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民族文化艺术中心_崔恺
立足本土对话世界_记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_总建筑师崔恺_

2012年第5期“我希望自己的作品与它所处环境同构一体,静静地、不张扬地、不吸引人眼球地嵌在大背景之中。
”崔愷用这种期望完美地诠释了“本土设计”的理念—设计与自然、人文沃土紧密相连。
生于1957年的崔愷,凭着在天津大学建筑系扎实的学习功底,在留校和执教清华外,选择进入建设部设计院工作。
生活在有着“中国速度”的当今,人们很难想到20世纪80年代,崔愷理智且坚定的无视“出国热”,而是一心设计他工作后的第一个项目———耗时4年的西安阿房宫凯悦酒店。
整片地砖拼纹的弧形山墙带给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也极大冲击了当时的建筑市场,该项目也以其优秀独特荣获建设部优秀设计二等奖。
尽管彼时未提出明确的“本土设计”理念,但崔愷的“本土情怀”在那时的建筑中就有所显露,最早体现在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办公楼的设计上。
时为20世纪90年代,当时北京的建筑大体有两种风格,即与历史有关,或与西方靠近。
崔愷从城市环境、建筑功能等方面反复分析,要让设计回到建筑本体,具有优质的、同时具有城市意味和文化意味的空间,建筑形态该怎样表达?顶着压力,崔愷采用深红色又很粗糙的材料做外立面,反复做样板模型给业主、老专家、老领导看,并最终坚定决心。
而今这座略带欧洲风格的建筑成了很多人心目中西三环边的地标性建筑,这种颜色也已经被生产厂家命名为外研红,然而人们却很难想到这是一栋当年准备拆掉的印刷厂。
一座建筑,尽显建筑师的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有效改造而不是盲目拆除,这是对建筑最真诚的关怀。
接下来的设计生涯,崔愷众多的设计项目让再华丽的语言都显得苍白。
荣获国家优秀设计金奖的青藏铁路拉萨站从建筑细节到节能技术应用上充分尊重民族文化和自然环境;荣获国家优秀设计银奖的首都博物馆的设计因对城市与建筑的理解,结合现实的需求而显得平和又更显大气。
不胜枚举的优秀设计项目让崔愷频获嘉奖,却也让他有了更为谦逊和严谨的处事原则,以及身为建筑师的更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似曾相识的建筑,千城一面的现状,面对城市建设中越来越缺乏特色与自信的无奈,以及人们在城市建设中常走的极端,崔愷结合多年实践,正式提出“本土设计”理念。
浅谈凉山彝族传统舞蹈“达体舞”的现状与发展

浅谈凉山彝族传统舞蹈“达体舞”的现状与发展凉山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少数民族,其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在凉山彝族的传统文化中,舞蹈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达体舞”是彝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凉山彝族传统舞蹈“达体舞”的历史渊源、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历史渊源“达体舞”是凉山彝族传统舞蹈的一种,它源远流长,深受彝族人民的喜爱。
据传统说法,“达体”一词源于彝语,意为舞蹈,代表彝族人对舞蹈的敬仰和热爱。
在古老的彝族传统文化中,“达体舞”是一种祭祀、赛事、庆典等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表演形式,它既是一种娱乐,也是一种礼仪。
“达体舞”在表演形式上多种多样,有男女青年的对舞、男女老少的齐舞、男子独舞等。
在音乐伴奏上,多以簧管、唢呐、簸、笙等传统民族乐器为主,配合鼓、锣、钹等打击乐器。
而在服饰和道具上,以传统的彝族服装和饰物为主,通过服饰的颜色、图案和造型等来展现出不同的舞蹈主题和情感。
二、现状分析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交融,传统的“达体舞”在凉山彝族社区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的年轻人涌入城市,使得传统的“达体舞”在农村社区的传承和发展存在一定的困难。
现代大众文化的冲击下,一些年轻人对传统的“达体舞”和彝族文化逐渐失去兴趣,甚至忽视和抛弃。
三、发展前景在当前社会文化多样性的大环境下,传统的“达体舞”在未来的发展中有着诸多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文化保护的倡导,将有力地推动传统的“达体舞”和彝族文化在当地社区的传承和发展。
适当的引入现代艺术表现形式和观念,有助于“达体舞”在舞蹈形式、表达手法和表演风格上实现新的突破和创新。
