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第三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通用10篇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通用10篇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通用10篇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1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比大小的方法,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2.让学生经历从具体—表象—抽象的学*过程,获得小数比大小的方法,并发展迁移能力。

3、让学生感受小数比大小的方法是有价值的。

教学重点: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让学生经历从具体—表象—抽象的学*过程,获得小数比大小的方法,并发展迁移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导入:1、在数射线上放一放下面各数,并选两个数比一比大小。

__52、在○里填上“=”○○○3、揭题:小数的大小比较二.自主探究新知。

(一)、数射线上比大小。

1、出示情景这是四(3)班同学在进行跳远比赛呢?徐夏豪的成绩是:2.90米。

沈珺的成绩是:3.60米。

夏陈的成绩是:3.45米。

你能给他们排出名次吗?2、学生操作交流并排出名次3、练一练:用数射线上的点表示下面各小数,并比较每组数中两个数的大小。

(二)、脑子里比大小。

1、出示沈佳妮的成绩是:2.98米。

徐璐婕的成绩是:2.89米。

顾雨菲的成绩是:3.05米。

(2)、离开数射线,把三张卡片在桌上排一排。

(3)、交流说出她们排列的名次。

(三)、归纳比较小数大小的一般方法1、还有其他的方法排出名次吗?2、小组讨论3、交流并出示: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再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4、小结: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与多位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是相通的。

三、巩固运用1、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小数的大小。

3.14○4.130.473○0.465.0192○5.01297.281○8.0012、综合运用。

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110m栏决赛真激烈!加西亚的成绩是13.20秒刘翔的成绩是12.97秒特拉梅尔的成绩是13.18秒(1).提问:刘翔(中国)、加西亚(古巴)、特拉梅尔(美国)跑在前三位,你能给他们排出名次吗?(2).独立思考:有哪些好办法能很清楚地比较出这三个小数的大小?(3).学生交流。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教案)教材分析一、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民间故事”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两篇精读课文和《牛郎织女(二)》一篇略读课文组成。

《猎人海力布》讲述了善良的猎人海力布为拯救乡亲,不惜牺牲自己变成石头的故事,赞美了他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牛郎织女(一)》分别叙述了牛郎从童年到成人的痛苦生活和织女在天宫没有自由和欢乐的生活,以及他们在老牛的帮助下结成夫妻的故事,表现了牛郎和织女善良、诚实、勤劳的品质,反映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

《牛郎织女(二)》先写牛郎织女勤劳持家,日子过得挺美满,老牛死后留下牛皮,告诉他们有困难急需的时候用上它;接着写王母娘娘亲自去抓回织女,牛郎披上牛皮带着孩子奋力追赶,王母划一道天河隔开他们;最后写王母娘娘允许牛郎和织女一年见一次,每逢农历七月初七喜鹊就来搭桥,让他们相会。

故事表现了牛郎织女真诚坚定、敢于斗争的品质,反映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

二、语文要素1. 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在《猎人海力布》一文的学习中,要鼓励学生关注人物对话,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在《牛郎织女(一)》的学习中,要鼓励学生丰富细节,适当添加合理情节,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根据主要情节,大胆想象,“添油加醋”地复述故事,在复述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

本单元安排了习作“缩写故事”。

学习缩写的一般方法:摘录、删减、改写和概括。

学会这几种缩写方法,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进行故事缩写。

教材中安排了缩写的范例,旨在教学生学习缩写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要素分解分类内容/ 人文主题语文要素课文9 猎人海力布(舍己救人)以故事中人物的口吻复述故事10 牛郎织女(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以表演的形式,发挥想象创编故事11* 牛郎织女(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绘制连环画配文字复述故事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讲清楚故事细节并配以相应的动作和表情习作缩写故事缩写民间故事,做到内容完整、情节连贯、语句通顺语文园地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交流、总结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方法快乐读书吧从前有座山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感受、分享阅读民间故事的快乐教法建议1. 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对话。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3篇(五年级数学苏教版五单元思维导图)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3篇(五年级数学苏教版五单元思维导图)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3篇(五年级数学苏教版五单元思维导图)下面是我分享的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3篇(五年级数学苏教版五单元思维导图),供大家参阅。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会用分数表示有关单位换算的结果;能列式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分数与除法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难点:会用分数表示有关单位换算的结果;能列式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情境图:把4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

2.提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二、新课1.教学例6把刚才呈现的题目改为: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

