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导游词讲解5篇
红旗渠导游词范文

红旗渠导游词范文导读:本文红旗渠导游词范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红旗渠导游词范文(一)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相聚是缘,大家有缘在这里相聚,我感到非常的高兴,一路走来,大家都辛苦了!我们都非常高兴为大家服务,如果有什么要求,就直接向我们提出来,我们将尽最大努力满足大家的要求,当然,如果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或是意见的话也尽管提出来,我们都会虚心的接受。
我们的宗旨是为你们提供优质的服务,我们的目标是让你们享受在这里的每一刻。
总之,我们会共同努力,让大家在这里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我们今天的旅游目的地红旗渠位于安阳以西50多公里的林州林虑山中,地势险峻,工程雄伟。
现在我们就简单的介绍一下安阳及红旗渠的概况。
安阳位于河南省的最北部,河南省的北大门,交通便利,气候宜人。
安阳是中华文明古老文化的的发祥地之一。
自甲骨文被发现后,便撩起了殷商古都的面纱。
把一个灿烂的殷商文化呈现在世人面前,让世人知道安阳。
作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安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蕴,既是国家历代文化名城,又是甲骨文的故乡,以及《周易》,岳飞故里,红旗渠精神等的发源地。
在古都安阳,您可以找回对中国古代的深刻记忆:全国第一个甲骨文档案库,青铜器之冠司母戊大方鼎,第一个女将军妇好墓,最后一个皇帝袁世凯墓——袁林。
当然,作为一个卖国贼的袁世凯的确没有什么值得纪念的,但毕竟是一个文物景点。
另外,安阳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字和文物考证的都城,著名的大禹治水,文王演绎,妇好请缨苏秦拜相,岳母刺字等历史事件都是发生在这里。
说到安阳就不得不说被国际友人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三千里人工天河红旗渠。
说道红旗渠我想大家都看过一部电视剧叫《红旗渠的儿女们》,该剧表现的是林州红旗渠的后代们在改革开放的大潮的冲击下,走出太行山,进入城市从事建筑,二次创业的故事。
以全新的视角发掘和诠释了新时代背景下的红旗渠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如何介绍红旗渠

如何介绍红旗渠红旗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人称之为"人工天河",吸引很多游客来参观,导游要给游客做好详细的景点介绍。
下面是求学网带来的安阳红旗渠导游词,欢迎查看。
【篇一】我是一个河南人,是从小吃着红旗渠的水长大的,听着青年洞的故事懂事的。
我深深的爱着我的故乡。
这个寒假,我真的来到红旗渠了。
在那次旅行中的我与记忆,我这一生都不会忘记。
这可是我平生第一次来到世界级的旅游胜地,我兴奋至极。
爬着一个个台阶,顺着一处处栏杆。
望着那碧绿的水,真是感慨万千啊!水之上,则是险峻的,让人望而生畏的绝壁。
走了许久,来到了青年洞。
望着刻着青年洞背后的山壁,显然经过了岁月的冲涮,蕴含有古老沧桑之美。
我们林县人便是靠这个洞的开凿而吃上水的,想到这儿心中不禁酸酸得。
坐上游艇,穿上救生衣,开始进入青年洞。
里面灯光很广,全是钟乳石,加上灯光之美,可谓美轮美奂的洞景,让我陶醉其中。
里面很潮湿,很阴冷。
让人感到苍苍凉凉的美,清爽而至的美。
玩完水,接着就要游山了。
开始上一线天,台阶很陡,没有栏杆,但两面有山壁。
宽窄只容得下一人。
途中,我时不时抬头向上看,在狭窄中有一条蓝蓝的缝隙,那便是天。
啊!书中常说一线天,今日才领略其壮观,这是在书本中体会不到的。
上到半山腰,看到一处石碑用逮体字刻着山魂二字,有种莫名得雄伟涌上心头,占据我的心灵……上到顶峰,望着下面一条条冰道与绿绿的田野,让人发抖。
顿时我有种说不出的喜悦占据我的心灵,我感到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惟妙惟肖。
接着来到虎口崖、龙头山……这是河南工人打造的世界奇迹。
在路上不断看到稻草席,这就是以前工人们睡觉的草席。
是他们的出生入死才有了我们今天大饱眼福的机会。
