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初中七年级上册科学第7章 地月系3月球与月相华师大版复习巩固第三十六篇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7章《地月系》知识点回顾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7章《地月系》知识点回顾、二节地球的运动昼夜与四季一、“地心说”和“日心说”1、地心说:希腊天文学家拖勒玫地球是世界万物的中心,天上的日月星辰都在围绕地球旋转2、日心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天体运行论》3、伽利略用自制望远镜观测天空,为“日心说”提供有力的观测依据二、太阳高度角与竿影的变化(一)太阳高度角1、定义:太阳光与地面之间的夹角,简称太阳高度2、太阳高度角与竿影长短的关系:太阳高度角越大,竿影越短;太阳高度角越小,竿影越长;当竿影为0时,出现太阳直射的现象。
3、太阳高度角与季节的关系(1)春、秋两季:太阳高度角适中(2)夏季:太阳高度角较大,竿影较短;其中夏至日太阳高度角最大,竿影最短。
(3)冬季:太阳高度角较小,竿影较长;其中冬至日太阳高度角最小,竿影最长。
买楼时应以冬至日的楼影长度来计算两幢楼房间的距离。
(二)竿影的变化1、方向变化(对于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上午太阳位于东南,竿影位于西北;正午太阳位于正南,竿影位于正北;下午太阳位于西南,竿影位于东北。
2、长度变化:上午逐渐变短,正午最短,下午逐渐变长。
三、地球的运动(一)自转1、自转周期:大约是24小时,即1日1日=24小时=1440分=86400秒2、特点:倾斜,自转几乎是均匀的3、围绕的中心:地轴4、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5、为何感受不到地球在自转:(1)地球非常巨大,旋转时非常平稳(2)我们以同样的速度跟着地球一起转动6、如何证明地球在自转: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现象7、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1)昼夜交替现象(2)一天中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一天中竿影长度的变化)(二)公转1、周期:365.25日把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间隔称为地球公转周期2、围绕的中心:太阳3、方向:自西向东4、公转轨道:接近于圆形的椭圆5、公历:(1)定义:以地球公转运动为依据编制的历法(2)1年=365日1闰年=366日每隔4年为一闰年闰年多出一日为2月29日逢世纪年需被400整除才算闰年6、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1)形成四季的变化(2)造成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3)造成一年中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一年中竿影长度变化)(三)古代的计时仪器:日晷、日圭、沙漏、漏刻(四)古代天著名的文学家:张衡(地动仪、浑天仪)、祖冲之、一行、郭守敬四、昼夜现象1、成因(1)内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近乎圆球的球体(2)外因:在同一时间内,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2、昼半球和夜半球(1)地球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天,叫做昼半球;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叫做夜半球。
2019-2020年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7章 地月系习题精选二

2019-2020年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7章地月系习题精选二
第1题【单选题】
2018 年,嫦娥四号探测器将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向地球的一面着陆探测。
在月球背向地球的一面一定存在的是( )
A、空气
B、水
C、生物体
D、环形山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我们每天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是因为( )
A、地球自西向东绕着太阳公转
B、地球自东向西绕着太阳公转
C、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
D、地球自东向西不停地自转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地球上五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温带与热带的分界线是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②只有寒带地区才有极昼、极夜现象;③只有热带地区才有太阳直射现象;④气温变化最大的温度带是热带。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地球公转的方向为(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逆时针
D、顺时针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用打开的手电筒模拟“太阳”(如图),拨动地球仪使其绕地轴转动,这个实验能较好地演示( )。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7章 地月系3月球与月相复习巩固第一篇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7章地月系3月球与月相复习巩
固第一篇
第1题【单选题】
