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质应对方式

合集下载

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

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

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背景、目的应对(coping)是心理应激过程的重要中介因素,与应激事件性质以及应激结果均有关系。

但目前的应对概念是多维度的,有非常丰富而又不统一的内涵,例如从应对活动的主体角度看,应对涉及个体的心理活动(如再评价)、行为操作(如回避)和躯体变化(如放松);从应对活动与应激过程的关系看,应对涉及应激各个环节,包括生活事件(如面对、回避、问题解决)、认知评价(如自责、幻想、淡化)、社会支持(如求助、倾诉、隔离)和心身反应(如放松、烟酒、服药);从应对活动的指向性看,有针对问题的应对和针对情绪的应对;等等,因此,应对的分类和测定决非易事。

作者自80年代中开始尝试应对评定的,至90年代初形成16项应对条目,所依据的思路是:在应对活动的多维度属性基础上,可以筛选出这样的条目,它们既具有在不同应激过程中的跨情景一致性或个性特质属性,又对个体的心身健康有比较稳定的影响。

为此,作者用特质法构题、效标考察法筛选和因素分析法验证的方法,经多次修订,在国内最先报告了16项应对条目。

具体做法是,条目的设计参考Folkman的方法,根据心理防御机制的内容,尽可能收集作者在各次心理病因学调查中所获得的各种相对稳定的应对行为或认知活动内容作为基础条目:通过反复预试,筛选那些与应激反应效标变量如SCL-90等有相关的条目:最后通过因素筛选确定积极和消极应对分类。

这样形成的应对条目有以下特点:①有一定的跨情景一致性,②与某些个性特征有相关,③与心身健康有相关,④作为前三者的结果,各条目内容以针对情绪应对为主。

总之,本组应对条目反映的是个体具有特质属性的并与健康有关的那部分应对方式,故称为特质对条目(问卷)。

信、效度检验原16条特质应对条目已有多种小范围的信、效度报告。

此后作者又以大样本做了进一步信、效度考察。

在按相同的方法增补4个条目,并改用1-5五级计分以后,将该特质应对问卷分别使用于多种人群合计2751例,以同样的方法作系统的分析。

急诊护士不同人格特质与工作压力及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急诊护士不同人格特质与工作压力及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魏 燕 , 韶 红 , 曾彩 云
(. 1 深圳 市 龙 岗 区 第 二 人 民 医 院 , 尔 深 圳 5 1 2 2深 圳 市 南 湾 人 民医 院 , 东 深 圳 5 8 1 ) 广 1 1 ;. 8 广 1 14 [ 摘 要 】目的 探讨 急诊 护: 人格特质与 1 压力及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 , j = 作 : 为急诊护士选拔和 l作压力干预提供依据 。 Ⅲ 方
Ab t c: Ob cie oepoeterltnhpa n esnly jbs esad cpn t eo ussf m e egnyro1 sr t a j t T x l e i si mogpr ai, o t s n o igs l fn r o m rec ou e v r h ao o t r y e r . Meh d 2 8 e egn yro S nre ee sree i h ee N r o t s r Q et n ar, E sn k P r n ly to s 2 m re c om’ ussw r uvyd wt C i s us Jb S es s u so ni ye c es at h n e r o i e o i
Nu s s fO E e g n y Ro m r e r m m r e c o
WEIYo , HAO n Z NG a - u n’S Ho g , E C iyn
(l o g a g Di r t e o d P o l s tlS e z e 8 1 ,C ia . n nHoptl h n h n51 1 4 hn ) 1 L n g n s i c n ep e SHopi , h n h n51 1 2 hn ;2Na wa s i ,S e z e 8 1 ,C in tc S a a

压力与人格特质的关系及调整策略

压力与人格特质的关系及调整策略

压力与人格特质的关系及调整策略人们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在工作、学习、家庭和社交等方面都可能会感受到不同程度的压力。

然而,每个人面对和应对压力的方式却因为其独特的人格特质而有所不同。

本文将探讨压力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并提供一些调整策略,帮助个体更好地管理和减轻压力。

一、压力与人格特质的关系压力是人们在面对具有挑战性的情境时所感受到的紧迫感和不安全感。

人们的反应和适应能力取决于其独特的人格特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人格特质及其与压力的关系。

