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第六版)
brc包材标准第六版

brc包材标准第六版brc包材标准是指"British Retail Consortium Packaging Standard"(英国零售业联合会包装标准),它是一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食品包装安全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目前最新的版本是第六版(BRC Packaging Standard Issue 6)。
第六版的brc包材标准于2019年发布,旨在确保食品包装供应链的安全性、质量和可追溯性。
该标准适用于食品包装制造商和供应商,以及与食品包装相关的其他组织。
第六版brc包材标准在之前版本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重要更新和改进。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来介绍第六版brc包材标准的主要内容和要点:1.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第六版brc包材标准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要求制定和实施全面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评估、控制措施、监测和纠正措施等。
2. 产品安全和质量,该标准要求包材制造商确保其产品符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要求,包括材料的选择、处理和加工过程的控制等。
3. 工厂环境和设施,第六版brc包材标准对工厂环境和设施的要求更加严格,包括卫生条件、设备维护、清洁和消毒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卫生和安全。
4. 产品追溯性和记录,该标准要求包材制造商建立有效的追溯体系,能够追溯原材料的来源和产品的去向,并保留相关的记录和文件。
5. 供应商管理,第六版brc包材标准强调对供应商的管理和评估,要求制定供应商评估和审核的程序,并确保供应商符合相关的质量和安全要求。
6. 培训和人员素质,该标准要求包材制造商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确保员工具备适当的技能和知识,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7. 不断改进,第六版brc包材标准鼓励持续改进,要求制定和实施改进计划,并进行定期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总结起来,第六版brc包材标准是一种食品包装安全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强调食品安全、产品质量、工厂环境和设施、追溯性和记录、供应商管理、培训和人员素质以及不断改进等方面的要求。
湖南农业大学 2021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参考书目

农业综合知识一
植物学:《植物生物学》,周云龙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年出版;
(095132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领 遗传学:《普通遗传学》,(第二版)杨业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 5 月出版;
域生物资源利用方向)
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肖浪涛、王三根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年出版;
兽医基础
《动物生理学》(第三版),杨秀萍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年版;《家畜病理学》(第五版),马学恩,王凤龙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 年版。
风景园林基础
《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三版),周维权著,清华大学出版社;《风景园林工程》,孟兆祯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环境心理学》,胡正凡,林玉莲主编,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园林生态学》(第二版),冷平生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花卉学》,包满珠 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园林树木学》,陈有民主编,中国 林业出版社;《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杨赉丽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
农业知识综合一
植物学:《植物生物学》,周云龙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095132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领 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肖浪涛、王三根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年出版;
域植物保护方向)
农业生态学:《农业生态学》,邹冬生,廖桂平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2 年出版。
农业综合知识一
农业知识综合四 (095137 农业管理领域)
农业知识综合四 (095138 农村发展领域)
