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韵律活动教案

合集下载

韵律活动随我摇摆教案中班

韵律活动随我摇摆教案中班

韵律活动随我摇摆教案中班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韵律活动的基本知识,掌握摇摆的基本技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音乐和舞蹈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摇摆的基本技巧,能够配合音乐进行表演。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音乐节奏中保持稳定的摇摆动作,如何引导学生发挥个人特色进行表演。

三、教学准备。

1、教学材料,音乐播放器、音乐CD、摇摆舞蹈教学视频等。

2、教学环境,教室内需要有足够的活动空间,音响设备要能够播放清晰的音乐。

3、教学内容,摇摆的基本动作和配合音乐的表演。

四、教学过程。

1、热身活动(5分钟)。

老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包括拉伸运动和呼吸训练,为后续的摇摆活动做好准备。

2、教学内容介绍(10分钟)。

老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摇摆的基本动作和配合音乐的表演要求,让学生对课程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3、摇摆基本动作教学(20分钟)。

老师向学生逐步演示摇摆的基本动作,包括摇摆的节奏、手臂的摆动、腰部的扭动等。

并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摇摆的基本技巧。

4、音乐配合练习(15分钟)。

老师播放适合摇摆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节奏中进行摇摆动作的练习,让学生感受音乐与舞蹈的融合,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5、表演训练(20分钟)。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表演训练,让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进行摇摆表演,引导学生发挥个人特色,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6、总结和展示(10分钟)。

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表演成果,让学生在展示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五、板书设计。

韵律活动随我摇摆。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针对中班学生进行了韵律活动的教学,通过摇摆舞蹈的教学,让学生在音乐与舞蹈的结合中感受到快乐和自信。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全面的锻炼。

中班韵律操抒情歌教案

中班韵律操抒情歌教案

中班韵律操抒情歌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能够通过韵律操和抒情歌的结合,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

2. 能够通过韵律操和抒情歌的教学,激发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

3. 能够通过韵律操和抒情歌的学习,促进幼儿的身体协调和节奏感发展。

二、教学重点。

1. 抒情歌的情感表达。

2. 韵律操的节奏感和身体协调。

三、教学难点。

1. 幼儿对抒情歌情感表达的理解和表现。

2. 幼儿对韵律操节奏感的掌握和身体协调的发展。

四、教学准备。

1. CD或音乐播放器。

2. 抒情歌曲谱。

3. 韵律操的动作设计。

五、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老师播放一段轻快的音乐,引导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做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幼儿感受音乐的魅力。

2. 学习韵律操。

老师带领幼儿学习韵律操,设计简单易学的动作,让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做相应的动作,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和节奏感。

3. 学习抒情歌。

老师播放抒情歌曲,让幼儿仔细聆听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引导幼儿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并教授歌曲的歌词和唱法。

4. 结合韵律操和抒情歌。

老师将韵律操和抒情歌结合起来,设计一段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幼儿在跳舞的同时唱起抒情歌,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5. 分组表演。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自由发挥,编排舞蹈动作和唱法,进行表演。

老师要给予肯定和鼓励,让每个小组都有展示的机会。

六、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不仅学会了韵律操和抒情歌,还培养了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同时,也促进了幼儿的身体协调和节奏感的发展。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不同的音乐和舞蹈动作,继续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和情感表达能力。

幼儿园中班韵律活动《鞋匠舞》

幼儿园中班韵律活动《鞋匠舞》

幼儿园中班韵律活动《鞋匠舞》一、活动介绍鞋匠舞是一项适合幼儿园中班的韵律活动,通过音乐和舞蹈,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

该活动旨在让幼儿通过模仿鞋匠工作的动作,体验劳动的快乐和协作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音乐准备:选择一段欢快的音乐,节奏明快,适合幼儿跟随舞动。