我顿时对他们肃然起敬。
没有他们的付出,我们便吃不到水,我心内由衷的感谢他们。
最后下山。
我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待坐索道,这种感觉与等车没什么两样。
坐上索道,心里很紧张,总怕掉下去,很快便习惯了。
又重新回到山脚,望着背后的崇山峻岭,不禁有些舍不得,我轻轻的说:再见了……【篇二】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还有他们的同事去红旗渠旅游。
河南红旗渠导游词(精选14篇)

河南红旗渠导游词(精选14篇)河南红旗渠篇1林州红旗渠景区官方旅游网创建于20__年,是用于发布红旗渠景区旅游信息的专门网站,版权所有为红旗渠风景区。
红旗渠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林州市(原林县)境内,开凿于太行山腰,西起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的浊漳河侯壁断下,干、支、斗渠全长1500公里。
历史上这里是个山穷、水穷、地穷、人穷的贫瘠山区。
全境地势国西高东低,总面积为2046平方公里,山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60%。
1993年底有17个乡镇,536个行政村,总人口为97.5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1.2万人,实有耕地面积80.69万亩。
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形陡峭,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发育,流水漏失,缺乏良好的隔水层。
在山地丘陵地区,虽有裂隙山泉分布,但涌水量很小。
几处盆地内大部分地下水埋藏较深,水量不太丰富。
漳河(浊漳河)、露水河、洹河、淅河、淇河五条河流皆为山地型,大多数发源于境内西部山地或邻近县山地,基流很小,河床纵坡大,水量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冬春干涸无水,汛期山洪暴发,泛滥成灾,开发利用难度大、效益小。
唯独流经林县北部边界的浊漳河,水量比较丰富,沿林县境一段长15公里全是峡谷陡壁,河床低下,在天桥断处修渠引水,不能通过海拔470米的分水岭,素有“守着漳河种旱地”之说。
全县不仅水源匮乏,而且自然灾害经常发生。
自明正统元年(1436)到1949年的514年中,林县发生各种自然灾害100多次,仅大旱绝收就有30次,小旱小灾连年不断。
因此,广大劳动人民不仅深受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而且饱尝缺水的苦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县550个行政村,就有307个村人畜吃水非常困难,人们经常翻山越岭,往返几公里、十几公里远道取水。
一遇干旱,广大农民不仅逃粮荒,而且逃水荒。
据旧志和碑文记载:“林县每遇干旱,河干井涸,地裂禾焦,颗粒无收,饿殍遍野,惨不忍睹”。
因为缺水,难讲卫生,地方病和传染病时而流行。
红旗渠导游词讲解5篇

红旗渠导游词讲解5篇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红旗渠导游词讲解5篇,欢迎阅读参考!红旗渠导游词讲解(一)游客朋友们,大家好!相聚即是缘分!首先我代表我们河南青年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我是大家此次旅程的导游员,大家能够叫我小何或何导。
下面呢,隆重的给大家介绍我们这位后脑勺最帅的司机——王师傅,王师傅拥有十几年的驾龄,驾驶技术精湛,有他为我们保驾护航,我们就能够放下心来简单游玩了。
这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既然我们上了同一辆车也算是一家人了。
所以呢,在我们的旅途过程中,大家对我们的服务有什么意见或要求请尽管提出来,我们都会尽心尽力去解决。
在此,我预祝大家游得尽兴,玩得开心。
下面我把咱们这天的行程先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此刻由郑州出发,走京珠高速,途径新乡、鹤壁,就到达咱们这天的目的地——红旗渠了。
朋友们,此刻围绕在我们四周的是郑州市区,我们来简单认识一下郑州:郑州古属豫州,公元前1027年,周武王灭殷后封此地为管国,东汉时此地成为管城,此刻还有管城区的称号,直到隋文帝三年,才有郑州的称号,并沿用至今。
