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精神分裂症案例分析与临床路径(氟哌啶醇注射液)

精神分裂症案例分析与临床路径(氟哌啶醇注射液)

治疗方案的选择: 1、进行系统的病史、治疗史采集及精神检查。制定治疗策略。 2、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3、对伴有兴奋、冲动、自伤、伤人、外逃、自杀观念和行为木僵、拒 食等症状的患者,为迅速控制病情,可单独采用或合并以下治疗方 法:改良的快速神经阻滞剂化疗法(氟哌啶醇短期肌内注射疗法), 联合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肌肉注射或口服氯硝西泮、地西泮、劳 拉西泮、阿普唑仑等药物);电抽搐治疗(ECT)。 4、必要时联合使用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 ——《临床诊疗指南-精神病学分册》、《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 标准住院日为≤56天
8、本品与甲基多巴合用,可产生意识障碍、思维迟缓、定向障碍。
9、本品与卡马西平合用可使本品的血药浓度降低,效应减弱。
药物过量:中毒症状可见高热、心电图异常、白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 乏。本品无特效拮抗剂,发现超剂量症状时应采取对症及支持疗法。
药理毒理:本品属丁酰苯类抗精神病药,抗精神病作用与其阻断脑内
选择用药:
1、选择原则:(1)根据精神分裂症患者起病形式、临床症状的特征、 既往用药史(品种、疗效、不良反应等)以及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结 合抗精神病药物的受体药理学、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征,遵循个体化 原则,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抗精神病药物。(2)对于既往所用药物的疗 效好,因中断用药或减药过快所致病情恶化的再住院患者,原则上仍使 用原药、恢复原有效剂量继续治疗。 (3)遵循单一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的原则。除难治性病例外,原则上不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精神 病药物(抗精神病药物更换治疗期间的短期交叉状态除外),急性期可 短期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精神病药物。(4)必要时可联合使 用情感稳定剂和/或抗抑郁药。 2、药物种类:优先选用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常用的第一 代抗精神病 药也可作为一线用药。氯氮平和硫利哒嗪为二线用药。 3、药物剂量调节: 遵循个体化原则。在治疗开始后的一至二周内,将 所用药物剂量增至有效治疗剂量。症状控制后的巩固治疗期,原则上应 继续维持急性期的有效治疗剂量,巩固疗效,避免症状复发或病情反复。 病情稳定后,确定最佳有效剂量。

190例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为完全责任能力案例分析

190例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为完全责任能力案例分析

分析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 3 2 5 6 . 2 0 1 3 . 0 4 . O 1 1
An a l y s i s o n 1 9 0 c a s e s o f f o r e n s i c ps y c h i a t r i c e x p e r t i s e wi t h f u l l c imi r n a l r sp e o si n b i l i t y
2 9 4
四川 精 神 卫 生 2 0 1 3年 第 2 6卷 第 4期
1 9 0例 司法 精 神病 学 鉴 定 为 完全 责 任 能 力案 例 分析
李丽霞 欧阳筠淋
【 摘要 】 目的 通过对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为完全 责任 能力案例特点 导 。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研究 , 收集福建 泉州市第三 医院 2 0 0 3年 一 2 0 1 2年 1 0年问 1 9 0例鉴定为完 全责 1 9 0例完 全责任能力者均为现实动机作 案 , 被鉴定人多为男性( 8 4 . 7 %) , 平 任能力者的资料进行 分析 。结果
其 中有完全责任能力无精神病者 比率也较 2 0 0 7年之前升高 ,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 4 . 7 3 , P< 0 . 0 5 ) 。结论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为完全责任能力无精神病 者比率有增加 的趋势 , 以男性 、 受教育程度低者 居多。
( 关键词 】 完 全责任能力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 【 中图分 类号】 R 7 4 9 【 文献标 识码 】 A

x i a.OU Y A NG J u n—Z i n
T h e T h i r d H o s p i t a l o fQ u a n z h o u , F u j i a n 3 6 2 0 0 0 , C h i n a