•道具准备:可以准备一些小木槌、小布块等道具,模拟鞋匠的工具,增加活动趣味性。

三、活动步骤1.热身准备:让幼儿们做些简单的拉伸运动,准备开始活动。

2.介绍活动内容:向幼儿们介绍活动内容,解释鞋匠的工作,并示范舞蹈动作。

3.跟随音乐舞动:播放音乐,让幼儿们跟随音乐的节奏做出鞋匠工作的动作,如敲打、织补、打磨等。

4.分组合作: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在音乐响起时协作完成一段鞋匠舞,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5.展示表演:每个小组可以在活动结束时表演他们的鞋匠舞,让其他小朋友欣赏。

四、活动收尾1.讨论反馈:活动结束后,可以与幼儿们讨论活动的感受和收获,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体会。

2.总结回顾: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强调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引导幼儿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

五、活动评估通过观察幼儿的表现和参与程度,可以评估活动的效果。

关注幼儿的表现是否活泼、是否能够跟随音乐的节奏做出合适的动作。

六、活动的意义鞋匠舞这一韵律活动不仅能锻炼幼儿的协调能力和节奏感,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现自信。

通过模仿鞋匠工作的动作,幼儿们能够体验劳动的快乐,增强对劳动的尊重和理解。

在幼儿园中班的韵律活动中引入《鞋匠舞》,可以让幼儿们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

这样的韵律活动不仅为幼儿提供了一次美妙的舞蹈体验,也为他们今后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奠定了基础。

结语《鞋匠舞》作为一项适合幼儿园中班的韵律活动,旨在通过音乐和舞蹈,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引导他们体验劳动的快乐和协作的乐趣。

希望在今后的教育活动中,能够更多地结合儿童的兴趣和特点,创设更有趣、更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帮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粉刷匠中班韵律活动教案

粉刷匠中班韵律活动教案

粉刷匠中班韵律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粉刷匠的工作内容和工具。

2. 帮助学生学习韵律活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

1. 理解粉刷匠的工作内容和工具。

2. 学习韵律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提高对美术的兴趣,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

1. 学生对粉刷匠的工作内容和工具的理解。

2. 学生在韵律活动中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

1. 展示图片或视频介绍粉刷匠的工作内容和工具。

2. 准备韵律活动的材料,如颜料、画笔、纸张等。

3. 制定韵律活动的教学计划和流程。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介绍粉刷匠的工作内容和工具,让学生了解粉刷匠的工作特点和工作过程。

2. 学习韵律活动,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位学生扮演粉刷匠,其他学生则扮演墙壁。

粉刷匠用画笔和颜料在“墙壁”上进行涂抹,其他学生则按照韵律节奏进行动作,模拟墙壁上的涂抹过程。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体验粉刷匠的工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创作绘画,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用颜料和画笔在纸张上进行绘画创作,可以画出自己心中的粉刷匠形象,也可以画出其他与粉刷匠相关的图案。

4. 展示作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鼓励他们相互欣赏和交流。

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粉刷匠的工作特点和韵律活动的体验,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鼓励他们多多参与绘画创作。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对粉刷匠的工作内容和工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在韵律活动和绘画创作中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美术知识,培养综合素质。

同时,教师也要及时总结教学活动,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得到更多的收获。

韵律活动教案(优秀5篇)

韵律活动教案(优秀5篇)

韵律活动教案(优秀5篇)大班幼儿韵律活动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感受异域风情的舞曲,尝试用不同的手指动作表现阿拉丁买灯的故事情节。

2、迁移生活中买卖游戏经验,通过观察、比较、语言提示等记忆动作。

3、体验买灯游戏中的有趣动作,交流并感受期待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1、了解阿拉丁神灯的故事。

2、铃铛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

3、课件;音乐。

活动过程:1、故事导入:阿拉丁到集市去买灯,一开始他准备出2块钱,卖灯的人不同意。

他想:“那就再出一块钱吧。

”三块钱卖不卖?还是不行。

那就五块钱吧。

卖灯的人终于同意了,好开心啊。

阿拉丁围着灯仔细地看了看,终于决定用擦的方法来试一试这盏灯是不是神灯。

师:瞧,阿拉丁他来了。

2、感知音乐结构,尝试用动作表现不同的手部动作。

(1)教师随乐动作,幼儿初步感受音乐。

师:阿拉丁刚才买灯时他分别出了哪些不同的价格?谁能把它一起说出来?(2)教师随乐动作,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2、3、5块钱动作的不同。

