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判断)

地域文化(判断)
地域文化(判断)

地域文化判断题

1. 从1951年到1954年,青海全省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全部建立了乡以上的各级民族区域自治政权。A. 正确

2.改革开放30年,青海发展了以水能资源、矿产资源和高原动植物资源开发三条线为主的特色产业。 A.正确

3.历经30年的发展,青海的高原特色农牧业格局已然形成,设施农牧业和农牧业产业化不断发展。 A.正确

4.正式投产运营的涩宁兰输气管线工程,西起青海省柴达木盆地东部的涩北油气田,全长达929.3公里,为目前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输气管线。(见教材248页) B.错误

5.“一五”期间我省建立了青海师范专科学校,扩建了青海师范大学,这是青海最早创办的两所高校。 B.错误

6. 西宁钢厂、青海制药厂、青海铝厂等都是在中央决定国家进行大三线建设时搬迁到青海的大型企业。 A.正确

7.经过30年的发展,青海的传统农牧业已经迈开了向现代化农牧业转变的步伐。 A.正确

8. 进入21世纪,青海工业经济整体实现了持续、快速、稳定发展。 A.正确

9. 黄南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被列为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项目。 B.错误

10.柳湾彩陶遗址和民和喇家遗址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B.错误

11.民族团结、政治安定,是青海省保障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基本条件。 A.正确

12.科学发展、保护生态、改善民生是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重心,其中改善民生是第一要务。 B.错误

13.青海的生态地位极其重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 A.正确

14.青海被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誉为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 A.正确

15.省委、省政府把改善民生作为当务之急,提出“大财政,小民生”的执政理念,就是把财力最大限度地用到改善民生上。 B.错误

16.实施科教兴青战略,就是要不断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教育、科技同青海经济社会的结合。 A.正确

17.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青海,社会发展进步尤为重要。 B.错误

18.青海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并存的省份,在维护中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的大局中,青海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A.正确

19.经过连续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青海已经具备了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条件。 A.正确20.2010年4月8日下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强卫来到青海大学,给近千名来自全省各高校学生代表作了题为《我眼中的青海》的省情形势报告,寄语广大学子,希望大家勤奋学习,励志成才;坚定信念,勇担责任;敢于吃苦,勇于创新,紧握青海发展的接力棒,奋力冲入下一个接力点,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2009年,董振堂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A.正确

三、判断题:

1. 无弋爰剑是青海早期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A. 正确

2.赵充国在河湟地区的屯田安边政策在当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既解决了军粮转运的困难,又为西汉王朝在边疆的防御力量巩固持久,河湟地区得以保全,丝绸之路畅通无阻。 A.正确

3.青海近代史上的朱绣因为代表北洋政府入藏,促成西藏问题和平解决,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巨大贡献,被人称为“边事专家”。 A.正确

4.杨应琚曾数次出任西宁道,为西宁地区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B.错误

5.宗喀巴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又称红教的创始人。 B.错误

6. 拉萨的三大寺院都是由宗喀巴大师修建的。 B.错误

7.喜饶嘉措是我国藏传佛教佛学大师,杰出的爱国人士,他桃李满天下,弟子和学生中不少成为后来西藏政坛和宗教界的显赫要人。 A.正确

8. 吴栻是清乾隆时期的“甘肃三吴”之一,但其祖籍是青海乐都。A.正确

9. 杨质夫研制出国内第一套完整的藏文字模,填补了国内印刷业空白,为汉、藏文化的交流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A.正确

10.在青海民和创办第一所正规学校——官亭小学的社会活动家、教育家是王昌耀。B.错误11.16世纪中叶,顾实汗以红教护法者的身份,开始实现其统一青藏高原的雄图。B.错误12.在顾实汗的努力下,五世达赖得以顺利赴京,受到了顺治帝的格外优待,正式确认了达赖喇嘛在蒙藏地区的宗教领袖地位。 A.正确

13.剌勤·贡巴饶赛是藏传佛教后弘期法炬的点燃者,被尊为后弘鼻祖。 A.正确

14.朱绣积极从事蒙藏边地问题的研究,先后编写了《西藏六十年大事记》、《海藏纪行》、《拉萨见闻录》等书稿,成为研究青藏地理、人文及近代经济的重要参考书。 A.正确

15.甘丹寺被称为西藏佛教后弘的发祥地,在整个藏传佛教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B.错误16.格鲁派是藏传佛教中最有影响力的一派。 A.正确

17.邓春林是北大招收的我国历史上男女合校后的第一批女大学生。 A.正确

18.昌耀先生被誉为西部诗歌之魂。 A.正确

19.孙玉清是被马步芳杀害的红军烈士之一。 A.正确

20.2009年,董振堂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A.正确

三、判断题

1. 宗教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自产生时就有的。B.错误

2.继吐谷浑之后,受唐、蕃两大王朝的影响,佛教继续在青海地区传播。 A.正确

3.由于灭佛运动,佛教在汉、藏两地都受到打击,于是一些吐蕃教徒来到了地处边缘地区的青海,从而促进了佛教的兴盛。 A.正确

4.藏传佛教的含义就是指在藏族地区形成和传播并影响其他地区的佛教。 B.错误

5.在青海藏传佛教中逐渐占主导地位的是格鲁派。 A.正确

6. 青海省玉树州是目前省内保留藏传佛教教派最多,多种教派并存的一个地区。 A.正确

7.在青海,藏传佛教寺院既是宗教信仰中心,也是文化传播中心。 A.正确

8. 明代是中国伊斯兰教的成熟时期。 B.错误

9. 近代以来,青海天主教由圣言会传布,基督教新教则属于内地会、神召会和安息日会。A.正确

10.西宁凤凰山(南山)拱北是为纪念从云南辗转到青海西宁的具有“亚裔”身份的阿拉伯传教士阿布都·董拉希而修建的。 B.错误

11.苏菲派是伊斯兰教神秘主义派别。主张“凭经行教”、“尊经革俗”。 B.错误

12.清真寺仅仅是一个穆斯林社区的宗教中心。 B.错误

13.隆务寺是青海黄南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不仅是青海噶当派大寺,而且也曾是一个典型的政教合一实体。 B.错误

14.达玛灭佛后,西藏佛教之所以能够复兴,得利于喇勤弘法。 A.正确

15.“只有平息了叛乱,西藏人民才会有安宁和幸福的生活”这是1959年,西藏反动上层发动武装叛乱后,喜饶嘉措大师说的话。 A.正确

16.包括青海在内的西北地区伊斯兰教在传布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派系门宦之别。在这些派系中,苏菲派长期接受汉文化熏陶,是接受儒家思想最深的派系。 B.错误

17.公元九世纪中叶,被后世尊称为“三贤哲”的僧人肴格迥、藏饶赛、拉隆·贝吉多杰逃来青海,在此隐修,延续着佛教的法脉。从内容上看,称多县的“卓”和玉树县的“孟卓”是不同的。 B.错误

18.塔尔寺不仅在青海的藏族、土族、蒙古族等民族中影响深远,而且在西藏、甘肃、四川、内外蒙古等地影响广泛。 A.正确

19.汉传佛教,又称汉语系佛教或汉地佛教。在青海的流行和传播都非常广泛和深远。 B.错误

20.天主教的传教方式,主要是利用开办医院、诊所,为人们看病,借机宣传宗教教义,吸收人们入教。 A.正确

三、判断题:

