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试题
2024年秋季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题含解析

2024年秋季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广泛地描写明代中叶江南城市各行各业人物和社会面貌的散曲集是()(A)《海浮山堂词稿》(B)《王西楼乐府》(C)《石门集)5(D)《滑稽余韵》2、在《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俊俏庞儿,温存性儿,又是撒漫的手儿,帮衬的勤儿”,这几句描写的对象是()(A)孙富(B)李甲(C)柳遇春(D)杜十娘3、杨万里《初入淮河》抒情所采用的主要手法是()(A)对比(B)排比(C)比拟(D)反衬4、与唐顺之、王慎中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的是()(A)徐渭(B)归有光(C)王世贞(D)冯惟敏5、《西塞山怀古》的西塞山,在今()(A)江西境内(B)湖北境内(C)山东境内(D)湖南境内6、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A)白描(B)映衬(C)铺叙(D)对比7、下列姜夔《扬州慢》词句中,化用杜牧诗歌的是()(A)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B)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C)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D)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8、《神仙传》的作者是()(A)葛洪(B)干宝(C)丘迟(D)孔稚珪9、《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所声讨的人物是()(A)吕后(B)唐睿宗(C)武则天(D)武三思10、钟惺在《浣花溪记》中缅怀的诗人是()(A)王维(B)杜甫(C)高适(D)孟浩然11、《聊斋志异·司文郎》嘲讽的对象是()(A)余杭生(B)王子平(C)宋生(D)盲僧12、下列句子,出自马致远《汉宫秋》的是()(A)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B)不思量,除是铁心肠;铁心肠,也愁泪滴千行(C)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D)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13、汉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学样式是()(A)诗歌(B)散文(C)赋(D)骈文14、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审容膝之易安”,其中“审”的意思是()(A)领会(B)宣称(C)申请(D)审查15、元好问创作成就最高的文学体裁是()(A)诗(B)词(C)曲(D)散文16、将《战国策》编辑成书的汉代学者是()(A)刘彻(B)刘贺(C)刘歆(D)刘向17、《诗经》的传统分类是()(A)南、风、雅(B)风、雅、颂(C)雅、颂、南(D)颂、南、风18、贯云石《【双调】殿前欢·楚怀王》的体裁是()(A)诗(B)词(C)散曲套曲(D)散曲小令19、《【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写村民眼中的飞虎旗是()(A)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B)一面旗狗生双翅(C)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D)一面旗蛇缠葫芦20、《明湖边美人绝调》中,用来比喻白妞越唱越高的是()(A)攀登泰山(B)放东洋烟火(C)飞龙盘旋穿插(D)好鸟乱鸣21、《邵公谏厉王弭谤》选自()(A)《左传》(B)《国语》(C)《战国策》(D)《公羊传》22、《吊古战场文》的作者是()(A)李白(B)刘禹锡(C)李华(D)白居易23、在《群英会蒋干中计》中,蒋干与周瑜曾有的关系是()(A)同乡(B)同窗(C)昔日下属(D)结拜兄弟24、名句“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出自()(A)《归园田居》(B)《陈情表》(C)《北山移文》(D)《归去来兮辞》25、李密《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其中“察”的意思是()(A)举荐(B)考察(C)观察(D)审查26、陈亮《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是一首()(A)怀古词(B)节令词(C)送别词(D)咏物词27、下列词人中,开南宋爱国词先声的是()(A)张孝祥(B)张元幹(C)陈亮(D)辛弃疾28、下列作品中,借凭吊春秋时吴王古迹抒发兴亡之慨的是()(A)刘过《沁园春》(斗酒彘肩)(B)吴文英《八声甘州》(渺空烟四远)(C)刘克庄《贺新郎》(北望神州路)(D)王沂孙《齐天乐》(一襟余恨宫魂断)29、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三国志》30、李密《陈情表》:“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辛弃疾《八声甘州》的阅读答案及赏析