师:2块钱怎么出的?3块钱怎么加的?5块钱又怎么出?3、进一步感知动作,玩神灯游戏。

(1)教师带领幼儿随乐表演。

师:看来我们的动作还不怎么熟练,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试一试吧。

(师幼随乐动作)(重点纠正幼儿手指往里面转一圈的动作,让眼睛看见价格。

)(2)创设买灯场景,教师带领幼儿随乐动作。

师:现在我想带一些小助手到集市去买灯,不过去集市之前我要挑一挑小助手能不能一下子就出准价格,要想出准价格必须要怎样?那接下来看看你们能不能一下子出准价格,记住要放在眼睛前看一看,两个手轮流出价格。

(幼儿随乐动作一遍)(出示ppt)瞧,这里有一家卖灯的店,你们准备好买灯了吗?(幼儿再一次随乐动作一遍)教师请一个幼儿上台选灯,说出灯的准确位置,拿下来。

师:可以用什么方法验证一下是不是神灯?(擦一下)看看有没有变化?(3)教师带领幼儿起立动作。

师:这是一盏普通的灯,没关系,可能刚才坐着挑灯没看清楚,现在我们站起来挑灯吧。

幼儿园中班韵律活动教案

幼儿园中班韵律活动教案

幼儿园中班韵律活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音乐课程第四章《韵律活动》第二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简单的韵律,通过身体动作感知节奏,学会用简单的乐器配合敲击出基本的节奏。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理解韵律的基本概念,感受到韵律在音乐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通过身体动作表达节奏的能力,提高幼儿的音乐感知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和感知韵律,并能通过身体动作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学会用简单的乐器配合敲击出基本的节奏,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铃铛、小鼓、木鱼等简单打击乐器。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套小型打击乐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快乐的小火车”游戏,让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模仿火车的声音和动作,自然引入韵律的概念。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用铃铛、小鼓等打击乐器演示基本的节奏,让幼儿观看并尝试模仿。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打击乐器,尝试跟随教师的节奏敲击。

4. 身体动作感知(10分钟)教师播放音乐,让幼儿尝试用身体动作来表达音乐的节奏。

5. 小组协作表演(10分钟)每组幼儿用打击乐器和身体动作共同完成一段音乐表演。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韵律活动》2. 板书内容:韵律的概念基本节奏演示身体动作感知小组协作表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家长协助,用家里的物品(如碗、筷子等)制作打击乐器。

跟随音乐,尝试用自制的打击乐器进行节奏敲击。

2. 答案:无固定答案,以幼儿的实践操作为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注重个体差异,鼓励每个幼儿发挥自己的特长。

2. 拓展延伸:家园共育:让家长参与幼儿的音乐活动,共同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

邀请专业音乐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中班韵律活动教案40篇

中班韵律活动教案40篇

中班韵律活动教案40篇这是中班韵律活动教案40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中班韵律游戏活动真假美猴王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感受乐段的起止,合拍地做动作表现乐曲的结构。

2.在“打斗"的互动情境中,尝试通过两两合作一对一“挥棒击打”、“快速躲闪”、“对打”动作,创造性地表现B段乐曲的三段乐句。

3.假猴王迅速倒地造型坚持不动,真猴王检查时要用让对方舒服的力度。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了解真假美猴王的故事。