1. 关于西王母的神话传说中,最脍炙人口的是周天子西巡与王母娘娘相会于昆仑瑶池的内容

B.错误

2.作为中国古典神话主体的昆仑神话,是中国早期文明的曙光。 A.正确

3.昆仑神话体系中最有影响的是有关玉皇大帝、昆仑山和西王母的神话故事。 B.错误4.《格萨尔》是一部形象化的藏族历史。 A. 正确

5.目前,《格萨尔》已经有了固定的文本。 B.错误

6. 《格萨尔》这部伟大史诗得以传承至今的唯一载体是说唱艺人。 A.正确

7.“花儿”的唱法与曲调无关,因为不同的曲调有着不同的“令”。 B.错误

8. “花儿”不仅是唱出来的,而且是“浪”出来的。 A.正确

9. 热贡艺术包括绘画、唱歌、雕塑、堆绣、建筑装饰等艺术门类。 B.错误

10.在众多的热贡艺术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堆绣。 B.错误

11.1988年,国家授予著名热贡艺术画师多杰参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B.错误12.“纳顿”是青海省民和县官亭地区土族独有的民俗活动。 A.正确

13.纳顿节的正会由跳会手舞、跳面具舞、跳“法拉”三部分组成。 A.正确

14.纳顿中,供奉最为普遍的是推塔李天王。 B.错误

15.纳顿供奉的神灵都掌管天上风雨,庄稼丰歉。 A.正确

16.玉树藏族自治州总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 B.错误

17.从内容上看,称多县的“卓”和玉树县的“孟卓”是不同的。 B.错误

18.“伊”是一种融诗词、歌舞、音乐为一体的民间歌舞。 A.正确

19.在玉树歌舞中,队形不论怎么变化,始终都是从左绕。B.错误

20.玉树伊舞自由灵活,宗教性较强。 B.错误

三、判断题:

1.青海土族被誉为“彩虹的使者”。A. 正确

2.藏族有天葬,蒙古族也有天葬。 A.正确

3.青海花儿只有汉族传唱。 B.错误

4.“骆驼舞”是土族的一种舞蹈。B.错误

5.藏族的祭海,始于清朝。 B.错误

6. 清朝时期,青海逐渐形成了以汉族、藏族、回族、蒙古族、土族、撒拉族6个民族为主体的较为稳定的多民族格局。 B.错误

7.燃灯节是汉族的节日。 B.错误

8. “纳顿”被称为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 A.正确

9.撒拉族被称为黄河骄子。 A.正确

10.在青海家西番是指农耕区的汉化藏族。 A.正确

11.托茂人又叫“蒙古回回”。 A.正确

12.青海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内涵。 A.正确

13.汉族是农耕文明的播种者,历史上主要分布在河湟谷地,故有“河湟汉家”之称。 A.正确

14.藏族通常由僧侣取名,名前冠以本家族的名称,家族的名称就是其姓氏。 B.错误15.“寺坊”的“寺”即清真寺,是回族社区的核心、标志和灵魂;“坊”是社区的整体和构成。 A.正确

16.土族青年妇女的“七彩袖”已成为土族的文化象征:黑色象征对土地的眷恋;黄色象征生机、生命延续。 B.错误

17.土族人视“三”为吉祥数,客人到来,要敬“下马三杯酒”;客人上炕,要敬“吉祥如意三杯酒”;客人启程,要敬“上马三杯酒”。 A.正确

18.蒙古族的婚礼仪式隆重热烈,一场婚礼就是一次优美的歌舞盛典。 B.错误

19.撒拉族信仰伊斯兰教,其葬礼行土葬,从速从俭。 A.正确

20.藏族是黄河骄子,他们水上技能娴熟,常用羊皮筏在激荡的黄河中板筏,所以人称“筏子客”。 B.错误

三、判断题:

1.在青海高原这片广袤雄奇的土地上,人类活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B.错误

2.青海境内的齐家文化主要分布在东部河湟地区,特别是民和、乐都两县最为密集。A.正确

3.1974年在乐都柳湾出土的彩色裸体人像壶,也是一件文化蕴涵极为独特而丰富的陶器。A.正确

4.齐家文化处于原始氏族时期,在墓葬中可以明显看出规模大小及随葬品多寡悬殊的现象。 B.错误

5.神爵二年开始,汉朝在湟水流域陆续建立了金城郡所属的允吾、破羌、安夷、西都4个县来管辖河湟地区。 B.错误

6. 西汉时期,羌人的反抗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汉王朝。 B.错误

7.在青海西宁城西区,有一个突兀而起的巨大土台,民间称之为“虎台”,传说为五胡十六国时期西凉王国的点将台。 B.错误

8. 吐谷浑是人名,也是国名和部落名。 A.正确

9.东西魏分立时,吐谷浑王夸吕与东魏建立了和亲关系。 A.正确

10.吐谷浑历史的辉煌之处在于将荒原青海打造成了繁荣的丝路通道,并创造了独具魅力的马文化。A.正确

11.明代金牌制下的茶马征发,完全属于赋税征收的性质。 B.错误

12.明代,官府在西北用来易马的茶叶主要来自陕西、四川和湖南,运输方式或者官运或者招商。 A.正确

13.民国初年,北洋政府改“青海办事大臣“为”青海办事长官“,青海一词则完全演变为一个区域概念,这是青海建省之前,“青海”的地理范畴。 A.正确

14.1929年10月,时任青海省政府委员的马麒代理青海省政府事权,青海从此进入马家军阀统治的时期。 A.正确

15.唐代建立三大茶马司后,又向青海、甘肃等各族部落颁发“金牌信符”,确立了茶马征发制。 B.错误

16.诺木洪文化发现于柴达木盆地都兰县诺木洪,是距今2900年的一个文化类型,属于齐家文化向西发展的一个分支。 B.错误

17.南凉是一个由鲜卑贵族主导下的政权,其政权基础是带有浓厚的兵民合一色彩的鲜卑部族。

A.正确

18.唐代的茶马互市主要是与青海、甘肃地区之间进行。

A.正确

B.错误

19.随着民族贸易的发展,在丹噶尔还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行当——歇家。 A.正确

20.青海建省之议,最早是有孙连仲提出的,并由他最早就任青海省政府主席。 B.错误

三、判断题:

1.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因境内有全国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A. 正确

2.青海省总人口为557.3万人,不到全国总人口的千分之五,是全国人口密度最低的省区之一。 A.正确

3.青南高原区的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面积占全省的五分之一。 B.错误

4.青海草原是全国有名的牦牛之乡,牦牛数量占世界总数的三分之一。 A. 正确

5.青海境内河流众多,水量充沛,落差集中,水能理论蕴藏量2183万千瓦。 A.正确

6. 西北干旱区主要是指青海湖盆地和和河湟谷地。 B.错误

7.青海省是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最少的省份之一。 B.错误

8. 青海三江源地区总面积超过5000平方公里的冰川,储存了约4000亿立方米的源头之水,铸就了永不干枯的中华水塔。 A.正确

9. 长江是中国第一条大河,世界第三大河,全长6380公里,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 A.正确

10.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东冰峰西南侧的姜根迪如冰川。 A.正确

11.三江源头地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天然湿地分布区,素有“中华水塔”之称。A.正确12.三江源地区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 A.正确

13.昆仑山脉分为西昆仑和东昆仑,西昆仑是塔里木盆地与藏北高原的天然界山。A.正确14.柴达木盆地总面积约为20万平方公里,占青海省国土总面积的二分之一。 B.错误15.祁连山的三大优势矿产资源是煤、石棉、沙金。 A.正确

16.青海湖是我国最大、世界第一大的内陆咸水湖,面积4548.3平方公里。 B.错误

17.青海建省不仅省名来自于青海湖,其主要行政区也是以青海湖为中心划分的。A.正确18.青海湖盛产湟鱼(学名高原裸鲤)。 A.正确

19.黄河谷地是青海省内水电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黄河下游的水电阶梯开发主要集中在这一河段。 B.错误

