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第三节第2课时.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第三节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第三节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第三节教案本节是学生认识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起始课。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第三章 第三节 羧酸 酯(重难点研析+典型实例剖析+教材问题简答)

第三节 羧酸 酯+2OOO++2H 2O(5)羟基酸自身的酯化反应此时反应有三种情形,可得到普通酯、环状交酯和高聚酯。
如:4、加热。
在形成环酯时,酯基中,只有一个O 参与成环。
CO 3溶液。
COOC 2H 5+H 2O 。
4.实验方法:在一支试管里先加入3 mL 乙醇,然后一边摇动,一边慢慢地加入2 mL 浓H 2SO 4和2 mL 冰醋酸,按图装好,用酒精灯小心均匀地加热试管3~5 min ,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饱和Na 2CO 3溶液的液面上,此时可以观察到有透明的油状液体浮在液面上。
停止加热,取下盛有饱和Na 2CO 3溶液的试管,振荡盛有饱和Na 2CO 3溶液的试管后静置,待溶液分层后,可观察到上层的透明油状液体乙酸乙酯,并可闻到果香气味。
5.注意事项:(1)实验中浓硫酸起催化剂和吸水剂作用。
(2)盛反应混合液的试管要上倾约45°,主要目的是增大反应混合液的受热面积。
(3)导管应较长,除导气外还兼起冷凝作用。
导管末端只能接近饱和Na 2CO 3溶液的液面而不能伸入液面以下,目的是防止受热不匀发生倒吸。
(4)实验中小心均匀加热使液体保持微沸,这样有利于产物的生成和蒸出,以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
(5)饱和Na 2CO 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乙酸、溶解乙醇、冷凝酯蒸气且减小其在水中的溶解度,以利于分层析出。
(6)不能用NaOH 溶液代替饱和Na 2CO 3溶液,因乙酸乙酯在NaOH 存在时易水解,而几乎得不到乙酸乙酯。
四、外界条件对物质反应的影响 (1)温度不同,反应类型和产物不同如乙醇的脱水反应:乙醇与浓H 2SO 4共热至170℃,主要发生消去反应(属分子内脱水)生成乙烯(浓硫酸起脱水剂和催化剂双重作用):――→浓H 2SO 4170℃CH 2===CH 2↑+H 2O 若将温度调至140℃,却主要发生分子间脱水(不是消去反应而是取代反应)生成乙醚:如甲酸与新制Cu(OH)2悬浊液混合,常温下主要发生中和反应:2HCOOH +Cu(OH)2―→(HCOO)2Cu +2H 2O 而加热煮沸则主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HCOOH +2Cu(OH)2――→△Cu 2O ↓+CO 2↑+3H 2O(2)溶剂不同,反应类型和产物不同如溴乙烷与强碱的水溶液共热则发生取代反应(也称为水解反应)生成乙醇,但跟强碱的醇溶液共热却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
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三章 醛第二节第三课时 甲醛

4、一定量某一元醛发生银镜反应得到银 21.6g,等量的此醛完全燃烧时生成5.4g水, 通过计算求该醛可能的化学式。
n(Ag)=0.2mol CnH2nO ~ 2Ag n(H2O)=0.3mol n( H)=0.6mol
1 0.1
2 0.2 该醛若饱和则化学式为:C3H6O 该醛若不饱和则化学式为:C4H6O
乙醛能发生氧化反应是由于醛基上的H 原子受 C=O 的影响,活性增强,能被氧化剂 所氧化;能发生还原反应是由于醛基上的 C=O与C=C类似,可以与H2发生加成反应。
•
• •
•
3.醛基的性质 醛基与醛的关系以及醛基的性质与检 验 1.醛基与醛的关系 (1) 醛基为醛类有机物的官能团,因此醛 中一定含醛基,而含醛基的物质不一定 是醛。 (2) 含醛基的物质主要有:①醛类;②甲 酸;③甲酸盐;④甲酸某酯;⑤某些糖 类,如葡萄糖、麦芽糖等;⑥其他含醛 基的多官能团有机物。
9.新搬家或新装修后,室内植物不易成活,叶子容 易发黄、枯萎,特别是一些生命力极强的植物也难 以正常生长; 10.新搬家后,家养的宠物猫、狗或热带鱼莫名其 妙地死掉,而且邻居家也是这样; 11.一上班就感觉喉疼,呼吸道发干,时间长了容 易疲劳,下班后就没有问题了,而且同楼其他工作 人员也有这种感觉; 12.新装修的家庭和写字楼的房间或者新买的家具 有刺眼、刺鼻等刺激性异味,而且超过一年气味仍 然不散。 以上12种症状,市民如果在家中或办公室呈现 出其中2种,则可判断室内空气已经达到轻度污染 ;如果有其中4种符合,则可判断为重度污染;而 出现其中5种以上者,则表明室内空气污染状况已 经极度严重。
B、氢氧化钠不够用
C、硫酸铜不够用
D、加热时间不够.