农村社会学:《农村社会学》,李守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出版; 农业政策学:《中国农村公共政策》,刘伯龙、竺乾威、何秋祥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年出版; 管理学:《管理学原理》(第一版),陈彤、章喜为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年出版。 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概论》(第 2 版),谭崇台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年 5 月出版; 农业经济学:《现代农业经济学》,王雅鹏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 年; 农业政策学:《农村政策学》,钟甫宁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年出版。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六版重点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绪论1.营养学:是研究人体营养规律及其改善措施的科学。
食品营养学是研究2.营养:是人类从外界摄取食品(食物)满足自身生理需要的过程。
是指人体吸收、利用食物或营养物质过程,也是人类通过摄取食物以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生物学过程。
3.营养素:是人体用以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繁殖和健康生活所必须的物质.人类为了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满足劳动及工作的需要,必须每日从外界环境摄入必要的物质,除空气和水外,还要通过各种食物组成的膳食,获得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以满足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和工作、劳动的需要,此种营养物质称为营养素,是保证人体健康的物质基础。
4.合理营养:是指通过合理的膳食和科学的烹调加工,能向机体提供足够数量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并保持各营养素之间的数量平衡,以满足人体的正常生理需要,保持人体健康。
5.食品卫生学:是研究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威胁人体健康的有害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保护食用者安全的科学。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学科.本学科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应用性,与国计民生的关系密切,它在增进我国人民体质、预防疾病,保护和提高健康水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这两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内容、理论体系、工作和研究方法各不相同,但又由于这两门学科,都涉及食物和饮食,故这两个学科又是密切联系的。
一、营养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人体对营养的需要,即营养学基础,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不同人群的营养、营养与疾病、社区营养等。
营养学的形成和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紧密相连。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黄帝内经.素问》中即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膳食模式,这是根据人们多年实践经验加以总结而形成的古代朴素的营养学说。
现代营养学起源于19世纪末叶,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初是发现和研究各种营养素的鼎盛时期。
经过漫长时间人们逐渐认识到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及其以外的营养素,无机盐、维生素、微量元素的生理作用。
BRC食品标准第六版中文版本(中文翻译参考)

BRC食品标准第六版中文版本(中文翻译参考)BRC食品标准第六版中文版本(中文翻译参考)BRC全球标准──食品培训教材(中文翻译)目录目录 (1)引言 (4)1 HACCP体系 (11)2 质量管理体系(QMS) (12)2.1 质量管理体系—总的要求 (12)2.2 质量方针 (12)2.3 质量手册 (12)2.4 组织结构、职责和管理权限 (12)2.5 管理承诺 (13)2.6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13)2.7 管理评审 (13)2.8 资源管理 (14)2.9 内部审核 (14)2.10 采购 (14)2.11 总的文件要求 (14)2.11.1文件控制 (15)2.11.2产品标准 (15)2.11.3程序 (15)2.11.4记录保持 (15)2.12 纠偏措施 (16)2.13 可追溯性 (16)2.14 风险管理,产品回收和产品召回 (16)2.15 客户投诉的处理 (17)3 工厂环境标准 (17)3.1 外部环境标准 (17)3.1.1选址 (17)3.1.2厂房和场地 (17)3.2 内部环境标准 (17)3.2.1布局/ 生产流程/ 区域分隔 (17)3.2.2设施结构──原料接收,准备,加工,包装和存贮区域 (17) 3.2.2.1 墙面 (18)3.2.2.2 地面 (18)3.2.2.3 天花板及顶部装置 (18)3.2.2.4 窗户 (19)3.2.2.5 门 (19)3.2.2.6 照明 (19)3.2.2.7 空气调节/ 通风系统 (19)3.3 设施 (19)3.4 设备 (20)3.5 