2019年2月19日,天文爱好者们输到如图所示的“超级月亮”,当天的月相是( )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当地球上看到月食的时候,站在月球上就( )
A、一定能看到地食
B、一定能看到日食
C、也许能看到地食
D、也许能看到日食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今年5月4日(农历四月初六)晚,太阳系的“大个子”——木星与月亮距离达到最近,上演了一幕“木星合月”的美景。
木星合月时,我们可以看到的景象为( )
A、
B、
C、
D、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地理知识是我们中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太阳系中太阳的质量最大
B、地球斜着身子绕日公转导致四季更替现象
C、正月初一这天晚上,可以看到圆圆的月亮
D、如果月球有大气层,月球上的环形山会减少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日食和月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时,必定发生日食现象
B、当月相为满月时,可能会发生月食现象
C、日食是指太阳表面全部被遮掩的现象
D、日食和月食可能会在同一时间发生
【答案】:
【解析】:。
初中科学华师大七上第7章 地月系 章节训练

第7章地月系章节训练一、选择题1 .我国传统佳节“春节’’和"中秋节”的月相分别是A.满月、上弦月B.新月、满月C.新月、上弦月D.满月、新月2 .农历八月十五夜晚,某同学在嘉兴看到月如玉盘,七天后该地的月相大致是O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天气变化D.地形差异4. 2019年的夏至是6月21日(农历五月十九),在当天,地球在图甲中和月球在图乙中的位置分别是()甲I地球公转乙:月球公转A.1和5~8之间B.3和6~7之间C.1和6~7之间D.3和5~8之间5. 2017年6月2日(农历五月初八)晴朗的夜晚,天空中能看到的月相是图中的()6.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全人类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
在月球背向地球的一面一定存在的是A.空气B.水C.生物体D.环形山7. 2018年,嫦娥四号探测器已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向地球的一面着陆探测。
在月球背向地球的一面一定存在的是()A.空气B.水C.生物体D.环形山8.关于月相的说法,正确的是A.月相变化是月球形状在变化8. “月有阴晴圆缺”,是由于周围气候在变化才产生月相变化C.月相的变化与月球、地球运动无关D.月相是地球上看到的月球形状9. 在地球上会出现春、夏、秋、冬四季交替,其主要原因是A.地球在公转且地轴倾斜B.地球在自转且地轴倾斜C.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D.地球公转轨道呈椭圆形10. 在2023年4月16号(农历壬寅年三月十六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结束为期6个月的太空"出差”,回到地球的怀抱。
当天晚上天气晴朗,我们能看到的月相为()A. B.□π11. 科学中的论断是需要通过实验或事实去证明的。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证据之一是地球上的四季更替现象B.地壳在不断变动的证据之一是高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C.大西洋海底在不断扩张的证据之一是远离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较老D.大陆是漂移的证据之一是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12. 下列对月球景观的描述正确的是()A.宇航员可以在月球上看到漫天大雪B.白天和晚上的温差可以达到数百摄氏度C.月球上火山喷发D.从月球上看天空是蔚蓝色的13. 2019年4月5日是清明节,如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7章 地月系 3《月球与月相》教案 (新版)华东师大版

《月球与月相》教学目标1.了解月球的基础情况。
2.了解月球的公转和自转3.了解日、地、月的相间距离和相对运动,以及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4.了解农历与月相的关系和朔望月。
5.了解月相的成因并进行月相观测,掌握月相变化规律。
6.知道人类飞向宇宙的历程和人类对月球和行星的探测。
教学重点月相的定义,农历与月相的关系。
教学难点月相的成因和月相的变化规律。
教具使用教学用球两个,照明光源一个。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找一位同学读下列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和“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殊月似弓”。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引导学生找出三首诗的共同特点,并提问学生:你还能说出与月有关的诗句、歌词或神话故事吗?讲述:从古至今,月球一直是人类向往的地方,一说月亮,总会跟一些神话相联,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树等等。
那么月亮上究竟是怎样的呢?二、月球的概况1.表面形态:布满环形山。
2.无大气和水,昼夜温差大,无任何生物生存。
3.月球半径1738千米,体积小,质量轻。
4.多媒体:播放月球概况的电影片段并出示相关图片。
讲述: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真实的月球与神话中的月球完全不同,揭开月球神秘面纱的科学家是谁呢,是四百多年前的伽俐略,正是他开创了人类对月球的探究,使得更多的人想了解月球。