1. 外向性格与压力外向性格的人通常喜欢社交活动,善于交际并乐于接受新的挑战。

他们往往能够更好地处理和应对压力,因为他们具有寻求社会支持和资源的能力,并且能够利用这些资源来解决问题和减轻压力。

2. 内向性格与压力相比之下,内向性格的人通常较为内向,不太喜欢过多的社交互动。

他们倾向于更加注重内省和独自思考问题。

内向的人更容易感受到压力,因为他们在处理问题时可能会面临思考和决策的困难。

然而,他们往往会通过反思和自我探索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 神经质与压力神经质是指个体在情绪上容易受到干扰和波动的特质。

神经质较高的人往往过于敏感和紧张,更容易受到压力的影响。

这些人通常表现出更多的焦虑和压力反应,需要额外的帮助来应对和减轻压力。

4. 积极性格与压力积极的人格特质包括乐观、自信、有决心和坚韧不拔。

这些人通常能够更好地应对压力,因为他们对困难和挑战有积极的态度,并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

他们通过积极乐观的心态来减轻压力,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二、调整策略了解压力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管理压力,提高应对能力。

以下是一些调整策略,可以帮助个体调整和减轻压力。

1. 学会自我认知个体应该通过自我探索和认知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质和应对方式。

这有助于个体更好地预测自己在面对压力时可能的反应,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2. 培养积极心态培养积极心态是减轻压力的重要方法。

大学生自杀意念与特质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大学生自杀意念与特质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1 . 自杀意念 自 .1 2 评量表(IS )用来反映人 的消 S S: O 极隋 绪和认知偏差 , 用来评价其 自杀意念 的强弱。 该 量表 共 2 6条 , 括 绝望 、 观 、 包 乐 睡眠 、 掩饰 4个 因子 , 自 杀意念总分 由绝望、 乐观 、 睡眠 3 因子分相加累 个 计。因子分及总分越高, 表示 自 杀意念越强烈。 1 . 特质应对量表 (C Q : .2 2 T S )用于反 映个体存在的 具有相对稳定性的、 与人格特质有关的应对策略。 该
1 0 -1 06 13 1 .
【 巢传宣 , 6 】 刘建平 , 曾晓青 , . 等 有无 自杀意念大 学生应对方式 比较.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 0 7 3 ( ) 0 . 2 0 , 12 :12
对嘉兴市某大学的大学生进 行心理健 康状 况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的 自杀意念发生率较高 ,且女生相 对高于男 生 。存在 自杀意念的学生特质应 对能力 较弱 , 积极应对能力与 自杀意念 的绝望 、 乐观 、 睡眠水平呈负相关 , 而消极 应对能力与之相反。加强应对能力的培养 和训练 , 加强 面对压力 的心理准备 , 减少 自杀 意念甚至 自杀行为的发生 ,
2 结 果
率、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
1 对 象 与方法
11 研 究对 象 .
采 用分 层整 群 随机抽 样 的方法 ,在嘉 兴市 某 大 学 2 校 区按不 同专 业 、 同年级 随 机选 取 1 班 个 不 9个 级 的大 学生 进行 调查 , 采用 自愿填 写 方式 , 发放 问卷
严 重影 响 不可 估量 。本研 究 以 自杀 意念 总分 ≥1 5分 作 为初 步 筛选 有 自杀 意念 的临界 点 , 自杀 意念 构成 比为 97 与文 献【] . %。 5报道 大学 生 自杀 意念 发生 率在

不同专业大学生内隐攻击性、外显攻击性与人格特质、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不同专业大学生内隐攻击性、外显攻击性与人格特质、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1)个体实验前接触媒体暴力的程度越强烈,内隐攻击性越强,外显攻击性也越强;(2)接触暴力视频游戏10分钟就会增强个体的内隐攻击性,接触非暴力视频游戏10分钟对个体的内隐攻击性没有影响;接触暴力和非暴力视频游戏10分钟对个体的外显攻击性没有影响;(3)外显攻击性基线水平和游戏类型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内隐攻击性基线水平和游戏类型交互作用显著.内隐攻击性基线水平较高的个体,游戏类型时其内隐攻击性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内隐攻击性基线水平较低的个体,暴力视频游戏增加了他们的内隐攻击性,非暴力视频游戏对他们的内隐攻击性没有影响.
方式的相关研究
作者:王琳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1.期刊论文王彪.吴庆宏.刘晓茹.WANG Biao.WU Qinghong.LIU Xiaoru体育大学生内隐攻击性特点的研究-沈阳
体育学院学报2009,28(3)
通过内隐偏好测验对沈阳体育学院大学生内隐攻击性特点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攻击性图片对体育大学生内隐攻击性有明显的启动效应,被试有明显的攻击倾向.建议大学生要培养仁爱之心,警惕信仰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道德危机;适当而合理地进行体育运动,让人本身固有的内隐攻击倾向得到合理的宣泄.
本研究进一步丰富和补充了已有对于电脑游戏成瘾和攻击性的关系研究,为从研究大学生电脑游戏成瘾问题的角度来研究控制和降低其内隐攻击性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建议研发切实有效的完善的“防沉迷系统”从游戏本身来限制大学生玩游戏的时间防止和干预大学生电脑游戏成瘾问题,通过政府、学校、家庭各方面的努力,并从心理学角度来对电脑游戏成瘾进行预防和干预。
9.期刊论文汪红烨.沈潘艳.WANG Hong-ye.SHEN Pan-yan内隐友好倾向对内隐攻击性的抑制效应-信阳师范学院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8(3)