未来,“达体舞”有望成为凉山彝族文化的一张重要名片,通过原生态的“达体舞”表演和深入浅出的文化交流,有望吸引更多的人们对彝族文化和传统舞蹈的关注和喜爱。
而在文化旅游业的推动下,“达体舞”也有望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文化产品,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前来体验和学习。
中国现当代建筑师崔恺作品分析PPT学习教案

三号公寓方法论总结: 人看山,山看人,室内看室外,室外
看室内,邻里之间在看与被看的互动 往来中享受无穷乐趣。 运用“看与被看”的手法,使得建筑 融于建筑之中。客厅和餐厅要相连, 这就提供了一个地方供社交活动。房 子外面,随着季节的变化,绿草、藤 蔓、黄叶和冰花相辉映,看到的是人 与环境的和谐关系。
处理手法:
较早地采用了隐喻的手法,立面上高低 错落的竖向墙板和巨型方格框架隐喻着 书和书架的意象,暗红色的陶土砖赋予 建筑本身科教文化的内涵。这种大胆的 红色砖墙外饰,使它在20世纪90年代初 的北京建筑群中显得格外耀眼!直至今 日这种砖的生产厂家仍然把它命名为 “外研红”。
外研社的社会论总结:
从业时间:1984年
所在单位:建设部第建2页/共筑19页设计院
二、代表作 外研社(入品选“北京九十年代十大建
筑”。) 昆山文体中心 首都博物馆新馆 拉萨火车站 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 西安阿房宫凯悦酒店 北京德胜尚城等 第3页/共19页
三、社会论·外研社办公大楼
建筑概述:
外研社办公楼的标志是它深红色 的、粗糙的外墙面(采用江南的 红砖),这在当年的北京是一个 创举。被誉为“中国出版业第一 楼”,也是建筑设计师崔恺的标 志性作品。 1995年开工,一二期分别建成于 1997和1999年。位于西三环北路 与厂洼路交叉口,魏公村桥西侧, 北京外国语大学西院东南角,南 邻久凌大厦,北面与北京电视台 遥遥相对。由建设部建筑设计院 和中旭建筑设计事务所联合设计。 两期建筑由廊桥连为一体,地下 1层,地上11层,全岩框架结构, 暗红色毛面陶土砖外饰。曾入选 “北京九十年代十大建筑”。第4页/共19页
第13页/共19页
八、崔恺的建筑思想:
建筑之于我是一种审美。
崔恺

崔愷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全国注册建筑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建筑师协会副理事,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
1984.10 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系获硕士学位1984—1985 建设部建筑设计院建筑师1985—1987 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建筑师1987—1989 香港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建筑师1989—1996 建设部建筑设计院高级建筑师副总建筑师1997—2000 建设部建筑设计院副院长总建筑师2000—今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国家工程设计大师获奖:1997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998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9 “国家人事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9 “国家百、千、万人工程”人选2000 “国家设计大师”2003 “法国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作品:主持:全程负责从方案设计到施工图设计,直至现场服务。
主创:主要负责方案设计阶段。
指导:负责方案设计和工程指导。
1982 建筑师之家主创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一等奖1987-1991 阿房宫凯悦酒店主创陕西西安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二等奖1989-1992 蛇口明华船员基地主创广东深圳深圳市优秀设计一等奖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三等奖1991-1994 