20.日月山是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也是内流与外流区的分界线,还是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线,自然也就成为了青海省境内农业与牧业的分界线。 A.正确

知识点测试: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知识点测试: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一、单选题 有学者把邻近大都市区中心城市的外围地区经济水平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称之为“大都市阴影区”,其范例在中国不在少数,如京津冀城市群临近中心城市北京、天津的外围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中心城市显著落后,北京北部的城市张家口、承德甚至形成了贫困带。读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图。回答1~3题。 1.张家口、承德形成为“大都市阴影区”主要是因为与中心城市 A.交通联系不便B.信息交流较少C.产业部门类似D.产业联系较弱2.京津冀城市群缺少较发达型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A.发达城市的集聚效应明显B.中等型城市竞争严重 C.除发达城市外其余城市人口规模较小D.区域对外开放程度偏低 3.今后,京津冀地区发展应注重促进中心城市 A.服务范围拓展B.服务功能转移C.服务职能增加D.服务对象转变孔子学院作为我国与国外交流的重要平台与窗口,起到传播汉文化的作用。目前在全球许多地区得到长足发展。回答4~5题。 4.在世界各文化圈中,孔子学院分布少、密度低的文化圈是 ①拉丁美洲文化圈②东欧文化圈③太平洋文化圈④伊斯兰文化圈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5.我国在其他国家开设孔子学院,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可以加快中华文化对其他文化的同化 B.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扩散和传播

C.离中国越远,文化差异越大,中华文化的吸引力越大 D.孔子学院开设的数量与所在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相关 6.以下景点及其附近文化,在中国地域文化区中属于“四川盆地文化”的是 A.龙门石窟B.秦兵马俑C.布达拉宫D.都江堰 经过多年探索,四川成都在农村地区成片成带推进,“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取得显著效果。其中“小规模”要求,山地、丘陵区、坝区因地制宜控制农户数量,每个小组团控制在50户以内,人均综合用地面积控制在50—70m2。据此完成7~8题。 7.新农村综合体各组团间距离不超过30米,这样建设的主要优点是 A.交通运输更加便利,方便居民出行B.靠近农田,方便居民从事农业生产C.有效利用公共设施,方便居民生活D.保护农村的环境,集中处理污染物8.新农村综合体的田园景观显著不同于大都市的城市景观,反映了 A.不同地理环境,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 B.农村地域与城市地域的经济水平差异 C.农村地域与城市地域的生活水平差异 D.城市地域空间设计水平领先农村地域 9.下图所示的白色大理石建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该著名建筑所处的世界文 化圈是 A.东欧文化圈B.伊斯兰文化圈C.南亚文化圈D.非洲文化圈 “川西林盘”主要分布于川西平原,因竹木繁茂、小巧如盘而得名,是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具有悠久历史的独特乡村聚落。成都市有大小林盘约12万个。下图为“川西林盘景观及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最新河南电大《地域文化》教学考一体化网考作业试题(卷)与答案

最新河南电大《地域文化》教学考一体化网考作业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 1. 首创“飞白书”体的书法家是 1.00分 A. 褚遂良B. 蔡邕 C. 锺繇 D. 刘德昇 2.《杂体诗》30首的作者是 1.00分 A. 谢朓 B. 谢灵运C. 江淹 D. 庾信 3.《贞观政要》的作者是 1.00分 A. 魏徵 B. 吴兢 C. 岑文本 D. 姚崇 4.被称为“北方书圣”的书法家是 1.00分 A. 褚遂良B. 郑道昭 C. 锺繇 D. 孙过庭 5.被南阳人称为“召父”的召信臣所属的朝代是 1.00分 A. 唐朝B. 西汉 C. 隋朝 D. 东汉 6.被后人称为“商圣”的是 1.00分 A. 张衡 B. 张仲景C. 范蠡 D. 吴道子 7.书法理论著作《九势》作者是 1.00分 A. 锺繇 B. 蔡邕 C. 蔡文姬 D. 刘德昇 8.《祭十二郎文》的作者 1.00分 A. 白居易 B. 元稹 C. 韩愈 D. 元结 9.散文成就居“唐宋八大家”之首的作家是 1.00分 A. 杜甫 B. 白居易 C. 韩愈 D. 李商隐 10.《壮悔堂集》的作者是 1.00分 A. 史可法B. 侯方域 C. 彭而述 D. 王铎 11.《驴山公九锡文》的作者是 1.00分 A. 范缜 B. 谢灵运 C. 袁淑 D. 谢朓 12.《治安策》的作者是 1.00分 A. 韩非子 B. 李斯 C. 蔡邕D. 贾谊 13.山水画论《林泉高致》的作者是 1.00分 A. 郭熙 B. 李迪 C. 李唐 D. 吴道子 14.被后人称为“科圣”的是 1.00分 A. 郑国 B. 李诫 C. 褚少孙D. 张衡 15.《述归赋》的作者是 1.00分 A. 耿介 B. 高拱 C. 何景明 D. 吕坤 16.在宋代使“隶法复兴”书法家是 1.00分 A. 黄庭坚 B. 蔡襄 C. 王洙 D. 苏轼 17.游记散文《茅阁记》的作者是 1.00分 A. 韩愈 B. 萧颖士C. 元结 D. 贾至 18.《大任先生传》的作者是 1.00分 A. 李斯 B. 蔡邕 C. 贾谊 D. 阮籍 19.《神灭论》的作者是 1.00分 A. 袁淑 B. 谢灵运 C. 蔡邕D. 范缜 20.被称作“红杏尚书”的诗人是 1.00分 A. 程颢 B. 宋庠 C. 程颐 D. 宋祁 21.被称为“成周”的城市是 1.00分 A. 登封B. 洛阳 C. 开封 D. 商丘 22.被后人称为的“诗圣”的是 1.00分 A. 白居易B. 杜甫 C. 李贺 D. 李商隐 23.山水画理论著作《笔法记》的作者是 1.00分 A. 李迪 B. 李唐 C. 吴道子D. 荆浩 24.豫中文化区的主流文化是 1.00分 A. 郑韩文化 B. 河洛文化 C. 燕赵文化 D. 陈宋文化 25.被后人称为“字圣”的是 1.00分 A. 褚遂良 B. 锺繇 C. 吴道子D. 许慎 26.被后人称为“医圣”的是 1.00分 A. 张衡 B. 郑国 C. 李诫 D. 张仲景 27.被称为“行书鼻祖”的书法家是 1.00分 A. 蔡邕B. 刘德昇 C. 褚遂良 D. 锺繇 28.洛阳首作为国都的朝代是 1.00分 A. 西周 B. 东汉 C. 西汉 D. 东周 29.豫东文化区的主流文化是 1.00分 A. 河洛文化B. 陈宋文化 C. 燕赵文化 D. 郑韩文化 30.自号“安乐先生”的是 1.00分 A. 张载 B. 程颢 C. 邵雍 D. 程颐 31.被书坛誉为“楷书之祖”的是 1.00分 A. 褚遂良B. 锺繇 C. 蔡邕 D. 刘德昇 32.广义的中原指 1.00分 A. 河南省 B. 黄河中游地区 C. 黄河中上游地区D. 黄河中下游地区 33.《苏学士集》的作者是 1.00分 A. 苏轼 B. 苏辙C. 苏舜钦 D. 苏洵 34.中原被称为“楚风豫韵”的文化区域是 1.00分 A. 豫东 B. 豫北 C. 豫中D. 豫南 35.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标准称谓是 1.00分 A. 审美文化遗产 B. 伦理文化遗产 C.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 D. 无形遗产 36.“南宋四家”属于中原画家的是 1.00分 A. 马远 B. 刘松年 C. 李唐 D. 夏圭 37.“画圣”吴道子为 1.00分 A. 晋涅阳人B. 唐阳翟人 C. 隋汝南人 D. 宋白波人 38.被南阳人称为“杜母”的杜诗所属的朝代是 1.00分 A. 东汉 B. 唐朝 C. 隋朝 D. 西汉 39.《书谱》的作者是 1.00分 A. 郑道昭 B. 褚遂良C. 孙过庭 D. 王洙 40.画家宗炳所属的朝代是 1.00分 A. 宋 B. 西晋 C. 东晋 D. 唐 1.孔子还乡祠位于 2.00分 A. 今夏邑县 B. 今淮阳县 C. 今永城市 D. 今睢县 2.被孔子称为“瑚琏之器”的弟子是 2.00分 A. 子贡 B. 子张 C. 曾参 D. 子夏 3.庄子所属的时代是 2.00分 A. 秦朝 B. 春秋时期 C. 西汉D. 战国时代

