶子在微风中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演奏着春天的乐章。

花园的角落里,小草从地下探出了嫩绿的脑袋,好奇地张望着这个世界。

横看成岭侧成峰——怎样观察、描写事物的特点

横看成岭侧成峰——怎样观察、描写事物的特点

了。”有人这样介绍。
上用了多种观察、描写方法,l
我们一个个伸长脖子,隐 繁而不乱,生动活泼。文章先|
约见一黑线横跨远方江面。哪 写闽江口,由下而上,江、岸、l
来的大海?也难怪,这里好些人 山、鸟、天,浑然一体;然后由;
都没见过大海,对大海自然有 近及远,写海天苍茫;接下来i
一种神秘的向往。不过,前方那 是环顾,是抒情;最后是远处l
【山一碧、万古长青”的美丽景 位顺序及逻辑顺序都应有所考
! 象,又分层展示了大兴安岭“深 虑,根据需要来决定全文的结
i 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 构,使大小层次各有所依;三是
;形容的各种色彩”,深化了主 注意选材,不要把看到的都罗
;题,明确了中心。
列上,应该有重点地选择一部
六、按事物的不同特点和 分景物来写。
任编 辑:刘小 明
怎 样 观 察
描 写
荔9
蓦重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 每一个事物都有与众不同的地 方。这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 特点。观察中,抓住事物的特 点,才能真正认识事物,才能把 事物的真实面貌反映出来。
要抓住事物的特点,就要 }在全面观察上下功夫。所谓全
■面毛函眨矿一~…一
面观察,就是既要观察它的全 貌,又要观察它的局部;既要观 察它的外部,又要观察它的内 部;既要观察它的正面.又要观 察它的侧面或者反面;既要观 察它的静态,又要观察它的动 态。
四、按从整体到部分再整 体的顺序进行观察、描写。
即按“总 、分、总”的 方法去 观察、描写。如《马踏飞燕》作者 先从总体观察、描写奔马的身 躯、体形、鬃毛、四蹄、头、尾、 口、声,姿态优美,栩栩如生。接 着又细致描写了马腿怎样踏飞 燕,怎样保持整体平衡,最后视 线又回到 总体观察思考 ,并由 此联想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想象 力和卓越的创造才能,这样写

景物描写的特点

景物描写的特点

景物描写的特点:1、景中有物:写什么景物,将特征写具体,有所侧重,不可面面俱到。

灵活运用一些修辞方法。

2、、景中有序:如时间顺序、移步换景、由总到分,由面到点,由物到人,由实到虚。

3、景中有变:山水结合、动静结合、人物结合,花草结合。

4、景中有叙:单一写景会显得单调,可适当插入叙事,引文,以深化或丰富景物内容。

5、景中有情:在描写过程中适当抒情议论,自然流露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6、景中有理:通过观察联想,感悟景物或景物变化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简介: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

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

文学描写的主要对象是人,包括人的生活情景,人的思想感情。

所以文学描写的对象,其实就是两个方面:人物与景物。

景物描写对象:1、风景画:主要内容是自然风景。

广义的风景画,包括人工景物,如宫殿、寺庙、园林等。

狭义的风景画,主要是指自然风景,如日、月、星、云,高山、大漠、潮汐、雷电等。

2、风物画:风物画的范围,似乎更小一些,主要指人工制造的具有特点的景物与器物。

较大的如园林,较小的如金石风物描写,应该有独具的特点。

3、风俗画:也可以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风俗画,指能反映某一时代、某一地区、某一民族或社会集团的社会生活所特有的风俗人情、社会风貌、生活方式的文学作品。

景物描写作用:1、时间背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景物描写有时可以渲染一种特定的氛围,烘托人物的情趣、心境,表现人物的心理。

3、展示人物性格:人物周围的环境,包括室内外的装饰布置,能够展示一个人的身份、气质、个性等,因此作家注意用景物来展示人物性格。

4、推动情节的发展:有时景物描写能够推动情节向前发展。

5、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作品中描写景物,作者往往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情,达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目的。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PPT课件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PPT课件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
教学目标
• 1、培养观察景物的能力,做到细致观察 • 2、学会抓住景物特征,层次清晰的进行描
写 • 3、学会准确应用词语和修辞,对景物进行
多角度的描写 • 4、学会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导入激趣
• 一个乞丐在街上乞讨,面前放着一个牌子, 上面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可是,过 了很久也没有得到一块钱。
• 一个诗人走过来看见了,把牌子上的话改 为了“春天来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 之后,路人们纷纷慷慨解囊......
听音乐 找素材
• 能感受到大自然之美是一种幸福,但 不会准确的表达这种美却是一种遗憾
自学知识短文
•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148页知识短文,结合本 单元所学名篇佳作,及自己的写作经验, 总结归纳出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的 住景物特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注意写景的方法)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三、观察和描写景物,要特别注意把握 不同时间和地点的景物特点。
• 季节不同,景物就会有不同的特点,季节 相同的不同地域,景物的特点也大有差别, 只要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
四、用词准确,运用多种修辞
• 善于运用最能表现景物特征的动词和形容 词,注意炼字炼句。
• 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语言尽量生动形象。
五、融情于景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荷花淀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荷花淀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荷花淀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1. 景物描写的特点1.1 细腻的观察与描绘荷花淀的景物描写最打动人心的,便是那种细腻入微的观察。