维护保养 (20)3.6 员工设施 (20)3.7 产品的物理性及化学性污染的风险 (21)3.8 设施管理和卫生 (21)3.9 废弃物及废弃物处理 (21)3.10 害虫控制 (22)3.11 运输 (22)4 产品控制 (23)4.1 产品设计与开发 (23)4.2 特殊处理的要求 (23)4.3 金属探测与异物探测 (23)4.4 产品包装 (24)4.5 成品的检测及分析 (24)4.6 库存、周转 (25)4.7 产品放行 (25)4.8 不合格品的控制 (25)5 生产过程控制 (25)5.1 操作控制 (25)5.2 设备和加工确认 (26)5.3 测量及监控设备的的校准和控制 (26)6 人员 (27)6.1 培训──原料接收,准备,加工,包装和贮存区域 (27)6.2 个人卫生──原料接收,准备,加工,包装和贮存区域 (27)6.3 健康审查 (28)6.4 工作服──食品操作人员及其他食品加工区域的工作人员或参观人员 (28)7 专业术语 (28)引言| 背景根据“1990年英国食品安全法案”规定,与涉及到食品供应的所有部门相同,零售商有责任采取一切合理的预防措施,并克尽职责,避免在研发、制造、配送、广告宣传或销售食品的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偏差。
食品安全BRCGS包装材料全球标准第六版的主要变化

食品安全BRCGS包装材料全球标准第六版的主要变化1、消除不同的卫生水平2、取消第二次不通知审核3、新基本条款-纠正和预防措施与根本原因分析相关的纠正和预防措施(CAPA)的具体要求已包括在内,从标准的各个部分装配RCA并将其集成到一个结构化的持续改进方法中。
除了与食品标准的第8个问题保持一致外,这一新的条款以及将其作为基本条款强调了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以消除再次发生的风险4、重视产品质量该标准最初是一种卫生标准,适用于与食品接触的包装的制造。
随着该标准的评审和重新发布,其范围和功能已发展到产品质量和产品安全,并已适用于任何应用的所有类型的包装。
第6版将继续这一趋势,通过在危害和风险分析中分离质量,构建第5节中以质量管理系统为重点的条款。
5、产品安全和质量文化与食品标准第8版的一致性对于提高整个食品供应链的透明度和一致性至关重要,为了支持这一点,本标准第6版将介绍食品安全和质量文化。
标准的这一部分并不意味着审核员将审核场所的文化,或他们对文化的看法。
这一要求的设计,使组织建立他们的组织文化的地位,并采取步骤来改善它。
审核员将检查公司计划和完成的工作。
6、标准名字的改变有证据表明,将该标准的名称简化为BRC全球包装材料标准将有助于理解该文件的范围。
1高级管理程承诺1.1高级管理层承诺与持续完善1.1.2 工厂的高级管理人员应制定和维护一个清晰和有效的计划来开发和不断改进产品安全和质量文化。
规程应包括:•包括工厂内影响产品安全和质量的所有部分、定义明确的活动质量•说明将如何实施和衡量这些活动,以及计划时间表•对已完成活动和持续进行活动的有效性的评估。
条款于 2021 年 2 月 1 日生效。
1.1.5 公司的高级管理层应建立相应的体系,以确保工厂及时了解并审查:•科学和技术的最新发展•行业实践规范•制造国和产品使用国(如知道)所实施的所有相关立法。
产品应满足制造国和已知使用国的最低法律要求。
1.1.6 工厂应备有本《标准》的最新纸质或电子真实原始版本,而且及时了解在 BRCGS 网站上所发布的对本《标准》或协议的任何更改。
BRC食品安全标准第六版

BRC食品标准第6版1 管理承诺高层管理应证明其承诺已符合全球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并持续改善其食品安全及品质管理.1.1 管理承诺及持续改善1.1.1 应建立书面安全和质量政策,证明工厂已履行其义务来确保生产安全及合法的产品,并对消费者承担责任,应包括:授权人签署全员传达(参与)1.1.2 应建立明确的质量目标,已评估其维持及改善产品安全性,合法性及质量,质量目标应包括:形成书面文件,包括目标达成情况及采取的措施传达到相关人员至少每季度上报到高层管理.1.1.3 应定期(,至少每年一次进行管理评审并保持记录.管理评审输入应包括:■之前的管理评审输出,纠正行动及时间范围.■内部审核、第二方和/或第三方机构审核情况.■客户投诉,客户满意度调查结果.■突发事件,纠正措施,意外结果及不合格物料.■评估HACCP体系管理■资源需求.管理评审输出结果及措施应通知相关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落实执行,措施完成后应更新记录.1.1.4 应每月召开会议识别并产品安全性\合法性和质量问题,并对相应问题采取及时的纠正行动.1.1.5 高层管理应提供足够的人力和财力资源,以符合本标准之食品安全要求及以HACCP为基础的食品安全计划.1.1.6 应有收集和掌握最新法规变化, 科技发展,行业动态,包括原料供应链,所在国及销售国.1.1.7 公司必须拥有原装正版的全球食品安全标准.1.1.8 再次通告审核发生在证书上注明的再次审核日期之前,不是指证明有效期.否则记严重不符.1.1.9 最高管理者或运营经理或应参加BRC第三方审核时的首/末次会议.1.1.10 高层管理必须确保上次审核不符项的根本原因得到有效解决,防止重复发生1.2 组织架构,职责及权限公司应有明确的组织架构及注明人员以确保产品安全性,合法性及质量1.2.1 应建立清晰的组织架构图,相关职位人员的职权应在有关的文件中述及.1.2.2 应确保所有雇员明白其职责,提供书面的工作指引以使其正确操作.2 食品安全计划--HACCP2.1 HACCP食品安全小组 (步骤1)2.1.1 HACCP计划应由跨部门,多学科的成员组成,如品质、生产、工程、其他人士、各成员应经过HACCP相关培训。
营养和食品卫生学第六版名词解释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六版)重点名词解释1.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需从食物中直接获得的氨基酸。
(异亮、赖、色、组蛋、苯丙、亮苏九氨酸)2.氨基酸模式:就是蛋白质中的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
3.氨基酸的功效比值:用于处在生长阶段的初产动物在实验期内其体重增加和摄入蛋白质的量的比例赖反应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指标。
