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何园(上)

合集下载

扬州何园景点赏析

扬州何园景点赏析

扬州何园景点赏析一、引言扬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以其精美的园林风景而闻名于世。

其中,何园是扬州最具代表性的园林之一。

本文将对何园的景点进行深入赏析,带您领略其独特的魅力。

二、正文1.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何园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始建于清朝晚期,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园林。

它坐落在古运河畔,交通便捷,占地面积约1.4万平方米。

何园历经多次修缮,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2.建筑风格与特点何园的建筑风格以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为主,同时融合了西洋建筑的特点。

园内建筑多以青砖、灰瓦、白墙为主,注重细节装饰,显得古朴典雅。

何园的建筑布局独具匠心,充分考虑了地形、水文和气候条件,使得整个园林自然和谐。

3.园林布局与景观何园的园林布局以水景为主线,通过精心安排的假山、池塘、溪流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山水田园的自然氛围。

园内植物种类繁多,有数百年的古树、名贵的花卉和草坪等,使得整个园林层次分明,四季如春。

此外,何园还有许多别具一格的景点,如石舫、廊桥、水榭等,给游客带来丰富的视觉享受。

4.文化内涵与价值何园不仅是一座精美的园林建筑,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反映了清朝晚期社会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

同时,何园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产物,体现了中国园林建筑的包容和创新。

如今,何园已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三、总结扬州何园作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是一座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精髓的园林建筑。

它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魅力,融合了西洋建筑的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园林风格。

何园的文化内涵丰富多样,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通过对何园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扬州何园观光

扬州何园观光

扬州何园观光扬州何园是位于江苏省扬州市的一处风景名胜区,也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何园始建于明代,经过数百年的修葺和扩建,成为一个集园林艺术、文化底蕴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作为一个古老的园林,何园以其精美的建筑、独特的布局和清新的风景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何园占地面积较大,约有2万平方米,整个园区分为前园、后园和中园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特色和景点。

在何园的前园,游客首先会看到一座亭台楼阁式的大门,这是何园的入口,也是园内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大门上方还有一块巨大的园名牌匾,上书“何园”两个金色大字,显得庄重大方。

一进入大门,眼前就是一片青翠欲滴的绿化植被,园路两旁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给人一种恬静宜人的感觉。

继续往前走,来到了何园的中园部分。

中园是整个园区的核心,园内主要建筑物集中在这里。

中园由五曲着四、五座大型建筑群组成,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秋月映波”,这是一个仿古建筑群,由主建筑物秋月楼和两侧的月波小楼组成。

秋月楼是何园的主体建筑之一,其风格独特,结构精巧,屋顶上还有许多彩绘图案点缀,美不胜收。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壮丽的江南水乡风光,尤其是在秋天,园内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吸引了大量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

接下来,游客可以继续往后园走。

后园是何园的最后一部分,也是整个园区最宽广的地方。

后园的建筑更加独特,有许多古色古香的建筑群,如飞虹桥、玉川堂、斗鹤亭等。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飞虹桥,这是一座扬州特色的石拱桥,桥面呈弧形,桥下流水潺潺,令人心旷神怡。

站在桥上,可以俯瞰到整个园区的景色,远处的山水和近处的花草树木相映成趣,美不胜收。

除了园内的建筑和风景外,何园还有许多文化底蕴。

园区内有一些纪念碑和石刻,记录着何园的历史和文化渊源。

游客可以通过阅读这些碑刻了解到何园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增加游览的收获。

此外,何园还经常举办一些文化活动和节日庆典,如春节灯会、花灯展览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当地居民前来观看。

(完整word版)扬州何园

(完整word版)扬州何园

扬州何园园主:清·何芷舠何园画家:黄宾虹来扬州六次,均住在东一楼何园作家:朱千华在此生活五年,住在东二楼何园坐落于江苏省扬州市的徐凝门街66号,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首批20个重点公园之一。