辛弃疾《八声甘州》的阅读答案及赏析辛弃疾《八声甘州》的阅读答案及赏析「篇一」王质①过隆中。
桑柘倚斜阳,禾黍战悲风。
世若无徐庶,更无庞统,沉了英雄。
本计东荆西益,观变取奇功。
转尽青天粟,无路能通。
他日杂耕渭上,忽一星飞堕,万事成空。
使一曹三马,云雨动蛟龙。
看璀璨、出师一表,照乾坤、牛斗气常冲。
千年后,锦城相吊,遇草堂翁②。
注:①王质(1135—1189),字景文,号雪山,其先东平(今属山东)人,南渡后,徙兴国(今湖北阳新)。
游太学,与张孝祥父子交,深见器重。
②草堂:“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曾于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避难入蜀,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营构草堂,前后居住长达三年之久,故以“草堂翁”命名。
他游成都武侯庙时,满怀激情地写下了吊诸葛亮的著名诗篇《蜀相》。
(1)就风格而言,这首词属于(豪放派)。
(1分)(2)开篇“桑柘倚斜阳,禾黍战悲风”描写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4分)描写出萧瑟悲凉之景(1分):桑柘偎倚在斜阳里,禾黍颤粟于秋风中,夕阳西下,秋风悲鸣(1分);作用:渲染悲剧气氛(1分),引出悲剧英雄的事迹(1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3)虽然诸葛亮北伐“万事成空”,作者却盛赞《出师表》“气冲斗牛”,这样写表达出了哪些复杂的'情感?(3分)为诸葛亮悲壮的失败而深深叹惋(1分);赞美诸葛亮的忠诚与完成统一大业的决心(1分);借古讽今,表达对南宋小朝廷苟且偷安不思收复中原的不满情绪(1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辛弃疾《八声甘州》的阅读答案及赏析「篇二」八声甘州辛弃疾夜读《李广传》,不能寐。
因念晁楚老、杨民瞻①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
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
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
落魄封侯事,岁晚田间。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②。
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
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全国202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考题含解析

全国202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南吕】一枝花·不伏老》自我夸耀的各种技艺中,与戏曲表演直接有关的是()(A)蹴鞠(B)打围(C)插科(D)双陆2、《圆圆曲》中“红颜流落非吾恋”的“吾”是指()(A)吴三桂(B)陈圆圆(C)李自成(D)田弘遇3、下列姜夔《扬州慢》词句中,化用杜牧诗歌的是()(A)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B)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C)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D)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4、名句“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出自()(A)《归园田居》(B)《陈情表》(C)《北山移文》(D)《归去来兮辞》5、《论督责书》的作者是()(A)杨恽(B)贾谊(C)晁错(D)李斯6、下列作品中,借凭吊春秋时吴王古迹抒发兴亡之慨的是()(A)刘过《沁园春》(斗酒彘肩)(B)吴文英《八声甘州》(渺空烟四远)(C)刘克庄《贺新郎》(北望神州路)(D)王沂孙《齐天乐》(一襟余恨宫魂断)7、下列地点中,不属于王粲登楼地点三种说法的是()(A)长安城楼(B)当阳城楼(C)荆州城楼(D)麦城城楼8、邓牧《君道》中,“让石户之农而石户之农入海”的人是()(A)尧(B)舜(C)许由(D)秦皇9、在《群英会蒋干中计》中,蒋干与周瑜曾有的关系是()(A)同乡(B)同窗(C)昔日下属(D)结拜兄弟10、李孝光《大龙湫记》中,“洋洋远去,闲暇回缓,如避世士然”的是()(A)斑鱼(B)黄猿(C)瑞鹿(D)明月11、《珠玉词》的作者是()(A)晏殊(B)