2、甲醛、乙醛、丙醛组成的混合物里,氢 元素的质量分数是9%,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是( ) B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第三节《醛》过关训练试题.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人教版)第三章第三节《醛》过关训练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1.乙醛蒸气跟氢气的混合物,通过灼热的镍催化剂时就发生反应生成乙醇,此反应属于( D)A.取代反应B.消去反应C.加聚反应D.还原反应【解析】乙醛催化加氢,断裂键中的一个键,C原子上加一个H,O原子上加一个H,生成乙醇,此反应又称为还原反应。
2.下列关于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A.所有醛中都含醛基和烃基B.所有醛都会使溴水和KMnO4酸性溶液褪色,并能发生银镜反应C.一元醛的分子式符合C n H2n O的通式D.醛的官能团是—COH【解析】醛分子中都含有醛基(—CHO),醛基有较强的还原性,可还原溴水和KMnO4酸性溶液。
甲醛中无烃基,只有饱和一元醛的通式为C n H2n O。
3.下列各化合物中,能发生酯化、还原、加成、消去四种反应的是(B)A.CH3—CH===CH—CHO B.HOCH2—CH2—CH===CH—CHOC.【解析】A不能发生酯化、消去反应;C不能发生还原、加成反应,D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4.下列物质与水的混合物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D)A.酒精B.乙醛C.蚁醛D.溴苯【解析】酒精、乙醛、蚁醛均易溶于水,不能用分液漏斗与水分离。
5.把有机物,所用氧化剂最合理的是(C)A.O2B.酸性KMnO4溶液C.银氨溶液D.溴水【解析】O2、酸性KMnO4溶液、溴水的氧化性较强,能氧化碳碳双键,银氨溶液只能氧化醛基。
6.关于柠檬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A.该物质存在顺反异构体B.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0H18OC.该物质可以发生银镜反应D.1 mol该物质最多消耗3 mol H2【解析】由柠檬醛的结构简式可知:连有醛基的碳碳双键满足:,a≠b,且c ≠d,故其存在顺反异构体,A对;其分式为C10H16O,B不正确;醛基可以发生银镜反应,C对;1 mol该物质含有1 mol—CHO和2 mol ,共可消耗3 mol H2,D对。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课件第三章第三节.pptx

(1)酸性
RCOOH
RCOO-+H+
羧酸都是较弱的酸,但不同的羧酸酸性也不相 同.
(2)酯化反应 C—O
—OH
O—H H 如乙酸与乙醇的反应: C_H_3_C_O_O_H_+__C_2_H_5O_H____浓_H△_2S_O4___C_H_3_C_O_O_C_2_H_5_+_H_2_O_.
二、乙酸的组成和结构及物理性质 1.组成和结构
要点突破讲练互动
羟基的活性比较
探究导引1 化合物跟足量的哪种物质的溶液 反应可得到钠盐C7H5O3Na? 提示:NaHCO3.
要点归纳 醇、酚、羧酸的结构中均有—OH,由于这些 —OH所连的基团不同,—OH受相连基团的 影响就不同.故羟基上的氢原子的活性也就 不同,表现在性质上也相差较大,其比较如 下:
即时应用 1.已知酸性大小:羧酸>碳酸>酚.下列含溴化 合物中的溴原子,在适当条件下都能被羟基 取代(均可称为水解反应),所得产物能与 NaHCO3溶液反应的是( )
解析:选C.A水解成醇,没有酸性.B、D水解 成酚,酸性比H2CO3弱不能和NaHCO3反应.C 水 解 得 羧 酸 , 酸 性 大 于 H2CO3, 能 和 NaHCO3 反应.
【解析】 本题所给条件很少,所以应充分 领会题意,使用好有限的条件.由酯的分子式 可知为不饱和酯,又不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 色可知为芳香酯.醇B氧化后可得酸C,说明 B、C分子中的碳原子数相等.酯A中有14个C 原子,则B和C中各有7个C原子,
从而可判断B是苯甲醇,C是苯甲酸,A是苯甲 酸苯甲酯.苯甲醇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即三种 甲基苯酚,它们都能与NaOH反应.本题的创 新之处是题中隐含了B和C的碳原子个数相 等.