精神病学临床教学中的案例综合教学法的应用价值分析

精神病学临床教学中的案例综合教学法的应用价值分析

精神病学临床教学中的案例综合教学法的应用价值分析
精神病学是医学领域的一门重要学科,其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类心理、行为和精神障碍等方面的问题。

在精神病学临床教学中,案例综合教学法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教学方法,其通过医学实践案例综合分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精神病学的知识和实践技能。

本文将从应用价值的角度,对案例综合教学法在精神病学临床教学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一、优势明显,效果显著
案例综合教学法在精神病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有着显著优势。

首先,案例教学法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具有较好的知识范畴的整合性。

其次,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更具有一个比较好的应用实践能力。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对精神病学知识的掌握和实际操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再次,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和把握社会实际情况,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功能。

此外,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体现与现实的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在未来医疗行业实践工作中,将对学生的教育产生更深远影响。

二、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案例综合教学法适应了不同学生的需求。

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学者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案例,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吸收和掌握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情况,根据赋能和知识掌握的不同情况,为学生提供更实际和有针对性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提高教学效率。

精神病人凶杀案35例分析

精神病人凶杀案35例分析

精神病人凶杀案35例分析余方列;陈峰【期刊名称】《皖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8(27)2【摘要】目的:通过对35例精神病人杀人案的案例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精神病人凶杀案的特点以及与正常人的凶杀犯罪的差异.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从作案特征、犯罪动机等方面进行司法精神病学分析研究.结果:精神障碍组与无精神障碍组比较,作案预谋(X2=16.384,P<0.01)、作案时间(X2=9.926,P<0.05)、作案工具的获取(X2=16.476,P<0.01)、目标确定(X2=17.481,P<0.01)、作案后表现(X2=23.085,P<0.01)、作案动机(X2=42.295,P<0.01)、与被害人关系(X2=17.741,P<0.01)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精神病人暴力犯罪具有冲动性、残忍性、公开性、突然性,以精神分裂症居首位;其次是精神发育迟滞.精神病人在作案动机、作案工具准备、与被害人关系等诸多方面与正常人的凶杀犯罪有明显的差异.【总页数】2页(P148-149)【作者】余方列;陈峰【作者单位】潜山县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室,安徽,潜山,246300;潜山县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室,安徽,潜山,246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3【相关文献】1.于都县18年凶杀案例分析 [J], 钟继荣2.精神病人凶杀案的作案特征与刑事责任能力问题 [J], 吴鉴明3.肇事肇祸凶杀案司法精神医学鉴定126例分析 [J], 李德泉;别超4.232例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为无精神病的凶杀案例分析 [J], 周德怡;郑瞻培;杨晓敏;韩慧萍5.凶杀案司法鉴定80例分析 [J], 蒋向阳;张载福;徐有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精神病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_18

精神病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_18

精神病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1、患者男,20岁。

自幼不听从管教,欺负同学,旷课,小学曾受学校警告处分。

中学时亦时常旷课,殴打同学,被学校开除学籍。

后混迹于社会,常与人打架斗殴。

母亲生病住院,患者从未去医院探视。

后因在酒店吃饭后耍赖不付钱并将人打伤被派出所拘留。

采集病史时应注意询问()A.心理社会应激史B.既往躯体疾病史C.生长发育史D.颅脑外伤史E.早年人格特点2、患者男,20岁。

自幼不听从管教,欺负同学,旷课,小学曾受学校警告处分。

中学时亦时常旷课,殴打同学,被学校开除学籍。

后混迹于社会,常与人打架斗殴。

母亲生病住院,患者从未去医院探视。

后因在酒店吃饭后耍赖不付钱并将人打伤被派出所拘留。

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A.偏执型人格障碍B.反社会型人格障碍C.冲动型人格障碍D.表演型人格障碍E.回避型人格障碍3、患者男,20岁。

