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元素的作用

合集下载

合金元素在合金中的作用

合金元素在合金中的作用

合金元素在合金中的作用
断屑作用Si: 、用于提高合金的淬透性和回火稳定性; 、硅大多能溶于铁素体,使铁素体强度、硬度提高 、Mn:锰有较强的脱氧能力,能清除钢中的FeO,降低钢的脆性锰能取代FeS中的铁形成MnS,以防止钢中的热脆性锰既能溶于铁素体又能溶于渗碳体,使钢的强度、硬度提高Cr: 、用于提高合金的淬透性和回火稳定性 、用来形成合金碳化物,以利于提高耐磨性 、Mo: 、用来形成合金碳化物,以利于提高耐磨性Cu:Ti:Ni:W: 、用来形成合金碳化物,以利于提高耐磨性 、 、V: 、用来形成合金碳化物,以利于提高耐磨性,不宜超过3%,随着含钒量增加,可磨削性变差。

、 、高速钢的制造质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对性能影响较大而又难以改善的因素,是对碳化物分布的均匀性及其粒度精细的控制,熔炼高速钢中碳化物偏析比较严重。

为了提高高速钢工具钢高温硬度常加入钴(Co)、铝(Al)、硅(Si)、铌(Nb)钨(W)、钼(Mo)、铬(Cr)、钒(V)在熔炼及热处理过程中与碳形成高硬度的碳化物,可提高钢的耐磨性钼(Mo)可减少钢中碳化物的不均匀性、细化碳化物晶粒,提高钢的韧性(钨钼作用基本相同,1%的钼可替代2%的钨)钴(Co)可改变高速钢的磨削性在钢中加入磷(P)、钙(Ca)、铅(Pb)使钢的切削加工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几乎都不与钢基体固溶,而以金属或非金属夹杂物的状态分布过
热:钢在加热时,如加热温度过高或在高温下保温时间过长,引起奥氏体晶粒显著粗化的现象。

合金元素的作用

合金元素的作用
2.1-2.4
0.4-0.6
0.40
0.15
HT150
<20
20-30
>30
3.5-3.7
3.4-3.6
3.3-3.5
2.2-2.4
2.0-2.3
1.8-2.2
0.4-0.6
0.40
0.15
HT200
<20
20-40
>40
3.3-3.5
3.2-3.4
3.1-3.3
1.9-2.3
1.8-2.2
1.6-1.9
Sb(锑)
1.强烈促进形成珠光体
2.0.002%~0.01%时,对球墨铸铁有使石墨球细化的作用,尤其对大断面球墨铸铁有效
3.其干扰球化的作用,可用稀土元素中和
4.灰铸铁中的加入量为<0.02%,球墨铸铁中的适宜量为0.002%~0.010%
Bi(铋)
1.球墨铸铁中加铋能很有效地细化石墨球
2.大断面球墨铸铁中加铋能防止石墨畸变
0.15
0.10
HT400
>25
2.8-3.0
1.0-1.5
0.8-1.2
0.15
0.10
反球化元素的界限量
元素
Al
Ti
Pb
As
Sb
Bi
Zr
Sn
Te
Se界限量(%)0.Fra bibliotek50.07
0.002
0.05
0.01
0.002
0.03
0.05
0.003
0.0SSS3
2.能细化石墨,增加化合碳量,白口倾向有所增加,强度、硬度有提高趋势,加入量可在0.1%~0.3%

合金元素的作用

合金元素的作用

合⾦元素的作⽤合⾦元素随着C、Mn、S、P、Si含量的增加,σs提⾼,塑性应变⽐R减⼩。

Mn可提⾼钢防⽌热脆的能⼒。

S使钢产⽣热脆,硫化物夹杂促使钢中形成带状组织,恶化冲压性能。

P能溶于铁素体内使铁素体在室温下强、硬度提⾼,塑、韧性下降,发⽣冷脆。

S 偏析现象严重,且很难经扩散退⽕完全消除,易出现带状组织。

Al可使O和N固定在Al2O3和AlN 中,消除钢的时效硬化;Al 也可控制晶粒度及晶粒形状,形成{111}织构;若Al含量⼩于0.02%,则其不能消除游离态的N,若Al含量⼤于0.065%,则其在钢中会起到合⾦化的作⽤,使σs升⾼,理想含量为0.025~0.05%。