新知初探自学导引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三章 第三节 羧酸(2)学案

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三节羧酸酯第二课时酯【学习目标】1认识酯的组成和结构特点;2了解酯的物理性质及酯的存在;3掌握酯水解反应的机理,并了解酯化反应和酯的水解是一对可逆反应。
【学习重点】酯的组成和结构特点和性质。
【学习难点】酯水解反应的机理。
预习导引【激趣诱思】当你穿行在水果店时会闻到一阵阵沁人心脾的水果芳香,这是为什么?【问题复习】➢什么是酯化反应?写出甲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中浓H2SO4的作用是什么?➢写出一元羧酸和一元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以通式表示羧酸和醇)?➢酯化反应的过程中,羧酸和醇脱水的规律是怎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是可逆的,在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中,如果要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你认为应当采取哪些措施?一、酯的结构与性质1.酯的概念:酸(、无机含氧酸)与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举例:CH3COOC2H5、C2H5ONO2、硝化甘油、油脂、有机玻璃、水果中的香味物质。
【探究】写出硝酸和甘油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乙酸与氢溴酸加热能否生成酯?讨论无机酸生成酯的条件是什么?2.酯的一般通式为。
3.酯的性质①酯的物理性质酯的密度一般比水 , 溶于水, 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低级酯是 气味的 体,存在于 中。
②酯的化学性质在有酸或碱存在的条件下,酯能发生 反应,请写出CH 3COOC 2H 5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酸性条件下: , 碱性条件下: 。
预习效果检测1.下列滴入NaOH 溶液中会出现分层现象,水浴加热后分层现象逐渐消失的是( ) A 乙酸 B 苯酚溶液 C 己烯 D 乙酸乙酯 2.咖啡鞣酸具有较广泛的抗菌作用,其结构简式如下所示:OHOH COOH HO HOOHOOCCHCH关于咖啡鞣酸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分子式为C 16H 18O 9 B 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C1 mol 咖啡鞣酸水解时可消耗8 mol NaOH D 与浓溴水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3.胆固醇是人体必需的生物活性物质,分子式为C 25H 45O ,一种胆固醇酯是液晶材料,分子式为C 32H 49O 2,合成这种胆固醇酯的酸是………………………………………( )4. 1mol 阿司匹林(结构简式为 )与足量NaOH 溶液反应,最多消耗NaOH 的物质的量为……………… ………………………( )A 、1molB 、2molC 、3molD 、4mol特别提醒:①乙酸乙酯水解实验中,用70—80℃的 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高中化学选修五_第三章 第二节 第二课时 乙醛和甲醛

思考:如何将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 反应后的乙酸钠转化成乙酸?
先过滤,再向滤液中加稀硫酸酸化。
能否不过滤直接加稀硫酸酸化?
不能,氧化亚铜在酸性条件下会歧化为同 和铜盐。
【用途】 1.检验醛基
2.医疗上检验尿糖
以上两个反应的共同点:
★均需新配制的试剂; ★均在碱性环境中进行; ★均可用于鉴定-CHO的存在。
乙醛可以被还原为乙醇,能否被氧化? ②氧化反应 a、 燃烧 b 催化氧化
该反应原子利用率高,常用于制乙酸。
氧化
乙醇
还原
乙醛
氧化
乙酸
c. 被弱氧化剂氧化
银镜反应 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
Ⅰ、银镜反应 ①配制银氨溶液 取一洁净试管,加入2ml2%的AgNO3溶液, 再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生成的沉淀恰好 溶解 AgNO3+NH3· H2O → AgOH↓+NH4NO3
★1mol -CHO ~ 2mol Cu(OH)2 ~1mol Cu2O
【注意事项】
醛基能将新制的Cu(OH)2还原为红色的Cu2O 沉淀,这是检验醛基的另一种方法。该实 验注意以下几点: (1)所用Cu(OH)2必须是新制的,否则,悬浊 液会吸收空气中的CO2转化为碱式碳酸铜而 影响实验效果。 (2)在制备Cu(OH)2时,应向NaOH溶液中滴 加少量硫酸铜,NaOH溶液必须明显过量。 (3)加热时须将混合溶液加热至沸腾,才有 明显的红色沉淀产生。 (4)加热煮沸时间不能过久,否则将出现黑 色沉淀,原因是Cu(OH)2受热分解为CuO。
资料卡片
实验室常用稀氨水除去试管上附着的 难溶性银的化合物,如AgCl 、Ag2O、 Ag2CO3等。
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酯》【创新教案】

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三节羧酸酯第二课时酯教材分析1.教材的知识结构:本节是人教版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第三节《羧酸酯》,从知识结构上看,包含了两部分内容即羧酸和酯,乙酸是羧酸类物质的代表物,酯是羧酸与醇的衍生物。
本节分两课时完成,其中第一课时按教材的编排体系,包含乙酸概述、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乙酸的性质研究、乙酸的用途。