自幼不听从管教,欺负同学,旷课,小学曾受学校警告处分。

中学时亦时常旷课,殴打同学,被学校开除学籍。

后混迹于社会,常与人打架斗殴。

母亲生病住院,患者从未去医院探视。

后因在酒店吃饭后耍赖不付钱并将人打伤被派出所拘留。

对于该类型人格障碍的治疗不正确的是()A.常规使用抗精神病药物B.出现异常应激和情绪反应时可少量用药C.行为矫正D.教育E.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4、患者男,20岁。

自幼不听从管教,欺负同学,旷课,小学曾受学校警告处分。

中学时亦时常旷课,殴打同学,被学校开除学籍。

后混迹于社会,常与人打架斗殴。

母亲生病住院,患者从未去医院探视。

后因在酒店吃饭后耍赖不付钱并将人打伤被派出所拘留。

如果患者出现情绪不稳或对他人的攻击行为时,可考虑给予()A.大剂量抗精神病药B.小剂量抗精神病药C.苯二氮类药D.碳酸锂E.抗抑郁药5、系统脱敏治疗是行为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这个疗法的发明者是()A.华生B.沃尔普C.斯金纳D.桑代克E.巴甫洛夫6、系统脱敏治疗是行为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关于系统脱敏治疗,以下陈述正确的是()A.想象脱敏更方便、有效B.脱敏的原理是让焦虑和放松共存C.疗效巩固,不需要再治疗室外练习D.来访者需要理解治疗原理和程序E.只适合于单纯恐怖7、认知-行为疗法包括几个主要人物的贡献,他们是埃里斯、贝克、梅琴鲍姆。

精神病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_110

精神病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_110

精神病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1、患者女,35岁,干部。

2年前渐感生活不顺心,压抑,很少能快乐起来,常哭泣,觉得生活没有乐趣,不想照顾小孩,工作可以坚持,常觉得疲乏无力,与爱人关系不好,常吵架。

睡眠差,早醒,食欲差,进食像是完成任务,体重有所下降。

既往体健。

可能的诊断是()A.抑郁症B.焦虑症C.躯体形式障碍D.恶劣心境E.精神分裂症2、患者女,35岁,干部。

2年前渐感生活不顺心,压抑,很少能快乐起来,常哭泣,觉得生活没有乐趣,不想照顾小孩,工作可以坚持,常觉得疲乏无力,与爱人关系不好,常吵架。

睡眠差,早醒,食欲差,进食像是完成任务,体重有所下降。

既往体健。

以下治疗更合理的是()A.苯二氮类药物B.抗抑郁剂C.心理治疗D.抗抑郁剂加心理治疗E.电疗3、患者男,47岁,公务员。

1年前发现血压高,服用降压药。

服药后渐感头昏,有时心里发慌、紧张,总觉得要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不想出门,不想活动,可坚持工作。

担心自己的血压问题,怕身体出现别的毛病,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多服用中药。

睡眠差,入睡困难。

可能的诊断是()A.抑郁症B.焦虑症C.疑病症D.恶劣心境E.精神分裂症4、患者男,47岁,公务员。

1年前发现血压高,服用降压药。

服药后渐感头昏,有时心里发慌、紧张,总觉得要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不想出门,不想活动,可坚持工作。

担心自己的血压问题,怕身体出现别的毛病,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多服用中药。

睡眠差,入睡困难。

可用于评估的量表有()A.HAMAB.HAMDC.简明精神量表D.强迫症状量表E.躁狂量表5、患者女,15岁,患者身高1.68米,半年前患者出现怕身体发胖开始节食,由初期拒食肉类,逐渐拒食米、面类食品,近期只喝少许菜汤。

有时患者可以正常进食,但过后立即呕吐。

近3个月以来曾发生过4次暴饮暴食。

患者的体重由65kg下降至入院时的40kg,经常感冒,3d前出现过1次轻度意识障碍。

闭经3个月,8岁时曾患脑炎,现已痊愈。

自恋型人格障碍案例分析及认知治疗

自恋型人格障碍案例分析及认知治疗

自恋型人格障碍案例分析案例:网络红人---凤姐罗玉凤,女,重庆人,身高1.46米,在綦江师范学院获得中师文凭,在重庆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获得大专文凭。