张先(C)柳永(D)范仲淹12、“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的“陈王”指()(A)曹操(B)曹植(C)曹丕(D)曹髦13、《齐桓晋文之事》选自()(A)《庄子》(B)《苟子》(C)《孟子》(D)《韩非子》14、“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的“廊庙”指()(A)寺庙(B)道观(C)朝廷(D)走廊15、《诚意伯文集》的作者是()(A)宋濂(B)高启(C)刘基(D)方孝孺16、古人以五声对应四时,阅读《秋声赋》可知,商对应()(A)春(B)秋(C)夏(D)冬17、孔稚珪《北山移文》中的北山,在今()(A)南京市(B)北京市(C)西安市(D)洛阳市18、《神仙传》的作者是()(A)葛洪(B)干宝(C)丘迟(D)孔稚珪19、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而潮人独信之深,思之至,焄蒿凄怆,若或见之”,“焄蒿凄怆”语出()(A)《国语》(B)《尚书》(C)《礼记》(D)《论语》20、与谢灵运、颜延之齐名,合称“元嘉三大家”的诗人是()(A)鲍照(B)韦应物(C)江淹(D)陶渊明21、向汉景帝说“李广才气,天下无双”的人是()(A)程不识(B)李蔡(C)公孙昆邪(D)霸陵尉22、《封丘县》的作者是()(A)李白(B)杜甫(C)王维(D)高适23、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大学_大学语文试题含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含答案大学语文试题含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8分。
)1、《战国策》一书的整理编订者是( )A、郭茂倩B、刘向C、司马迁D、班固2、王昌龄最擅长的是( )A、七言律诗B、七言歌行C、五言绝句D、七言绝句 3、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 ) A、屈原 B、白居易 C、杜甫 D、辛弃疾 4、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属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著名作家是( ) A、巴金 B、郁达夫 C、老舍 D、朱自清 5、诗集《女神》的作者是( ) A、闻一多 B、戴望舒 C、郭沫若 D、冰心6、冰心《往事》(——之十四)借助对大海的描绘。
来抒写自己的主观情志,这叫做( )A、铺张扬厉B、托物言志C、映衬对比D、渲染烘托7、屠格涅夫《门槛》的基本表现手法虽( )A、比喻B、拟人C、象征D、夸张。
8、在一篇__中,记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件,就是( )A、顺叙B、倒叙 D、插叙 D、平叙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人题中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6分。
)1、下列诗作属于七言律诗的是( )A、王维《山居秋瞑》B、李白《送盂浩然之广陵)C、王昌龄〈从军行》D、社甫《登高》E、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2、下列作品集属于朱自清创作的有( ) A、《踪迹》 B、《风景谈》 C、《背影》D、《欧游杂记》 E、《闲书》3、巴金在《爱尔克的灯光》中指出长辈对子女的关怀应体现在( ) A、给他们一个生活技能 B、向他们指示一条生活道路 C、让他们睁起眼睛去看广大世界 D、让他们走一条既走的生活道路 E、培养他们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4、屠格涅夫《门槛》通过一组象征性形象,( )。
A、反映俄罗斯人民为争取民主自由而英勇斗争的情景B、赞颂革命者的献身精神C、揭露专制社会对革命者的迫害D、表现了对“圣人”的崇拜E、斥责诬蔑革命事业的庸人和帮凶 5、构成完整的小说世界的要素有( )A、人物B、时间C、地点D、情节E、环境6、培根在《论学问》中指出,治学的目的是( )A、幽居养静B、权衡轻重C、善于辞令D、变化气质E、审察事理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4分) 1、“_________,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名句。
真题考试:2020 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5)

