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质应对方式
武警新兵内外向人格特质、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DOI : 10.19694/j. cnki. issn2095-2457.2019.36.040
文章编号:2095-2457 (2019)36-0087-003
0 前言
新兵普遍处于18-25岁的年龄,正处于人生观价值 观的形成时期,处于正处于角色转换、逐步适应军营生 活的时期,此时新兵容易受到压力事件困扰和产生适应 不良。
※基金项目:武警战士抑郁障碍预测模型的建立(WHJ201604 )。 作者简介:孙钦晗(1992 ―),男,汉族,山东临沂人,武警后勤学院研究生大队学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评估 *通讯作者:张志群(1972―),女,汉族,天津人,武警后勤学院军事心理学教研室,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评估'
本研究采用龚耀先修订的艾森克人格问卷[2],选 用该问卷的内外向维度的题目袁共计21个项目袁回答 是记1分袁回答否记0分,26、37两道题反向计分。 1.2.2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
才用解亚宁等编制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袁由20个项目 组成I21o其形式为四点李克特量表,该量表分为积极应对、 消极应对两个维度袁积极应对维度由条目1-12组成,消 极应对维度由条目13-20组成。其中0表示从不使用,1 表示偶尔使用,2表示有时使用,3表示经常使用。 1.2.3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进行中心化处理。第一步袁先将内外向作为自变量, SCL得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第二步先将内外 向作为自变量,应对方式(积极、消极)作为因变量,进
采用单一因子检验法对共同方法偏差进行检验。方 行回归分析;第三步袁将内外向、应对方式(积极、消
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

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背景、目的应对(coping)是心理应激过程的重要中介因素,与应激事件性质以及应激结果均有关系。
但目前的应对概念是多维度的,有非常丰富而又不统一的内涵,例如从应对活动的主体角度看,应对涉及个体的心理活动(如再评价)、行为操作(如回避)和躯体变化(如放松);从应对活动与应激过程的关系看,应对涉及应激各个环节,包括生活事件(如面对、回避、问题解决)、认知评价(如自责、幻想、淡化)、社会支持(如求助、倾诉、隔离)和心身反应(如放松、烟酒、服药);从应对活动的指向性看,有针对问题的应对和针对情绪的应对;等等,因此,应对的分类和测定决非易事。
作者自80年代中开始尝试应对评定的,至90年代初形成16项应对条目,所依据的思路是:在应对活动的多维度属性基础上,可以筛选出这样的条目,它们既具有在不同应激过程中的跨情景一致性或个性特质属性,又对个体的心身健康有比较稳定的影响。
为此,作者用特质法构题、效标考察法筛选和因素分析法验证的方法,经多次修订,在国内最先报告了16项应对条目。
具体做法是,条目的设计参考Folkman的方法,根据心理防御机制的内容,尽可能收集作者在各次心理病因学调查中所获得的各种相对稳定的应对行为或认知活动内容作为基础条目:通过反复预试,筛选那些与应激反应效标变量如SCL-90等有相关的条目:最后通过因素筛选确定积极和消极应对分类。
这样形成的应对条目有以下特点:①有一定的跨情景一致性,②与某些个性特征有相关,③与心身健康有相关,④作为前三者的结果,各条目内容以针对情绪应对为主。
总之,本组应对条目反映的是个体具有特质属性的并与健康有关的那部分应对方式,故称为特质对条目(问卷)。
信、效度检验原16条特质应对条目已有多种小范围的信、效度报告。
此后作者又以大样本做了进一步信、效度考察。
在按相同的方法增补4个条目,并改用1-5五级计分以后,将该特质应对问卷分别使用于多种人群合计2751例,以同样的方法作系统的分析。
幼儿教师特质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 4 8 . 9 6 %) , 2 0 0 0— 3 0 0 0元 6 2人 ( 1 8 . 4 0 %) , >3 0 0 0元 1 5人 ( 4 . 4 5 %) ; 未 婚1 6 3人( 4 8 . 3 7 %) , 已婚 1 7 4人 ( 5 1 . 6 3 %) , 在编2 3 3人 ( 6 9 . 1 4 %) , 非在