自称懂诗画、会弹琴,精通古汉语,9岁起博览群书,20岁达到顶峰,智商前300年后300年无人能及。

现主要研读经济类书籍和《知音》杂志和《故事会》等人文社科书籍。

2008年罗玉凤来到上海,为找工作,她曾经投出了一万多份简历。

从总经理到服务员,几乎各行各业她都试过。

最终选择在上海一个家乐福超市工作,月收入不过千余元。

按照计划,工作稳定后要结婚。

于是她在上海地铁站发了成千上万份征婚传单,也曾在电视台情感类节目上公布七大极为苛刻的征婚条件,并因各种雷言囧语层出不穷、开出更令人咋舌的高标准征婚条件从而一“炮”而红,引起各路媒体和广大网民的关注,被网友戏称为“宇宙无敌超级第一自信”。

以下是凤姐的征婚条件以及部分语录及行为表现:首先,征婚条件有以下7条:第一,必须为北京大学或清华大学硕士毕业生。

必须本科硕士连读,中途无跳级,不留级,不转校。

在外参加工作后再回校读书者免。

第二,必须为经济学专业毕业。

非经济学专业毕业则必须精通经济学。

或对经济学有浓厚的兴趣。

第三,必须具备国际视野,但是无长期定居国外甚至移民的打算。

第四,身高176--183左右。

长得越帅越好。

第五,无生育史。

过往所有女友均无因自身而致的堕胎史。

第六,东部户籍,即江、浙、沪三地户籍或广东、天津、山东、福建、北京、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等地户籍。

第七,年龄25--28岁左右。

有一至两年的工作经验,且具备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

就职于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者不予考虑。

但就职于中石油,中石化等世界顶尖型企业或银行者又比较喜欢。

现自主创业者要商榷一番。

罗玉凤表示,自己的智商已经无人可及,只能要求结婚对象在身高和外貌上弥补,之所以选择经济学科人才,是因为自己对经济学很有兴趣,并且认为经济学科是最先进的,自己对征服经济世界很有兴趣和天赋。

46例有刑事责任能力的法医精神病学鉴定案例分析

46例有刑事责任能力的法医精神病学鉴定案例分析

i ftefrn i sc iti a pas l ae rsait a a ayi u optl ewe n2 0 —2 1 e r. s l :T o ew owee t o oe scp y har p ria ssf tt i l n ssi o rh s i t e 0 6 y h c c o sc l n ab 0 0y as Reut s h s h r
di 1 .9 9 ji n 17 0 6 .02 0 .2 o: 0 3 6/.s .6 2— 3 92 1 .30 4 s
中图分类号 : 1 1 . 3 93 9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 号 :
17 0 6 ( 0 2 0 0 0 0 62— 3 9 2 1 ) 3— 3 6— 2
An lsso 6 c s swh c a e c i i a ep n iiiy o o e i ay i f4 a e ih h v rm n lr s o sb l f r n c t f s p y h a rc a s sm e t s c it se s n i

c it c a d me tl ds r e e e a c u td f r 1 . 9 ,8 . 1 r s e t ey Co c u i n :I e t c t n i o e sc p y ha r h ar n n a iod r w r c o n e 7 3 % i s o 2 6 % e p ci l . n l s s d n i a i n fr n i s c i t v o i f o y
ie t e sf l o i n s e rmi a e p n i i t e e g n rl o c lu a u i ,a ewa r o n d l i c o p y d n i d a u l rd mi ih d c i f i n r s o sb l y w r e e al lw u t r q a t l i y l l y g smo ey u g a u t n whih n s — 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病学案例分析病案(一)病人男性,20岁,因坚信有人要迫害自己,三次自杀未遂,而被家人送到医院治疗。