提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引导: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平均每人能分到1块吗?你是怎样想的?结合学生的回答,指出:每人分得的不满1块,结果可以用分数表示。

提出要求:那么,可以用怎样的分数表示3÷4的商呢?请大家拿出3张同样的圆形纸片,把它们看作3块饼,按照题目分一分,看结果是多少?学生操作,了解学生是怎样分和怎样想的。

组织交流,你是怎么分的?小结: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4/3块。

完成板书。

把题目改为:把3块饼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能分得多少块? 学生口述算式提问:3除以5,商是多少?怎样用分数表示?小组交流。

2. 总结归纳谈话:请大家观察上面两个等式,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板书课题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提问: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用b表示除数,这个关系式可以怎样写?板书a÷b=a/b讨论:b可以是0吗?3. 教学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学生尝试填空。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快乐读书吧》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快乐读书吧》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快乐读书吧》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中的情节,掌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2.能够复述课文内容,感知课文蕴含的情感。

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对阅读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课文,抓住主要人物性格特点。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情感,鼓励学生进行深度思考。

三、教学准备•备课教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课件:相关课文图片和学生练习题。

•教学辅助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师教具。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开场导入(10分钟)•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读书的好处有哪些?2.热身活动(10分钟)•学生们交流分享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并简要说明喜欢的原因。

3.导入新课(15分钟)•师生一同阅读课文,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探讨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4.情感体验(15分钟)•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们根据课文内容表演相关情节,体验主人公的心情。

5.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帮助学生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0分钟)•让学生复述上节课文内容,确保学生对情节有深刻理解。

2.情感续写(15分钟)•学生们自由发挥,续写课文后续情节,引导学生进行情感输出。

3.情感表达(1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续写故事,让班级同学进行评价和点评。

4.课文赏析(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深度理解人物心理。

5.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进行总结,激发学生对阅读深层次理解的兴趣。

五、课后延伸1.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完成阅读心得记录。

2.情感表达:让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形式表达自己对阅读的感悟和情感。

3.课外活动:组织阅读分享会,让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阅读的体会。

六、教学反思本课程通过情感渗透,引导学生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激发了学生对阅读的热爱和兴趣。

但在教学中也发现,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需要加强相关训练和指导。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五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五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五篇小学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2)体会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上的应用价值,能利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数学能力,使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习惯,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使学生体会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本课件、练习题卡。

教法学法: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我遵循“激”、“导”、“探”、“放”的原则,在教学中我精心设计准备题,诱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概括交流,并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迁移、类推,促进学生对新知的内化和建构。

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我还注重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融观察、比较、讨论、交流、自主探究等学习方法为一体,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来解决新课。

教学中,突出“五让”的特色:书本让学生自学;问题让学生提出;规律让学生发现;疑难让学生研讨;评价让学生参与。

以上的“五让”,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大约10分钟)1、谈话引入。

2、出示情景图。

让学生明确题中的数学信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用20元买3本笔记本和1支钢笔,还剩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计算,并说出解题的思路。

3、回顾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运算,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4、揭示课题。

在实际生活中,文具的单价不仅仅是整数,还有很多小数的情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一等奖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一等奖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教案一等奖
1、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新单词,写出7个单词。

2.默读课文,在前两篇的基础上再次提速。

带着感情读课文。

3.让学生通过学习文学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行阅读。

(1)借助拼音,读课文,认生词。

(2)把课文分成四部分,思考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文章条理不是那么明显,教师可直接告诉学生,不要在这设置障碍。

(1)小时候,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可是没有生命的怀表也能发出声音,父亲又不让动。

(2)一次父亲亲手拨开表盖让看,他被表里的世界迷住了。

(3)父亲又一次打开表盖让看,并告诉他“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蜇你”。

证实了自己的猜测。

(4)逢人就说父亲的表里有一只小蝎子,也不知说了多久。

2、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词和名字卡片进行阅读。

(2)谈谈这些生词要注意什么(学生从单词的发音和写法来表达自己的看法。

)
(3)教师适当的总结,注意“拨”的读音以及与“拔”字的区分。

(4)训练阅读生词,巩固生词。

第二,引导默读,提高默读速度。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老师展示生词卡片,并按名称朗读。