事 件 具 有相 对 稳定 性 的应 对 策 略 , 它分 为 消 极 应 对 ( N C) 与积 极应对 ( P c)
一
分 别以积极应对方式得分和消极应 对方式得分作 为因变量 , 以被 试的
般情况 ( 年龄 、 学历、 月薪 、 婚 姻、 编制 ) 作 为自变量, 进 行 多元 回 归 分 析 。
质 应 对 方 式 的 主要 因素 。
【 关键词】幼儿教 师 特质应对方式 月薪
编制
特质应对方式 , 是指个体人格 因素与环境 相互作用形成 的稳 定的特质 属性。有文献认为 , 心理健 康状况 与个体 的特质应 对方式 相互 影响 , 心理 健康的个体易于采取积极特 质应对 方式 , 而有心理障碍 的个体则倾 向于 采 取消极特质应对方式 ; 积极特质应 对方式 可促进心 理健 康, 而消 极特质 应 对方式能加重心理障碍。由于学龄 前幼儿 自理 、 自控能 力差 , 安全 意识 普
于常模 , 且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P< 0 . 0 5 ) 。月薪 <1 0 0 0元的幼儿教 师和非在 编幼儿教师的消极特质应对方式分数高于 同组其他教 师, 差
压力与人格特质的关系及调整策略

压力与人格特质的关系及调整策略人们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在工作、学习、家庭和社交等方面都可能会感受到不同程度的压力。
然而,每个人面对和应对压力的方式却因为其独特的人格特质而有所不同。
本文将探讨压力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并提供一些调整策略,帮助个体更好地管理和减轻压力。
一、压力与人格特质的关系压力是人们在面对具有挑战性的情境时所感受到的紧迫感和不安全感。
人们的反应和适应能力取决于其独特的人格特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人格特质及其与压力的关系。
1. 外向性格与压力外向性格的人通常喜欢社交活动,善于交际并乐于接受新的挑战。
他们往往能够更好地处理和应对压力,因为他们具有寻求社会支持和资源的能力,并且能够利用这些资源来解决问题和减轻压力。
2. 内向性格与压力相比之下,内向性格的人通常较为内向,不太喜欢过多的社交互动。
他们倾向于更加注重内省和独自思考问题。
内向的人更容易感受到压力,因为他们在处理问题时可能会面临思考和决策的困难。
然而,他们往往会通过反思和自我探索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 神经质与压力神经质是指个体在情绪上容易受到干扰和波动的特质。
神经质较高的人往往过于敏感和紧张,更容易受到压力的影响。
这些人通常表现出更多的焦虑和压力反应,需要额外的帮助来应对和减轻压力。
4. 积极性格与压力积极的人格特质包括乐观、自信、有决心和坚韧不拔。
这些人通常能够更好地应对压力,因为他们对困难和挑战有积极的态度,并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
他们通过积极乐观的心态来减轻压力,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二、调整策略了解压力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管理压力,提高应对能力。
以下是一些调整策略,可以帮助个体调整和减轻压力。
1. 学会自我认知个体应该通过自我探索和认知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质和应对方式。
这有助于个体更好地预测自己在面对压力时可能的反应,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2. 培养积极心态培养积极心态是减轻压力的重要方法。
大学生自杀意念与特质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1 . 自杀意念 自 .1 2 评量表(IS )用来反映人 的消 S S: O 极隋 绪和认知偏差 , 用来评价其 自杀意念 的强弱。 该 量表 共 2 6条 , 括 绝望 、 观 、 包 乐 睡眠 、 掩饰 4个 因子 , 自 杀意念总分 由绝望、 乐观 、 睡眠 3 因子分相加累 个 计。因子分及总分越高, 表示 自 杀意念越强烈。 1 . 特质应对量表 (C Q : .2 2 T S )用于反 映个体存在的 具有相对稳定性的、 与人格特质有关的应对策略。 该
1 0 -1 06 13 1 .