要说这个地方的荷花,真的是美得让人心醉。

想象一下,盛夏时节,湖面上开满了荷花,像是铺了一层粉红色的地毯。

那些花儿啊,有的刚刚展开花瓣,仿佛在害羞地展示自己的美丽;有的已经盛开,花瓣在阳光下闪着光辉,就像是女孩儿身上挂满了珍珠项链。

作者用“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这样的描写,真是把荷花的那种自然与纯净展现得淋漓尽致。

每一朵荷花都那么鲜活,仿佛都有自己的灵魂。

1.2 富有层次感和变化荷花淀的景色变化多端,这点也很吸引人。

早晨,湖面上雾气弥漫,荷花像是被一层轻纱笼罩着,朦朦胧胧的美;中午,阳光透过荷叶,水面上的光影斑驳,显得格外耀眼;傍晚,夕阳西下,荷花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整个湖面就像是一幅水墨画,静谧而优雅。

这种变化让人觉得,每个时刻的荷花淀都是不同的风景,每次来这里都能有新的发现。

2. 描写的作用2.1 营造氛围荷花淀的描写不仅仅是为了让人看到美丽的景色,更是为了营造一种独特的氛围。

比如,作者通过细致的景物描写,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荷花的清香和湖水的清凉。

这种描述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那种宁静、自然的氛围,仿佛心灵都得到了洗礼。

这种氛围的营造,可以让读者暂时忘却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享受那份来自大自然的宁静和美好。

2.2 表现情感荷花淀的描写,也有很强的情感表达作用。

通过对荷花、荷叶以及湖水的细腻描写,作者能够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

例如,荷花虽然出淤泥而不染,却依然在泥水中生长,象征着一种高洁的品格。

这样的描写,不仅让人对荷花充满了敬意,也让人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思考。

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实际上是在表达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人性的思考。

3. 描写的艺术效果3.1 增强画面感荷花淀的景物描写,给人一种很强的画面感。

作者通过生动的语言,让荷花、荷叶、水面上的光影都变得栩栩如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案
镇江新区大港中学孙艳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积累,了解本单元几篇写景美文在写法上的成功之处,作为自己习作的借鉴
2、结合本单元的写作指导语指导学生从多方面观察景物,多侧面感知景物特点。

3、注意把握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景物的特点。

并选取特定的景点(或学生自选
喜爱的景物)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花一定的时间进行细致的观察,鼓励学生培养观察和思考习惯,多写观察日记,以求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通过对文本的阅读积累,了解本单元几篇写景美文在写法上的成功之
处,作为自己习作的借鉴
2.难点:注意把握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景物的特点,花一定的时间进行细致的观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只要提到百草园,同学们都会想到鲁迅笔下的“高大的皂荚树”、“光滑的石井栏”、肥胖的“何首乌”,“碧绿的菜畦”。

为什么名家能把看似平常的景物写得如此优美,让人赞不绝口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生自学课本“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解决下列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后,师生互动,结合本单元所学名篇佳作,及自己的写作经验,总结归纳出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的一般方法。


1、描写景物要抓住特点,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形状、颜色、质地以及音响、气味等方面。

2、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
[1]观察和描写景物,要注意选择好观察点,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

观察景物的方法大致有四种:
(a)定点观景。

观察点固定,观察的景物固定。

(b)动点定景。

从不同的位置和角度观察某一种景物,正如苏轼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移步换景.指随着立足点的移动,观察的对象或同一对象的角度也不断变化,这是游记散文常见的写法。

描绘景物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常见的顺序有:
(a)空间顺序、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等。

(b)时间顺序如写《日出》,可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写。

(c)逻辑顺序(先整体后局部)
[2]观察和描写景物要多方面去发现和感知景物的特点。

我们习惯用视觉去感受描摹景物,其结果往往犹如一幅寂静的,并无多少生机的平面画作,如果我们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描摹景物,那我们的文章就会生动得多。

著名作家余光中说过:“我们期待的散文,,应该有声、有色、有味、有光。


朱自清在《春》一文中,先写了红、粉、白各色花之后,用嗅觉写“花里带着甜味儿”,“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接着还用听觉写“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多富有诗意的春意啊!活生生的“满园春色关不住”!
[3]观察和描写景物,要特别注意把握不同时间和地点的景物特点。