真题考试:2020 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5)共78道题1、下列《湘夫人》诗句中,表示湘君遗憾之情的是(单选题)A. 桂栋兮兰榛,辛夷楣兮药房B.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襟兮醴浦C.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D.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试题答案:B2、下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意象中,象征着祖国崛起的有 ( )(多选题)A. 神话的蛛网B. 古莲的胚芽C. 挂着眼泪的笑涡D. 雪白的起跑线E. 淤滩上的驳船试题答案:B,C,D3、《陌上桑》写罗敷采桑时,为其美貌所吸引而失态的人有 ( )(多选题)A. 行者B. 少年C. 夫婿D. 耕者E. 锄者试题答案:A,B,D,E4、下列先秦诸子关于治国的论断中,出自《孟子》的有 ( )(多选题)A. 治大国如烹小鲜B.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C. 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D.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E.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试题答案:B,D,E5、《行路难》(其一)中“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所使用的抒情方法是 ( ) (单选题)A. 借比喻抒情B. 借举止抒情C. 借景物抒情D. 借象征抒情试题答案:B6、《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所写景物属于的时令是(单选题)A. 初春B. 暮春C. 初秋D. 深秋试题答案:B7、下列《香市》语匍中,傅用反衬手法的有(多选题)A. 这所谓“南洋武术班”的几套把式比起从前“香市”里的打拳头卖膏药的玩意来,委实是好看得多了B. “香市”中主要的节目无非是“吃”和“玩”C. 那不是无名的“江湖班”。
然而他们只售票价十六枚铜元D. 要是放在十多年前,怕不是挤得满场没有个空隙儿么E. 然而从去年起,这“迷信”的香市忽又准许举行了试题答案:A,C,D8、下列小说语句中,采用直接心理描写的有(多选题)A. 宝玉见了这般,又自己后悔:“方才不该和他较证,这会子他这样光景,我又替不了他”B. 看了看沙老师的脸,他敢怒而不敢言的说了声“是啦!”C. 她第一次意识到这是不光彩的,因为贫穷,同学们才敢一遍又一遍地盘问她D. 眼睛里还留着晶莹的泪光,裙子一摆,她飘然走出房门,走下楼梯,来到街上E. 虽然不曾会面,却一个在潇湘馆临风洒泪,一个在怡红院对月长吁试题答案:A,C9、下列《湘夫人》语词中,指湘夫人的有(多选题)A. “帝子降兮北渚”中的“帝子”B. “目眇眇兮愁予”中的“予”C. “思公子兮未敢言”中的“公子”D. “闻佳人兮召予”中的“佳人”E. “将以遗兮远者”中的“远者”试题答案:A,C,D,E10、下列《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的诗句中,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是(单选题)A. 建双峰迄今,关河冷落,残照当楼B.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C.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D. 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试题答案:C11、《爱尔克的灯光》中,“爱尔克的灯光”象征着 ( ) (单选题)A. 旧生活的悲剧和希望的破灭B. 旧家庭、旧礼教走向没落、崩溃的历程C. 作者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D. 爱尔克对弟弟的爱及作者姐姐对作者的爱试题答案:A12、下列语句中,说明了《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艺术特点的有(多选题)A. 多次使用“你”“我”开头的语句,使演说产生了亲切的效果B. 讲述“三事”的三段,都用一个反问句来引出结语,语重情长C. 语言亦文亦白,将文言的简练典雅与口语的通俗明快融于一体D. 频繁使用“也许”等虚拟语,体现了演说者的谨慎与谦和E. 说理简要透彻,而且情理并重,既以理服人,又以情动人试题答案:B,C,E13、南唐后主李煜的别号是(单选题)A. 易安屠士B. 香山居士C. 莲蓬居士D. 青莲居士试题答案:C14、下列诗词语句中,属于借景抒情的有(多选题)A. 拔剑四顾心茫然B. 秋雨梧桐叶落时C. 小楼昨夜又东风D. 夜来幽梦忽还乡E. 怎一个愁字了得试题答案:B,C15、下列《一句话》诗句中,象征民众革命的声威和力量的是(单选题)A.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B.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C. 你猜得透火山的沉默D.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试题答案:D16、下列《五代史伶官传序》语句中,属于分论点的有(多选题)A.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B. 《书》日:“满招损谦得益。