何园又名“寄啸山庄”,由清光绪年间何芷舠所造。

清。

光绪年间修建完成。

整体设计形式:何园的主要特色是把廊道建筑的功能和魅力发挥到极至,1500米复道回廊,是中国园林中绝无仅有的精彩景观。

左右分流、高低勾搭、衔山环水、登堂入室,形成全方位立体景观和全天候游览空间,把中国园林艺术的回环变化之美和四通八达之妙发挥得淋漓尽致,被誉为立交桥雏形。

扬州何园平面图边界:本规划范围东至徐凝门路,西至居士巷、丁家湾沿线(含四岸公所、贾氏庭园、二分明月楼),南至南河下,北至广陵路。

总体空间格局:何园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

何园在建筑布局上由园居、大花园、小花园3大部分组成。

前两者组成“寄啸山庄”,乃何氏自筑;后者指片石山房,乃何氏购得。

何园旅游区旅游发展的总体空间格局为“7421”,可形象地表述为“七星拱月,二街四巷”。

“七星”指何园旅游区内分布的七个主要景点,即花园巷南、棣园(湖南会馆)、平园、小盘谷、贾氏庭园、二分明月楼、尊德堂;“月”是指何园旅游区内的核心景点——何园,扬州素有“月亮城”之称,且有众多赏月佳处,何园便有其二(如赏月楼、片石山房),旅游区内其他七个主要景点分布何园的周围,呈众星拱月之势;“二街”则指何园旅游区内的徐凝门街和南河下街两条特色街;“四巷”则指何园旅游区内具有扬州传统风格的四条古巷,即花园巷、大树巷、丁家湾、大武城巷。

何园的四个“天下第一”天下第一廊———复道回廊天下第一窗———复道回廊上的天窗天下第一亭———水心亭天下第一山———片石山房复道回廊复道回廊是何园建筑的一个特色,有绕操场一圈那么长,迂回曲折,将后花园的主要景点和玉绣楼贯穿其中,上下廊主要通过台阶。

何园

何园

何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何园,位于扬州古运河畔的徐凝门街,清光绪九年(1883),由湖北汉黄德道台何芷舠辞官归隐后建造。

何园占地面积14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7300多平方米,建筑手法独特多样,艺术风格中西合璧,是扬州大型私家园林中最后问世的压轴之作。

何园一改我国私家园林前宅后园的传统,把住宅建筑融入叠石理水的花园之中,力求人居环境的最大美化,被我国文史专家罗哲文先生亲题为“晚清第一园”。

何园主人何芷舠少年得志,20岁即走上仕途,后由户部郎中调往湖北任督粮道、盐法道,步入红顶商人的行列。

光绪2年(1876)迁任湖北汉黄德道员,同时兼任江汉关监督,当时汉口是我国重要的贸易港口(后来新中国的第一座长江大桥就建在了武汉),但主要业务却由取得鸦片战争胜利的英国人把持。

几年后,秉持“舒啸”之志,又有万贯家财的大清道台拂袖而去,以“奉母”为由辞官归隐,这时的何芷舠才刚刚四十九岁。

光绪九年(1883),50岁的何芷舠一边“下海”经营盐票,一边买下“片石山房”和“双槐园”旧址建造豪宅,取名“寄啸山庄”,前方满月门上石额“寄啸山庄”就出自原主人的亲笔。

“寄啸”取自陶渊明《归去来辞》中“倚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

而扬州人因园主人姓何,并且祖上连续几代都是受封一品供奉的豪门,习惯上都把这里叫做何家花园或何园,现为国家4A级景点。

何园大体分为东园、西园、园居、片石山房和祠堂五个部分,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东园部分。

东园入口是一座玉带小桥,不仅玲珑可爱,还使全园充满水意。

何园的三个花园全部有真水,这可能和主人的名字有很大关系,“芷舠”,就是装满香草的小船,有水,才能船行千里。

东园中央的点石是一峰太湖石,太湖石是我国著名的花园观赏石,中国历史上号称写得最好的“论文”就是写太湖石的。

说“写得最好”,是因为“论文”只有四个字,还全部押韵:“皱、瘦、透、漏”,作者:金章宗完颜璟。

后来还有人加“秀”加“丑”的,那是抄了“论文”,加的尾巴。

扬州何园详细介绍

扬州何园详细介绍

扬州何园详细介绍
何园,被誉为“晚清第一园”,位于江苏省扬州市,是一处展现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之美的历史文化名园。

以下是关于何园的详细介绍:
1. 历史背景:何园始建于清代中期,最初名为“寄啸山庄”。

1883年,由何芷舠购得并扩建,后来因园主姓何而俗称何园。

它不仅是扬州私家园林的代表,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 园林特色:何园占地面积约为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7,000平方米。

其艺术风格南北兼容、中西合璧,被称为“晚清第一园”。

园林拥有“天下第一廊”的复道回廊、“天下第一山”的片石山房、“天下第一窗”的复道回廊花窗以及“天下第一亭”的水心亭等著名景点。

3. 设计亮点:园内片石山房系明末清初画坛巨匠石涛叠石作品,它是石涛在人间的孤本之作。

园中的建筑和景致相得益彰,如墙上的大方镜构成的“镜花水月”胜景,以及南墙镂空的大方窗框将自然景色引入室内形成“琴棋书画”的意境。

此外,何园曾是许多名人寓居之地,如何园与多个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家族有着紧密的联系。

总的来说,何园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园林的精致与雅致,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研究中国近代史和园林艺术的重要场所。

扬州何园(新版)