地域文化(判断)

地域文化判断题 1. 从1951年到1954年,青海全省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全部建立了乡以上的各级民族区域自治政权。A. 正确 2.改革开放30年,青海发展了以水能资源、矿产资源和高原动植物资源开发三条线为主的特色产业。 A.正确 3.历经30年的发展,青海的高原特色农牧业格局已然形成,设施农牧业和农牧业产业化不断发展。 A.正确 4.正式投产运营的涩宁兰输气管线工程,西起青海省柴达木盆地东部的涩北油气田,全长达929.3公里,为目前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输气管线。(见教材248页) B.错误 5.“一五”期间我省建立了青海师范专科学校,扩建了青海师范大学,这是青海最早创办的两所高校。 B.错误 6. 西宁钢厂、青海制药厂、青海铝厂等都是在中央决定国家进行大三线建设时搬迁到青海的大型企业。 A.正确 7.经过30年的发展,青海的传统农牧业已经迈开了向现代化农牧业转变的步伐。 A.正确 8. 进入21世纪,青海工业经济整体实现了持续、快速、稳定发展。 A.正确 9. 黄南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被列为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项目。 B.错误 10.柳湾彩陶遗址和民和喇家遗址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B.错误 11.民族团结、政治安定,是青海省保障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基本条件。 A.正确 12.科学发展、保护生态、改善民生是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重心,其中改善民生是第一要务。 B.错误 13.青海的生态地位极其重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 A.正确 14.青海被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誉为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 A.正确 15.省委、省政府把改善民生作为当务之急,提出“大财政,小民生”的执政理念,就是把财力最大限度地用到改善民生上。 B.错误 16.实施科教兴青战略,就是要不断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教育、科技同青海经济社会的结合。 A.正确 17.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青海,社会发展进步尤为重要。 B.错误 18.青海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并存的省份,在维护中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的大局中,青海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A.正确 19.经过连续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青海已经具备了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条件。 A.正确20.2010年4月8日下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强卫来到青海大学,给近千名来自全省各高校学生代表作了题为《我眼中的青海》的省情形势报告,寄语广大学子,希望大家勤奋学习,励志成才;坚定信念,勇担责任;敢于吃苦,勇于创新,紧握青海发展的接力棒,奋力冲入下一个接力点,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2009年,董振堂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A.正确 三、判断题: 1. 无弋爰剑是青海早期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A. 正确 2.赵充国在河湟地区的屯田安边政策在当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既解决了军粮转运的困难,又为西汉王朝在边疆的防御力量巩固持久,河湟地区得以保全,丝绸之路畅通无阻。 A.正确 3.青海近代史上的朱绣因为代表北洋政府入藏,促成西藏问题和平解决,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巨大贡献,被人称为“边事专家”。 A.正确 4.杨应琚曾数次出任西宁道,为西宁地区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B.错误

关于《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课堂教学设计的亮点

师生互动能力培养 ——关于《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课堂的教学设计的思考 罗丽华 伴随着教改的深入,教学实践使我更清楚地认识到教师的作用在于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资料包括图片、文字等素材,让他们通过阅读、观察和分析,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思维主体让位给学生,让学生在情境中激发思维,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情感上的愉悦和满足。现以《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内容为例,谈谈我教学设计的思考。 (一)视频导入,层层展开 首先播放两个视频《泼水节》与《骏马奔腾保边疆》让学生猜出这两首音乐分别出自何处,列表比较这两个地区的音乐特点、居民性格、地形。连线得出傣族传统的民居和内蒙古自治区北方游牧民族的蒙古包。通过展示图片比较这两种民居的特点,并分析原因。蒙古包:北方游牧民族的居所、易拆易装,便于搬迁、圆形结构、主要的建筑材料为羊毛毡、木、绳、门是向东南而开。傣族竹楼:是一种干栏式住宅,主要建筑材料是竹材,防潮湿,散热通风,避虫兽侵袭,避洪水冲击。引出问题:蒙古包跟竹楼的位置能否调换?通过展示全国的地形图、降水量图、气温分布图找出原因。从而得出地域文化概念。地域文化是某个地域的人们在特定范围内,在利用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一种文化形态。形成: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综合作用。导出图片,现代的傣族竹楼图片与传统的图片进行对比,得出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但在一定时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播放视频,直观、通俗、表现力强,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音乐中导入课堂内容,这一提问,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内容的欲望,达到不愤不启。笔者将音乐元素融入地理课堂中,不但可以活化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理解,同时也增加了地理学科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在地理课堂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抛歌引“玉”,使课堂的导入水到渠成,学生兴趣盎然,为激发学生思维火花创造条件。 层层展开,从两个地区音乐的差别入手,拓展比较这两个地区的音乐特点、居民性格、地形。最后把重点转移到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的建筑上。通过比较两种民居的不同和产生的原因,最后引出地域文化的概念,这时学生理解概念就不在话下了。 (二)南北差异,情景展示 前一部分比较了以云南和内蒙古草原两个地域文化差异,这一部分把范围扩展到南北方,分别从饮食、语言、交通、建筑和运动项目这几个方面做了比较。比较南北方语言时,借助一个经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一)地域文化是城市生活的灵魂和核心,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及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但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还是城市中的建筑。 (二)城市建筑所体现的地域文化特征: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建筑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等方面都有影响。建筑空间布局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若干个建筑在空间上的分布;建筑结构是指一个建筑内部空间的组合关系;而建筑风格则是指建筑的整体外在表现。 1、从建筑布局看城市地域文化差异: (1)美国城市中心→围绕摩天大楼布局,外围建筑高度逐渐下降,立体化发展,是现代城市布局。这是因为美国城市发展历史短,缺少体现历史文化底蕴的传统建筑,所体现出来的只能是代表近代工业文明的高楼大厦,同时也反映了美国崇尚个人奋斗、个人成功的居民心理。(2)欧洲城市中心→围绕教堂、市政厅、城市广场布局,中心与四周建筑物高度差别小,高层建筑一般在城市外围,体现了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如巴黎以凯旋门为中心向外发散,反映了西方城市发展一般都是以教堂或广场为中心逐步发展而成的历史文化背景。 (3)中国城市中心→围绕衙门、中轴线四方布局:如故宫,反映了我们国家很早就将“天圆地方”的文化理念融入在城市建设布局上。 2、从建筑结构看城市地域文化差异: (1)中国地域文化的内向性、封闭性使我国民居有围墙,园林讲究含蓄。如东方园林讲究园林构景的层次,追求的是“以有限空间,造无限风景”,并通过回廊、门洞以隔景、障景等艺术手法创设“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这充分体现了我们东方文化的深厚底蕴。在园林道路设计上讲究“避直求曲”,这反映了东方文化的“内敛”和表达方式上的“含蓄”。正如说“郑和下西洋”,中国人称之为“交流”,而外国人则认为是“探险”。 (2)西方文化外向、开放,民居往往没有围墙,园林注重整齐划一、均衡对称。园林“道路”设计直率、明朗、和盘托出。反映了西方文化性格上的“外向”和表达方式上的“直白”。 3、从建筑风格看城市地域文化差异: (1)中国式宫殿建筑的红墙、黄瓦、斗拱、仙人走兽、飞檐、亭、台、楼、阁等,注重“神似”,反映了东方建筑艺术充满了想象力,也体现了东方文化中“以意传情”,对美的一种更高境界的理解。西方式宫殿建筑的喷泉、雕塑、修剪整齐的园林绿地,重视尺寸比例,务求逼真,注重“形似”,反映了西方文化务实的一面。东方古典建筑突出皇权的重要地位,西方的教堂表现宗教的崇高和庄重。 (2)中国民居讲究院落(如“四合院”)的一统和大家团圆;西方的花园洋房、绿篱、草地讲究户外休闲。伊斯兰国家的宗教建筑也别具一格。 4、从城市建筑变化还可以看出地域文化的变化:如银川西夏历史建筑先有中式风格,因为银川西夏历史时期正值唐宋中原文化的鼎盛时期,受中原外来文化的影响,建筑风格多表现为中式风格。后来受宗教传播的影响,又有伊斯兰风格,如“清真寺”,城市建筑布局也多围绕寺庙发展。现代银川又出现了许多高楼大厦,城市布局沿主要铁路、国道和城市交通干道布局,这反映了内陆城市发展与陆路交通的密切联系,说明了现代文明的影响。