自我鉴定发现自己的人格特质

自我鉴定发现自己的人格特质

自我鉴定发现自己的人格特质人的人格特质是指个体在情绪、行为和思维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稳定的、持久的特点。

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质有助于增强自我认知和自我发展,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和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通过自我鉴定,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而不断提升个人素质。

下面,我将通过自我鉴定的方式,梳理出自己的人格特质,进一步认识自己,为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

一、情绪特质1.情绪稳定性:我发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相对情绪稳定,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不容易失控,能够保持冷静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积极乐观:我倾向于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事物,乐观的心态能够帮助我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困难,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自信:我有一定的自信心,相信自己具备一定的能力和潜力去应对各种情况和挑战,这种自信心能够帮助我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二、行为特质1.责任心:我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负责,对待事物认真细致,不会把事情拖延或推诿,能够按时保质地完成任务。

2.坚持性:我具备较强的坚持性,能够持之以恒地追求目标,不怕困难和打击,愿意为了理想和信念付出努力。

3.合作精神:我擅于团队合作,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善于倾听和沟通,通过合作实现共同目标。

三、思维特质1.创造力:我具备一定的创造力,能够独立思考和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方案,善于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2.决策能力:我有较强的决策能力,能够在复杂的情况下做出准确的判断,并做出决策,能够权衡利弊,做出正确的选择。

3.学习意愿:我对知识和新事物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学习意愿,积极主动地学习和进步,不断提升自我。

通过自我鉴定,我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人格特质。

情绪稳定性、积极乐观和自信为我在面对挑战时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责任心、坚持性和合作精神使我在工作和团队中表现出色;创造力、决策能力和学习意愿则为我在思维和学习方面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质,并不仅仅是为了自我满足,更是为了我们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和提升自身的能力。

如何培养积极的人格特质

如何培养积极的人格特质

如何培养积极的人格特质人格特质是指一个人具备的持久、稳定且独特的个性特点。

坚毅、自律、乐观、诚实等积极的人格特质对于个人的发展和成功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培养积极的人格特质呢?下面将从自律、乐观、坚韧的角度来探讨。

自律是培养积极人格特质的关键。

自律意味着对自己的要求和约束,使自己能够坚持目标并付诸行动。

首先,建立一个明确的目标是自律的前提。

只有明确自己要追求的目标,才能为之努力。

其次,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

明确目标后,要制定一份详细的计划,并根据计划进行安排和执行,确保每一步都朝着目标迈进。

然后,培养良好的习惯。

通过日积月累的良好习惯,可以将自律转化为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

最后,保持持久的毅力。

在实践过程中,可能会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能逐渐培养出自律的习惯。

乐观是培养积极人格特质的重要因素。

乐观意味着积极向上、充满希望和自信,这种心态能够激发个人的潜力,促使其积极应对挫折和困难。

首先,积极看待生活中的一切。

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境,都要坚信事情会好转,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克服困难并取得成功。

其次,寻找正能量的来源。

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乐观心态的基础,可以通过读书、交友、参加正能量活动等方式来培养和获得积极的生活态度。

然后,调整自身的思维方式。

通过正向思维、积极心态来看待问题,可以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保持积极的行为表现。

乐观的心态需要付诸行动,在实际生活中要保持积极主动的行为,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坚韧是培养积极人格特质的重要品质。

坚韧意味着在困难面前坚持不懈,不轻易放弃。

首先,树立坚韧的信念。

坚韧需要内心的力量支撑,要坚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去战胜困难。

其次,面对困难时,要学会拆解问题。

将一个庞大的困难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逐个解决,可以有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后,善于借助他人的力量。