提问:月球是永恒不动的呢还是在不停地在运动?若运动,它在作什么运动?三、月球的运动1.公转:月球绕着地球沿椭圆轨道自西向东(北半球向下看逆时针)运动。
2.自转:月球绕自身的轴也是自西向东运动。
3.运动周期:公转和自转周期相等,都是27.3日。
讲述:因此在地球上我们始终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结合刚才的演示,让同学甲(地球上的人)观察月球(同学乙的头),只能看到它的一个面(即只能看到乙的一只耳朵)。
直到1959年,前苏联的“月球1号”火箭作环月飞行,人类才看到第一张月球背面的照片。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7章《地月系》知识点回顾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7章《地月系》知识点回顾、二节地球的运动昼夜与四季一、“地心说”和“日心说”1、地心说:希腊天文学家拖勒玫地球是世界万物的中心,天上的日月星辰都在围绕地球旋转2、日心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天体运行论》3、伽利略用自制望远镜观测天空,为“日心说”提供有力的观测依据二、太阳高度角与竿影的变化(一)太阳高度角1、定义:太阳光与地面之间的夹角,简称太阳高度2、太阳高度角与竿影长短的关系:太阳高度角越大,竿影越短;太阳高度角越小,竿影越长;当竿影为0时,出现太阳直射的现象。
3、太阳高度角与季节的关系(1)春、秋两季:太阳高度角适中(2)夏季:太阳高度角较大,竿影较短;其中夏至日太阳高度角最大,竿影最短。
(3)冬季:太阳高度角较小,竿影较长;其中冬至日太阳高度角最小,竿影最长。
买楼时应以冬至日的楼影长度来计算两幢楼房间的距离。
(二)竿影的变化1、方向变化(对于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上午太阳位于东南,竿影位于西北;正午太阳位于正南,竿影位于正北;下午太阳位于西南,竿影位于东北。
2、长度变化:上午逐渐变短,正午最短,下午逐渐变长。
三、地球的运动(一)自转1、自转周期:大约是24小时,即1日1日=24小时=1440分=86400秒2、特点:倾斜,自转几乎是均匀的3、围绕的中心:地轴4、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5、为何感受不到地球在自转:(1)地球非常巨大,旋转时非常平稳(2)我们以同样的速度跟着地球一起转动6、如何证明地球在自转: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现象7、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1)昼夜交替现象(2)一天中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一天中竿影长度的变化)(二)公转1、周期:365.25日把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间隔称为地球公转周期2、围绕的中心:太阳3、方向:自西向东4、公转轨道:接近于圆形的椭圆5、公历:(1)定义:以地球公转运动为依据编制的历法(2)1年=365日1闰年=366日每隔4年为一闰年闰年多出一日为2月29日逢世纪年需被400整除才算闰年6、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1)形成四季的变化(2)造成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3)造成一年中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一年中竿影长度变化)(三)古代的计时仪器:日晷、日圭、沙漏、漏刻(四)古代天著名的文学家:张衡(地动仪、浑天仪)、祖冲之、一行、郭守敬四、昼夜现象1、成因(1)内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近乎圆球的球体(2)外因:在同一时间内,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2、昼半球和夜半球(1)地球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天,叫做昼半球;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叫做夜半球。
2019年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科学[第7章 地月系3月球与月相]华师大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五十五
![2019年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科学[第7章 地月系3月球与月相]华师大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五十五](https://img.taocdn.com/s3/m/24ef6449e87101f69e3195fc.png)
2019年精选初中七年级上册科学[第7章地月系3月球与月相]华师大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五十五第1题【单选题】今年,日环食、金星凌日等天文奇观相继出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日环食每个月都会发生B、日环食在农历十五、十六发生C、日环食发生时,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月球只遮住了太阳的中心部分D、有“小日食”之称的“金星凌日”发生时,太阳、地球、金星三者恰好在同一条直线上,地球位于中间【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红月亮指的是月亮光经过地球大气层到达人类眼睛这段产生的颜色变化。
但月全食时也会出现红月亮。
这是一种很罕见的情况。
"红月亮"又被称为血月"。
今年1月31日,全国迎来一次千载难逢的天文奇观“超级蓝色血月”,这是152年来超级月亮、蓝月亮和月全食将首次同时出现。
我们同时看到一个肉眼可见的超级月亮和月全食。