丰泽园饭店主持北京宣武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二等奖国家第七届优秀工程设计铜质奖全国中青年“建筑师杯”优秀设计奖1995-1997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办公楼主持北京海淀国家第九届优秀工程设计铜奖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二等奖第三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优秀奖北京市“九十年代十大建筑”1995-1997 威海中信金融大厦主持山东威海建设部优秀设计三等奖1996-2000 现代城高层公寓主持北京朝阳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三等奖北京市第十届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1998-1999 外研社二期工程(印刷厂改造) 主持北京海淀1999-2001 天一家园住宅社区主持浙江宁波2000-2001 北京外国语大学逸夫教学楼主持北京海淀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二等奖国家第十一届优秀工程设计银奖2000-2002 水关长城三号别墅主持北京延庆威尼斯双年展建筑艺术推动奖法国蓬皮杜艺术收藏2000-2002 清华科技创新中心主持北京海淀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二等奖北京市第十一届优秀工程设计(建筑设计) 一等奖国家第十一届优秀工程设计铜奖2000-2003 富凯大厦主持北京西城中国建筑学会第三届建筑创作奖优秀奖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二等奖首届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三等奖国家第十一届优秀工程设计银奖北京市第十一届优秀工程设计(建筑设计) 一等奖2000-2003 康堡花园主持北京朝阳北京市第十二届优秀工程设计(居住区规划及居住建筑)三等奖2001-2002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办公楼主持北京海淀北京市第十一届优秀工程设计(建筑设计) 一等奖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三等奖中国建筑学会第三届建筑创作奖佳作奖2001-2004 外研社大兴国际会议中心主持北京大兴中国建筑学会第三届建筑创作奖佳作奖2001-2004 福建龙岩学院主教学楼主持福建龙岩2001-2005 首都博物馆主持北京西城2002-2003 成都东方明珠花园指导成都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二等奖北京市第十一届优秀工程设计(住宅设计) 二等奖国家第十一届优秀工程设计银奖2002-2003 北京雅昌彩印天竺厂房综合楼主持北京顺义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二等奖北京市第十二届优秀工程设计(公共建筑)二等奖第四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佳作奖2002-2004 广东东莞松山湖商务办公小区主持广东东莞2002-2004 西安紫薇山庄度假村及别墅区主持陕西西安2005年威海第二届人居建筑设计大奖赛铜奖2002-2004 北京蓝堡国际公寓主创北京朝阳北京市第十二届优秀工程设计(居住区规划及居住建筑)二等奖2002-2004 民航总局办公楼改造主持北京东城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三等奖北京市第十二届优秀工程设计(公共建筑)二等奖2002-2004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方案、初步设计) 主持浙江杭州2002-2004 大连软件园八号和九号办公楼主持辽宁大连北京市第十二届优秀工程设计(公共建筑)三等奖第四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佳作奖2002-2004 华融大厦主创广东深圳2002-2004 唐山会展中心主创河北唐山2002-2004 福建广电中心主持福建2002-2005 安徽出版大厦主持安徽合肥2002-2005 北京德胜尚城办公小区(德胜科技大厦) 主持北京西城第十届首都规划建筑设计方案汇报展方案奖(公共建筑) 优秀奖第四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佳作奖2003-2005 大连软件园十号和十一号办公楼主持辽宁大连2003-2005 大连软件园软件工程师公寓主持辽宁大连2003-2005 秦安大地湾遗址博物馆主持甘肃天水2003-2005 敦煌市博物馆主持甘肃敦煌2003-2005 北京市数字信息出版社主持北京东城第十届首都规划建筑设计方案汇报展方案奖(公共建筑)优秀奖、十佳方案奖2004-2005 