1923年,京汉铁路大罢工后,郑州成为"二七名城"。
此刻城中还保存有二七纪念塔,是郑州的标志性建筑。
郑州因良好的绿化和发达的商贸素有“绿城”和“商城”之称。
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驶入新乡原阳,原阳大米自不必说。
有一首儿歌唱的是“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十三层”,这玲珑塔就在原阳县境内。
大家可能明白外国有个比萨斜塔,但是大家肯定不明白中国也有个斜塔,那就是玲珑塔。
它与地面成七十七度夹角,登上塔身可南望黄河碧涛,北见太行山峦,东观浩瀚云海,西揽万顷碧波,可谓妙趣横生!车过鹤壁,我们就进入了安阳境内。
安阳是一个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周易》的发祥地,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和文物可考的长期稳定的都城。
河南红旗渠风景区导游词范文

河南红旗渠风景区导游词范文河南是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有许多名胜古迹值得一游,当中就有红旗渠,你想了解一下吗?以下是学识网小编为你介绍的河南导游词,希望您喜欢阅读:河南红旗渠风景区导游词篇一游客朋友们,大家好,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我是你们的导游员xx,今天将由我来陪同大家一起游览这座雄伟的红旗渠。
红旗渠位于安阳以西50多公里的林州林虑山中,地势险峻,工程雄伟。
它是林县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巍巍太行山上一锤一悭,坚持苦干出来的一大水利工程胜景。
被中外游人誉为“人工天河”,“当代万里长城”20世纪70年代初,红旗渠工程竣工后,周恩来总理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其历史地位可见一斑。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红旗渠景区的大门口,首先我们参观分水苑景区,分水苑所在地分水岭,原名坟头岭。
红旗渠总干渠在这里分为三条干渠,改名为分水岭。
走进分水苑牌坊,迎面看到的是千军万马战太行巨型浮雕。
组这浮雕由安阳市园林设计室袁建国同志设计,长米,高35米,雕塑大小人物近80个。
浮雕以林州人民战太行的群体形象出现,用磅礴的气势勾勒出一幅改天换地的斗天图,既有凌云壮志的豪迈气概,又有雄伟壮观的战斗场面,站在浮雕前使人感到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总干渠分水闸楼顶高悬郭沫若亲笔书写的“红旗渠”三个苍劲有力的朱红大字,在灿烂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绕过分水闸,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红旗渠纪念亭。
这是1973年建成的仿古建筑。
纪念亭匾额由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题写。
亭内悬挂着党和国家领导人为红旗渠的题词,红旗渠通水和红旗渠效益图片;还有当年民工修渠时用过的工具及充饥吃的野菜标本。
这些都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课堂。
由分水苑景区乘车上行30公里,我们就到达了青年洞景区。
这里山高水险,八米宽的红旗渠悬挂在巍峨雄峙的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水山中穿过,一派雄险秀丽的景色。
青年洞是红旗渠总于渠的咽喉工程之一,洞长616米,高5米,宽6,2米,于1960年2月动工,当年10月因自然灾害和国家经济困难,总干渠被迫停工。
5篇介绍河南红旗渠的导游词范文