下列说法科学的是( )A、当天的月相接近新月B、当天,地月连线与地日连线几乎相互垂直C、当天晚上,镇海地区的我们没有亲眼目睹,是因为天气不佳,云层遮挡D、当天晚上,月亮发出光经过地球大气层到达人类眼睛时多为蓝光,所以看到蓝月亮【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如图所示,关于甲、乙两图所表示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图都表示日食的形成原因B、甲乙两图都表示月食的形成原因C、甲图表示日食的形成原因,乙图表示月食的形成原因D、甲图表示月食的形成原因,乙图表示日食的形成原因【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月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是( )A、有连绵起伏的巍巍青山B、有波澜壮阔的大海C、有广阔无垠的茫茫草原D、有星罗棋布的大小环形山【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当地球上看到月食的时候,站在月球上就( )A、一定能看到地食B、一定能看到日食C、也许能看到地食D、也许能看到日食【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在图中月球所处的四个位置中,有可能发生日食和月食的分别是( )A、A点和B点B、A点和C点C、B点和D点D、B点和C点【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以下是一位宇航员在月球上的一些生活片断,你认为真实的是( )①吃到土生土长的食物②跳过4米高的横杆③举起200千克的石头④感到狂风呼啸⑤脱掉宇航服在被窝里睡觉⑥走路A、②③④B、①④⑤C、②③⑥D、①②③【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月球的直径约为太阳的1/400,但从地球上看大小却差不多,其原因是( )A、月球和太阳的亮度相似B、月球和太阳离地球都太遥远了C、月球离地球比太阳离地球近多了D、月球和太阳都是球体【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2013年12月15日“嫦娥三号”首次实现月面软着陆。
2019-2020学年度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3月球与月相复习巩固三

2019-2020学年度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3月球与月相复习巩固三第1题【单选题】在月球上,天空背景是黑色的,其原因是( )A、月球上总是有一半的地方看不到太阳B、月球上没有大气层C、月球距离太阳比地球远D、月球上众多的环形山阻挡了太阳光【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有关日食和月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可能在同一天中发生日食和月食B、都是从自身东缘开始,西缘结束C、日食是指太阳表面全部或部分被地球遮掩的现象D、都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关于产生月相变化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月球是一个球体;②月球本身不发光;③月球绕地球运动;④月球相对太阳位置的变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我国的“嫦娥工程”将按“绕月、落月和驻月”三步进行,预计2012年实施落月探测。
已知月球上无大气、无磁场、弱重力。
在学校举行的“我想象中的月球车”科技活动中,爱动脑的小强提出了以下有关设想,你认为合理的是( )A、必须配备降落伞,以确保安全落月B、可在月球车上安装重垂线,以便观察倾斜程度C、应该配备指南针,以便确定方向D、可为月球车安装备用汽油机,以便应急使用【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月相的成因( )A、太阳、月球相对位置的有规律变化B、太阳、地球相对位置的有规律变化C、地球、月球相对位置的有规律变化D、太阳、地球、月球相对位置的有规律变化【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事实能说明月球是地球的卫星的是( )A、地球大、月球小B、月球绕地球运行C、地球绕月球运行D、月球有月光、地球无地光【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如图为“地球公转轨道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ke_protected}{C}%3C!%2D%2DE1%2D%2D%3E-->A、月球公转到A点时是农历十五B、月球公转到B点时是下弦月C、月球公转到C点时可能发生月食D、月球公转到D点时农历初七、八日【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节日可能发生日食的是( )A、中秋节B、春节C、重阳节D、端午节【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月球上没有大气,适合在月球上使用的“月球车”的动力装置是( )A、汽油机B、电动机C、空气喷气发动机D、风力装置【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当月球由A出发,经过B,C,D再回到A处时,何处可能看到月食?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
某同学在模拟日食实验时,绘制了一张实验图(如图所示):实验中大球代表太阳,小球代表月球,“眼睛”表示该同学在地球上的观察点。请回答:
此时,可以观察到的日食类型是______;当小球沿着②方向水平移动时,可以观察到______;当小球沿着①或③方向移动时,可以观察到______。
下列因素:①观测者在月球阴影区的位置;②时间的不同;③月地距离的不同;④月球的大小,其中与日食的不同类型的形成有关的是______(填序号)。
A、点燃蜡烛
B、放风筝
C、种植太空蔬菜
D、跳远
【答案】:
【解析】:
下列诗词所描述的月相出现在农历相同日期的是( )