2020-2021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综合题附答案解析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1.以罗贯中《三国演义》为背景,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宋代诗人王质有一首《八声甘州》词:过隆中,桑柘倚斜阳,禾黍战悲风。
世若无徐庶,更无庞统,沉了英雄。
本计东荆西益,观变取奇功。
转尽青天粟,无路能通。
他日杂耕渭上,忽一星飞堕,万事成空。
使一曹三马,云雨动蛟龙。
看璀璨、出师一表,照乾坤、牛斗气常冲。
千年后,锦城相吊,遇草堂翁。
(1)上片中划线句子“世若无徐庶,更无庞统,沉了英雄”一句提到了哪几个人物?这中间有什么故事?(2)这首词道出了“英雄”的一生。
请从词中所涉及的事件中任选一件(划线句子除外),简要概括时间的情节。
【答案】(1)三个人物:徐庶、庞统、诸葛亮。
人物之间的主要故事(示例参考)有:徐庶走马荐诸葛;诸葛亮号称卧龙,庞统号称凤雏,江湖传言“卧龙凤雏,得其一足以安天下”。
(2)示例参考:“本计东荆西益,观变取奇功”句,刘备三顾茅庐,与诸葛亮隆中对答,谋划天下大计。
向东攻取荆州,向西掠地益州以为根基,然后连吴抗曹,最后谋求夺取中原,回复汉室。
【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上片中画线句子涉及到徐庶、诸葛亮、庞统师兄弟三人。
他们三个人都是相知相识的好朋友和同学,他们三个人的才能都差不多,才能做到慧眼识英雄:徐庶举荐诸葛亮,诸葛亮推荐庞统,都说对方的才能在自己之上。
徐庶投了曹营,但是一生不出一个计谋,帮助刘皇叔打败了过几次曹军。
庞统可以说是用他的死,为刘皇叔换来攻占益州的借口和决心。
诸葛亮出山后不负众望拿下荆州,攻占益州。
刘备死后,又凭自己一己之力,保证了蜀汉延续十几年。
据此归纳作答。
(2)根据诗文内容,叙写词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作答。
如:“杂耕渭上”指的是诸葛亮的最后一次北伐,据武功五丈原与魏将司马懿对垒。
魏军坚壁不出,诸葛亮即分兵屯田于渭水两岸,和当地居民杂处而耕,作为久驻之计。
再如“出师一表”指诸葛亮出师伐魏之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奏折,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
202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题含解析

202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古人以五声对应四时,阅读《秋声赋》可知,商对应()(A)春(B)秋(C)夏(D)冬2、成语“雁足传书”出自()(A)《李将军列传》(B)《项羽本纪》(C)《高祖本纪》(D)《苏武传》3、下列作品中,借凭吊春秋时吴王古迹抒发兴亡之慨的是()(A)刘过《沁园春》(斗酒彘肩)(B)吴文英《八声甘州》(渺空烟四远)(C)刘克庄《贺新郎》(北望神州路)(D)王沂孙《齐天乐》(一襟余恨宫魂断)4、龚自珍曾与林则徐、魏源等结成()(A)几社(B)宣南诗社(C)宋诗派(D)复社5、《谏逐客书》:“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其中“黔首”的意思是()(A)贵州的首领(B)西南地名(C)平民(D)贵族6、“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的“陈王”指()(A)曹操(B)曹植(C)曹丕(D)曹髦7、下列作者中,曾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兼知延州,防范西夏侵扰的是()(A)梅尧臣(B)张先(C)张元幹(D)范仲淹8、《封丘县》的作者是()(A)李白(B)杜甫(C)王维(D)高适9、《浣纱记·泛湖》中,与西施一同泛舟归隐的是()(A)夫差(B)勾践(C)范蠡(D)伍子胥10、孔稚珪《北山移文》中的北山,在今()(A)南京市(B)北京市(C)西安市(D)洛阳市11、王禹偁《村行》的体裁属于()(A)七言律诗(B)七言古诗(C)五言律诗(D)五言古诗12、冯梦龙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改编自文言小说()(A)《游仙窟》(B)《霍小玉传》(C)《负情侬传》(D)《会真记》13、提出“兼爱”“非攻”主张的是()(A)孔子(B)孟子(C)墨子(D)庄子14、清代提倡“性灵说”的诗人是()(A)黄遵宪(B)龚自珍(C)张维屏(D)袁枚15、《蜀道难》的诗歌体裁是()(A)五言古诗(B)七言歌行(C)七言律诗(D)七言排律16、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三国志》17、下列句子,出自马致远《汉宫秋》的是()(A)不思量,自难忘。
真题考试:2021 线性代数(经管类)真题及答案(2)

真题考试:2021 线性代数(经管类)真题及答案(2)1、某公司为了解员工对培训计划的意见与建议,负责培训工作的王总在办公室单独和员工小王进行了沟通。