5篇介绍河南红旗渠的导游词范文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河南安阳市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人称之为“人工天河”。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5篇介绍河南红旗渠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5篇介绍河南红旗渠的导游词范文(一)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相聚是缘,大家有缘在那里相聚,我感到十分的高兴,一路走来,大家都辛苦了!首先我代表青年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我是本次旅程的导游员胡新帅,大家能够叫我小胡、小帅或者帅导,感觉怎样顺口就怎样叫吧!但是呢我推荐大家叫我帅导,这是以前的游客送我的称号,我很喜欢,同时呢我也期望送大家一段很帅的旅游行程。
坐在我身旁的这位是司机李师傅,李师傅是位驾驶经验很丰富、驾驶技术很娴熟的司机,所以,安全问题大家尽可放心,直观尽情地欣赏沿途的美景吧。
我们都十分高兴为大家服务,如果有什么要求,就直接向我们提出来,我们将尽最大努力满足大家的要求,当然,如果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或是意见的话也尽管提出来,我们都会虚心的理解。
我们的宗旨是为你们带给优质的服务,我们的目标是让你们享受在那里的每一刻。
总之,我们会共同努力,让大家在那里度过一段完美的时光,留下一段完美的回忆。
我们这天的旅游目的地红旗渠位于安阳以西50多公里的林州林虑山中,地势险峻,工程雄伟。
此刻我们就简单的介绍一下安阳及红旗渠的概况。
安阳位于河南省的最北部,河南省的北大门,交通便利,气候宜人。
安阳是中华礼貌古老文化的的发祥地之一。
自甲骨文被发现后,便撩起了殷商古都的面纱。
把一个灿烂的殷商文化呈此刻世人面前,让世人明白安阳。
作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安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蕴,既是国家历代文化名城,又是甲骨文的故乡,以及《周易》,岳飞故里,红旗渠精神等的发源地。
在古都安阳,您能够找回对中国古代的深刻记忆:全国第一个甲骨文档案库,青铜器之冠司母戊大方鼎,第一个女将军妇好墓,最后一个皇帝袁世凯墓——袁林。
红旗渠风景区导游词

红旗渠风景区导游词红旗渠风景区导游词红旗渠风景区导游词1游客朋友们,大家好,不知经历了多长时间的魂牵梦绕,终于在此刻,我们来到了红旗渠景区。
有一首歌曲您还记得吗?的确啊,红旗渠是林县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巍巍太行山上一锤一悭,坚持苦干出来的一大水利工程胜景。
被中外游人誉为“人工天河”,“当代万里长城”20世纪70年代初,红旗渠工程竣工后,周恩来总理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其历史地位可见一斑。
首先我们看青年洞景区的第一景——“鹰咀山”。
在红旗渠之上有段崖壁,书有“鹰咀山”三个大字。
举目远望,突出的山崖酷似一只雄鹰耸立于红旗渠之上,意欲展翅腾飞。
看到雄鹰展翅,我想后代子孙就不会忘记继续发扬红旗渠精神,努力建设好我们的祖国了。
虎口崖位于凌云亭东,山崖向外突出10余米,崖势险恶、高耸入云。
修建红旗渠时,山崖上时有松散的石头掉下来砸伤修民工。
为了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除险队长任羊成带着他的伙伴们,像腾飞于苍穹的雄鹰,在崖上荡秋千,飞荡数次,荡进虎口,最终除掉险石,人们称这种举动叫“虎口拔牙”。
但这伙“虎口拔牙”的勇士们有时也会被虎咬上一口,除险队长任羊成有一次就摔在圪针窝里,差点送掉性命。
我们接着往前走,现在看到的神工铺是当年修渠民工住过的崖。
由于当时修渠民工多达三四万人,修渠民工没有住房,就住宿山崖,山崖住满了,他们就搭席棚,打地洞。
常年顶风冒雪,抗严寒战酷暑,度过修建红旗渠的艰苦岁月。
他们不但毫无怨言,还在崖壁上留下了豪迈的誓言:“崖当房,石当床,虎口崖下度时光,我为后代创大业,不修成大渠不还乡”。
神工铺就是当年修渠民工居住过的地方。
青年洞是红旗渠总于渠的咽喉工程之一,也是青年洞景区主要景点。
从地势险恶,石质坚硬的太行山腰穿过。
洞长616米,高5米,宽6,2米,设计流量为23秒立方米,挖土石方19400立方米,总投工13万个。
该工程动工于1960年2月,当年10月因自然灾害和国家经济困难,总干渠被迫停工。
河南红旗渠导游词