患者一年前因被单位评为“先进个人”,为此受到同事议论,生闷气少语,后来又因为和女朋友闹意见,以后逐渐出现精神异常。

怀疑别人说他坏话,怀疑别人对他不怀好意,路人故意冲他吐唾沫、吐痰等。

有自言自语,自笑,追逐异性等行为,才引起家人注意。

入院前有自言自语、自笑,思维内容离奇,病人自语:“我要死了,同志们再见,拜上帝,微波控制我”,“XX,咱们结婚吧。

”对异性不礼貌。

病人病前性格敏感多疑,胆小害羞怕事。

追溯其家族史中,外祖母曾患精神病多年,后在发病时意外死亡。

病人入院后检查躯体、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发现。

精神检查:接触被动,自言自语、自笑,问他笑什么,他说:我才没傻笑呢,神经病~在医生提问下谈出以下体验:近半年来常听到不熟悉的人的语声,有男有女,有时命令他:“去跳楼~”或者:“快去死吧。

”入院后,声音仍然命令他:“躺在床上~”有时议论他,说他“无能。

”偶尔感到脑内有声音,声音与他的思想一致,在家中曾多次闻到到死尸气味,有时感到自己的身体一会儿变大,一会儿变小。

病人坚信外界有某种“微波”在控制他的思维和行为。

喊女朋友的名字,自笑,认为我笑是仪器控制的结果。

交谈时,情感与外界环境不配合,常闭眼无声的发笑。

病人生活自理差,洗漱、更衣需督促,对今后无打算。

记忆、智能未见明显缺陷。

否认有病。

1、患者存在哪些精神症状,2、诊断是什么,与哪些疾病鉴别,3、治疗原则是什么,4、诊断是什么,与哪些疾病鉴别,1、感知觉障碍:命令性幻听、评论性幻听、幻嗅、感知综合障碍思维障碍:思维散漫、被害妄想、关系妄想、被控制感、思维化声情感障碍:情感不协调意志和行为障碍:意志减退、行为异常(有自杀行为,对异性不礼貌)2、精神分裂症(偏执型)。

1) 与心境障碍鉴别患者有三次自杀,但不是因为情绪低落,而是在幻听和妄想的支配下自杀,整个病史中没有明显的情绪障碍,因此可以排除心境障碍。

2) 与心因性精神障碍鉴别患者发病前有因被单位评为“先进个人”,为此受到同事议论,生闷气少语,后来又因为和女朋友闹意见等诱因,但发病的症状与这些事相关性不大,症状荒谬离奇,因此可以排除心因性精神障碍。

3、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应系统而规范,强调早期、足量、足疗程。

(2分)一旦明确诊断应及早开始用药。

治疗应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加量。

(1分)原则上单一用药,对于出现抑郁情绪、躁狂状态、睡眠障碍的患者可酌情选用抗抑郁剂、心境稳定剂、镇静催眠药,有锥外系反应可合用安坦。

(1分) 病案(二)张某,中年女性。

自述两年前她进入股市,是偷偷地动用了家里的一些积蓄,背着丈夫在炒股。

开始也赢了一些,觉得很容易。

所有就一下子投入了家庭的全部积蓄5万元。

6个月前股市很差,输了2万多。

她觉得对不起丈夫。

逐渐出现心境不好,情绪很低落,开心不起来。

对生活提不起兴趣,不想看电视,也很少看报。

以前很喜欢听音乐,但现在也没兴趣了。

怕与人交往,基本上很少和亲朋好友走动,人也变得懒多了,家务也懒得做,还常常很想哭,自感一切不如人,感到身体乏力,周身不舒服。

感觉脑子好像是生了锈的机器,转不动了。

认为自己犯了罪,严重的错误,应收到惩罚。

经常失眠,后半夜会突然醒来,以后就胡思乱想,没有主题,常常是等天亮。

有时还会感到做人没有意思,常常在想活着有何意义。

曾经有割腕自杀,被家人发现。

病人入院后检查躯体、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发现1、患者有哪些症状,2、诊断是什么,与哪些疾病鉴别,3、可用哪些方法治疗,二、答案1、患者有哪些症状,思维障碍:思维迟缓、自罪妄想、情感障碍:情绪低落意志行为:意志减退、自杀行为、睡眠障碍:早醒2、诊断是什么,与哪些疾病鉴别,心境障碍(抑郁发作)i. 与精神分裂症鉴别患者不与人交往,自罪妄想,但是以情绪低落为主,情绪低落下发生这些症状。