第八章地域文化题目及答案

一、单选题 1.在热贡艺术中,雕塑占有显要的地位,主要包括泥塑、木雕、砖刻、石刻等,其中()最为发达。 A 泥塑 B 木雕 C 砖刻 D 石刻 答案:A 2.故事画以《猴子变人》最为著名,传说在古代西藏,一只猕猴与岩魔女结为伉俪,生下六个猴儿,后繁衍至五百,得以神粮饲之,“毛迹渐短,尾亦渐缩,更人语言,遂变为人”,就成为()的祖先。 A 汉族 B藏族 C 蒙古族 D 土族 答案:B 3.()素有藏族“歌舞之乡”的美誉,这里的民间舞蹈主要由“卓”“伊”“热巴”“热依”和“国哇”等几大类组成,风格迥然,异彩纷呈。 A、玉树 B、果洛 C、西宁 D、乐都 答案:A 4.()县“卓舞”主要分布在白龙镇、上庄村、下庄村和代达,其风格粗犷豪放,造型形象传神,韵律优美生动,内涵含蓄隽永。 A、治多 B、称多 C、玛多 D、囊谦 答案:B 5. ()是我国西北地区迄今保存最完整的一组明代建筑群,有“小故宫”之称。 A、瞿昙寺 B、塔尔寺 C、夏宗寺 D、白马寺 答案:A 6. 石雕有须弥台基、佛台莲花座、象背云鼓、六伏狮曼陀罗、鼎座、瓶座、灯座等。()是瞿昙寺石雕艺术的代表作。 A、莲花座 B、象背云鼓 C、六伏狮曼陀罗 D、鼎座 答案:B 7.到1997年,()城已形成“排灯一条街”,排灯艺术大放光彩。 A、湟源县 B 湟中县 C、平安县 D、互助县 答案:A 8.()素有“海藏通衢”“海藏咽喉”之称。

A、民和 B、湟源 C、互助 D、大通 答案:B 9.()时,湟源为西部民族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镇,英、法、美、俄等国的商人在此设立洋行,商贸四通八达。 A、东汉 B 、隋朝 C、唐宋 D、明清 答案:D 10. 1988年,文化部授予()县“中国现代民间画乡”称号。 A、湟源 B、湟中 C、大通 D、乐都 答案:B 11. 撒拉族的《骆驼舞》和土族的《庄稼其》,它们都用独特的舞蹈艺术,演绎了()的变迁。 A、民族文化 B、宗教文化 C、民间文化 D、大众文化 答案:A 12. 每年(),塔尔寺迎来一年一度的元宵酥油花灯节。 A、腊八 B、正月十五 C、二月二 D、六月六 答案:B 13.()被称为“藏族画家之乡”,这里人人会作画雕塑,家家以艺术为业,从艺人员之众多,群体技艺之精妙,位列我国藏族聚居区之首。 A、热贡地区 B、河湟地区 C、安多地区 D、西藏地区 答案:A 14. 明代屯军的江浙()一带的能工巧匠,留居热贡一带,与当地人相互融合,艺术上相互吸收、取舍、创新,成就了“奇美天下”的堆绣艺术。 A、中原 B、江浙 C、江淮 D、北京 答案:B 15. “卓”展示了舞蹈艺术的()之美,“伊”展现了洒脱自如。 A、阳刚 B、阴柔 C、土族 D、蒙古族 答案:A 16.()接见了三罗喇嘛,赐寺匾额为“瞿昙寺”。 A、朱元璋 B、刘伯温 C、常遇春 D、徐达 答案:A

地域文化判断题

《江西地域文化》判断题 1. 宋代景德镇瓷窑开始出现 “官窑 ”与“民窑 ”之分。 ( √ ) A. 错误 B. 正确 2. 江西术士彭莹玉曾建立国号 “天完 ”的政权。 ( × ) A. 错误 B. 正确 3. 确定 8 月 1 日建军节是在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 A. 错误 B. 正确 4. 明清时期,江西各地几乎都有自己的民间戏剧形式。( √ ) A. 错误 B. 正确 5. 豫章设郡是赣鄱流域自新石器时代开始物质文明不断发展的结果。 ( A. 错误 B. 正确 6. 邓小平、江泽民都曾号召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 √ ) A. 错误 B. 正确 7. 第一次提出 “井冈山精神 ”这一概念的是周恩来。( × ) A. 错误 B. 正确 8. 春秋晚期至战国,铁农具在赣北、赣中等地还不普遍。 ( × ) A. 错误 B. 正确 10. 赣江是长江 8 大支流之一。 ( √ ) A. 错误 B. 正确 11. 江西地貌总的特点是山地和平原多,丘陵少。 A. 错误 B. 正确 12. 在家乡组织萃和会对民众实施教化的是颜钧。 A. 错误 B. 正确 13. 乐平古戏台中,祠堂台与万年台结合在一起的称 A. 错误 B. 正确 9. 八大山人的画寄托了国破家亡之痛。( √) A. 错误 B. 正确 14. 明清时期,江西各地几乎都有自己的民间戏剧形式 √) A. 错误 B. 正确 √) ×) ( × ) 晴雨台 ”。 ( √ )