①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②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③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④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解析】:
关于日食的发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下弦月
【答案】:
【解析】: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人们在中秋佳节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一天的月相是( )
A、
B、
C、
D、
【答案】:
【解析】:
下列关于月相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①月相的变化就是月球形状的变化②月亮圆缺变化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③月相的变化是没有规律的④月相变化是太阳、地球、月球相对位置不断变化的结果⑤月相变化具有周期性特点
【答案】:
【解析】:
读月球运行轨道图,完成下列要求。
写出A、B、C、D处所观测到的月相及相应的农历日期:
A处的月相______;农历日期______;
B处的月相______;农历日期______;
C处的月相______;农历日期______;
D处的月相______;农历日期______。
在图中A、B、C、D处所示的月球内绘出相应的月相。
C、F→A→G→B→E→C→H→D→F
D、E→D→H→C→F→B→G→A→E
【答案】:
【解析】:
在月球上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放风筝
B、用电风扇乘凉
C、月பைடு நூலகம்车不需要进行防锈处理
D、听到雷声
【答案】:
【解析】:
下列是一位宇航员在月球上生活片段的描述,可能真实的是( )
①吃到土生土长的食物②跳过4米高的横杆③举起200千克的大石头④听大风呼啸
月食一定发生在( )
A、朔
B、望
C、半个月亮的黄昏
D、残月的早晨
【答案】:
【解析】:
下列月相出现的时间按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
A、①④③②
B、②①③④
C、①④②③
D、③④①②
【答案】:
【解析】: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踏上月球,人类首次登月成功。在月球上,他发现没有空气和水,下列活动中宇航员可能做到的是( )
【答案】:无
【解析】:
英国《自然》杂志12月18日发布了2018年重大科学事件,其中包括克隆技术诞生的灵长类动物、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等重要成果。
1月,《细胞》杂志报道两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在中国诞生,这是自1996年第一只体细胞克隆绵羊“多莉”诞生以来,首次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诞生的灵长类动物。这项由中国科学家独立完成的成果,被誉为“世界生命科学领域的里程碑式突破”。“中中”和“华华”的生殖方式属于______。(选填“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下列对于月球的描述正确的是。(可多选)
A、月球体积比地球小
B、月球表面有空气和水
C、月球表面有环形山
D、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比地球大
发射当天月球处于甲图中的______位置左右,当天在地球上观察的月相最接近乙图中的______。(填字母)
【答案】:无
【解析】:
当我们看到月面的______半部亮则为上弦月,日期为农历______;看到月面的______半部亮则为下弦月,日期为农历______;满月那天为农历______。
【答案】:
【解析】:
浩瀚的宇宙中有各种不同的天体,太阳和月球是地球在宇宙中两个最重要的近邻。
如图是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间位置关系的模型,那么b代表______。
1969年人类首次登月成功。在月球上,航天员可以做到的是______(选填“放风筝”、“扔石头”或“打雪仗”)。
【答案】:
【解析】:
2018年5月21日(农历四月初七),我国“鹊桥号”任务中继卫星发射成功,它将成为月球的卫星,建立月球和地球间的通讯桥梁。
【答案】:
【解析】:
关于日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日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
B、日食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C、日食是由于折射造成的
D、以上三种情况都是造成日食的原因
【答案】:
【解析】:
下列能表示一次完整的月相过程的是( )
A、A→B→C→D→E→F→G→H→A
B、E→A→G→B→F→C→H→D→E
A、①
B、②③
C、③④⑤
D、②④⑤
【答案】:
【解析】:
从地球上看,金星同月球一样也具有周期性的圆缺变化(相位变化),金星的相位变化与月球相似。由于金星距离地球太远,用肉眼无法看到它的“月相”,某研究人员利用仪器在地球上观察到金星“满月月相”,此时金星位于图中(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解析】:
观察日食时,能否观察到月球?______。
【答案】:
【解析】:
【答案】:无
【解析】:
关于月球的形成,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假说:
分裂说:月球本来是地球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球转速太快,把地球上一部分物质抛了出去,这些物质脱离地球后形成了月球。
同源说:月球和地球在同一个浮动星云内同时形成。
碰撞说:在太阳系形成的过程中,地球与一个较大天体发生了剧烈的碰撞,抛射到太空中的地球物质和该碰撞天体的残骸不断相互吸引,最终形成了月球。
有科学家用图形象地描述了月球的一种形成过程:
你认为这种图示描述的是月球形成的哪种假说?