活动前幼儿有过两两合作进行游戏的经验。

2.剪辑好的《金箍棒》音乐。

活动过程:一、师生共同回顾故事,并根据故事尝试创编简单的动作。

师:孩子们,金箍棒是谁的武器? (美猴王孙悟空。

)是美猴王孙悟空的。

他经常得意地称自己为“俺老孙”。

师:美猴王的家在哪里? (花果山。

)花果山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师:美猴王得到了如意宝贝是什么? (金箍棒。

)金箍棒怎么拿?师:美猴王有哪些本领? (72变。

)如果你是美猴王你想变什么?(假如幼儿回答小兔,教师就和幼儿尝试玩变小兔的游戏,即教师说“变”的时候幼儿就慢慢变出小兔的造型。

)你还想变成什么? (教师和幼儿继续玩“变”的游戏。

)二、师幼一边随意做动作一边完整感知音乐,共两遍。

师: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关于美猴王孙悟空的音乐,我们一起来玩一玩。

(播放完整音乐第一遍。

)师:音乐里最后两句美猴王在干什么? (好象在追,打妖怪。

)师:我们再来玩一玩,看看是不是像大家说的在追打妖怪呢? (播放完整音乐第二遍。

)三、进一步感知B段音乐,尝试用打斗、躲闪、对打动作表现B段乐曲。

(一)教师哼唱,师幼尝试用打斗、躲闪、对打动作表现B段乐曲。

1.教师一边哼唱B段第一乐句一边示范打斗动作。

师:在《真假美猴王》的故事里,虽然美猴王孙悟空被师父赶走了,但他却一直想着师父。

幼儿园中班韵律活动教案

幼儿园中班韵律活动教案

幼儿园中班韵律活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材第四章《有趣的韵律》,具体内容包括:认识韵律、感受韵律、创编韵律。

通过学习,使幼儿能够理解韵律的概念,感受韵律的美感,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韵律的基本概念,能够识别简单的韵律。

2. 培养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3.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创编韵律活动,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韵律的基本概念,能够识别简单的韵律。

难点: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激发幼儿创编韵律的积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设备、钢琴、节奏棒、卡片。

学具:彩纸、画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播放一首富有韵律感的儿歌,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摇摆身体。

(2)教师提问:“你们觉得这首歌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让幼儿自由发言。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节奏棒,讲解韵律的概念。

(2)教师示范用节奏棒敲击简单的韵律,让幼儿跟随模仿。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播放一首简单的韵律,让幼儿用手指敲击桌面跟随节奏。

(2)教师挑选几名幼儿上台展示,给予鼓励和表扬。

4. 创编韵律(10分钟)(1)教师发放彩纸、画笔等材料,引导幼儿自由发挥,创编属于自己的韵律。

(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帮助。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2)教师邀请其他幼儿一起为展示作品的幼儿鼓掌。

六、板书设计1. 韵律的概念2. 简单的韵律示例3. 创编韵律提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创编一个有趣的韵律,明天向老师和同学们分享。

答案:无标准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编出富有创意的韵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韵律的基本概念,但部分幼儿在创编韵律时,节奏感较弱,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韵律活动教案:理发店活动名称:理发店活动目标:1、熟悉乐曲的旋律与风格,学习歌唱乐曲《理发店》,在此基础上学会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教师启发下,根据乐曲抽取整套节奏型,并将乐曲与乐器匹配。

3、体验乐曲的热烈、欢快的情绪,并用演奏乐器表现出来。

活动准备:1、收集理发用的剪刀、推子、刷子等用具。

2、创设“理发店”的游戏环境。

3、袜子一只。

活动过程:一、以谈话引题。

“夏天到了,天气变得越来越热,小朋友也需要经常到理发店里去理发,你们知道理发店里是谁帮我们理发的?”(叔叔阿姨)“他们用什么来理发?”二、熟悉歌词,学说歌词。

1、教师念歌词,幼儿熟悉。

“现在就让我来说说发生在理发店的故事吧!”2、幼儿集体跟念歌词。

“我们小朋友也把发生在理发店的故事学一学,说一说吧,听听谁说得最好听!”(幼儿跟说歌词2-3次,教师适时鼓励)三、熟悉旋律。

1、“我是理发店的哈哈理发师,瞧一瞧,我是怎么给顾客理发的!”2、“想学就和我一起来吧!”(幼儿慢唱旋律一遍)3、“我是个慢性的哈哈理发师,顾客都对我有意见,说我剪得太慢了,我觉得自己应该改正,看我现在剪得怎么样,你们可以和我一起来!”(教师和幼儿一起快速哼唱旋律)4、“顾客又说我剪得太快了,你们能不能帮帮我让剪得不快也不慢,成为人人喜欢的理发师?”(中速哼唱旋律一次)四、引导幼儿用轻快的声音学唱歌曲。