沸腾钢中的固溶氮含量较⾼,时效硬化明显。

铝镇静钢在光亮退⽕过程中,绝⼤部分碳析出形成Fe3C,经平整后性能稳定。

IF钢中添加了强碳、氮化合物形成元素Ti或Nb,具有超低碳,微合⾦化,钢质纯净及⽆时效性等特点。

Mn⼤部分溶于α-Fe,形成置换固溶体,并使α-Fe强化;⼀部分溶于Fe3C,形成合⾦Fe3C,可增加P相对量,并使P变细;MnS能减轻S的“热脆”。

Si也溶于Fe3C,使Fe3C。

S不溶于Fe,FeS与Fe共晶,并分布于A晶界。

在1000~1200℃,FeS-Fe 共晶溶化,晶粒脱开,钢材变得极脆。

P全部溶于Fe3C,使脆性转化温度升⾼,发⽣“冷脆”。

不锈钢中Cr的主要作⽤是产⽣钝化,阻碍阳极反应,增加耐腐蚀性;Ni起扩⼤γ区,降低钢的Ms点,使钢在室温下具有单相奥⽒体组织。

钢中的H、O、N是在炼钢时进⼊的,Ni、Cu、Sn是由废钢原料带⼊,Al、Ti是为脱氧⽽引⼊。

Al、N、Co、Ti、V可细化晶粒,C、N起固溶强化作⽤,Ni、Co、Ti、V、W起弥散强化作⽤。

C含量低,Al、Mn 含量⾼,晶粒细化的钢的韧性较好;晶粒细化,Mn、Ni固溶强化可使钢的韧性随屈服强度增加⽽得以改善,⽽弥散硬化,位错强化,C固溶则使钢随屈服强度增加⽽使韧性恶化。

合金元素及其在合金中的作用

合金元素及其在合金中的作用

合金元素及其在合金中的作用合金是由两个或更多的金属元素或金属与非金属元素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固态材料。

在合金中,各个元素的作用是不同的,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合金元素及其在合金中的作用。

1.镍(Ni):镍是一种重要合金元素,常用于不锈钢、合金钢和高温合金中。

镍能够提高合金的抗腐蚀性能,使合金具有良好的耐酸、耐碱和耐海水腐蚀的能力。

此外,镍还可以提高合金的强度和韧性,增加合金的耐热性能。

2.铬(Cr):铬是一种常见的合金元素,常用于不锈钢中。

铬能够增加合金的耐蚀性能,形成一层致密、不易被氧化的氧化铬膜,防止氧、水和其他腐蚀介质侵蚀基体材料。

此外,铬还能够提高合金的硬度和高温强度。

3.钼(Mo):钼是一种高温合金的重要元素,常用于高速钢、硬质合金和高温合金中。

钼能够提高合金的硬度、强度和热稳定性,使合金在高温下仍然保持较好的机械性能。

4.钛(Ti):钛是一种轻、强度高、耐腐蚀的合金元素,常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和化工等领域。

钛能够提高合金的强度、刚性和耐腐蚀性能,同时具有较低的密度,可以减轻整个结构的重量。

5.铝(Al):铝是一种轻量化、高强度的合金元素,常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和建筑等领域。

铝能够提高合金的强度、硬度和耐热性能,同时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良好的导热性能,使得合金更加轻量化和高效。

6.硅(Si):硅是一种常见的合金元素,常用于铝合金和镁合金中。

硅能够提高合金的强度和耐磨性能,同时还能够改善合金的铸造性能和热处理性能。

7.钒(V):钒是一种强化元素,常用于合金钢中。

钒能够提高合金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能,同时还能够在高温下保持较好的韧性和切削性能。

8.锰(Mn):锰是一种重要的合金元素,常用于耐磨锰板、合金钢和不锈钢中。

锰能够提高合金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能,并且可以改善焊接性能、热处理性能和耐蚀性能。

总结起来,不同的合金元素在合金中起到的作用也不同,有的提高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有的提高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有的提高合金的耐高温性能。

合金元素作用

合金元素作用

合金元素作用
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元素混合而成的材料。

在工程领域中,合金具有许多重要作用,因为它们可以提高金属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下面介绍合金元素的作用。

1. 提高强度和硬度
合金元素的添加可以提高金属的强度和硬度。

例如,钢经过高温淬火、淬透和回火,可以通过安排合理的合金成分,使其具有高强度、高弹性和高韧性。

2. 改善耐腐蚀性能
合金元素的添加也可以改善金属的耐蚀性能。

例如,不锈钢是一种含有铬、镍和其他合金元素的钢类,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特别是在酸性和碱性环境中。