南京国际建筑艺术实践展主持江苏南京第三届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大奖赛优秀奖2004-2005 辽宁五女山遗址博物馆主持辽宁桓仁2004-2005 海银博物馆主持北京密云2004-2005 山东理工大学图书馆主持山东淄博2004-2006 拉萨火车站主持西藏拉萨2004-2006 中国驻南非大使馆主持南非比勒陀尼亚2004-2006 中国驻南非开普顿领事馆主持南非开普顿2004-2006 山东德州行政中心主持山东德州2004-2006 宁波国际办公楼主持浙江宁波2004-2007 山东广电中心主持山东济南2005-2006 韩美林艺术馆主持北京通州2005-2006 中纪委谷泉会议中心主持北京平谷2005-2006 天津博学院图书馆主持天津2005-2006 西昌文化艺术中心及火把广场主持西昌凉山2006年全国人居经典建筑规划设计方案竞赛人居经典建筑金奖2005-2006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农生组团主持浙江2005-2006 天津塘沽图书馆主持天津2005-2006 天津海河新天地项目C-1区主持天津2005-2006 天津大沽口炮台博物馆主创天津2005-2007 北京外国语大学体育馆主持北京2005-2007 北京人民大学图书馆主持北京2003-2004 湖南株洲体育中心主持湖南株洲北京国典综合楼主创北京第十二届首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方案汇报展方案奖(公共建筑)优秀奖研究:2005 唐山市商业中心区城市空间整治研究2005-2006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园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
浅谈凉山彝族传统舞蹈“达体舞”的现状与发展

浅谈凉山彝族传统舞蹈“达体舞”的现状与发展凉山彝族地区位于四川省南部的山区,人口主要为彝族。
在这个地区,传统舞蹈一直是重要的文化传承和社交活动之一。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达体舞”。
达体舞是凉山彝族最为传统的舞蹈之一。
它起源于祭祀活动,是一种以歌、舞、乐相结合的形式,用于纪念祖先和迎接次年的丰收活动。
达体舞的舞姿优美、舒展,充满了民族文化的独特特色,表达了彝族人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和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中,传统文化受到了很强的冲击。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了家乡前往城市谋生,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遭受了极大的困难。
在这样的背景下,达体舞等传统文化面临着现代化的挑战。
对于达体舞的传承和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思考:一、继承传统,保护文化遗产达体舞作为凉山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得到保护与传承。
政府应该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扶持力度,尤其是对于创作、演出等方面的扶持,使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发展。
同时,在传承达体舞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知识、历史以及价值观的传授,注重弘扬民族文化和精神。
二、融入现代,推陈出新传统是有悠久历史的,但不代表它不能和现代相融合。
达体舞要想在现代社会里有所突破,就需要融入一些现代的元素,推陈出新,使它更具现代感和艺术感。
比如加入一些现代的灯光、音效,或加入另类表演艺术元素等。
此外,在宣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应该采用更具现代感的宣传手段,比如互联网、电视等,提高传统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加强培训,传承艺术传承达体舞需要有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政府应该加大对相关的培训和创作等方面的投入。
同时,还可以通过在学校和社区组织一些课程来教育和培养年轻一代对达体舞的认识与热爱。
此外,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加强教育与传统文化的结合,鼓励学生在传承达体舞与传统文化的同时,发扬创新精神和自主创新能力。
总之,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有责任保护和传承。