月球形成初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在月球表面形成了随处可见的______。
【答案】:无
【解析】:
月食和日食分别在农历的哪一天可能发生?为什么月食和日食不是每个月都发生?
【答案】:
【解析】:
图是一幅从地球北极上空看到的月球绕地球运动图,凑图完成下列内容:
太阳在同一时刻只能照亮地球或月球的一半,在图中各位置画出月球的昼夜半球分界线,并用阴影表示出夜半球______。
当月球运行到图中______位置时,看不到月球的亮面,这一天是农历______;
地球上观察月相,只能在前半夜可见的是______处,整夜可见的是______处;有可能发生日食的是______处,这时太阳、月球、地球三者位置关系是______。有可能发生月食的是______处,可能发生的日期是______。
2019年初中七年级上册科学第7章地月系3月球与月相华师大版复习巩固第三十六篇
国家航天局明确表示,将在2017年底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完成中国探月工程“三步走”的最后一步。下列有关月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表层有液态水存在
B、表面没有大气层,环形山遍布
C、自身能发光,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D、当地月日三者连成线时,一定能看到月食
【答案】:
【解析】: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所描述的月亮是( )
A、圆月
B、残月
C、上弦月
D、下弦月
【答案】:
【解析】:
月球因进入地球的影子而失去了光明的现象被称为月食.某年某月某日上海地区观察到了月全食,这一天的月相是( )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答案】:
【解析】:
七夕节(七月初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传说在七夕节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和织女在银河相会,故又称中国的情人节。如图所示为月球绕地运行轨道图,指出七夕节时月球在运行轨道上的大致位置是______ (填字母)。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就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一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______,我国农历月份就是据此确定的。试列举一个根据农历确定的节日:______。
A、日食每一个月都会发生
B、日食只有环食和全食两种
C、日食一定发生在农历新月的时候
D、日食一定发生在农历满月的时候
【答案】:
【解析】:
2009年7月22日的日全食非常壮观,全食时间近7分钟,这也是前后几十年日食中全食最长的一次。请判断该日太阳、地球、月球三者间的位置关系是下列图中( )
A、
B、
C、
D、
12月,中国发射了嫦娥四号探测器,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在月球的背面______(选填“有”或“无”)太阳光的照射。
【答案】:无
【解析】:
在“嫦娥一号”成功撞击月球后,“嫦娥二号”也已成功发射升空,并正在绕月飞行。我国探月工程的下一步目标是发射一个月球着陆器和月面车,以对月球表面进行进一步探测。“嫦娥二号”在绕月飞行时,______(填“受”或“不受”)月球引力的作用;月球着陆器不能利用降落伞进行月面着陆,因为月球表面没有______。
(2)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流星体内能的增加是通过______方式实现的。
【答案】:
【解析】:
地球在宇宙中两个最重要的近邻是______和______,其中______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月球和地球间的平均距离是38.44万千米,月球本身______(填“发光”或“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球是太阳光照亮的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