“真高兴,我现在在小朋友的帮助下成为一名称职的理发师了,我高兴的一边理发一边唱起歌来!”(教师清唱歌曲)。

“理发店的生意非常好,我哈哈理发师一个人都忙不过来了,你们也来帮帮我吧,高兴吗?高兴就一边理发一边唱歌吧!”(幼儿集体演唱歌曲数次,教师适时鼓励,并请个别幼儿上来带领演唱)幼儿自由回答,老师出示剪刀操作:“听,见到发出什么声音,用小嘴巴来学学!”(咔嚓咔嚓)“我们一起来说说,咔嚓咔嚓……”教师慢速哼唱旋律,让幼儿初步感知歌曲内容。

最后,结合我班的角色游戏,请幼儿自选道具,分角色表演。

活动反思:《理发店》是一首贴近幼儿生活的乐曲。

我从作品本身的意境出发,在引子引出的一段快节奏旋律时,让幼儿想象理发店叔叔、阿姨工作十分繁忙,理发的工具推子、剪刀不停地交换使用,以及头发剪好后用刷子刷、刷、刷的自豪之情。

音乐牵动了他们的心,注入到幼儿的心田,使幼儿情不自禁地跟着快乐起来,兴奋起来。

虽然理发店叔叔、阿姨的形象不是很明显,但是音乐已经引起了他们的心理共鸣,迸发了幼儿的快乐情绪。

幼儿园中班韵律活动教案:泥娃娃活动目标:1、探索根据歌词表演《泥娃娃》,用肢体语言和歌声表达对泥娃娃的喜爱。

2、在表演的过程中会找合适的位置,互相不碰撞。

3、乐意做泥娃娃的爸爸妈妈。

活动准备:泥娃娃一个、录音机、动作图谱、磁带。

活动过程:一、复习歌曲1、师:泥娃娃那么可爱,那么想要爸爸妈妈,我们怎样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可爱的你娃娃呢?2、幼儿一句一句创编。

师:也有那眉毛也有那眼睛可以做什么动作?眼睛不会眨可以做什么动作?谁愿意来编动作?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老师整理幼儿的动作,然后出示图谱,根据图谱动作一起学一学。

3、用同样的方法教幼儿学习第二、第三、第四句。

二、集体学习《泥娃娃》律动1、师:老师这里也有一套动作,请大家看老师来表演一遍。

老师表演幼儿跟着一起学一学。

2、请小朋友自己找一个合适的位置听着音乐来做一做。

3、请表演动作优美到位的幼儿大单的表演给大家看。

幼儿园中班韵律活动:鞋匠舞活动目标:1、学唱歌曲,并随音乐合拍地做绕线、拉线、钉鞋钉的动作。

2、体验歌曲中传达的劳动的愉快心情。

活动准备:《鞋匠舞》音乐磁带活动过程:(一)教师有表情地范唱歌曲。

师:有一个鞋匠,他每天都在给别人做鞋子,你们来听听他是怎样给别人做鞋子的。

(二)教师带领幼儿回忆歌词内容,并体会歌曲中传递的愉快情绪。

师:鞋匠是怎样给别人做鞋子的呢?师:他做鞋子的时候用了哪些东西呢?师:你觉得他是一个快乐的鞋匠还是一个伤心的鞋匠?为什么呢?师:我们一起来学学这个开心的鞋匠吧。

(三)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1~2遍。

(四)教师启发幼儿根据歌词的内容创编合适的动作。

师:我们都来做快乐的鞋匠,快乐的鞋匠是怎样绕线的?师:他是怎样拉线、钉鞋钉的呢?(五)教师提取幼儿创编的动作,带领幼儿边唱边做绕线、拉线、钉鞋钉的动作。

(六)教师有重点地指导幼儿按节奏合拍地做动作。

(七)在幼儿较熟悉动作的基础上,师生共同随乐表演,并鼓励幼儿表现出鞋匠劳动时愉快的心情。

活动评价:1、幼儿能随音乐有节奏地做绕线、拉线、钉鞋钉的动作。

2、幼儿能通过表情、歌声来表现鞋匠的愉快心情。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大鞋小鞋活动目标:1、能根据歌曲内容及大鞋与小鞋发出的不同声音,大胆地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2、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歌唱、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已经学会唱歌曲《大鞋小鞋》,并理解歌曲的内容。