【 巢传宣 , 6 】 刘建平 , 曾晓青 , . 等 有无 自杀意念大 学生应对方式 比较.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 0 7 3 ( ) 0 . 2 0 , 12 :12
对嘉兴市某大学的大学生进 行心理健 康状 况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的 自杀意念发生率较高 ,且女生相 对高于男 生 。存在 自杀意念的学生特质应 对能力 较弱 , 积极应对能力与 自杀意念 的绝望 、 乐观 、 睡眠水平呈负相关 , 而消极 应对能力与之相反。加强应对能力的培养 和训练 , 加强 面对压力 的心理准备 , 减少 自杀 意念甚至 自杀行为的发生 ,
2 结 果
率、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
1 对 象 与方法
11 研 究对 象 .
采 用分 层整 群 随机抽 样 的方法 ,在嘉 兴市 某 大 学 2 校 区按不 同专 业 、 同年级 随 机选 取 1 班 个 不 9个 级 的大 学生 进行 调查 , 采用 自愿填 写 方式 , 发放 问卷
严 重影 响 不可 估量 。本研 究 以 自杀 意念 总分 ≥1 5分 作 为初 步 筛选 有 自杀 意念 的临界 点 , 自杀 意念 构成 比为 97 与文 献【] . %。 5报道 大学 生 自杀 意念 发生 率在
不同专业大学生内隐攻击性、外显攻击性与人格特质、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方式的相关研究
作者:王琳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1.期刊论文王彪.吴庆宏.刘晓茹.WANG Biao.WU Qinghong.LIU Xiaoru体育大学生内隐攻击性特点的研究-沈阳
体育学院学报2009,28(3)
通过内隐偏好测验对沈阳体育学院大学生内隐攻击性特点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攻击性图片对体育大学生内隐攻击性有明显的启动效应,被试有明显的攻击倾向.建议大学生要培养仁爱之心,警惕信仰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道德危机;适当而合理地进行体育运动,让人本身固有的内隐攻击倾向得到合理的宣泄.
本研究进一步丰富和补充了已有对于电脑游戏成瘾和攻击性的关系研究,为从研究大学生电脑游戏成瘾问题的角度来研究控制和降低其内隐攻击性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建议研发切实有效的完善的“防沉迷系统”从游戏本身来限制大学生玩游戏的时间防止和干预大学生电脑游戏成瘾问题,通过政府、学校、家庭各方面的努力,并从心理学角度来对电脑游戏成瘾进行预防和干预。
9.期刊论文汪红烨.沈潘艳.WANG Hong-ye.SHEN Pan-yan内隐友好倾向对内隐攻击性的抑制效应-信阳师范学院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8(3)
高质量内部控制能有效应对特质风险和系统风险吗

这一结果虽然令人惊讶,但深入思考后却并不意外。因为盈余管理可能受到 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公司的治理结构、董事会构成、高管激励计划以及其他环 境因素。这意味着,虽然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能有助于减少某些形式的盈余管理, 但却无法单独、有效地抑制所有的盈余管理行为。
总的来说,该研究提醒我们,虽然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对于公司的健康发展至 关重要,但它并非抑制盈余管理的万能药。公司治理的各方面因素需要协同作用, 包括完善的法律环境、严格的监管政策以及公司的具体实践等,才能最有效地抑 制盈余管理,从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并维护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本次演示采用文献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国内外上市企业为研究 样本,通过收集相关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内部控制质量 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结果与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 具体而言,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显著降低企业的债务违约风险,而低质量的内 部控制则可能增加企业的债务违约风险。此外,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可以显著改 善企业的治理结构、风险管理、财务管理和信息披露等方面,从而进一步降低债 务违约风险。