扬州何园(新版)
建筑风格:在中国传统古建筑的 基础上,大量吸收西方建筑造型, 包括家具,是具有西洋建筑风格 的中国古典建筑群。
一、何园的平面解析之区域分析
西园 东园
一、何园的平面解析之东园
东园
东园是大花园的组成部分,主要由贴壁假山、船厅、牡丹厅组成,景观以厅堂花木为主, 疏密有度,重在营造家园的感觉。牡丹厅外姹紫嫣红,春光无限;桴海轩中,触景生情, 浮想联翩;接风近月亭,亭立山间,玲珑别致;登楼贴璧山,峭壁飞岩,凤舞天成,使 东园满园生辉。

的,造天 上
精步型窗 品移阔被

。景大称 天
移,为 ,气“

是宇天
园轩下
二、何园的细节解析之天下第一窗
在东南两侧楼廊的上下廊壁间,都有一排什 锦花窗。品味花窗和花窗赏景,也是何园的 又一特色。花窗在中国园林艺术中扮演着极 其独特而重要的角色。如果把成功的园林比 作一首好诗,花窗就是它的锦词佳句。
何园是清乾隆年间双槐园的旧址,始建于清同治元年 (1862年),历时达13年,占地14000余平方米, 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园内有大槐树两株,传为 双槐园故物,今仍有一株。园主人湖北道台何芒舰把 这座园林辟为何宅的后花园,故而又称“何园”。光 绪九年(公元1883年),园主归隐扬州后,购得吴 氏片石山房旧址,扩入园林,何园建造前后历时21年。 何园是扬州大型私家园林中最后问世的一件压轴之作, 被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园林泰斗罗哲文誉为“晚清第 一园”。
西园所凿的池沼采取自然式处理,池岸砌成“斗折蛇行,犬牙交错”的样子,给人以自然 活泼的感觉。水应该有终始,有终如则“活”。何园的却将水池池水隐去了去向,其中片石 山房的池中水系渗透效果最为不凡,纵深到亭、廊、厅下,让人感觉恍若居于水上,与石山 互相依托,互相陪衬,相得益彰。

扬州何园探秘

扬州何园探秘

扬州何园探秘何园作为扬州著名的园林,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

何园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园林景区。

何园面积不大,但却以其精致的设计和独特的特色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何园建于明朝,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园内的建筑和景观融合了中国传统园林的设计理念,展示了扬州地区的文化精髓。

何园的主要特点是以水为主题,园内有许多精心设计的水池、流水和水榭,在春秋季节尤为美丽。

进入何园的大门,便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园内遍布着小桥、流水、假山和花木,让人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的画卷之中。

每走一步,每转一个弯,都能发现不同的景致,令人陶醉其中。

在何园里,最吸引游客眼球的莫过于园内的假山。

何园的假山是以扬州地区的山水为原型设计的,非常自然和谐。

假山的高低错落有致,仿佛巨龙蜿蜒曲折,流水从石头间穿过,发出悦耳的声音。

有时,游客可以看到园内的鱼儿在流水中嬉戏,使整个景观更加生动。

除了假山,何园还有许多精美的建筑。

例如,园内有一座古色古香的亭子,名为“听涛亭”。

这座亭子是何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游客可以在亭内听到流水的声音,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

亭子的外观造型独特,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给人一种恢弘大气的感觉。

除了亭子,园内还有一座精致的花厅,名为“听雨轩”。

这座花厅位于园中心,四周种满了各种花草,游客可以在花厅内欣赏花草的美丽,同时还能听到雨水滴在屋顶上的声音,非常惬意。

何园还有一处非常有特色的景点,那就是花园。

花园是何园的一大亮点,园内有各式各样的花卉盛开,花香四溢。

无论是春天的梅花、菜花,还是夏天的牡丹、荷花,甚至是秋天的菊花,每个季节都能赏到不同种类的花朵。

在花园里漫步,与花儿为伴,心情无比惬意。

何园内还有一处令人称奇的景点,那就是迷宫。

迷宫是何园的一大特色,它由绿色的树木和花丛组成,错综复杂。

进入迷宫后,游客可以体验到迷宫带来的乐趣和挑战。

在寻找出口的过程中,可以锻炼智力,增加乐趣。

总之,何园作为扬州的名胜之一,以其精致的设计和独特特色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

扬州何园景点介绍 简介

扬州何园景点介绍 简介

扬州何园景点介绍简介
何园位于中国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园林,被誉为扬州四大名园之一。

该园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占地面积约5.28公顷,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典范之一。