2、物质准备:音乐磁带《大鞋小鞋》、录音机活动过程:一、复习歌曲《大鞋小鞋》,进一步感受歌曲中两种不同的音乐形象,理解歌曲的内容。

1、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演唱速度和力度来演唱歌曲。

师:“在上一次的歌唱中,小朋友都已经说了,在唱爸爸的鞋时,要唱得慢、声音要大声;而在唱娃娃的鞋时,要唱得快、声音要小声。

那让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演唱一遍,好吗?”2、幼儿分组演唱,再次感受两种不同的音乐形象。

二、根据歌曲内容创编动作,自由表演。

1、幼儿自由创编歌曲前半部分内容的动作。

师:“在上一次的活动中,小朋友都说了许多穿爸爸的鞋和穿娃娃的鞋的不同感觉。

请你用有趣的动作把它表演出来,好吗?”2、幼儿在集体面前表演。

师:请2—3个表演得较好的幼儿上前来表演。

3、幼儿分组讨论、创编歌曲后半部分内容的动作。

师:“在上次的活动中,小朋友都已经模仿过穿大鞋和穿小鞋走路时发出的声音。

可是,应该用什么动作把它表演出来呢?”“请你和周围的小朋友讨论一下,大鞋的声音应该用什么动作来表演?小鞋的声音又应该用什么声音来表演?”4、幼儿在集体面前表演。

师:谁来表演穿大鞋(小鞋)走路时发出的声音?(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动作来表演。

)5、教师口哼曲子,师幼共同表演。

师:“小朋友,让我们一起边听音乐边表演吧。

”(师观察幼儿的表演,灵活地抓住幼儿在表演中的闪光点。

)6、教师示范表演。

师:“小朋友都很棒,都想出了这么多的动作。

老师也想出了一个不一样的动作,想不想看?”7、师幼交流讨论教师的表演。

师:老师的表演好吗?好在哪里,8、师幼共同表演2—3遍。

三、幼儿分组边唱边表演。

师: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表演第一段,一组表演第二段,边唱边表演。

活动延伸:1、在自由活动时间可引导幼儿边唱歌曲边表演。

2、把穿爸爸的鞋和穿娃娃的鞋的不同感觉画出来幼儿园舞蹈表演《蚂蚁搬豆》舞蹈表演《蚂蚁搬豆》一只蚂蚁在洞口(左手叉腰,右手食指伸出指对面)看见一粒豆(手臂两边从头顶到两侧划圆,比喻豆子非常大)用力搬也搬不动(两手摇一摇,表示搬不动)急得直摇头(插腰摇头)小小蚂蚁想一想(蹲下,两手在太阳穴两边用食指画圆,做思考状)想出好办法(同上)回洞请来好朋友(两只手要头上挥一挥,表示招呼好朋友)抬着一起走(两只手握拳集中在一个肩旁边做抬物体状)舞蹈《老母鸡》老母鸡真能干会捉虫来会生蛋咕哒咕哒叫得欢咕咕哒儿歌《玩具玩具我爱你》小玩具,我爱你。

天天跟我做游戏。

轻轻拿,轻轻放。

脏了给你洗一洗。

律动《找朋友》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

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中班音乐韵律教案:敲锣打鼓放鞭炮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熟悉乐曲,听辩敲锣、打鼓、放鞭炮的音乐。

2、引导幼儿学习模仿敲锣、打鼓、放鞭炮的动作,初步跟上音乐节拍。

3、复习游戏“找朋友”,鼓励幼儿人人参与游戏,体验参与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1、图片敲锣打鼓放鞭炮、大公鸡;2、电视机、录音机、磁带各一;3、实物锣、鼓;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1、律动:高人走、矮人走。