高质量内部控制能有效应对特质风 险和系统风险吗
高质量内部控制能有效应对特质 风险和系统风险。
近年来,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复杂化,内部控制已成为企业不可或 缺的管理手段之一。特质风险和系统风险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两种主要风 险形式,如何有效应对这两种风险,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特质风险是指企业在特定领域或项目中面临的风险,通常与企业的业务性质、 市场环境、产品特点等因素相关。例如,对于一家生产新能源汽车的企业而言, 其面临的特质风险可能包括电池技术的更新换代、政府政策的调整以及市场需求 的变化等。特质风险的危害较大,如可能导致企业成本上升、收益下降甚至市场 份额丢失等问题。
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

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背景、目的应对(coping)是心理应激过程的重要中介因素,与应激事件性质以及应激结果均有关系。
但目前的应对概念是多维度的,有非常丰富而又不统一的内涵,例如从应对活动的主体角度看,应对涉及个体的心理活动(如再评价)、行为操作(如回避)和躯体变化(如放松);从应对活动与应激过程的关系看,应对涉及应激各个环节,包括生活事件(如面对、回避、问题解决)、认知评价(如自责、幻想、淡化)、社会支持(如求助、倾诉、隔离)和心身反应(如放松、烟酒、服药);从应对活动的指向性看,有针对问题的应对和针对情绪的应对;等等,因此,应对的分类和测定决非易事。
作者自80年代中开始尝试应对评定的,至90年代初形成16项应对条目,所依据的思路是:在应对活动的多维度属性基础上,可以筛选出这样的条目,它们既具有在不同应激过程中的跨情景一致性或个性特质属性,又对个体的心身健康有比较稳定的影响。
为此,作者用特质法构题、效标考察法筛选和因素分析法验证的方法,经多次修订,在国内最先报告了16项应对条目。
具体做法是,条目的设计参考Folkman的方法,根据心理防御机制的内容,尽可能收集作者在各次心理病因学调查中所获得的各种相对稳定的应对行为或认知活动内容作为基础条目:通过反复预试,筛选那些与应激反应效标变量如SCL-90等有相关的条目:最后通过因素筛选确定积极和消极应对分类。
这样形成的应对条目有以下特点:①有一定的跨情景一致性,②与某些个性特征有相关,③与心身健康有相关,④作为前三者的结果,各条目内容以针对情绪应对为主。
总之,本组应对条目反映的是个体具有特质属性的并与健康有关的那部分应对方式,故称为特质对条目(问卷)。
信、效度检验原16条特质应对条目已有多种小范围的信、效度报告。
此后作者又以大样本做了进一步信、效度考察。
在按相同的方法增补4个条目,并改用1-5五级计分以后,将该特质应对问卷分别使用于多种人群合计2751例,以同样的方法作系统的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
特质应对方式问卷是自评量表,由20条反映应对特点的项目组成,包括2个方面: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各含10个条目)。
用于反映被试者面对困难挫折时的积极与消极德态度和行为特征。
测量
指导语:当您遇到平日里的各种困难或不愉快时(也就是遇到各种生活事件时),您往往是如何对待的?
1==与我一点儿也不相符合2==与我一点儿相符3==与我中等程度相符
4==与我非常相符5==与我极其相符
1.能尽快地将不愉快忘掉。
2.陷入对事件的回忆和幻想之中而不能摆脱。
3.当作事情根本未发生过。
4.易迁怒于别人而经常发脾气。
5.通常向好的方面想,想开些。
6.不愉快的事很容易引起情绪波动。
7.将情绪压在心底里不表现出来,但又忘不掉。
8.通常与类似的人比较,就觉得算不了什么。
9.将消极因素化为积极因素,例如参加活动。
10.遇烦恼的事很容易想悄悄地哭一场。
11.旁人很容易使你重新高兴起来。
12.如果与人发生冲突,宁可长期不理对方。
13.对重大困难往往举棋不定,想不出办法。
14.对困难和痛苦能很快适应。
15.相信困难和挫折可以锻炼人。
16.在很长的时间里回忆所遇到的不愉快事。
17.遇到难题往往责怪自己无能而怨恨自己。
18.认为天底下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
19.遇苦恼事喜欢一人独处。
20.通常以幽默的方式化解尴尬局面。
计分:
积极应对分:1,3,5,8,9,11,14,15,18,20。
平均分30.22±8.72。
消极应对分:2,4,6,7,10,12,13,16,17,19。
平均分23.58±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