该沟通方式属于(单选题)A. 面谈沟通B. 会议沟通C. 书面报告D. 非正式沟通试题答案:A2、设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则数k=(单选题)A. -2B. -1C. 1D. 2试题答案:D3、(单选题)A. -2B. -1C. 1D. 2试题答案:B4、《香市》一文,用来加以对比的主要内容是(单选题)A. 农民与商人B. 南阳武术班与打拳卖膏药的C. 今与昔D. 衙门与戏台试题答案:C5、设3阶实对称矩阵A的秩为2.则A的特征值λ=0的重数为(单选题)A. 0B. 1C. 2D. 3试题答案:B6、以完成某项或某些实际工作任务为基础,通过活动观察被试者实际管理能力的测评方式是 ( ) (单选题)A. 管理游戏B. 小组讨论C. 文件筐测验D. 能力倾向测验试题答案:A7、下列《五代史伶官传序》语句中,属于分论点的有(多选题)A.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B. 《书》日:“满招损谦得益。
”C.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D. 夫祸患常积予忽微,两智勇多匿子所溺E. 抑本其成败之迹,丽皆自于人欤试题答案:C,D8、《雨巷》中,“丁香姑娘”的象征内涵有(多选题)A. 梦中情人B. 革命C. 江南风景D. 理想E. 美试题答案:A,B,D,E9、《苦恼》中姚纳最想倾诉的苦恼是(单选题)A. 寒夜中难赚到钱B. 载客常挨打挨骂C. 儿子不幸去世D. 小母马体弱难行试题答案:C10、下列不属于西方法律传统的是(多选题)A. 德治传统B. 法治传统C. 权利文化D. 耗法文化E. 政法合一试题答案:A,D,E11、下列语句中,通过语言描写,“以外显内”,进行心理刻画的有(多选题)A. 黛玉一闻此言,方想起昨日的话来。
今日原自己说错了,又是急,又是愧B. 叹一口气,用手指慢慢摸着凉滑的枪身,又微微一笑,“不传!不传!”C. 她忽然觉得心头一紧,不知怎么的就哭了起来,那是欢乐的泪水,满足的泪水D. “其实我连买燕麦的钱还没挣到呢,”他想,“这就是为什么我会这么苦恼的缘故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残,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冉冉物化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壮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潇潇:形容雨声急骤
B、渐霜风凄残凄残:一作“凄紧”
C、壮楼颙望颙望:举头凝望
D、争知我争:争着
2、下列断句有误的一句是()
A、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B、是处/红衰/翠减
C、不/忍登/高临远
D、倚/阑杆处
3、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一番洗清秋:一番风雨洗出了一个凄清的秋天。
B、渐霜风凄残:秋风逐渐地凄凉迫近。
C、是处红衰翠减:是花草凋零的地方。
D、正恁凝愁:正这样的愁绪凝重,化解不开。
4、下面有关宋词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
词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
B、词有词牌,即曲调。
词的结构分片或阙,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两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
依其字数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
C、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
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
D、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辛弃疾、苏轼、柳永等。
5、下列对《八声甘州》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章法结构细密,写景、抒情融为一体,以铺叙见长。
词中思乡怀人之意绪,展衍尽致。
而白描手法,再加通俗的语言,将这复杂的思绪表达得明白如话。
B、这首传颂千古的名作,融写景、抒情为一体,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语浅而情深。
C、本词是柳永同类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首,其中佳句“不减唐人高处”。
D、首句篇头点题。
“倚阑干”,与“对”,与“当楼”,与“登高临远”,与“望”,与“叹”,与“想”,都相关联,相辉映。
1、D
2、C
3、C
4、D
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