15. 江西约三分之二的村庄建于明清时期。√) 16. 17. A. 18. A. 错误 B. 正确 除极边如辽东、甘肃、西藏等地,古代江西商人的足迹遍地其余各地。 错误 B. 正确 三寮村的风水师廖均卿和曾文政均曾受到明成祖赏 识。 错误 B. 正确 豫章郡设立于秦始皇时期。×) 错误 B. 正确 19. 豫章郡设立于西汉初年。√) 20. 21. A. 错误 B. 正确( × ) 江西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这种地理环境历史上中断了与周边省份的联系。错误 B. 正确 江西傩始终坚持以舞蹈为活动核心这一传 统。( 错误 B. 正确 22. 胡锦涛曾对井冈山精神作过 2 次阐述。( × A. 错误 B. 正确 23. 江西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化中心地区之一。 . 错误 B. 正确 24. 朱熹哲学以“理”作为最高哲学范畴。( √ ×) A. 错误 B. 正确 25. 样式雷”是指清代永修雷氏建筑世 家。( A. 错误 B. 正确 26. 在江西地区已发现的10 余处春秋战国时期遗址中,很少与楚文化有密切关系。×) 27. A. 28. 29. A. 错误 B. 正确 仙水岩崖墓出土的古筝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早的古筝乐器。√)错误 B. 正确 浔阳三隐”是指周续之、刘澄之和黄 庭坚。 ×) 错误 B. 正确 江西历史上的书院都是私人所办。 (

205-7地域文化试题答案

课目代号:6157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2015年7月期末考试 开放本科各专业 地域文化试题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 一、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所给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写在答题框里,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30分) 1.ABC 2.AB 3.ABC 4.BCD 5.ABD 6.ABCD 7.ABCD 8.AB 9.ABC 10.ABD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 临夏砖雕表现的题材内容广泛,可分自然景物、社会生活及富有民族特色的装饰纹样等几类。其砖雕的图案主要有吉祥纹样和吉祥主题。常见的吉祥纹样有:代表尊贵的龙纹、凤纹图案;代表威严的狮虎图案;代表静土的莲花纹图案;代表富贵的牡丹纹图案;代表祥和的祥云纹图案。经常制作的吉祥主题有松鹤延年图、五福捧寿图、石榴双喜图、碧波荷花图、富贵寿考图案等。在发展过程中,临夏砖雕吸收了木雕、石雕、玉雕等雕刻艺术的手法,同时注意将传统国画、书法、印章、诗文的艺术表达形式与砖雕手法融会贯通起来,形成多元性的艺术特征,既保留着特有材料所呈现的质朴和简约,又呈现出多样化的艺术特征。临夏砖雕多为仿木结构,采用镂空和雕刻相结合,并融入高浮雕的手法来展现画面意境。画面层次分明,具有立体感。一幅砖雕往往由三四层图案构成,重重叠叠,里外呼应,浑然一体。总之,临夏砖雕汇集了多门艺术的技法,融汇多民族的文化,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2.汉新筑长城起于今永登而西行,顺河西走廊延伸到了今新疆罗布泊(一说库车西北)一带,形成了长达1600余公里的安全防线。甘肃境内的汉长城,主要集中在河西地区,大体以酒泉和敦煌为界,分为东、中、西三段。令居以西至酒泉段是河西汉长城的东段,史称“令居塞”。酒泉至敦煌段为河西汉长城的中段。它的东端在今金塔县境与“令居塞”衔接,向西横贯金塔全境,入瓜州县境,沿疏勒河南岸西行,由三个墩以南入敦煌市境,至河仓古城(即大方盘城),再经小方盘城,至榆树泉沼泽中。然后,由小方盘城折向南方,伸于今敦煌市西南方的南湖乡古董滩,即汉代丝绸之路南道上的阳关遗址。敦煌至今罗布泊长城为河西汉长城的西段。

地域文化第三次作业

图示说明--恭喜,答对了!--抱歉,答错了!--您选择了此项 [第1题](单选题)湖南在()时期被纳入楚国版图,当系湖南行政区划制度萌芽。 A.春秋战国时期 B.商周时期 C.唐宋时期 D.元明清时期 [第2题](单选题)()在总结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提出了“知行相资以为用”,“并进而有功”的 辩证知行统一观,对近代湖南学者的知行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王夫之 B.胡宏 C.张栻 D.曾国藩 [第3题](单选题)提出“在学术方面,主张彻底研究,不受一切传说和迷信的束缚,要寻着什么是真理”的湖湘伟 人是 A.毛泽东 B.魏源 C.曾国藩 D.刘少奇 [第4题](单选题) 明清之际是中国早期启蒙思想产生的阶段,湖湘学人()是这个阶段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一方面,他是湖湘理学的继承者,他承传了两宋形成的理学型文化,并对理学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和批判;另 一方面,他又是促进湖湘文化近代转型的先行者。 A.王夫之 B.王阳明 C.张栻 D.周敦颐 E.朱熹 F.胡安国、胡宏父子

[第5题](单选题)提出“才不胜今人,不足以为才;学不胜古人,不足以为学”的是 A.毛泽东 B.魏源 C.曾国藩 D.刘少奇 [第6题](单选题)唐代()曾在湖南留下《右溪记》、《寒亭记》等许多优美的散文。著名的“摩崖三绝”就是摹刻他的《大唐中兴颂》一文。 A.元结 B.柳宗元 C.颜真卿 D.秦观 [第7题](单选题)()领导的自立军起义既是19世纪末改良运动的继续,又是20世纪革命运动行将高涨的征兆。 A.唐才常 B.谭嗣同 C.王夫之 D.魏源 [第8题](单选题)流寓而定居湖南成为“湖南人”的(),开创了以“经世致用”为核心理念、以理学为学术特征、内圣外王并重并致力于弘扬民族精神的湖湘学统,成为“湖湘学派”的奠基者。 A.陶澍 B.朱熹 C.周敦颐 D.胡安国、胡宏父子 E.张栻 F.王阳明 [第9题](单选题)湖南是世界稻作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湖南()发现的栽培稻谷实物,是世界上目前已知最

2020年电大考试地域文化试题及答案

《地域文化》课程综合练习 一、多选题 1、黑龙江省总体生态环境呈现特殊的多样性和相对的整体性,居全国之首的有()。 A、森林覆盖率 B、木材蓄积量 C、木材产量 D、矿产资源 2、漫长历史传承中,黑龙江流域养育了为数众多的古代民族,这些民族分为三个族系,即()。 A、匈奴、鲜卑、柔然、敕勒 B、东胡族系的乌桓、鲜卑、契丹、蒙古 C、束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满洲 D、濊貊族系的夫馀、高句丽 3、在黑龙江的历史文化中,高峰是()。 A、渤海文化 B、大汶口文化 C、金源文化 D、龙口文化 4、中原文化进入黑龙江主要是通过历代()。 A、移民 B、流民 C、士大夫 D、士兵 5、“闯关东”文化的影响()。 A、“闯关东”铸就了黑龙江人独有的性格特征 B、“闯关东”带来了城市文明和城市文化 C、“闯关东”丰富了黑土文化的内涵 D、“闯关东”促进了东北方言的形成 6、黑土文化的特征是()。 A、黑土文化的厚重性 B、黑土文化的包容性 C、黑土文化的多元性 D、黑土文化的边缘性 7、黑土文化的包容性突出体现在()。

A、北大荒是“流人”、“右派”的安身地 B、北大荒是“知识青年”的第二故乡 C、善待犹太人是人道主义的光辉记录 D、接纳“日本遗孤”是博大胸怀的展现 8、黑土文化的多元性除城市建筑的多元,还表现在()。 A、宗教信仰的多元 B、文化消遣的多元 C、风俗习惯的多元 D、方言词汇的多元 9、黑土文化的边缘性表现在()。 A、黑龙江历史文化的边缘性 B、黑龙江近代文化的边缘性 C、黑龙江当代文化的边缘性 D、黑龙江原住民文化的边缘性 10、黑土文化的精神内涵()。 A、英勇不屈的抗争精神 B、顽强拼搏的创业精神 C、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 D、和谐友爱的团队精神 11、黑土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A、黑土文化对文明起源的贡献 B、黑土文化对观念制度的贡献 C、黑土文化对精神气质的贡献 D、黑土文化对文化艺术的贡献 12、鲜卑族人的“贵少贱老”的伦理习俗的价值核心是()。 A、“崇武” B、“尚勇” C、“伦理” D、“道德” 13、渤海国教育分为以下几种()。 A、国学 B、地方官学 C、乡学 D、私学 14、目前已发现的渤海国墓葬中,较为典型的有()。 A、三陵坟二号墓 B、茂陵公墓 C、贞惠公主墓 D、贞孝公主墓