4.限制氨基酸:食物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相对含量较低,导致其它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而浪费造成其营养价值降低,这些相对含量较低的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
5.必需脂肪酸(EFA):是人体不可缺少而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需通过食物供给的氨基酸。
6.生物价BV:是反应食物蛋白质消化吸收后被机体利用的程度。
7.蛋白质的净利用率(NP):是反应食物中蛋白质被利用的程度,即机体利用的蛋白质与食物中蛋白质的百分比。
包括了食物蛋白质的消化和利用两个方面。
8.植物化合物:是存在于植物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具有生物活性的非营养成分。
9.植物雌激素:指植物中存在的可结合到哺乳动物体内雌激素受体上并能发挥类似于内源性雌激素作用的成分。
10.INQ(营养质量指数):是评价食物营养价值的指标,即营养素密度(待测食品中某营养素占供给量的比)与能量密度(待测食品所占能量供给量的比)之比。
11.豆类非营养因素:蛋白酶抑制剂(PT)豆腥味、胀气因子、植酸、皂O和异黄酮以及植物红细胞凝集素。
12.婴儿配方奶粉:参照母乳组成成分和模式对牛奶组成进行调整配制成适合婴儿生理特点并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制品血糖指数(UI)是指分别摄入食物与等量葡萄糖2小时后血浆葡萄糖曲线下面积之比,反应不同种类含等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在人体内引起的血糖值不同。
14.BMI,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平方主要应用于衡量肥胖程度。
25食品的营养价值nutritional value是指某种食品所含营养素和能量能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
brc包材标准第六版

brc包材标准第六版BRC(全称:British Retail Consortium)包材标准是一种国际上广泛应用的食品包装材料安全和质量管理标准。
该标准由英国零售商联合会(British Retail Consortium)制定,是全球食品工业界的一项重要指导性文件,其目的是确保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和质量符合相关的要求。
BRC包材标准第六版是在前几个版本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修订和更新的标准。
该标准是从食品安全和卫生角度出发,对包装材料进行了严格的评估和管理。
其主要内容包括:食品包装材料的开发与设计、原材料采购与控制、生产工艺与控制、包装材料存储与分发、产品和过程控制、人员培训与卫生管理、设备与建筑物维护等。
BRC包材标准第六版对包装材料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该标准强调了食品包装材料的开发与设计。
企业必须了解食品包装材料的特性,包括其物理性能、安全性、卫生性等。
同时,还要根据食品的特性和要求选择适合的包装材料,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其次,该标准要求企业对包装材料的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企业要建立符合要求的供应商评估体系,确保所采购的原材料符合标准要求。
同时,企业还需实施合理的原材料管理措施,包括原材料的接收、储存、使用等流程,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第三,该标准对生产工艺与控制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企业必须建立和实施符合标准要求的生产工艺控制措施,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要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记录和处理,并实施相关的改进措施,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此外,该标准还强调了包装材料的存储与分发。
企业要对包装材料的存储和分发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在人员培训与卫生管理方面,该标准要求企业建立和实施符合要求的培训计划和卫生管理措施。
企业要对员工进行培训,确保其具备必要的包装材料安全和质量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要加强对员工的卫生管理,确保其在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卫生规范,防止污染食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厦门市饮食食品卫生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饮食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保证食品卫生,防止食 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遵循《中 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 则,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饮食食品, 是指酒楼、餐厅、食堂、饮食店摊、饮料冷饮店摊、熟食店摊、 食杂店摊以及食品加工场所等生产经营的直接入口食品。
大家好
第14章 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1
1
鉴于我国分散的农产品销售和落后的生产模式, 我们在确保农产品生产质量和安全方面面临巨 大压力……
小企业是中国食品安全的最大挑战,共有45万 家登记注册的食品生产和加工企业许多企业仅 雇佣10名员工甚至更少.