河南红旗渠导游词篇一:红旗渠导游词红旗渠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相聚是缘,大家有缘在这里相聚,我感到非常的高兴,一路走来,大家都辛苦了!首先我代表青年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我是本次旅程的导游员胡新帅,大家可以叫我小胡、小帅或者帅导,感觉怎么顺口就怎么叫吧!不过呢我建议大家叫我帅导,这是以前的游客送我的称号,我很喜欢,同时呢我也希望送大家一段很帅的旅游行程。
坐在我身旁的这位是司机李师傅,李师傅是位驾驶经验很丰富、驾驶技术很娴熟的司机,所以,安全问题大家尽可放心,直观尽情地欣赏沿途的美景吧。
我们都非常高兴为大家服务,如果有什么要求,就直接向我们提出来,我们将尽最大努力满足大家的要求,当然,如果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或是意见的话也尽管提出来,我们都会虚心的接受。
我们的宗旨是为你们提供优质的服务,我们的目标是让你们享受在这里的每一刻。
总之,我们会共同努力,让大家在这里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我们今天的旅游目的地红旗渠位于安阳以西50多公里的林州林虑山中,地势险峻,工程雄伟。
现在我们就简单的介绍一下安阳及红旗渠的概况。
安阳位于河南省的最北部,河南省的北大门,交通便利,气候宜人。
安阳是中华文明古老文化的的发祥地之一。
自甲骨文被发现后,便撩起了殷商古都的面纱。
把一个灿烂的殷商文化呈现在世人面前,让世人知道安阳。
作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安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蕴,既是国家历代文化名城,又是甲骨文的故乡,以及《周易》,岳飞故里,红旗渠精神等的发源地。
在古都安阳,您可以找回对中国古代的深刻记忆:全国第一个甲骨文档案库,青铜器之冠司母戊大方鼎,第一个女将军妇好墓,最后一个皇帝袁世凯墓——袁林。
当然,作为一个卖国贼的袁世凯的确没有什么值得纪念的,但毕竟是一个文物景点。
另外,安阳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字和文物考证的都城,著名的大禹治水,文王演绎,妇好请缨苏秦拜相,岳母刺字等历史事件都是发生在这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旗渠导游词讲解5篇
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以下是整理的红旗渠导游词讲解5篇,欢迎阅读参考!
红旗渠导游词讲解(一)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相聚即是缘分!首先我代表我们河南青年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我是大家此次旅程的导游员,大家能够叫我小何或何导。
下面呢,隆重的给大家介绍我们这位后脑勺最帅的司机——王师傅,王师傅拥有十几年的驾龄,驾驶技术精湛,有他为我们保驾护航,我们就能够放下心来简单游玩了。
这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既然我们上了同一辆车也算是一家人了。
所以呢,在我们的旅途过程中,大家对我们的服务有什么意见或要求请尽管提出来,我们都会尽心尽力去解决。
在此,我预祝大家游得尽兴,玩得开心。
下面我把咱们这天的行程先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此刻由郑州出发,走京珠高速,途径新乡、鹤壁,就到达咱们这天的目的地——红旗渠了。
朋友们,此刻围绕在我们四周的是郑州市区,我们来简单认识一下郑州:郑州古属豫州,公元前1027年,周武王灭殷后封此地为管国,东汉时此地成为管城,此刻还有管城区的称号,直到隋文帝三年,才有郑州的称号,并沿用至今。
1923年,京汉铁路大罢工后,郑州成为"二七名城"。
此刻城中还保存有二七纪念塔,是郑州的标志性建筑。
郑州因良好的绿化和发达的商贸素有“绿城”和“商城”之称。
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驶入新乡原阳,原阳大米自不必说。
有一首儿歌唱的是“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十三层”,这玲珑塔就在原阳县境内。
大家可能明白外国有个比萨斜塔,但是大家肯定不明白中国也有个斜塔,那就是玲珑塔。
它与地面成七十七度夹角,登上塔身可南望黄河碧涛,北见太行山峦,东观浩瀚云海,西揽万顷碧波,可谓妙趣横生!