地域文化本

1【多选题】中原文化进入黑龙江主要是通过历代()。选择一项或多项: A.士大夫 B.士兵 C.移民 D.流民 2【多选题】“闯关东”文化的影响()。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闯关东”铸就了黑龙江人独有的性格特征 B. “闯关东”丰富了黑土文化的内涵 C. “闯关东”促进了东北方言的形成 D. “闯关东”带来了城市文明和城市文化 3【多选题】黑土文化的特征是()。选择一项或多项: A.黑土文化的多元性 B.黑土文化的厚重性 C.黑土文化的边缘性 D. 黑土文化的包容性 4【多选题】黑土文化的包容性突出体现在()。选择一项或多项:

A.接纳“日本遗孤”是博大胸怀的展现 B. 北大荒是“知识青年”的第二故乡 C.善待犹太人是人道主义的光辉记录 D. 北大荒是“流人”、“右派”的安身地 5【多选题】黑土文化的多元性除城市建筑的多元,还表现在()。选择一项或多项: A.风俗习惯的多元 B.方言词汇的多元 C.宗教信仰的多元 D. 文化消遣的多元 6【多选题】黑土文化的精神内涵()。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顽强拼搏的创业精神 B.英勇不屈的抗争精神 C. 和谐友爱的团队精神

D.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 7【多选题】黑土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贡献()。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黑土文化对观念制度的贡献 B.黑土文化对精神气质的贡献 C. 黑土文化对文化艺术的贡献 D.黑土文化对文明起源的贡献 8【多选题】鲜卑族人的“贵少贱老”的伦理习俗的价值核心是()。选择一项或多项: A.“尚勇 B.“崇武” C.“伦理” D.“道德” 9【多选题】黑龙江省总体生态环境呈现特殊的多样性和相对的整体性,居全国之首的有()。选择一项或多项: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三、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一)地域文化是城市生活的灵魂和核心,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及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但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还是城市中的建筑。 (二)城市建筑所体现的地域文化特征: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建筑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等方面都有影响。建筑空间布局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若干个建筑在空间上的分布;建筑结构是指一个建筑内部空间的组合关系;而建筑风格则是指建筑的整体外在表现。 1、从建筑布局看城市地域文化差异: (1)美国城市中心→围绕摩天大楼布局,外围建筑高度逐渐下降,立体化发展,是现代城市布局。这是因为美国城市发展历史短,缺少体现历史文化底蕴的传统建筑,所体现出来的只能是代表近代工业文明的高楼大厦,同时也反映了美国崇尚个人奋斗、个人成功的居民心理。(2)欧洲城市中心→围绕教堂、市政厅、城市广场布局,中心与四周建筑物高度差别小,高层建筑一般在城市外围,体现了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如巴黎以凯旋门为中心向外发散,反映了西方城市发展一般都是以教堂或广场为中心逐步发展而成的历史文化背景。 (3)中国城市中心→围绕衙门、中轴线四方布局:如故宫,反映了我们国家很早就将“天圆地方”的文化理念融入在城市建设布局上。 2、从建筑结构看城市地域文化差异: (1)中国地域文化的内向性、封闭性使我国民居有围墙,园林讲究含蓄。如东方园林讲究园林构景的层次,追求的是“以有限空间,造无限风景”,并通过回廊、门洞以隔景、障景等艺术手法创设“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这充分体现了我们东方文化的深厚底蕴。在园林道路设计上讲究“避直求曲”,这反映了东方文化的“内敛”和表达方式上的“含蓄”。正如说“郑和下西洋”,中国人称之为“交流”,而外国人则认为是“探险”。 (2)西方文化外向、开放,民居往往没有围墙,园林注重整齐划一、均衡对称。园林“道路”设计直率、明朗、和盘托出。反映了西方文化性格上的“外向”和表达方式上的“直白”。 3、从建筑风格看城市地域文化差异: (1)中国式宫殿建筑的红墙、黄瓦、斗拱、仙人走兽、飞檐、亭、台、楼、阁等,注重“神似”,反映了东方建筑艺术充满了想象力,也体现了东方文化中“以意传情”,对美的一种更高境界的理解。西方式宫殿建筑的喷泉、雕塑、修剪整齐的园林绿地,重视尺寸比例,务求逼真,注重“形似”,反映了西方文化务实的一面。东方古典建筑突出皇权的重要地位,西方的教堂表现宗教的崇高和庄重。 (2)中国民居讲究院落(如“四合院”)的一统和大家团圆;西方的花园洋房、绿篱、草地讲究户外休闲。伊斯兰国家的宗教建筑也别具一格。 4、从城市建筑变化还可以看出地域文化的变化:如银川西夏历史建筑先有中式风格,因为银川西夏历史时期正值唐宋中原文化的鼎盛时期,受中原外来文化的影响,建筑风格多表现为中式风格。后来受宗教传播的影响,又有伊斯兰风格,如“清真寺”,城市建筑布局也多围绕寺