师生一起跟随音乐的高低变化模仿高人、矮人走,自由进入活动室。

师:老师请小朋友去看电视,大家跟随音乐学高人走矮人走到座位上,听一听什么地方是高人走、什么地方是矮人走的音乐?2、复习歌曲:大公鸡。

请幼儿在音乐伴奏下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两遍,并提醒幼儿唱出大公鸡洗澡时的高兴心情。

师:看,电视里来了谁?对,是大公鸡,谁知道大公鸡用什么洗澡?让我们一起用好听的声音来告诉大家。

师小结:天气虽然很冷,但我们小朋友也要象大公鸡一样,要经常洗澡,做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孩子。

二、基本部分:学习律动《敲锣打鼓放鞭炮》1、看一看,想一想(1)逐一出示小朋友敲锣打鼓放鞭炮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师:电视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看她手里拿的什么?幼A:有个小女孩在打鼓。

幼B:小朋友在敲锣。

幼C:在放鞭炮,声音很响很响的,她把耳朵都捂起来了。

幼D:有个人在放鞭炮,小朋友高兴的跳起来了。

师:锣、鼓敲了以后才能发出好听的声音,谁愿意来试一试,大家仔细听,会发出什么声音?幼A:哐哐哐哐幼B:咚咚咚咚幼C:嘭啪嘭啪(2)集体徒手模仿动作。

2、听一听,做一做(1)欣赏音乐敲锣打鼓放鞭炮。

幼儿自由讨论后教师提问,引导幼儿听辩慢慢的敲锣、快快的打鼓、“嘭”、“啪”放鞭炮的音乐。

(二遍)师:老师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大家仔细听,哪里是敲锣的音乐,哪里是打鼓的音乐,放鞭炮的音乐你听出来在什么地方了吗?幼A:我听到了放鞭炮的声音了。

幼B:放鞭炮的声音在最后,很响的。

幼C:敲锣的声音在一开始的地方,敲的很慢。

幼D:在敲锣后面的是打鼓的音乐,打的很快的,我喜欢听。

(2)幼儿跟着音乐一起模仿敲锣打鼓放鞭炮的动作。

a.集体练习(二遍)师:来,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敲锣打鼓放鞭炮。

b.弟弟妹妹分组练习(二遍)c.一边模仿声音一边模仿动作表演(二遍)3、想一想,找一找(1)请幼儿找出敲锣打鼓的图片(2)两张图哪一张象慢慢敲锣的声音,哪一张象快快打鼓的声音。

(请幼儿找出)师: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4张图片,等会儿就找一找,哪张是打鼓的图片,哪张是敲锣的图片,这里还有两张,看一看哪张象慢慢的敲锣的声音,哪张象快快的打鼓的声音?(3)集体听音乐表演(二遍)三、结束部分1、复习游戏《找朋友》。

鼓励幼儿能在音乐伴奏下进行游戏,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

师:敲锣打鼓放鞭炮真呀真开心,让我们把电视机关掉,来跳个舞吧,赵老师知道我们小朋友来到北珊湾幼儿园,来到小三班,认识了好多新好朋友,想不想找你的朋友一起做游戏、跳舞?好,下面让我们跟着音乐去找你的朋友跳起来吧。

2、随此音乐边拍手边出活动室。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水果歌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水果歌活动目标:1、用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水果歌》,练习唱准音乐旋律2、迁移自己的生活经验,用不同的水果名称替换歌词3、在歌唱过程中感受单个字重复演唱的快乐活动准备:各种常见水果的图片,节奏图谱一张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1、你看见过哪些水果?(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现相应的水果图片)2、在这些水果中,你最喜欢吃哪种水果?为什么?二、感受新歌的旋律1、今天,这么多的水果要来唱演唱会,请你听一听,老师唱了些什么?谁第一个出来唱歌?①教师演唱第一个水果:我唱的是谁?请小朋友把图片找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