ii. 与心因性精神障碍鉴别患者发病前有诱因,但症状与诱因关系不密切。

3、可用哪些方法治疗,1) 药物治疗抗抑郁药治疗。

睡眠欠佳可合并苯二氮卓类。

2) 电休克治疗针对有严重自杀倾向者。

3) 心理治疗认知治疗病案(三)患者,王×,男,25岁,因坚信有人要迫害自己,整日闭门不出,曾自杀一次,未遂,故而家属将其送入医院治疗。

患者一年前因被单位评为“先进个人”,为此受到同事们议论,生闷气,少语,后来又因为和女朋友闹意见,以后逐渐出现精神异常。

怀疑别人说他坏话,怀疑别人对他不怀好意,认为路人故意冲他吐痰。

有自言自语、自笑,追逐异性等行为,引起了家人注意。

入院前有自言自语,自笑,思维内容离奇,病人自语,说“我要死了,回家吧,电波控制了我,下雨了”。

病人病前性格敏感多疑,胆小怕事。

其家族史中,祖母曾有精神病史,诊治不详,已故。

病人入院后检查:躯体、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发现。

精神检查:接触被动,自言自语、自笑,问他笑什么,他说:我没笑,没有。

诉近年来常听到一些声音,有男有女,有时说“去死吧”,有时议论他“真没用”,有时命令他“跳楼去吧”。

诉前次自杀是有人在命令他。

入院后,声音仍然存在,偶尔感到脑内有声音,声音与他的思想一致,有时觉得自己的身体一会儿变大,一会儿变小。

病人坚信外界有某种“电波”在控制他的思维和行为。

交谈时,情感与外界环境不一致,常无故发笑。

病人生活自理差,洗漱、更衣均需督促,对今后无打算。

记忆、智能未见明显缺陷。

否认有病。

题目:1、患者存在哪些精神症状,2、诊断是什么,需要与哪些疾病相鉴别,3、治疗原则是什么,答案1、患者有哪些症状感知觉障碍:幻听、感知综合障碍、思维障碍:思维散漫、被害妄想、关系妄想、被控制感、思维化声、情感障碍:情感不协调、意志和行为:意志减退、行为异常。

2、诊断是什么,需与哪些疾病鉴别。

精神分裂症。

1)与心境障碍相鉴别:有自杀,但并非因为情绪低落,而是受幻听支配,无情绪低落2)与心因性精神障碍鉴别:发病前有生活事件,但症状与生活事件关系不大,荒谬离奇3、药物治疗原则:早期、足量、足疗程,系统规范用药;治疗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原则上单一用药,可根据情况,酌情先用抗抑郁剂、心境稳定剂、镇静催眠等使用。

病案(四)患者,刘×,女,32岁。

半年前工作变动,以前是机关人员,后由于家庭原因,辞职做电脑销售,开始两月自己尚觉得可以应付,第三个月由于签单达不到要求而被上级领导批评,后逐渐出现心情不好,情绪低落,开心不起来。

逐渐地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不愿意和人交往,原来一起玩的朋友也联系得少了,整天觉得提不起精神来,人变懒了,家务也懒得做了,常常想哭。

自己觉得一切都不如别人,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一无是处,自己的生活没有一点儿意思。

感觉脑子好象是生锈了的机器,转不动了。

常常睡不着,需要服安眠药才能睡两三个小时,后半夜会突然醒来,就再也睡不着了。

经常想人活着有什么意思呢,还不如死了算了。

曾自杀一次,但念及孩子还小,所以又呼救了。

躯体及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发现。

精神科检查:意识清楚,语声低微,需侧耳倾听,愁眉苦脸。

诉活着没意思,不如死了好,一了百了。

觉得自己脑子很迟钝,不会思考问题,自己能力很差,觉得记忆力也变差了。

智能可。

问题:1、患者有哪些症状2、诊断是什么,需与哪些疾病鉴别,3、治疗方法有哪些,答案1、症状(4分)思维障碍:自我评价低、思维迟缓、情感障碍:情绪低落、意志行为:意志减退、自杀行为、睡眠障碍:早醒、2、诊断与鉴别心境障碍(抑郁发作)1)与精神分裂症相鉴别:患者的症状均是在情绪基础上的2)心因性精神障碍:发病前有诱因,但症状与诱因关系不密切,且程度过于严重3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2)电休克治疗3)心理治疗病案(五)某女:24岁大学生妄闻、疑人议论、迫害6个月。