地域文化(湖湘文化)综合练习题(判断题).doc

地域文化(湖湘文化)综合练习题(判断题部分) 1.关于文化的解释。英国学者泰勒认为:“文化是个复合体,它包括知识、 信仰、艺术、道德、风俗习惯和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一些其他的能力和习惯。”----对 2.关于文化,我国大学问家胡适认为“文化就是赋予生命以意义的事物”。--- ----错 3.“文化”总是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社会环境和时代条件相联系的。文化 的核心内涵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发现、创造的价值,以及在发现、 创造价值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精神。 ----对 4.在传世文献记载中,古代湖南是“蛮荒”之地,未开化不发达,原住湘人被 蔑称为“荆蛮”、“蛮虏”。而大量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揭示:早在远古时期,湖 湘地区就有了较高的文明,在诸多方面都能与中原文化争妍斗艳,不少成就独步领 先。 ----对 5.在传世文献记载中,古代湖南是“蛮荒”之地,未开化不发达,原住湘人被蔑 称为“荆蛮”、“蛮虏”。大量的考古发现和研究也揭示:直到唐宋时期,湖湘地 区才有了较高的文明,在诸多方面接近中原文化的发展水平。----错 6.长江流域文明同样是中华文明之源。湖湘文化是长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 楚文化最为典型的代表。 ----对 7.古代湖湘特别盛行建立在想象与虚拟超自然力量之上的巫风巫术,体现农 耕社会原始信仰和行为特征的傩文化延续至今。----对 8.在长期威压重逼的生存环境中,湖南人养成了剽疾顽悍、任侠尚气的性 格,形成了疾恶如仇、勇于反抗的民风。----对 9.从屈原的《怀沙》到毛泽东的《中国应当向何处去》,从王夫之深奥的 “太极”探索到周敦颐博大精深的古典哲学体系,都充满了求真的勇气与睿智。--- -错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地域文化与城市建筑 地域文化就是城市个性与特色形成的条件,城市个性与特色,就是与地域的民俗风情、文化的沉淀分不开的。北京就是中国的首都,天安门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就是东方文化的体现。凡就是从国外回来的华侨,大都来北京,瞧瞧北京的天安门,瞧瞧北京的坛庙文化建筑。这些坛庙文化建筑以及故宫博物院的建筑群体,形成了北京的个性与特色。 尝试探究:天安门周边、故宫周围的地区,能否开发现代建筑? 提示:故宫就是我国深厚文化的体现。其周边的规划与建筑,必须与这种文化相匹配,如果开发现代建筑,北京的文化个性与特色也就被破坏了,也就失去了巨大的吸引力与辐射力,对历史古迹也就是巨大的破坏。 了解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掌握 地域文化的含义,地域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应用 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一、对地域文化含义的认识 1.地域文化的形成 2.地域文化的含义 (1)地域文化就是人类在特定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就是的产物。 (2)地域文化中“地域”的范围可大可小,“文化”可以就是单要素的,也可以就是多要素的。 3.地域文化的特点 地域文化就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二、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1.城市地域文化往往是城市的 。 2.影响 (1)表现:影响 、交通工具以及 、 、 、 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 (2)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 。 ①表现?????影响城市的 形态影响建筑结构影响建筑 ②稳定性: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是 的,不会因其他因 素的改变而很快改变。 教材P42“图2-3-5阿拉伯国家的城镇”、“图2-3-6美国的摩天大楼”、P43“图2-3-7 欧洲宗教建筑” 提示:阅读这些景观图,应注意比较它们的差异性,然后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所在。 (1)阿拉伯国家的城镇:图中有大大小小的清真寺,清真寺建筑多就是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封闭院套,四周环以拱廊或柱廊,中心的礼拜寺大厅顶部耸立着圆拱顶,其“阿拉伯式样”的图案,色彩尤为醒目。城市在自身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深深地打上了地域文化的烙印。阿拉伯国家信奉伊斯兰教,故其城镇带有浓厚的伊斯兰风格。 (2)美国的摩天大楼:阅读该图需观察美国城市建筑物的高低,并明确其形成原因。美国大城市中心为中心商务区,多就是摩天大楼,离开市中心区,建筑物高度急剧下降,然后又缓缓地向郊区递减。造成上述布局特点的主要原因就是,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发展历史较短,虽然大量移民来自欧洲,但美国人接受了欧洲居民自由的精神传统,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有别于欧洲的现代文化特征。 (3)欧洲宗教建筑:欧洲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城市格局与主体建筑风格已经形成,市中心区一般很少建现代化高楼大厦,高大楼群聚集在一起的情况比较少见。很多城市保留着大量历史建筑,在市中心多一些教堂等宗教建筑。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岭南文化?西关文化?广府文化?今年的区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较少出现这种“大概念”。荔湾区区长唐航浩指出,荔湾“以小见大”,将主要就是考虑强化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十三行、沙面、西来初地、荔枝湾、白鹅潭等核心文化符号的聚焦功能,增强荔湾文化的国际识别度,而较少提诸如荔湾文化、岭南文化之类的大概念。接下来荔湾区将以陈家祠、西关大屋、西关五宝等西关文化重要元素为支撑,建设若干个民间文化创意体验区,让市民游客可以与文互动,从中享受文化、创造文化。 阅读以上材料,分析探究: 地域文化及对城市的影响。 【例证】下列四种房屋建筑图,反映了四种不同的建筑文化,也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地区差异,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2014电大《地域文化》试题及答案

2014电大《地域文化》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四川路:公元1001年(北宋真宗咸平四年),北宋政权将巴蜀故地划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总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至此"四川"正式得名。 2、川剧变脸:技法很多,较能体现川剧独特风格的是拉线变脸。先用白绸画好各种形色脸谱,上系拉线,将脸谱贴在脸上,按剧情需要,由演员层层揭下,在变脸中演员只需一转身或一摇头迅即交换,速度之快仅在观众的眨眼之间。 3、巴金:李芾甘的笔名。1904年生于四川成都。现代著名作家。曾创作了众多的长篇小说和中短篇小说。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激流三部曲》,尤以《家》更为杰出。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A 2、C 3、ABC 4、C 5、A 6、A 7、ABC 8、D 9、ACD 10、AB 11、ACD 12、AB 13、A 14、B 15、D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请简述落下闳及其太初历。 答:落下闳(大约公元前156~前87年),中国西汉著名的民间天文学家,字长公,巴蜀阆中(今四川阆中)人。汉武帝元封年间(公元前110~前104年),为了改革历法,征聘全国文学家。落下闳经同乡谯隆推荐,由故乡来到京城长安。改革历法的工作由太史令司马迁主持。经过反复讨论,决定采用落下闳、邓平的改革方案,并由落下闳进行运算工作,于公元前104年制定出一部新历新历已具备了气朔、闰法、五星、交食周期等内容。它首次提出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的原则和135个朔塑月中有23个食季的食周概念,并建立了一套推算五星位置的方法,为后世历法的树立了范例。新历优于同时提出的其他17种历法。汉武帝决定采用新历于地封七年(公元前104年)正式颁行,并改元封七年为太初元年,新历因而被称为太初历。太初历是我国历法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系统的历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请简述巴蜀艺术特色。 答:(1)源远流长,历史悠久(2)内容丰富,地域色彩浓郁;(3)纳构力强,稳定性高;(4)诙谐幽默,妙趣横生。 3、请简述三星堆文明。 答:三星堆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四川广汉。1980年起发掘,,因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而得名。在遗址中发现城址1座,据认为,其建造年代至迟为商代早期,为人工夯筑而成。清理出房屋基址、灰坑、墓葬、祭祀坑等。房基多为地面木构建筑。自1931年以后曾多次发现祭祀坑,坑内大多埋放玉石器和青铜器。

地域文化判断题[宝典]

地域文化判断题[宝典] 《江西地域文化》判断题 1. 宋代景德镇瓷窑开始出现“官窑”与“民窑”之分。 ( ? ) A. 错误 B. 正确 2. 江西术士彭莹玉曾建立国号“天完”的政权。( × ) A. 错误 B. 正确 3. 确定8月1日建军节是在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 ),,,,,, A. 错误 B. 正确 4. 明清时期,江西各地几乎都有自己的民间戏剧形式。( ? ) A. 错误 B. 正确 5. 豫章设郡是赣鄱流域自新石器时代开始物质文明不断发展的结果。( ? ) A. 错误 B. 正确 6. 邓小平、江泽民都曾号召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 ? ),,,,,,,,,,,,,,,,,, A. 错误 B. 正确 7. 第一次提出“井冈山精神”这一概念的是周恩来。( × ) A. 错误 B. 正确 8. 春秋晚期至战国,铁农具在赣北、赣中等地还不普遍。( × ) A. 错误B. 正确

9. 八大山人的画寄托了国破家亡之痛。( ? ),,,,,,,,,,,,,,,,,,,,,,,, A. 错误B. 正确 10. 赣江是长江8大支流之一。( ? ) A. 错误 B. 正确 11. 江西地貌总的特点是山地和平原多,丘陵少。( × ) A. 错误B. 正确 12. 在家乡组织萃和会对民众实施教化的是颜钧。( × ) A. 错误B. 正确 13. 乐平古戏台中,祠堂台与万年台结合在一起的称“晴雨台”。 ( ? ),,,,,,,,, A. 错误 B. 正确 14. 明清时期,江西各地几乎都有自己的民间戏剧形式。 (? ),,,,,,,,,,,, A. 错误 B. 正确 15. 江西约三分之二的村庄建于明清时期。(? ) A. 错误 B. 正确 16. 除极边如辽东、甘肃、西藏等地,古代江西商人的足迹遍地其余各地。( ? ) A. 错误 B. 正确 17. 三寮村的风水师廖均卿和曾文政均曾受到明成祖赏识。 ( ?,,,) A. 错误 B. 正确 18. 豫章郡设立于秦始皇时期。(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