崔恺访谈

大 家 、为 行 业 做 点 事 。 这 实 际 也 是 之 前 老 一 代 建 筑 场 的形 成 ,我 觉得对 建筑 界的影 响很 大 。那 个时 候
南 文化 ,对全 国挺 有影响的 。还有上海 的龙柏饭 店 、
崔恺 : 我个 人的成 长道路 实 际上受到 几个方 面的 影 这 些后 。我 也没 有停下 来不 做 。所 以 ,我对 自己的 福 建的武 夷 山庄 、北 京的 香山饭 店等 等 ,都 是走 形
响 :
神兼备 的路 。有地 域的特 色 ,也 形成 了那 个时代 的
第三方 面 是我的 生活环 境 。我 小时 候住 的地方 离 故宫 、景 山都很近 .是 在京师 大学堂 ( 现 人民教 育出版 社 )的大院 里 ,那 些一 进一进 四合 院的空 间
时还会 时常想起来 .算是一种难 忘的体验吧 。
到了 1 9 9 0 年 代 ,我 觉得 情 况有 很 大变 化 ,尤
第一方 面是 家庭 ,我 父 亲是工 业设 计院的 暖通 社 会 ,甚 至说 大一点 ,对建 筑文 化的发 展做 一点铺 工 程师 。所 以 我从 小多 少 知道 设计 院 的一 些事 情 , 也对 建筑师有点 儿粗浅的 印象。
风景线 。但是 1 9 8 0年代 末到 1 9 9 0年代中期这 一段 ,
北京搞 了 “ 夺 回古 都风貌 ”运 动 ,要 求所 有的 新建
筑上都 多 少有一点 民族 形式 ,北京 西客站 大概 应是 有 把影响更 多中国建筑界 的人放在考虑 范围之 内? 效果也不 好 ,在京城 留下了不少 败笔 。
凉山民族文化艺术中心暨火把广场

侧是人工堆就的山坡,东侧是凉山民族文 化艺术中心。我们被彝族的火文化所震撼, 于是有了圆形的火把广场、 铜制的火焰、 石 砌的火炬以及地面上旋转的火云。彝族的 小伙剽悍矫健, 于是有了南、 北广场的虎踞 鹰飞和挺拔的列柱、跃起的花桥。绿坡、竹 林、 花丛、 大树等元素使文化公园成为城市 的生态公园。 我们创作的是大地艺术,艺术中心庞 然的体魄从旷野中隆起,向凉山的群峰致 敬!向西, 艺术中心成为火把广场的看台; 向东, 艺术中心提供给城市开放的、 富有戏 剧性的空间与表情。大剧场高耸的舞台塔 凸出屋面, 成为火把广场旁的大舞台。 为了 延续城市生活,我们按照火把节时太阳升 起的方向与角度将艺术中心切开一条通道。
36
这条市民步道的开通, 将城市、 建筑与公园 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4 探索天人合一的民族智慧 我们被彝人的智慧所吸引:从天相的 研究到年历的划分、节气的选择直到神秘 的字符,都在广场和柱阵中留下痕迹。 火把广场:公园中央的火把广场, 围合 在高起的艺术中心与山体之间。广场中央 的一池碧水倒影出铜制的火焰。 广场上, 用 红砂岩和青石交错铺装的地面,来表现火 的涌动与天体的运转;按照星宿的关系布 置的太阳能地灯, 夜晚如同繁星闪烁;铺装 放射线指向当地冬至、夏至时太阳的出升 方位;周边石材的铺砌代表了当地传统的 十月历。
场
小剧场
电影厅
市 民 步 道
展厅
展厅
展厅
长廊
一层平面
二层平面
建设单位: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邛海泸山 开发公司 设计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建设地点:四川省西昌市 设计 / 竣工时间:2005 年 /2007 年
展厅
总用地面积:13.8 hm 2 总建筑面积:25684 m 2
长廊 檐廊
凉山民族文化艺术中心

砌 的 火 炬 和地 面 上 旋 转 的火 云 也 正 体 现 着 彝 族 渊 源 的火 文 化 。彝 人 的传 统 汇 聚 了 彝 人 的 智 慧 .从 天 象 的研 究 到 年 历 的 划 分 . 节 气 的 选 择 直 到 神 秘 的 字 符 . 都 在 广 场 和 柱 阵 中
2 e7 e R H C E T 0 e 8 A C I R A 1 ~
31
维普资讯
总 体 鸟 ■ / i —y i fh oe rj t Br e eV w o eWh  ̄Poe d e t c
沿 街 立 面 展开 图
建 筑 剖 面 田 /S c o fh ud g e t o teB li n
~
三- . =
・
日/Plnofh Fo a te 2 lor
一
层 平 面 田 P o te 1 F o a h l r r s o
2007 08 ARCHiCRE Ti0 A N
#麓薯
扦 嚣
( 戏木 j ) t
火 把广 场
公 ■
永憧 之 火
藏扦
民 簟 立 化 艺 术 中 心 指 挥 台 ( 于■册 位
停 车 场
I 阵 I 童 山之 ■
花{ ( ‘) I0 I
爱 澶 台
火 把 广 场 殛 文 他 中 心 总 平 面 圈 / s r l f eT rhS u r a dteC l rl e t Ma t a o o q a n u uaC n r eP n t h c e h t e
曩
一
寮 鏊 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