第二课时包含酯的结构、性质、存在。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从教材整体上看,乙酸乙酯既是很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又是酯类物质的代表物,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从知识内涵和乙酸乙酯的分子结构特点上看,乙酸乙酯既是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知识的巩固、延续和发展,又是学好酯(油脂)类化合物的基础。
3.教学重点:酯的结构和性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特别是酯的水解反应的特点和过程分析探究酯水解实验的观察和有关问题及数据分析、推理又是性质教学中的重点。
4.教材的处理:为了使教学具有更强的逻辑性,突出教学重点内容,充分说明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结构,对教材的内容在教学程序上进行了调整:(1)将酯的定义放在乙酸乙酯的结构之后再讲授,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化学基本学习方法的理解(2)为了突出酯的水解反应的过程分析和加深对酯水解的条件理解和对化学探究实验中固定变量法的应用,添加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让学生感受酯在不同条件下的水解程度,理解实验条件的控制对实验过程及实验数据的影响,达到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教学效果。
5.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酯的分子结构特点,主要物理性质、用途。
(2)根据乙酸乙酯的组成和结构特点,认识酯的水解反应。
过程与方法: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特征,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使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高手,本课时主要采用研究探索式教学。
通过实验设计、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加强基本操作训练,培养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和求实、创新、合作的优良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第三节第2课时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第2课时酯目标要求 1.认识酯的结构,理解酯的性质。
2.会书写酯的同分异构体。
一、酯的概念和结构1.概念酯是羧酸分子中的__________被__________取代后的产物。
2.组成和结构酯的结构通式:________,R和R′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其官能团名称为______。
饱和一元羧酸和饱和一元醇形成的酯的分子通式为______________。
3.命名酯类化合物是根据生成酯的酸和醇的名称来命名的。
命名时,羧酸的名称写在前面,醇的名称写在后面,去掉醇换成酯。
如:二、酯的性质1.物理性质酯的密度一般比水____,____溶于水,____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低级酯是具有__________的____体,存在于各种水果和花草中。
2.酯的水解反应在酸或碱存在的条件下,酯能发生________,生成相应的________和________。
如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方程式为酸性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碱性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1酯的组成和结构1.将下列酯的结构与名称连线2.乳酸()自身可形成多种酯,请按相对分子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________写出酯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2酯的性质3.乙酸乙酯在KOH溶液中水解,得到的产物是()①乙酸钾②甲醇③乙醇④乙酸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4.分子式均为C3H6O2的三种常见有机物,它们共同具有的性质最可能是()A.都能发生加成反应B.都能发生水解反应C.都能跟稀H2SO4反应D.都能跟NaOH溶液反应5.完成下列酯在NaOH溶液中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1)甲酸乙酯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二酸乙二酯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酸苯酚酯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基础落实1.下列有关羧酸和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羧酸和酯的通式均可以用C n H2n O2表示B.酯都能发生水解反应C.羧酸的酸性都比碳酸弱D.羧酸易溶于水,酯均难溶于水2.除去乙酸乙酯中乙酸杂质,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加乙醇、浓H2SO4,加热B.加NaOH溶液,充分振荡后,分液C.直接分液D.加饱和Na2CO3溶液,充分振荡后,分液3.某有机物X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产物为Y和Z,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Y和Z的蒸气所占体积相同,化合物X可能是()①乙酸丙酯②甲酸乙酯③乙酸甲酯④乙酸乙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酯A水解可生成酸X和醇Y,若Y氧化可得酸X,则A不可能是()练方法技巧酯水解消耗碱的量5.1 mol 与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消耗的NaOH 的物质的量为( )A .5 molB .4 molC .3 molD .2 mol酯的同分异构体6.