平素性格:内向,少于人交往,胆小怕事。

患者大四上学期因恋爱受挫精神受到刺激,开始表现闷闷不乐,约1月后表现孤僻,对人冷淡,见人回避,不与人交往,学习成绩逐渐下降,继出现时自语自笑,问之,称有人在耳边和她说话,有的内容很好笑。

约3个月后出现怀疑同学们议论她,同学们在一起说话也认为是在说她,甚至认为周围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冲她来得,为此,经常冲动发脾气,出言不逊。

认为自己的想法,周围人都知道了。

病后6个月因为严重影响学习、生活而来诊,并收入院。

入院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

你认为病人有哪些症状,诊断是什么,其药物的全病程治疗原则是什么,答:存在言语性幻听,如称有人在耳边和她说话;(1分)关系妄想,如同学们在一起说话也认为是在说她,甚至认为周围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冲她来得;(1分)思维被洞悉感,如认为自己的想法,周围人都知道了。

(1分)行为异常,如自语自笑、对人冷淡,见人回避,不与人交往。

(1分)诊断:精神分裂症(2分)药物的全病程治疗原则:强调早期、足量、足疗程的“全病程治疗”。

(2分)一旦明确治疗及早开始用药,(1分)药物应达到治疗剂量,一般急性期治疗为2个月。

(1分)治疗应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加量。

(1分)巩固期治疗4,6个月,剂量应与急性期治疗剂量相同。

(1分)维持期治疗剂量大约为急性期治疗剂量的1/3,2/3,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剂量一般与急性期治疗剂量相同。

(2分)第一次发作维持治疗1,2年,第二次或多次复发者维持治疗时间应更长一些,甚至是终生服药。

(1分)病案(六)女病人30岁,已婚,近3周来无诱因下出现情绪低落,晨重夜轻,•兴趣缺乏,精力明显减弱,易疲劳,言语少,动作迟缓,自觉“脑子笨,没有以前聪明,好象一块木头。

世界看上去犹如灰色一片。

”早醒,食欲、性欲减退,便秘。

总觉自己患了不治之症,给家庭带来许多麻烦,悲观失望,多次欲自杀而未遂。

病人入院后检查躯体、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发现。

实验室检查无阳性发现。

你认为病人有哪些症状,诊断是什么,其药物的全病程治疗原则是什么, 答:病人的症状有情绪低落,如兴趣缺乏、语言少、动作迟缓,“世界看上去犹如灰色一片”,悲观失望(1分);思维迟缓,如自觉“脑子笨,没有以前聪明,好象一块木头”(1分);疑病妄想,如总觉自己患了不治之症(1分)。

生理功能改变,如早醒,食欲、性欲减退,便秘(1分)。

存在自杀行为。

(1分) 诊断“抑郁症”。

(3分)抑郁的全病程治疗原则为:1)急性期治疗(1分) 控制症状,尽量达到临床痊愈。

治疗严重抑郁症时,一般药物治疗2,4周开始起效。

如果患者用药治疗6,8周无效,改用同类另一种药物或作用机制不同的另一种药物可能起效。

(1分)2)巩固期治疗(1分) 目的是防止症状复然。

巩固治疗至少4,6个月,在此期间患者病情不稳,复燃风险较大(1分)。

3)维持期治疗(1分) 目的是防止症状复发。

维持治疗结束后,病情稳定,可缓慢减药直至终止治疗,但应密切监测复发的早期征象,一旦发现有复发的早期征象,迅速恢复原有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