2、开火车读。

3、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深入学习课文
1、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由读课文:从哪些语句中能体会到对表里的生物十分感兴趣、充满好奇。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精选5篇)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精选5篇)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精选5篇)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精选篇1)教材分析:一、课文简析作者在阔别母校十多年后回到母校,触景生情,勾起了作者对自己童年学习生活的甜蜜回忆,抒发了作者对母校无比热爱之情。

课文以作者行进的地点:进校门--到操场--出校门为线索分为三大段。

第二段为重点内容,第一段与第三段前后呼应为点题之笔。

*的主要内容是两个方面,即作者回到母校时的所见所闻及由此引起的回忆与感想,随着所见所闻的变化,作者产生多种感情,先是兴奋,后是喜悦,最后是留恋。

感情逐步加深又互相交织在一起。

*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容易引起即将告别的五年级学生的共鸣。

二、语句简析1.“像开闸后涌出的欢腾的潮水,学生们欢笑着从教室里涌出来,涌向宽阔的操场。

”把学生们欢笑着走向操场的场面生动地比喻成开闸时的潮水,且把喻体置前,强调学生们走向操场时的热闹场面。

2.“我漫步在操场上,欣赏着花木,抚摸着幼苗,倾听着教室里传出的琅琅书声,五年的喜怒哀乐,像天鹅扇动着双翼,从记忆深处翩翩飞来。

‘在操场上,作者由所见所闻把自然联想到的五年小学生活感受生动地比喻成天鹅扇动着双翼翩翩飞来。

使上下文连接自然。

教学目标:1、按地点的转换理清课文的结构,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母校的热爱,对童年学习生活的留恋之情。

2、根据语言环境,选择合适的动词并体会准确用动词的重要性,积累有关的语句。

3、能根据语言环境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写比喻句。

4、根据课文结构特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理清课文的结构,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母校的热爱,对童年学习生活的留恋之情。

根据课文结构特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准备:1、读准下列黑体字的音,读通课文。

弧度( )石砌( )甬道( )迤俪( )( )松柏()2、词语积累①写出带有“情”字的成语,并理解词语、、、②表示心理十分依恋不舍的词语、、、3、读课文,口头填上恰当的动词,把句子熟读通顺①大门,石砌的甬道,秋菊傲放、松柏长青的花园,宽宽的石阶,了宽阔的操场。

人教版五年级英语上册第三单元教案(精选7篇)

人教版五年级英语上册第三单元教案(精选7篇)

人教版五年级英语上册第三单元教案(精选7篇)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英语上册第三单元教案(精选7篇)在教学工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英语上册第三单元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最五年级英语上册第三单元教案篇6Unit2教材分析一、教材简析1.本单元重点学习有关星期课程支配和周末活动的表达方法。

其中难点是Read and write中对话的口头以及书面表达。

另外,Wednesday, Tuesday, Thursday, Saturday等单词拼写难度较大,老师要实行敏捷多样的方式巧教、趣教,以减轻同学学习的难度。

2.Lets try部分是Lets talk中新句型的教学铺垫,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完成这项听力练习自然引出新一轮的对话教学。

二、教学目标1、力量目标(1)能够简洁描述一周内的学习和生活状况。

如:We have English ,science ,computer and PE on Wednesdays 。

I often do my homework on Saturdays .(2)能够简洁的介绍学校的课程以及个人的周末支配。

如 What do we have on Mondays? Let me see .We have Chinese 、English 、math 、and music on Mondays. What do you do on SaturdaysI often do homework ,read books and watch TV .(3)能够听懂学会观赏歌曲My days of the week.2、学问目标(1)能够听说读写Let’s learn, Read and Write中的四会单词和句子。

(2)理解let’s start, Read and Write, let’s try. let’s find o ut, let’s sing, let’s chant, let’s play等部分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epl Class Opening and review
1、Class Opening
教Greeting [激情问候,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Good
morning, class! Where do we live?
2、Review
(1)以旧引新:指名简单介绍Beijing.教师引入新课。

亠Beijing is very great.提冋:Is Li Ming going on a trip? Where 学is he going?
What' s this?(举着写有hotel•-的词汇卡)反复领读,练习。

(2)Li Ming想去哌行,接下来他要干什么?播放多媒体课件。

Step2 New Concepts
1、Demonstrate
(1)他征求妈妈的意见时会怎样说?教师板书句型May I go on a
trip to Beijing ?讲解句意
(2)利用单词卡向学生演示怎样替换句型:Mayl ________ ? Yes, you
may. / No, you may not.
(3)两人一组边指着卡片边做对话练习。