车过鹤壁,我们就进入了安阳境内。
安阳是一个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周易》的发祥地,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和文物可考的长期稳定的都城。
华夏礼貌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世界上已发掘的最大青铜器——司母戊鼎在那里出土问世。
历史上著名的文王演周易、妇好请缨、苏秦拜相、西门豹治邺、岳母刺字等故事都发生在那里。
同时被国际友人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三千里人工长河——红旗渠也在那里。
红旗渠是上个世纪60年代安阳林县人民在太行山上建成
的大型“引漳入林”灌溉工程。
林县是个土薄石厚、水源奇缺的贫困山区。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县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决心,从1957年起,先后建成英雄渠、红旗渠等水利工程,解决了大面积灌溉过程,其中以红旗渠最为壮观。
如今,红旗渠已经做为一种精神被广为学习。
红旗渠位于安阳以西50多公里的林州林滤山中,地势险峻,工程宏伟。
它不仅仅是造福人民的水利工程,也为林滤山自然风光增添了一大胜景,被中外游人誉为“人工天河”、“当代万里长城”、“世界第八大奇迹”。
20世纪70年代初,红旗渠工程竣工后,周恩来总理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
一路走来一路聊,说话间我们已经到了景区的停车场。
下车之前再次提醒大家:我们的旅游车是蓝白相间的宇通车,车牌号是豫A12345,我们的导游旗是黄色的,我的手机号是12345654321。
好了,朋友们,此刻就请您关好门窗,带上您的随身物品,随我下车一齐去领略红旗渠的神奇魅力吧!
红旗渠导游词讲解(二)
朋友们,有一首歌曲您还记得吗"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势把山河重安排。
"这首激昂雄壮的歌曲把我
们引到了那艰苦创业的岁月。
20世纪60年代,英雄的林县人民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坚持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巍巍太行山上,逢山凿洞,遇沟架桥,一锤一钎,坚持苦干十年,建成了盘绕林滤山长达1500公里的引水灌溉工程——红旗渠。
红旗渠景区主要是以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以及太行山集华山之险、峨媚之雄、三峡之奇、黄山之秀为一体的自然风光而开发建设的风景名胜区,它以妖娆多姿的风采,向世人展示着独具的特色和巨大的魅力。
红旗渠景区由分水苑、青年洞和络丝潭三个景区组成。
三景区各有特点,风调不同,内涵相连,相映成体。
朋友们,首先我们参观分水苑景区,分水苑所在地分水岭,原名坟头岭。
后红旗渠总干渠在那里分为三条干渠,所以改名为分水岭。
走进分水苑牌坊,迎面看到的是千军万马战太行巨型浮雕。
浮雕以林州人民战太行的群体形象出现,用磅礴的气势勾勒出一幅改天换地的斗天图。
其中,既有凌云壮志的豪迈气概,又有雄伟壮观的战斗场面,站在浮雕前使人感到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整个浮雕分为四个场面:第一个是林县县委发出引漳人林的动员号召;第二个是工程技术人员实地勘测;第三个是凌空除险;最后
一个是千军万马战太行。
在千军万马战太行浮雕右侧,是红旗渠主要工程壁画,共有六幅。
好了,朋友们,接下来我们将去参观青年洞景区。
由分水苑景区乘车上行30公里,就到达青年洞景区了。