当前食品安全责任分工交叉和重叠问题是执法 不力的原因.
1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指包装、盛放食品用的 纸、竹、木、金属、搪瓷、陶瓷、塑料、橡胶、 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玻璃等制品和接触食品 的涂料。
食品用工具、设备:指食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 接触食品的机械、管道、传送带、容器、用具、 餐具等。
食品生产经营:指一切食品的生产(不包括种 植业和养殖业)、采集、收购、加工、贮存、 运输、陈列、供应、销售等活动。
1
(5)增加了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情况可以对食品生 产经营者采取临时控制措施的条款;
(6)对原试行法中“法律责任”一章作了全面修 改。根据法律对违法者体现了严厉制裁的原则, 对违反《食品卫生法》不同条款的规定分别明 确了处罚种类和幅度;
(7)对食物中毒的处理和报告,发挥社会监督作 用,卫生行政部门及其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人员 的法律责任,以及阻碍监督人员
1
二、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体系
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体系是《食品卫生法》 规定的政府、军队管理部门和食品生产经营者 进行食品卫生监督和管理的基本体制和框架。
1
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体系
铁道、交通部
卫生部 (主管全国监督管理)
国务院有关部门 中央军委 (本系统管理) (监督管理)
铁道、交通 系统
省级卫生厅
(本辖区监督)
1
特点(与原试行法相比): (1)进一步明确了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和授
权机构的职责,充实了有关加强食品生产经营 企业责任的条款;(2)明确了生产者必须按照 卫生标准和卫生管理办法对其产品实施检验, 合格后方可出厂销售; (3)进一步完善了卫生行政许可制度;规定了各 类市场举办者的卫生管理责任; (4)增加了对保健食品、尚无国家卫生标准的进 口食品及有关产品加强监督审批的管理规定;
1
相关概念
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 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 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 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 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营养强化剂:指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 的天然的或者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 的食品添加剂。
省级食品生产经营管理 军队系统 (本系统管理)
市级卫生局 (本辖区监督)
市级食品生产经营管理 (本系统管理)
县级卫生局 (本辖区监督)
县级食品生产经营管理 (本系统管理)
1
管辖范围以地域管辖为主
1.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管辖。 2.市(地)级卫生行政部门管辖 3.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管辖 4.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管辖
1
2、食品卫生管理定义:指政府的食品生产经营 管理部门和食品生产经营者根据《食品卫生法》 的规定,对食品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管理的过程, 即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全过 程。
包括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食品卫生监督 管理;各级人民政府的食品生产经营管理部门 的管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自身管理。
1
3.二者关系: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是食品卫生执法 监督和自身管理相结合的措施或手段,两者主 体享有不同的权利,承担不同的义务。
1
(5)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取得卫生许可证后方 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
(6)食品中不得加入药物。 (7)食品生产经营者采购食品及其原料,必须按照省级
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范围和种类索取检验合 格证或者化验单,销售者应当保证提供。 (8)定型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的包装标识或者产品说 明书,必须符合规定的要求,不得有夸大或者虚假的 宣传内容。 (9)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食品用 工具、设备(包括进口的),均必须符合我国国家卫生 标准和管理办法的规定等。
1
食品卫生规章
食品及食品原料 食品生产经营
食品包装与容器 食品卫生检验 食品卫生监督
1
制定了90余个配套的食品卫生规章,主要包括: 食品及食品原料管理规章(如《食品添加剂卫
生管理办法》、《 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 《保健食品管理办法》、 《转基因食品卫生 管理办法 》、《乳与乳制品管理办法 》、 《 辅照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等) 食品包装材料与容器管理规章(如 《食品用塑 料制品及原材料卫生管理办法》、《铝制食具 容器卫生管理办法》、 《搪瓷食具容器卫生 管理办法 》、《食品容器内壁涂料卫生管理 办法》等)
1
3、食品卫生地方性法规 食品卫生地方性法规是指省、自治区、直
辖市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 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 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的情况和实际需要,在 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 按法定程序所制定的食品卫生方面规范性文件 的总称。