何园以其精致的园林布局和优美的景观而闻名,园内建筑主要有山水围绕的亭台楼阁、池塘、廊檐、花木等。

园内的建筑和景点设计别具一格,如游园会所、悦香游书轩、清风雅舍等,每一处景点都展现了中国传统优美的园林风格。

何园的景点以趣味性和文化内涵为主要特点,主要有亭台轩榭、叠石山、萍水相逢、寒井、藏书楼等。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是亭台轩榭,它由四个古典园林子景组成,分别是晴波台、烟雨楼、流云阁和逸泉亭。

这些景点相互呼应,融入了中式园林的独特韵味。

何园不仅是一座美丽的景点,也是文化和艺术的宝库。

园内的藏书楼是一个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收藏了大量珍贵的书籍和文物。

每年春秋两季,何园还会举办扬州独特的文化活动,如康熙游山、庙会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文化爱好者前来参观。

总的来说,扬州何园是一座集传统园林、文化和艺术于一体的景点,其精美的园林布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大量游客。

无论是欣赏园林景色还是感受文化氛围,何园都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更多精彩请点击这里访问
何园又名“寄啸山庄”,坐落于江苏省扬
州市徐凝门街,由清光绪年间何芷舠所造,被
誉为“晚清第一园”。

何园集扬州园林的精髓,并很好地融洽了西洋建筑的元素,成为中国园
林史上的一朵奇葩。

何园全园分南、北两部分:北边有东园和西园,南边为住宅区和片石山房。

园内建筑有四个“天下第一”:“天下第一亭”指的是西园大水池中央的水心亭,“天下
第一廊”指的是何园的复道回廊,“天下第一窗”指的是复道回廊上的花窗,“天下第一山”
指的是片石山房,系石涛大师叠山作品,堪称
人间孤本。

何园平面图
何园东大门
被誉为“晚清第一园”,1988年与个园一起被国务院授予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进入东门,是一个漂亮庭院。

院左角一座四角亭赫然在目
风楼
庭院的正中有个圆洞门
何园原名“寄啸山庄”,园名取自陶渊明“依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之句。

这是当年园主人何芷舠亲自题写的。

表达园主人寄情山水田园的志节情怀
穿过圆洞门进入东园。

东园由牡丹厅、四面厅、读书楼和贴壁山构成一组院落。

绕过厅前的太湖石屏风,开门迎客的就是牡丹厅。

牡丹厅正门
这幅砖雕名为“影凤穿牡丹”,是扬州晚清时期一件不可多得的砖雕工艺品,故被称为“牡丹厅”。

牡丹厅内的摆设和大幅牡丹。

牡丹厅北面就是四面厅,厅似船形,又称船厅,这是东园的主要建筑。

船厅两柱上有迎客对联:“月作主人梅作客,花为四壁船为家”。

四面厅东面是贴壁山
扬州无山,但园林中不可无山。

长达60多米的贴壁山是东园中最壮丽的景观之一。

何园的贴壁山,最能体现扬州的叠石艺术。

过贴壁山上的近月亭,可登上复道回廊。

假山上的盘山蹬道
贴壁山向西可登读书楼及复道长廊
贴壁山西端的读书楼
何家大公子何声灏曾在此读书,后高中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与乃祖一起称“祖孙翰林”,高照门庭。

何家先后出了祖孙翰林、兄弟博士、父女画家、姐弟院士等。

西园是何园的主体。

天下第一亭、天下第一廊,天下第一窗,都在西园。

西园中央有大水池,池正中便是“天下第一亭”的水心亭。

水心亭
这座水心亭是中国仅有的水中戏亭,专供园主人观赏戏曲、歌舞和纳凉赏景之用。

《红楼梦》《还珠格格》《毕升》等一百多部影视剧把此处作为影视基地。

“复道回廊”环池而建,回廊长400多米,绕园一周。

所谓“复道回廊”的“回廊”,是分上下两层的立体通道;
随地势而曲直,将这个住宅院落串联起来,故俗称“串楼”。

“复道”就是在双面回廊的中间再夹一道墙,形成内外廊,这就起到了多方位连接沟通以及道路分流的作用。

廊道在园林中本就是最富可塑性、最灵活的建筑形式,在何园,这种建筑的功能和魅力被发挥到了极至。

回廊墙壁上嵌有古人的诗画。

沿廊道外望,园林美景尽收眼底。

池北有楼,宽七楹,屋顶高低错落;中楼的三间稍突,形若蝴蝶,故而俗称“蝴蝶厅”。

“蝴蝶厅”原为园主人接待宴请宾客之处,所以也称“宴厅”。

桂花厅在水池的西面,因厅前种有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等而名。

赏月楼是主人母亲居住之处,是全园赏月最佳的地方。

赏月楼通向玉绣楼庭院
西园的回廊把西园所有大小楼台都连接起来,“四面串楼环水抱,几堆假山叹自然”,被赞为“天下第一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