那里山高水险,红旗渠悬挂在巍峨雄峙的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八米宽的红旗渠从山中穿过,一派雄险秀丽的景色!因该洞有300多名青年建成,故得名“青年洞”。
"鹰咀山"是进入青年洞景区的第一景。
在红旗渠之上有段崖壁,书有"鹰咀山"三个大字。
举目静观,突出的山崖酷似一只雄鹰耸立于红旗渠之上,极目远望,意欲展翅腾飞。
看到雄鹰展翅,就不会忘记继续发扬红旗渠精神,继续努力奋斗,建设好我们的祖国。
神工铺位于虎口崖下,是当年修渠民工住过的崖。
由于当时修渠民工多达三四万人,漳河沿岸村庄又少,修渠民工没有住房,就住宿山崖,山崖住满了,他们就搭席棚,打地洞。
常年顶风冒雪,抗严寒战酷暑,度过修建红旗渠的艰苦岁月。
他们不但毫无怨言,还在崖壁上留下了豪迈的誓言:"崖当房,石当床,虎口崖下度时光,我为后代创大业,不修成大渠不还乡"。
神工铺就是当年修渠民工居住过的地方。
大家请随我继续参观,从青年洞景区向西约1公里处就到了红旗渠第三大景区——络丝潭景区。
关于络丝潭景区还有一个
美丽感人的传说呢。
络丝潭,又名“相思潭”。
相传七仙女与董永分手后,日夜思夫而无法越过王母娘娘划过的天河与情人相见,终日涕哭,泪似断线珠串,天长日久,滴成这一深潭。
游览完了相思潭,期望天下的少男少女们都能收获一份幸福美满的感情!
好了,各位朋友,红旗渠的讲解就到那里了,下面是自由活动时间,两个小时后我将在停车场恭候大家,谢谢大家的支持!
红旗渠导游词讲解(三)
红旗渠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红旗渠来游览观光,这天将由我来陪同大家一齐游览这座雄伟的红旗渠,期望大家跟上队伍,不要走散,我将会一一为大家介绍那里的景观。
“鹰咀山”是进入青年洞景区的第一景。
在红旗渠之上有段崖壁,书有“鹰咀山”三个大字。
举目静观,突出的山崖酷似一只雄鹰耸立于红旗渠之上,极目远望,意欲展翅腾飞。
看到雄鹰展翅,就不会忘记继续发扬红旗渠精神,继续努力奋斗,建设好我们的祖国。
虎口崖位于凌云亭东,崖峰刺天,山崖向外突出10余米,崖势险恶、高耸入云。
修建红旗渠时,山崖上时有被开渫炮震松散的石头掉下来砸伤修民工。
为了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需要有大智大勇,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人腰系大绳,下堑除险。
除险
队长任羊成带着他的伙伴们,像腾飞于苍穹的雄鹰,在崖上荡秋千,飞荡数次,才能荡进虎口,除掉险石,人们称这种举动叫“虎口拔牙”。
但这伙“虎口拔牙”的勇士们有时也会被虎咬上一口,除险队长任羊成有一次摔在圪针窝里,差点送掉性命。
神工铺位于虎口崖下,是当年修渠民工住过的崖。
由于当时修渠民工多达三四万人,漳河沿岸村庄又少,修渠民工没有住房,就住宿山崖,山崖住满了,他们就搭席棚,打地洞。
常年顶风冒雪,抗严寒战酷暑,度过修建红旗渠的艰苦岁月。
他们不但毫无怨言,还在崖壁上留下了豪迈的誓言:“崖当房,石当床,虎口崖下度时光,我为后代创大业,不修成大渠不还乡”。
神工铺就是当年修渠民工居住过的地方。
山碑是《山碑》摄制组于1990年请前国家主席李先念题写的片名。
《山碑》是一部反映林县人民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的发展三部曲的电视片。
碑就是山,山就是碑。
将山碑二字刻在青年洞口的山崖上,教育子孙后代永远不忘当年修建红旗渠,改变干旱缺水面貌的艰苦奋斗历程,激励他们继承和发挥红旗渠精神。
青年洞是红旗渠总于渠的咽喉工程之一,也是青年洞景区主要景点。
青年洞位于任村镇卢家拐村西,从地势险恶、石质坚硬的太行山腰穿过。
洞长616米,高5米,宽6,2米,设计流量为23秒立方米,挖土石方19400立方米,总投工13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