《四川<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实施办法》 等
1
第二节 食品卫生法律体系
一、食品卫生法律体系的构成
构成:由食品卫生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行政规章、食品卫生标准以及其他规范性文 件有机联系构成的统一整体
1
1、食品卫生法律 :《食品卫生法》
时间:95年10月30日 共9章57条
对食品的卫生,食品添加剂的卫生,食品 容器、包装材料和食品用工具、设备的卫生, 食品卫生标准和管理办法的制定,食品卫生管 理,食品卫生监督及法律责任等方面都做了规 定。
(1)政府重视、加强管理 (2) 生产经营企业内部管理:采取措施 (3)生产经营者履行《食品卫生法》规定的义务
1
3.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管理义务 (1)生产经营的食品必须是无毒、无害的,符
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具有相应的色、香、味、 形等感官性状。 (2)生产专供婴幼儿食用的主、辅食品,必须 符合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营养、卫生标 准。 (3)食品生产经营过程必须符合法定的卫生要 求。 (4)禁止生品卫生监督管理的概念 1、食品卫生监督定义
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为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根据《食品卫生法》的规定,对食品生产经营 活动实施强制性卫生行政管理,督促检查食品 生产经营者执行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的 情况,并对其违法行为追究行政法律责任的过 程。 特点:强制性、规范性、权威性、技术性和普 遍性。
(5)对食物中毒和食品污染事故进行调查,并采 取控制措施:封存①食物及原料②生产用具
(6)进行巡回监督检查 (7)对违反《食品卫生法》的行为追查责任,依
法进行行政处罚 (8)负责其他食品卫生监督事项
1
2、管理内容: 为保证食品的卫生安全,食品卫生管理广
义上还应包括对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过程中的 管理,即“从农田到餐桌(食用)”的全过程 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它需要社会参与,是从 源头上保障食品卫生安全的措施。
1
三、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内容
1、监督职责:8条 (1)进行食品卫生监测、检验和技术指导 (2)协助培训食品生产经营人员,监督食品生
产经营人员的健康检查 (3)宣传食品卫生、营养知识,进行食品卫生
评价,公布食品卫生情况
1
(4)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新建、扩建、改建工 程的选址和设计进行卫生审查,并参加工程验 收
第三条 凡在本市从事饮食食品生产经营的,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 市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市饮食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
作。区(县)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在管辖范围内负责饮食食品卫生 监督管理工作。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 饮食食品卫生管理工作。 第五条 饮食摊点集市的规划、布局、选址和卫生设计,应根据 方便群众、相对集中、清洁卫生的原则,由城建行政管理部门会 同规划、工商、卫生、商业和环保等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1
4、食品卫生行政规章 《保健品管理办法》 食品卫生行政规章包括部门规章和地方性
政府规章。 (1)部门规章:指国务院各部门根据法律和国务
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内, 按照规定的程序所制定的规定、办法、实施细 则、规则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2)地方性政府规章:按照规定程序制定的普遍 适用于本地区行政管理工作的规定、办法、实 施细则、规则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1
定型包装食品是指按一定量、一定商标构成一 个零售单位的包装食品。
此类食品一般直接入口所以与消费者的健康有 着直接联系
《食品卫生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定型包装食 品和食品添加剂必须按规定标出品名、产地, 生产日期,批号,规格,配方等;产品说明书 必须实事求是;包装标识必须清楚,容易辨别, 在国内市场销售的食品,必须含有中文标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标志使用办法(1996.1.29) 血液制品管理条例(1996.12.30)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1998.9.22) 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1998.11.28)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200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2001.6.20)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2001.6.13)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2002.4.4)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2002.5.1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2002.8.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2003.4.7)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3.5.9)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03.6.16) 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200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