季节不同,景物就会有不同的特点,季节相同的不同地域,景物的特点也大有差别,只要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

宋代诗人杨万里就有这样的体会,他写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天呢,荷叶纵然还在,绝不会是“无穷碧”了。

我们刚刚读过的第四单元一组课文,分别写了一年四季不同景物的不同特点,春天,桃花、杏花、梨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夏天,“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秋天,“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冬天,“最妙的是下点小雪”,矮松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朱自清在《春》中表现了南方春风温暖、和煦的特点,而林斤澜的《春风》则绘出了北方春风的粗犷、壮美。

[4]描写景物要观察细致,还要用词准确,注意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要写好景物,仅仅通过细致的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还不够,发现了景物的特点并不等于能把这些景物的特点描绘出来,因此,我们在注意观察,培养自己的观察力的同时,还应注意通过阅读,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丰富自己的词汇。

要注意炼字炼句,学会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如,朱自清在《春》中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的比喻写出了春雨的细密、闪亮、绵长的特点。

老舍在《济南的冬天》这样来描绘雪后美景:“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贴切的比喻,准确的动词,生动地绘出了景物的特征。

[5]融情于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

”写景,不仅是作者对自然界景物的肉眼所见,更主要的是作者的心灵的感受。

朱自清在《春》中抒发了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三峡》表现了郦道元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流动着情感的文章才富有感染力。

三、赏析品评
花园秋晨
清晨,我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

偶尔从园里传来叽叽喳喳的鸟鸣声,我不觉向小花园走去。

花园里弥漫着淡淡的雾气,像一层薄纱,把花草树木都笼罩住了。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新鲜空气,有点儿清凉,有点湿润,仿佛早晨的一切都融化在这空气里了。

初升的太阳在园里洒下了一层金辉,树叶上、花瓣上,晶莹欲滴的露珠闪闪熠熠。

我不禁被这动人的景色所吸引,颇有兴致地打量起这个早已熟悉的小花园来。

花园的四周种满了四季常绿的冬青,翠绿翠绿的,给花园镶上了一道绿边,又恰似给花园扎上了一条绿色绸缎的蝴蝶结。

绿得嫩,绿得翠,绿得浓……好似一条绿色的小河,潺潺流淌。

在花园的南面,种着好多黄扬。

那是绿色的瓜子黄杨。

顾名思义,就是叶子像瓜子的黄扬。

也正是因为这个,人们常常把它和冬青混为一体。

经过园丁的精心修剪,这些黄杨显得十分美观、整齐,有球形的,也有圆锥形的。

在花园的东边,放着四盆睡莲。

那是几个褐色的大瓷缸,缸壁上雕刻着龙凤呈祥、翩翩浮莲的精美图案。

缸里盛着一坛明净如镜的清水,一朵朵嫩绿色的睡莲轻盈而又悠然地漂浮在水面上,很是可爱!瞧,那些莲叶既像小孩张开的手掌,娇滴滴的;又像一把把撑开的绿伞,静静地躺着。

这时,一条红色的小金鱼,悠闲地摇摆着尾巴,向水面游来;与此同时,顺着莲叶,一颗晶莹的露珠刚巧落在了水
面上,圆一圈一圈地扩展开去,好看极了。

这可惊动了小金鱼,它扭转身子,头也不回地向水深处游去了……
在花园的西边儿,种着数十颗柏树。

它苍劲的躯干和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使人肃然起敬。

忽然,在一片浓绿之中,一大片常春藤闯入我的眼帘。

那枝条细长而柔软,攀附着花架爬得高高的。

虽已是秋天了,它的叶子却茂密地遮住了花园的一角,保护着它下面的花和草。

花园的正中是一块小草坪。

草坪中央有一个椭圆形的花坛,花坛的四周摆着两排月季。

月季开得真旺,淡红的花瓣随风微微颤动,好像每片花瓣都各有自己的生命。

这时,我看见了一株黄色月季。

听爸爸说过,黄色月季是非常名贵的。

俗语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

今日一见,果然不假,那嫩黄色的花瓣,沐浴着阳光,闪耀着象牙般的光泽,在绿叶花丛中,亭亭玉立,高傲地昂着头,似乎不屑光顾别人一眼。

合作探究:本文是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
你认为有哪些佳词妙句值得学习?
四、亮出你自己
请选择一处你熟悉的景点,细心观察,抓住景物特点,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注意写景的方法)
参考题目:(1)学校百草园(2)建湖外滩(3)希望广场
学生结合课前的观察,自主选择以上探讨的方法,构思全文,五分钟后组内交流,推荐优秀习作思路,全班交流。

板书: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
选择好观察点,按一定的顺序描写
多方面去发现和感知景物的特点
观察和描写景物方法注意把握不同时间和地点的景物特点
用词准确,巧用修辞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