3. 提高耐磨性能
含有合金元素的金属材料通常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

铜合金、钼合金、铬钼钢和淬火处理的高铬合金等都是可以用来制造机器和设备零件的优秀材料。

4. 提高热稳定性
通过添加稀有金属(如钽、铌和钨等)制造的合金,可以提高金属的高温强度和热稳定性。

这些合金常用于高温下的石化、核电、航空航天等行业。

5. 改善电导率和磁导率
某些合金元素的添加可以改善电导率和磁导率。

例如,铝合金中添加一些铜、镁等元素,可以增加其电导率;而由带有铬或钴合金制成的磁体,具有高磁导率和特定的磁特性。

总之,合金元素的添加可以提高金属的物理、化学和机械特性,从而使它们在各种工业领域中应用得更加广泛,这些领域包括汽车、航空航天、船舶、电子、精密机械、医疗器械等。

钢铁合金元素作用

钢铁合金元素作用

钢铁合金元素作用钢铁合金是由铁和其他合金元素混合而成的材料,其中合金元素的添加对钢铁的性能和特性起到重要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合金元素及其在钢铁中的作用。

1. 碳(C):碳是钢铁中最常见的合金元素,通常以含碳量来区分钢和铁。

碳的添加可以提高钢铁的硬度和强度,增强其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高碳钢具有更高的硬度,但也更脆,适用于制作刀具等需要高硬度的产品。

低碳钢则具有较高的韧性和可塑性,适用于制作焊接零件和冲压件等。

2. 铬(Cr):铬的添加可以提高钢铁的耐腐蚀性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铬膜,防止钢铁表面进一步被氧化。

铬还可以增加钢铁的硬度和强度,提高耐磨性。

不锈钢中含有较高比例的铬,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美观度,广泛应用于制作厨具、建筑材料等。

3. 钼(Mo):钼的加入可以提高钢铁的硬度和强度,使其具有更好的耐高温性能。

钼合金钢常用于制作高温设备和工具,如航空发动机零件、切削工具等。

4. 锰(Mn):锰的添加可以提高钢铁的强度和硬度,同时还可以改善钢铁的可塑性和耐磨性。

锰合金钢广泛应用于制作高强度的建筑结构、铁路轨道和汽车零部件等。

5. 钼(Mo):钼的添加可以提高钢铁的耐腐蚀性和耐高温性能,使其适用于制作化工设备、核电设备等特殊环境下的工件。

6. 镍(Ni):镍的加入可以提高钢铁的耐腐蚀性和耐热性能,同时还能增加钢铁的韧性和可塑性。

镍合金钢被广泛应用于制作海洋设备、化工设备和核电设备等。

7. 钛(Ti):钛的添加可以提高钢铁的强度和硬度,同时还可以改善钢铁的耐磨性和耐蚀性。

钛合金钢常用于制作航空航天器件、汽车零部件和医疗器械等。

除了以上提到的合金元素,还有很多其他的合金元素对钢铁的性能起到重要作用,如钒、铌、铝等。

不同的合金元素的添加会使钢铁具有不同的特性,可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总结起来,钢铁合金元素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合理的添加和控制,可以调整钢铁的硬度、强度、韧性、耐磨性、耐蚀性、耐高温性能等特性,以满足各种不同工程和产品的要求。

18种铸造合金元素作用详解

18种铸造合金元素作用详解

18种铸造合金元素作用详解为了改善和提高钢的某些性能和使之获得某些特殊性能而有意在冶炼过程中加入的元素称为合金元素。

常用的合金元素有铬、镍、钼、钨、钒、钛、铌、锆、钴、硅、锰、铝、铜、硼及稀土等。

磷、硫、氮等在某些情况下也起到合金的作用。

(1)Cr铬能增加钢的淬透性并有二次硬化的作用,可提高碳钢的硬度和耐磨性而不使钢变脆。

含量超过12%时,使钢有良好的高温抗氧化性和耐氧化性腐蚀的作用,还增加钢的热强性。

铬为不锈钢耐酸钢及耐热钢的主要合金元素。

铬能提高碳素钢轧制状态的强度和硬度,降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当铬含量超过15%时,强度和硬度将下降,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则相应地有所提高。

含铬钢的零件经研磨容易获得较高的表面加工质量。

铬在调质结构中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淬透性,使钢经淬火回火后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在渗碳钢中还可以形成含铬的碳化物,从而提高材料表面的耐磨性。