例如:May I read a book?
Yes, you may. / No, you may not. May I eat an apple? May I live in Beijing?
(替换词语:read a book, sing a song, write a story, draw a picture, eat an apple, go to Beijing, live in Beijing,・・・)
(4)指两名学生上台表演,师生共同评议。

(5)教师反复领读。

(6)请小老师上台领读。

(7)小组练习。

Stepl Class Opening and review
Class Opening
Greeting [激情问候,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Good morning/afternoon, class! Where do we live?
(1) 以旧引新:指名简单介绍Beijing.教师引入新课。

Beijing is very great.提问:Is Li Ming going on a trip? Where is he going?
What' s this?(举着写有hotel …的词汇卡)反复领读,练习。

(2) 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再次感知课文内容。

(3) 指名上台角色表演对话。

Step2:练习 做 “Mother, May I ?” 游戏。

方法:要求两人一组,一个站着,一个坐着。

站着的学生扮演另一 个学生的妈妈或爸爸。

这位学生要做某事前,必须问他的伙伴:
Mother/Father, may I go to the library to read the book ?女[] 果其同伴说:Yes, you may go 这位学生便能够加入旅程并且说:Let z s go!否则,这个学生还要原地坐着,"脈程”中的学生便说Let" s go! 并且再找其他的学生。

能够使用以下短语:read a book, sing a song, write a story, draw a picture, eat an apple,go to Beijing, live in Beijingo
2. 小组汇报,师生共同评议。

教师即时给予鼓励。

Part 4: Use the activity book
1、播放录音,学生做活动手册。

2、指名读出答案,师生共同评
议。

3、再听录音,将题再看一遍
1、 2、 Review
Stepl Class Opening and review
(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Stepl Class Opening and review
1、Class Opening
教Greeting [激情问候,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Good morning/afternoon, class! Where do we live?
2、Review
(1)用“Mother, May I ?”的变化形式2做游戏。

板书:
car, bus, airplane, cab, bicycle
方法:要求两人一组,一个站着,一个坐着。

站着的学生扮演另一个学生的妈妈或爸爸。

这位学生要做某事前,必须问他的伙伴:
Mother/Father, may I go to the library to read the book?女[]果
其同伴说:Yes, you may go这位学生便能够加入脈程并且说:Let' s go!否则,这个学生还要原地坐着,“旅程"中的学生便说Let' s go!
时,教师指向黑板上的一个单词,然后学生说:Let' s go by ___ •并且用这种方式旅行到另一个同学那里。

(2)用句型Where are you going ? I am going to ____ (目的
地的名称)和May I ______ ? Yes, you may. / No, you may not.造
句。

(3)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再次感知课文内容。

(4)分角色朗读课文。

3: Use the activity book
1、播放录音,学生做活动手册。

2、指名读出答案,师生共同评议。

3、再听录音,将题再看一遍
Step4、布置作业:用本课的重点句型造句。

Stepl Class Opening and review
教学过程1

2

Class Opening
Greeting [激情问候,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Good morning/afternoon, class!
Review
(1)做游戏“Spell it”复习表示交通方式的词汇bicycle, car, cab,
t
ruck.
将全班分为两组,教师在黑板上画上空白线表示任意单词或短语,两组学生在黑板轮流猜空白处应填入的字母,猜对一个字毋,教师写在相对应的位置上,然后从头到尾准确地读出来。

最先拼度准确地一组为获胜
者。

(2)要求学生找出这些词的词汇卡片,然后在卡片上画出与单词相配
Step2 New Concepts
1、
Demonstrate
(1)教学fast,
slow
教师一边说fast,—边快速行走,板书fast讲解词义并反复领读。

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单词slow.
(1)使用大小相同、颜色不同的两个球来演示faster than和slower
than的含
义。

用不同速度滚动圆球,造句来描述相对应的球速,请学生就此造句。

(4)用卡片演示train和airplane o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实行如下对话: 教师:(举着卡片)What1 s this ?
全班:A train\An airplane.
教师:Is a train faster than an airplane?(使用表情动作使自己表达的意思更清楚)
全班:No…
Stepl Class Opening and review
多媒体授课活页教案
教!J帀:Yes, an airplane is*・・全班:・・・ fas ter t han a t rain?
板教师:Very good, class!
书注意:plane是airplane的缩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