某一有机物A 可发生下列变化:A (C 6H 12O 2)――→NaOH 溶液△⎪⎪⎪→B ――→HCl C →D ――→CuO △E 已知C 为羧酸,且C 、E 不发生银镜反应,则A 的可能结构有( )A .4种B .3种C .2种D.1种7.化学式为C5H10O2的羧酸A可由醇B氧化得到,A和B可生成酯C(相对分子质量为172),符合此条件的酯有()A.1种B.2种C.3种D.4种由官能团推断化合物的性质8.贝诺酯是由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经化学法拼合制备的解热镇痛抗炎药,其合成反应式(反应条件略去)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FeCl3溶液可区别阿司匹林和扑热息痛B.1 mol阿司匹林最多可消耗2 mol NaOHC.常温下贝诺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扑热息痛D.C6H7NO是扑热息痛发生类似酯水解反应的产物练综合拓展9.乙酸苯甲酯对花香和果香的香韵具有提升作用,故常用于化妆品工业和食品工业。
乙酸苯甲酯可以用下面的设计方案合成。
(1)写出A、C的结构简式:A: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有很多同分异构体,其中只有一个支链的酯有六种,其结构简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0.某有机化合物X(C7H8O)与另一有机化合物Y发生如下反应生成化合物Z(C11H14O2):(1)X是下列化合物之一,已知X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则X是________(填字母)。
(2)Y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可能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Y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E发生银镜反应后,其产物经酸化可得到F(C4H8O3)。
F可发生如下反应: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E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4)若Y与E具有相同的碳链,则Z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时酯知识清单一、1.羟基(—OH)—OR′2.R—COOR′酯基C n H2n O23.(1)甲酸甲酯(2)苯甲酸乙酯(3)乙二酸二乙酯(4)二乙酸乙二酯二、1.小难易芳香气味液2.水解反应醇羧酸CH3COOCH2CH3+H2O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NaOH――→△CH3COONa+CH3CH2OH对点训练1.3.C4.D[分子式为C3H6O2的三种常见有机物是丙酸、甲酸乙酯、乙酸甲酯,它们的共同性质是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前者是酸碱中和反应,后两者是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
]5.(1)HCOOCH2CH3+NaOH――→△HCOONa+CH3CH2OH课后作业1.B[只有饱和一元羧酸与饱和一元醇生成的酯和饱和一元羧酸的通式为C n H2n O2。
]2.D[A项加乙醇、浓H2SO4,加热,使乙酸发生酯化反应转化为乙酸乙酯,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乙酸一定有剩余,无法彻底除去乙酸;B项加NaOH溶液,认为乙酸转化成易溶的乙酸钠后,溶液分层,可以分液,但是乙酸乙酯在NaOH溶液中会水解,从而将乙酸乙酯也消耗掉;C项乙酸乙酯与乙酸不分层,不能直接分液;D 项加饱和Na2CO3溶液,充分振荡后,使乙酸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层后,溶液分层,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分液可以得到乙酸乙酯,这一方法是可行的。
]3.A[X水解生成Y和Z,可知X为酯。
等质量的Y和Z蒸气的体积相同,则Y和Z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羧酸比醇少一个碳原子,则①②正确。
]5.A[1 mol该有机物中含有1 mol(酚)羟基,2 mol,酯基水解生成的酚羟基继续与NaOH溶液反应,故1 mol有机物最多能与5 mol NaOH反应。
]6.C[C、E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且C为羧酸,则E为酮,C不可能为甲酸,D的分子结构为,则C中至少有两个碳原子,而D中至少有三个碳原子。
故A的结构可能为7.D[羧酸A可由醇B氧化得到,则醇B 结构为R—CH2OH。
因C式量为172,故化学式为C10H20O2,即醇为C4H9—CH2OH,而—C4H9有四种结构,故酯C可能有四种同分异构体。
]8.B[A选项中,扑热息痛中含有酚羟基,阿司匹林中不含,故可用FeCl3溶液区别;1 mol 阿司匹林最多消耗3 mol NaOH,故B项错误;C 项中的贝诺酯比扑热息痛分子大,而且没有亲水基团,溶解度要小;D选项中,扑热息痛中存在,可发生类似酯水解的反应生成C6H7NO。
]9.(1)解析利用“逆向分析法”,再结合化合物转化过程中的反应条件可知:D―→乙酸+C,则C为;在碱性条件下可生成醇的可联想到卤代烃的水解,故B为,A为10.(1)D(2)C4H8O2CH3CH2CH2COOHCH3CH(CH3)COOH(3)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HOCH2CH2CHO解析本题中转化关系:X+Y Z+H2O为突破口,由其可知X为醇,Y为羧酸,Z 为酯。
由(1)推出X为D,再由X和Z的分子式求得Y的分子式为C4H8O2,羧酸C4H8O2的可能结构简式有两种:CH3CH2CH2COOH和。
由Y(C4H8O2)的一种同分异构体E 发生银镜反应,可得E为羟基醛,结构简式为HOCH2CH2CH2CHO。
由题意与(3)可得酯Z中羧酸Y部分为直链,则Z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