含铬的弹簧钢在热处理时不易脱碳。

铬能提高工具钢的耐磨性、硬度和红硬性,有良好的回火稳定性。

在电热合金中,铬能提高合金的抗氧化性、电阻和强度。

(2)Ni镍在钢中强化铁素体并细化珠光体,总的效果是提高强度,对塑性的影响不显著。

一般地讲,对不需调质处理而在轧钢、正火或退火状态使用的低碳钢,一定的含镍量能提高钢的强度而不显著降低其韧性。

据统计,每增加1%的镍约可提高强度29.4Pa。

随着镍含量的增加,钢的屈服程度比抗拉强度提高的快,因此含镍钢的比可较普通碳素钢高。

镍在提高钢强度的同时,对钢的韧性、塑性以及其他工艺的性能的损害较其他合金元素的影响小。

对于中碳钢,由于镍降低珠光体转变温度,使珠光体变细;又由于镍降低共析点的含碳量,因而和相同的碳含量的碳素钢比,其珠光体数量较多,使含镍的珠光体铁素体钢的强度较相同碳含量的碳素钢高。

反之,若使钢的强度相同,含镍钢的碳含量可以适当降低,因而能使钢的韧性和塑性有所提。

镍可以提高钢对疲劳的抗力和减小钢对缺口的敏感性。

§5—1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主要作用

§5—1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主要作用

§5—1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主要作用
1、促进钢的淬火性能:钢中的淬火性能是指钢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组织性能。

合金元素的存在有助于提高钢的淬火性能,使钢在冷却过程中有助于形成好的晶体结构。

2、提高钢的硬度:合金元素加入钢中有助于提高钢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硬度,硬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合金元素的类别和数量。

3、增加钢的韧性:经过合金元素处理后,钢的抗屈服性可进一步提高,同时也提高了钢的韧性,韧性指的是钢材在沿着其中一方向的钢材断裂时,它所承受的变形能力,也就是钢材在拉伸时断裂前所耗费的能量。

4、改善钢的耐腐蚀性能:合金元素加入钢中可以改善钢的耐腐蚀性能,使钢在高温、腐蚀性环境中能更好地保持完好的外观,同时也增加了钢的耐磨性。

5、提升钢的强度:合金元素加入钢中有助于提高钢的强度。

合金元素例如铬、锰等可以在钢中形成一种稳定的均质化套结构,使钢的强度提高。

6、增加钢的热稳定性:加入合金元素可以提高钢的热稳定性,使钢能够耐受更高温度的处理,同时还可以改善晶粒细化。

7、改善钢的焊接性能:合金元素可以改善钢的焊接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金元素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纯金属具有比较高的塑性,当加入其他合金元素后,形成单相固溶体时也有较好的塑性,如铁镍合金可形成连续固溶体,因此铁与镍在任意比例的情况下,合金的塑性都是很高的。

但在含有其它元素的条件下,形成不溶于固溶体或部分溶于固溶体的金属间化合物,使金属的塑性降低,因此合金的塑性比纯金属或单相固溶体的塑性差。

铁:是不锈钢的基本金属元素;
铬:是主要铁素体形成元素,铬与氧结合能生成耐腐蚀的Cr2O3钝化膜,是不锈钢保持耐蚀性的基本元素之一,铬含量增加可提高钢的钝化膜修复能力,一般不锈钢中的铬含量必须在12%以上;
碳:是强奥氏体形成元素,可显著提高钢的强度,但在碳钢中含碳量越高塑性越差,另外碳对耐腐蚀性也有不利的影响。

镍:是主要奥氏体形成元素,能减缓钢的腐蚀现象及在加热时晶粒的长大;
钼:是碳化物形成元素,所形成的碳化物极为稳定,能阻止奥氏体加热时的晶粒长大,减小钢的过热敏感性,另外钼元素能使钝化膜更致密牢固,从而有效提高不锈钢的耐Cl-腐蚀性;
铌、钛: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能提高钢的耐晶间腐蚀能力。

但碳化钛对不锈钢的表面质量有不利影响,因此在表面要求较高的不锈钢中一般通过添加铌来改善性能。

氮:是强奥氏体形成元素,可显著提高钢的强度。

但是对不锈钢的时效开裂影响较大,因此在冲压用途的不锈钢中要严格控制氮含量。

磷、硫:是不锈钢中的有害元素,对不锈钢的耐腐蚀性和冲压性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