面对困难时,可以向身边的朋友、家人或专业人士寻求帮助和支持,共同分享经验和智慧,激励自己走过困难。

人格特质压力与应对方式

人格特质压力与应对方式

汇报人:日期:contents •人格特质与压力关系•压力来源与影响•应对压力的方式•不同人格特质的应对方式•应对压力的策略•研究展望目录人格特质与压力关系0102人格特质的定义人格特质通常在个体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影响个体的应对方式、情绪反应和生活态度。

人格特质是指个体在心理、行为和情感方面表现出的相对稳定的特点和行为模式。

人格特质对个体面对压力的能力和应对方式有重要影响。

某些人格特质可能使个体更容易感受到压力,例如内向、焦虑或完美主义等特质。

另一些人格特质可能使个体更能够应对压力,例如乐观、外向或坚韧等特质。

人格特质与压力的关系情绪不稳定型人格可能更容易感受到压力,表现出易怒或抑郁等行为。

乐观型人格通常能够更好地应对压力,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和行为。

内向型人格可能更难以应对社交压力,表现出害羞或沉默等行为。

焦虑型人格对压力更敏感,容易感到焦虑和不安,可能表现出逃避、消极或依赖等行为。

强迫型人格常常追求完美和自我控制,对压力的反应可能是过度努力或自我否定。

不同人格特质的压力反应压力来源与影响工作任务繁重是许多工作者面临的问题,特别是那些需要承担重要职责的人。

工作任务繁重工作与生活失衡工作竞争压力许多人经常为了工作而牺牲自己的个人时间和家庭生活,导致生活失衡。

现代社会中,工作竞争压力巨大,许多人感到无法承受这种压力。

030201工作压力高房价、高生活成本等因素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

经济压力与家人、朋友或同事的关系问题会给人们带来情感上的压力。

人际关系压力健康问题如身体疾病或心理健康问题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压力。

健康问题社会对人们的期望越来越高,如要求有更高的学历、更好的工作等。

社会期望人们常常会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这种社会比较会给人们带来压力。

社会比较社会的快速变迁和不确定性也会给人们带来压力。

社会变迁身体健康问题长期压力可能导致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身体健康问题。

心理问题长期压力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
由浙江医科大学姜乾金教授等制定,国内第一个自编的应对量表,用于反映个体存在的那些具有相对稳定性的、与人格特质有关的应对策略。

问卷共20个条目,各有10个条目反映积极应对(PC)和消极应对(NC)两个方面。

其中积极应对PC由2、4、6、7、10、12、13、16、17、19各条目累计得分;消极应对NC由1、3、5、8、9、11、14、15、18、20各条目累计得分。

指导语::当您遇到平日里的各种困难或不愉快时,您往往是如何对待的?
完全不符合比较不
符合
符合比较符

非常
符合
1.能尽快的将不愉快忘掉。

12345
2.易陷入对事件的回忆和幻想之中而不能自
拔。

1 2 3 4 5
3.当做事情根本未发生过。

1 2 3 4 5
4.易迁怒于别人而经常发脾气。

1 2 3 4 5
5.通常向好的方面想,想开些。

1 2 3 4 5
6.不愉快的事很容易引起情绪波动。

1 2 3 4 5
7.喜欢将情绪压在心底,不让其表现出来,
但又忘不掉。

1 2 3 4 5
8.通常与类似的人比较,就觉得算不了什么。

1 2 3 4 5
9.能较快将消极因素化为积极因素,例如参
加活动。

10.遇烦恼的事很容易想悄悄哭一场。

1 2 3 4 5
11.旁人很容易使你重新高兴起来。

1 2 3 4 5
12.如果与人发生冲突,宁可长期不理对方。

1 2 3 4 5
13.对重大困难往往举棋不定,想不出办法。

1 2 3 4 5
14.对困难和痛苦能很快适应。

1 2 3 4 5 15相信困难和挫折可以锻炼人。

16.在很长的时间里回忆所遇到的不愉快的
事。

1 2 3 4 5
17.遇到难题往往责怪自己无能而抱怨自己。

1 2 3 4 5
18.认为天底下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

1 2 3 4 5
19.遇苦恼事喜欢一个人独处。

1 2 3 4 5
20.通常以幽默的方式化解尴尬局面。

1 2 3 4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